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放牧
《草原放牧》教案教师资格面试小学音乐
《草原放牧》教案教师资格面试小学音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音乐课程标准》第三册,第六章节——《草原放牧》。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草原音乐的特点,学习歌曲《草原放牧》,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了解草原文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草原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热爱。
2. 学会歌曲《草原放牧》,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通过学习草原音乐,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歌曲《草原放牧》的旋律、节奏、歌词。
难点:理解草原音乐的风格特点,并能运用到实际演唱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钢琴、教学课件、草原音乐相关资料。
学生: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草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描述草原的特点,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辽阔与美丽。
2. 歌曲学习(15分钟)a. 教师播放歌曲《草原放牧》,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b.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节奏错误。
c.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指导,教师巡回指导。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歌曲中的一段旋律,讲解其音乐特点,如:旋律线的起伏、节奏的变换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钢琴伴奏,演唱歌曲《草原放牧》,注意歌曲的表现力。
5. 歌曲展示(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草原放牧》2. 内容:a. 草原音乐特点b. 歌曲旋律、节奏、歌词c. 歌曲演唱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为家人演唱歌曲《草原放牧》,并尝试创作一段草原风格的旋律。
2. 答案:教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民族的音乐风格,拓宽音乐视野。
推荐学生课后观看相关音乐视频,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路》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歌曲学习中的例题讲解6. 板书设计的内容布局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确保所选教材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相符合。
《草原放牧》课后教学反思
《草原放牧》课后教学反思1、《草原放牧》课后教学反思器乐曲《草原放牧》是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的第一段。
共分两个主题,第一主题节奏轻快活泼,旋律灵活,速度较快,刻画了小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的情景。
第二主题音调宽广起伏,速度缓慢,表达了对美丽家乡和幸福生活的'赞美。
教学中,我首先让孩子们认识琵琶,了解琵琶的相关知识,知道琵琶的演奏姿势,在听了草原小姐妹的故事后,孩子们对都对两姐妹产生了崇拜之情,乐曲有两个主题旋律,两个旋律有明显的不同,第一段速度较快、情绪很欢快,第二段速度较慢、情绪比较抒情,这些很多孩子都能感受出来,教学中,我还让孩子们通过线条或图形表现两段音乐的不同,有些孩子表现非常好,1班的李若涵同学说:“第二段音乐是悲伤的、难过的”,所以他的创作中用很多“点”表示眼泪,还有同学第一段音乐用“点”表示欢快、跳动的,第二段音乐用“线”表示优美、连贯的,这些都让我感受到音乐的强大力量。
同样的“点”可以表示跳动,可以表示眼泪,这取决于我们怎样理解、怎样表达,音乐带给我们的发散的思维、自由想象的空间,值得我们认真地聆听、真切的感受,原本是通过聆听,自由表达,然而很多孩子却人云亦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及与音乐相结合的表达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2、《草原放牧》课后教学反思器乐曲《草原放牧》是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的第一段。
共分两个主题,第一主题节奏轻快活泼,旋律灵活,速度较快,刻画了小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的情景。
第二主题音调宽广起伏,速度缓慢,表达了对美丽家乡和幸福生活的'赞美。
教学中,我首先让孩子们认识琵琶,了解琵琶的相关知识,知道琵琶的演奏姿势,在听了草原小姐妹的故事后,孩子们对都对两姐妹产生了崇拜之情,乐曲有两个主题旋律,两个旋律有明显的不同,第一段速度较快、情绪很欢快,第二段速度较慢、情绪比较抒情,这些很多孩子都能感受出来,教学中,我还让孩子们通过线条或图形表现两段音乐的不同,有些孩子表现非常好,1班的李若涵同学说:“第二段音乐是悲伤的、难过的”,所以他的创作中用很多“点”表示眼泪,还有同学第一段音乐用“点”表示欢快、跳动的,第二段音乐用“线”表示优美、连贯的,这些都让我感受到音乐的强大力量。
《草原放牧》的教案设计
《草原放牧》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草原放牧简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草原放牧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使学生认识到草原放牧对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草原生态的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草原放牧的定义和特点草原放牧的历史和现状草原放牧对畜牧业的作用草原放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草原放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案例分析法:分析草原放牧的成功案例和存在的问题。
小组讨论法:讨论草原放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1.4 教学资源草原放牧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草原放牧的案例资料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资料1.5 教学评价学生对草原放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学生对草原放牧对畜牧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认识程度。
学生对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提出的建议和措施的可行性。
第二章:草原放牧的起源和发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草原放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使学生认识到草原放牧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2 教学内容草原放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草原放牧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草原放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草原放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图片展示法:展示草原放牧在不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小组讨论法:讨论草原放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2.4 教学资源草原放牧的历史资料和图片草原放牧相关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的介绍草原放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的案例资料2.5 教学评价学生对草原放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的理解程度。
