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史重点知识整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中国新闻事业的诞生与初步发展

一、唐代进奏院状现存的年代最早的一份中国古代报纸。是一种从官文书游离出来的传播载体,是一种新闻传播工具,以传报来自朝廷的信息为主要内容,由地方以及军政单位派驻首都的进奏官向地方传发,因而带有官方的性质,属于古代官报的范畴,但不是中央政府统一下发的正式官报。

二、开元杂报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报纸,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唐代开元年间在首都长安皇宫门外,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这种朝政简报被抄寄外地以使朝廷动态在封建阶级内部更广泛地传播。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

三、邸报特点: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从官文书中分离出来;定期发行;“邸报”名称第一次出现。

内容:皇帝的诏旨、起居;官吏的任免;臣僚奏章;军事情报;刑罚。

和唐代的进奏院状比较起来,宋代的进奏院状有了很大的发展,具有更多的报纸的特征,更接近于近代的官报:

1、他已经是一种在封建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按一定制度、一式多份的发往诸路州郡,向地方传报朝廷信息的中央一级的官报。

2、他已经成为当时社会上传播朝廷政事信息的重要载体。

3、他已经完全从官文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官方的新闻

传播工具。

4、它是定期连续发行的。

四、定本制度定本制度起始于宋朝真宗咸平二年。定本即经官方审定后的邸报样本。进奏官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不得超过范围。定本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加强了当时统治者对邸报对控制,迫使进奏官们只能按照当局允许发布的内容进行传报活动,使邸报能够更好的贯彻皇帝和重臣的意图。

五、小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最早出现于北宋末年,盛行于南宋,是宋代社会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严重的产物。

特点是:1、刊载新闻和时事政治性材料为主的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无固定报头、名称;

2、肇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

3、发行人广泛;

4、内容复杂;

5、既有手写也有印刷;

6、读者广泛。

六、《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近代化报刊,1815年8月5日,由英国人米怜在马六甲正式创刊。性质:宗教宣传性质的期刊,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

内容:它的内容首为宗教,占绝大篇幅。其次是伦理道德方面的说教。第三项内容是科学知识,主要为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在传教士看来,科学是宗教的侍女,是为宗教服务的,宣传科学的目的正是为了要人们相信神的威力。

形式:线装书式、雕版印刷;

文风:文白相掺、通俗浅显、对话体、章回体。

1821年12月停刊。

七、《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创办人和主编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内容以时事政治为主,言论用来宣传中外人士之间行为准则。《东西洋考》设有新闻专栏,在业务上,已在相当程度上具有近代报刊的基本特征了。1833年12月,《东西洋考》刊载了《新闻纸略论》,内容为报纸的起源、新闻自由和当时西方国家报纸出版情况,它是我国中文报刊上刊载的第一篇新闻学专文。该刊在中国出版两年多

八、《蜜蜂华报》1822年9月12日,葡萄牙文周刊《蜜蜂华报》创刊,为澳门出版的、也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外文报纸,这是当时的葡萄牙执政党在澳门的政府机关报,由安东尼奥任主编。1823年12月停刊。

九、《遐迩贯珍》1853年8月1日创刊,英国传教士麦都思

为创办人和首任主编,内容上以时事新闻为重点。

它不仅是香港最早出版的中文刊物,也是最早使用铅印的中文报刊,结束了中文近代报刊雕版印刷的时代。

在业务上一个重大特色,就是重视新闻并对新闻报道进行了重大改革,所刊新闻条数多,新闻内容结构与以往相比,所载多为国内新闻

十、《申报》1872年4月30日,《申报》创刊。是旧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一家报纸,我国商业性报纸的成功典范。创办人为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其办报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赚钱。

《申报》是第一家外国人所办报刊中一直由中国人主持笔政的;

最早使用电报传送新闻稿;

最早发布号外;

报纸言论工作的加强,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文艺作品;经营的其他出版事业:《瀛寰琐记》、《环瀛画报》、《点石斋画报》、《聚珍版丛报》、《古今图书集成》

发行、广告等报业经营业务上的经验。

《申报》1949年停刊。

十一、《大公报》于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创刊,创办人是满族爱过知识分子英华,在政治上倾向君主立宪,但却以“敢言”、“替劳苦大众说话”和报风严肃,摈弃“猥

邪琐屑之事”而受到读者的欢迎。成为华北地区颇有影响力的报纸,是中国迄今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十二、《大公报》发展的几个阶段

《大公报》经历了四个阶段:

1英华时期:1902年6月17日—1916年,在政治上倾向君主立宪,但却以“敢言”、“替劳苦大众说话”和报风严肃,摈弃“猥邪琐屑之事”而受到读者的欢迎,成为华北地区颇有影响力的报纸。

2王郅隆时期:1916年10月,王郅隆全面接收《大公报》,聘请有过办报经历的胡政之为主笔兼经理,在张勋复辟、五四运动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大公报》发表过不少有分量的文章,1925年11月27日宣布停刊。

3新记公司时期:大公报最辉煌的时期是1926年至1949年,即所谓“新记”大公报时期,“四不主义”(不党、不卖、不私、不盲)最为出名。张季鸾、胡政之等优秀报人让它成为当时中国新闻界的翘楚。

4一九四九年以来在香港办报的时期:大公报是一个独立完整的经济实体,不依附任何党派及社会团体,报纸是一个传播组织,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发表广大老百姓的心声、培养大批优秀新闻工作者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十三、《新记大公报》《大公报》在1926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3人组成的新记公司接办后,于1926年9月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