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出土 汉 墓玉 器的分类

合集下载

徐州狮子山楚王墓玉器赏析(一)

徐州狮子山楚王墓玉器赏析(一)

徐州狮子山楚王墓玉器赏析(一)汉楚王墓群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和铜山县境内的楚王山、小龟山、东洞山、北洞山、南洞山、卧牛山、驮篮山、狮子山处。

共八处二十余座,是西汉十二代楚王的墓。

已发掘或清理的有小龟山、北洞山、东洞山、驮篮山、南洞山和狮子山汉墓等。

其中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玉器极为精美,现收藏于徐州博物馆,供社会大众参观赏析。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玉器继承了战国时代玉器的传统纹饰和工艺,并有所变化和发展。

其中礼仪性玉器较前减少,作为佩饰的各种佩玉在种类上趋于简化,用于丧葬的玉器显著增加,而玉制的日用品和装饰品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在雕琢工艺方面,圆雕、高浮雕、浅浮雕、透雕的玉器和镶玉器物较前增多。

纹饰的风格由以抽象为主转向以写实为主,一些像生类玉器也有了现实感和生命力,形神兼备,巧妙地结合于一体,这些都为战国及先秦玉器所不及。

近日有幸参观徐州博物馆,看到展出的汉代楚王墓出土的玉器,甚为震撼,特精选其中部分玉器展示给读者,以期共享。

玉璧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玉器,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

《尔雅?释器》载:“肉(周围的边)倍好(中间的孔)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

”根据中央孔径的大小把这种片状圆形玉器分为玉璧、玉瑗、玉环三种。

从考古出土的实物看,古人在制作玉器时,对于玉璧的孔径与器体的比例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因此今天我们习惯上把宽边小孔径的圆状器统称作璧,而窄边大孔径的称为环,一般不再用“瑗”这一名称。

玉璧是中国玉器中出现最早并一直延续不断的品种,是很重要的瑞玉,战国至两汉是玉璧的鼎盛时期,花纹形式多变,纹饰种类极为丰富,使用范围宽阔,数量也属历代之冠。

玉环玉环为古玉器的一种,为一种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形状与镯类似,其孔径大于边缘,也有与边缘相等的。

与此器近似的还有玉璧、玉瑗。

玉环古时一般用作佩饰,《宋史?舆服志三》:“衮冕之制……小授三,结玉环三。

”又:“后妃之服,小授三,间施玉环三。

古代顶级殉葬玉冥器——玉剑

古代顶级殉葬玉冥器——玉剑

古代顶级殉葬玉冥器——玉剑玉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凡是古墓,多多少少都会出土些玉器。

从广义上来讲都是玉冥器,这些玉器中有一类比较特殊,叫做玉具剑,是古人专为尸体而制造的玉器,它们是距离尸体最近的宝藏。

历史上,玉剑并不是临战的兵器,而是代表贵族身份的宝物,贵族们趋之若鹜,死后也常用玉具剑陪葬。

1.玉剑首(背), 1992年徐州巨山汉墓出土玉剑首,直径5厘米。

剑首安装于剑柄末端,形状为圆饼形,正面的中部有凸起的同心圆,上饰涡纹,内圆的四周饰谷纹;背面光素,有象鼻穿孔和沟槽,与剑柄端连接。

图中的玉剑首是西汉时期比较流行的样式。

2、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残长28.2,宽3.4厘米。

前锋残断,剑身呈竹叶片状,剑身一面凸起,另一面两侧平,中间呈弧形下凹。

扁茎无格,茎上有一圆穿。

其形状与后来在四川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青铜“柳叶剑”很相似,应是巴蜀式剑的“鼻祖”。

3、2015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又提取了一大批珍贵文物,其中三把金丝玉剑最受瞩目,这三把金丝缠绕的玉具剑,制作工艺精湛,金丝缠绕的部分为剑鞘部位。

据专家推测,这几把玉剑并不是墓主人生前使用过的,而是安葬墓主时最后放置进去的,为了表示一种礼仪的完成,金丝缠绕是为了显示剑主人身份的重要性。

玉剑作为殉葬品,兴盛于汉代。

古代达官贵族生前并不使用或者佩戴玉剑,在日常生活中也并没有实际用途,仅仅是在死后才把玉剑作为殉葬品埋葬进墓穴。

现代有好多人在不知晓古代玉剑作为冥器用的情况下,收藏并在家中摆放仿古玉剑,用来作装饰以彰显品位不俗。

可有时,并不是什么仿古物件都可以收藏摆放的,这有可能影响家庭风水。

虽说仿古玉剑并不是真正的出土文物,但是千年来玉剑作为殉葬品本身已经带有冥器特有的阴气,若是收藏不当,会对个人乃至家庭的运势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收藏仿古玉剑时一定要谨慎!。

徐州博物馆【古彭瑰宝—徐州文物精华展】玉器篇

徐州博物馆【古彭瑰宝—徐州文物精华展】玉器篇

徐州博物馆【古彭瑰宝—徐州文物精华展】玉器篇汉代玉器是徐州博物馆的长项,狮子山、北洞山等众多的楚王陵出土的大量精美玉器,构成了徐州汉文化最具特色的看点之一。

四、馆藏美玉精选1995年狮子山楚王陵的发掘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被评为“中国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墓内出土的玉棺、金缕玉衣,为世上稀有珍品,令人叹为观止。

出土时的现场照片金缕玉衣出土现状金缕玉衣西汉长174、宽68厘米,1994~1995年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楚王陵金缕玉衣玉片总数为4248片,是目前出土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玉质最好、工艺最精的玉衣。

玉衣非常像古代的盔甲,拼合得天衣无缝,共使用了4248片玉片,金缕1576克。

这件金缕玉衣目前有很多全国之最:年代最早,距今超过2000多年;玉片最多,达4248片;玉质最好,玉衣全部用新疆和阗白玉、青玉组成,温润晶莹;工艺最精,保存最好,墓主人是第二代楚王刘郢客。

玉衣也称"玉匣"、"玉押",是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

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银缕玉衣西汉刘和墓出土玉枕玉枕玉圭玉璋雷纹玉环西汉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蟠龙玉佩西汉徐州北洞山楚王墓出土采用镂雕、浮雕和圆雕技艺,受沁呈鸡骨白,上有黄白色包浆。

双龙纹玉佩西汉吗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龙形玉佩西汉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玛瑙剑珌龙凤纹玉剑彘西汉徐州北洞山楚王墓出土双龙纹玉佩西汉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玉覆面玉覆面玉覆面玉覆面玉龙玉龙双龙玉龙玉熊西汉玉剑格玉枕玉枕玉枕鳞甲形玉衣片北洞山楚王墓出土狮子山楚王陵玉棺复原狮子山楚王陵玉棺复原西汉刘宰双面玉印(韩山刘宰墓出出土)“刘和”玉印玉舖首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玉卮耳杯铜镶玉兽明玉豹,玉镇,狮子山出土的玉豹是放在耳室门口,可能具有守卫性质。

