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合集下载

经历数学化:从“数学生活化”到“生活数学化”的教学回归与超越

经历数学化:从“数学生活化”到“生活数学化”的教学回归与超越
个 重要意 义就是追 求 着生 活 的幸福 。 文 而使生 活变得 更加美 好 。
提 升 ,实 现理 趣 的生 发 和智 慧 的建
在对话 的语 文教 学过 程 中 , 我们 应 引
语文 教育 的实践 表 明 , 文课 不 构 , 语 让语 文教学 充盈人 文 旨趣 。▲
领学生走 近文本 。 在进一 步走 进文本 单 单是 让 学 生 掌握 语 言 文 字 的符 号 2 0 年第 1 期 中小学教 师培 训 O8 2
同, 但其实质一样 , 即都是生命个体 面 , 应该使学生明白文本生活与社会 生命 的体验 和人格 的升 华 , 既让学 生 存在 的物质 和精 神 的统一体 , 是生 生活 的异 同 , 学生 在对 美好 生活 的 获得知识 和 能力 ,掌握 过程 和方 法 , 都 让 活 的实然状 态 。所 以 , 语文 教学 的一 憧憬 中享 受到语 文学 习 的快乐 , 因语 也 让 学 生得 到情 感 态 度 和价 值 观 的
性, 往往 忽 略了数学 学 习者 的现实 基 验 出发 ” 同时也 清楚 阐 明要 “ 学生 过 程 。 , 让
础, 因此 , 在新 一轮课 程 改革 中 , 改 亲 身经 历 将 实 际 问题 抽 象 成 数学 模 课



数学化与小学数学教学
专 家竭 力 强调 要 联 系数 学 知识 的生 型并进 行解 释与 应用 的过 程 ” 。这就
理念 世界 回归到学 生 的生活世 界 。 但 出有 关数 学结论 的过 程 。 由此 , 师 化 是 “ 们运用 数学 的方 法观 察现 实 教 人 的语 文知识 , 对话 的方 式不 能 只流于 的时候 , 不要 忽视 将 文本所 内蕴 的生 本 义 , 是为 学生 提供一 个 既广 阔 自 更 形 式上 的 、 表 式 的交 谈 , 话 的场 活展示 给学 生 , 学 生在 文本 的解读 由又博 大 民主的心 灵高 飞 、 智远 举 浅 对 让 情 所 也不 能 只局 限于 教 育学 意义 上 囿 过 程 中 , 摸 到生 活 的 脉搏 , 受 到 的精神 空间 。 文学 习 的本 质就是 开 触 感 语 于一 定时 间和空 间的课 堂 。 尽管 学校 生活 的律 动 , 生对 生活 的关 爱和对 拓 学生 的情感 世界 、 产 建构 学 生 的精 神 生 活 与社会 生 活 由于 在人 群组 合 过 生命 的敬畏 。 因此 , 对话 的语 文教学 , 空间 , 满 了人 文 教育 的本性 。在 对 充 程 中形成 的年龄层 次 、知识 结构 、 生 教 师 、 本 要 对学 生 诚 实 , 要 向学 话 的语 文教学 中 , 文学 习是一种 智 文 不 语 活 经验 的差异 ,表 面 看来 存 在 着 不 生掩 盖些 什么 , 尤其 是在 道德 教育 方 慧学 习 , 是诗 意 的 回归 、 活的感 悟 、 生

让生活数学化 让数学生活化

让生活数学化 让数学生活化
我班还得 了第一名 , 我就选 用这一实例来 进行教学 , 让班 上去
是几 吨水 。希望 同学们从我做 起 , 节约每一 滴水做起 。 这 从 ”
样把知识 与思想教育 融为一体 , 使学生 增强节约意识 , 受到 了

