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 微观经济学分析

合集下载

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幸福指数

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幸福指数

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幸福指数司法1103班颜璐学号1105060358 幸福研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古代的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们就非常注重对幸福思想的关注,对幸福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而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血亲关系使得早期经济学继承了伦理学的价值判断传统,以促进人类幸福为当然使命。

经过多代经济学家们的努力,幸福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是随着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学逐渐用偏好和效用取代幸福,走上了一条注重财富增加和收入增长的道路,忽视了对幸福本身的研究。

幸运的是,经济学家们并没有在“经济增长至上”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提出了“生活质量”的概念,引起了经济学界对生活质量的关注。

随后,1974年,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伊斯特林提出了“幸福悖论”,“生活质量”和“幸福悖论”概念的提出引起了经济学家们对幸福研究的重新关注。

之后,经济学领域的幸福研究便迅速的发展起来。

国内现代经济学领域的幸福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也只有短短三十年的历史。

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深化对幸福指数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中国多个省市的地方两会最近集中召开,在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代表委员们的讨论中,“幸福指数”被频频提及,成了地方两会上的一个热词。

全国各地对幸福如此重视,其渊源从何而起?为了更好地理解国家相关政策,加强对幸福经济学和幸福指数发展历史的了解尤为重要。

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其思想核心是如何分配有效的资源从而获得最大的效用。

作为经济学的分支之一,幸福经济学是研究单个的决策主体其人生(包括爱情、家庭、人生道路、工作与休闲等)的选择(权衡)的学问[1]也就是研究幸福这一稀缺“资源”或“物品”的有效利用问题。

[2]现在,国内外学者渐渐同意经济学的终极目标不是如何使金钱最大化,而是回归人的本质,即如何使幸福最大化。

针对这一问题,经济学家们开始寻找影响幸福感的因素,将其量化成幸福指数并考察如何控制这些因素使国民幸福指数更强。

第四讲 幸福的经济学分析

第四讲 幸福的经济学分析
(2)中层次的社会幸福和高层次的精神幸福与经济 收入虽有关系但不成正比
社会幸福与精神幸福属于发展幸福,可以超越式的实现。 (孔子学生:颜回) 在人的低层次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 一旦人的社 会需要或精神需要得到了满足, 即使收入不增加, 也会感 到幸福; 一旦人的社会需要或精神需要未得到满足, 即使收入增加 也未必感到幸福。
• 人们的幸福也并非孤立存在的, 而是彼此联系的; • 需要本身是中性的, 但满足需要的途径是有伦理意义的; • 只有利己不损人的需要得以满足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
பைடு நூலகம்
实践证明
对幸福的追求, 受制于道德的指引, 只有道德上的无 愧, 才有真正的幸福。
19
三、幸福的终极性特征
3、收入与幸福的非线性关系,与人们的非 合理消费有关
14
二、幸福的主观性特征
2、人的情感适应特性导致幸福与经济收入的 非线性关系 情感适应的实证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随着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了,可幸福感并未同比增 长,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如此, 中国等发展中 国家亦如此。
15
二、幸福的主观性特征
3、人的攀比心理导致幸福与经济收入的 非线性关系
16
三、幸福的终极性特征
我们把那些始终因其自身而从不因它物而值得 欲求的东西称为最完善的。与所有其他事物相比, 幸福似乎最会被视为这样一种事物。因为我们永 远只是因为幸福自身而从不因它物而选择它。 —— 亚里斯多德 幸福具有终极性特征。而财富,包括经济收入, 都只不过是实现幸福的手段。当人们把手段视为 目的,或者把“手段之一”当成“惟一手段”时, 就会造成幸福与经济收入的非线性关系。
理论解释:相对效用假说(与邻居琼斯家保持一 致) 经验证明

人生观与幸福感经济学的视角

人生观与幸福感经济学的视角

人生观与幸福感经济学的视角人生观和幸福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而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来解析这个问题。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人生观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人们的人生观是如何形成的。

经济学认为,人们的人生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人的经济状况影响。

在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经济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更加关注基本的生存需求,如食物、住房、医疗等,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人生观可能更加注重实用主义,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和安全感。

相反,当个人的经济状况较为宽裕时,人们可能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如追求知识、艺术、文化等,这也会塑造人们的人生观。

其次,幸福感作为一个主观感受,也可以通过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

经济学认为,个人的幸福感往往与其收入水平、经济状况以及物质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

研究表明,尽管物质条件的改善可以带来一定程度的幸福感提升,但是这种提升往往是暂时的,一旦满足了基本需求后,物质对幸福感的影响逐渐减弱。

相反,一些其他因素,如人际关系、健康状况、自我实现等,对幸福感的影响可能更为长久和深远。

在经济学的视角下,人生观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非单向线性的,而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

虽然经济状况会影响个人的人生观和幸福感,但是人们对人生的态度和对幸福的感受也会影响他们的经济决策和行为。

比如,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可能更有动力去追求事业成功,提高自己的经济状况,从而进一步提升幸福感;相反,一个悲观消极的人可能会因为对未来没有信心而导致经济处境不佳,影响到自己的幸福感。

综上所述,人生观与幸福感的形成和表现受到经济学的多方面因素影响。

经济学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的行为和心理。

通过深入研究人生观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个人的发展和生活,实现个人的价值和幸福感的提升。

希望随着经济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解释人生与幸福之间的微妙关系。

(完整word)微观经济学边际递减效应之幸福加减法

(完整word)微观经济学边际递减效应之幸福加减法

幸福加减法当高楼越建越高,当马路越修越宽,当国家的GDP增长值一再让世界惊叹,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生活在一个强大的国家,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不用再担心没有面包和牛奶,硝烟与战火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我们是幸福的,然而我们又真的感到幸福了吗?然而又什么是幸福,幸福有什么规律,我们又该怎么留住幸福。

