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糖提取开题报告-榕树须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
龙须菜多糖的提取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龙须菜多糖的提取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22ace2749649b6649d747a3.png)
第 1期
王晓梅等:龙须菜多糖的提取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21
等[12]比较了柠檬酸、热水、超声、超声协同等 4种 提取方法得到的多糖的性质,发现柠檬酸法下多 糖的 得 率 最 高,达 到 (17.81±0.34)%。 获 得 的 多糖分子 量 和 粘 度 较 低,且 分 子 量 的 均 一 性 较 高,因此认为柠檬酸提取法是一种提取龙须菜多 糖的更有效的方法[12-14]。
关键词:龙须菜;多糖;提取;活性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志码:A
龙 须 菜 (Gracilarialemaneiformis)属 杉 藻 目 (Gigartinales),江蓠科 (Gracilariaceae),江 蓠 属。 藻体中含 有 丰 富 的 碳 水 化 合 物、蛋 白 质、脂 肪 等 营养成分。主产地分布在中国山东、辽宁、江苏、 福建等省[1]。近年来,学者对龙须菜进行营养成 分分析表 明,其 营 养 价 值 非 常 高[2]。 研 究 发 现, 龙须菜内多糖含量占藻体干重的比例超过 30%, 龙须菜多糖的多种优异活性也逐渐引起学者的 重视[3]。因此,本文对龙须菜多糖的提取纯化方 法及生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龙须 菜多糖的应用开发提供参考,并为龙须菜的高值 化综合利用提供借鉴。
微波是一种超高频电磁波,非常容易穿透和 破碎藻类细胞,可以大大提高多糖的提取率。杨 华和杨震峰 [19]通 过 开 展 微 波 浸 提 影 响 因 素 的 正 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 600W、 提取时间 6min、水与龙须菜质量比 100∶1,提取 率达到27.60%。颜晓琳和刘杨 对 [20] 龙须菜多糖 双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响应面法优化。发现在 超声波 50W、提取时间 31.7min、微波温度 87 ℃、料液比 1∶60.7条件下龙须菜多糖提取率为 34.84%。证明将超声波与微波结合提取多糖效 果会更佳。
响应面法优化龙须菜多糖提取工艺_黄芳_梁倩倩_周宏
![响应面法优化龙须菜多糖提取工艺_黄芳_梁倩倩_周宏](https://img.taocdn.com/s3/m/8cc61a2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a.png)
响应面法优化龙须菜多糖提取工艺_黄芳_梁倩倩_周宏网络出版时间:2013-02-28 09:22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11.1759.TS.20130228.0922.017. html响应面法优化龙须菜多糖提取工艺黄芳1,梁倩倩2,周宏1(1.南京晓庄学院生物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712.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绵阳621000)摘要: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辅助提取龙须菜多糖的工艺进行优化。
在单因试验基础上,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组合条件。
结果表明,龙须菜多糖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时间10min、提取功率100W、提取温度90℃和液料比120﹕1mL/g。
在该工艺条件下多糖提取率预测值为29.7979%,验证值为29.8724%。
四种不同方法对多糖的脱蛋白效果显示,胰蛋白酶法具有良好的脱蛋白效果,可以较好地脱除蛋白,并使多糖损失减少。
关键词:响应面法,龙须菜,多糖,超声波提取,脱蛋白Optimization of extraction conditions for polysaccharides from Gracilarialemaneiformis via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Huang Fang1, Liang Qian-qian2, Zhou Hong1(1. College of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Nanjin XiaoZhuang University, Nanjing, 211171,2. Sichuan East Material Thchnology Co., Ltd, Mianyang,China)Abstract: The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polysaccharide from Gracilaria lemaneiformis byultrasonic-assisted method was optimized using re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 On the basisof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 the yield of polysaccharide as response value,the optimizedextraction conditions was obtained by designing a Box-Behnken central composite experimentand the method of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The optimal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es:extraction time of 10min, ultrasonic power of 100W, extractions temperature of 90℃and theratio of material to liquid 120﹕1mL/g.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 the predicted and experimentalextraction yields of polysaccharides were 29.7979% and 29.8724%,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the comparison with four methods of deproteinization show that the trypsin enzyme method wasan effective deproteinization method, with higher removal of dissociated protein and lower loss ofpolysaccharide.Key words: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Gracilaria lemaneiformis; polysaccharide;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removal of p rotein;中图分类号:TS20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龙须菜又名海发菜,是一种大型海藻,在我国沿海地区大量种植。
响应面法优化无花果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无花果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529df1feefdc8d376ee3233.png)
响应面法优化无花果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无花果是一种桑科榕属植物无花果的干燥花托,具有广泛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不但香甜可口,而且具有润肺止咳、健胃清肠、消肿解毒、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多种肿瘤的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无花果富含黄酮、多糖、SOD 等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和老年性痴呆症的生理活性物质和具有抗癌功效的呋喃香豆素内酯等物质。
近年来无花果抗肿瘤特性尤其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国内外在无花果抗癌方面的研究十分活跃。
多糖是来自高等植物、动物细胞膜、微生物细胞壁中的天然大分子物质,是所有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维持生命所需的多种生理功能有关。
现代研究表明,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降血糖作用、抗感染作用、抗衰老作用、抗艾滋病等病毒以及抗疲劳、预防老年白内障和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的并发症等生理活性功能。
