面部穴位图解

合集下载

穴位详解

穴位详解

穴位详解模块一:头正面(1)印堂穴位置: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健脑醒神,安神定志,明目开窍。

适用于前头痛、目眩、眼疾、感冒、精神疲乏、失眠、鼻炎、高血压等病症。

感觉:按压有酸胀感。

(2)迎香穴位置:鼻翼外旁开5分,鼻唇沟内。

主治:清热散风,宣通鼻窍,预防感冒。

适用于感冒、鼻炎、鼻塞、嗅觉不灵、口眼歪斜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胀感。

鼻子不闻香臭,经按压有“通气”感。

水沟穴(人中穴)位置:在人中沟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点处。

主治:常用于小儿惊风、中暑、中风、面神经麻痹、急性腰扭伤的治疗与急救。

(3)睛明穴位置:目内眦旁上方0.1寸处。

主治:常用于目疾病的治疗与保健。

(4)攒竹穴位置:在眉头,当眶上切迹处。

主治:常用于头痛、目眩、眉骨痛、目赤肿痛、视物不清、流泪、口眼歪斜等病症的治疗与保健。

(5)太阳穴位置: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移1寸凹陷处。

主治:醒脑明目,袪风镇痛,清堵除烦。

适用于头痛头晕、偏头痛、神经衰弱、感冒、视物不清、口眼歪斜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重按较痛,有时向四周发散。

(6)下关穴位置:颧弓下缘,下颚切迹之间的凹陷处,闭口取穴。

主治:下颚关节炎、面颊肌肤麻木、口眼歪斜、上牙痛、耳鸣耳聋等病症。

(7)四白穴位置:四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解剖:在眶下孔处,当眼轮匝肌和上唇方肌之间;有面动、静脉分支,眶下动、静脉有面神经分支,当眶下神经处。

主治: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目闰)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

指压该穴道,能提高眼睛机能,对于近视、色盲等眼部疾病很有疗效。

名解:四白。

四,数词,指四面八方,亦指穴所在的周围空间。

白,可见的颜色、肺之色也。

四白穴名意指胃经经水在本穴快速气化成为天部之气。

本穴物质为承泣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其性温热,由地部流至四白穴时,因吸收脾土之热而在本穴快速气化,气化之气形成白雾之状充斥四周,且清淅可见,故名四白穴。

模块二:头背面(1)百会穴位置:头顶正中,两耳尖直上与头正中线交叉点处。

人体面部常用穴位及功效

人体面部常用穴位及功效

人体面部穴位及功效1、面部穴位图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面为五脏之华”,按摩美容即运用一定手法,作用于面部的穴位,使面部气血流畅,达到美化容颜的目的。

面部穴位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祛病养生,还能有效去除角质和废弃物,并补充营养及水分,从而改善肤色,使皮肤得到完全的放松和恢复。

2、穴位功效穴位位置及功能(1)承泣穴:位置:位于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眼球和眶下缘之间;功效:清利头目,疏风通络,除皱润颜;主治目赤肿痛、口眼歪斜、迎风流泪、近视等。

(2)四白穴位置:位于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功效:清利头目,除皱润颜;主治目赤肿痛、眼睑不适,面痛。

(3)巨髎穴位置:位于目直视,瞳孔直下与鼻翼连线的交界处;功效:疏风通络、泽面肤皱;主治口眼歪斜、齿痛、黄褐斑、痤疮、红血丝、皮肤过敏、皱纹等。

(4)地仓穴位置:位于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功效:疏风通络,清热散风;主治齿痛、颊肿、痤疮、红血丝、皮肤过敏等。

(5)颊车穴位置:位于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功效:袪风清热、通络消肿;主治痤疮、黄褐斑,酒渣鼻、皮肤过敏、牙痛。

(6)大迎穴位置:位于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的前缘,面部脉搏动处。

闭口鼓气时即出现一沟形凹陷处;功效:颊肿面痛齿痛,提升下颌肌肤光滑度。

(7)睛明穴位置:位于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功效:袪风明目,除皱益颜;主治目赤肿痛、流泪、近视、黑眼圈等。

(8)攒竹穴位置:位于眉头,眉毛的内侧端;功效:袪风明目、除皱益颜;主治头痛目眩、眉棱骨痛,黄褐斑、皱纹、黑眼圈等。

(9)大杼穴位置:位于第一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功效:头痛项背痛,肩胛痛,颈项直硬。

(10)风门穴位置: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功效:咳嗽发热,头痛项背痛,颈项腰背痛。

