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体积》说课稿

合集下载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7篇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7篇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7篇圆柱的体积说课稿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柱的体积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1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圆柱的体积》。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流程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说内容。

《圆柱的体积》这节课选自冀教版六年级数学第12册三单元,主要内容是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教材简析。

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体知识的最后部分,是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

《圆柱的体积》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有了把圆拼成近似的长方形的经验,很容易联想到把圆柱切拼成长方体。

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今后学习复杂的形体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是后继学习的前提。

3、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特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我认真研读了人教版与冀教版两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冀教版教材:教材由过生日的情景图和两个不易直观比较出体积的茶叶桶,呈现了问题情境。

接着由“议一议”启发学生猜想怎样计算圆柱体积,在猜想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利用手中的圆柱体学具把一个圆柱体等分成16份、32等份拼成新的拼成长方体。

然后提出“说一说”引导同学观察讨论:拼成的长方体和圆柱体有什么关系?从而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通过例题1得以简单应用。

人教版教材:教材没有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直接奔入主题猜想怎样计算圆柱体积,直接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圆柱体学具,把一个圆柱体等分成16份、32份等新的拼成长方体。

引导同学观察讨论:拼成的长方体和圆柱体有什么关系?从而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出示例4巩固应用,出示例5应用公式计算容积。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从教材内容安排和活动设计上,主导思想是一致的,都非常重视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圆柱体积公式的全过程,在这些教学活动中,着重以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两种学习方式交替进行,让他们真正以课堂主人的身份参与全程,教师只是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通用11篇)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通用11篇)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圆柱的体积》说课稿(通用11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圆柱的体积》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第二小节第一课时。

内容包括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公式计算它的体积。

2.本节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最后部分,是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

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今后学习复杂的形体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是后继学习的前提。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圆柱体积计算是圆锥体积计算的基础,因此圆柱体积和应用是本节课教学重点。

其中,圆柱体积计算公社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用转化的方法来考虑,推导过程要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4.教学目标(1)知道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会应用该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2)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和逻辑推理能力。

(3)知道知识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二、说教法从形式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扫清学生认知上的思维障碍,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教师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推导出圆柱体积计算的公式。

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体会知识的由来,并通过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了直观教学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学习习惯。

2.巧设疑问,体现两“主” 教师通过设疑,指明观察方向,营造探究新知识的氛围,在引导学生归纳推理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其主导作用,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圆柱的概念和计算圆柱体积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提问、探究的能力,并通过数学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
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圆柱的概念和计算圆柱体积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数学推理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呈现一个圆柱体,引发学生对圆柱体的认知,引导学生讨
论圆柱体的特征和体积的概念。

2. 操场实验(15分钟)
引导学生到操场上,在操场上画出一个圆形和一个圆柱体,让
学生测量圆形的半径和圆柱体的高。

然后进行实际测量,让学生计
算圆柱的体积。

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3. 讲解计算方法(25分钟)
通过示意图和具体的计算步骤,详细讲解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首先,解释圆柱体积的概念;其次,通过公式V = π * r^2 * h,讲解
如何计算圆柱体积,其中V表示体积,π表示圆周率,r表示底面半径,h表示高。

讲解完毕后,进行课堂练习。

4. 合作探究(30分钟)
将学生分组,让每组同学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
求计算圆柱的体积。

引导学生合作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最后,组织每组同学展示结果,并进行总结,让学生发现计算圆柱
体积的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5. 拓展与应用(15分钟)。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最新资料推荐------------------------------------------------------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获奖说课稿圆柱的体积说课稿一、说教材 1. 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二册第一单元第一小节第四课时。

内容包括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公式计算它的体积。

2. 本节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是在学习了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基础上进入了小学里学习立体图形的最后阶段,这个单元知识的综合性和对学生的要求都比较高,化归和类比是常用的思想方法要进行总结,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圆的基础知识都是本单元的认知基础。

. 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今后学习复杂的形体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是后继学习的前提。

教材的编排特别注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实践研究,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规律,先用想一想的思考,回忆圆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激活原先化曲为直的极限思想和转化的思想方法记忆储存,接着用较多的篇幅讲解切拼的过程,便于学生理解和感受转化的过程和极限思想,然后推导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并抽象到字母公式。