因此,多糖的研究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无花果非极性部位分离得到的苯甲醛、呋喃香豆素、三萜类、补骨脂素等已发现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而对其强极性部位分离的多糖的研究尚不够深入。
一般来说,优化提取工艺的方法是单次单因子法和正交试验设计法。
单次单因子法已逐渐被我们淘汰,因为使用此种方法只能讨论一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各个因子并不是单独作用的,它们之间总是存在或多或少的相互影响,所以使用该种方法并非总能获得最佳的优化条件。
正交试验设计法则在单次单因子法的基础上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试验,它与单次单因子法不同的是,它可以考虑到多种因素并且通过实验组合寻找出最佳因素水平组合,但它的缺陷在于,无法提供响应值及各变量间的准确影响因子,即无法在给出的区域内提供出一个准确的关于变量及响应值间的回归方程,从而无法找到整个区域上因素的最佳组合和响应值的最优值。
响应面分析方法则远远优于以上两种方法,是一种试验次数少、周期短,求得的回归方程精度高、能研究几种因素间交互作用的回归分析方法。
响应面方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简称RSM)是利用合理的试验设计通过实验得到的一定数据,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来拟合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对回归方程的分析来寻求最优工艺参数,解决多变量问题的一种统计方法。
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doc
![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doc](https://img.taocdn.com/s3/m/50a8c087c77da26925c5b0ad.png)
1.多糖的提取方法生物活性多糖主要有真菌多糖、植物多糖、动物多糖3 大类。
多糖的提取首先要根据多糖的存在形式及提取部位,决定在提取之前是否做预处理。
动物多糖和微生物多糖多有脂质包围,一般需要先加入丙酮、乙醚、乙醇或乙醇乙醚的混合液进行回流脱脂,释放多糖。
植物多糖提取时需注意一些含脂较高的根、茎、叶、花、果及种子类,在提取前,应先用低极性的有机溶剂对原料进行脱脂预处理,目前多糖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生物提取法、强化提取法等。
1.1溶剂法1.1.1水提醇沉法水提醇沉法是提取多糖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多糖是极性大分子化合物,提取时应选择水、醇等极性强的溶剂。
用水作溶剂来提取多糖时,可以用热水浸煮提取,也可以用冷水浸提渗滤,然后将提取液浓缩后,在浓缩液中加乙醇,使其最终体积分数达到70 %左右,利用多糖不溶于乙醇的性质,使多糖从提取液中沉淀出来,室温静置5 h,多糖的质量分数和得率均较高。
影响多糖提取率的因素有:水的用量、提取温度、浸提固液比、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等。
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不需特殊设备,生产工艺成本低,安全,适合工业化大生产,是一种可取的提取方法。
但由于水的极性大,容易把蛋白质、苷类等水溶性的成分浸提出来,从而使提取液存放时腐败变质,为后续的分离带来困难,且该法提取比较耗时,提取率也不高。
1.1.2酸提法为了提高多糖的提取率,在水提醇沉法的基础上发展了酸提取法。
如某些含葡萄糖醛酸等酸性基团的多糖在较低pH 值下难以溶解,可用乙酸或盐酸使提取液成酸性,再加乙醇使多糖沉淀析出,也可加入铜盐等生成不溶性络合物或盐类沉淀而析出。
由于H+的存在抑制了酸性杂质的溶出,稀酸提取法提取得到的多糖产品纯度相对较高,但在酸性条件下可能引起多糖中糖苷键的断裂,且酸会对容器造成腐蚀,除弱酸外,一般不宜采用。
因此酸提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1.1.3碱提法多糖在碱性溶液中稳定,碱有利于酸性多糖的浸出,可提高多糖的收率,缩短提取时间,但提取液中含有其它杂质,使粘度过大,过滤困难,且浸提液有较浓的碱味,溶液颜色呈黄色,这样会影响成品的风味和色泽。
粘细菌多糖提取纯化及活性测定开题报告
![粘细菌多糖提取纯化及活性测定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34ae71958f5f61fb636667b.png)
微生物来源的多糖是至今研究得比较详细的一类多糖,其广泛的生物活性使得其已成为微生物药物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且在新药研发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微生物胞外多糖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于“七五”、“八五”期间研究开发出了黄原胶、茁霉多糖、海藻酸盐、齐整小核菌多糖等微生物多糖,初步建立了我国微生物多糖产业。不过我国的主要研究工作还是集中在黄原胶这一产物,然而对于粘细菌多糖的几乎处于空白。总的看来,国内多糖的研究与生产均落后于发达国家,其质量和产量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迫切需要人们改进工艺和产品性能或寻找替代品来满足实际的需要[13]。
[3]李越中,胡玮,吴斌辉等.纤维堆囊菌的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学活性分析.微生物学报,2001,41,6:716~722
[4]方晓梅,张利平.粘细菌生态多样性的初步研究.生物多样性,2001,9,3:207~213
[5]张建法,王睿勇,李鹏富等.溶纤粘细菌NUST06的系统发育学研究.南京大学学报,2003,39,2:281~287
[11]AndersonA R,VasievBindividual based model of rippling movement in a myxobacteria population.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2005,234,3:341~349
[12]Florshimer A,Altmann K-H. Epothilones and their analogues-a new class of promising microtubule in hibitors.Expert Opin Their Patents,2001,11,6:951~968
植物多糖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植物多糖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48fa9ff26fff705cc170ade.png)
植物多糖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作者:张黎明李英英唐静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7年第08期摘要: 植物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延缓衰老、增强免疫能力、降血糖血脂等生物活性。
本文介绍了植物多糖的各种提取方法,为植物多糖的进步一提取纯化及应用提供一定基础。
关键词: 植物;多糖;提取【中图分类号】J52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8-0286-01多糖(Polysaccharide)是一种含有多羟基的大分子物质,也是一类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天然混合物。
现代研究表明,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延缓衰老、增强免疫能力、降血糖血脂等生物活性[1-2],在医药和保健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多糖的化学性质与单糖的差异逐渐显著。
多糖一般是非晶体形态,没有甜味,较难溶于冷水或能溶于热水形成胶体溶液。
为了研究多糖的性质,越来越多的多糖从各种植物的种子、皮、花、叶和根莲中被提取、分离出来,同时,所采用的提取分离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对于植物多糖,由于其在医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者对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多糖表现出极大地兴趣,同时提取分离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创新。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多糖提取方法的介绍。
1水提醇沉法水提醇沉法是最传统的提取植物多糖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多糖比较易溶于热水中。
张彩莹[3]等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山茱萸多糖,发现提取温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结合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设计实验优化山茱萸多糖的提取条件,优化得到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液料比36:1(mL/g)和提取时间3h,并验证得到此条件下山茱萸多糖的提取率为19.94%。
