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朝统一与灭亡(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朝统一与灭亡(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朝统一与灭亡(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朝统一与灭亡(共26页)
千百年来,隋炀帝都是作为暴君、昏君的典型代 表受到人们人口诛笔伐,这样的评判对他来说是否 公平?真实的隋炀帝是怎样的一个人?
走近隋炀帝和他的时代——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朝统一与灭亡(共26页)
史料解读
材料一:古人评论大运河说: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二: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探活 究动
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评价大运河开通带来的影响。
积极: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局限性: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造 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隋炀帝时期,为了加强南北 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 统治。从 605 年起,陆续 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 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朝统一与灭亡(共26页)
大运河
永济渠
涿郡(今北京) 海河
洛阳
通济渠
黄河
邗沟 淮河
江都
长江
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河 钱塘江
余杭(今杭州)
三点 四段 五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朝统一与灭亡(共26页)
北朝
(北周)
南朝
(陈)
隋朝
(581年 杨坚 长安)
南朝
(陈)
隋朝
(589年统一全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朝统一与灭亡(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朝统一与灭亡(共26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1-5课重要知识点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1-5课重要知识点

一、隋的统一第一单元隋唐时期:富强与开放的时代第 1 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2.统一:(1)概况: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意义:隋的统一,完毕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隋文帝稳固统治:(1)措施:①进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②加强中心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意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恢复和进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宽广、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水道4.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稳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5.开通: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间续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水道。

6.概况:大水道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 2 700 多千米,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水道。

7.意义:大水道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沟通。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8.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留意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9.过程:(1)隋文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留意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10.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进展。

21 11.地位: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始终维持了 1300 多年。

四、隋朝的灭亡12.缘由:隋炀帝的残暴统治,致使民不聊生,社会冲突激化。

13.灭亡: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拓展提升】比较秦朝和隋朝的相像之处。

(1)都完毕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01 重点:了解隋朝建立的三要素
000232 重点: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创立
学习目标 02 0033 重点: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04 总结: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创立的标志及 影响;
知识回顾:
三国两晋南北朝 (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北朝



西东 汉汉
魏 蜀 吴
通济渠
100余万
通济渠
江都
长江
605年
邗沟
10余万
江南河

608年
永济渠
100余万
钱塘江
610年
江南河
10余万
余杭(今杭州)
1、规模:
(1)一条运河:隋朝大 运河
海河
zhuō
(涿郡 )今( 北京)
(2)二千公里:2700多
千米
( 洛阳 )
(3)三个中心:涿郡、
黄河
洛阳、余杭
长 安
(4)四个河段:永济渠、
4、都城:长安(西安) 5、方式:外戚夺权
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 有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沉深严重。
——《隋书》
(二)隋朝的统一:
1、背景:当时在南方的割据政权是陈朝。陈后主不问政 事,沉迷享乐
2、时间: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3、意义:隋朝统一,结束了
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
隋朝的 经济为 何如此 繁荣?
隋朝在较短 建于605年,历经隋、唐、北宋 的时间内形 3个王朝,沿用500余年。 成国家富庶、 社会繁荣的 盛世局面, 史称“开皇 之治”。
含嘉仓遗址——天下第一粮仓
(三)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隋文帝改革)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从 605 年起 (隋炀帝统治时期)。
3.概况:大运河以 洛阳 为中心,北抵 涿郡 ,南至 余杭 ,连接了海河、黄河、
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 2 700 多千米。
4.意义: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基础梳理
三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 门第 ,不太注重 才能。 2.过程: 隋文帝 即位后 , 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 学识 ,初步建 立起通过 考试 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 进士科 的创立,标志着 科举制 的正式 确立。 3.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 的权力,扩大了 官吏选拔 的范围,使有 才学 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促进了社 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 教育 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 制度,一直维持了约 1 300 年。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隋朝的兴亡、“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知道隋朝速亡 和唐朝兴盛的原因;了解科举制度创建、大运河开通等史事,从制度、 经济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知识网络
基础梳理
一、隋的统一
1.隋朝的建立: 581 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
C.创立科举制
D.营建东都
4.西汉时开通的丝绸之路贯穿东西,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纵贯南北。它们像两道
美丽的丝线交织在一起,构成绚丽多彩的十字结。“十字结”的中心位于
(B )
A.北京
B.洛阳
C.开封
D.杭州
基础达标
5. (2022·福建漳州期末)2022年杭州国际音乐节上,民族交响诗《大运河》呈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共14页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共14页PPT)

