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妈妈陪你慢慢长大》读后感--只陪伴、不设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妈妈陪你慢慢长大》读后感--只陪伴、不设限
看这到这本的第一眼就被封面上的画面吸引住了,一个背对你的女孩儿,手里牵着她喜欢的气球,漫步在她自己的道路上~翻开这本书首先眏入眼帘的是吴老师的简介与女儿成长的画面,从这本书里我感受到了吴老师在对孩子教育上的态度与方法,让孩子健康快乐地带着满足、感恩、自信和爱过每一天,这才是我们父母帮助孩子有效成长的方向。
能读到这本书是我和孩子的福气,在大量的育儿书籍面前有什么比一个母亲真实的记录孩子成长过程的经验更实际和有效呢?不设限,孩子比你想的更优秀!在这个篇章中我看到小主人公独立性格的养成,她有着超越同齡人的勇气、胆量和智慧!独立的孩子那颗坚定的心让人赞叹!在竟争激烈的当今有多少父母早早地为孩子做好了打算、铺好了路子,但设限好未来的路是孩子想要的吗?我不得不反思自己在对女儿的教育观念里的“多此一举”,不能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来买单啊~
放手,让孩子成为她自己。巧妙地暗示让孩子爱上学习,对孩子适时地鼓励推动她前进的动力,我们做家长的要及时反省自己的局限性,相信孩子给她自由学习和体验的时间和空间。仔细想想我曾多少自做主张地剥夺了孩子探索发现的权利,直到现在时常听到孩子那句:妈妈,我要自已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尊重孩子的选择,家长要学会放手也是一种成长!
你相信什么,孩子就能成为什么。对孩子的信任就是对孩子能力的肯定,相信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让我看到成长中一切都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今天还在与同事聊起孩子上兴趣班的事情,当听我说小小班的孩子都要上至少三个兴趣班的时候,同事很诧异地说:小孩子不用上那么多班,将来她儿子她只给报一个班单项专注陪养,看似为了孩子好给孩子减轻负担,但其实这是很矛盾的,不去接触、不去陪养你怎么知道孩子的兴趣所在呢?难道说只凭家长的感觉,那可是你家长的感觉啊?开始给孩子报班并不是为了她将来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而是在试探性地让孩子在各种科目里陪养她的兴趣和发掘孩子的特长,3岁左右的孩子对什么都是感兴趣的,所以我能做的就是让孩子大胆地接触,看到书中的小主人公因“练琴伤害了母女关系”,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否则只会得到亲子关系破裂的结果。我想这也是在给自己敲响警钟,我也希望自己时刻保持正确的思路来面对今后女儿在选择兴趣爱好上的决定。
你的爱,要让孩子看得见摸得到!这一章里我看到小主人公留下的一段话是:不要告诉我为什么做不到,告诉我如何做得到,因为那才是你存在的原因。道出了在孩子的心中对父母的期望,也只有这样的父母才是最让孩子爱戴的。成长中我们面对出现的问题时往往指责多于引导,我们的那份爱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爱应该是相互的,孩子从父母那里收获了许多无私的关爱,而父母也能从孩子那里收获很多难忘的感动。爱孩子,就让她得到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关系。孩子的爱和安全感,取决于父母相亲相爱的程度。父母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就是相亲相爱。
给孩子空间,她就能创造奇迹!这一章里我看到了小主人公为环保社所做的一切,那份积极的态度、坚定不移的信念以及学校和家人的赞赏,都给孩子在以
后的人生道路上奠定了基石,联想到自己的少年时代,心中也是有满满的理想和干劲儿,就像奔流不息的江水,需要理解和支持,心中的那份信念和执着才能坚定的坚持下去。它是孩子改变自我,逐步累积社会经验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孩子寻找人生方向的一个重要指导!
妈妈才是那个需要改变的人。看到标题不由自主地开始了反思,在书中也同样看到吴老师在育儿过程中自我的反省,这个章节对我的触动是巨大的,孩子是父母的天使,他能够推动父母更好地体验生命成长的美妙。和吴老师一样我也有那颗迫切的心:想让自己的孩子少走弯路、不要重复我们小时候的伤痛,所以就免不了“拔苗助长”的心态,因为我们自己走不出曾经成长中的伤痛,所以就把这种烙印遗留给了孩子,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么一小块的成长阴暗,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其实也是我们自我修复的过程,我们都应为了做一个好妈妈不断地学习、去成长,做一个懂得生命的智慧、用心陪伴女儿的妈妈。这个过程是女儿推动的,成长之后受益的是女儿,更是我自己。
这本书每一个章节的首页都有小主人公的绘画、附简短的译语,这是孩子与母亲互动的佳作,从孩子的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心灵世界,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无需克隆教育的过程,只要认真学习和借鉴从中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就是最棒的,但无论怎样都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尊重自己的孩子、去倾听孩子、观察孩子!去接受孩子给我们设计的成长课题,去面对自己。
感恩爱,让我们彼此相依;感恩爱,让我们彼此成长;感恩孩子,让我如如此大的变化,让我每一天都靠近我本来的样子更多一点,成为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