2酶解提取法酶解提取多糖的方法是由于酶反应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利用可以分解植物细胞壁的酶,破坏细胞壁使更多的多糖得到充分溶出。
王宗君[4]研究茶树菇多糖的提取,采用单因素试验得出,酶用量0.08%,温度45℃,酶解时间4h,料液比1:20,此条件下茶树菇多糖的提取率达到57.69%。
桂西北岩溶地区桑科榕属植物果实多糖含量比较
![桂西北岩溶地区桑科榕属植物果实多糖含量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6022126b48d7c1c708a14556.png)
( 河池学 院 化 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广西 宜州 5 4 6 3 0 0 )
[ 摘
要] 为 了开发利用桂西北岩溶地 区丰 富的桑科榕属植 物资 源, 采 用超 声波辅助 法提 取 , 苯 酚一硫 酸 法
测定桑科 榕属植物果 实多糖的含量 , 通过单 因素试验和正 交试验优化 多糖提 取的最佳工艺条件 , 并对其进行 验证。 结果表 明: 黄毛榕果 实多糖提取 的最佳 工艺条件 是 : 料液 比 1 : 4 0, 提取 时间6 0 mi n , 提取 温度 8 0℃ , 超 声波功率 1 6 0 w。此条件 下黄毛榕未成熟果 实多糖 的提取 率为 1 . 6 1 % 。按黄毛榕 多糖提取 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并 测定的 1 4种 桑科 榕属植物果 实多糖含量 为 0 . 3 9 % ~3 . 6 3 %, 其 中舶 梨榕 果实 多糖含量最高 , 斜 叶榕 果实多糖含 量最低 , 不 同成 熟度的榕属植物果 实, 其 多糖含量略有差异 , 不 同的桑科榕属植物果 实, 其 多糖含量有较明显的差异。
南、 福建等地 。榕树是热带、 亚热带森林生态 系统的重要成员 , 许多种类具有较 高的经济利用价值" J 。榕 树资源丰富 , 挂果期长, 果实数量多 。林淑玲等对榕树 的分布 、 花序特点 、 开花物候及协同进化问题进行了较
深入 的研 究 u ; 黄 锁义 等对 大 叶榕气 生根 ( 榕 树须 ) 总 黄酮 进 行提 取 、 鉴 别及 对 羟 自由基 清 除作 用 进行 了研
实多糖含量进行研究 ,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榕树果实多糖 ,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多糖提取的工艺条件 , 并对
1 4种不 同 的桑 科榕 属植 物果实 多糖 含量进 行 比较 , 以便为合 理开 发桑科 榕属 植物 资源 提供理论 依据 。
植物多糖的提取和功能研究
![植物多糖的提取和功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5523d8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74.png)
植物多糖的提取和功能研究
一、提取植物多糖的方法
1. 酸碱法:将原料植物经过清洗、切片、烘干等处理后,用酸
性或碱性溶液浸泡,然后过滤、脱色、浓缩、干燥即可。
2. 高压法:将原料植物经过清洗、切片、烘干等处理后,将其
置于高压釜中,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加热,使多糖分子从细胞中
脱落,经过过滤、脱色、浓缩、干燥即可。
3. 超声波法:将原料植物经过清洗、切片、烘干等处理后,将
其置于超声波仪中进行处理,使多糖分子脱落,经过过滤、脱色、浓缩、干燥即可。
二、植物多糖的功能
1. 免疫调节作用:植物多糖可以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对
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2. 抗菌作用:植物多糖具有抗菌作用,可以防止多种病原菌的
侵入,对于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3. 抗肿瘤作用:植物多糖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减
少癌细胞的数量,对于防治癌症具有一定的作用。
4. 抗氧化作用:植物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预防和
治疗多种氧化性损伤。
5. 减肥作用:植物多糖可以增强肠道功能,促进代谢,有助于减少脂肪的吸收和储存,对于减肥具有一定的作用。
6. 保健作用:植物多糖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对于保健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结语
植物多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医药、食品、保健品等领域。
在提取和研究植物多糖过程中,需要加强标准化管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植物多糖的作用机制,为其应用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植物多糖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植物多糖提取方法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7d7cb4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5.png)
植物多糖提取方法研究进展1. 引言1.1 植物多糖的重要性植物多糖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医药价值的多糖类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细胞间隙和细胞质中。
这些多糖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保护肝脏等多种生理活性,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植物多糖的重要性体现在其丰富的生物活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和分析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植物多糖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深刻,不仅可以用于药物开发、保健品研发,还可以在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研究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不仅有利于深入挖掘植物多糖的价值,还对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2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部分主要围绕植物多糖提取方法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
过去,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主要依赖于传统的煮沸提取和醇沉提取等方法,但这些方法存在着操作复杂、提取效率低、对植物多糖结构和活性影响大等问题。
为了克服传统提取方法的缺点,研究者们逐渐转向了现代的微波辅助提取和超声波提取等新兴方法。
这些新方法不仅提高了植物多糖的提取效率和品质,还减少了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研究背景部分,我们将探讨植物多糖提取方法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挑战,为后续的正文内容提供理论支撑。
1.3 研究意义植物多糖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和广泛应用价值的多糖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
研究表明,植物多糖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天然药物的需求增加,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研究植物多糖提取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通过研究不同提取方法的效果和机理,可以为植物多糖的大规模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其在保健食品、药物等领域的应用。
各种提取方法的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高效、低成本的提取技术,提高植物多糖的提取效率和纯度,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业发展。
三种食用菌多糖分离纯化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种食用菌多糖分离纯化的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894b34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1.png)
三种食用菌多糖分离纯化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食用菌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其中包括多糖。
