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桥梁说课修订版

合集下载

建桥梁的课程设计

建桥梁的课程设计

建桥梁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桥梁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理解桥梁在交通工程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和科学知识分析桥梁设计中的问题,如力学、几何学等。

3.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桥梁及其特点,如梁桥、拱桥、悬索桥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绘图工具和软件进行桥梁设计的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桥梁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桥梁稳定性、承重能力等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产生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精神,培养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认识到桥梁建设对于国家经济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倾听、沟通、协作,增强集体荣誉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数学、科学、工程等多学科知识。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和科学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具体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桥梁的基本概念:介绍桥梁的定义、功能、分类及基本组成部分,结合课本第二章第一节内容。

2. 桥梁结构与力学原理:讲解桥梁结构中的力学原理,如受力分析、支座反力等,运用课本第二章第二节知识。

3. 桥梁设计方法:介绍桥梁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包括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参考课本第二章第三节内容。

4. 桥梁案例分析:分析不同类型桥梁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如梁桥、拱桥、悬索桥等,结合课本第二章第四节实例。

5. 桥梁设计实践:指导学生运用绘图工具和软件进行桥梁设计,如CAD软件等,结合课本第二章第五节实践内容。

6. 小组合作与展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桥梁设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并在课程结束后进行成果展示。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桥梁基本概念及分类第二课时:桥梁结构与力学原理第三课时:桥梁设计方法及流程第四课时:桥梁案例分析与实践第五课时:小组合作设计与成果展示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本知识,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掌握桥梁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技能。

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课《建桥梁》教案

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课《建桥梁》教案

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课《建桥梁》教案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搭建三种不同形状的桥梁。

2、能够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桥梁的承重力进行研究。

知识与技能:1、知道桥梁的基本组成:桥面、桥墩等。

2、了解掌握桥梁的特点,知道桥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分类方法。

3、知道桥梁的承重力和桥的形状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桥梁的搭建过程,体验造桥的艰辛与快乐。

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知道桥梁的承受力与桥面形状有关。

教学难点:学生自主搭建桥梁,引导学生恰当控制好变量。

认识三种桥梁的承受力不同,知道同一种形状桥梁承受力大小与桥面、跨度等有关。

教学准备:1、各种不同桥梁的图片(课件)。

2、卡纸若干张,线绳、小车、钩码若干,实验记录等。

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激情入境谈话:同学们,桥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而且很重要。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桥有关的知识。

在研究之前,老师想知道同学们见过哪些桥,知道那些桥?能介绍介绍吗?随着学生的回答播放课件(古今中外著名的桥梁图片)。

请同学们再次观察这些桥,看看它们的结构一般有几部分组成?教师相机小结:桥面、桥墩。

根据桥面、桥墩的不同让学生将它们进行分类,尽可能让学生说出多种分类的标准,并阐明自己分类的理由。

(按照材料、用途、跨越对象等分类)师引导学生按桥的形状分为:平板桥、拱桥、斜拉桥。

(二)搭建桥梁、自主探究关于桥你还想研究什么?你想做一次桥梁设计师,亲自建一座桥吗?你想建什么桥,怎样建呢?教师适时板书课题:建桥梁。

师:这里有两个钩码盒、一张纸板哪位同学能用最简便的方法搭一座桥?(指名学生搭桥并介绍桥的结构)师:改变桥面的形状,你能设计出承受力更大的桥吗?适时指导学生做出另两种桥。

师:预测一下哪一种桥的承受力最大?(指名回答)师:要比较这些桥谁的承受力大,怎样才能做到公平比较?师生研讨总结出以下几点:1、一张纸板做一座桥。

2、要用统一的重物来测试承受力,不能借助外力。

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建桥梁》说课稿

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建桥梁》说课稿

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建桥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建桥梁》是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课。

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桥梁的基本知识,包括桥梁的定义、结构、材料等,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建造桥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桥梁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简单的科学实验和实践活动能够独立完成。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