(11)翳风穴位置:位于耳垂后方,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处:功效:耳鸣耳聋,牙痛面痛,眼角歪斜,肌肉松弛。

(12) 丝竹空位置:位于眉梢处的凹陷中;功效:疏风明目,除皱美容;主治眼部皱纹、胞轮振跳、上胞下垂、目偏视等。

面部经络图

面部经络图

面部经络图头面部经络穴位图:步骤:1、均匀上面部精油。

2、用刮痧板轻按面部穴位,由下往上:承浆、两地仓、两迎春、巨髎、颧髎、两鼻通、睛明、印堂、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髎、球后、承泣、四白、太阳。

3、用刮痧板点按面部穴位:印堂、发际、攒竹、发际、鱼腰、发际、丝竹空、发际、太阳、医肉、听会、听宫、耳门。

4、开始刮痧,刮痧路线起止点及顺序如下:1) 承浆——听会2) 地仓——听会3) 人中——听会4) 迎春——听会5) 鼻通——耳门6) 晴明——耳门7) 攒竹以下——太阳穴8) 额头分三段——太阳穴5、用刮痧板轻轻按抚全脸。

6、按4所述刮痧路线,再由额头刮至下颌,即由8线至1线。

提拉左边脸颊,提拉右边脸颊。

7、用刮痧板轻轻按抚全脸。

8、颈部路线:由神经沿着淋巴走向,从耳后至锁骨轻刮,向下排颈部淋巴液。

脸部刮痧时需注意:手法一定要轻柔,手持鱼形刮痧板沿经络轻盈刮拭,不可用力过猛。

面部刮痧全解析(附脸部刮痧图)面部刮痧美容开始前,若使用棉花刮痧,要先用化妆水浸湿脱脂棉片,若使用硬板刮痧,要先在脸部颈部涂抹按摩霜或美容油,减少美容刮痧板和肌肤间的摩擦力。

刮痧前要先唤醒淋巴系统,通知它们开始工作排毒啦~若在以下刮痧手法中感受到皮肤下微微的颗粒感,那是淋巴循环不顺畅的表现1. 从听宫穴(耳朵与脸颊连接处的中间,张口时呈凹陷处)顺着脸颊轮廓向下向前至脸颊中下处,5次2. 从腮腺节点(脸颊轮廓侧面中间凹陷处)顺着脸颊轮廓向上向后至听会穴(耳垂下方),5次3. 锁骨处由内向外,5次4. 换边,重复如上3个步骤面部刮痧美容手法总的方向一般都是由上至下、由内向外。

唤醒淋巴排毒后,从提拉额头开始,以画小螺旋的方式轻轻刮动,画螺旋不限顺时或逆时方向,若有抬头纹,要用另一支手撑开纹路1. 从眉头中点垂直向上至发际中央美人尖处,1~2次2. 从眉头开始斜向上45度角至发际,1~2次3. 从眉头开始顺着眉形至太阳穴,1~2次4. 换边,重复如上第2、第3步骤面部刮痧美容手法作为古老中医养生的一个分支,离不开穴位,提拉面部线条、增加气血循环有四个主要穴位,在针对脸颊刮痧前最好使用美容刮痧板的小头部分进行点压,每个穴位点压5秒,换边。

头面部常用穴位及其作用

头面部常用穴位及其作用

头面部常用穴位及其作用1.头部穴位头部穴位包括百会、睛明、印堂、上星、额署、五百文等。

-百会:位于头顶正中线的凹陷处,有舒筋活血、疏风解表、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头痛、眩晕、失眠等症状。

-睛明:位于额角眉毛内侧直上1寸处,有清热明目、平肝散结的作用,适用于目疾如结膜炎、青光眼等。

-印堂:位于眉毛直上、额髓中央的陷槽处,有疏肝散结、清心明目的作用,适用于头痛、眼干涩等症状。

2.面部穴位面部穴位包括迎香、太阳、印堂、巨髎、颊车等。

-迎香:位于鼻翼下缘凹陷处,有疏散风寒、通鼻窍的作用,适用于鼻塞、流涕等症状。

-太阳:位于太阳穴凹陷处,有清热解毒、镇痛止痒的作用,适用于偏头痛、面神经痛等症状。

-巨髎:位于耳垂前缘下方凹陷处,有清热祛风、利咽开音的作用,适用于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症状。

3.口部穴位口部穴位包括太阳、足三里、合谷、巨髎等。

-太阳:位于面颊耳垂下方最高凸处前缘,有清热解毒、调节免疫、镇痛止痒的作用,适用于口腔溃疡、牙痛等症状。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盖外侧凹陷处的一横指宽的地方,有活血化瘀、补充气血的作用,适用于口干舌燥、消化不良等症状。