例题直接利用公式解决问题,试一试和练一练对方法进行了巩固,并有所变化,不同条件下求圆柱体积,完善认知结构。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对空间和图形的目标1 / 8要求和对教材文本的分析理解,以及我对六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品的认识,我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三个维度制订以下教学目标:1. 经历并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

2. 通过观察、猜测、操作、分析、比较、综合,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体会知识间相互转化的思想方法。

3. 让学生感受探索数学奥秘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这个过程对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圆柱体积公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把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用转化的方法来考虑,推导过程要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而本节课需要把圆柱体切割转化成长方体,我们却找不到某种材料做的圆柱体适合切割拼组,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点困难,所以我认为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也是本节课的教学热点和分化点。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11篇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11篇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11篇圆柱的体积说课稿1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圆柱的体积》。

一、说教材《圆柱的体积》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最后部分,是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

《圆柱的体积》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今后学习复杂的形体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是后续学习的前提。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我初步拟定以下目标:1、使学生能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的计算圆柱的体积。

2、渗透转化、等积变形、极限的数学思想。

3、通过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感受探索数学奥秘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由于圆柱体积计算是圆锥体积计算的基础,因此圆柱体积和应用是本节课教学重点。

而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用转化的方法来考虑,我把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过程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为了扫清学生认知上的思维障碍,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和知识迁移法。

不仅能够清楚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能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说学法本节课我采用的学法有观察法和小组合作交流法六、说教学过程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1、上课伊始先出示一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问:你会计算那些图形的体积?提出“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从而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圆柱的体积。

(二)观察、质疑、大胆猜想师出示两组不同的圆柱,让学生说一说哪个圆柱大,由此引到圆柱也有体积。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说明理由。

这一环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极力想办法,找出推导圆柱体积的方法。

怎样证明圆柱的大小呢?圆柱的体积可能怎样计算呢?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自然的想到圆柱的体积的大小与底面积和高有关,从而大胆的猜想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六年级数学圆柱体积说课稿

六年级数学圆柱体积说课稿

六年级数学圆柱体积说课稿六班级数学圆柱体积说课稿1教学内容:数学第十二册《圆柱的体积》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包括圆柱体积的推导公式,在教学时,先回忆前面学习过的圆面积的转化,由此推想圆柱的体积能否转化成已经学习过的立体图形,求出它的体积。

这部分内容重点是让同学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教具演示和同学动手操作弄懂可以将圆柱转化成以前学习过的长方体(近似),再依据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得到圆柱的体积也应当是它的底面积乘高。

教学目标: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使同学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学重点:把握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

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把握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

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预备: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教具(把圆柱底面平均分成16个扇形,然后把它分成两部分,两部分分别用不同颜色区分开)。

教学设想:利用教具演示将圆柱进行切割拼凑的方法,让同学理解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例题教学让同学进一步把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一、复习1、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同学可能会答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老师连续引导同学想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高”。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3、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指名同学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外表各是什么?圆柱有几个底面?有多少条高?二、导入新课老师:请大家想一想,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把因变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的?先让同学回忆,同桌的互相说说。

然后指名同学说一说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的面积和所拼成的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0课圆柱的体积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0课圆柱的体积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0课圆柱的体积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0课圆柱的体积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说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探究推理能力,渗透“转化”、“极限”等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成功的喜悦。

说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学准点: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说教学准备:圆柱的体积演示教具、多媒体课件、圆柱实物2个(一个为橡皮泥)、水槽、水。

说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1、课始师首先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说说怎样求它们的体积,接着师往正方体容器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准备投入水中并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由这个发现你想到了些什么?2、提问:“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吗?”(说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一)设疑1、从刚才的实验中你有办法得到这个圆柱学具的体积吗?2、再出示一个用橡皮泥捏成的圆柱体模型,你又能用什么好办法求出它的体积?3、如果要求大厅内圆柱的体积,或压路机前轮的体积,还能用刚才的方法吗?(生摇头)师:看来,我们刚才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是能像求长方体或正方体那样,有一个通用的公式(二)猜想1、猜想一下圆柱的体积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理由是什么?2、大家再来大胆猜测一个,圆柱的体积公式可能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三)验证1、为了证实刚才的猜想,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怎样进行这个实验呢?结合我们以往学习几何图形的经验,说说自己的想法。