今天我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幸福得奥秘进行探索.经济学里有个概念叫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是指当其他投入要素的量保持不变时如果一种投入要素不断地等量增加,则在超过某一点后其产品的增量会越来越小,通俗地讲:当你极度口渴的时候十分需要喝水,你喝下的第一杯水是最解燃眉之急、最畅快的,但随着口渴程度降低,你对下一杯水的渴望值也不断减少,当你喝到完全不渴的时候即是边际,这时候再喝下去甚至会感到不适,再继续喝下去会越来越感到不适(负效用).另一种解释方法:你开了个小作坊,你一个人每天可以产出5件商品,那么效率是5件/天。

你的生意越做越大,需要找来帮手,于是变成了2个员工。

人多了,工作时聊天误工等问题,于是效率变成了8件/天,但是平均算下来,实际上每个人每天产出商品是4件,边际效用递减,每个人在工资等激励制度不变的情况下,产出效率会越来越小。

可能我们就会想是否幸福和这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什么关系呢,的确,边际效用是有个递减的限界,幸福又何尝不是呢。

就像肚子饿了,吃一个馒头都是幸福,不过有没有觉得,吃第一个馒头幸福的感觉会最强烈,从“饥寒交迫”到“有馒头吃”,这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有一种“质”的飞跃,也是幸福感飙升的过程,所以其边际效用最大。

吃第二个馒头感觉还是挺好的,只是没有那么强烈的反应,说明边际效用较第一个的边际效用小……依次吃了几个馒头终于吃饱了,吃饱了,获得食物的渴望也降低,得到的幸福感也就降低。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提出过一个很著名的方程式,叫“幸福方程式”,即幸福=效用/欲望。

从中体现了幸福的一个递减的过程,人们对同一件事物幸福的感觉,会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而降低.欲望的无限性与效用增长的有限性难以同步,这使得幸福的加法走得艰难。

幸福感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

幸福感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

幸福感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幸福感和经济增长是当代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人们普遍认为经济增长能够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但是这种关联是否真实存在,以及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如何,是一个复杂而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首先,经济增长对幸福感的影响有着一定的正向作用。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例如收入的增加、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及消费选择的增加等等。

这些经济发展的成果无疑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从而增加了人们的幸福感。

一方面,维持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和充足的物质财富能够使人们感到安心和满足,另一方面,经济的繁荣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选择,使人们能够追求更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然而,幸福感与经济增长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另一些研究发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幸福感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限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财富的增加对于幸福感的影响逐渐减弱。

研究指出,当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其他因素,如社会关系、自我成长和社会认同等,对幸福感的影响更为重要。

因此,经济增长仅仅是幸福感的一部分因素,而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感不完全等同于经济繁荣的程度。

进一步地,经济增长可能还会伴随着一些负面影响,对幸福感产生一定的压力。

例如,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社会不平等和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

这些问题将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互动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削弱了幸福感的体验。

此外,过度追求经济增长也可能导致人们忽视其他重要的生活领域,如家庭生活、健康和精神满足等,进而降低整体幸福感。

对于政府和决策者而言,幸福感和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经济增长仍然是实现社会繁荣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手段,但不能仅仅以经济增长作为评价社会进步的唯一标准。

政府应该考虑到幸福感的多维度概念,关注社会公平与正义,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以及改善环境质量,从而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政府的合理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需要兼顾经济增长和幸福感之间的平衡。

幸福生活的经济学分析

幸福生活的经济学分析

幸福生活的经济学分析什么是幸福?许多人认为,拥有财富和物质资源是实现幸福的必要条件。

但是,是否真的如此?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幸福生活的真正含义和影响。

1. 消费和幸福消费对于人们的幸福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一方面,我们的生活需要消费,只有满足基本消费需要,才可能享受更高层次的快乐。

例如,基本的食物、住房和医疗保健需求,较高的教育、社交和旅游需求等。

另一方面,消费可能导致财务困难和经济不稳定,这往往会影响到幸福。

我们也意识到,人们感知的幸福与他们的消费水平不一定成正比。

证据表明,一些低收入家庭相对较高的幸福感,主要是由于他们实现了自己生活的基本需求,而不是因为他们拥有高消费等物质资源。

2. 工作和幸福工作是每个人财富和满意感的重要来源。

尽管许多人将工作视为只是赚钱的手段,但是工作的现实意义更深远。

例如,获得和展示自己的才能、追求个人成长、建立社交网络以及参与社会贡献等。

然而,如果工作的强度和要求过大,则可能导致人们患上焦虑症、抑郁症等疾病。

一些研究者表明,一个人较高的工资水平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不一定完全正相关。

重要的是,各种就业机会、平等机会、有意义的工作以及适当的时间管理等工作条件,都可能对于个人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3. 社交和幸福社交活动是人们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相比于讨论工作或者消费,互动社交对于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有积极影响。

例如,社交互动能够增强人们的自我肯定和社会认可。

人们也能够通过社交建立稳定的社会网络,从而提高他们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支持力。

此外,社交活动还可以提供深度情感和个人文化成长等方面的刺激。

4. 事业和幸福人们追求的事业、追求目标和成就感,是很多人幸福感的来源。

例如,投资时间和精力追求事业,提高专业技能和知识体系,可能会增加个人社会地位、职业满意度和个人成长。

事业追求往往致力于实现自我或者社会价值,而非仅仅通过很高的收入和实际消费来表示价值。

因此,事业追求,往往是能够给人带来符合个人价值和人际关系发展的深度快感和幸福感的。

经济发展与社会幸福感的关系分析

经济发展与社会幸福感的关系分析

经济发展与社会幸福感的关系分析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发展被认为是国家繁荣和个人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客观的经济指标与主观的幸福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经济发展与社会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中的因果关系和相互影响。

首先,经济发展对社会幸福感的影响是多层次和多维度的。

从宏观角度看,经济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水平,这可以直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同时,经济发展也会带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改善,如教育、医疗等,这些也会进一步提升社会的整体幸福感。

然而,经济发展对幸福感的影响并非单一因素决定的。

尽管经济发展在提高物质条件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它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例如,高速的经济增长可能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这将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健康造成影响,从而降低幸福感。