江苏汉墓出土—战汉古玉鉴赏

江苏汉墓出土—战汉古玉鉴赏

江苏汉墓出土—战汉古玉鉴赏12上图为连云港市海州区网疃庄汉墓出土的西汉圆雕和田黄玉猪,现收藏于连云港市博物馆,为典型的汉八刀玉猪。

这一对西汉圆雕和田黄玉猪,是国内唯一发现的汉代和田黄玉猪,玉料为和田黄玉中的极品鸡油黄玉,当为汉代顶级玉猪。

考古出土的汉代玉猪里,东汉中山简王刘焉墓出土玉猪和扬州西汉广陵墓出土的玉猪都属极品,这对玉猪与之相比并不逊色。

上图为河北东汉中山简王刘焉墓出土的玉猪,现收藏于河北省博物馆,材料为新疆和田羊脂白玉,玉质洁白明亮,温润细腻。

123上图为扬州博物馆收藏的西汉末期玉猪,材料为新疆和田白玉,典型的汉八刀工法。

1234567上图为扬州老虎墩墓出土的东汉飞熊玉砚滴,现收藏于扬州博物馆,是目前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玉砚滴。

12上图为扬州汉广陵王墓出土的西汉玉剑格,玉质精良,沁色精美。

12345上图为扬州汉广陵王墓出土的春秋双龙首玉璜,现收藏于扬州博物,为单面片雕,正面琢雕背向两龙,龙身饰浅浮雕卷云纹,纹样饱满。

12345上图为扬州汉广陵王墓出土的西汉玉蝉,现收藏于扬州博物馆,典型的汉八刀工法。

材料为新疆和田玉,通体玻璃光。

123上图为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墓出土的西汉牛首玉带钩,在考古出土的玉带钩中造型比较少见。

12上图为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墓出土的西汉人面玉带钩,在考古出土的玉带钩中造型比较少见。

1234上图为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墓出土的西汉玉环,据考证,玉环多为皇帝或侍候过皇帝的人才拥有。

123456上图为徐州博物馆收藏的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西汉玉卮,材料为和田玉,青黄色半透明。

玉卮的盖和杯身有色差,应为两块玉料雕琢而成。

玉卮盖钮为五瓣柿菱形,盖面四周凸雕三枚柱状纽,卮盖与卮身以子母口相扣合,玉卮底部雕三兽形足,口沿及底边各有一卷云纹饰带,其间满饰勾连云纹。

12上图为徐州博物馆收藏的东洞山西汉楚王墓出土的西汉晚期龙凤貘纹玉环,呈黄白色,通体透雕,以三条虺龙蟠绕而成,环身透雕有龙、凤、貘及卷云纹,并以阴线刻划细部,线条流畅自然。

徐州西汉楚王墓中玉器的龙文化

徐州西汉楚王墓中玉器的龙文化

徐州西汉楚王墓中玉器的龙文化今年是十二生肖年中的龙年,龙是一种十分神奇,十分虚幻的动物,但始终与中华民族形影不离,古来就传说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

它的威严和勇猛无不让人产生畏惧和崇拜。

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龙文化一直是中华文明的一支,从文学、绘画到更为广泛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可以说,在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龙,无所不在。

以此为契机,我们希望借汉代玉器中的龙形象让人们进一步了解中华龙文化,以祝祖国龙年繁荣昌盛。

西汉中叶,龙的题材发生了重大变化。

人们多将生活中常见的走兽、家禽、飞鸟等动物形象加以异化。

数量众多的玉器,汉画像石和禽兽纹镜,尽管内容形式排列不同,但是我们发现,在这些图纹中,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都被刻画得十分突出。

四者完整地组合在一起,就是人们常说的“四神”。

“四神”是汉画像石和汉镜中使用最多、最广泛的题材,青龙或出现在一个图像上,或与其他奇禽异兽交错出现。

这类图纹一直延续到清代直到现在还相当流行,影响可谓深远。

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动植物等加以神化,并和想像中的神物组合在一起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

“四神”的起源很古老,相传在黄帝时便有“四臣主四方”之说,这四臣似应是四神的原形。

传说中的龙的功能很多,我们就不在这里一一阐述,我们主要讲的是在汉代人们有一种信奉,认为龙凤可以带着亡人的灵魂升入天庭,在很多的陵墓中,就出土了大量的龙形的玉器,青铜器以及汉画像石。

玉器上雕刻有龙凤图案,是因为古人认为龙凤都能升天,也能潜渊,变化无穷,可以引导墓主顺利进入阴间地府,像生前一样生活,地府即原始先民观念中的幽冥世界。

《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

”汉代时,以地下为阴界的观念已广为流传,死人归阴,生人归阳,《山海经·海内经》:“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

其山玄鸟、玄蛇、玄豺、玄虎、玄狐蓬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之民,有大幽之国,有赤胫之民。

”由此可知,古人想象的幽冥世界有两个特点:1.暗淡无光,万物皆为玄色。

徐州博物馆重要文物介绍

徐州博物馆重要文物介绍

徐州博物馆重要文物介绍如下:
金缕玉衣:公元前2世纪的文物,长175厘米,宽68厘米。

这件玉衣出土时已严重散乱,曾被盗墓者从棺室中拖至塞石上,抽走金丝,玉衣片散布于内墓道塞石上和盗洞内塞石之间的夹缝中,不少玉片在抽金丝时被损坏。

玉衣片尺寸较小,最大的不足9平方厘米,最小的还不到1平方厘米,有的厚度仅1毫米。

玉衣片形状多样,有正方形、长方形、半月形、三角形等,在四角或周边钻孔,单面钻,孔径极小。

表面经过打磨抛光。

S型玉龙:公元前2世纪的文物,长17.5厘米,宽10.2厘米。

这件玉龙以新疆和田白玉雕琢而成,莹润有玻璃般光泽,半透明,局部有沁斑。

玉龙继承战国玉龙的雕琢风格,采用阴线刻、浮雕和局部透雕等技法,把龙潜深渊、蛰伏待时的意蕴刻划得淋漓尽致。

玉龙眼睛下方有一钻孔,为佩戴时的系穿用孔,表明这件玉龙为佩饰。

陶文吏俑:北齐时期的文物,高61厘米,宽15厘米。

五官端秀,身材伟岸修长,神态澹染静穆,充满谦和尔雅的气韵。

玉面罩:西汉时期的文物,长24.5厘米,宽22.5厘米。

面罩由象征眉、眼、鼻、嘴及其他形状的53片玉片组成人的面部形状。

每件玉片上钻有数量不等的小孔,便于缝缀在织物上,覆盖在死者的面部。

玉面罩是西汉时期高级贵族的丧葬用品,楚国贵族使用玉面罩非常普遍。

鎏金铜架玉枕:西汉时期的文物,长37.1厘米,宽16厘米,高11.4厘米。

以上这些文物都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和徐州地区丰富的历史遗产。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这些文物的信息,建议前往徐州博物馆进行实地参观或查询相关文献资料。