学生对草原放牧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的认识程度。
第三章:草原放牧的现状和问题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草原放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使学生认识到解决草原放牧问题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草原放牧的现状草原放牧存在的问题草原放牧问题的原因分析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草原放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案例分析法:分析草原放牧问题的原因及影响。
小组讨论法:讨论解决草原放牧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3.4 教学资源草原放牧现状的相关数据和图片草原放牧问题的案例资料解决草原放牧问题的方法和措施的相关资料3.5 教学评价学生对草原放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理解程度。
草原放牧 教案
草原放牧教案教案标题:草原放牧教学目标:1. 了解草原放牧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草原放牧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草原放牧的定义和分类。
2. 草原放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草原放牧的技术要点和管理方法。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草原的美景,引起学生对草原放牧的兴趣。
2. 介绍草原放牧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了解草原放牧对于维护草原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 分类讲解草原放牧的不同形式,如游牧放牧和定居放牧,并比较它们对草原环境的影响。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草原放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展示他们的观点和结论。
5. 介绍草原放牧的技术要点和管理方法,包括合理的放牧密度、轮牧制度和草原恢复措施等。
6. 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一些草原放牧的案例,让他们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7.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草原放牧的重要性和学生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中的责任。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草原景观。
2. 相关的教科书和参考书籍。
3. 草原放牧案例资料。
评估方式:1. 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2. 案例分析的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和创造性。
3. 学生对草原放牧的理解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拓展活动: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附近的草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体验草原放牧的实际情况。
2. 研究报告:让学生选择一个草原放牧相关的话题进行研究,并撰写一份研究报告。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评估环节,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估方式,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书面报告,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同时,拓展活动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草原放牧》的教案设计
《草原放牧》的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草原放牧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让学生了解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保护的重要性。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草原放牧场景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题:草原放牧的基本概念2.2 课题: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保护2.3 课题:草原放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4 课题:农民劳动与草原放牧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草原放牧场景,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3.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草原放牧的影响和保护措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草原牧场,亲身感受草原放牧的实际情况。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草原放牧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4.2 讲解草原放牧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草原放牧的重要性。
4.3 分析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草原放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4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草原放牧场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等,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2 观察和描述评价:评价学生对草原放牧场景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包括观察到的细节和描述的准确性。
5.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第六章:教学内容6.1 课题:草原放牧的传统习俗与文化6.2 课题:草原放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6.3 课题:可持续发展与草原放牧6.4 课题:草原放牧与动物福利第七章:教学方法7.1 案例分析法:提供草原放牧的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7.2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讨草原放牧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草原放牧》PPT课件
先用圆号奏出号角般的声音后, 音乐由低到高、由弱渐强、生机盎然,富有动力感。
琵琶:
琵琶是我国的一种民族 弹拨乐器。曲颈,半梨形 音箱,四根弦。音色清脆 柔和,演奏技巧多样,表 现力极为丰富。
第一部分(A) 速度 节奏
旋律
较快
灵活跳跃
第一主题是根据电影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 主题歌改写的。小姐妹”天真、活泼、乐观、富有 朝气的少年形象以及学们聆听音乐,听一听:这部分在情绪、节奏上 与第一部分有什么不同?它表现了什么情景?
反映“草原放牧”的另一面: 发自内心的热情歌唱,赞颂美丽广阔的草原
第二部分(B)
曲调
速度
旋律
宽广起伏
缓慢
舒展
第二主题是一段抒情性旋律,与第一主题形成鲜明的 对比,从另一角度表现了内蒙人民的生活,以及对美 丽草原进行如歌似的赞美,表现了草原人民幸福的生 活和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
草原放牧
-.