(用转化的方法,根据学生叙述课件演示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2、圆柱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呢?它又是怎么转化成这种图形的?(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3、指名两位学生上台用圆柱体积教具进行操作,把圆柱体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精选9篇)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精选9篇)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精选9篇)《圆柱的体积》数学教案篇一探究目标:1、组织学生开展测量、计算、估测等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

2、在探索空间与图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及实践能力,同时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其估测意识。

3、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比较清楚地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让学生体验解决策略的多样性,不断激发其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教学重难点:学生会应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过程:一、迁移引入提问: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80平方厘米,高是20厘米,求它的体积。

提问:如果已知的是底面半径和高,该怎么求呢?二、自主探究1、出示长方体鱼缸。

要计算这个长方体鱼缸能装多少水,就是求什么?怎样求这个长方体的容积呢?2、出示圆柱形鱼缸。

⑴估测。

这个圆柱形鱼缸的容积大约是多少?⑴操作、汇报。

如果忽略容器的壁厚,这个圆柱形鱼缸的容积到底是多少呢?学生分小组进行操作计算,各小组派代表演示操作过程,并展示计算过程。

学生可能的回答有:生1: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94.5厘米,它的高是12厘米,计算过程如下:①94.5÷3.14÷2≈15.0(厘米)②3.14×152×12=8478(立方厘米)生2:我们小组测量的是底面直径和高。

底面直径长30厘米,高是12厘米,计算过程如下:3.14×(30÷2)2×12=8478(立方厘米)生3:我们测量的是底面半径和高。

3.14×152×12=8478(立方厘米)⑴评价。

组织学生间进行评价。

你最喜欢哪个小组的操作方案?为什么?每一步列式的意义是什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⑴反思。

引导学生将实际计算结果与自己的估测结果进行对比。

自己矫正偏差。

⑴延伸。

如果每立方分米水重1千克,这个鱼缸大约能装水多少千克?3、自学例题。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说课稿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说课稿第【1】篇〗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在本节课中,我给学生创设了生活情景(装在杯子中的水的体积你会求吗?)学生听到教师提的问题训在身边的生活中,颇感兴趣。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交流,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而且此环节还自然渗透了圆柱体(新问题)和长方体(已知)的知识联系。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进一步从实际需要提出问题:如果要求某些建筑物中圆柱形柱子的体积,能用刚才同学们想出来的办法吗?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从问题中思考寻求一种更广泛的方法来解决圆柱体体积的欲望。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因此,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在本节课提示课题后,我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要解决圆柱的体积问题,可以怎么办?学生通过思考很快确定打算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

那么怎样来切割呢?此时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

同学们有了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经验,经过讨论得出:把圆柱的底面沿直径分成若干等份。

在此基础上,小组拿出学具进行了动手操作,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同学们在操作、比较中,围绕圆柱体和长方体之间的联系,抽象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这个过程,学生从形象具体的知识形成过程(想象、操作、演示)中,认识得以升华(较抽象的认识——公式)。

不足之处:在学生们动手操作时,我处理的有点急,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探究的时间。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优化课堂教学,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

数学知识的教学,必须抓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圆柱的体积的说课稿

圆柱的体积的说课稿

圆柱的体积的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课本十二册第三单元第二小节第二课时。

内容包括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公式计算它的体积。

2、本节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圆柱的体积〉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

〈〈圆柱的体积〉〉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而这节课的顺利学习将为以后圆锥体积的学习铺平道路。

学生已经有了把圆形拼成近似的长方形的经验,联想到把圆柱切拼成长方体并不难,但是学生还是喜欢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所以我给学生创设尽情展示自我的空间,通过自主的学习、合作探究、动手操作,让学生干支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从而解决生活当中常见的问题。

由此、我制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学生体验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让学生知道知识间的相互转化。

能力目标:倡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

从而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探索数学奥秘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4、教学重点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抽象出直观的立体图形,建立表象,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不容易。