4.鼻部穴位鼻部穴位包括迎香、行间、鼻翼、迎香等。

-行间:位于鼻头纵行中央峰脊部位,有通鼻窍、疏散风寒的作用,适用于鼻塞、鼻炎等症状。

-鼻翼:位于鼻翼缘处凹陷处,有通鼻窍、嗅觉明显的作用,适用于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

总结起来,头面部常用穴位主要包括头部穴位、面部穴位、口部穴位和鼻部穴位。

通过按摩、针灸等方式刺激这些穴位可以改善头痛、眼病、耳鸣、口干等症状。

但需要注意,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避免不当使用或过度刺激造成不良影响。

面部穴位图及按摩作用

面部穴位图及按摩作用

面部穴位图及按摩作用按摩各个穴位的作用:百会穴———预防过量饮食、便秘。

左右两耳洞向上升,在头部连结后的那条线的顶点,即是百会穴。

它可以起到安定精神预防饮食过量。

阳白穴位———位于面部,瞳孔直上方,离眉毛上缘约二厘米处。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对于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等病征的治疗都有显著的效果。

印堂穴———位于人体的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即是,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前头痛、失眠、高血压、鼻塞、流鼻水、鼻炎、鼻部疾病、目眩、眼部疾病等。

攒竹穴———缓和眼睛的疲惫和浮肿。

眉头下方凹陷之处即是。

眼睛疲惫以及头痛,都会引起眼部四面的浮肿。

此穴位可以缓和不适。

太阳穴———消除眼睛疲惫、浮肿。

眼睛与眉毛间的侧面,向后约1横指处,快接近发际处。

此穴位可促进新陈代谢。

承泣穴———眼袋松弛。

位于眼球正下方,约在眼廓骨四周。

由于有胃下垂的人眼袋轻易松弛,所以此穴能提高胃部机能,从而防止眼袋松弛。

球后穴———提高小肠的机能。

眼尾正下方,脸颊头下处。

能调整小肠机能,帮助吸收。

睛明穴———位于人体的眼部内侧,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迎风流泪、偏头痛、结膜炎、睑缘炎、眼睛疲劳、眼部疾病、三叉神经痛、近视等。

此穴同样是治疗眼部疾病常用的穴道之一,尤其对于经常用眼的人士来讲,更应该熟练准确的掌握此穴的取穴方法,只要简单的按摩一两分钟,就可以明显的缓解眼部疲劳,对于学生而言,更是不可多得的预防近视的穴道之一,此外,还有攒竹穴、四白穴、太阳穴、承泣穴、鱼腰穴等眼部重要穴道一起配合来做,效果会更佳。

四白穴———位于人体面部,双眼平视时,瞳孔正中央下约二厘米处(或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该穴道,能提高眼睛机能,对于近视、色盲等眼部疾病很有疗效。

迎香穴———减轻肩膀酸痛及鼻塞。

眼球正下方,鼻翼的旁边即是。

此穴位不仅可以消除眼部浮肿、预防肌肤松弛,还能减轻肩膀酸痛。

颊车穴———消除脸颊的浮肿。

沿脸部下颚轮廓向上滑,就可发现一凹陷处,即为此穴位。

针推穴位应用解剖课件第七节 面部

针推穴位应用解剖课件第七节 面部

3.进针层次
►(1)皮肤:较薄,有来(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神经和面神经颧支 的分支。血液供应主要来自眶下动脉的分支, 也有面动脉的分支。静脉则与同名动脉伴行。
►(3)眼轮匝肌与提上唇肌:穴位区为眼轮匝 肌下部纤维与提上唇肌起始部纤维交错之处。 眼轮匝肌受面神经的颞支及颧支支配,提上 唇肌则受面神经颊支支配。
►(3)外耳道软骨:外耳道是自外耳道口到鼓 膜之间的弯曲管道,长约2.5cm,其外侧1/3 为软骨部,内侧2/3为骨部。针刺听宫穴时, 针尖进入外耳道外侧1/3的软骨部。
►(5)直刺时,针的深面为下颌骨。向地仓透 刺时,针尖可经笑肌、颧肌、降口角肌和口 轮匝肌等结构。它们均为面部表情肌,受面 神经的支配。
(二)睛明
►1.体表定位:在目内眦的上外方凹陷中取穴。
2.操作方法
►正确的进针方法是,用手指向外侧轻压眼球, 以加大进针间隙,使眼球固定,避免刺中。 针尖应接近眶内侧壁,但勿紧贴,略朝后外 呈85°角,缓缓刺入0.2~0.6寸。深刺可达 1~1.5寸。不宜提插或大幅度捻转。针尖透 过眼睑后,始终有空松感。
第七节 面部
一、皮肤切口
►1.沿口裂作环状切口。 ►2.沿眼裂作环状切口。 ►3.前发际正中至下颏作一纵行切口。 ►4.沿前发际作一横切口。 ►5.耳前作一纵行切口。
二、腧穴解剖
►(一)颊车 ►1.体表定位:在下颌角前上方1横指处,用
力咬牙时,咬肌隆起的地方。
2.操作方法
►取正坐或侧卧位,在下颌角前上方1横指,咬 紧牙齿时咬肌隆起高点处取穴。针法:
►(4)提口角肌:位于提上唇肌的深面,其起 始部在取穴点略下方,当沿经向下斜刺时可 刺中此肌。
►(5)眶下孔或上颌骨。
►上述三肌均属表情肌,因此针刺此肌可以辅 助治疗面部表情肌瘫痪。