多糖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功能。
因此,对多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医学意义。
本研究旨在分离纯化三种常见的食用菌(香菇、白灵菇、平菇)中的多糖,探究其生物活性及其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1.菌株培养及多糖提取:选取香菇、白灵菇、平菇等三种食用菌,通过液体发酵的方式进行培养。
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并进行除蛋白、去色、浓缩等处理。
2.多糖分离纯化:利用凝胶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提取的多糖进行纯化和分离,得到高纯度的多糖样品。
3.多糖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技术对多糖的结构进行分析,并进行生物活性实验,如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等,探究其生物活性及其应用价值。
三、预期成果及意义
本研究将分离纯化出三种常见的食用菌中的多糖样品,深入研究其结构和生物活性,并探究其应用价值。
该研究结果对于发掘食用菌中的生物活性物质,提高食用菌对健康的贡献,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响应面法优化玉米须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开题报告】
![响应面法优化玉米须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5107d4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ed.png)
响应面法优化玉米须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开题报告】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食品科学与工程响应面法优化玉米须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1. 课题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玉米须(Stigma Maydis)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mays L.)的干燥花柱及柱头,别名玉蜀黍须、蜀黍须、包谷须、玉麦须,为我国传统的中药材。
我国是玉米种植大国,在生产加工中伴随产生大量的副产物,估计玉米须的年产量为750 万t。
且玉米须来源广泛, 价格处于较低水平,易于采收的药材。
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具有利尿、泄热、平肝、利胆功效,用于治疗肾炎水肿、黄疽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等病症[1]。
而且,在近几年盛行的保健品中,多糖在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对其生物活性也正强烈关注,玉米须多糖更是玉米须所含的重要化学成分。
然而目前对其还未有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确认其安全、无毒,其提取物所制药品为非处方药[2-3]。
从研制创新药物来看研究开发以传统中药为来源的新型免疫活性药物成为当前的热点,玉米须做为传统中药在这方面具有相当大的潜力。
本文通过对玉米须粗多糖的水提法,得出其粗多糖的提取率,尝试研究得出最佳的玉米须多糖的最佳方法,以便为玉米须多糖的相关方面做出微薄的一份力。
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预期目标和研究方案多糖提取效果的比较在一定温度下,对玉米须进行提取后,取离心的上清液,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中多糖的含量(以葡萄糖为标准单糖),以波长490nm 的吸光度值(A490nm)作为多糖提取率的评价指标[4]。
通过实验得出温度、料水比、提水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便能找到提取玉米须多糖的最佳工艺,如下为具体的研究方案。
提取工艺研究的实验设计(1)多糖提取的温度设计。
取玉米须脱脂样品各1g,加水定容到65 mL,分别放入温度60,70,80,90,100 ℃水浴锅中提取1.5h。
(2)多糖提取的料水比设计。
取玉米须脱脂样品,各1 g,分别加入50,60,70,80,90 mL 水,然后在温度70 ℃水浴锅中提取1.5h。
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和工艺
![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和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d2ef3855bd64783e09122bcc.png)
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和工艺福建水产,2006年8月第3期JOURNALoF'IJJIANFISHERIESNO.3Aug.25.2006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和工艺许燕燕(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福建厦门361005)摘要:多糖的生物活性倍受关注,其提取方法及工艺已成为目前研究焦点之一.在植物多糖提取的研究中采用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酸提法,碱提法,酶解法,超滤法,超声波强化法,微波法.本文对这些方法在不同多糖提取上的运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生产和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关键词:植物多糖;提取多糖是存在于自然界的醛糖和(或)酮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在一起的聚合物,它是生物体内除蛋白质和核酸以外的又一类重要的信息分子.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与生物机能的维持密切相关,与蛋白质,脂类形成的糖蛋白,脂多糖在细胞的识别,分泌以及在蛋白质的加工,转移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近年来,植物,海洋生物及菌类等来源的多糖已作为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出现,各种多糖所具有的抗肿瘤,免疫,抗凝血,降血糖和抗病毒活性已相继被发现.而在菌多糖得到广泛研究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植物多糖.据文献…报道,已有近100种植物的多糖被分离提取出来.尽管许多研究已充分证明了大量植物多糖具有各种活性,但有些多糖的提取方法和工艺尚未成熟,基于效率,成本多方面的考虑,各种方法的开发,比较,分析,仍是研究工作的焦点之一.种类繁多的植物多糖,存在于植物中的部位不尽相同.而且,一般植物细胞壁比较牢固,在提取前需进行专门的破细胞操作,包括机械破碎(研磨法,组织捣碎法,超声波法,压榨法,冻融法),溶胀和自胀,化学处理和生物酶降解.因此,植物多糖提取的研究中采用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酸提法,碱提法,酶解法,超滤法,超声波强化法,微波法.本文对这些方法在不同多糖提取上的运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生产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1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是从植物中提取多糖的常用方法,溶剂提取法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选择溶剂,一般都应遵循相似相溶的原则,即极性强的有效成分选择极性强的溶剂,极性弱的有效成分选择极性弱的溶剂.多糖是极性大分子化合物, 应选择水,醇等极性强的溶剂.在所有溶剂中,水是典型的强极性溶剂,对植物组织的穿透力强,提取效率高,在生产上使用安全.它能用于各种植物多糖,被广泛应用.用水作溶剂来提取多糖时,可以用热水浸煮提取,也可以用冷水浸提.水提取的多糖多数是中性多糖.一般植物多糖提取多数采用热水浸提法,该法所得多糖提取液可直接或离心除去不溶物;或者利用多糖不溶于高浓度乙醇的性质,用高浓度乙醇沉淀提纯多糖;但由于不同性质或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多糖沉淀所需乙醇浓度不同, 它也可以用于样品中不同多糖组分的分级分离; 还可按多糖不同性质在粗分阶段利用混合溶剂提取法对植物中不同的多糖进行分离;其中,以乙醇沉淀最为普遍.如邱宏端等在提取枸杞,红枣,甘薯,淮山及花菇5种原料多糖的优化条件中,加水比例分别为:枸杞,红枣l:10,花菇l:15,甘薯l:3,淮山l:9;提取温度:80~95c【=;提取时第3期许燕燕: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和工艺33间1~3h.5种原料在优化条件下的多糖提取率相对于植物取样质量分别为:枸杞51.8%,红枣53.2%,花菇28.2%,甘薯18.8%,淮山18.3%.