你知道“草原小姐妹”的故事吗?
草原英雄小姐妹,是1964年2月9日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达茂旗草 原的蒙古族姐妹龙梅和玉荣为生产队放羊时遭遇暴风雪,为了不 使生产队的羊群遭到损失,两人顶风冒雪追赶羊群20多个小时, 直到在雪地里晕倒冻伤,后二人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截肢。
草原放牧
她们的英雄事迹后来在中国内地广泛传扬,因此两人被誉为“草原英雄小 姐妹”。当时龙梅年仅11岁,玉荣才9岁。她们为保卫集体财产而不怕牺牲的
当年的小姐妹
根据《草原赞歌》改编的乐曲《草原放牧》
全曲一共有五个部分: ①草原放牧; ②与暴风雪搏斗; ③在寒夜中前进; ④党的关怀记心间; ⑤千万朵红花遍地开。
音乐伴你成长
英雄事迹传遍了内蒙古大草原和全国各地。这首协奏曲是以同名电影主题歌和 一支内蒙古歌曲的旋律片段作为音乐素材而写成的。
草原放牧(五线谱)课件
五线谱是音乐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可以帮助作曲家记录和整理音乐灵感,并确保乐曲的准确性和可演奏性 。
详细描述
作曲家使用五线谱可以方便地记录和修改乐曲,包括旋律、和声、节奏和织体等。五线谱还可以帮助作曲家与其 他音乐人沟通,确保乐曲的顺利演奏和传播。
五线谱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总结词
五线谱在音乐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它 不仅帮助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还培 养了他们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草原放牧能够充分利用天然草地的生产力和生态功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促进生 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草原放牧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游牧民族的主要生产方式。
草原放牧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草原放牧起源于古代游牧民族的生产 生活方式,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人类 文明的进步,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 色的草原文化。
草原放牧的历史悠久,对世界畜牧业 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草原放牧(五线谱)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草原放牧简介 • 五线谱基础知识 • 草原放牧五线谱曲目解析 • 五线谱与草原音乐文化 • 草原放牧五线谱实践与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草原放牧简介
CHAPTER
草原放牧的定义
草原放牧是一种利用天然草原资源,通过合理地管理和利用,使家畜在草原上自由 采食、活动,以达到生产优质畜产品的目的的生产方式。
草原音乐与五线谱的相互影响
五线谱丰富了草原音乐的表现形式
通过五线谱的记录和传播,草原音乐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和演绎,同时也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性。
草原音乐对五线谱的发展产生影响
在草原音乐的创作和演绎过程中,五线谱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草原音乐的风格和特 点。
《草原放牧》琵琶协奏曲介绍
《草原放牧》琵琶协奏曲介绍
一、产生背景
《草原放牧》是一首充满活力、描绘草原风情的大型琵琶协奏曲。
这首曲目由著名作曲家刘德海先生创作于1974年,其目的是通过音乐艺术形式,表现出祖国边疆壮丽景色和热情奔放的牧民生活。
它采用了琵琶独特的演奏技巧,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西洋音乐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了中国音乐宝库中的瑰宝。
二、曲目概述
《草原放牧》共分为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引子”描绘了广袤无垠的草原,展现出自然景观和宁静的牧民生活。
第二乐章“放牧”表现了牧民们热情奔放、充满活力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草原的热爱和眷恋。
第三乐章“尾声”则以壮观的场景结束全曲,展现出祖国边疆的辽阔和壮美。
三、演奏技巧
《草原放牧》在演奏技巧方面具有很高的难度。
它要求演奏者具备扎实的琵琶演奏基础,并能够熟练掌握各种独特的演奏技巧,如扫弦、拨弦、轮指等。
此外,演奏者还需具备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投入,才能将这首曲目演绎得淋漓尽致。
四、音乐特色
《草原放牧》以其鲜明的音乐特色,将传统琵琶演奏与现代音乐元素完美融合。
在曲式结构上,它采用了西洋协奏曲的形式,使音乐更加丰富多样;在旋律上,它运用了大量的民族音乐元素,展现了浓厚的民族风情;在演奏技巧上,它充分挖掘了琵琶的潜力,将琵琶的音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总的来说,《草原放牧》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强烈现代感的琵琶协奏曲。
它不仅展示了琵琶这一传统乐器的独特魅力,更通过音乐艺术形式表现出祖国边疆的美丽风光和热情奔放的牧民生活。
这首曲目已成为中国音乐宝库中的经典之作,深受广大听众喜爱。
草原放牧教案
草原放牧教案
教案标题:草原放牧
教案目标:
1.了解草原生态系统和草原放牧的重要性;
2.了解草食动物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3.了解草原放牧的实践和管理。
教案步骤:
引入活动:
1.通过播放草原风光的视频或呈现草原图片,引起学生对草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草原放牧的好奇心。
知识讲解:
2.介绍草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包括气候、植被和动物种类。
3.讨论草食动物的基本特征和习性,如反刍、选择性食草和群居等。
4.解释草原放牧的概念,包括利用草原生态系统的方法来饲养和管
理草食动物。
实践体验:
5.组织实地考察,参观当地的草原放牧区域,了解实际的草原放牧
情况,并与放牧员进行交流。
6.分组进行小型模拟放牧实验,在课堂内模拟草原环境和草食动物,学生自行选择合适的草食动物进行饲养和管理,并记录观察结果和收获。
总结归纳:
7.回顾学习过的知识,并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实地考察和模拟放牧实
验中的体验和发现。
8.总结草原放牧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草原放牧的实践和管理方法。
评估反馈:
9.布置小组或个人作业,让学生撰写一份关于草原放牧的报告,并
就草原放牧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思考和提出建议。
10.收集和评估学生的报告,提供个别反馈和建议,鼓励学生对草原放牧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
教案拓展:
1.邀请专家来到课堂上进行讲座,进一步介绍草原放牧的实践和管理。
2.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或学校的草原保护活动,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和实践能力。