古玉界:“天工汉玉”—徐州汉代玉器

古玉界:“天工汉玉”—徐州汉代玉器

古玉界:“天工汉玉”—徐州汉代玉器
葬玉组合
汉代敛葬用玉使用达到了极致。

除王侯使用玉棺、玉衣外,一些中小贵族也使用数量可观的敛葬用玉,并形成不同的组合形式。

铁刹山11号墓出土的这组敛玉,由镶棺玉璧、玉枕、玉面罩、玉鼻塞、玉含蝉、玉握和足玉等11件组成。

鳞甲形玉衣片北洞山楚王墓出土
玉面罩子房山3号墓出土
双层玉面罩
龙凤纹玉衡苏山头汉墓出土
玉璜
纹玉系璧黑头山“刘慎”墓出土
镶宝石错金银枘
玉圭
玉组佩
玉舞人
玉舞人三堡墓出土
玉舞人苏山头2号墓出土
玉舞人东洞山楚王墓出土
玉组佩
“陈女止”玉印后楼山8号墓出土
水晶带钩龟山楚襄王“刘注”墓出土
玛瑙剑彘与玛瑙剑珌黑山头刘慎墓出土
韘形玉佩北洞山楚王墓出土
韘形玉佩又称心形玉佩,由玉韘演化而来。

韘是古代射箭时佩戴在右手大拇指上用以钩弦的用具,从战国开始,玉韘已逐渐演变成佩玉。

西汉时期往后贵族墓葬中常见玉韘,多作扁椭圆形,两侧多透雕复杂的纹饰。

韘的中部虽仍保留圆孔,但明显已不具备钩弦的实用功能。

汉代韘形玉佩基本都为单佩。

凤鸟螭纹玉剑珌北洞山楚王墓出土
琥珀兽拉犁山1号墓出土
工字型玉佩新沂瓦窖汉墓出土
水晶觹
玉觹东洞山楚王后墓出土
玉枕子房山汉墓出土
镶玉漆枕后楼山刘泾墓出土
兽面纹玉剑珌贾汪紫庄山汉墓出土
兽面纹玉剑珌驮龙山汉墓出土
玉熊形镇北周山楚王墓出土
玻璃杯北洞山楚王墓出土。

汉代玉器的种类及用途

汉代玉器的种类及用途

艺术品知识汉代玉器种类很多,按社会功能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日用品、装饰品、艺术品、辟邪用玉、礼仪用玉和丧葬用玉。

装饰品可分为人身上的玉饰和器物上的玉饰两大类。

人身上的玉饰主要是佩玉,计有璜、环、琥、珑和玉舞人等,还有商周以来用于解结的觿和射箭时钩弦用的,到汉代也演变为装饰用的佩玉。

玉环的纹饰优美多样,在佩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南越王墓和西汉曹,墓出土的透雕龙凤纹玉环,线条流畅,纹样优美,工艺水平很高。

玉舞人多数为玉片刻成,以阴线刻划细部,也有个别是圆雕的。

此外,束发用的玉笄,有的透雕凤鸟卷云纹,也属随身的装饰品。

装饰在器物上的玉饰,以玉剑饰最为重要。

汉代的“玉具剑”,剑首、剑格以及剑鞘上的剑璏和剑珌皆用玉料制成。

配套的“玉具剑”,四种玉饰的雕刻技法和纹饰题材往往是一致的。

高浮雕的螭虎纹,是玉剑饰中常见的纹饰之一。

此外,铜枕、铜杯、铜卮、铜铺首以及铜瑟枘等,也有镶嵌线刻或浮雕玉饰的。

艺术品汉代圆雕的工艺美术品数量虽不多,但表现了汉代玉器造型艺术的高度水平。

汉元帝渭陵附近出土的玉鹰、玉熊、玉辟邪和玉奔马,是一批难得的艺术珍品。

其中玉奔马用白玉雕成,作奔腾前进状,马上的羽人双手扶着马颈,全器雕琢精巧,造型生动逼真。

还有一些小型的动物玉雕,有的有小孔,可能作为佩玉用。

徐州东汉墓出土的一件小玉饰,雕琢成大鸽喂小鸽的形象,十分生动可爱。

另外,河北省定县东汉墓所在的一件小玉屏,由4块玉片组成,透雕东王公、西王母以及人物、鸟兽等纹饰,也应是陈设用的工艺品。

辟邪用玉汉代用于辟邪的玉制品有刚卯,除见于著录的传世品外,发掘出土的刚卯为数不多。

安徽省亳县凤凰台东汉墓出土两件玉刚卯,所刻文辞和文献记载基本相同。

另在上海浦东明墓中曾出土玉刚卯3件,其中1件铭文笔划字形和亳县刚卯相似,有人认为是汉代遗物,另两件则是后世仿制的。

满城汉墓所出的1件玉人,作王公凭几而坐状,底部阴刻铭文“维古玉人王公延十九年”10个字。

从铭文内容考察,这件玉雕像也应是厌胜辟邪之物。

江苏地区出土的汉代丧葬玉器研究

江苏地区出土的汉代丧葬玉器研究

江苏地区出土的汉代丧葬玉器研究江苏地区出土的汉代丧葬玉器研究引言:江苏地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汉代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时期。

汉代的丧葬制度和文化是研究汉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方面之一。

江苏地区出土的汉代丧葬玉器是研究汉代丧葬制度和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对于了解汉代社会、经济、文化和宗教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江苏地区出土的汉代丧葬玉器进行研究,探讨汉代丧葬制度和文化在江苏地区的独特表现。

一、江苏地区出土的汉代丧葬玉器的特点:江苏地区出土的汉代丧葬玉器主要包括玉璧、玉环、玉佩、玉器等。

这些玉器在材质、制作工艺以及用途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

1. 材质:江苏地区出土的汉代丧葬玉器以和田玉为主要材质,其次是羊脂玉、水晶玉等。

这些玉器质地细腻,色泽温润,是制作高品质玉器的理想材料。

2. 制作工艺:江苏地区出土的汉代丧葬玉器制作精良,工艺精湛。

玉璧、玉环等玉器的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开料、雕刻、磨光等。

其中,雕刻工艺更是考验工匠的技术水平,细致的雕纹和精湛的手工使这些玉器达到了艺术的境界。

3. 用途:江苏地区出土的汉代丧葬玉器多用于汉代丧葬仪式中。

玉璧、玉环等被放置在棺椁内,作为陪葬品供奉给逝者。

而玉佩则作为丧葬中的重要配饰,佩戴在逝者身上,象征着身份和地位的高贵。

二、江苏地区出土的汉代丧葬玉器对汉代丧葬制度和文化的研究:1. 丧葬制度:江苏地区出土的汉代丧葬玉器为我们揭示了汉代丧葬制度的一些特点。

首先,玉器的精湛制作工艺和高品质材料表明,汉代丧葬制度中对逝者的尊重和追思之情。

其次,这些玉器的陪葬地位和用途也突显了汉代丧葬制度中对权贵地位和礼制的重视。

2. 丧葬文化:江苏地区出土的汉代丧葬玉器反映了当时的丧葬文化。

玉器作为丧葬中的重要配饰,不仅体现了逝者的身份和地位,更蕴含了对逝者灵魂超脱和生命延续的信仰。

同时,玉器的制作和雕刻工艺也反映了人们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生命的尊重。

三、江苏地区出土的汉代丧葬玉器的价值与意义:江苏地区出土的汉代丧葬玉器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徐州博物馆天工汉玉下