次很好 的思想教育 。
五名 , 从后数是第 八名 , 这一 队共有几 人 ?” 到 了, 想 同学们在 教室的座位 , 通过数某 一组 的某 一位同学 , 让学生清 楚地 看到
教材的编写 , 在让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 同时, 感受身边的数 学, 生活中的数学, 学会用数 学知识解决 问题。
关键词
中 图分 类号 : 6 3 G2. 5 文 献标 识 码 : A
爸、 妈妈商量 一下 , 以采用 哪些节水 方法 ?” 可 我首先让 学生 说说, 为什 么要节约 用水 ?使学 生明 白节约用水 的重要性 。 再 让 学生说说你知 道哪些节水 的方法 ?一位 学生说 :我妈妈经 “
常把洗 衣服 的水用 大盆盛起来 冲便池 , 把洗菜 的水用来 浇花 。 我想 , 我们家 一个月 能节约一吨 水。 “ ” 他妈 妈这种方法不错 ,
唯一 的资源 ” 大胆 而创造性地 处理教材 ,甚至 是重组或 改 。“ 编 教材 , 那是教师 的业务权利 。 在教学 中, ” 根据 教学 内容 , 我
“ 只要 大家都有 了节约 意识 , 一天节约 一盆水 , 一个月就
尽 可能运用学生 熟悉 的、 感兴趣 的, 贴近他 们实 际的生活素材 来代 替 。例如 : 教学三年 级上册 “ 在 数学广 角”中的排 列组合 问题 时, 逢我校 刚举 行 了三 、 恰 四年级学生乒 乓球 比赛 , 并且



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

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

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数学生活化”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这一过程数学教育工作者用“数学生活化”一词加以概括,并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数学教学生活化,其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学生理解数量的抽象及应用过程,并体验数学的价值,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因此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要求教师要用一颗智慧的心,从数学的需要出发,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发展智力,培养实践能力。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体验学有所趣《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每一位教师都要深刻理解“理念”和“建议”的内涵,把教学植根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1、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教学时要紧密联系生活,让教育与生活“亲密接触”。

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间长5米,宽4米的客厅,爸爸妈妈准备花800元铺地砖。

假如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商店挑选材料。

其中有3种规格的地砖:①: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9元②: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7元③: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8元你能为你父母做参谋,买到适合你家的地砖吗?买地砖,关键是要搞清楚所买的地砖应符合题中条件:(1)价格适中,总价在800元以内。

(2)质量较好。

那么,究竟哪一种地砖符合条件呢?只有尽快地算一算才是。

首先算出客厅铺①、②、③三种地砖分别需要几块:用房间面积÷①(或②、③)地砖面积。

数学生活化 生活数学化

数学生活化 生活数学化

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摘要:本文阐述了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举例从两个方面介绍了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必要性及方法,体现出“生活中皆是数学”,从而让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及一个会思考的头脑,让人人都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关键词:数学;生活;生活化;数学化教育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是有兴趣的,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驱动力。

因此,学习数学知识和生活便有了密切的联系。

一、在生活中学数学学习《数学》第三册第六章时,教材中引入摩天轮的图画,摩天轮是一种学生特感兴趣、刺激性较强的活动。

教师可提问:“摩天轮随时间的变化,离开地面的高度是怎样变化的?”让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变量关系,并通过对它的理性思考,明确对于给定的时间t,相应的高度h也随之确定,其规律符合二次曲线的变化。

又如:“东东在玩木棒游戏,他把小木棒沿五边形一条边放置,方向朝东,先是以点d为中心,接着以点e为中心……如此继续,最后木棒方向仍朝东。

从东东的游戏中,你能否总结出一个定理?”这和教材中引入的是一致的:某同学沿五边形广场跑步类似,人跑一圈后,身体转过的角度之和是360度,继而推广到任意多边形外角和是360度。

另外,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出租车问题:“一辆出租车起步价是3元(2公里以内)如超出2公里,每增加一公里,按增加x元计算。

若某人从汽车站到家,里程表显示7公里,他该怎样计算车费?”显然,7公里的车费包含2公里以内的3元及2公里以外的价钱,所以他应付的车费为3+(7-2)x=5x+3(元)。

如设车费为y元,则y=5x+3。

上例可给学生解释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作为引入学习一次函数及图象的素材,从而体现数形结合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以上几例可让学生领悟到“生活中皆是数学”,最关键的是要培养自己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个懂得思考的头脑。

二、在生活中用数学“知识的价值在于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与'数学化'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与'数学化'