评价: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⑴积极: ①经济上: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②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 ⑵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
亡国)
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 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2.代表人物及过程
3.科举制创立的作用:
①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 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②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③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续了约1300年。
5.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6.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7.开通作用: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 北经济的交流。
思考:为什么能够开通大运河?
①隋文帝的统治为开通大运河奠定经济基础。 ②隋朝国家统一。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感谢各位的聆听!
4.科举制体现的原则:
公平、公正、公开,对各国教育具有深远影响。
问题思考: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 重大不同?
前朝官吏的选拔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
科举考试选官的标准是才学,具有较高程度的公正性和开放性。
四、隋朝的灭亡
1.背景:
①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 享乐,奢侈无度。 ②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 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 盾激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3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34张PPT)

五、苛捐杂税,搜刮民膏 六、耽于巡游,劳役百姓 七、大肆征战,劳民伤财
八、忠言逆耳,冤杀贤良
九、卖官鬻(yù)爵,奸佞(nìng)当道
十、言而无信,立功无赏
——《旧唐书·李密传》
隋末农民起义:
爆发地点:山东
发展状况:席卷全国,形成 了许多反隋队伍
斗争结果: 使隋朝面临瓦解
618年,隋炀帝被部下 在江都杀死,隋朝灭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隋的统一:开皇之治(隋文帝) 2、隋炀帝:隋朝大运河 3、开创科举制度 4、二世而亡
概括隋朝的特征: 繁荣而短暂
历史上与隋王朝有着惊人相似的一个王朝是秦
朝,这两个王朝的相似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 统治时间短,都是二世而亡。 ② 都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全国统一。 ③ 都有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秦:万里长城;
三点
海河
永济渠
涿郡(今北京)
四段
洛阳
通济渠
五河 黄河
淮河
邗沟
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
最长的运河。 长江
江南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浙江,即钱塘江
余杭(今杭州)
材料分析(一):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开通大运河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开通大运河
隋炀帝真的是为了看到绮丽的琼花而开 凿长达四五千里的大运河吗?
探究: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
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隋朝的政治中 心(长安)在北方,而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 (南朝时江南地区开发)。依靠陆路运输,运量小、速 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而我国河流大多为东西

部编七年历史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历史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历史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是部编七年历史级下册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统一、繁荣及灭亡的过程。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隋朝的建立背景、隋文帝的统一措施、隋炀帝的统治及其衰败、隋朝的灭亡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历史地位,认识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我国历史的一些基本知识,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的具体过程、原因及其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建立背景、统一措施、灭亡过程及其原因,认识隋朝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隋朝的统一过程、灭亡原因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隋朝灭亡的原因,隋朝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隋朝的基本情况,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隋朝有哪些重要历史事件?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隋朝的历史图片、地图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历史资料,分析隋朝的统一过程、灭亡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28张PPT)

隋朝末年,人民为逃避徭役和兵役, 被迫采用断手断足的方式,时称“福手福 足”有的地区人民连草根树皮也吃不上。 人民在各地形成了许多反隋的队伍, 起义军在发布的檄文中,痛斥隋炀帝“磬 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 尽。”
隋炀帝龙舟模型
隋朝大运河_标清.flv
四、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时期爆发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 在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蔓延到全国。
3、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4、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
和文化交流。
隋朝大运河示意简图
涿郡(北京)
海河 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 二长:二千多千米 长 安 洛阳 黄河
三点:三个城市
四段:分为四 段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淮水
江都(扬州) 六省:跨越六个省份(从北至 南)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须同时具备: 1.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
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没资格到中央 和地方担任官职
2.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
门阀世族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朝廷无实 权
科举制度诞生两件大事:
1、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 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2、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 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 式诞生。
国史大纲户口增殖仓禀丰实隋朝的统一一对北方的统一1北周时对北齐等北方的初步统一2控制北周大权削除国内敌对势力3突厥称臣解决后顾之忧佗ta钵bo控弦数十万中国惮之周齐争结姻好倾府藏以事之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隋朝建立与统一
(1)建立:
隋文帝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开皇之治”
(2)统一: 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
南北朝(公元 420年—公元589年[1])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 影响: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四百多年的南北分裂的局面,加强了 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 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