徐州博物馆天工汉玉下

徐州博物馆天工汉玉下汉代是我国古代玉器发展的颠峰时期,汉玉以其巧夺天工、精美绝伦而饮誉于世。

汉代楚(彭城)国的治玉业十分发达。

近年来,徐州汉墓出土了大量的汉玉,从宏篇巨构的玉衣、玉棺至长仅盈寸的佩蝉,均代表了我国汉代玉材和治玉工艺的最高水平。

“天工汉玉——徐州汉代玉器精品陈列”,是徐州博物馆重点推出的基本陈列。

展厅面积800平方米,展线320米。

展出了徐州出土的汉代玉器珍品318件套。

展览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遵礼仪俗——礼仪用玉。

礼仪玉器主要用于祭祀、朝聘、会盟、丧葬等礼仪活动。

汉代礼仪用玉的使用延续了周代的传统,这个单元的重点展品有玉戈、蟠龙玉饰等。

第二单元:幻灭不朽——丧葬用玉。

丧葬用玉是为保护尸体而制作的殓尸玉器。

汉代是我国丧葬玉器最完备、最兴盛的时期。

汉代人认为“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只要将玉器覆塞于人体各窍便可防止尸体腐朽。

汉代葬玉主要有玉璧、玉棺、玉衣、玉面罩、玉枕、九窍塞、玉握等。

1995年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出土的金缕玉衣,是迄今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玉片最多、玉质最好、制作工艺最精的金缕玉衣。

陈列在展厅中心位置的是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玉棺,玉板均为新疆和田青、碧玉。

玉棺由棺身和棺盖组成,棺体木质髹漆,出土时棺木已朽,玉板散乱。

复原玉棺长280厘米、宽110厘米、高107厘米,使用2095块玉板(片)镶贴,玉板(片)组成几何纹图案,硕大的体量,甚是壮观。

第三单元:温其如玉——装饰用玉。

主要陈列佩玉及器物上的装饰用玉两类。

主要展品有S形玉龙佩、蝉形玉佩、韘形玉佩、玉剑饰等。

第四单元:莹润华贵——生活用玉。

展出了包括成套的酒卮、杯,盒、带钩、镇、管形器和印章等。

1995年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一组玉酒具由卮、耳杯和两件高足杯组成,形制纹饰各异,华贵精美异常。

玉器厅的序厅照壁设计采用重要展品的图形放大样式,给人以视觉冲击且直切主题。

展厅空间回旋通透,环绕展厅中间陈列的玉棺、玉衣,一种神秘、空灵的感觉油然而生。

精彩集萃的徐州博物馆汉代玉器

精彩集萃的徐州博物馆汉代玉器

精彩集萃的徐州博物馆汉代玉器
春秋战汉元明清
陋室文章觅知音
雅俗共赏天下宝
止步云巅终半仙
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西东汉文化发源地。

两汉四百年间,徐州共有十三位楚王、五个彭城王,应有十八座王陵墓葬,合称“徐州汉代十八陵”。

其实还不仅如此,东汉时期,在现在的徐州行政区域内还分封过一个下邳国,有四位下邳王嬗递。

徐州汉墓中的王陵墓葬,构成了徐州两汉文化的'三绝’’之一。

按照汉书记载.汉朝有制,封王死葬封地。

十三代楚王、五位彭王、四位下邳王、应有二十二处陵墓其位置当在徐州附近。

近年来,通过文物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虽有十四座下落不明、但已调查和发掘了八代楚王的陵墓,为探讨西汉楚国的历史积累了殷实的实物资料。

这里珍藏着历代楚王考古发掘重量级玉器.
做工之奢华.玉料之精.气场之大.属国内罕见.
为我们研究与学习两汉玉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陋室距徐州博物馆驱车半个小时.下图皆实拍无修图
闲话不多说.让我们的灵魂在修行了千年的玉器中荡漾
陋兰室公众号
务求原创真实无浮夸
最原味的展现古物的容颜
最直观的感受古之韵味
力求简单,干货,实用
找对圈子很重要。

「江苏」徐州博物馆赏稀世国宝—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江苏」徐州博物馆赏稀世国宝—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江苏」徐州博物馆赏稀世国宝—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玉衣是供皇帝和贵族死后穿的葬服,主要出现在西汉时期的帝王墓葬。

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

据《西京杂志》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

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

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其他的皇亲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也是汉文化的中心,徐州的汉墓曾先后出土过4件玉衣。

在徐州博物馆里,能同时看到徐州汉墓中出土的“金缕玉衣”、“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

玉衣的出土主要集中在解放后,我国已经出土玉衣的西汉墓葬共有十八座,其中出土的金缕玉衣共有8件,徐州博物馆馆藏的这一件是最好的。

金缕玉衣徐州博物馆馆藏的金缕玉衣于1994年在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出土前因曾被盗掘,盗墓者抽取了连接玉片的“金缕”,出土后,由徐州博物馆花费两年多的时间才得以复原。

这件金缕玉衣的主人据推断可能是第三代楚王刘戊,距今超过2000多年,玉衣长174厘米、宽68厘米,由4248块大小不同的新疆和田白玉和青玉,用1576克金丝连成,拼合得天衣无缝,其设计精巧,作工精致,外观温润晶莹。

徐州博物馆的这件金缕玉衣以“年代最早”、“玉质最好”、“玉片数量最多”、“工艺最精”、“保存最完整”,创下了“金缕玉衣之最,是旷世难得的艺术瑰宝,也是徐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和金缕玉衣同时展出的还有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各一件,虽不如金缕玉衣那般精美,但也是稀世珍宝。

银缕玉衣徐州博物馆展出的这件银缕玉衣是1996年在徐州火山汉墓出土的,是西汉皇族刘和的随葬品(刘和的身份为楚王宗室中的普通成员。

)。

玉衣由头罩、前胸、后背、左右袖筒、左右裤管等10多个部件组成,总长1.81米,由2116块和田青玉玉片,1000多克银丝穿缀而成,因其墓葬未遭盗扰,发掘出的银缕玉衣是我国出土的西汉时期唯一最完整一件。

徐州博物馆天工汉玉介绍

徐州博物馆天工汉玉介绍

“天工汉玉”是徐州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之一,展览地点位于徐州博物馆内的玉器展厅,展厅面积约 600 平方米。

该展览通过“丧葬用玉”“礼仪用玉”“装饰用玉”“生活用玉”“玉料及其他”五个部分,向观众展示了汉代玉器的发展历程、分类、造型、纹饰、工艺等内容。

徐州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创建于 1959 年,原址为乾隆行宫旧址。

博物馆藏品丰富,现有文物藏品 5000 余件,其中以汉代文物最具特色,包括金缕玉衣、银缕玉衣、玉棺、玉龙等。

玉器展厅内展示的玉器数量众多、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反映了汉代玉器制作的高超水平。

“天工汉玉”展览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精美的展品,向观众展示了汉代玉器的独特魅力,是了解汉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徐州出土 汉 墓玉 器的分类