然而,学生对于桥梁的认知还比较片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桥梁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桥梁的基本知识,包括桥梁的定义、结构、材料等;学会桥梁的设计和建造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使他们对桥梁建筑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桥梁的基本知识,桥梁的设计和建造方法。

2.难点:桥梁结构的优化,桥梁材料的选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探究式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桥梁建造材料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桥梁的定义、结构、材料等基本知识。

3.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设计并建造一座桥梁。

4.成果展示:各组展示自己的桥梁作品,分享建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桥梁建筑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定义:连接两岸,使车辆、行人等能够顺利通行的建筑物。

•结构:桥墩、桥面、桥梁等。

•材料:钢铁、混凝土、木材等。

•设计原则:安全、实用、美观、耐久。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建桥梁》说课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建桥梁》说课

(二)说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搭建几种桥梁。 .初步学会搭建几种桥梁。 2.能够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 .能够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桥梁是由桥面和桥墩等组成。 、知道桥梁是由桥面和桥墩等组成。 2、了解掌握桥梁的特点,会对桥梁分类。 、了解掌握桥梁的特点,会对桥梁分类。 3、知道桥梁的承重力和桥梁的形状有关。 、知道桥梁的承重力和桥梁的形状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建桥梁的过程,体验造桥的艰辛与快乐。 .经历建桥梁的过程,体验造桥的艰辛与快乐。 2.意识到科技在建设桥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意识到科技在建设桥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课堂教学的实质归根到底在于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为目资料仅供参考1直观式教学方法2探究式教学方法一说教法资料仅供参考二说学法小组合作与探究资料仅供参考一激趣导入学习新知
(一)教材地位
《建桥梁》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 单元《形状与结构》,是在学习了前两课,认识了形 状结构与承受力的关系基础上的实践活动。通过建桥 梁的制作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形状、结构与承受力在 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科技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 作用;同时教给学生科技制作的初步技能,激发其创 作热情,提高动手能力。因此本课在第二单元中有着 举足轻重的地位。
3.建吊桥时, 3.建吊桥时,要先把两根等 建吊桥时 长的绳子系在筷子上, 长的绳子系在筷子上,再把 绳子分别系在硬纸中央。 绳子分别系在硬纸中央。 4.三种桥要选择一样的重 4.三种桥要选择一样的重 物,以便比较各种桥的承 重能力。 重能力。 5.做好记录。 5.做好记录。 做好记录
西瓜先纵 切,再横切
(三)说教材重难点
重点: 知道拱形桥、吊桥、梁桥的承受力大小不同。 难点: 探究三种桥的承受力大小差异

五年科学下册《建桥梁》教案

五年科学下册《建桥梁》教案

五年科学下册《建桥梁》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了解桥梁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学生能够学习并掌握桥梁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制作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桥梁模型。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际桥梁图片,了解桥梁的结构特点。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桥梁模型,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探究桥梁的承重能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桥梁建筑的兴趣,了解桥梁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在制作桥梁模型的过程中,培养耐心、细心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桥梁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桥梁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桥梁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桥梁模型的制作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实际桥梁图片、桥梁设计原理PPT、制作桥梁所需的材料。

2. 学生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资料、制作桥梁模型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实际桥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桥梁的结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桥梁图片,分析桥梁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了解桥梁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3.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并制作桥梁模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掌握桥梁制作的技巧。

5. 评价与反思: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他评,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评价和反思能力。

7.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桥梁设计的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本节课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估。

教师将在学生设计桥梁模型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和指导,记录学生的表现和进步。

在作品展示环节,学生将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制作过程,其他学生和教师将对作品进行评价。

教师还将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组合作表现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七、教学反思八、教学拓展九、教学资源十、教学计划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安排如下:1. 导入新课(5分钟):展示实际桥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桥梁的结构特点。

《建桥梁》教案设计1

《建桥梁》教案设计1

《建桥梁》教案设计《《建桥梁》教案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盼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协助!【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能够自定义标准将桥梁分类;能够开展探究不同桥面的承受力大小差异的试验。