李宏燕等在紫菜粗多糖提取方式研究中,热水提取控制条件为:温度为2O~100oC,水与紫菜的液固质量比(2O~5O),提取时间3O~240rain.最终得率为2.05%.周峙苗得到热水浸提羊栖菜多糖的最佳因素:浸提温度为煮沸(102oC),pH为3.0,浸提时间为3h,固液比为1:40.李战对三种紫球藻的提取工艺研究表明,三种紫球藻的最佳提取工艺各不相同,铜绿紫球藻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0%,乙醇用量为3倍体积,醇沉时间为1.5h;氯仿与正丁醇的比例4:1,样液与Sevag试剂的比例1:2,作用时间为15rain.淡色紫球藻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5%,乙醇用量为2倍体积,醇沉时间为1h:氯仿与正丁醇的比例3:1,样液与Sevag试剂的比例1:2,作用时间为45min.血色紫球藻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0%,乙醇用量为1倍体积,醇沉时间为0.5h;氯仿与正丁醇的比例4:1,样液与Sevag试剂的比例2:1, 作用时间为45min.溶剂提取为常用的传统方法之一,有自身的优点.如不需特殊设备,成本低等,但此法往往提取效率低且费时,因此,近年来,伴随着现代工业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现代高新技术不断被应用到植物多糖的提取中.2酸提法有些多糖适合用稀酸提取,并且能得到更高的提取率.如赵宇等对海蒿子多糖的提取方法研究发现,从硫酸根含量及粗多糖产率看酸提方法好于水提方法.其具体酸提方法如下i取100g海蒿子干粉,加入1000ml0.1molPLHC1溶液提取, 室温搅拌1h后过滤,重复操作三遍,合并滤液, 滤液减压浓缩至总体积的1/5,再加入95%乙醇至乙醇浓度达30%,沉淀,离心除去沉淀中的褐藻酸.继续向上清液中加入乙醇至乙醇浓度达70%,室温放置过夜使沉淀完全,离心,沉淀干燥得海蒿子粗多糖c2.多次试验算得平均产率为3.35%.孟宪元等[9在茜草多糖提取研究中,发现相对于水提,以稀酸提取茜草多糖,产品纯度较高.具体方法如下:茜草根粗粉1000g,5%HC1浸泡,离心,取上清液加入EtOH并调节至浓度为70%,静置,2500rpm离心,收集棕色沉淀物,95%EtOH洗涤3次,以4%HC1溶解,加1%活性炭脱色,真空抽滤,滤液4~C过夜,弃去容器底部少许沉淀物,溶液置透析袋内,逆水法透析3日,冷冻干燥,得白色粉末约10g(多糖A).但酸提法有其特殊性,只在一些特定的植物多糖提取中占有优势,目前报道的并不多.而且即使有优势,在操作上还应严格控制酸度,因为酸性条件下可能引起多糖中糖苷键的断裂.3碱提法与酸提类似,有些多糖在碱液中有更高的提取率,尤其是提取含有糖醛酸的多糖及酸性多糖.采用稀碱提取:多为0.1~1M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为防止多糖降解,常通以氮气或加入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如HayashiKatsuhiko-】发明了一种从绿色藻类中提取酸性多糖的方法,而这种多糖用常规的热水法是无法得到的.具体过程为:将干燥的绿藻粉末制成悬浮液,热水浸泡提取或将含水绿藻直接用热水提取后离心分离,取黏稠的固状物, 加入碱水,在pH值大于等于1O的条件下再行搅拌提取,碱水提取液在搅拌的同时加入酸水调节pH值至3~4,静置沉降后离心得酸性多糖. 同样,碱提优势也是因多糖类的不同而异.与酸提类似,碱提中碱的浓度也应得到有效控制,因为有些多糖在碱性较强时会水解n¨.另外,稀酸,稀碱提取液应迅速中和或迅速透析,浓缩与醇析而获得多糖沉淀.4酶提法酶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到有效成份提取中福建水产总第110期的一项生物技术,在多糖的提取过程中,使用酶可降低提取条件,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中分解植物组织,加速多糖的释放或提取.此外,使用酶还可分解提取液中淀粉,果胶,蛋白质等非目的产物,常用的酶有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等.如孟江¨研究不同酶对大枣渣多搪提取效果的影响,根据多糖得率,多糖含量及蛋白质含量进行综合评分得到最适合酶为复合酶2(先胰蛋白酶提取,后木瓜蛋白酶提取),接下来依次是木瓜蛋白酶,复合酶1(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pH=7),胃蛋白酶(pH=2).复合酶2作用条件温和,多糖得率及含量较高,且蛋白含量较低,实为一种理想的酶提取剂.通过进一步正交实验考察得出最佳工艺:先用胰蛋白酶3%,40倍体积在pH=7,65℃温浸1.5h后,再加木瓜蛋白酶2.5%,在pH=7,50℃水温浸lh,过滤残渣加4O倍体积水.迅速升温至8O℃,温浸1.5h.又如周峙苗L6得到酶解法提取羊栖菜多糖的最佳实验参数为:加纤维素酶量为8%(藻粉),加果胶酶量为4%(酶/藻粉),pH3.0,酶解时间为3h,酶解温度为5O℃酶提法的优势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因此有众多关于各种酶在多种植物多糖提取中的应用的报道.此外,新酶的开发利用也有着广阔的前景.5超滤法超滤是一种膜分离技术,所采用的超滤膜能够从水和其他液体中分离出很小的胶体和大分子.由于超滤膜具有不对称微孔结构,且采用磨擦流道和湍流促进结构,减少膜污染,使得在分离过程中大分子溶质和微粒(如胶体,淀粉等)随溶液切向流经膜表面,而小分子物质和溶剂则在压力驱动下穿过致密层上的微孔而进入膜另一侧,因而超滤膜可以长期连续使用并保持较恒定的产量和分离效果.将超滤膜用于多糖这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具有不损害活性,分离效率高,能耗低,设备简单,可连续生产,无污染等优点.陈正行[1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万道尔顿的内压式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提取米糠这种谷物加工的副产物中的植物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有效地使蛋白和多糖杂质含量分别下降85.5%和89.6%.茶多糖提取L】'中,与沉淀法和醇沉法相比,超滤所得的茶叶粗多糖略低,但是多糖含量高,杂质少,便于茶多糖的进一步分离纯化.而对于金针菇多糖的提取u引,超滤浓缩与传统的加热浓缩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浓缩条件温和,多糖损失小,速度快,节约能源,浓缩的同时可除去小分子杂质和色素.6超声提取超声提取法L2是应用超声波强化提取植物多糖的方法,是一种物理破碎过程.超声波是频率在20KHz以上的声波,对媒质主要产生独特的机械振动作用和空化作用.当超声波振动时能产生并传递强大的能量,引起媒质以大的速度加速进入振动状态.使媒质结构发生变化,促使有效成分进入溶剂中,同时,超声波在液体中还会产生空化作用(即在有相当大破坏应力的作用下,液体内形成空化泡的现象).空化泡在瞬间涨大并破裂,破裂时吸收的声场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和极小的空间内释放出来,形成高温和高压的环境,同时伴随有强大的冲击波和微声波,从而破坏细胞壁结构,使其在瞬间破裂,植物细胞内的有效成份得以释放,直接进入溶剂并充分混合,从而提高提取率.此外,超声波还产生许多次级效应如热效应,乳化,扩散,击碎,化学效应,生物效应,凝聚效应等也能加速植物有效成份在溶剂中的扩散释放,有利于提取.与常规提取法相比,超声波提取可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率,所以超声提取在植物多糖的提取中得到广泛应用.李军生等u副发现,超声处理可使南瓜多糖的提取时间缩短,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超声波的使用功率的增大,提取所得的南瓜总糖,还原糖和多糖的产量也随之提高,温度与超声波可以协同作用,共同提高南瓜多糖的提取率.而对于大枣渣多糖,孟江¨研究发现,超第3期许燕燕: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和工艺35声60rain多糖得率及含量均最高,因此超声提取多糖的优化工艺为大枣渣加4O倍体积水,超声60rain,70%的乙醇沉淀.以超声波有效强化提取植物多糖的还有:王谦等n用超声波提取海带多糖,王航宇等用超声波提取甘草多糖,赵兵等¨副用超声波提取海藻多糖.7微波提取微波是频率介于300MHz和300GHz之间的电磁波,微波提取的原理是微射线辐射于溶剂并透过细胞壁到达细胞内部,由于溶剂及细胞液吸收微波能,细胞内部温度升高,压力增大,当压力超过细胞壁的承受能力时,细胞壁破裂,位于细胞内部的有效成份从细胞中释放出来,传递转移到溶剂周围被溶剂溶解.此法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是强化固液提取过程颇具发展潜力的一项新型辅助提取技术.王白军等¨首次运用微波技术从白芥子中提取出多糖,反应速度大大加快,收率提高.半枝莲,金樱子¨,知母运用微波技术提取多糖的高效性也相继被证实.刘青梅等¨在微波浸提与热水浸提比较的基础上,进行了紫菜多糖微波提取工艺正交优化试验和微波不同提取方式对紫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提取优于热水提取,微波冻融提取效果最佳,提取率最高达7.45%,而热水提取率为2.05%.影响微波浸提的主要因素为浸提时间,其次是微波功率和液固质量比.优选方案为微波功率200W,提取时间8rain,水与紫菜液固质量比40:1.真空冷冻干燥紫菜多糖质量明显优于减压热风干燥和常压热风干燥.江和源等以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分别考查了提取溶剂,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固液相比等因素对提取茶叶多糖效果的影响,并与热水浸提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微波辅助下,水和20%乙醇提取多糖的效果好,微波功率越高越有利于多糖提取,总提取时间以60min以上为宜,液固相比达到15:1即可.