定目标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化,和数学家的研究过程不一样,
更不是对数学发展史进行简单的讲解和浓缩。让初中生感受 数学化,需要安排符合实际的数学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学习 的过程中感受到最为基础的数学思维模式,感受相应的数学
思想和数学方法,善于用数学的观点去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提升学生的数学涵养,具体来说,也就是: (1)让学生建立数学的观点。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在我 们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如果脱离了实际生活,它 的存在也是没有意义的。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 能只是单纯的进行书本上计算和应用题的教学,而是要让学 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站在数学的角度去处理实际中面对
神州教育
对州
3.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与“数学化”过程中如何确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与“数学化”
尹瑞平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十五中学 摘要:本文在数学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针对教学实践通过 “数学问题生活化”转化成为“生活问题数学化”的情况进行深 入研究,从而更好的理清数学教学中“数学化”和“生活化”之 间的关系,从而完成思想上的转变。研究数学化的概念,初中 阶段能否进行数学化,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化是怎样进行 限定的等内容,并且分析现在数学化教学的实际情况,还有帮 助学生进行数学化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中表明:义务教育过程中的数学课程,强 调的是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经验出发,把学生经历过的问题转 化成为数学模型,并且进行分析和使用。过去的数学教学只 是注重数学知识本身,强调的是整体性,没有考虑到数学学习 人员的实际状况,所以在新的课程改革中,课程改革的有关专
化、具有通常性的数学模型来研究其中的关系;形式阶段,在
分,但是,我们要从这种西方的思维方式中得到有益的借鉴,

数学生活化 生活数学化

数学生活化  生活数学化

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谈谈小学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如何把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抽象化,化枯燥为生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就是一项日常活动,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

这是我们高年级组一直在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怎样用,用在什么地方,值得我们下功夫去探讨。

我们认为,数学教学应走出“为了数学而教数学”的“怪圈”,应走一条“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一切依靠生活,一切为了生活”的教学路线。

一、目标定位生活化。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风向标”,对教学起着导向作用。

所以,教学目标的确定应立足于以“用”为出发点,要密切联系实际,在注重知识目标、情感目标的同时,关注知识、技能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功效。

因此,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考虑知识的生活背景,同时考虑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就像有关计算的教学,如果不盲目于算理的推导,而是把计算题编成生活问题,解决生活问题的同时就是算理的推导过程,前面我听过常虹老师三年级一节“乘法估算”的课,就是从买篮球这一事件中,使学生明白估算的作用和方法。

教学效果很好,其实对于计算教学,我们认为都可以把它溶入到具体的生活事件中来进行,这样不仅有利于克服计算的枯燥无味,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内容设计生活化。

现行教材的内容体现了地域性、时代性,对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而言,对相同的内容的适应性也有所不同。

如“利息”的相关内容对城镇学生来说,易被理解,而对于像我们这里山区农村的学生来说,则比较陌生了;对于“出米率”、“出油率”而言,农村学生的生活体验就比城市学生丰富。

所以,内容处理要灵活,应以“适”为出发点,立足于学生对知识有“亲切感”,要使学生通过书本,了解的并不仅仅是知识本身,应还有生活,对于不符合学生实际的内容,要适当进行调整、修改。

尽量寻找学生身边的数学,让学生自己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

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

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

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摘要:当前国内就业形势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学法态度迫切需要数学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教改路子,我的做法是:合理组织教材,把数学问题看成生活问题;注重实践体验,把生活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问题趣味化、生活化;提炼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变生活经验为数学知识;利用生活中的游戏,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选取身边的事情为教学内容,激发数学求知欲望;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两年多来,我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提高了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还培养了低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和意识,并逐步向高年级推广。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化、课程观、学生观、生活经验、数学知识问题的提出:多年以来,很多人认为数学教学就是抽象的算和推理教学,不需要像语文课那样的形象教学,不需要像学语文课那样的生活积累,就是在数学王国里搞脱离生活实际的数字游戏,所以让很多学生对数学充满畏惧感,认为数学太枯燥、太抽象、太难学。