此外,经济发展还可能加剧社会的不平等现象,这将导致一部分人在财富分配上的不公平感,从而削弱整体的社会幸福感。

在统计学的研究中,经济学家常常使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而幸福感则通常通过调查问卷来衡量。

然而,单纯依赖GDP无法全面评估经济发展对幸福感的影响。

因此,当前的研究趋势更多地关注于综合考量物质生活水平、社会关系和心理健康等多个指标来评估幸福感。

在具体分析经济发展与社会幸福感的相互影响时,还需要考虑个体特征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研究发现,个体的性格特质和社会支持网络等因素会影响到幸福感的形成。

一些研究还发现,一些文化背景下的国家更注重家庭关系和社会互助,这可能会使经济发展对幸福感的影响有所区别。

此外,经济发展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还可能存在不对称性。

虽然经济发展可能直接影响幸福感,但幸福感的提升又可能反过来推动经济发展。

一些研究表明,幸福感高的人更有积极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这对于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经济发展与社会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令人感兴趣的课题。

经济发展对幸福感有积极影响,但这并非是唯一的因素。

收入分配与幸福感的经济学解读

收入分配与幸福感的经济学解读

收入分配与幸福感的经济学解读在当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经济发展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收入分配作为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收入分配不仅与个体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还与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收入分配与幸福感的关系进行解读。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收入分配的概念及其对幸福感的影响。

收入分配即社会上个人或群体在经济活动中获取收入的一种方式和结果,可以体现为个体或家庭的金钱收入水平和财产等资源的分配状况。

人们通常认为,收入分配不公会引发社会不满和不稳定,而收入分配公平则能够提高社会幸福感。

但是,事实上,幸福感并非仅仅受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影响。

其次,收入分配对幸福感的影响是复杂而多面的。

研究发现,低收入群体的幸福感普遍较低,尤其是在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

而高收入群体的幸福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因为相对于物质需求,心理需求对幸福感的贡献更为重要。

此外,收入分配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也对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

在一个收入分配不公的社会中,即便是高收入人群也会感受到不公平的存在,从而降低了整个社会的幸福感。

然而,收入分配对幸福感的影响并非单纯地通过物质需求和社会公平感来解释。

经济学家们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和“绝对收入假说”来解释收入分配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相对收入假说认为,个人的幸福感不仅取决于自身的收入水平,还取决于自己与他人相比的收入差距。

换句话说,即使自己的收入较高,如果与周围人相比较低,个体的幸福感也会降低。

而绝对收入假说则认为,个体的幸福感与个人的收入绝对水平密切相关,即收入越高,幸福感越高。

这两种假说预示了一个重要的现象,那就是收入分配不仅与个体的绝对收入相关,还与个体的相对收入比较相关。

除了物质需求和社会认同等因素外,经济学研究还发现,收入分配对个体的心理状态和社交生活的影响也与幸福感有关。

收入分配不公会导致社会分化和贫富差距扩大,容易引发社会不满和动荡,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幸福感。