2、科学学问知道拱桥的承受力最大,悬索桥次之,平板桥最小。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乐意与同学合作、沟通;体验动手运用工具比感官视察来的更有效。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平板桥、拱桥、悬索桥的承受力大小差异难点:有效、合理地搭建三种形态的纸桥【教学打算】不同形态构造的桥梁图片;硬纸板;空牛奶盒;坚固的细绳;钩码;筷子;胶带;剪刀【教学过程】一、相识桥的特点,并按不同的标准给桥分类1、谈话:我们的家乡福州是一个临江而建的漂亮城市,母亲河闽江为我们带来了生命之源水的同时,也为城市带来了无限的活力。

有河流的地方我们时时能见到桥。

2、提问:课件上显示的是一座跨越闽江的大桥,你们相识吗?3、学生汇报沟通。

4、课件展示福州解放大桥图片,对其做简要介绍。

5、过渡:不仅福州有很多桥,古今中外也有许多的桥梁,以各自的特色文明于世,接下来我们进入名桥观赏。

6、课件展示卢沟桥等名桥图片,简介后提问:这么多形态各异的桥梁,你们能遵照必须的标准给它分类吗?要说出分类的依据。

7、学生自定义标准给桥分类并汇报。

8、小结:各种各样的桥,假如按材料可以分为木桥、石桥、钢桥、砖桥、混凝土桥、钢筋混凝土桥;假如按形态可以分为平板桥、拱桥、悬索桥(吊桥)(依据学生的答复酌情概括)二、相识桥梁的形态与承重力的关系1、谈话:建筑桥梁的根本标准之一是坚实,也就是能承受很重的压力,简称为承重力。

现代桥梁的建筑材料根本上是钢筋、水泥等,在建筑材料差不多的状况下,请同学们预料一下,哪种形态的桥梁承重力最大?2、学生推测。

3、谈话:究竟哪种形态的桥梁承重力最大,我们通过试验来证明。

4、这是一个比照试验,试验中唯一一个不同的地方是什么?必需保持一样的条件有哪些?5、小结:唯一不同之处在于桥的形态,其他方面,包括建桥的材料、桥墩的距离都应当保持不变。

建桥梁说课

建桥梁说课

建桥梁说课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建桥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下面对本节课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建桥梁》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物体的特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以及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来构建的,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材料、常见力的基础上,通过“别有洞天”的制作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形状与结构的初步知识,掌握科技制作的初步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

本单元有四节课,第一课《折形状》、第二课《搭支架》、第三课《建桥梁》,第四课《造房子》。

我所说的是第三课,是在学生学习前两课,认识了形状结构与承受力的关系基础上的实践活动。

通过建桥梁的制作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形状、结构与承受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真正感受到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教给学生科技制作的初步技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因此本课在第二单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在《科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认识问题的层次、程度、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我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搭建几种桥梁。

2.能够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

科学知识1、知道桥梁是由桥面和桥墩等组成。

2、了解掌握桥梁的特点,知道桥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分类方法。

3、知道拱桥承受力最大,是最结实的一种桥。

4、知道桥梁的承重力和桥梁的形状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建桥梁的过程,体验造桥的艰辛与快乐。

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建设桥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说教材重难点本课教学内容是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物体的特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以及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来构建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材料、常见力的基础,因此制定本课重难点如下:重点知道拱形桥、吊桥、平板桥的承受力大小不同。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3《建桥梁》说课稿1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3《建桥梁》说课稿1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3《建桥梁》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3《建桥梁》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桥梁的基本结构及其承重原理。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背景,引发学生对桥梁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究的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桥的演变、桥梁的结构、桥梁的承重原理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桥梁的基本结构,掌握桥梁的承重原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他们在生活中见过各种各样的桥梁,对桥梁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学生对桥梁的结构和承重原理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探究。

此外,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简单的设计和制作,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这为本节课的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桥梁的基本结构,掌握桥梁的承重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设计和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桥梁的基本结构及其承重原理。