注:根据具体的教育阶段和学生的能力,教案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和
补充。
草原放牧教案
草原放牧教案教案主题:草原放牧教案目标:1. 了解草原放牧的概念和意义。
2. 了解草原生态系统和草原中的常见植物和动物。
3. 了解草原放牧的优点和挑战。
4.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草原保护意识。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入草原放牧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草原放牧是指在草原上放养牲畜或其他家畜的活动,是一种草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式。
2.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生态。
讲解草原生态系统:1. 介绍草原的定义,草原是位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植被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
2. 介绍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常见植物和动物,如牛,羊,马,鹿等。
讲解草原放牧的意义:1. 介绍草原放牧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如保持草原的自然生态平衡,维护草原植被的更新,提供草原畜牧业的发展。
2. 强调草原放牧对土壤保持和防止草原退化的重要作用。
讲解草原放牧的优点:1. 介绍草原放牧能够利用广阔的草原资源,提供丰富的饲草和食物来源。
2. 强调草原放牧对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保障的重要性。
讲解草原放牧的挑战:1. 介绍草原放牧会带来的一些环境问题,如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引发草原火灾等。
2. 强调草原放牧需要合理管理,平衡生态保护和经济利用的关系。
总结:1. 对草原放牧进行总结,强调草原放牧对环境和经济的重要性和挑战。
2. 鼓励学生关注草原保护,提倡环保行动。
教案评估:1. 通过小组讨论或问答形式,测试学生对草原放牧的理解。
2. 个人写作或绘画形式,让学生表达对草原保护的想法。
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草原,了解实际草原放牧的情况和草原生态系统。
2. 进行草原保护宣传活动,如举办草原保护演讲比赛或绘制环境保护海报。
草原放牧教案
草原放牧教案引言草原放牧是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等民族的传统生产方式,是我国草原地区的主要经济活动。
传统的草原放牧方式对草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但在现代化进程中,草场的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不合理行为已经破坏了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
因此,草原放牧教育应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目标,提倡合理的草原养殖方式,并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目的1.了解草原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掌握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2.掌握草原放牧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放牧方式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与保护;3.引导学生形成珍爱草原生态环境的意识,树立环保理念;4.提高学生对草原地区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一、草原生态环境1.草原的定义与分类;2.草原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3.草原生态环境的价值与意义;4.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保护。
二、草原放牧1.草原放牧的定义与分类;2.草原放牧的发展历程;3.草原放牧的影响因素;4.不同放牧方式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与保护。
三、草原放牧教育1.草原放牧教育的概念与意义;2.草原放牧教育的内容与形式;3.草原放牧教育的基本原则;4.草原放牧教育的重要性与作用。
教学方法1.讲授法:结合多媒体展示、图表解说等形式进行课堂讲解;2.课堂讨论:让学生就草原放牧与保护的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言;3.观察实践:组织实地考察,以观察草原生态环境、草原动植物等为主要内容,让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加深对草原生态环境和草原放牧的认识;4.制作PPT: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PPT制作,以展示自己对草原放牧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评价1.考试:学生进行草原放牧教育相关知识的测试;2.作业:布置草原生态环境观察报告、草原放牧故事总结、PPT制作等作业;3.实践:组织探索式学习,观察草原生态环境实验,参加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等实践活动。
教学资源1.讲义、教材、课外读物等教学材料;2.多媒体设备、图表等展示设备;3.草原生态环境、草原放牧利用情况等相关的实物、图片、地图等;4.草原放牧教育活动所需的各种材料。
《草原放牧》的教案设计
《草原放牧》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草原放牧简介1.1 教学目标了解草原放牧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掌握草原放牧的主要特点和意义。
理解草原放牧对畜牧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草原放牧的定义和起源。
草原放牧的特点和重要性。
草原放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草原放牧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利用多媒体展示草原放牧的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分组讨论,探讨草原放牧的特点和意义。
第二章:草原放牧的畜牧业技术2.1 教学目标掌握草原放牧的畜牧业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
了解草原放牧中的饲料选择和管理。
学会草原放牧中的畜牧业管理和保护措施。
2.2 教学内容草原放牧的畜牧业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
饲料选择和管理的方法。
畜牧业管理和保护措施的实践技巧。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草原放牧的畜牧业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
实地考察草原放牧场,观察和体验饲料选择和管理。
案例分析,讨论畜牧业管理和保护措施的实际应用。
第三章:草原放牧的生态环境影响3.1 教学目标理解草原放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掌握草原放牧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