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是圆锥体积计算的基础。

这个过程对对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圆柱体积公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思想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并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教学难点教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但难的就是如何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数学思考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圆柱的体积说课稿圆柱的体积说课稿1 在《圆柱的体积》教学过程中,杨老师紧紧抓住“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这一教学重点,通过对旧知的回忆,激发学生从旧知探究新知的兴趣,注重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探究新知,放手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归纳、推理,利用等积变形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体,逐步归纳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一、展示导学提示,明确教学目的。

杨老师通过展示导学提示,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学生带目的有目的、有准备地学习下一步的新知识,学生就真正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也使教学变得更加明确详细,可操作、可检测。

二、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相结合。

在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中,杨老师首先让学生利用圆柱体教具进展转化,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体进展推导,但杨老师觉得还够透彻,因此,又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推导过程重新回忆一遍,引导学生观察比拟,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根底上,推导出圆柱体积计算的公式。

充分发挥了直观教学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才能和学习习惯。

这样把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打破了教学难点。

三、巧设疑问,表达两“主”。

杨老师通过设疑,指明探究方向,营造探究新知识的气氛。

通过学习指南单,学生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再进展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圆柱底面积、高与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高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合作交流时间,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得以发挥,让每一个学生体亲历转化的的过程,在小组交流中真正的体验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来。

杨老师的“导”、“放”、“扶”层次清楚,充分表达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而且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领悟了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才能、抽象概括才能和逻辑思维才能。

四、注重数学思想的浸透。

在教学过程中,杨老师首先通过回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唤醒学生尝试用这种“转化”的数学思想来推导出圆柱的积。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圆柱的体积》说课稿1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中《圆柱的体积》部分例7的内容。

对这一单元的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探索并掌握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转化、推理和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的体会,从而加强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本课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同时通过六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前面学习的圆柱体体积的公式探究过程也是转化思想的运用。

使学生通过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培养应用意识。

学习圆柱的知识可以扩大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强形体的知识,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圆柱,通过转化思想的应用,为学生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策略,注重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培养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转化、推理和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培养问题意识,体会转化思想。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操作、合作交流,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策略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应从直观入手,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可采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课前准备:教师:瓶体近似圆柱体的矿泉水瓶、课件学生:瓶体近似圆柱体的矿泉水瓶教学环节:(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出转化思想。

2.转化思想在学习中的运用。

让学生回忆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说出计算公式,从而引出课题。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0课圆柱的体积说课稿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0课圆柱的体积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0课圆柱的体积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0课圆柱的体积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圆柱体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讨论等数学说活动过程,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探讨问题,体验转化和极限的思想。

3、在图形的变换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并进一步发展其空间观念,领悟学习数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唯物辨证思想。

说教学重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应用。

说教学难点:借助教具演示,弄清圆柱与长方体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圆柱形容器若干个;学生准备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用学具。

说教学设想:《圆柱的体积》是学生在有了圆柱、圆和长方体的相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知识与技能上,通过对圆柱的具体研究,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在方法的选择上,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想象、课件演示、实践操作,从经历和体验中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解决问题,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去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善于探索。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疑引入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前两天,老师家的水龙头出了问题,拧上阀门之后,还是不停的滴水,你们看,一刻钟就滴了这么多的水。

1、出示装了水的圆柱容器。

(1)启发思考:容器里面的水形成了什么形状?(圆柱)你能知道这些水的体积?(2)讨论后汇报生1:用量筒或量杯直接量出它的体积;生2:用秤称出水的重量,然后进一步知道体积;生3:把它倒入长方体容器中,从里面量出长、宽和水面的高后再计算。

师:现在老师只有这些工具(圆柱形容器,长方形容器,半圆形容器和其他不规则容器),你怎么办?生1:把水到入长方体容器中生2:我们学过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只要量出长、宽、高就行[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给学生创设一个生活中的情境,提出问题,学习身边的数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需要渗透圆柱体(新问题)和长方体(已知)的知识联系为所学内容作了铺垫的准备]2、创设问题情境。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0课圆柱的体积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0课圆柱的体积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0课圆柱的体积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0课圆柱的体积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运用迁移规律,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说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渗透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成功的喜悦。