而那些所谓数学高分的学生,也只是高分低能的学习机器,为高分而学,不会在生活和实践中应用。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这个现象正反映出了我们的应试教育和社会生活相脱节的问题。

大学生为什么就业难?一是缺少对生活的感悟,对自身估计过高,放不下架子,高不成,低不就;二是学的书本知识和生活脱节,不会应用,不能适应基层的工作和生活。

我们的国家既需要像陈景润那样的专门搞数学研究的数学家,更需要大批的有社会实践能力的基层工作者。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伟人毛泽东说:“一切真知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学以致用”。

这些至理明言为我们揭示了教育的真谛——那就是要面向生活。

对于数学课来说,就是让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这是当今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

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
3、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地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学习了分数乘法知识后,给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买门票方案”:公园只售两种门票,个人票每张10元,10人一张的团体票每张60元,购买5张以上团体票者可优惠百分之十。我们班有37人去公园游玩,按以上规定买票,你认为怎样买最合算?如果让学生分组讨论“买门票方案”,这样的题目学生可能会想出多种方法:
5、用数学的角度观察认识现实生活,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中,有这样一题:“155-93=155-100+7”,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7难以理解,我就安排两个学生表演到超市购物的生活场景:妈妈要买一件93元的大衣,给了售货员100元,营业员找回7元钱。学生高兴地看完了表演后,老师因势引出:“如果妈妈身上共有155元钱,付了93元买大衣,还剩多少钱?”学生立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列出算式155-93=155-100+7=62(元)。有了表演这个生活情景的安排,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算法。
总之,数学教学要注重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只要我们认真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善于捕捉、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就能使数学教学“生活化”,使现实问题“数学化”,让学生觉得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真实,从而切身学到终身受用的数学。
4、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又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讲完统计的知识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分小组去调查我班同学的家庭人口,并填好事先画好的统计表,自制一个统计图,做好后,分析一下发现了什么。我发现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可高了,并且大部分小组统计的数字都是准确的,他们还从这次统计中积累了好的经验。

小学数学教学中“四化”

小学数学教学中“四化”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四化”探索[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趣味化;活动化;实用化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要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要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要实现以上目标,我认为首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要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探索学生如何好学、懂学、会学数学。

在学习、实践新课标的过程中,我体会到数学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奇、好问的特点。

学生对某一件事发生了兴趣,就会产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学习的乐趣。

新课程的改革,一个方面就是要使数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因此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经常接触到的、比较真实的情境,使学生感觉数学的存在,而不是远离数学,游离于数学之外的。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新的问题产生不平衡,以调动学生的兴趣。

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时,我让每一个学生准备4张纸片作为饼,问:将4个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学生用手势表示2个)再将2个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用手势表示1个)再将1个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用手势表示)这时有的学生说用“一半”,有的学生将伸出的手指弯去上关节,用下关节表示说是几个饼,我再问:这一半或半节手指怎样用数来表示呢?学生觉得疑惑,我适时导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分数”。

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效果是明显的。

为此经常将问题情景、事物情景、质疑情景等方法灵活运用,为学生学习新课知识和进行操作做好准备。

二、数学教学趣味化。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首先是使学生有自信和积极的情感,其次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改变,改变以知识的掌握为首要目标,最后是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的结合。

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系 ,而教 师的任务 又大 都停 留在忠 实地 教“ 数学 ( 教科书 ) ” , 这 就最 终 导致 数 学 严重脱 离实际 , 脱离学 生生活。建构 主义 数 学观 认 为 , 数 学是 一个 活 的 、 动 态 的、 且应用于现 实。 数学学 习的最终 目的是运 简单 的实际 问题 。所 以 , 我们应及 时提供
并 学生充分认 识到源 于生 活的数学 是解决 学 看成一 套已完成 的严 密的数 学结论 体 数学来源于现 实 ,也必须扎根于现实 , 用所学 知识 去解 决实际问题 , 尤其是一些 光 去审视 实际 问题 , 去构 想社会 现实 , 深
把课 堂上所学 知识 应用 到实践 中去 的机 力 量 。