徐州出土 汉 墓玉 器的分类

《 东南文化 》 #$$% 年第 & 期总第 #$& 期
!"
镇, 也有铜镇、 玉镇。 镇一般为圆形的动物形象, 如 虎、 豹、 熊等。 徐州狮子山、 北洞山汉墓分别出土了 它们虽可称为 “ 镇” , 但与通 " 件玉豹和 $ 件玉熊, 常席镇形状不同。 豹作卧状, 熊作伏状, 形体都较 大, 采用的是圆雕, 底部平, 与一般扁平玉镇不同。 狮子山出土的玉豹中有 $ 件是放在耳室门口, 显 然具有守卫性质。 因此, 这种大型的动物形“ 镇” 应 该具有较为特殊的礼仪功能, 但也不排除用于陈 设的可能。 此外, 狮子山汉墓出土的玉戈, 装饰华丽, 几 乎没有刃口, 显然不具备实用性, 当属礼器。 二 敛葬用玉 古人认为, 玉可以保护尸体不朽, 精气不泄。 汉 代帝王将相死后, 不仅手里握玉、 头戴玉罩、 身穿玉 衣、 九窍玉塞, 还要枕玉枕、 睡玉棺, 这些用玉统称 敛葬玉器。 目前, 徐州是我国出土敛葬玉器最多、 种 类最齐、 时代也较早的地区, 出土的敛葬玉器包括 玉衣、 玉棺、 玉枕、 玉握及九窍塞等 ( 种。 这些敛葬 玉器不同墓葬也会有不同的殓葬玉器组合。 饰镶在棺上 ! " # 。 中型墓葬通常仅陪葬 $ 块玉璧, 这 块玉璧用丝织物以十字交叉的方式固定在棺木的 头档上, 如韩山一号汉墓出土的玉璧上保留有明 汉画像石上的十字穿 显的十字形丝织物痕迹 ! % # 。 环图案描绘的应该就是这一现象。 在棺木上放置 玉璧应与汉代流行升天成仙的观念有关, 玉璧既 是用来祭天的, 也许能够让墓主借助玉璧神奇的 力量使灵魂升入天国, 我们看到东汉画像石墓门 楣上常见“ 二龙穿璧” 的图案, 大概就是这种升天观 念形象化的体现。 在早期的画像石上也经常出现常 青树上悬挂玉璧的画面, 这可能与当时的祭祀活动 它们都可以当作玉璧来使用。 璧除了玉制的外, 还 有琉璃和滑石制成的。 滑石璧一般光面无纹饰, 在 墓葬中往往多件叠压在一起。 有少量非常小的玉璧 一般不作为礼器 & 也有例外, 如小金山汉墓 ! ’ # 、 土山 寺二号墓 “ 系璧 ” 。 璜, 在汉代较为常见, 一些中型墓葬中时有发 现, 用作握具和佩饰。 按照 《 周礼 》 的说法, 璜是用 来祭祀北方玄武神的, 也有人认为是替亡者招魂 的。 作为礼器的玉璜只发现于个别楚王陵墓中, 大 致放在死者周围, 似乎与招魂有关。 玉镇, 汉人喜好席地而坐, 席垫使用久了席角 易卷, 人们就用 ’ 个镇压住。 常见的镇有铁镇、 石

徐州出土汉墓玉器的分类

徐州出土汉墓玉器的分类

徐州出土汉墓玉器的分类
田芝梅
【期刊名称】《东南文化》
【年(卷),期】2008(000)001
【摘要】对徐州有影响的汉墓出土玉器进行分类及功用上的论述,打破过去单一从功能或造型的分类法,而是运用以功能用途和造型规律相结合的分类方法.这样分类可以帮助人们全面地认识玉器文化的内涵,也为研究徐州两汉文化提供了系统的实物论据.
【总页数】5页(P66-70)
【作者】田芝梅
【作者单位】徐州博物馆,江苏徐州,2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6.8
【相关文献】
1.从徐州汉墓出土明器看汉代徐州农业经济 [J], 张勇;刘超
2.出土齐家文化玉器与龙山文化玉器的对比研究——兼论齐家文化玉器源流 [J], 公保吉
3.南越王墓玉器与满城汉墓玉器比较研究 [J], 卢兆荫
4.焦作马村汉墓和白庄汉墓出土彩绘陶仓楼的科技分析 [J], 刘鑫
5.论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医学资料的分类与价值 [J], 陈光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徐州博物馆藏—战汉玉器

徐州博物馆藏—战汉玉器

徐州博物馆藏—战汉玉器红玉透雕立凤年代:西汉尺寸:长10.4厘米、宽4.9厘米、厚0.5厘米来源:徐州市鼓楼区白云山石灰厂汉墓玉翁仲年代:西汉中期尺寸:高4.1厘米,宽1.5厘米,厚1厘米来源:徐州市东郊陶楼小凤山1号墓白玉螭纹剑珌年代:西汉(前206~公元25)尺寸:高9.5厘米、宽7.7厘米、厚0.7厘米来源:徐州市北洞山楚王墓玉剑珌年代:西汉(前206~公元25)尺寸:长6.0,宽5.9,厚1.3厘米来源:徐州北洞山楚王墓出土玉卷云纹剑珌年代:西汉(前206~公元25)尺寸:高6厘米,宽5厘米,厚1.5厘米来源:徐州市铜山区茅村镇后楼山1号墓镶玉漆枕年代:西汉(前206~公元25)尺寸:长37,宽16.5,高11厘米来源:徐州后楼山汉墓出土凸字形玉衣片年代:西汉尺寸:来源:北洞山楚王墓出土玉铺首年代:西汉尺寸:长(含环)6.8、宽5.4厘米来源:火山刘和墓出土玻璃珠年代:东汉(25~220)尺寸:长1.6,宽0.8,高0.8厘米来源:徐州后楼山汉墓出土鎏金铜架玉枕年代:西汉尺寸:长37.1、宽16、高11.4厘米来源:徐州后楼山一号汉墓玉枕年代:西汉尺寸:长28.7、宽9.5、高8.5厘米来源:火山刘和墓出土象牙尺年代:东汉(25~220)尺寸:残长11.8,宽1.3,厚0.1厘米来源:徐州拉犁山东汉墓出土绞丝纹玉环年代:战国(前475~前221)尺寸:长5.2,宽5.2,厚1厘米玛瑙环年代:西汉(前206~公元25)尺寸:长4,宽4,厚0.5厘米来源:馆藏鸟虫书“刘犯”玛瑙方印年代:西汉(前206~公元25)尺寸:印面2.4,宽2.4,通高1.7厘米来源:徐州九里区天齐村天齐汉墓出土篆书“刘犯”玛瑙方印年代:西汉(前206~公元25)尺寸:印面长2.5,宽2.5,通高1.9厘米来源:徐州九里区天齐村天齐汉墓出土白玉系璧年代:西汉尺寸:直径6.3、孔径2.6、厚0.4厘米来源:徐州天齐山汉墓出土玉璧年代:西汉(前206~公元25)尺寸:长5.5,宽5.5,厚0.4厘米来源:徐州黑山头一号墓出土水晶蝉年代:汉(前206~公元220)尺寸:长2.6,宽1.3,厚1厘米来源:馆藏鸭首玉带钩年代:西汉中期尺寸:长7.2厘米,宽1.6厘米,厚1.1厘米来源:徐州市大孤山2号墓水晶蝉年代:西汉(前206~公元25)尺寸:长2.2,宽1.3,厚0.9厘米来源:馆藏玉戈年代:西汉尺寸:宽17.2、高11.2厘米来源: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蝉形玉佩年代:西汉尺寸:长4.5、宽2.1厘米来源:狮子山楚王墓出土双联玉管年代:西汉尺寸:长26.2、宽2.9cm来源: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旋纹玉环年代:商代(前1600~前1046)尺寸:直径12.5厘米来源: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出廓谷纹残玉璧年代:西汉(前206~公元25)尺寸:宽14.4残高12.1来源: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出廓璜形玉佩年代:西汉尺寸:长19、宽9、厚0.46厘米来源: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玉蝉年代:西汉(前206~公元25)尺寸:长4.9宽2.1厚1.4来源: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螭龙纹玉剑格年代:西汉尺寸:长5.5、宽2.3、厚2.1厘米来源: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白玉谷纹璧年代:西汉尺寸:直径12厘米,孔径4.5厘米,厚0.5厘米水晶蝉年代:西汉(前206~公元25)尺寸:长3.5,宽1.3,厚0.6厘米来源:馆藏螭纹玉剑格年代:西汉(前206~公元25)尺寸:长5.5,宽1.6,高1.6厘米来源:馆藏水晶塞年代:西汉(前206~公元25)来源:馆藏组玉佩年代:西汉来源:徐州市云龙区骆驼山29号墓雷纹玉环年代:西汉尺寸:直径12.8、孔径7.2、厚0.5厘米来源: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玉杯年代:西汉尺寸:高10.8、口径4.5厘米来源: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玉饰年代:西汉尺寸:长21.5、宽4.2—7.2厘米来源: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食官监”玉枕年代:西汉尺寸:长35.5、宽7.8、高9.5厘米这件玉枕出土于狮子山楚王墓内的一座陪葬墓中,因该墓出土有一枚方形铜印,印文为“食官监印”,而取名为“食官监”玉枕。