七年级历史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七年级历史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学设计教材:《中国历史》(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单元: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课题: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教学分析1. 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本课是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1课,介绍了隋朝建立及统一,结束了长达300多年政权分立的局面,重建大一统政权。

它开通了大运河,开创了科举取士制度,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然而它却又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命的朝代,它的灭亡给后人以深刻启迪。

隋朝的建立与发展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也是整个单元的基础,更是中国古代史中重要的一页。

2.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课标: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教材子目:本课依次展现了“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隋朝的灭亡”四个子目。

3.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本课通过四个子目,体现了两大内容,第一是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即隋朝短暂的历史,突出短命;第二是大运河与科举取士,即隋朝两大创举,实际上讲的是隋朝的治理,突出繁荣。

短暂而繁荣体现了隋朝的特点。

基于此,设计框架如下:一、隋之兴—打开“新”局面二、隋之治—两大新举措三、隋之亡—提供“新”教训二、教学目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设计 300字以内)1.时空观念:结合图示,知道隋朝建立、统一、灭亡基本情况;结合地图,了解大运河的概况;2.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结合文献史料,理解大运河对隋朝乃至后世的影响;3.唯物史观:以隋炀帝为例,知道从政治、经济等具体的视角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4. 家国情怀:通过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认识到爱惜民力,关注民生对国家稳固的重要性;通过探究科举制度的影响,理解考试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同时制度创新要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隋朝统一的意义;掌握隋朝大运河的概况;2. 难点:从隋朝灭亡中得到启示;理解科举制创立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教师活动:(1)出示“寒门逆袭”考试漫画和古代科举制图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为什么 会统一呢?
杨坚 谥号:文帝(隋文帝) 年号:开皇 仁寿
隋朝建立 时间:581年 都城:长安 统一时间:589年
人民渴望统一,北方民族的大交融,社 会经济的发展。
隋朝的统 一有什么 意义呢?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 势。
材料阅读
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人口400万户约2100万, 隋炀帝登基已达到890万户约5200万。 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90年)已垦田地1944 万顷,隋炀帝大业中期已垦田地5585万顷.
一、隋的统一
回顾 知识
单击此处可以编辑与添加低于大约三 十字的章节标题
政权分立与 民族交融
统一
杨坚 谥号:文帝(隋文帝) 年号:开皇 仁寿
隋朝建立 时间:581年 都城:长安 统一时间:589年
材料阅读
自西晋灭亡后,“天下丧乱,四海不 一”。长期的分裂割据,是的“战争相 寻”“书轨不同,生灵涂炭”。
2、大运河开通的意义: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 南北地区的政治、经 济、文化交流。
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3、如何评价大运河的 开通?(积极/消极)
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 “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 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 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
比较秦朝、隋朝有哪些异同
总结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建立
隋朝建设
隋朝统一
隋朝灭亡
隋文帝
隋炀帝
开通大运河 开创科举制度
谢谢观看
隋文帝有哪些措 施巩固隋王朝呢?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相关史事
隋朝末年,人民为逃 避徭役和兵役,被迫采用 断手断足的方式,时称 “福手福足”。有的地区 人民连草根树皮也吃不上。 起义军在发布的檄文中, 痛斥隋炀帝:“罄南山之 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 流恶难尽。”
隋炀帝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每年都要征发 大批的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 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夯实基础
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 论功不较多。”下列关于这首诗理解正确的是( )
A.赞扬了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交通 B.诗人认为,隋灭亡是因为开凿大运河 C.大运河的开通实现了我国南水北调 D.大运河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答案】A【详解】根据诗句中的“至今千里赖通波”“共禹论功不较多”可知,诗
隋炀帝多次巡游,乘坐高大华丽的龙舟,随 行的船只浩浩荡荡,沿途护卫的兵士和拉纤的民 工多达数十万,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
隋炀帝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 工,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2、概况:隋末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被杀 隋朝灭亡
知识拓展 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
隋朝称今天的台湾为流求。 隋炀帝即位不久,就派人前往流 求,先后有三次。第三次是在610 年,由文臣武将率领10000多人, 从义安出发,渡海抵达流求,加 强了与流求的联系。隋朝对台湾 地区的认识比前代前进了一大步。 在《隋书》中,就有对流求的专 门记载,详细记述了这一地区地 理、物产、社会组织、饮食服饰、 习俗等方面宋朝
明清
1905年
增加考试科目
开武举 创殿试
大幅度增加 科举取士名额
八股取士
清政府废除 科举制
3、影响:
(1)积极:①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加强了皇权;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1)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1)