小儿推拿头面部穴位 PPT 课件

小儿推拿头面部穴位 PPT  课件

感谢聆听
小儿推拿头面部穴部
1、天门(攒竹)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作用】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 【临床应用】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症,多与推坎宫,推太阳 合用。若惊惕不安多与清肝经,揉百会、掐揉小天心合用。对 体质虚弱、出汗较多、佝偻病患儿慎用。
2、坎宫 【位置】自眉头起沿眉梢呈一直线,左右对称。 【作用】疏风解表,调节阴阳,醒脑明目,止头痛 【临床应用】用于外感发热、头痛,多与推攒竹、揉太阳、 揉耳后高骨组成“治外感四大手法”配合应用;与清肝经、 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推涌泉合用治疗迎风流泪、眼目胀 痛、目赤肿痛、近视、斜视等。
9、承浆 【位置】下唇下,当颏唇沟正中凹陷处。 【作用】生津敛液,舒筋活络。 【临床应用】用于口燥咽干、口舌生疮、鹅口疮 、流涎不止、口歪、齿痛等。
10、风池 【位置】枕骨下,当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 凹陷处,平风府穴,左右各一。 【作用】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临床应用】配合推攒竹、掐揉二扇门用于治疗感冒 头痛,发热无汗之表实症和头目诸疾。
11、天柱骨 【位置】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作用】祛风散寒,降逆止呕,清热。 【临床应用】清法代表,治疗风热感冒、风热咳嗽、颈项强直 等,多与拿风池、掐揉二扇门同用;降法代表,治疗溢乳、恶 心、呕吐、呃逆、嗳气、头痛、头晕等,多与横纹推向板门、 揉中脘合用。
12、桥弓 【位置】在颈部两侧,沿胸锁乳突肌成一直线。 【作用】推桥弓平肝潜阳熄风,拿桥弓提神醒脑。 【临床应用】推桥弓用于头痛、眩晕、惊风、呕吐等;拿 桥弓用于神疲、乏力、头晕、健忘等。揉捏用于治疗肌性 斜颈。
【作用】安神镇惊,升阳举陷。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惊风、惊痫、烦躁等症,多与清肝 经、清心经、掐揉小天心合用;用于遗尿、脱肛等,常与 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揉丹田等合用。灸百会用于虚 寒证。

面部穴位按摩

面部穴位按摩

面部穴位按摩面部穴位按摩图,学好了给自己或给家人按摩都不错睡觉前半小时各做一次面部按摩,每次十至十五分钟按摩前先用温水洗面部,有条件的话可在按摩前在面部均匀薄涂一层营养滑剂、按摩霜、营养霜等,以增加按摩效果。