利 用多媒体 的直观 性 ,能突破 视觉 得轻松 愉快 , 接受 的信息 量大 , 获得 的知 的限制 , 多角度地观察 对 象 , 有助于 概念 识 多,并且能 迅速地构 建 自己的知 识结
的理 解和方 法 的掌握 ,提高 学生观 察的 效率 。 例如, 在教学小 学数学 “ 角的概念 ”
体性得到充分、 有效 的发挥。因此 , 学生学
交 互性
三、 利用 多媒体 的直 观性 。 提高 学生
随着现代教育理 念的深化 , 多媒体教 观 察的效 率 学已经深入课堂。 使用多媒体 , 利 用其 图、 文、 声并 茂甚至 有活动 影像 的特 点 , 使 抽 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 , 充分提高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摘要 : 多媒体 的使用 , 能充分提 高学
生的学 习兴 趣 , 可 以使教 学达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利 用趣 味性 , 调 动学生的情绪和
兴趣; 利 用可控 性 , 使学 生的 观察 目的明 确: 利用直观性 , 提高学生观察 的效 率 : 利 用交互性 , 形 成学生 新的认 知结构 ; 利用 效率。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生活化和生活数学化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生活化和生活数学化

买菜的总价不能超过 3 元 , O 还要懂得货 比三家, 在买卖时注意 耍讨价还价 , 这样 做不仅 可以培养学 生的数感 , 且也 可 以发
展 学 生 的 智 商 。 学 生 感 到 数 学 具 有 情 感 , 1 加 深 了学 生 对 使 从『 l 『 学 的 价 值 。 又 如 在教 学 “ 的认 识 ” , 利 用 已有 的 知 识 “ 米 时 我 厘
经验数学 化 , 体现 “ 学源于生 活、 于生活 、 于生活 ” 数 寓 用 的思 想。使生活成为数学课堂教学巾的催化剂 , 有效激发学生 的学
习 兴趣 , 培养 学 生运 用 所 学 的数 学 知识 解 决 生 活 巾 实 际 问 题 的 能力 。

琊, 引导学生去做 、 去想 、 去讨论 , 让每一位学生在这 种情况下
数学素材 , 将生活 中的实例引入数学课堂 , 使学 生亲身体 验到
数学就在身边 , 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 。如在教学 “ 认识兀 、
角 、 ” 一课 时 , 师 设 计 这 样一 个 生 活 情 境 : 2 去 菜 市 分 这 教 用 0
场买菜准嵛今天的晚餐 , 你准备怎么去买?这时学生要 首先耍
米 ”让 学生 动 手 去 测 量 课 桌 的 长度 , 测 量 的 过 程 巾 , 生感 , 在 学
知识的理解 , 让学生切身体 验剑生活 巾处处有数学 . 体验 剑数 形 。 , 这种 环 境 下 , 生 们就 感 受 到数 学 就 在 身边 , 就在 ”在 学 数学
生活巾 , 并逐渐养成 了用数学 的思维习惯 。 从数学教育哲学上讲 ,决定一个学生数学修养的高低 , 最
学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 , 课堂 上 , 枯 燥 的数 学 问 题 转 把

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摘要:数学与生活之间具有广泛的联系,它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之中。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着其特殊的应用价值,要使学生在活学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就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数学化数学是一门充满智慧、充满人文精神的学科。

数学与生活之间具有广泛的联系,它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之中。

要使学生在活学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就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

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画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探索欲望建构主义数学观认为,数学是一个活的、动态的、开放的数学活动。

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促进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促进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

以此为出发点,则要求我们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联系,将数学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他们所学的数学是与当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

例如,“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时,以备受学生关注的“世界杯”足球赛为题材组织教学:在多媒体播放巴西球星射门时激动人心的录像片断后,及时抽取了近4届“世界杯赛”每届进球数这组信息制成统计表在多媒体中出示供学生观察。

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提出用百分数表示表中两者关系的问题,现实的背景加上学生积极、灵活的思维,学生一下子提出了许多百分数问题。

比较、分类后,构成了本课要研究的重点。

至此,学生经历了一个从现实背景中引发问题的过程,而真切地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数学生活化 生活数学化