【点拨】材料中“我们的祖先遇到了许多难题……但他们克 服了重重困难”,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B正确。材料没 有体现社会秩序、南北联系以及经济繁荣的信息,排除A 、C、D。
返回
3.[2022 ·滨州]缪凤林先生在《唐朝的职官与选举制度》一 文中提出:“九品中正之弊致成贵族政治,矫之以科举 ,而后贡选考试机会均等,不特泯贵族平民之阶级,庶 民之优秀者,亦得与贵族均享政权。”这段话意在说明 科举制度( B ) A.强调血缘,看重门第 B.注重才能,机会均等 C.发展教育,扩大基础 D.重视门第,兼顾才能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背景:
① 庶族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积极 要求参政。
② 已有的选官制度矛盾突出,无法适应政治发展 的需要,中央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 政府各级行政机构之中去。
2.开创过程:
① 隋文帝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隋文帝:
杨坚,华阴人,隋朝的开国 君主。
初仕北周,封隋公,581年, 静帝禅让为帝,国号隋。
在位二十四年,后为次子杨 广所弑,谥文帝。
隋文帝
5.意义: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6.发展措施: ①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 ② 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③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个国家的控制,而且朕在日理万机之余可以乘龙舟游江南,体 察民情,实乃一大幸事。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说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与过:
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开通大运 河无论主观目的如何,给当时的老百姓都带来了深 重的苦难。大运河在古代发挥交通命脉的功能,是 从唐朝开始。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大运河南物北 运的功能发挥得越来越多,对历代王朝,尤其是在 元、明、清的数百年间,更是功不可没。时至今日, 大运河仍在发挥着作用。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共1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共16张PPT)
北朝
东魏
十六国 三国 西晋 北魏
北齐 北周
西魏
东晋