分析草原放牧对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草原放牧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草原放牧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
生态系统平衡与草原放牧的关系。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草原放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利用多媒体展示草原放牧对生态环境的正负面影响。
小组讨论,探讨草原放牧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
第四章:草原放牧的文化与传统4.1 教学目标了解草原放牧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
掌握草原放牧在各地域的文化特色。
分析草原放牧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传承。
4.2 教学内容草原放牧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
各地域草原放牧文化的特色。
草原放牧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传承。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草原放牧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
实地考察草原放牧地区,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
小组讨论,探讨草原放牧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传承。
草原放牧教案
草原放牧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草原放牧的意义和特点,掌握草原放牧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草原放牧的概念和意义2.草原放牧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草原放牧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介绍草原放牧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引发学生对草原放牧的兴趣和思考。
步骤二:讲解草原放牧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草原放牧的基本方法:–分时放牧:合理安排放牧时间,防止草原过度放牧。
–轮牧放牧:按照不同地区、季节和草原状况轮换放牧。
–移栽放牧:根据草原资源分布合理选择放牧点。
–防火放牧:预防和控制草原火灾,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2.草原放牧的技巧:–合理选择放牧路线,避免过度践踏和破坏草原。
–布置临时放牧圈,避免牲畜走散。
–严格控制放牧密度,防止过度损耗草原资源。
–根据草原生态环境合理选择放牧牲畜种类。
步骤三:讨论草原放牧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针对生态环境、草原资源及畜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并提供解决方法和建议。
步骤四: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一个草原放牧方案,并进行演示和讨论。
步骤五:总结老师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提出展望,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保护草原资源。
四、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分为两个部分:1.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响应,评估学生的互动和合作能力。
2.学生的小组活动成果:评估学生设计的草原放牧方案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五、教学资源•图书馆或网络资源:草原生态学、畜牧学等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PPT幻灯片:用于教学内容的展示和讲解。
六、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针对本课所学的草原放牧方法和技巧,设计一个草原放牧方案,并用Markdown格式撰写,提交到班级论坛让其他同学评价和讨论。
七、延伸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关于草原生态和畜牧管理方面的相关书籍和研究论文,进一步深入了解草原放牧的相关知识和实践经验。
2023年草原放牧教案(5篇
2023年草原放牧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态与环境保护》教材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第三节“草原生态系统的放牧”,详细内容包括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合理放牧的原理及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草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理解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生态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使学生掌握合理放牧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合理放牧的原理。
教学重点: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合理放牧的方法和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草原生态系统模型、放牧情景图片。
2. 学具:学习手册、笔、草稿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草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草原生态系统,提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学内容讲解:(1)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讲解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生产力、稳定性等。
(2)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过度放牧、不合理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危害。
(3)合理放牧的原理及措施:介绍合理放牧的原则、方法,如轮牧、控制放牧强度等。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草原放牧的实例,让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根据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制定合理放牧计划。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草原放牧方案。