该技术与传统热水浸提法相比较,提取率高,节省时间,明显提高了提取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微波和超声波辅助提取可以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得率,缩短提取时间,但有时会造成提取物的组分更加复杂,分离困难j.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和技术在不断革新,对于同一种方法和技术又不断在不同的植物多糖中研究,考察.本文仅为研究和生产工作者提供参考.在选取方法时,研究和生产人员应当关注目标多糖的性质,特点,综合比较,进行实验,才能选取最佳方法和工艺.参考文献[1]FranzG.Polysaccharidesinpharmacology.Cttrrentapp licationandfutureconcepts[J].PlantMedica,1998,55:493.[2]李小平.红枣多糖提取工艺研究及其生物功能初探:[硕士学位论文].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4.[3]韦巍,李雪华.多糖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5,32(3):179—184.[4]邱宏端,林娟,宋智晶等.植物多糖的提取及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J].农业工程,2002,l8(2):96—100.[5]李宏燕,樊君.大枣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研究[J].宁夏工程技术,2005,4(3):265—267.[6]周峙苗.羊栖菜多糖的提取和纯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3.[7]李战.三种紫球藻培养,胞外多糖提取及RAPD分析:[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4.[8]赵宇,李志富,任少红等.海蒿子多糖的提取方法研究[J].泰山医学院,2004,25(5):429—430.[9]孟宪元,邢连宗.茜草多糖的提取与分析[J].北京中医,2005,24(1):35—36.[10]I-IayashiKatsuhiko.Preparationmethodofacidicpo- lysac2charide[P].JP:2001—288202,2001—10—16.[11]AkiraY,HiroshiNM,TakaSB.,eta1.PlantaMed,1986,3:213—218.[12]孟江.大枣多糖的化学研究及大枣渣多糖提取纯化的工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郑州:河南中医学院,2003.[13]陈正行.膜分离技术提取米糠脂多糖的研究[J]. 水处理技术,2000,26(6),333—335.[14]胡亚芹,曹杨.超滤膜技术在多糖提取方面的应用[J].生物技术通讯,2005,16(2):228—福建水产总第110期230.[15]李军生,何仁,伍时华,阎柳娟.超声波处理对提高南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03,9:33.[16]王谦,黄猛等.气升式反应器超声破碎海带提取硫酸醋多糖[J].生物工程,2001,(1):58—61.[17]王航宇,刘金荣等.新疆甘草多糖的超声提取及含量测定[J].基层中药杂志,2002,16(1):7—8.[18]赵兵,王玉春等.循环气升式超声破碎鼠尾藻提取海藻多糖[J].中国海洋药物杂志,1999,72(4):19.[19]王白军,王国卫.白芥子多糖的微波提取与含量测定[J].海峡药学,2005,17(1):42—44.[2O]薛梅,王白军,周静.半枝莲中总黄酮和多糖的微波提取与含量测定[J].时珍国医国药, 2005,16(10):965—966.[21]刘青梅,杨性民,邓红霞,杨留明,邬应龙.采用微波技术提取紫菜多糖的工艺研究[J].农业工程,2005,21(2):153—156.[22]王白军,薛梅,边丽.知母中总黄酮和多糖的微波提取与含量测定[J].时珍国医国药, 2005,16(7):594—595.[23]江和源,蒋迎.茶叶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技术研究[J].食品科技,2003,10:17—19.[24]郑德勇,安鑫南.植物抗氧化剂的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4,24(3):l13一l18.ExtractionMethodsandTechniquesofPolysaccharidesxuYah-yah(DepartmentofChemicalandBiochemicalEngineering,XiamenUniversity,Xiamen36100 5,China)Abstra~:rnlepolysaccharidehasmanykindsofbioactivltleswhicharewatchedbyalotofrese archers,anditsextractionmeth-edsandtechniqueshavebecomeone0fthefocusesofthepresentresearches.Inthestudyofpol ysaccharidesextractionforplants,alargeamountofme~odshavebeenused,suchassolventextraction,acidextraction,al kaliextraction,enzymeextrac-tion,ultl"afiltrationextraction,ultrasonicextraction,andmicrowaveassistedextraction(M AE).spapersulnRlea-izestheex- tractionmethodsandtechniquesofthepolysacchridesmentionedabove,inthehopeofprovid ingtheresearchworkinthisfieldwithsomereferrences.Keywords:plantpolysacchride;extraction。
海带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开题报告]
![海带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738fb3f168884868762d66d.png)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生物工程海带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一、选题的背景、意义多糖是组成生物高分子家族中的一个最丰富多采的成员,它是由单糖组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已知的天然多糖化合物约有300加多种,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织中,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其中两种最重要的功能是结构物质和能量物质。
如组成植物细胞壁的纤维素和组成虾蟹的甲壳属于结构物质,使组织具有强度。
而植物中的淀粉及动物中的糖元是贮存的食物,它能随代谢的需要转变成能量。
近二十多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发现多糖及缀合物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现象的调节,如免疫细胞间信息的传递和感受,这与细胞表面的多糖体的介导有密切关系。
而且多糖又是细胞表面对各种抗原和药物的受体,因此多糖作为支持组织和能量来源的传统观念已被突破。
科学家们从大量药理和临床研究发现,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出的多糖往往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它能激活免疫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而对正常细胞没有毒副作用。
自1983年美国发现第一例AIDS病患者,1983年从患者血清中分离出一种淋巴结病毒(HIV)以来,多糖作为免疫治疗药物正越来越受到重视 ,已成为新药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从药用植物中提取的水溶性多糖。
现已发现多糖化合物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激活巨噬细胞,激活网状内皮系统,激活T和B淋巴细胞,激活补体以及促进各种细胞因子的生成等方式和途径来实现的。
这种免疫调节作用具有以下两个特征:(1)最佳剂量的选择。
对多糖不论进行动物的免疫功能试验还是抑制肿瘤试验都发现有一个最佳剂量值,剂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多糖在最佳剂量时,其活性最高,超过或低于最佳剂量,活性就会明显降低,这与一般药物不同。
(2)没有直接细胞毒性。
多糖作为药物的最大优点就在于毒副作用很小,它的抗肿瘤活性是宿主介导性的,因此在体外试验时,肿瘤细胞的存活率几乎可达100%。
至今多糖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不十分清楚,但高级结构对功能的影响比一级结构还重要,这一点已为科学家们所首肯。
大叶榕须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大叶榕须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fba1029482fb4daa58d4bef.png)