2.难点:桥梁承重原理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分组合作、实践探究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实物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图片和视频形式展示各种桥梁,引发学生对桥梁的兴趣,导入新课。

2.桥的演变:讲解桥梁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桥梁的演变过程。

3.桥梁的结构:介绍桥梁的基本结构,如梁、拱、悬索等,并通过模型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桥梁的结构。

4.桥梁的承重原理:讲解桥梁的承重原理,引导学生思考桥梁是如何承受重量的。

5.实践活动:分组设计并制作一座桥梁,要求桥梁能承受一定重量。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6.成果展示:各组展示制作完成的桥梁,讲解其设计理念和承重原理。

《建桥梁》优秀教案

《建桥梁》优秀教案

《建桥梁》优秀教案《建桥梁》优秀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建桥梁》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建桥梁》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能自定标准将桥梁分类。

2、知道拱桥、斜拉桥比平板桥的承受力大。

3、能开展研究不同桥面承受力大小差异的实验。

4、能用西瓜皮建成“瓜皮桥”。

教学重点:研究三座桥的承受力大小差异。

教学准备:课件、瓜皮、紫沙泥、硬纸片、木筷、橡皮泥、纸巾、木块、胶带、粗绳、胶水、小车、砝码。

教学过程:一、认识桥的特点,给桥分类1、请学生说说都知道哪些桥梁。

2、观看多媒体呈现的各种桥梁图片。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并按自定的标准分类。

4、小结桥分为1。

梁桥(平板桥)2。

拱桥3。

吊桥(斜拉桥)二、实验探究三种桥梁的承重能力比较:(1)导入老师指着分好的三座桥问:同学们,你能不能猜一猜看,哪一种桥最坚固?让学生自由猜测师:同学们猜的各不相同,要想知道你猜的对不对就需要做实验来验证一下,想不想?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和欲望。

师:我为你们准备了实验材料,下面我们分小组实验。

(2)注意事项师:在做实验前老师要说几点注意事项。

1、做实验要有一个实验记录(师展示记录表),组长负责填写。

2、实验要在这张实验纸上做。

(师展示实验纸)3、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时,一人汇报其余三人演示。

(3)实验师指导小组实验。

(4)汇报演示(5)小结桥梁的承重力跟桥梁的形状有关。

拱桥最结实,最适合将整个桥面上的重量分散开来。

斜拉桥比平板桥牢固,平板桥最不牢固,因为它的桥面没有支撑结构。

三、搭建“瓜皮桥”(1)师:你能用提供的瓜皮和桥墩搭建一座“瓜皮桥”吗?我们来比一比看那一小组搭建的桥最坚固?师:老师给每一小组提供了五小块切好的西瓜皮、两块紫沙泥的桥墩、四小片纸巾。

图片出示这些实验材料和搭成的“瓜皮桥”。

(2)注意事项把两块西瓜皮拼在一起的时候,要在它们之间放一片纸巾,这样西瓜皮之间就不滑。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3《建桥梁》说课稿2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3《建桥梁》说课稿2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3《建桥梁》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3《建桥梁》是一节以实践活动为主的课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桥梁的基本结构及其承重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桥的起源、桥梁的种类、桥梁的承重原理、桥梁的设计与建造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他们对桥梁有一定的认知,知道桥梁是连接两岸的重要建筑物。

但在桥梁的结构、承重原理以及桥梁的设计与建造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

此外,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也需要得到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桥梁的基本结构及其承重原理,学会桥梁的设计与建造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桥梁的基本结构及其承重原理,桥梁的设计与建造方法。

2.难点:桥梁的承重原理在实际建造过程中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分组讨论、动手操作、教师点评等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图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各种桥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桥梁的美观与实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了解桥梁的基本结构及其承重原理。

3.设计:让学生动手设计桥梁,并分析各自设计的桥梁的承重能力。

4.建造:让学生分组进行桥梁的搭建,观察桥梁的承重表现。

5.点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桥梁设计的优点与不足。

6.拓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桥梁的建设与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桥的起源–> 桥梁的种类–> 桥梁的承重原理–> 桥梁的设计与建造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探究、设计、建造环节中的表现,以及团队合作情况。