经济与幸福的关系及获得幸福感的途径-微观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

经济与幸福的关系及获得幸福感的途径-微观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

经济与幸福的关系及获得幸福感的途径-微观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从古至今,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人们生活的根本意义所在.无论信仰如何,人类认识自然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最终过上幸福生活.然而,真正理解幸福含义的人并不多,有人把幸福简单地理解为拥有金钱和名利,但事实上幸福并不完全取决于物质财富的多少和名利的大小,而是与人的精神世界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幸福学的研究就很有意义.幸福学的提出阐述了幸福与财富的关系,本文对幸福学的提出、提高幸福的方法和幸福学对管理学的启示做了描述和整理.一、幸福学的提出传统经济学认为增加人们的财富是提高人们幸福水平的最有效的手段,所以传统经济学主要研究如何增加人们的财富,但是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这个假设并不正确.财富仅仅是能够带来幸福的很小的因素之一,人们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很多和绝对财富无关的因素.鉴于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奚教授发展了一种新的、严格的理论来研究如何最大化人们的幸福.和经济学相对应,奚恺元教授把这种科学叫做幸福学.这个理论提出:我们的最终目标不是最大化财富,而是最大化人们的幸福.二、经济与幸福的关系人们往往高估钱的重要性.很对人认为钱越多人越幸福,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人们选择的东西,并不是最能使他幸福的,人们自主做出的决策并非是最佳的,人们并不是时刻都理性的,很多时候人们都会预测错误.财富仅仅是能够带来幸福的因素之一,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增加它,对幸福的作用越来越少.研究表明,在收入水平非常低的时候,收入与幸福之间的关联度很紧密;但当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它对幸福的影响就不如先前那样大了,而决定幸福的其他因素相对来说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起来.问题是,人们的认识总有惯性,传统的思想仍占统治地位,认为增加经济就能得到幸福;而且人们有一种占有和积累,所以人们还是不断地谋求积累财富.生活中越是相信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人越不幸福,越是注重面子的人越不幸福,而诸如生活节奏、便利程度、人际关系等软性因素却与幸福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幸福学并不是经济发展,而是试图科学地研究如何发展经济才能极大化人们的幸福.奚恺元提出,幸福是发展经济的最终标准,人们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幸福,金钱、财富、自由、都只是手段而已.那么究竟有什么办法可以增进幸福呢?这正是幸福学要研究的课题.三、增加幸福的途径(一) 幸福感的来源人们的幸福感往往来源于两类比较:一种是时间性的比较,一种是社会性的比较.举一个公认的经典例子:一个人在市中心买了一套豪华公寓,他会觉得很开心,实际上这种开心只有一部分来自住豪华公寓本身,更多的是来自比较.从时间性比较来说,如果以前住在里,那么现在住豪华公寓会感到非常幸福;如果以前住的是花园洋房,那么现在就不会感到特别开心.从社会性比较来说,如果和朋友同事比,当其他人都还住在普通的公房,自己当然会很开心;但如果周围的人现在已经都住在更好的地方了,那么就算住在豪华公寓里感觉舒服,也不会非常开心.而且由于心理学上的适应性定律起作用,这种物质上带来的幸福感往往不会长久.不仅如此,这种相互攀比在增加一部分人的幸福感同时也在削弱另一部分人的幸福感.幸福的另外一个来源是脉冲式的变化所带来的.如果一个人一直过着优越的生活而没有什么变化,他是不会比一般人幸福的.也就是说,舒适并不是幸福的重要因素.而如果一个人本身生活水平不是特别高,但是,他时不时地会有一些起伏变化,比如旅游、探险等,这些脉冲式的快乐则能使人感觉到更加幸福.美国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但据调查欧洲人普遍感到比美国人幸福,欧洲人虽然住的房子比美国人小、开的车子也比美国人小,但他们省下了钱来度假.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的幸福感.(二) 幸福感的提高方法首先,社会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社会上的贫富鸿沟也不可能完全消失.要想提高全民幸福感,就要优先提高穷人的财富,因为提高穷人的财富要比提高富人的财富对提高全民幸福更有效(只有财富达到一定程度,物质对幸福的作用才会降低).我们应该尽量为那些失业的人创造就业机会,让他们从劳动中获得财富,从而增加幸福.鼓励大家自主创业,创业可以提升自己的价值,而且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增加财富,得到幸福,如此,全民幸福感的提高会比较快.其次,弱化人们对金钱和物质地位的竞争,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一般是教导人们如何最大化财富、怎样尽可能多地赚钱.其实人需要满足的不止是钱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怎样满足幸福感,很多人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用来更换大房子和买私人轿车,而他们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需要这些东西,而是因为他们的亲朋好友也在做同样的事情,他们要攀比.降低这种相互攀比的心理,从而减少人们在金钱和物质地位上竞争和攀比的压力.要降低攀比心理增加幸福感,还可以从超越以得到金钱为更大的目的开始.如果这些目的得到满足,就会得到幸福,那么人们就不会再不停的追求金钱的满足,追求攀比获得的快乐.再次,要鼓励不易适应性的消费,这其实也是针对脉冲式的比较带来的幸福感而提出的.将钱花在那些不容易适应的快乐上面,比如社交、旅游、参加兴趣爱好比赛等方面,要比物质财富带来的快乐更长久.比如,自己现在的吃住条件已经很好了,那么每个月的工资是攒下来买更好的房子呢还是拿着这些钱出去旅游? 的选择当然是出去旅游、参加其他活动.因为这些都是自己以前没有干过的,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会更多一点,而且每次都有新鲜感,快乐记忆保存的时间会比较长.但是,如果买了更大的房子,自己很快就会适应新房子带来的快乐.所以,有钱一定要尝试不容易适应的消费.最后,幸福感往往会涉及到很多人的职业选择,职业会伴随着人的一生,自己幸不幸福很大程度上和职业相关,所以,一个人的职业选择一定要和他的专长和兴趣联系在一起.很多人在选择职业时候都倾向于从功利角度考虑,而不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结果大多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感觉工作压力大,没有办法发挥自己的潜能,更没有办法在这个行业走的更远,这样虽然挣得钱多,却得不到幸福.而如果他们按照最大化幸福感的原则来选择自己的职业的话,往往会做得更好,而且从中得到更多的快乐.参考文献:[1] 人文人.幸福学:一门待建的具有终极意义的新学科.新兴学科,1999.[2]奚恺元.幸福学的奥秘.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6.[3] 董伟.幸福理论. 文摘.。

幸福感与经济状况的关系

幸福感与经济状况的关系

幸福感与经济状况的关系幸福感作为一个主观的感受,不仅受到个人内在状态和生活经历的影响,也与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人们常常认为经济状况越好,幸福感就会越高,然而,事实上,幸福感与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并非单一线性。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幸福感与经济状况的复杂关系。

首先,经济状况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毫无疑问,经济的基本保障是实现个体幸福感的基础。

当一个人没有足够的财富来满足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需求时,如食物、住房、医疗等,他们的幸福感往往会受到负面影响。

因此,经济状况较好的个体往往更有可能拥有更高的幸福感。

然而,仅仅依靠经济状况来衡量幸福感是片面的。

幸福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关系、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等。

即使是在经济相对艰苦的环境中,一些人仍然能够保持高水平的幸福感。

这表明经济状况并非幸福感的决定性因素。

相反,人们对生活的评估和情感状态更加重要。

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与幸福感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社会经济地位是指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声誉,往往与其经济状况相关。

然而,社会地位不仅仅取决于经济财富,还包括教育程度、职业选择、社交圈子等多个方面。

研究表明,相对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与更高的幸福感之间存在正相关。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即使在经济一般的环境中,一些人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幸福感。

另一方面,幸福感与物质财富的关系也受到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

在一些文化中,个人追求物质财富被视为获得幸福的重要因素。

然而,在其他一些文化中,人们更看重人际关系、精神成长和自我实现等非物质方面的追求。

因此,即使在物质上贫困的情况下,一些人仍然能够从其他方面获取幸福感。

此外,幸福感与经济状况之间还存在“适应性”现象。

初始阶段,财富的增加确实会带来幸福感的提升。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财富的适应使得其对幸福感的影响逐渐减弱。

一项研究发现,财富超过一定限度后,增加的财富对幸福感的影响非常有限。

这说明超越一定经济状况的财富对幸福感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人类健康与幸福的经济学分析

人类健康与幸福的经济学分析

人类健康与幸福的经济学分析一、引言健康和幸福是人类追求的根本价值。

然而,这些价值与经济密不可分。

人们通过经济手段来获取健康和幸福,因此,研究人类健康和幸福的经济学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本篇文章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一话题。

二、经济学视角下的健康人体的健康状况是影响人类生产力和寿命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维护健康就成了生产和消费的前提条件。

在经济学视角下,健康是一种资产,是产生收益的投资。

一方面,健康的良好状态能够增加工作效率和生产力,从而增加收入和财富;另一方面,健康的投资成本并不小,因此,人们需要权衡收益和成本来决定投资健康的程度。

在个人层面上,人们通常会通过定期保健、参加体育锻炼、饮食调理等来维护健康;在社会层面上,政府则会出台健康保险、医疗补贴、公共卫生宣传等措施来提高全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三、经济学视角下的幸福幸福是另一个重要的价值观。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幸福可以归结为个人的利益满足。