摘 要: 文对大叶榕榕树须 的黄酮类化合物有效成分进行 了提取 , 本 并利用 分光光度法 对黄酮类化合 物进行 了
测定 。以芦丁绘 制标准 曲线得 出回归方程为 : A= 1.9 mg・ ) 一 .0 6 r .9 6 2 11C( ml 0 0 1 , =0 99 。通过溶 剂筛
选实验 , 确定 乙醇较适合大叶榕须 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确定 了乙醇加热 回流提取的最佳工 艺条件为 : 乙 醇浓度 7 % , 0 提取温度 7  ̄ 料液 比 11 , 0C, :5 提取时间 25 。在此 工艺条 件下提 取 , 叶榕 榕须 总黄酮 的提取 .h 大 率为 37 % 。正交试验结果表明 , 响大 叶榕须总黄酮提取率的 因素的主 次顺 序为 : .1 影 提取 次数 > 料液 比 > 提取时间 > 乙醇浓度 。 关键词 : 大叶榕须 ; 黄酮类化合物 ; 提取
T ec n e t t no ef v n i a e r ie yse t p o m t . h ges ne u t no ui a h o c n i fh ao o s s t m n d b c o h t er T er rsi q a o f t W A= 1 . 9 m a r o t l dw d e p r o y e o i R n s 2 1 1( g
sl i k,w ih W k d tr n d t r u h f t t ne p rme t o ov n .Th pi m c n i o s r o cu e h t h o c nr t n h c f, e emie h o g l ai x e l  ̄ i r o i ns f le t s eo t mu o dt n c c n l d d t a e c n e t i i we t a o
高压法提取多糖开题报告
![高压法提取多糖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56f046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a.png)
高压法提取多糖开题报告高压法提取多糖开题报告一、引言多糖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
多糖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对多糖的提取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多糖提取方法通常采用酶解、酸碱法等,但这些方法存在着操作繁琐、提取效率低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高压法作为一种新型多糖提取方法的可行性和优势。
二、高压法提取多糖的原理高压法提取多糖是利用高压条件下,通过改变溶剂的物理性质,使多糖从生物材料中迅速释放出来。
高压法提取多糖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压下溶剂的渗透性增强,可以快速渗透到生物材料内部,促进多糖的释放;二是高压下溶剂的溶解度增加,可以提高多糖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从而增加多糖的提取效率。
三、高压法提取多糖的优势相比传统的多糖提取方法,高压法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提取效率高:高压法可以迅速将多糖从生物材料中释放出来,提取效率较传统方法大幅提高。
2. 操作简便:高压法提取多糖的操作相对简单,无需复杂的酶解、酸碱处理等步骤,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
3. 无需添加化学试剂:高压法提取多糖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试剂,避免了对多糖结构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
4. 适用范围广:高压法适用于多种生物材料的多糖提取,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
四、高压法提取多糖的研究进展目前,高压法提取多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研究人员通过优化提取条件,如高压力、温度、时间等参数,提高了多糖的提取效率。
同时,还有研究表明高压法提取的多糖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这为多糖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五、高压法提取多糖的应用前景高压法提取多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多糖作为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在食品、医药、保健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高压法提取的多糖可以更好地保留其生物活性,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效果。
其次,高压法提取多糖的绿色环保特性符合现代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植物多糖提取与应用研究
![植物多糖提取与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73c183d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4.png)
植物多糖提取与应用研究植物多糖是一类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多糖物质,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等。
它们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具有许多重要的医药、食品、化妆品和环境保护应用。
植物多糖的提取对于其应用研究起着关键的作用。
一般来说,植物多糖的提取主要包括原料的制备、研磨粉碎、萃取和纯化等过程。
其中,原料的制备是植物多糖提取的第一步,通常需要选择新鲜的、健康的植物组织作为原料,并将其清洗和切碎。
接下来,研磨粉碎的过程可以通过机械或者化学方法进行,以获得细小的颗粒物。
提取植物多糖的常用方法包括水煎法、酸法、酶解法和超声波法等。
其中,水煎法是最为常见的提取方法之一。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研磨好的植物样品加入适量的水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加热和过滤,即可得到含有植物多糖的水提液。
酸法和酶解法则是通过在煎煮过程中加入酸或酶来促进植物多糖的提取。
超声波法是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动和微动效应来破坏细胞壁,使植物多糖能够更好地释放出来。
植物多糖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物质,在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研究表明,植物多糖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生物活性多糖,使其成为抗肿瘤治疗中的潜在药物。
此外,植物多糖还具有降血糖、降脂、降血压等显著的药理作用,可以作为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辅助药物。
除了在医药领域,植物多糖还可以在食品加工中发挥独特的功能。
一方面,植物多糖可以增加食品的稠度和黏度,提高其口感和储存稳定性。
另一方面,植物多糖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食品保护剂,具有抗菌、抗氧化等特性,可以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在食品工业中,植物多糖常常被用于糕点、饮料、奶制品等产品中,不仅可以改善品质和口感,还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植物多糖还在化妆品和环境保护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化妆品中,植物多糖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保湿剂,具有保湿、滋润、抗衰老等功效,可以提高化妆品的质量和效果。