虎头玉枕龙凤貘环,徐州博物馆的精美高古玉,也是极动人的存在

虎头玉枕龙凤貘环,徐州博物馆的精美高古玉,也是极动人的存在

虎头玉枕龙凤貘环,徐州博物馆的精美高古玉,也是极动人的
存在
在徐州狮子山楚王墓中,和白玉S型龙一起出土的,还有这件青
玉S型龙。

从造型来看,两条龙相同又迥异。

这也从出土实物上验证了同一墓葬同一时期同一题材的玉器,也会有显著区别的观点。

注意观察这条龙的眼睛和龙头部位,与那条白玉龙的区别。

青玉龙身体部位的细节,又是另外一种优美的弧度曲线。

西汉晚期白玉龙凤貘纹环。

这种兼具龙、凤、貘三种造型为一体的玉环,在汉代器型中十分少见。

这件西汉早期白玉龙于2002年在徐州天齐山墓出土,这种造型的玉龙形态也相对较少,扬起的前足与高耸的尾部,将整个龙形刻画的活灵活现。

这件是龙型佩的头部细节,可以看见清晰的土沁斑。

西汉早期虎头形玉枕饰也是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玉虎头是楚王玉枕两端的饰件,虎头双目圆睁,威武而凶猛,通体深浮雕的技法已经运用的十分娴熟。

注意观察虎头的细节,除眼部外,绞丝纹和细阴线也十分典型。

西汉早期碧玉龙纹谷纹璧,浅浮雕。

这种谷纹和简化的龙纹在两汉时期应用的比较广泛,国内其他博物馆也有类似玉璧出土。

碧玉龙纹谷纹壁的细节。

徐州博物馆「三套金缕玉衣」

徐州博物馆「三套金缕玉衣」

徐州博物馆「三套金缕玉衣」
玉衣是供皇帝和贵族死后穿的葬服,又称玉柙或玉匣,是用许多四角穿有小孔的玉片并以金丝、银丝或铜丝相连而制成的。

分别称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

玉衣的出现大约是在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属于这一时期的实物目前已发现于陕西咸阳杨家湾汉墓、江苏徐州北洞山汉墓和山东临沂洪家店汉墓等。

玉衣存在的下限大约是在东汉末年或三国初年。

安徽亳县董家村汉墓所出土玉衣的准确年代为汉桓帝延熹七年(公元164年),是目前所见实物中年代最晚的。

据《三国志·魏志·文帝纪》,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下令禁止使用玉衣,而在考古发掘中也确实还未见到三国以后的玉衣。

汉代贵族的珍贵酒具——玉卮

汉代贵族的珍贵酒具——玉卮

汉代贵族的珍贵酒具——玉卮卮,(音“至”)是古时一种酒器。

其大致产生于战国末期,秦时杯、卮并用,流行于汉代,沿用至唐宋时期。

卮由盖和卮身两部分组成,卮身呈圆筒状,直壁、深腹、平底,通常有耳,底部有三足。

制作材料主要有银、铜、玉、石、漆、陶等。

其中以用玉石雕琢而成的玉卮最为珍贵。

到目前为止,考古出土的汉代玉卮主要有5件: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1件、巢湖北山头1号汉墓2件、广州象岗南越王墓1件、安乡西晋刘弘墓1件。

其中西晋刘弘墓所出者,风格同汉代接近,而同西晋区别较大,故推知其当属汉代遗物。

这五件出土玉卮,形制较大、造型优美,设计精巧、工艺精湛,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汉代制玉工艺的水平。

1.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青白玉质,温润光亮,局部有深褐色斑点。

由盖、身两部分组成,一块整玉琢就。

圆筒形,器身口沿下装饰一周勾连带纹,外周壁通饰勾连云纹。

底部出三足,足上部各雕有一个兽头。

精在器盖,盖面内圈透雕柿蒂纹,外圈装饰翻滚浪花。

通高11.6、口径6.7、底径6.1厘米。

2.巢湖北山头1号汉墓出土:青白色,泛淡黄沁色。

卮体呈圆筒状,直口,平底,三矮兽首形足。

正面高浮雕朱雀踏虎衔活环,凸出卮身,双足直立于虎背,两侧云纹羽翼层层舒卷。

螭虎作侧首状卧伏,睁目突珠,张口露齿伸颈似在怒吼。

卮身下部两侧装饰浮雕变形凤鸟纹。

一侧为环形扳手,浮雕一熊,直立侧身盘附于其上。

卮体遍饰“T”字形卷云纹和勾连纹,两纹之间由一条宽凹槽为界。

卮外底中心饰阴线刻细网格纹和三朵卷云纹,边沿饰三组三角纹和菱形纹。

高13.1、口径7.91、底径7.4、壁厚0.3、足高1.2厘米。

3. 巢湖北山头1号汉墓出土:青白色,受沁呈黄色,间有鸡骨白色。

器呈圆筒形,子母口,平底,三矮蹄形足,一足略残。

盖子口,面微隆起,顶平,外圈圆雕三个立体朵云状钮,中心装饰四叶柿蒂纹,外饰两道细圈纹,遍布勾连纹。

卮正面环形扳手透雕一飘然欲飞的朱雀,喙部突伸,长双耳后翘内卷,胸腹部外凸,上面双线细刻一“几”字纹。

近观西汉组玉佩

近观西汉组玉佩

近观西汉组玉佩
这套组玉佩2009年出土于徐州市云龙区骆驼山29号墓,时间是西汉早期,现藏于徐州博物馆。

组玉佩由玉环、玉珩、玉觹、玉舞人、玉凤饰构成。

最上端以云纹镂空环引领,其下部连接玉舞人与阴刻线双龙首珩,双首两分各引舞人;左右舞人又与下部谷纹双龙首珩相连,珩下正中坠对凤,舞人在左右两侧,下各坠有长尾形觹。

组玉佩发展到汉代,构件中增加了玉舞人,玉冲牙以及其他形制的玉佩饰,逐步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使用方法和组合,一般佩带在腰间的革带上、并垂至下肢。