人们通常会通过物质消费来满足自己的利益,如购买住房、汽车等;此外,社交活动、文化体验等也是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重要形式。

经济学家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人们获得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是健康、家庭生活、社会关系、工作和收入等。

因此,经济政策应该关注这些方面,例如促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家庭政策、提高教育文化水平等,从而提高人们幸福水平。

四、市场上的健康和幸福价值市场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场所,其中健康和幸福也有相关的市场价值。

医疗市场是离不开的需求场所,而意外险、寿险等保险市场也是与健康有关的重要市场。

在幸福市场上,旅游、文化、体育、娱乐等领域都是消费者追求幸福的目标。

通过市场价值的反映,人们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健康和幸福这两个价值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调整自己的消费行为。

五、主要政策建议1.增加医疗保障力度,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2.加强医疗卫生基础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3.建立医疗服务价格信息公示制度,提高市场透明度。

4.鼓励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丰富人们的文化消费体验。

经济学与社会幸福感的相关性评估

经济学与社会幸福感的相关性评估

经济学与社会幸福感的相关性评估随着人们对幸福感的追求日益增加,研究经济学与社会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变得愈发重要。

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决策的学科,它与社会幸福感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与社会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评估这种相关性。

首先,经济学与社会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可以通过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幸福感的影响来体现。

经济发展和财富增加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物质资源,包括食品、住房和教育等。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通常与社会幸福感的增加呈正相关关系,因为人们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到更高层次的生活品质。

然而,物质生活水平并非是唯一影响幸福感的因素,其他因素如社会关系、健康状况和自我实现等也同样重要。

其次,经济学也可以通过经济增长对社会幸福感的影响来评估其与幸福感的相关性。

经济增长被认为是一种源源不断地提供资源和机会的方式,因此被普遍视为提高社会福利和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然而,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高收入水平并不一定意味着更高的幸福感,这引发了一些人对经济增长与幸福感之间关系的重新思考。

这种看法认为,经济增长可能使社会出现一些负面影响,如资源不平等、环境破坏和人际关系疏离等,从而削弱人们的幸福感。

此外,经济学还可以通过经济政策对社会幸福感的影响来评估其与幸福感的相关性。

经济政策的设计和执行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推动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一个重视教育和医疗资源的经济政策可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机会,促进社会包容性和机会均等,从而提高幸福感。

而另一方面,过度强调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的经济政策可能导致社会不满意度的增加和幸福感的下降。

最后,尽管经济学在评估经济与社会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视角,但它并不具有确定性。

因为社会幸福感的评估是一种主观的、个体化的体验,它受到文化、价值观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评估经济学与社会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时,需要综合考虑来自不同学科的证据,并考虑到个体的经验和观点。

幸福的经济学分析

幸福的经济学分析

精心整理
幸福的经济学分析
幸福是一种主观评价。

经济发展能够提升人们的幸福感,这种感觉来自充足的食品、清洁的用水、快捷的交通、便利的通信、多彩的生活等等。

一般来说,发展比不发
展带给人们的幸福感要更强一些。

然而,面对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现实,为什么还
还不止一台,但人们的幸福感也不会增加多少,人们对电视节目的抱怨反而更多了。

再如,在经过长期“大锅饭”之后的改革开放初期,奖金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幸福感;但在20多年以后的今天,人们对奖金习以为常,奖金带给人们的幸福感已经
大大地减弱了。

这表明,人们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有了新的起点就会有新的期待,
而期待与现实情况的差距会降低幸福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人们会有新的期待,那么,继续发展经济能解
决人们幸福感降低的问题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但不能完全解决。

因为人们
追求的目标不是单一的,除了物质财富,人们还追求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社会声誉、提升社会地位等非物质目标。

拥有物质财富不等于实现了社会地位等非物质目标。

如果这些非物质追求不能得到满足,人们就会感到失望,幸福感就会降低。

二是努力实现社会公正,使大家机会均等、各得其所。

三是加强宏观调控,使收入
差距既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又能较为普遍地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四是使人们能够
均等地享受公共服务。

五是引导人们逐渐适应新的体制机制和条件环境。

经济学的角度解读幸福——效用分析

经济学的角度解读幸福——效用分析

成为同一个幸福的人刘金典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

它像会倾听音乐的耳朵一样,需要不断地训练,简言之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

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小,人们常常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驶过去很远,捡起地上的金鬃毛说,原来我见过它。

——毕淑敏《提醒幸福》什么是幸福?我觉得幸福就是一种使人觉得满足的一种感受,一种心理体验。

幸福对于视财如命的葛朗台来说拥有无尽的财富就是他最大的幸福。

对于忧国忧民的杜甫来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他最大的幸福。

对于放浪不羁的李白来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是他最大的幸福。

而对于现实中的我。

我觉得只要正视事物的两面充分享受现时一切美好的东西。

充实大学的生活某部位得到什么而大喜,也不为失去什么而悲伤不已。

我只愿积极的乐观的走过我有意义的充实的大学生活,这就是对于我来说最大的幸福。

萨缪尔森曾经提出过著名的幸福公式,即幸福=效用∕欲望。

这就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个人的幸福的程度。

首先他把事物对人的有用性给人的满足程度量化处理,例如吃一顿丰盛的晚餐给人的满足程度是五个效用单位,看一场3D科幻电影给人的满足程度是十个效用单位。

那么一个人实现了这两反面的欲望的话,那他的满足程度就是十五个效用单位。

另外,我们可以总结出幸福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在欲望既定的条件下,效用越大越幸福。

效用既定的情况下,欲望越小越幸福。

如果一个人的欲望无限制的膨胀,什么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都想据为己有的话,他会觉得自己目前拥有的还是太少了。

也就是说他的欲望趋向于无限大,那么他的幸福程度也就相当的小了。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那些贪官们是绝对不幸福的,因为他们已经拥有了机前往甚至是上亿元的人民币,他们还是觉得太少了。

