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花园》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数学上册 花园教案 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花园教案 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花园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不同的加法算式可以表示为相同的结果。

(2)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数一数、画一画、连一连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加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花园中的花朵数量及加法算式。

2. 感受加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加法算式可以表示为相同的结果。

2.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加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师生活动法、游戏教学法等。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观察花园中的花朵,引导学生关注花朵的数量。

(2)提出问题:“花园中有几朵花?”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 学习加法算式:(1)教师展示花园中不同数量的花朵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加法算式。

(2)学生模仿教师,自主创造不同的加法算式。

3. 感受加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如“1+2=3”,“2+1=3”。

(2)学生通过数一数、画一画、连一连等方式,体验加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4. 解决问题:(1)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如“花园中有3朵花,又来了2朵花,一共有几朵花?”引导学生运用加法解决。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方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加法算式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巩固学生对加法算式和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花园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花园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花园9篇花园 1教学内容:p50-51教学目的:1、通过“花园”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提出并解决问题。

教具:情景图。

教学过程:一、说一说。

1.引导学生说一说图意。

2.鼓励学生提出各种问题。

3.引导学生独立解答教科书上提出的问题。

4.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说一说各自的想法。

二、练一练。

1.第一题。

l先让学生理解图意。

l学生动手圈一圈、画一画。

2.第二题。

l学生先独立解答。

l小组内相互交流。

三、巩固练习。

1.第一题。

l先让学生自己估一估,再量一量。

l填算式,得出答案。

2.第二题。

l先让学生数一数,再说一说图中的问题。

l全班交流。

3.第三题。

l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表意见。

l全班进行交流。

布置作业:p51的实践活动。

板书设计:花园情景图列算式课后小结:花园 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倍数关系的应用题.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出示挂图,谈话引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美丽的花园图,请你仔细观察图,讲给大家听.【出示《花园》插图1】二、玩中学1、说一说.(1)请你仔细观察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说给你的同桌听.(2)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问题.2、算一算.(1)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板书,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独立解答问题.(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同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设计意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理解图意,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各种问题,从中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3、教师小结.观察一幅图时,我们要从多角度去发现问题,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题意,列出算式解决问题.三、学中做.1、(1)圈一圈.☆☆☆☆○○○○○○○○○○○○○○○○○的个数是☆的□倍. □○□=□(2)的个数是的2倍,请你画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个 . □○□=□(个)让学生先弄清题意,再动手圈一圈、画一画,并正确填写算式,然后互相交流想法.2、估一估,量一量红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约□厘米黑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约□厘米红绳的长度是黑绳的□. □○□=□要求学生先估一估,再量一量,然后填一填,找出答案.3、数一数学生先数一数,再说一说书中的问题.组织交流时,注意学生的思路不同,只要正确的,都要加以鼓励.3、说一说谁的只数是谁的几倍,并列出算式.可以采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问题比赛,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意图:变换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体会理解倍数关系的应用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四、做中得.实践活动: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花园 3教学目标:1、结合全体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有关的数学问题,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花园》公开课教案

《花园》公开课教案

《花园》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学生能够:- 理解和运用与花园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描述和表达与花园相关的事物、感受和活动;- 阅读和理解与花园相关的简短文本;- 分享自己对花园的理解和喜爱。

二、教学内容1. 花园的定义和特点2. 花园中的植物和动物3. 花园中的活动和体验4. 花园与人们的关系三、教学活动安排1. 导入:- 观看花园图片展示并共同讨论,唤起学生对花园的兴趣。

2. 正文:- 展示花园的定义和特点,辅以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理解花园的概念。

- 分组活动:让学生讨论并列举出常见的花园植物和动物,并用英语进行表达。

- 阅读理解:给学生发放与花园相关的简短文本,让学生独立阅读并回答问题。

- 分组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花园的感受和喜爱,并用英语进行表达。

- 观看花园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花园中的各种活动和体验。

3. 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并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评估1. 师评学:观察学生在讨论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 同伴评估:学生互相交流并评价对方在分享活动中的表现。