六、板书设计1. 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2. 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3. 合理放牧的原理及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个草原放牧方案。
2. 答案:方案需包括草原类型、放牧动物种类、放牧时间、放牧强度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草原生态环境现状,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组织学生参观草原生态系统,实地了解放牧情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草原放牧说课稿
草原放牧说课稿一、说教材《草原放牧》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位于第五册第四单元。
本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草原上放牧的壮观场景,通过讲述小主人公与牧民一起放牧的经历,展现了草原的美丽风光、牧民的生活习俗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在教材中,本文具有以下作用和地位:1. 内容丰富,描绘了草原的自然风光,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2. 以小主人公的视角进行叙述,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本文是本单元的开篇课文,承担着引领学生走进草原、了解草原文化的重任。
4.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1. 描述草原的自然风光,如天空、草地、牛羊等。
2. 叙述小主人公与牧民一起放牧的经历,展现牧民的生活习俗。
3. 通过小主人公的所思所感,表达对草原的热爱和对牧民生活的向往。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
(3)了解草原的自然风光和牧民的生活习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感受作者描绘草原风光的优美语句,提高审美能力。
(2)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情感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2)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
(3)感受草原的自然风光和牧民的生活习俗。
2. 教学难点:(1)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2)理解课文所表达的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主题。
四、说教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草原放牧》这篇课文,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
是否应该禁止草原放牧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禁止草原放牧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禁止草原放牧。
首先,草原放牧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随着放牧范围的扩大,草原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导致草原退化、沙漠化等问题。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2万平方公里的草原因过度放牧而退化,这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其次,草原放牧也给当地社区带来了经济和社会问题。
过度放牧导致草原资源枯竭,牲畜死亡率增加,牧民生活水平下降。
同时,由于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草原地区的自然灾害频发,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活困难。
最后,禁止草原放牧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草原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禁止草原放牧可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的恢复和可持续利用,有利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长远生存。
反方观点,不应该禁止草原放牧。
首先,草原放牧是当地牧民的传统生产方式,是他们的生计来源。
禁止草原放牧将直接影响当地牧民的生活,导致社会稳定问题。
同时,草原放牧也是当地牧民的文化传统,对于维护当地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草原放牧可以促进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适度放牧,可以保持草原生态平衡,促进草原植被的更新和生长,有利于草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最后,禁止草原放牧可能导致牲畜养殖业的衰退,影响当地经济发展。
牲畜养殖业是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禁止草原放牧将对当地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总的来说,草原放牧是否应该被禁止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
我们应该寻求一种既能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又能保障当地牧民生计和文化传统的解决方案。
名人名句,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应该以道义为重,而不是只看眼前的利益。
经典案例,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额尔古纳市曾经实施过一项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对过度放牧进行了限制,结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学情及教材简析
《草原放牧》是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作者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写于1973年。乐曲描写了蒙古族少女龙梅、玉荣为保护集体羊群与暴风雪搏斗的事迹,表现了新中国少年儿童热爱集体,不畏风暴的高尚风格和勇敢的精神。乐曲采用琵琶协奏曲的形式一方面充分发挥琵琶的丰富表现力,同时又运用管弦乐队交响乐的丰富表现手段,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草原放牧》是个呈示性段落,由两个对比主题组成。在乐队的引子后,琵琶奏出的呈示主题,节奏轻松活跃,旋律明朗欢快,这是取自于电影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题歌。它是这部协奏曲的主要主题,着力刻画“小姐妹”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
(3)欣赏电影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主题歌。
(4)学生模仿骑马动作、模仿马蹄声,教师教授蒙古族舞蹈马步动律。
师:蒙古族人民以马为伴,每天都过着游牧生活,你能模仿一下骑马的动作并配合上声音吗?