他们的欲望也就趋向于无限大,他们的幸福程度也就可能趋向于零了。

当然我说上面这些意味着可以抹杀人的欲望。

我也反对那些禁欲主义的。

因为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欲望的话,那何来的幸福感呢。

幸福感与经济状况的关系研究

幸福感与经济状况的关系研究

幸福感与经济状况的关系研究过去几十年,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但与此同时,人们对幸福感的追求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幸福感与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首先,幸福感与经济状况显然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物质财富的增加可以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例如,经济状况较好的人们更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和医疗,享受优质的住房和饮食。

这些都能够使人们感到满足、安全和舒适,从而提高幸福感。

然而,幸福感与经济状况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虽然物质财富的增加对幸福感有一定的影响,但幸福感的提升并不仅仅依赖于物质因素。

人们对于幸福感的追求还包括了精神、情感和社交关系等方面。

尽管经济增长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但幸福感的持久与否还取决于个体的内在品质和对生活的态度。

心理学研究也证实了这种复杂的关系。

有研究表明,经济发达国家的人们在物质上更加富裕,但幸福感的水平并不一定高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相反,一些经济相对较低的地区可能存在较高的幸福感。

这可能是因为在贫穷的环境下,人们更加依赖彼此、更加注重家庭和社会关系的支持,从而获得更高的幸福感。

此外,幸福感与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还受到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对于幸福追求和经济状况有着不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一些社会更加注重个人成就和物质上的成功,而另一些社会则更加强调人际关系和情感满足。

因此,即使在经济相对相似的国家或地区,幸福感的水平也可能存在差异。

对于个人而言,幸福感也不仅限于经济状况的提升。

心理学家弗洛尼认为,人们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个体特征、人际关系和文化环境。

个体特征包括了个人的内在品质、积极情感和心理健康等方面。

人际关系则是指与家人、朋友和社区的联系和支持。

文化环境则涉及到社会价值观、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等因素。

综合来看,个人的幸福感并非完全取决于经济状况,而是受到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微观经济环境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

微观经济环境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

微观经济环境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体的幸福感。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微观经济环境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

微观经济环境包括个人的收入、就业状况、社交关系、住房条件等方面,这些因素的改变可能会对个体的幸福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微观经济环境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改善个体幸福感的建议。

首先,个人的收入对个体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收入水平越高,个体的幸福感往往越高。

这是因为高收入能够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满足个体在物质上的需求。

同时,高收入也能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增加个体的自主性和满足感。

然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也会对个体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

当收入差距过大时,一些个体可能会感到不公平和无力改变自己的处境,进而降低他们的幸福感。

其次,在就业状况方面,个体的幸福感受到着很大的影响。

就业不仅提供了个体赚钱的机会,也提供了实现自己价值和才能的平台。

稳定的就业能够提供经济安全感,减少个体的压力和担忧,从而提高幸福感。

然而,失业或不稳定的就业情况会给个体带来沮丧和无助感,降低幸福感。

此外,工作中存在的高压和长时间工作也会影响个体的幸福感。

因此,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供稳定的工作机会和合理的工作时间安排,对于提高个体的幸福感至关重要。

社交关系也对个体的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

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交关系对于个体的幸福感非常重要。

良好的社交关系有助于建立支持体系,分享快乐和困难,增加生活的意义和满足感。

与家人、朋友和同事的互动能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增强个体的幸福感。

然而,缺乏社交关系或存在冲突的社交关系会导致孤独和不满意感,降低个体的幸福感。

因此,培养良好的社交技能,主动参与社交活动并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对于提高个体的幸福感有着积极的影响。

另外,住房条件也对个体的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

良好的住房条件能够提供舒适和安全的居住环境,满足个体对于居住的基本需求。

住房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空间,更是个体的避风港和个性的延伸。

关于生活幸福度的经济学分析

关于生活幸福度的经济学分析

关于生活幸福度的经济学分析王冰刘成奎生活幸福度原本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它的本意是指人们对生活满足的程度。

经济学家在讨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关系时,将生活幸福度引入以说明人们从经济发展中得到的利益。

不可否认,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人们生活幸福度的最重要指标,二者之间呈现某种正相关关系。

但是,不能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人们就一定比经济发展水平低的人们幸福。

有西方学者研究后指出,当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临界点(如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的时候,幸福感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就不存在了。

如富有的瑞典人比保加利亚人幸福,但是更富有的美国人则与瑞典人在幸福感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

此外,也存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与幸福感不相符合的情况,如巴西、阿根廷和中国人的幸福感或生活满意度比其收入预期的要高一些,一些东欧国家的幸福感则比其实际的经济收入水平预期的要低一些,与收入反差最大的是东亚某些国家,其国民经济收入水平很高,但其幸福感却很低。

这表明收入与幸福度并不一定成正比。

根据赛利格曼的观点,财富只是缺少时才对幸福有较大影响,可当财富增加到一定水平后,财富与幸福的相关就小多了。

这和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理论一样,当你在很饥饿时吃的第一个馒头边际效用最大,此时你的幸福度最大,而当你吃第二、三个馒头时边际效用则递减,此时你的幸福度就降低了,然后依次降低直至你吃饱时边际效用为零。

事实上,在不同国家或者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人们对生活满足程度的理解是不同的。

正如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2004年武汉东湖论坛上指出的,人们对生活的满足其实不能只用一个指标(GDP指标)来衡量,那是不全面的、不科学的,如在非洲一些国家,那里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很低的,但是人们经常在解决温饱后就在大树下开展娱乐活动,显得对自己生活很满足;而一些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达到数万美元后仍觉得生活困苦或者压抑。

从中可以看出,要衡量人们生活的满足程度,以生活幸福度来衡量比单纯的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要科学和合理。