数学生活化 生活数学化

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

”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探索欲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多创设教学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创设淘气带来两个苹果,想和笑笑分享苹果的情景,平均每人分得几个?让学生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个数,学生很快伸出1个手指。

教师接着说要给智慧老人留一个,他们两人分吃一个苹果,现在每人分得多少?这时,许多学生说笑笑分得这个苹果的“一半”,淘气也分得这个苹果的“一半”。

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表示“一半”吗?学生被问住了。

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

这样的导入既生动有趣,又蕴涵着新知识,也使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学习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并不陌生,让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习动机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培养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导入中创设情境,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应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二、感受生活数学,让数学生活化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永远无法剥离的。

数学生活化 生活数学化

数学生活化 生活数学化

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作者:陈华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3年第03期摘要: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可以从数学问题情境的设置、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美化生活等方面落实《数学课程标准》。

关键词: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生活化数学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15-001“什么叫数学?”这个问题是我在上第一堂数学课的时候问学生的第一个问题,当我问起班里男生女生的人数、你上学花了多少时间、有多少人是骑车来上学的时候,同学们都开动脑经,积极的回答了我的问题,我告诉他们这就是数学,数学就来自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学数学也应该要用之于生活。

当上完七年级上学期的《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我对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有了深刻的理解。

说到数学,大家都会觉得只是“计算”和“证明”,学生学数学只要会做题就行了。

而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逐步体会到了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

一、数学源于生活,可用于创设问题情境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我们周围,让学生学习数学,可从他们已有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有目的的、合理地创设出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有兴趣的数学问题,只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就会大大增加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会主动地去开启智慧之门。

例如,在学习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习题,让学生练习。

“使用139全球通手机,月租费50元,每分钟通话费0.4元;而某一人用136神州行手机,没有月租费,每分钟通话费0.6元,而这个人用136手机,每月计费150元以上,若他要换用全球通手机合算吗?”这些题目,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又很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作者:王思源来源:《中国教师教育》2013年第04期《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索欲望在数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

通过创设生活情景,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老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正价值。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借助同学们熟悉的各种各样的长方体的盒子以及在生活当中看到的各种长方体的事物等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长方体有几个面?几个顶点?几条棱?……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数学,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2感受生活数学,让数学生活化“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如在教学《商的近似值》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前几天我们参观了科技馆,同学们对科技展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校长决定带大家去北京科技馆参观,要去北京科技馆我们可有很多实际问题,比如每个人的花费,如果大家能接受,我们就可以去预定车票了。

生活问题数学化

生活问题数学化

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应用的过程。

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容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这样的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数学活动更离不开生活。

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过程。

这一过程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过程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即生活问题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

一、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到处有数学。

引导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或通过实例体会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这些过程都是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具体表现。

1、从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

许多数学问题本身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的。

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发现前人已经发现的数学问题,对学生来说,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教学中,对于需要研究的问题,老师不必急于自己提出,而是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或提供一定的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发现和提出。

如在教学“毫米的认识”一课时,在认识毫米之前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表示出周围一些物体的长度。

当学生量到橡皮的长度是3厘米多一些时,自然感觉到这一个问题:测量某些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也不够精确。

当量到橡皮厚度时,更会发现其厚度1厘米都不到。

这时,肯定会有学生提出:在测量较短的物体或用厘米作单位精确表示时,需要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这一单位就是毫米。

我在揭示毫米这个单位后,还追问学生,你想了解毫米的哪些知识?由于学生经历了前面一个过程,自然地想中到这样的问题:1毫米有多长?毫米和厘米有怎样的关系?还有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吗?以上可以看出,许多数学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自己发现和提出。

关键是教师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情境。

2、从生活实例中感觉数学思想和方法。

“生活化”“数学化”有机结合研究

“生活化”“数学化”有机结合研究

“生活化”与“数学化”有机结合研究摘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数学“生活化”与“数学化”有机结合者。

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并能随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作为教师,应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理念构建数学课堂,达到数学教学生活化,帮助学生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数学知识以“生活化”的设计走进课堂!一、“生活化”与“数学化”有机结合研究之原因1.结合在新课程的呼唤中。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同时还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因此,为了给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可以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大课堂。