细图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东南文化 》 #$$% 年第 & 期总第 #$& 期
!"
镇, 也有铜镇、 玉镇。 镇一般为圆形的动物形象, 如 虎、 豹、 熊等。 徐州狮子山、 北洞山汉墓分别出土了 它们虽可称为 “ 镇” , 但与通 " 件玉豹和 $ 件玉熊, 常席镇形状不同。 豹作卧状, 熊作伏状, 形体都较 大, 采用的是圆雕, 底部平, 与一般扁平玉镇不同。 狮子山出土的玉豹中有 $ 件是放在耳室门口, 显 然具有守卫性质。 因此, 这种大型的动物形“ 镇” 应 该具有较为特殊的礼仪功能, 但也不排除用于陈 设的可能。 此外, 狮子山汉墓出土的玉戈, 装饰华丽, 几 乎没有刃口, 显然不具备实用性, 当属礼器。 二 敛葬用玉 古人认为, 玉可以保护尸体不朽, 精气不泄。 汉 代帝王将相死后, 不仅手里握玉、 头戴玉罩、 身穿玉 衣、 九窍玉塞, 还要枕玉枕、 睡玉棺, 这些用玉统称 敛葬玉器。 目前, 徐州是我国出土敛葬玉器最多、 种 类最齐、 时代也较早的地区, 出土的敛葬玉器包括 玉衣、 玉棺、 玉枕、 玉握及九窍塞等 ( 种。 这些敛葬 玉器不同墓葬也会有不同的殓葬玉器组合。 饰镶在棺上 ! " # 。 中型墓葬通常仅陪葬 $ 块玉璧, 这 块玉璧用丝织物以十字交叉的方式固定在棺木的 头档上, 如韩山一号汉墓出土的玉璧上保留有明 汉画像石上的十字穿 显的十字形丝织物痕迹 ! % # 。 环图案描绘的应该就是这一现象。 在棺木上放置 玉璧应与汉代流行升天成仙的观念有关, 玉璧既 是用来祭天的, 也许能够让墓主借助玉璧神奇的 力量使灵魂升入天国, 我们看到东汉画像石墓门 楣上常见“ 二龙穿璧” 的图案, 大概就是这种升天观 念形象化的体现。 在早期的画像石上也经常出现常 青树上悬挂玉璧的画面, 这可能与当时的祭祀活动 它们都可以当作玉璧来使用。 璧除了玉制的外, 还 有琉璃和滑石制成的。 滑石璧一般光面无纹饰, 在 墓葬中往往多件叠压在一起。 有少量非常小的玉璧 一般不作为礼器 & 也有例外, 如小金山汉墓 ! ’ # 、 土山 寺二号墓 “ 系璧 ” 。 璜, 在汉代较为常见, 一些中型墓葬中时有发 现, 用作握具和佩饰。 按照 《 周礼 》 的说法, 璜是用 来祭祀北方玄武神的, 也有人认为是替亡者招魂 的。 作为礼器的玉璜只发现于个别楚王陵墓中, 大 致放在死者周围, 似乎与招魂有关。 玉镇, 汉人喜好席地而坐, 席垫使用久了席角 易卷, 人们就用 ’ 个镇压住。 常见的镇有铁镇、 石
对徐州有影响的汉墓出土玉器进行分类及功用上的论述, 打破过去单一从功能或造
型的分类法, 而是运用以功能用途和造型规律相结合的分类方法。 这样分类可以帮助人们全面地认 识玉器文化的内涵, 也为研究徐州两汉文化提供了系统的实物论据。 关键词 徐州 汉墓 ./#&+ / 玉器 分类 文献标识码 0 类很多, 有琮、 璧、 璜、 钺、 冠形器、 三叉形器、 柱形 器、 锥形器等。 到商周时期, 玉器仍然是礼器中最 《 重要的祭典器。 商周玉礼器主要是 “ 六瑞 ” , 周礼 》 “ 上记载, 六瑞 ” 指璧、 琮、 璜、 圭、 璋、 琥, 但在考古 发掘中, 除璧、 璜、 琮外, 圭、 璋、 琥的发现并不是很 多。 进入春秋战国后, 玉礼器逐渐走下神坛, 成为 一般的装饰品。 “ 在徐州地区出土的汉代玉器中, 六瑞 ” 中仅 见璧和璜, 其他可称之礼器的有戈、 豹、 熊等。 璧, 是汉代最常见的玉礼器 ( 图一 ) 。 璧是古人
徐州地区的大中型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玉璧, 尤 以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数量最多。 除了少数楚王 陵墓以部分玉璧放在身体周围外 ( 满城汉墓及南 越王 墓都存 在这种情 况 ) , 玉 璧主要 是镶在 木棺 上。 大型楚王陵墓可能是象满城汉墓一样将许多 玉璧镶于漆木棺的周围。 徐州狮子山汉墓玉棺的 玉片是镶在木棺的外侧, 其前后两端中间各用了 背面无纹饰 % 块直径达 !!+ * 厘米的夔龙大玉璧 ( 且不抛光 ) , 左右两侧也各有 * 块大玉片, 其正面 雕刻玉璧图案 , % - 。 而北洞山汉墓则是将鎏金铜璧
( 《 ) 。 用来祭祀 “ 天” 的, 即所谓的 “ 苍璧以礼天 ” 周礼 》
中图分类法
两汉时期, 徐州是西汉楚国及东汉彭城国的 封地, 各诸侯王陵墓和贵族墓地皆环绕于徐州市 的周围。 建国以来, 在徐州地区发掘的汉代墓葬不 仅数量多, 而且出土的玉器精品也多。 %))* 年狮 子山诸侯王陵墓出土的玉棺、 金缕玉衣等一批玉 中翘楚, 在全国出土敛葬玉器中可称得上是玉质 最好、 工艺最为精良。 徐州也因此成为全国出土汉 代玉器影响最大的城市之一, 汉玉器也成为徐州 两汉文化中继汉兵马俑、 汉画像石之后又一汉文 化特色的重要标志。 本文按照玉器的社会功能、 用途及造型规律 的分类方法, 将徐州汉墓出土的玉器从总体上划 分为: 礼仪用玉、 丧葬用玉、 装饰用玉、 生活用玉等 四大类别, 下面逐一进行例证分析。 一 礼仪用玉 礼仪用玉, 主要指祭祀、 典礼等礼仪活动时使 用的玉器, 通常出土于等级较高的墓葬。 玉礼器在 良渚文化时期就已经大量出现, 并成为当时玉器 的主体, 从考古发掘资料来看,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 期, 就大量使用玉器, 那时玉 器主要用于礼仪活 动, 并专门为礼仪活动服务。 良渚文化的玉礼器种 收稿日期 !""# $ %% $ %&
有关。 璧、 瑗、 环在作为礼器使用时往往是不分的, 大的空隙, 玉片不相互连缀, 而是各自固定在织物
等就作为礼器 ) , 而是一种佩饰, 称为