南朝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统一与统治
隋文帝的
隋文帝的统一与统治
隋文帝的统一与统治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 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 发展大趋势。
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一与统治
创建科举制
秦汉——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新格局,大运河的开凿,推动了经济的发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同
时也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
措施 政治 设进士科 影响
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营建东都洛阳、
修筑长城和驰道
三次征辽东
经济 开通大运河
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 交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隋炀帝与大运河
605年-606年
建成东都洛阳
每月用工约200万人
605年-610年 开凿大运河 先后征夫约300万人 ……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607 年-608年 东修长城 先后征夫约120万人 进退艰阻……
商旅往还,船乘不绝。
——《旧唐书·李勣传》
舳舻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 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 ——(隋)杨广《泛龙舟》
隋炀帝与大运河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
制度,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
经济
编订户籍
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社会经济的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4、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二、繁荣的原因: (一)开皇之治
(二)在经济方面开通了连接南北的大运河,选官制度开创科举制度。 1、大运河(隋炀帝) (1)目的:605年,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2)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3)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4)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1、历史地位 2、贡献及作用
课堂小结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隋朝同秦朝相似:繁荣而短暂】P2-4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581年-618年)
1、建立:581年(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 2、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3、灭亡:618年 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炀帝二世而亡)新局面
(1)经济上:开通大运河 (2)政治上:选官制度开始实行科举制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从公元604年11月发诏,第二年2月正式启……“开 凿大运河”。……旨在加强南北的经济文化联系。
——袁刚《君王的比较和隋炀帝的事功与暴政》
(1)目的:605年,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 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 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3)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 河。 (4)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 塘江,全长2700公里。 (5)评价、作用 (积极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 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消极作用-----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时间
项目
隋初
隋盛世
表现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是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你是否认同两诗对“此河” 的评价?
胡 同增意对胡时大增间 运观河点的,开因河通为段 以大否运定河征为的发主民修夫,建认劳为民大伤运财民河,是引谣隋起朝了暴社政会的的表不现满,, 是 加隋快灭了605亡隋年的朝主的要灭通原亡济因。渠。 100余万 运河水,荡悠悠, 皮 过 或 的日。同灭休意亡660058对皮是年年大日因运休为河观隋永的点朝邗济开沟,的渠通因暴以为政肯大。11定0运00余余为河万万主起,到认贯隋一为通炀心大南皇只运北帝把河的下 琼造作扬花福用州看后,。,代同,时功隋大朝于 评 价61:0年贯通南江北南,河却劳民1伤0余财万,加速万隋里朝江灭山亡一(旦一丢分。为二)
王损之的仕途
王家世代是平民阶层,家中只有一个弟弟和老母 亲。弟弟前几年被朝廷抓去开凿大运河,王损之自己 空有诗书却苦于无人举荐,怀才不遇。一年,朝廷贴 出告示,告知民众,朝廷设置进士科,通过诗赋,时 务策等考试,登科及第者就可以进入朝廷做官。这对 于王损之来说,可是一个好消息。新政策出来,所有 人都可以凭借才学入仕,一时士人沸腾,学子争先苦
③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 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
④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给社会带来革新气息和 创造精神。
⑤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哪些? 【2点以上】
建立背景:
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政权特点: 都制定了新的措施来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
存在时间:都很短暂,二世而亡。 灭亡原因:都因为统治者暴政,被农民起义推翻。 大型工程:都修筑了大型工程:长城、大运河。 历史地位:
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灭亡教训为后来朝代的统治者借鉴。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解析】隋朝于581年建立,618年灭亡,统治时间不到40年; 但隋朝短暂的统治时期内也曾出现了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故B项 最全面且符合史实。
二、非选择题
11. 材料一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二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易错易混: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标志是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而 不是隋文帝建立考试选拔制度。
四、隋朝的灭亡 1.原因:隋炀帝统治残暴,社会矛盾激化。 2.过程:农民起义首先爆发在山东地区,随即蔓延到全国。 __6_1_8__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归类探究
类型之一 了解隋朝的兴亡 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时间的分
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北周末年,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 B )
A.洛阳 B.长安 C.建康 D.北京
2.[2019·内江]隋朝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但统一全国的伟业确立 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其结束南北长期分裂局面的时间 是( B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解析】 根据材料“隋唐时期”“它否定按门第选官”等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 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答案选D。
8.科举制是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重要制度,科举制正式确 立于( B )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唐太宗时 D.唐玄宗时
裂割据局面的朝代是( B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点悟】 本题考查隋朝建立和统一的相关知识。581年, 北周外戚杨坚(即隋文帝)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 安。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自西晋 末年以来长时间的分裂割据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材分析:隋朝是继魏晋南北朝分裂局面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本课内容主要包括隋朝的建立及完成统一的过程。

隋朝开凿大运河,并在制度上首次实施开科取士的科举制度,在隋炀帝时期,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到清末。

隋朝灭亡的原因,以及对隋朝的评价。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较为枯燥,因此,为吸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在讲授过程中首先必须要把握重难点,然后进行必要的拓展,尤其在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及科举制度等知识点,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要进一步进行讲解。

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了解隋朝的建立、统一的时间及意义,了解隋朝强盛的原因及表现,掌握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和作用,了解科举制的创建过程及作用,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思考与探究“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大运河”“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通”等问题,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图片及教材的讲述,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国家统一是历史反正的必然趋势。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常的运河,它的开通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见证,至今仍值得我们为之骄傲。

科举制度的出现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是促进隋朝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学重点: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及作用,科举制的创建过程及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对隋朝大运河及隋朝统治的评价。

教学用具:图片、课堂练习题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片展示法、课堂提问等教学过程:一、隋朝的建立及统一1. 隋朝的建立南北朝时期,北方最后一个朝代是由鲜卑人建立的北周。

公元578年,北周武帝死,子宣帝继位。

周宣帝昏狂暴虐,诛杀宗室和大臣,用法苛刻,北周的统治阶层被削弱,统治基础实际上也被动摇。

次年,宣帝传位于子静帝,而自称“天元皇帝”,号所居为“天台”。

580年,宣帝病卒,时静帝还是小孩,大臣郑译、刘等遂奏请皇太后杨丽华,以外戚杨坚入宫辅政,由他总揽朝政。

杨坚原籍为弘农华阴,杨坚之父杨忠跟随北周太祖起义关西,因功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隋国公。