3. 个人评估: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包括独立阅读和回答问题。

五、教学资源1. 花园相关图片和实物2. 与花园相关的简短文本和问题3. 视频资源:花园活动和体验六、扩展延伸1. 学生自主开展花园考察活动,了解本地的花园景点。

2. 制作花园专题展板,展示学生自己对花园的了解和喜爱。

3. 组织参观本地的花园,让学生亲身体验花园的美丽与乐趣。

以上是《花园》公开课教案的完整版。

通过该教案,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花园的概念、特点以及其中的植物、动物、活动和体验。

同时,学生还将被鼓励分享自己的见解和喜爱,培养对花园的兴趣和热爱。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延伸。

二年级数学:《花园》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花园》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花园》教学设计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1.结合“花园”的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有关的数学问题,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问题的活动,进一步体会“倍”与乘法、除法运算的联系。

〖教材分析〗这节教材将乘法与除法混编,创设了“花园”情境,其中蕴含着与“倍”有关的数学信息,既可以提出乘法问题,也可以提出除法问题。

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选择数学信息,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倍”的意义,以及它与乘法、除法运算的联系。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本校是一所农村省级规范化学校,所在地区经济较发达,学生家长都比较有文化素养,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学生见识广,知识面比较宽,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多。

他们从一年级开始使用这套教材,熟悉这套教材的设计思路,学习方法灵活多样,学习兴趣浓厚,能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善于发表自己与他人不同的见解,会自主学习,并能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堂实录〗(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有关的问题歌曲引入。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很喜欢春天,我们跟着小黄鹂一起到春天的花园里看一看,好吗?(课件出示:花园图)师:春天真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先观察思考,然后进行交流。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8花园|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8花园|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8花园|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8花园|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7、8页的“花园”主题。

内容包括:理解和掌握数的顺序,能够正确数数,认识相邻的数,以及通过实际操作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数的顺序,能够从1数到20。

2. 让学生认识相邻的数,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相邻的数的概念,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数的顺序,能够从1数到20。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卡片、花朵模型、数轴模型。

2.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花朵,引导学生发现花朵的数量,并尝试进行数数。

2. 讲解数的顺序:通过数轴模型,引导学生从1开始数数,一直数到20,并让学生理解相邻的数的概念。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如“花园里有5朵红色花朵,还有几朵黄色花朵?”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解决一些类似的题目,如“花园里有8朵蓝色花朵,还有几朵绿色花朵?”5. 作业布置: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一些类似的题目,如“花园里有12朵白色花朵,还有几朵黑色花朵?”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花园里的花朵红色花朵:5朵黄色花朵:?朵蓝色花朵:8朵绿色花朵:?朵白色花朵:12朵黑色花朵:?朵七、作业设计1. 题目:花园里有15朵红色花朵,还有几朵黄色花朵?答案:15 1 = 14,花园里有14朵黄色花朵。

2. 题目:花园里有20朵蓝色花朵,还有几朵绿色花朵?答案:20 1 = 19,花园里有19朵绿色花朵。

3. 题目:花园里有18朵白色花朵,还有几朵黑色花朵?答案:18 1 = 17,花园里有17朵黑色花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题目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数的顺序和相邻的数的概念,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问题。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花园-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花园-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花园北师大版作为一名资深的教师,我对于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有着丰富的经验。

下面我将以花园为主题,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关于花园的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花园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对花园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花园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花园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花园形状、颜色、大小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花园图片、卡片、彩笔等。

2.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张美丽的花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花园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的特征。

2. 知识讲解:通过讲解教材中关于花园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花园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基本知识。

3.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关于花园的例题,如“哪个花园更大?”、“哪个花园是圆形的?”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花园,包括花园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然后进行展示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花园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等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等大小:大小不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画一个花园,并描述花园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的特征。