说教学重点: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应用。

说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说教学准备:圆柱体积公式推导演示学具、多媒体课件。

说教学过程:一、说复习导入同学们,我们的图形世界十分丰富,回忆一下,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和正方体的体积的通用公式是什么呢?用字母怎样表示?二、图柱转化,自主探究,验证猜想。

(一)猜想。

1、大家看圆柱的底面是一个圆形,在学习圆面积计算时,我们是把圆转化成哪种图形来计算的?(演示课件:圆转化成长方形,推导圆面积公式的过程。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由复习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入手,实现知识的迁移。

]2、引发思考:我们能否把圆柱体也转化成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呢?如果能,猜一猜能转化成哪种立体图形?揭示课题:圆柱的体积。

(二)操作验证。

1、请学生拿出圆柱体的演示学具,以小组为单位,联想圆形面积的转化方式,合作探究将圆柱转化为长方体的方法。

在操作时,学生分组边操作边讨论以下问题:①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的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②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圆柱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高与原来的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2、小组代表汇报(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转化,会有多种转化方法,教师适时加以鼓励)3、电脑演示操作(1)电脑演示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仔细观察:圆柱体转化成一个长方体后,长方体的长相当于圆柱的什么?长方体的宽和高又相当于圆柱的什么?动画演示: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64份,切开后拼成的物体会有什么变化?(分的分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2)根据学生的观察、分析、推想,老师完成说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3)你的猜想正确吗?学生齐读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中的一节课,主要内容是圆柱的体积的求解和应用。

圆柱是孩子们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类几何图形,认识它的特点、求解它的体积以及运用到生活中,对于提高孩子的实际生活能力和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圆柱的定义和特点。

(2)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2.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圆柱体积问题。

3.情感目标(1)培养孩子们对圆柱的认识和兴趣。

(2)培养孩子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圆柱的计算公式。

(2)学会应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解决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

2.教学难点(1)圆柱的体积线性公式的授课。

(2)解决和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水杯、铅笔盒等物品,询问是否存在圆柱体积问题,如如何计算水杯和铅笔盒中的物品容器的体积?2.讲授(1)讲解圆柱的概念及性质。

(2)如何计算圆柱的体积。

(3)举例说明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

3.练习设计5-10道习题,供学生练习。

4.拓展(1)引导学生合作,设计一个有趣的项目,需要使用到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

(2)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可以应用圆柱体积解决的问题。

5.总结学生回答一下圆柱体积有何作用,以及应用圆柱体积的场合与方法。

五、作业回家做练习册P56-57的作业。

六、板书设计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式:$\\pi r^2 h$。

七、教学资源白板、钢笔、绘图工具等。

圆柱体体积说课稿5篇

圆柱体体积说课稿5篇

圆柱体体积说课稿5篇圆柱体体积说课稿5篇圆柱体体积说课稿1 我说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中的圆柱体的体积。

因为这是首次学习含有曲面的几何体的体积,不管是考虑方法,还是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上,都更加深化了一步,难度也加大了。

所以本节的重点是:对圆柱体体积公式的理解。

难点是: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知道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及相关的推论。

并能正确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对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教学,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抽象和概括才能及综合运用才能,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浸透一些关于极限的辨证唯物思想。

学习本节课应具备的旧知识是: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及推导过程。

2、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在教学中就是要运用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将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从而由长方体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体体积公式。

因此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1、有目的的运用启发引导的方法组织教学。

2、采用演示实验的方法,让学生观察比拟,从而发现规律,找出体积公式。

3、适当采用“尝试——失败——总结——再尝试——再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找到推导公式的合理方法。

4、利用多变的练习,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找到公式的根本内涵。

但是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在学法指导上,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观察、比拟,归纳概括出体积公式。

通过直观实验,吸引学生主动、认真观察图形的拼接过程,积极答复观察结果,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并且在老师的启发下,进展归纳概括。

培养学生的自学才能及概括才能。

本节课所需教具为:圆柱体割拼组合教具及事先写好习题的小黑板。

教学一开场,首先复习。

目的是:一是通过复习旧知识,为新课作好准备;二是引出新课。

一开场先复习体积的概念及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这个练习可采用提问的方式,但是这些知识已学过较长时间,所以适当的时侯老师要加以启发提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
崔玉荣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圆柱的体积》,下面我将从这些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课本十二册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公式计算它的体积。