是北周关陇统治核心的“八柱国”之一。

杨坚承袭父爵,并且将长女杨丽华嫁给周宣帝为皇后。

杨坚在北周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特别是周宣帝死后,杨坚利用外戚身份,辅政大臣的地位,自为大丞相,都督内外诸军事。

逐步树立党羽,最终篡夺了外孙周静帝宇文阐的皇位。

公元581年,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是为隋文帝,改元开皇,定都长安,国号大隋。

陈后主荒淫骄侈,政治腐败,既不懂军事,又不纳部将建议,自恃“长江天堑”,疏于防务。

589年1月20日,陈后主在「兵久不决,令人腹烦」的情况下,对贺假设弼军发动白土冈之战。

他仓促的派鲁广达、任忠、樊毅、孔范与萧摩诃率军出战,於白土冈南北列长蛇阵20里,首尾进退互不相知。

贺假设弼军初战不利,然后集中攻破薄弱的孔范军。

陈军全线溃退,贺假设弼从北掖门攻入台城〔建康宫城〕。

韩擒虎军占领秦淮河南岸石子冈〔今江苏南京雨花台〕后,陈将任忠请降,开北岸朱雀门迎韩擒虎入城。

当时陈后主身边大臣只有尚书左仆射袁宪一人。

袁宪建议如同梁武帝见侯景故事,庄严的向隋军投降。

但是陈后主畏惧而不从,与爱妃张丽华、孔贵人躲到井里面。

最后被韩擒虎俘虏,陈灭亡。

隋朝统一后,隋文帝大力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三省六部制,提高行政效率。

各地建立粮仓,如长安的太仓、洛阳的含嘉仓、洛口仓〔粮食藏量可供给全国五六十年〕,人口从3000多万锐增到4600多万。

垦田1900多万顷增加到5500多万顷〔1顷等于100亩〕。

二、大运河的开凿太子杨勇好学,善于写词赋,性格宽仁和后,率意任情,没有虚伪作假的行为。

杨勇曾给自己的蜀铠装饰花纹,隋文帝见了不高兴,恐怕导致奢侈风气。

杨广得知这些,更加自我伪装,侍妾只是凑够数量,却只和萧妃起居在一起。

皇后因此轻视杨勇,称赞杨广的德行。

杨广每次来朝,车马侍从都俭约朴素,恭敬的应对朝臣,礼节极其谦卑,因此名声在隋文帝的儿子诸王里是最好的。

杨广又向独孤皇后诬告杨勇要陷害、屠戮。

从独孤皇后的答复中,杨广知道了皇后已经改了主意,便设计夺取储君的地位。

杨广与张衡等人定策。

杨广、杨素、独孤皇后不断陷害杨勇。

最终,开皇十二年〔600〕十月,隋文帝废杨勇,十一月,改立杨广为皇太子。

605年,隋炀帝即位第一年就修阳渠故道、汴渠故道为通济渠,同年修东汉陈登所开的邗沟直道,大业四年〔608年〕,又征发河北民工百万疏浚汉代屯氏河、大河故渎与曹操所开白沟为永济渠,大业六年〔610年〕疏浚春秋吴运河、秦丹徒水道、南朝运河为江南河。

至此,开凿大运河的工程基本完成。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前后用了六年的时间。

隋炀帝先后开凿疏浚了由黄河进入汴水,再由汴水进入淮河的通济渠;还有从淮河进入长江的邗沟;从京口〔现代江苏镇江〕到达会稽〔现代浙江绍兴〕的江南河;引沁水向南到达黄河,向北到达涿郡〔现代的北京〕的永济渠。

这些渠南北连通,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运河。

大运河从北方的涿郡到达南方的余杭,南北蜿蜒长达五千多里。

隋朝大运河以会稽、洛阳、涿郡为三点,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四段,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连接起来。

南宋时期,随着政治中心南移,通济渠〔汴河〕、永济渠的漕运地位逐步减弱,再加上每年缺少清淤治理,运河河床逐渐淤塞断流。

元、明、清时期,朝廷再修大运河的时候,将河道直接取直,由北京直通杭绍,不再绕道洛阳。

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

当时运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绝”。

大运河对隋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加强,都起了促进作用。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至余杭,北到涿郡〔今北京〕,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上,经过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北京七个省市,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后世元朝开凿京杭大运河。

京绍大运河的大部分河道不是隋朝大运河的河道。

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朝以前官位世袭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孝廉举荐制度。