在环境保护方面,植物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可以作为一种环保材料,用于土壤修复、水质净化等领域。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龙须藤多糖提取条件优化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龙须藤多糖提取条件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95cd4c7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9.png)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龙须藤多糖提取条件优化蔡亮亮;余方荣;李西海;叶蕻芝;徐慧凤;刘献祥【摘要】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与确定龙须藤多糖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影响多糖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提取因素对龙须藤多糖含量的影响,得出龙须藤多糖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4h、料液比1:23、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龙须藤多糖提取率理论值为3.12%,实测值为2.98%.%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as appliedto optimize the main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Bauhinia championii Benth polysaccharides .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 factor test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the extraction temperature w as 100 ℃ and extraction time was 4 h,the liquid-solid ratio was 23 and the extraction times was 2. These predicted values were also verified by validation experiments.【期刊名称】《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2(024)012【总页数】7页(P1837-1843)【关键词】龙须藤;多糖;响应曲面法;Box-behnken设计【作者】蔡亮亮;余方荣;李西海;叶蕻芝;徐慧凤;刘献祥【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福州350108;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福州350108;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福州350108;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福州3501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2龙须藤(Bauhinia championii Benth)又称梅花入骨丹、九龙藤,系双子叶植物豆科类羊蹄甲属植物多年生藤[1],具有祛风除湿、行血气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心胃气通[2]。
小叶榕提取工艺的改进
![小叶榕提取工艺的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f342778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f9.png)
小叶榕提取工艺的改进随着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深入认识和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现代化生产必然要走环保、高效、低成本的科技道路。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植物资源,研究小叶榕提取工艺已成为一个热点领域。
本文将就小叶榕提取工艺的改进进行探讨。
一、小叶榕的特性及应用价值小叶榕是常见的城市街景树,因其树叶颜色鲜艳、树姿端庄、具有观赏与美化城市环境的价值。
然而,小叶榕除了美化环境的作用,还有许多应用价值。
小叶榕不仅含有大量的活性成分,如挥发油、黄酮、皂苷、丹宁、酚酸等,还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降血脂、降血糖等多种生物活性。
研究表明,小叶榕提取物可用于制备化妆品、药物、食品添加剂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小叶榕提取工艺的研究现状小叶榕提取工艺主要包括传统的水提、醇提和微波辅助等几种方法。
水提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提取方法之一,但是其提取效率较低,且活性成分易被破坏,影响提取物的质量。
醇提法提取效率较高,但高浓度酒精会产生毒性,对环境和人体有一定危害。
微波辅助提取法通过微波辐射在短时间内促使溶剂中的物质迅速筛出,提高了提取效率和成分含量。
然而,微波辐射会使植物细胞产生破坏,影响部分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
因此,这几种方法均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改进来提高提取效率和成分含量,保证提取物的质量。
三、小叶榕提取工艺的改进1、超声波辅助提取超声波提取是利用超声波在植物细胞中产生的高频振动和微流动作用,使细胞壁破裂从而促进活性成分的释放。
超声波提取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时间短、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王国强等人对小叶榕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发现超声波处理有助于提高提取率和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
在此基础上,王能启等学者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超声波处理时间、超声波功率和乙醇浓度三因素对小叶榕提取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
2、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技术是在微波辅助提取的基础上加入超声波辅助提取的互补作用,可以促进小叶榕中活性成分的释放,提高提取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月24日-3月3日 查阅文献,准备资料,完成 开题报告
3月4日-3月5日 开题报告答辩
3月6号-3月7号 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准备
附注:进度安排
3月9日-6月2日 实验研究,数据处理,论文
撰写
4月10日-4月13日 中期检查
6月3日-6月25日 上缴审阅论文
6月9日-6月10日 毕业答辩
感谢各位老师的指导和 帮助
多糖提取开题报告-榕树须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
致谢 进度表
背景
目 实验内
容及目的
论文结构
录 流程图
实验方法
榕树须为桑科植物榕树的 干燥气生根,为常绿大乔木。 树冠广展,椭圆形或卯圆形。 树干常生有下垂的气根,根 部通常膨大呈板状。榕树的气 根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酚类、 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等,叶 含香豆精。榕树以叶和气生根 (榕树须)入药,味微苦、涩, 性凉,具清热、解表、化湿、 发汗、利尿、透疹、驱风止吐 之功效。
具体措施
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条件
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出以:超声时 间、温度、液料比为响应平面的三个因 素,分别取5个水平,经软件分析后得出 具体方案,实验得出显著性成果,最终 画图分析得出最佳的超声波法提取榕树 须多糖的工艺条件。
具体措施
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标准曲线的制作及多糖 含量测量
以葡萄糖为标准品,精确配制浓度为 0.4mg/ ml的标准溶液,依次量取1、2、4ml 溶液于1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线,得浓度 0.04、0.08、0.16、0.4mg/ml的葡萄糖标准 溶液,硫酸:苯酚:试样为5:2:2,混匀器上 混匀,以同样显色操作的2.0ml蒸馏水作为空 白,以葡萄糖含量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 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试样以同种方法显色后 测量吸光度值,根据公式计算出多糖含量。
背景
具体措施
超声波辅助提取多糖
取100g脱脂后的榕树须原料,以料 液比1:30,温度30℃,提取30min,重 复提取三次,合并三次提取的上清液, 减压浓缩后加乙醇沉淀,烘干至恒重得 多糖粗品,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 测量多糖含量。
具体措施
单因素试验设计
(1)超声波处理时间的选择:料液比为1:30, 超声温度60℃下研究超声波处理时间分别为20、 30、40、50、60min对榕树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2)超声波处理温度的选择:料液比为1:30, 超声时间30min下研究超声波处理温度分别为30 、40、50、60、70℃对榕树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3)超声波处理料液比的选择:超声时间30min ,超声温度60℃下研究超声波处理料液比分别为 1:15、1:20、1:25、1:30、1:35对榕树须 多糖提取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