两手同时对称按摩,主要利用两手掌面和手指腹侧面,动作要协调对称,用力要均匀柔和,使人有一种舒适的轻快感。

切勿粗猛,否则不但得不到美容的效果,还会损伤正常皮肤。

面部按摩的主要部位是,额部、眼周、鼻、二颞、二颊、口周及下颏部。

面部美容穴位。

面部美容点穴绝招中共有十六个穴如下:百会、印堂、攒竹、太阳;听宫、颊车、睛明、迎香;承泣、四白、巨髎、地仓;颞骨、鱼腰、翳风、承浆。

以上十六个美容穴,如能经常点按,不仅能达到美容的效果,而且能提高智力和记忆力。

对治疗神经衰弱,头晕,耳聋,耳鸣等也有显著疗效。

按摩动作:两手中指轻按太阳穴约五至十秒。

以解除疲劳,然后中指按顺时针作圆形按摩。

两手拇指由下而上按摩印堂穴。

两手食指、中指沿眼眶周围由内向外做圆形按摩。

两手食指、中指有节奏地从鼻根的两旁向下,向外滑向两颊部按摩。

两手中指沿口周围上下唇左、右交错按摩。

两手中指、无名指腹在两颊由内向外做螺旋形按摩。

两掌外侧线从眉弓向发际外滑动按摩。

左手掌、中指撑紧额部肌肉,右手中指插在指间左右按摩。

两手中指和无名指在额部做螺旋形按摩。

两手食指或中指轻按太阳、睛明、颊车、听宫、迎香、人中等穴。

用手小鱼际向上南推眼外角鱼尾纹。

两手轻拍两颊及下颏。

食、中、无名三指并拢轻叩前额中部。

两手全掌及手指轻摩整个面部,以使面部皮肤及肌肉恢复弹性。

按摩完毕,用脱脂棉或餐巾纸擦净面部,再涂一层营养霜。

增强皮肤弹性按摩法睡觉前三分钟是按摩最佳时刻我们的脸部整天暴露在外面,风吹、日晒、流汗或灰尘的污染,都会使皮肤变得干燥,老化,而失去弹性。

按摩能促进血液循环,清除污垢、促进新陈代谢,可使皮肤恢复光滑细嫩。

按摩最好在洗浴后进行,因为沐浴后,血液循环加快,体温上升,容易产生较好的效果。

面部的基本穴位图(共9张PPT)

面部的基本穴位图(共9张PPT)

外眼角直下,颧弓下缘凹陷处,有提升收紧的功效,对于松弛下垂肌肤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5寸,治疗头痛、鼻炎、角膜炎、眼疾 目内眦梢上方凹陷处,可缓解眼部疲面神经麻痺。 治疗近视、目眩、目视不明。 治疗近视、目眩、目视不明。 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位于目正视,瞳孔直上,在眉上一寸、治疗头痛、目眩、夜盲症。 用力咬牙时,咬肌的最高处。 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5寸,治疗头痛、鼻炎、角膜炎、眼疾 位于人中沟上1/3处治疗昏迷、晕厥、癫狂、急慢性惊风、急性胃痛、急性腰痛。 面部常用的27个穴位的定位及功效 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在眉毛的中点,瞳孔的正上方,对眼睑下垂有很好的提升效果。 位于颅后发际线正中直上一寸,治疗感冒、头痛、中风、颈项强直。
15、头临穴;阳白穴直上0.5寸
16、听会穴;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 后缘,张口有凹陷处。治疗耳聋、耳鸣、压痛、 口歪眼斜。
17、四白穴;目正视,瞳孔直下,当颧骨上方凹
陷中,可缓解眼部疲劳,改善黑眼圈,预防眼袋。
18、地仓穴;位于口角外侧的0.4寸,瞳孔直下, 治疗面瘫、口角歪斜,流延。可以维持肌肤的 张力,预防面部下垂。
面部肌肉图
面部穴位及分部
面部常用的27个穴位的定位及功效
目内眦梢上方凹陷处,可缓解眼部疲面神经麻痺。 目内眦梢上方凹陷处,可缓解眼部疲面神经麻痺。 5寸,治疗头痛、鼻炎、角膜炎、眼疾 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一寸的凹陷中,主治偏头痛,目赤肿痛 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一寸的凹陷中,主治偏头痛,目赤肿痛 面部常用的27个穴位的定位及功效 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外眼角直下,颧弓下缘凹陷处,有提升收紧的功效,对于松弛下垂肌肤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5寸,治疗头痛、鼻炎、角膜炎、眼疾 面部常用的27个穴位的定位及功效 位于颅后发际线正中直上一寸,治疗感冒、头痛、中风、颈项强直。 外眼角直下,颧弓下缘凹陷处,有提升收紧的功效,对于松弛下垂肌肤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治疗近视、目眩、目视不明。 可以维持肌肤的张力,预防面部下垂。 位于目正视,瞳孔直上,在眉上一寸、治疗头痛、目眩、夜盲症。

面部刮痧穴位图(脸部)

面部刮痧穴位图(脸部)