师:你们看,这个动作像什么?(雄鹰)对,像雄鹰展翅,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动作呢?
师:雄鹰是草原人民最崇敬的生灵,草原人民常把他们心目中的英雄称为“草原上的雄鹰”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2)对比欣赏A、B两段,组织学生听后分组讨论。
首先欣赏第一主题音乐
要求:学生仔细聆听,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速度等音乐要素特点,并大胆想象音乐表达了怎样的情景。
师:这段主题的速度、节奏、旋律各有什么特点?(速度较快、节奏轻快活泼具有舞蹈性、旋律灵活跳跃),这段音乐又描写的是怎样一幅画面呢?(刻画“小姐妹”天真、活泼、乐观、富有朝气的少年形象以及她们勤劳放牧的生活情景。)
四、小结
师:今天,通过《草原放牧》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艺术作用。同时感受了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学习了龙梅和玉荣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高尚情操。相信在她们的感染下,我们会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生活!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内容:
教学后记:
在介绍作品创作背景时启发学生课前通过网络搜索了解内蒙古及“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谈自己了解的乐器琵琶;教授蒙古族舞蹈动律时更是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学习等等,我发现这一切足以使学生产生共鸣。本节课最后设计了一个情景表演环节,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情景,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创造活动,让学生大胆创造,尽情表现。但大部分同学都不主动,在座位上又会做。
重点、难点
重点:
1、体会乐曲意境。
2、了解什么是协奏曲,了解蒙古族“短调”,“长调”音乐特点。
难点:
通过鉴赏作品《草原牧歌》,分析、探究音乐形式要素的艺术作用。
教学具准备
(课件制作情复习歌曲《草原上》
二、欣赏歌曲《草原放牧》
1、介绍歌曲
2、简介琵琶
3、什么是协奏曲:十六世纪指意大利的一种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
预设目标
1、通过鉴赏《草原放牧》,使学生对蒙古族“短调”,“长调”歌曲体裁有所了解,对协奏曲体裁的音乐作品有所了解。
2、通过鉴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形式要素。增进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聆听、体验、感受与鉴赏这首乐曲,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蒙古族音乐、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思想感情。
5、整体欣赏,要求聆听中积极展开想象。
6、作者简介:
吴祖强(1927-)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代表作: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舞剧《鱼美人》、《红色娘子军》等。
刘德海(1937--)琵琶演奏家。代表作:《十面埋伏》、《彝族舞曲》等。
三、情景表演
请几位学生上台跟随音乐表演,模仿小姐妹放牧时的欢乐情景,师生共同评价。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教学具准备课件制作情况等教与学的预设设计意图或修改仅供个人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一复习歌曲草原上二欣赏歌曲草原放牧介绍歌曲2简介琵琶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欣赏引子
玉壶镇中心小学电子教案模板
课题与课型
草原放牧
执教时间
2013年9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播放《草原放牧》第一主题音乐,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做简单动律。
(5)欣赏第二主题音乐
师:第二主题音乐在速度、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上有什么不同?两个主题音乐描写的情景是不是一样的呢?这段音乐又描写的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师:速度缓慢、节奏宽广、旋律抒情具有内蒙古长调色彩,它形象地模仿了蒙古族民歌手的歌唱方法和马头琴的演奏方法,突现了鲜明的蒙古族音乐风格。仿佛小姐妹手拿牧鞭站在辽阔的草原上放声歌唱。抒发内蒙人民对家乡草原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4、分段欣赏:
(1)欣赏引子:
师:是什么主奏乐器?表现了什么?
(圆号,表现小姐妹的英雄气质。)
师:圆号奏出了“小姐妹”的主导动机,表现小姐妹的英雄气质。
复听:要求学生注意圆号柔润饱满的音色。
师:琵琶在中音区出现一个音调挺拔的战斗性号角声。作曲家试图渲染蒙古族“长调”音乐的悠扬和美妙,而琵琶那珠落玉盘般的轮指技法正是最好的表现了这一音乐主题。引子既表现了“小姐妹”的英雄气质,也表现了内蒙古草原辽阔、明朗、富有生机的清新景象。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