幸福感-微观经济学分析

幸福感-微观经济学分析

(2)这是一个走向富足的时代,却不是一个幸福的时代。

为什么,经济发展了,生活变好了,人们心灵深处的幸福感,却越来越少?“我们拥有的一切都在增多,唯独幸福除外。

”在《幸福为什么越来越少》一书中,美国学者格雷戈·伊斯特布鲁克有一个经典的比较:用铅笔和方格纸绘制一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美民众生活变化的曲线图,你会发现,几乎每一项体现社会福利的客观指数,如人均收入、人均寿命、住房面积、汽车人均拥有量、每年旅行次数、智商分数等都在提高.然而,体现人们内心感受的幸福指数,近50年来几乎没有增长,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口比例,20世纪40年代以来一直在下降——几乎所有的一切都越来越好,人们却没有觉得更幸福.这一现象与时下的中国颇为相似:30年来高速发展的中国,一切似乎都在越来越好。

但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内心的幸福与安宁仿佛成了奢求.显然,这是一个走向富足的时代,却不是一个幸福的时代。

为什么,经济发展了,生活变好了,人们心灵深处的幸福感,却越来越少?1.没有渴求就没有幸福。

渴求被满足的过程越艰辛,越困难、越曲折,获得的幸福感就越大,同时也越令人感动。

幸福从字面理解就是幸运的福气,也就是说,幸福是不容易获得的,是用金钱买不来的。

人们获得的幸福感都是暂时性的,就像不幸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幸福感以及不幸感都会逐渐淡化的,所以,我们如果想继续拥有幸福,想过幸福的生活,就必须去满足更多的渴求。

一般情况下,快乐比幸福容易获得,幸福的获得比较难,因为幸福的获得往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或有较大难度,或有较大的风险,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根据上述的幸福原理,我们知道幸福与物质财富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而与渴求却有直接的关系,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只要拥有渴求,并且渴求被得到满足,那么你就可以获得幸福.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大幅、不断地提高,大多数人许许多多以前贫穷时的渴求资源,现在已经不再成为渴求资源,比如渴求能吃上面包,能吃上糖果,孩子能上得起学,圣诞节上,孩子能穿上新衣服,能有圣诞礼物等等有许许多多的贫穷时代渴求资源,对现在的大多数人而言,已不再是渴求资源.所以,随着大多数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渴求资源却在不断的减少,同时渴求的成本也在不断地上升,如渴求拥有豪华轿车,渴求拥有别墅甚至渴求到太空旅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这是一个走向富足的时代,却不是一个幸福的时代。

为什么,经济发展了,生活变好了,人们心灵深处的幸福感,却越来越少?“我们拥有的一切都在增多,唯独幸福除外。

”在《幸福为什么越来越少》一书中,美国学者格雷戈·伊斯特布鲁克有一个经典的比较:用铅笔和方格纸绘制一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美民众生活变化的曲线图,你会发现,几乎每一项体现社会福利的客观指数,如人均收入、人均寿命、住房面积、汽车人均拥有量、每年旅行次数、智商分数等都在提高。

然而,体现人们内心感受的幸福指数,近50年来几乎没有增长,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口比例,20世纪40年代以来一直在下降——几乎所有的一切都越来越好,人们却没有觉得更幸福。

这一现象与时下的中国颇为相似:30年来高速发展的中国,一切似乎都在越来越好。

但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内心的幸福与安宁仿佛成了奢求。

显然,这是一个走向富足的时代,却不是一个幸福的时代。

为什么,经济发展了,生活变好了,人们心灵深处的幸福感,却越来越少?1.没有渴求就没有幸福。

渴求被满足的过程越艰辛,越困难、越曲折,获得的幸福感就越大,同时也越令人感动。

幸福从字面理解就是幸运的福气,也就是说,幸福是不容易获得的,是用金钱买不来的。

人们获得的幸福感都是暂时性的,就像不幸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幸福感以及不幸感都会逐渐淡化的,所以,我们如果想继续拥有幸福,想过幸福的生活,就必须去满足更多的渴求。

一般情况下,快乐比幸福容易获得,幸福的获得比较难,因为幸福的获得往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或有较大难度,或有较大的风险,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根据上述的幸福原理,我们知道幸福与物质财富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而与渴求却有直接的关系,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只要拥有渴求,并且渴求被得到满足,那么你就可以获得幸福。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大幅、不断地提高,大多数人许许多多以前贫穷时的渴求资源,现在已经不再成为渴求资源,比如渴求能吃上面包,能吃上糖果,孩子能上得起学,圣诞节上,孩子能穿上新衣服,能有圣诞礼物等等有许许多多的贫穷时代渴求资源,对现在的大多数人而言,已不再是渴求资源。

所以,随着大多数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渴求资源却在不断的减少,同时渴求的成本也在不断地上升,如渴求拥有豪华轿车,渴求拥有别墅甚至渴求到太空旅游等。

所以现在欧美大多数人不但获得幸福成本增大了,同时获得幸福的资源(机会)也变少了。

2.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

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这些需求的满足,一般总是从低到高一层层实现的。

缺乏基本生活条件的人,幸福感的体验往往较低。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提出一个幸福方程式:幸福指数=满足程度/欲望(也即满足欲望的条件/欲望)判断一个人的幸福与否,从这个公式中就可以得到答案:以得数1为分界岭,等于1或者大于1大就会感觉到幸福,比1小就会不幸福。

借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上一代人比我们幸福、农民的幸福感高于城里人。

因为,他们的欲望更容易满足。

人的一生中,能够满足欲望的客观条件,尽管不断变动,却是相对有限的,而人的欲望常常是无止境的,欲望愈大,幸福感就愈小。

所以,尽管绝大多数人的物质条件更充裕了,但欲望也增加了,反而常常感觉失落。

3.幸福是一种效用,是一种主观评价。

经济发展能够提升人们对幸福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于充足的食品、清洁的用水、便利的交通和通信、多彩的生活、对闲暇的享受等等。

总而言之,发展比不发展让人们的幸福感要强一些。

既然经济发展可以从总体上提高人们对幸福的感觉,那么为什么还有人不满足呢?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第一、经济发展虽然能提升人们对幸福的感觉,但经济发展对幸福的贡献却边际效用递减。