隋唐科举制的横空出世,无疑是历史的进步。

科举开放了证券,摈弃了出身、地域、年龄等外在因素,只考量个人的学识,允许所有人自由竞争,所有想做官的人,只要通过统一的考试就能入仕。

相反,即便是王侯子弟,通不过考试也只能做一辈子的平民百姓。

这就排除了权力因素的干扰,限制了既得利益集团,在理论上实现了公平公正。

科举制度设计秉承的公平公正原则和择才而用的做法,相对之前各项入仕制度有着巨大进步。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补充知识:童试:秀才。

科试:进省赶考。

乡试:举人。

会试:贡士或候补进士。

殿试:进士。

朝试:做官〕。

随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这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利,扩大了管理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多年。

四、隋朝的灭亡炀帝登基后,束缚全无,本性毕露,开始任意奢侈起来。

由于隋文帝统治期间国家安定富强,隋炀帝认为国家财力完全够自己任意挥霍。

他羡慕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功业,于是大量兴建宫殿,并派出使者出使外国,别的国家来朝见,他都送出贵重的礼物,有不听他号召的,他就马上派兵去打,搞的穷兵黔武,民不聊生。

他在玉门关之外搞屯田,向天下富人征收钱财,还大量购买战马,一匹马价值十几万,被摊派的富人十家有九家破产。

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联系,同时为了自己去南方游玩方便征发了100多万的人开凿大运河,一共开凿了4条河道出来,最后将他们连贯起来,成为一条贯穿南北,长达4000多里的大运河。

虽然这条河为我国紧急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旦对于当时的人民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无数的老百姓都在开凿过程中死去。

隋炀帝喜欢四处游玩,但是又不希望别人知道他的行踪,所以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在几条不同的道路上设置休息的地方,每个地方都准备山珍海味,为了准备这些东西,当地的官员费劲脑汁,花费巨大,最后还是要摊到老百姓的头上,但实际隋炀帝只经过一个地方,其他地方的东西都浪费了。

从东都到扬州的大运河刚刚开凿完毕,隋炀帝就迫不及待的去巡游。

他带领20万人、上万条大船,浩浩荡荡的从东都出发。

这么庞大的船队,靠风力行驶是不可能的,为了他们能够游玩,沿途的官员早就准备好了。

他们在河边修建了御道,征发了8万多民工来拉纤,让军队夹道护送,真是说不尽的豪华。

炀帝还命令沿路的百姓为他们准备久酒食,当地官员为了讨好皇帝,逼迫百姓倾家荡产也要准备上好的酒食,往往一次就要好几百桌,隋炀帝那里能吃的了这么多,他身边的王公大臣也吃不了,剩下的菜都就地挖个坑埋掉,奢侈浪费到极点。

这次隋炀帝玩的心满意足,从此几乎每年都游玩一次,每年当地的老百姓都要经历一次生死浩劫。

隋炀帝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还动用100万多人修建长城,限期20天完成,为了完工又活活累死不少人,隋炀帝这些暴政把老百姓压的喘不起气来,但他还是不满足,又发动了对高句丽的战争。

公元611年,下令对高句丽宣战,他亲自指挥。

他下令全国军队全部到涿郡集合,造东莱造兵船300艘。

造船工人日夜泡在水里,许多人下半身被泡烂,死了好多人。

接着他又下令各地督造大车数万辆,征发了几十万人,不分白天黑夜的将物资运到北方,许多人都累死饿死。

沿路都是倒毙的尸体。

2.隋朝的灭亡隋朝末年,统治者征敛无度,民夫转输不息,徭役无期,士卒多列沟壑,骸骨普及平野。

黄河之北,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成蒿莱。

加之灾年饥馑,谷价猛增,百姓困苦,冻馁交加。

在无法生存的情况下,农民揭竿而隋朝统治,计当时约百余支,普及全国。

在公元614年到617年间,农民起义的风暴已席卷全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在全国各地兴起的起义军大小不下100支,参加的人数达数百万。

后来,农民起义军汇成三支强大反隋主力:一支是河南的瓦岗军,一支是河北的窦建德军,一支是江淮地区的杜伏威军。

其中最大的便是瓦岗军。

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作业:课堂练习PPT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自主学案基础知识梳理〔1〕隋的建立: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为都城,就是隋文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