苏教小学科学五下《2.3.建桥梁》word教案(5)

苏教小学科学五下《2.3.建桥梁》word教案(5)

教学设计学校:新桥实验小学班级:五年级人数:日期:月日学科:科学课题:建桥梁教时:第1课时执教:姜美玲1、教学目标:1、认识桥的组成,知道桥的承受力与桥的形状有关。

2、探究不同形状桥面的承受力不同,知道改变桥面的厚度和桥面的宽度等也可以改变桥的承受力。

3、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培养学生形成证据意识。

4、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造出承受力更强的桥。

2、教学目标设计依据:(1)内容分析:本课是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形状与结构》单元中的第三课。

本课旨在通过动手制作和查阅资料,使学生掌握一些浅显的桥梁知识,能自定标准将桥梁进行分类,自主探究不同桥面的承受力差异:通过学生“建”,引导学生理解形状、结构与承受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真正感受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进度中的重要作用。

(2)学生分析:学生在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形状与结构的初步知识,掌握了实验动手的技能,孩子的思维不断拓展,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在以往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对材料的了解,分类标准的划分以及比较实验中的“公平原则”的掌握,合作分工能力的培养,都为本节课的探究活动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桥梁的种类有哪些”、“不同的桥梁有什么作用”、“哪一种桥梁最坚固”、“为什么一些桥梁上有桥孔”这些关于桥的问题正是学生心中的困惑,设计本课的意图就是通过动手实验和查阅资料,向学生介绍一些浅显的桥梁知识,激发学生研究桥梁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认识桥的特点,并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二、设计各种形状桥梁。

三、学习桥梁的承受力与桥的形状有关。

1、谈话:同学们,请看一组有关桥的图片,说说它们都是什么桥、是什么形状的?2、提问:你们还见过哪些形状的桥?3、提问:桥梁的结构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4、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5、提问:这么多形态各异的桥梁,你们按不同标准给它们分类吗?1、谈话:今天,我们就用两摞书做桥墩,用一张纸做桥面,你能设计出什么形状的桥梁?当然这张纸你可以折,可以改变它的形状,但是只能用这一张纸。

建桥梁教学设计

建桥梁教学设计

建桥梁教学设计小学科学五下《建桥梁》教学案例清徐县东虞小学何文彦教材分析:《建桥梁》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的快节奏,各种桥梁已架设到祖国的大江南北。

人们为什么要建造桥梁?不同的桥梁有什么作用?哪种桥梁更坚固?等等??关于桥的问题是学生心中的困惑。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材料、常见力的基础上,通过动手制作和查阅资料,使学生掌握一些浅显的桥梁知识,激发学生研究桥梁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

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习建造三种不同形状的桥梁。

2、能够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桥梁的承重力进行研究。

3、能够完整表达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知识与技能:1.知道桥梁由桥面和桥墩组成。

2、了解掌握桥梁的特点,知道桥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分类方法。

3、知道拱桥承受力最大,是最结实的一种桥。

4、知道桥梁的承重力和桥梁的形状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架桥的过程,体验架桥的艰辛和幸福。

2.认识科学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知道桥梁的承受力与桥梁的形状有关。

教学难点:学生们自己建桥,知道三座桥的承载力不同,知道桥的承载力与桥的形状有关。

教学准备:1、各种类型的桥梁图片课件;2.实验材料:悬索桥、桥墩、不同长度的硬纸、10枚硬币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问题:学生们,你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看到了什么桥梁?你能告诉我们这些桥的名字并简单介绍一下吗?2、学生回答。