面部刮痧穴位图(脸部)面部刮痧穴位图(脸部) 顶一下| 30 字号:小|大【导读】面部刮痧(脸部刮痧)是指利用刮痧工具对脸部穴位进行刮试的方法。

一般来说面部刮痧的顺序是指从下巴开始向耳后方向刮,脸颊、颧骨、眼周向太阳穴方向方向刮,面部刮痧穴位图如下所示。

面部刮痧(刮痧的方法有哪些)(脸部刮痧)是指利用刮痧工具对脸部穴位进行刮试的方法。

一般来说面部刮痧的顺序是指从下巴开始向耳后方向刮,脸颊、颧骨、眼周向太阳穴方向方向刮,面部刮痧穴位图如下所示。

面部刮痧都是根据顺从穴位经络和肌肉纹理走向来的,从内向外,斜向上的方向,还可以帮助提升。

额头可以选择打圈的方式,也可以向上刮。

可以每天早晚刮,刮的时间不要太长,刮至面微红就可以。

面部刮痧穴位图面部刮痧穴位详情有以下几个面部刮痧穴位-迎香穴位置:鼻翼外旁开5分,鼻唇沟内。

主治:清热散风,宣通鼻窍,预防感冒。

适用于感冒、鼻炎、鼻塞、嗅觉不灵、口眼歪斜等病症。

1/12页感觉:局部按压有胀感。

鼻子不闻香臭,经按压有“通气”感。

面部刮痧穴位-太阳穴位置: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移1寸凹陷处。

主治:醒脑明目,袪风镇痛,清堵除烦。

适用于头痛头晕、偏头痛、神经衰弱、感冒、视物不清、口眼歪斜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重按较痛,有时向四周发散。

面部刮痧穴位-下关穴位置:颧弓下缘,下颚切迹之间的凹陷处,闭口取穴。

主治:下颚关节炎、面颊肌肤麻木、口眼歪斜、上牙痛、耳鸣耳聋等病症。

面部刮痧穴位-四白穴位置:四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解剖:在眶下孔处,当眼轮匝肌和上唇方肌之间;有面动、静脉分支,眶下动、静脉有面神经分支,当眶下神经处。

主治: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目闰)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

指压该穴道,能提高眼睛机能,对于近视、色盲等眼部疾病很有疗效。

面部刮痧穴位-百会穴位置:百会穴位于人体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

主治: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

《面部穴位》课件

《面部穴位》课件

在按摩面部穴位时,建议按照一定的顺序 进行按摩,如从额头开始,沿着面颊依次 向下按摩至颈部。
在按摩过程中,应关注自己的感受,如有 不适或疼痛感,应立即停止按摩并咨询专 业医师的建议。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按摩方法
适用症状
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
用中指指腹顺时针方向按揉太阳穴, 每次1-3分钟,力度适中。
印堂穴
印堂穴
位于两眉连线的中点,具有明目 通鼻、宁心安神的作用。
按摩方法
用大拇指指腹按揉印堂穴,每次 1-2分钟,力度适中。
适用症状
头痛、失眠、鼻炎、鼻窦炎等。
鱼腰穴
鱼腰穴
位于眉毛的中点,具有疏风通络、明目止痛的作 用。
按摩方法
用大拇指指腹按揉丝竹空穴,每次1-2分钟,力度适中。
适用症状
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等。
瞳子髎穴
瞳子髎穴
位于眼角外侧1cm处,具有疏风散热、明目止痛的作用。
按摩方法
用大拇指指腹按揉瞳子髎穴,每次1-2分钟,力度适中。
适用症状
头痛、眼睛疲劳、视力减退等。
03
面部穴位按摩方法
按摩前的准备
清洁双手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在未经医生允许的 情况下,不宜进行面部穴位治疗。
安全与效果评估
安全性评估
在进行面部穴位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安全性评估,确保患者无禁忌 症。
效果评估
在进行治疗后,应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确保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长期跟踪
对于长期进行面部穴位治疗的患者,应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确保治 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的作用。
面部穴位的治疗作用

小儿推拿按摩常见(头面部) 穴位图解

小儿推拿按摩常见(头面部) 穴位图解

小儿推拿按摩常见(头面部) 穴位图解610)?'610px':'auto'; }" border=0 alt=""src="/DownloadImg/2013/08/07 07/34321347_1.gif" width=137 height=169>610)?'610px':'auto'; }" border=0 alt=""src="/DownloadImg/2013/08/07 07/34321347_2.gif" width=130 height=150>穴位:百会位置: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操作:用拇指端按揉,约按揉30次。

主治:头痛,脱肛,遗尿,惊痫等。

610)?'610px':'auto'; }" border=0 alt=""src="/DownloadImg/2013/08/07 07/34321347_3.gif" width=137 height=169>610)?'610px':'auto'; }" border=0 alt=""src="/DownloadImg/2013/08/07 07/34321347_4.gif" width=175 height=138>穴位:天门(攒竹)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610)?'610px':'auto'; }" border=0 alt=""src="/DownloadImg/2013/08/07 07/34321347_5.gif" width=137 height=169>610)?'610px':'auto'; }" border=0 alt=""src="/DownloadImg/2013/08/07 07/34321347_6.gif" width=120 height=141>穴位:太阳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