2、教材简析:圆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

圆柱的体积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圆面积的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圆柱的认识等相关形体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为学生今后学习圆锥做好充分准备的一节课。

因此,本节课通过自学教材,小组合作,借助教具帮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这部分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由此、我制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学生体验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让学生知道知识间的相互转化。

能力目标:倡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

从而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探索数学奥秘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4、教学重点:
⑴、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⑵、正确理解、掌握、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说教法
本课教学内容是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了解了用转化的思想去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也掌握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所以拟采用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即不直接向学生提供结论,而是组织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让其自行发现、总结公式。

同时还准备采用阅读法、实验法和尝试教学法等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取新知,发展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一个"疑"字。

首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设置疑问,将学生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然后利用思考题指导学生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最后针对本课的重难点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三、说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对于数学学习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本课采用"自学--指导"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让学生自学教材,进行实际操作,运用知识间的联系,借助教具帮助学生总结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抽象概括能力。

这样既符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特点,又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说教学流程下面我要说的是教学过程,我为本节的教学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温故引新,巧妙入境
1、快速抢答
①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它们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②圆柱的底面周长是 6.28厘米,它的一底面面积是( 3.14 )平方厘米。

③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2、判断
①只要上下两个底面相等的圆形物体,一定是圆柱体。

(×)
②圆柱只有一条高。

(×)
③如果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

(√)
④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表面积也就扩大2倍。

(×)
3、提问:什么叫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4、已知长方体的底面积s和高h,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设计意图:问题是思维的动力。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旧知,积极思考,去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制造认知冲突,形成"任务驱动"的探究氛围。

)(二)探索圆柱的体积公式
1、根据学过的体积概念,说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

2、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我们能不能根据圆柱的底面可以像上面说的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通过切、拼的方法,把圆柱转化为已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呢,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讨论。

3、公式推导。

(分小组进行)
(1)请同学指出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

(2)回顾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切拼转化)
(3)探索求圆柱体积的公式。

①根据圆面积剪、拼转化成长方形的思路,我们也可以运用切拼转化的方法把圆柱体变成学过的几何形体来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②你能想出怎样切、拼转化吗?
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以下实验,边观察边思考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与拼成的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

④教师演示圆柱体积公式推导演示教具: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数量一般为16个),然后把圆柱切开,再拼起来,就是近似于一个长方体。

⑤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分成32份,拼成的形状是怎样的?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分成64份,拼成的形状是怎样的?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分成128份,拼成的形状是怎样的?(可以想象,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


(4)讨论并得出结果。

①圆柱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什么立体图形?
②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③你能根据这个实验得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吗?为什么?
(5)练习:(设计意图:精心设计练习能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训练学生的技能。

这是第一层基本练习,通过这道题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重点,夯实基础知识。

)⑹小结。

圆柱的体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计算圆柱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求圆柱的体积,必须知道底面积和高。

如果不知道底面积,只知道半径r,通过什么途径求出圆柱的体积?如果知道d呢?知道C呢?知道r、d、C,都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体积。

)(设计意图:在例题的教学中采用尝试教学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还
可以及时发现学生掌握、运用新知的情况,以便在巩固练习中教师能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三)学以致用,尝试计算圆柱的体积1、填空①一个圆柱长2米,测得底面积周长是6.28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628)立方厘米。

②一个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要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应削去的部分是(215)立方厘米。

(设计意图:这是第二层变式练习。

是让学生在掌握公式的基础上理解公式,学会灵活运用公式的训练题。

通过对公式的拓展性理解,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圆柱体积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计算蜂窝煤高9厘米,直径12厘米,每块蜂窝煤上有12个大小相同的孔,直径是2厘米,一块蜂窝煤大约要用煤多少立方分米?(得数保留整数。

)(设计意图:这是第三层发展性练习,安排了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习题,让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引入环节中的两个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切实体验到数学就存在于自己的身边,体验到数学对于了解周围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有作用的;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这个公式是怎样得到的?
指出:这节课,我们通过转化,把圆柱体切拼转化成长方体,得出了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