即第一个经济发展单位,例如1000万GDP如果带给人们的幸福感觉是10的话,那么,第二个1000万GDP带给人们的幸福感觉是9,第三个1000万GDP带给人们的幸福感觉就会是8……换言之,最初的经济发展带给人们的幸福感较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幸福感反而降低了。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的情况呢?一个至为关键的原因是人们会自觉地、自动地调整和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抱负或新的欲望。

例如,改革开放的初期,人们能够拥有一台黑白电视机、看到简单的电视节目就会觉得很幸福。

然而,现在即使家家都有了彩电、甚至不止一台彩电,人们的幸福感也不会增加多少,人们对电视节目的抱怨反而更多了,期望值更高了。

再如,长期的“大锅饭”使改革开放最初的奖金着实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幸福感,然而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奖金带给人们的幸福感已经极大地边际效用递减了。

人们的欲望或抱负是在不断发展的,有了新的起点就会有新的期望和抱负,期望或抱负与现实情况的差距会降低幸福感。

于是人们看到最初的收入增加会迅速地增加幸福感,但随后的收入增加带来的幸福感却并没有同收入同比例的增加、甚至有时反而会降低。

第二、即使持续发展经济,提高个人收入,也还会产生不幸福的感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人们会有新的抱负,那么持续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的幸福水平,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但并不能完全解决。

因为人们的目标不是单一的,除了追求物质财富之外,人们还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社会声誉、社会地位等非物质目标。

拥有物质财富不等于拥有社会地位等非物质目标。

于是我们看到当物质财富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物质财富对人们的幸福感觉的边际效用递减,人们有时会通过捐献等换取社会对自己的承认,以达到效用最大化。

如果这些非物质目标不能得到满足,人们就会感到失望,就会降低幸福感。

第三、通常对于人们的幸福感影响最大的不是他的绝对收入水平,而是一个人与别人、特别是与身边的熟人、朋友相比的相对收入水平和相对地位。

哲学家罗素曾经描述这种倾向:“拿破仑曾羡慕凯撒,凯撒曾羡慕亚历山大。

我敢说,亚历山大曾羡慕过未曾存在过的赫克里斯。

因而你不能通过成功的方式完全消除羡慕,因为在历史或传说中总会存在一位比你更成功的人士。

”这就是说,即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由于提高的幅度不一样,提高幅度较小的人也会感到不公平、不幸福。

过去大家都住的是茅草房,现在我虽然住上了瓦房,但你住的却是高楼,我的幸福感可能不但没有提升,反而降低了。

以上分析的现象通常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通过重新回到大家都住茅草房,都不吃肉的时代去解决这些问题,几乎任何人都不会同意,也不可能。

在市场经济下,解决的途径:一是继续发展经济,把蛋糕做得更大。

当社会总体上更富裕的时候,解决问题的空间和回旋余地就大得多了。

二是努力实现社会公正,使大家机会均等,各得其所。

三是加强宏观调控,使收入差距既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又能较为普遍地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四是使人们能够均等享受政府的服务。

五是引导人们逐渐适应新体制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标准,这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积极正确的态度。

4.近年来,“幸福”已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常州市武进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基于对区情的准确把握和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提出了“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幸福武进”战略目标。

这是针对武进后小康社会阶段特征,转变执政理念,实现科学执政的生动实践,意义重大。

下面,笔者就如何提升武进居民的幸福感提出一些建议。

一、转变执政理念,突出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一)正确认识群众幸福的三个关系1.经济发展与群众幸福的关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福祉。

经济发展和群众幸福感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是群众幸福的物质基础。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这种相关性会减弱甚至消失。

所以,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并不能完全代表群众的幸福水平。

目前,居民的幸福感之所以成为民生焦点,折射的其实就是对过去盛行的“GDP崇拜”的反思,我们必须把民生幸福作为经济发展的落脚点。

2.丰富内涵与重要因素的关系群众的幸福既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一种追求,还有更多更人性化的需求。

我们必须全面把握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因素。

不仅要把握好影响居民幸福感的物质因素,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为幸福武进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要更多关注影响居民幸福感的人文因素,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

3.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的关系幸福感经历了外部因素影响到内部因素决定的发展轨迹。

对构成群众幸福的客观要件,即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治安等群众最迫切最想解决的问题,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着重解决。

同时,幸福武进建设还需要社会和群众积极作为、主动参与、自我调节,是“我要幸福”,而不是“我等幸福”,更不是“我被幸福”。

(二)转变执政理念,完善政府职能要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改革,努力实现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社会管理型”政府转变,由“行政管理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在履行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坚持刚性指标与感性指标相结合;坚持民主评定与群众公认相结合。

二要强化政府的组织保证作用。

要把幸福武进建设纳入干部绩效考核,推动各级干部转变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方式,以考核“突变”引导经济社会发展“渐变”。

二、加快经济发展,突出区强民富的物质基础作用(一)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是提升人民群众福祉的物质基础。

当前,幸福武进建设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要按照“盘活存量、拓展增量”的思路,积极鼓励和引导经济效益低、产品竞争力弱的企业“腾笼换鸟”、退低进高,寻找新的增长点。

二是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着力优化经济结构。

要加快现有企业的转型升级,全力扶持发展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五大产业,突出招商选资工作,注重引进高科技型、产业成长型、专业配套型等项目。

三是从资源要素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

要积极发挥以市场为导向、利益为纽带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智力资源;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创业”载体建设,设立科技投资基金,激励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技术产业化。

(二)调整收入分配结构调查发现,武进居民对收入水平提高状况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经济快速发展的满意度,并把增加收入作为幸福武进建设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这说明武进发展经济,在惠及老百姓利益方面还要有更多的政策考虑。

今后,我们要坚持“做好…蛋糕‟,体现智慧能力,分好…蛋糕‟,体现公平正义”的理念,较好地处理做好“蛋糕”和分好“蛋糕”的辩证关系。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着眼于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基本形成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收入增长联动机制。

一要鼓励劳动者通过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通过自主创业、技术创新等方式提高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