第十二讲 头面部穴位解剖

第十二讲  头面部穴位解剖

2、颞区 ① 境界
颅顶两侧, 颞上线与颧弓之间。
颞区境界
② 层次
▪ 皮肤 ▪ 浅筋膜
颞浅动、静脉、 耳颞神经及面神经颞支。
▪ 颞筋膜 ▪ 颞肌 ▪ 颅骨骨膜
颞区境界
颞筋膜间间隙:
颞浅间隙: 颞筋膜深层与颞肌之间, 内有脂肪组织。 颞深间隙: 颞肌与颅骨骨膜之间, 内有颞深动脉、颞深神经
颞区层次
五、承泣(Chengqi,ST1,足阳明胃经)
【体表定位【】针瞳刺孔意直外下与,防眶治下】缘与眼球之 间。 【1.出操血作:方若法针】尖①贴患近者眶闭下目壁,,左有手可将能眼刺球入推 向眶上下方沟,,沿刺眶中下眶缘下缓A、缓V刺,入造O成.3出~血0.。5寸因;此 ②深若刺深时刺针时尖,不针可尖贴略紧朝眶内下后壁上,方要刺略入朝眶l~尖 1方.5向寸。,即朝眶尖方向,不可紧贴眶下壁; ③2.刺刺入入眼眼球睑:皮进下针治时眼靠轮近匝眶肌下痉缘挛,。一般不 【致临刺床中主眼治球。】近视,视N萎缩,眼轮匝肌
此穴深面正对眶下孔,眶下管内有眶下 A、V和N,若针刺过深即入眶下管,则易 刺中眶下A、V,造成出血。故不可深刺。
提上唇肌
提口角肌
七、听宫(Tinggong,SI19,手太阳小肠经)
【体表定位】耳屏前,下颌骨髁突的后方, 张口呈凹陷处, 当耳门与听会穴之间。 【操作方法】直刺0.5~1寸。 【临床主治】耳鸣,耳聋,聋哑,中耳炎, 外耳道炎。 【进针层次】 1.皮肤:由耳颞N分布。 2.皮下组织:还有颞浅A、V。 3.腮腺 4.外耳道软骨 【针刺意外与防治】
上:颧弓、外耳道、颞下颌关节 下:平下颌角 前:达咬肌表面中、后1/3交界处,
下颌支
后:乳突、胸锁乳突肌上纷前缘
腮腺:位置、毗邻

中医针灸学 面部穴位

中医针灸学 面部穴位

迎香* Yíngxiāng(LI20) 手、足阳明交会穴 【定位】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主治】 ● 鼻塞,鼽衄,口歪,面痒
● 胆道蛔虫症 【配伍】 透刺四白治疗胆道蛔虫症。
LI20 SI18
ST 3
LI19
DU26
ST 4
RN24
地仓* Dìcāng (ST 4) 【主治】 ● 口喎 ,流涎
舌干口燥,口舌生疮,暴喑,喉痹,聋哑,咳嗽,哮喘, 消渴,食不下。 [配伍] 配金津、玉液、天突、少商治舌强不语、舌下肿痛、 舌缓流涎、暴喑。
颧髎* Quánliáo (SI 18) 手少阳、太阳经交会穴 【定位】 在面部,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主治】 ● 口喎,眼睑瞤动,齿痛,面痛,颊肿 【配伍】配地仓、颊车治口歪;配合谷治齿痛。
● 眼睑瞤动
【配伍】配颊车、合谷,治口歪、流涎。
【现代报道】
周围性面瘫 针地仓透下关、四白透颊车,配双侧合谷和阳白透鱼
腰,针刺得气,行提插捻转手法,新病行泻法,久病行补法,留针
30分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
单颊纯车性*流J涎iách地ē仓(透ST颊6车) 治疗小儿单纯性流涎(排除其他口腔疾病
所【致主的治流】涎)●。口喎,颊肿 ● 齿痛,口噤不语
缘从外下向内上方,针身成弧形沿眼球刺向视神经方向 0.5~1寸,刺入后不宜捻转,可轻度提插。
LI20 SI18
ST 3
LI19
DU26
ST 4
RN24
水沟 DU26
[定位] 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主治]昏迷,晕厥,暑病,癫狂痫证,急慢惊风,
鼻塞,鼻衄,齿痛,牙关紧闭,黄疸,消渴,
承泣* Chéngqì(ST 1) 足阳明、阳蹻、任脉交会穴