(基本说不上几个,更别说名称与介绍)3.对话;我们的同学似乎不太注意我们周围的事物。

老师提醒你以后要多加注意。

可以(好)让我们看看老师为你准备的桥吧。

(课件展示了太原迎泽桥、胜利桥、一汾桥、长风桥、祥云桥的图片,以及世界著名桥梁的图片等)你知道这些桥吗?你在哪里见过?4、学生回答。

(出乎我的意料,前面出示的桥都是我们太原的,但学生能够认出来的没有几个)5.解释“迎泽桥”和“祥云桥”的起源(幻灯片)(1)太原迎泽大桥1954年1月1日施工历时一年全线竣工,全长480米,随着太原这座城市的不断修建与完善,在1997年10月1日,新改建的迎泽大桥通车,全长970米,它也是目前国内过河城市桥梁中最宽的桥。

2019最新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课《建桥梁》教案

2019最新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课《建桥梁》教案

2019最新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课《建桥梁》教案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搭建三种不同形状的桥梁。

2、能够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桥梁的承重力进行研究。

知识与技能:1、知道桥梁的基本组成:桥面、桥墩等。

2、了解掌握桥梁的特点,知道桥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分类方法。

3、知道桥梁的承重力和桥的形状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桥梁的搭建过程,体验造桥的艰辛与快乐。

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知道桥梁的承受力与桥面形状有关。

教学难点:学生自主搭建桥梁,引导学生恰当控制好变量。

认识三种桥梁的承受力不同,知道同一种形状桥梁承受力大小与桥面、跨度等有关。

教学准备:1、各种不同桥梁的图片(课件)。

2、卡纸若干张,线绳、小车、钩码若干,实验记录等。

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激情入境谈话:同学们,桥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而且很重要。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桥有关的知识。

在研究之前,老师想知道同学们见过哪些桥,知道那些桥?能介绍介绍吗?随着学生的回答播放课件(古今中外著名的桥梁图片)。

请同学们再次观察这些桥,看看它们的结构一般有几部分组成?教师相机小结:桥面、桥墩。

根据桥面、桥墩的不同让学生将它们进行分类,尽可能让学生说出多种分类的标准,并阐明自己分类的理由。

(按照材料、用途、跨越对象等分类)师引导学生按桥的形状分为:平板桥、拱桥、斜拉桥。

(二)搭建桥梁、自主探究关于桥你还想研究什么?你想做一次桥梁设计师,亲自建一座桥吗?你想建什么桥,怎样建呢?教师适时板书课题:建桥梁。

师:这里有两个钩码盒、一张纸板哪位同学能用最简便的方法搭一座桥?(指名学生搭桥并介绍桥的结构)师:改变桥面的形状,你能设计出承受力更大的桥吗?适时指导学生做出另两种桥。

师:预测一下哪一种桥的承受力最大?(指名回答)师:要比较这些桥谁的承受力大,怎样才能做到公平比较?师生研讨总结出以下几点:1、一张纸板做一座桥。

2、要用统一的重物来测试承受力,不能借助外力。

《建桥梁》教学设计

《建桥梁》教学设计

《建桥梁》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和目标建桥梁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技术,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建筑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过程,并通过设计和建造小型桥梁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 桥梁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分类(2) 桥梁的设计过程和基本要求(3) 桥梁模型的设计和制作2.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桥梁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分类,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桥梁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桥梁设计和制作,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设计和制作的桥梁模型,通过分享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名的桥梁图片,激发学生对桥梁建设的兴趣和好奇心。

并引导学生思考桥梁的功能和设计原理。

2. 基本概念讲解讲解桥梁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分类。

介绍梁桥、拱桥、吊桥等不同类型桥梁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并通过示意图让学生理解桥梁的结构组成。

3. 桥梁设计教学(1) 引导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并确定要设计的桥梁类型和实际应用场景。

(2) 学生根据选定的桥梁类型和应用场景,进行桥梁设计。

可以利用纸板、竹材等材料,通过绘图、剪切等方式进行模型设计。

(3) 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桥梁的结构稳定性、承重能力以及美观性等因素。

(4) 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建议。

4. 模型制作(1) 学生根据设计方案,准备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2) 学生依照设计方案,开始制作自己的桥梁模型。