!"
徐州出土汉墓玉器的分类Fra bibliotek嵌在棺的外壁, 由前、 后、 左、 右、 上五个面组成, 除 顶面全部由长方形玉片组成外, 其余 # 个面则由 菱形、 三角形、 长方形等大小不同、 形状各异的玉 片组合而成, 有的玉片上雕刻玉璧图案, 玉璧的好 孔及部分玉片之间以金钉铆合, 形制十分精美。 玉枕, 即镶玉木枕, 基本形状是一个长方形木 芯, 周围镶贴玉片。 徐州出土的玉枕最多, 大约有 是国内其他地区出土玉枕的总和, 时间上 %" 件, 从西汉早期一直延续到西汉中期。 狮子山 “ 食官 火山刘和墓、 苏山头二 监” 墓、 后楼山五号墓 $ %( & 、 号墓等出土的玉枕基本上都是纯粹由玉片镶嵌而 成, 而后楼山一号墓、 拖龙山三号墓 $ %, & 出土的玉 枕则由玉片及铜构件组合而成, 这种玉枕的时代 相对较晚。 玉握, 为死者手中的握具, 最早出现在西汉初 期墓葬, 是用玉豚和玉璜作为握具。 玉豚形状是由 梯形玉片和长方形玉件连缀而成, 通常与玉衣同 出土, 见于徐州地区的奎山汉墓 $ %+ & 、 韩山一号、 拖 期的典型代表。 一般玉衣使用玉片通常为 !""" 多 片, 而狮子山玉衣达 #""" 多片, 可见制作工艺的 精致程度。 另外, 早期玉衣还发现有使用鱼鳞甲形 玉片 ( 北洞山汉墓 ) 及玉片上有彩绘 ( 韩山汉墓 ) 的 现象。 武帝以后, 玉衣的形制基本定型。 目前, 徐州 墓均为楚王陵墓, 使用的是金缕玉衣; 韩山刘 女宰 墓、 火山刘和墓 $ %# & 、 后楼山 ’( $ %) & 等基本上都属于 刘氏宗族, 身份大体上属于列侯, 使用的是银缕玉 衣。 到了东汉, 使用玉衣完全等级制度化, 皇帝用 金缕玉衣, 诸侯王、 列侯始封、 始封贵人、 公主 ( 皇 帝的女儿 ) 等用银缕玉衣, 列侯、 大贵人、 长公主 ( 诸侯王的女儿 ) 用铜缕玉衣。 徐州地区的彭城国 及下邳国 ( 睢宁县 ) 出土的玉衣基本上都遵循这个 制度。 土山汉墓为彭城王( 后) 墓, 刘楼一号墓为下 邳王墓, 均用银缕玉衣; 拉犁山汉墓及睢宁九女墩 所以玉衣也成为鉴定墓主身份的重要资料。 玉棺 , 即 镶玉 木棺 , 是 将玉 片 镶嵌 在 漆 木棺 上。 玉棺最早发现于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夫人窦绾 的墓中, 其为内壁满镶玉板, 外壁零散镶玉璧。 狮 子山汉墓的玉棺形制较大。 由于该墓曾遭盗掘, 玉 棺出土时是散乱的, 但遗留了几处玉片组合, 根据 宽、 高均为 %* % 米, 共用了 !""" 余片玉片。 玉片镶 地区出土了多件全身玉衣, 其中狮子山、 北洞山汉 龙山一号等汉墓的玉握都是玉豚形象。 玉璜握具 在徐州地区往往与玉面罩同出土, 如后楼山一号、 五号、 药检所汉墓、 包括满城汉墓等均是以玉璜作 为握具。 大约景帝时期, 玉豚就逐渐被玉猪取代, 随着玉面罩的消失, 玉璜也不再出现于握具中。 猪 握具一直到南北朝时期仍十分流行。 汉代玉猪形 制多样, 多为写意, 也有较为写实和生动可爱的。 玉塞, 是对死者耳、 鼻、 眼、 口、 肛门、 男女生殖 器等九窍的塞具。 古人认为, 将人的九窍用玉器塞 住可防精气外泄。 九窍塞包括耳鼻塞、 眼盖、 口琀、 肛塞、 阴塞及阳具罩。 耳鼻塞 的形制大小基本相 同, 呈圆形或八棱锥台状, 前端稍细, 后端稍粗, 出 土较多。 眼盖呈橄榄形或椭圆形, 直接覆盖于眼, 较为少见。 口琀在大汶口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 西 汉早期一般用小的玉饰件或小块残玉作为口琀, 也有用玉印的。 至后来, 口琀统一使用玉蝉。 西汉 早期的玉蝉雕刻较为简单, 先做出蝉的大致状, 然 为“ 汉八刀 ” , 给人以朴拙之感。 西汉中晚期的玉蝉 就比较写实, 雕刻的也非常精致。 口琀多用 % 件, 徐州地区还有多座墓葬发现用 - 件玉蝉作为口琀 的。 肛塞一般为抹角的方锥台形, 前部较后部稍 细, 表面光滑, 多见于身份较高的墓葬中。 阴塞目 前发现的不多, 徐州韩山一号墓出土的阴塞基本 州地区还未曾发现。
!(#
玉衣, 是最重要的敛葬玉器。 这种葬服仅见于 汉代, 既首创于汉, 也终结于汉。 玉衣的由来, 一般 认为是由西周的缀玉衣服发展而来, 大约经历了 由玉面罩、 玉头套、 玉脚套、 玉手套、 最后到全身玉 衣的流变。 汉代称玉衣为“ 玉柙” , 或“ 玉匣 ” , 由玉面罩和 玉衣组成。 玉面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 徐州地 大 区出土的玉面罩全部为西汉早期, 计有 * 、 + 件, 约相当于与全国其它地区已发表的西汉玉面罩的 总和。 徐州地区的玉面罩大致有两种形状, 一种比 较简易, 仅做出人的面部器官形状, 玉片之间有较 上, 药检所 ! * # 、 子房山 ! + # 、 奎山九号 ! , # 等汉墓出土 的玉面罩就是这种形状; 另一种是用玉片将整个 面部全部盖满, 玉片之间相互连缀, 天齐一号 ! - # 、 后楼山一号 ! $$ # 、 五号 ! $" # 等汉墓出 苏山头二号 ! $. # 、 土的玉面罩均属这种 ( 图二 ) 。 使用玉面罩的墓葬 其身份一般都在列侯以下 ( 不包括列侯 ) 。 玉套在徐州地区仅见于拖龙山一号墓, 只有 头套和脚套, 与山东临沂刘疵墓相比, 少了手套。 以丝缕穿缀, 玉片上还以红色彩绘云纹等图案。 该 墓时代较早, 其身份可达到列侯 ! $% # 。 全身玉衣最迟到文帝初就已经出现, 开始的 时候结构复杂, 玉衣各部位完全按照身体的原样, 所用玉片较小, 狮子山汉墓出土的玉衣是这一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