2. 答案:学生画的花园,并能够正确描述花园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的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美丽的花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花园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的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部分学生对于花园形状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在家中与家长一起观察周围的花园,描述花园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的特征,并将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和分享。

《花园》(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花园》(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花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主要针对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的《花园》这一单元,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能够理解“边长”这一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如何测量物体的边长;2.能够识别、理解并运用“面积”这一概念;3.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了解建造房屋、种植花草需要考虑的面积问题;4.能够掌握概括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包括:1.“边长”这一概念及其测量方法;2.“面积”这一概念及其运用方法;3.如何运用面积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包括:1.如何理解“面积”这一抽象概念;2.如何把“面积”这一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黑板或白板、粉笔或马克笔、教材和练习题等教学用具;2.如有条件,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小模型房屋、花草等实物,以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面积”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进入教室后,让学生快乐地说一说最近亲近自然的经历,进而引入本课的主题——花园。

2. 学习新知(30分钟)2.1 讲解“边长”让学生辩认、触摸、测量几何图形及实物的边长。

在教师的引导下,以灵活的方式让学生发言,探究出测量边长的方法,并加深学生对边长的理解。

2.2 讲解“面积”为学生展示不同几何图形的面积差异,从而启发学生发现和总结出面积这一概念,并探究出计算面积的方法。

通过让学生手工绘制简单图形、用砖、卡片等模拟物体面积的方法,加深学生对面积的理解。

2.3 运用面积概念解决实际问题针对本单元教学内容中介绍的种植花草和建造房屋两个实际例子,让学生探究并解决如何考虑面积因素,使用面积的概念解决问题。

3. 练习及讨论(30分钟)根据教材中的习题,让学生反复练习、总结,并探究学生们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4. 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思路和掌握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记忆,在避免大量重复内容的情况下,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二年级上册《花园》教学设计2篇

二年级上册《花园》教学设计2篇

二年级上册《花园》教学设计2篇The teaching design of the garden in the first volume of grade two二年级上册《花园》教学设计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二年级上册《花园》教学设计2、篇章2:《花园》教学设计篇章1:二年级上册《花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全体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有关的数学问题,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问题的活动,进一步体会“倍”与乘、除法运算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倍”的逆向思考的问题。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师:今天的天气真不错,老师带大家一块去花园走走,呼吸新鲜的空气好吗?二、问题探究1.理解图意(出示挂图)师: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花园,大家看到了什么?生汇报2.提出问题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呀,根据收集到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说给你的同桌听。

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问题。

3.解决问题⑴师:如何解答这些这些问题呢?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独立解答问题。

⑵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同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师:谁来解答第一个问题呢?师:这二个问题谁来解答?4、教师小结师:同学们回答得真不错,观察一幅图时,我们要从多角度去发现问题,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题意,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二年级上册《花园》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美丽的花园图,请你仔细观察图,讲给大家听.【出示《花园》插图1】
二、玩中学
1、说一说.
(1)请你仔细观察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说给你的同桌听.
(2)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问题.
2、算一算.
(1)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板书,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独立解答问题.
(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同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理解图意,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各种问题,从中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
3、教师小结.
观察一幅图时,我们要从多角度去发现问题,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题意,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三、学中做.
1、(1)圈一圈.
☆☆☆☆
○○○○○○○○○○○○○○○○
○的个数是☆的□倍.□○□=□
(2)的个数是的2倍,请你画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个.□○□=□(个)
让学生先弄清题意,再动手圈一圈、画一画,并正确填写算式,然后互相交流想法.
2、估一估,量一量
红绳________
约□厘米
黑绳________
约□厘米
红绳的长度是黑绳的□.□○□=□
要求学生先估一估,再量一量,然后填一填,找出答案.
3、数一数
学生先数一数,再说一说书中的问题.
组织交流时,注意学生的思路不同,只要正确的,都要加以鼓励.
3、说一说谁的只数是谁的几倍,并列出算式.
可以采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问题比赛,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变换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体会理解倍数关系的应用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四、做中得.
实践活动: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