要注意材料的粘合方式和结构的稳定性。

(3) 教师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解决制作中遇到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桥梁说课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建桥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下面对本节课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建桥梁》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物体的特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以及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来构建的,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材料、常见力的基础上,通过“别有洞天”的制作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形状与结构的初步知识,掌握科技制作的初步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

本单元有四节课,第一课《折形状》、第二课《搭支架》、第三课《建桥梁》,第四课《造房子》。

我所说的是第三课,是在学生学习前两课,认识了形状结构与承受力的关系基础上的实践活动。

通过建桥梁的制作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形状、结构与承受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真正感受到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教给学生科技制作的初步技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因此本课在第二单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在《科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认识问题的层次、程度、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我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搭建几种桥梁。

2.能够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

科学知识1、知道桥梁是由桥面和桥墩等组成。

2、了解掌握桥梁的特点,知道桥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分类方法。

3、知道拱桥承受力最大,是最结实的一种桥。

4、知道桥梁的承重力和桥梁的形状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建桥梁的过程,体验造桥的艰辛与快乐。

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建设桥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说教材重难点本课教学内容是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物体的特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以及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来构建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材料、常见力的基础,因此制定本课重难点如下:重点知道拱形桥、吊桥、平板桥的承受力大小不同。

难点探究三种桥的承受力大小差异二、说教法、学法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的实质归根到底在于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

为此我主要选择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一)说教法1、直观式教学方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分组实验和(实物展示)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充分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感受获得。

2、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把学习的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参与各种研究实践活动进行比较分类,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全过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更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说学法强调主动参与,小组合作,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亲身体会,互相合作、互相讨论,积极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通过学生的观察,分组操作,讨论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科学课程标准》强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的机会。

而且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教师是科学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

本课时遵循这些理念开展以引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为本课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一)预习检测,情景导入;(二)学习新知,实验探究;(三)引申联想,课下实践。

具体阐述如下:(一)预习检测,情景导入。

科学课程的内容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这样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从而大大增加了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因此本课开课时,我就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回顾。

从而让知识更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课题,并让学生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各种桥梁的资料;并按自定的标准为这些桥梁分类。

适时板书:平板桥、拱桥、吊桥。

并出示三种桥梁的分类及代表建筑。

(二)学习新知,实验探究。

1、课前预习展示(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进行导入,交流已有知识储备,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引起学生对桥梁话题的关心,起到“聚焦”作用,同时又了解了学生对桥梁的认识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并为桥梁的分类做好了准备。

)(学生按自己的标准分,老师不加以限制,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挖掘出学生更多的潜能,老师及时鼓励可使学生更加自信。

)2、观看图片,进一步了解桥。

教师在播放图片时,让学生回答是什么类别的桥,从而进一步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检测。

3、当播放到垮塌的桥时,我没有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因为在此不适合对小学生讲。

只是对桥的承受力来进行引导。

让学生造一座坚固的桥。

从而引出下面的实验。

4、实验探究桥梁形状和承受力的关系1)猜想是科学探究必不可少的环节。

作为教师,学生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我们考虑到学生由于年龄、经验和认识水平特点。

学生常常用独特到,不同于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思考,不可能说出绝对正确的结论,因此,通过猜想我们允许学生出错,耐心倾听学生的每句话,即使学生说得不着边际,也要尊重学生间的差异,面向每一个学生,力求真正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

除此之外,我们还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形成个人猜想记录,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2)揭示课题: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但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我先让学生建桥梁。

各组学生拿出自己预习时做好的桥梁进行探究实验。

教师多媒体展示要注意的事项。

小组代表汇报分工情况,介绍记录单。

(科学课的活动就像是做游戏一样,要有规则,就要明确做什么,怎么去做。

在小组合作验证三种桥承受力的大小前,先明确实验要干什么——验证刚才的猜测是否正确,思考桥墩间的距离、重物如何添加?然后明确活动的要求和分工,学生的活动会更有序、有效。