面部的基本穴位图

面部的基本穴位图

印堂穴
改善失眠、焦虑、抑郁。
迎香穴
缓解鼻塞、鼻炎,增强嗅觉。
地仓穴
减轻嘴角歪斜、流口水。
通过面部穴位诊断疾病的方法
观察面部颜色的变化
如印堂发黑可能表示心脏问题。
感觉面部敏感度
如太阳穴压痛可能与偏头痛有关。
观察表情和肌肉松弛度
如嘴角下垂可能与中风有关。
面部穴位与美容养颜
攒竹穴
减轻眼袋、黑眼圈。
颧髎穴
痘痘
在迎香穴、颧髎穴、下关穴等 处进行按摩,可以调节内分泌 ,缓解痘痘问题。
皱纹
在丝竹空穴、颊车穴、地仓穴等 处进行按摩,可以促进面部肌肉 的紧致和弹性,缓解皱纹。
面瘫
在太阳穴、下关穴、颧髎穴等 处进行按摩,可以促进面部血
液循环,缓解面瘫症状。
注意事项与禁忌
保持手部清洁
在进行面部穴位按摩之前,要确保手部清洁, 以免细菌感染。
面部的基本穴位 图
目录
• 面部穴位概述 • 常见面部穴位详解 • 面部穴位按摩方法 • 面部穴位与健康的关系 • 实践与应用
01
面部穴位概述
面部穴位的重要性
01
02
03
调节身体功能
面部穴位与身体内部器官 紧密相关,通过刺激穴位 可以调节身体功能,促进 健康。
美容养颜
面部穴位按摩可以促进面 部血液循环,改善肤色, 减少皱纹,具有美容养颜 的效果。
印堂穴
总结词
印堂穴位于两眉之间,具有安神 宁心、缓解头痛等功效。
详细描述
印堂穴位于两眉之间,鼻梁上方 凹陷处。按摩印堂穴可以缓解头 痛、失眠、焦虑等症状,同时还 有助于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鱼腰穴
总结词
鱼腰穴位于眉毛中点,具有疏风通络 、明目止痛等功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部穴位图解
面部按摩常用的穴位有:
承浆在颌唇沟的中央,当下唇下陷中。

主治口眼歪斜,面肿,龈肿,齿痛,流涎,癫狂。

地仓在口角旁开4分处。

主治口眼歪斜,流涎。

人中在人中沟上中1/3处。

主治口眼歪斜,流涎,鼻塞。

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5分,当鼻唇沟中。

主治鼻塞,鼻渊,口眼歪斜,面痒,面肿。

四白目正视,瞳孔直下,当颧骨上方凹陷中。

主治目赤痒痛,目翳,口眼歪斜,头痛眩晕。

承泣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缘与眼球之间。

主治目赤肿痛,夜盲,迎风流泪,口眼歪斜。

睛明目内眦上方1分处。

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目内眦痒痛,目眩,近视,色盲。

攒竹眉毛内端,当眶上切迹处。

主治视物不明,流泪,口眼歪斜。

鱼腰在眉毛的中点。

主治目赤肿痛,眼睑下垂,眉棱骨痛。

丝竹空在眉梢的凹陷中。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齿痛,癫痫。

印堂在两眉连线的中点。

主治头痛,眩晕,鼻渊,鼻衄,小儿惊风,产后血虚。

角孙将耳廓前后对折,在耳尖所到的颞颌部。

主治耳部肿痛,目翳,齿痛,唇燥,颈项强直。

耳门在耳屏上切迹前方,当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凹陷中。

主治耳鸣,耳聋,齿痛。

听宫在耳屏前下颌关节髁状突的后缘,张口呈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

听会在耳屏切迹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孔。

主治耳聋,耳鸣,齿痛,口眼歪斜,下颌关节脱臼。

翳风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缘的凹陷中。

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颊肿。

下关在颧弓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

主治齿痛,耳鸣,耳聋,口眼歪斜,牙关开合不利。

颊车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咬紧牙齿时,当咬肌的最高隆起处。

主治口眼歪斜,颊肿,齿痛,口噤不语。

大迎在下颌角前1寸3分,当咬肌附着部前缘。

主治口噤,颊肿,齿痛。

阳白目正视,瞳孔直下,在眉上1寸处。

主治头痛,目痛,目眩,外眦疼痛,夜盲。

太阳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中。

主治头痛,牙痛,目赤肿痛,面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