同时,实验记录是学生各自在探究活动中思维过程的印迹。

鼓励学生做好真实的记录,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行为习惯。

)根据各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拱桥承受力最强,吊桥次之,平板桥最差。

(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凌乱、模糊的认识更加清晰化。

)(三)引申联想,课下实践。

多媒体出示建瓜皮桥步骤,布置课下实践作业。

(一堂课的结束不应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的终止,而应该是加强、应用知识的开端和延伸,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再带着新问题出课堂,给学生留下“悬念”把课堂上引发的科学学习延伸到课外活动中。

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又让他们体会到科学的无穷奥妙,从而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和积极主动的探究行为。

)(四)课堂小结,升华题旨。

1、提问: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今天的桥梁比古代的桥梁如何说明什么呢2、在本节课除了学到了文化知识外,你还学到了什么学习方法呢?受到了哪些启发呢?(通过课堂小结,既让学生总体上把握本课所学习的知识,还让学生总结了学习方法,以及受到的思想道德教育,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五)限时作业,检测巩固。

通过课堂效果检测,能看出学生对本节课的文化知识掌握情况,不足之处及时补救,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3课时一、课题:3、建桥梁二、教学内容:教材P22-23桥梁的分类,不同桥梁承受力不同三、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搭建几种桥梁。

能够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

2、知道桥梁是由桥面、桥墩等组成。

知道拱形桥、吊桥是承受力大而结实的桥梁。

3、了解常见的桥的特点。

4、经历建桥梁的过程,体验造桥的艰辛和快乐。

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作用。

5、能自定标准将桥梁分类。

四、教学重点:知道桥梁是由桥面、桥墩等组成。

知道拱形桥、吊桥是承受力大而结实的桥梁。

教学难点:建“瓜皮桥”。

五、教学材料:学生准备:硬纸板、粗绳、筷子、书、透明胶、重物教师准备:收集有关桥梁的信息、多媒体课件、钩码六、课前预习活动设计:1、观察生活中的各种桥梁,收集桥梁的图片。

2、查阅资料,了解不同的桥梁有什么不同的特点?七、教学过程复习旧知,情景导入。

1、复习折形状,搭支架的相关知识。

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增加承受力;三角形支架最稳固,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三角形的数量,使支架更稳固。

(以谈话方式进行,学生回答)2、根据复习的旧知,引入课题,并由学生小时候建桥谈起。

(教师出示课题)学习新知,实验探究。

(一)课前预习展示1、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小组内交流课前预习的成果,并尝试回答一下问题:1)你知道的桥梁有哪些?2)桥梁有哪两部分组成?3)你怎样给桥梁分类呢?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代表发言。

4、教师总结桥的组成及分类。

强调分类标准不同,桥的分类就不同。

(二)观看图片,进一步了解桥。

1、根据问题观看桥。

2、学生举手回答相关问题。

3、让学生根据图片给桥分类(三)欣赏国内外名,教师讲解桥的历史,进行德育教育。

设计各种形状的桥梁1、谈话:给你两个木块做桥墩,以及一张白纸两根绳子,你们能设计出几种桥梁?2、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

4、教师据生回答,将三种形状画在黑板上。

(四)实验探究桥梁形状和承受力的关系1、出示书上的三种桥梁图,谈话:请同学们猜测一下,你认为哪种形状的桥梁承重力最大,为什么?2、学生讨论、猜测。

3、教师讲述实验要求及建桥注意事项。

4、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比较其承受力。

5、学生汇报结果。

6、教师归纳总结,多媒体展示实验结论。

引申联想,课下实践。

1、布置学生课下使用瓜皮,建造承受力大的桥梁。

2、教师多媒体出示建瓜皮桥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课堂小结,升华题旨。

1、提问: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今天的桥梁比古代的桥梁如何说明什么呢2、在本节课除了学到了文化知识外,你还学到了什么学习方法呢?受到了哪些启发呢?限时作业,检测巩固。

当堂完成限时作业,师生共同矫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