2.结合在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上。

封闭式的课堂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主要是以感性材料为基础,虽然可以让学生把书本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扎实,但是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拓性、创新性、延展性方面又具有相当大的限制。

所以应该提倡给他们多一点实践操作的机会。

通过操作、观察得到的知识巩固程度要远远胜于教师反复的讲述。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灵活处理教材,根据需要,重组内容,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社会紧密联系的一些数学信息资料。

二、“生活化”与“数学化”有机结合研究之理论支撑1.活动结合的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建构理论指出学生基本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

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

2.创新教育理论。

创新教育要求从现代社会发展变革和人自身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学校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

“快起床了,已
经7 时了,要迟到了。

”就这么一句简单的话,就有数学问题。

也就是说,在我们生活的周
围有很多的数学问题;这些数学问题、现象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总的来说,生活中的数
学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日常生活中的数学;二是生活与数学的关系;三是生活中的数学乐趣;四是数学对生活的影响。

通过这四个方面的论述,可以使我们对生活中的数学有一个比较深
层次的了解,从而使我们更加注重生活中的数学。

1 数学问题伴随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情中
我们早上一上班,首先是对一天的工作进行一个比较简单的计划,一天中要干哪些工作、需要什么时间完成,这一天的预算支出、收入各多少;有了一个初步的打算以后,开始对一天
的工作进行实施;一天的工作进行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计算、预算,即数学。

一天的工作结
束后,接下来的是对一天的工作进行一个小结,小结是通过一个一个的数学运算进行的,运
算的结果是一个个比较直观的数字。

我们从中可以比较清楚、明显地看出来,一天生活中的
每一件事情都伴随着数字问题,也就是说数学问题伴随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情中。

2 数学在生活中的使用频率高
社会的发展带来社会生活方式、内容以及节奏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与数学有着怎样的关系,统计结果表明,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数学信息按出现频率排列,主要包括:数(大数)、百分数、分数、比例、图形及图表、统计、数学术语这几个方面。

这些内容所出现的
不同领域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生活、金融保险、广告等。

比如,在生活中,一个人如果在刷牙时不关水龙头,那么刷一次牙要浪费7 杯水,每
班按40 人计算一天会浪费多少水?全国一天共浪费多少水?这个数一定是一个很大的数,
我们在利用大数的同时也增强了节水的意识。

根据统计结果表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2.1 数学的定量化特征越来越多地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大数和百分数以相当高的比例
出现在经济、科技、政治、生活的新闻及广告中,这说明在以商品经济为主和科技日益发展
的社会中,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更多的好似定量的,而不是定性的。

2.2 图形图表,尤其是各种各样的统计图、统计表(如直方图、扇形统计图以及一些形象的
统计图)出现较多,它们以清楚、明了、信息量大、对比度强等特点出现报刊中。

从这些频
频出现的直方图、扇形统计图、数据统计表中,我们看到,为了了解信息、看懂报纸,统计
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已必不可少。

2.3 在未来的社会中,数学必将与经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越来越密切的关系。

而就今天
的日常生活来说,一件工程的预算、生活中日用品的买卖、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一天中时间
的安排、一个阶段中各种事务的安排、一天中的一个小结、一个阶段中各种事务的处理情况、工作程序等等,数学在其中的使用已是非常广泛,从而可以说明数学的使用频率已相当高。

3 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日常生活中人们离不开数学,购物、估计和计算时间、确定位置等都与数学有关。

可以说,数学在人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数学是日常生
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无论人们从事什么职业,都不同程度地会用到数学的知识与技能以及数学的思考方法。

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发展,这种需要是与日俱增。

而且,数学是和语言一样的一种工具,
具有国际通用性。

可以说,自然界中的数学不胜枚举,比如,100 户人家要安装电话,事实
上并不需要100 条电话线路,只要允许有一些时间占线,就能大大节约安装成本,这正体现了数理统计的作用。

因此,生活与数学是分不开的,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是生活的缩影。

数学推动了数字化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科学的纵深发展,它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的各个领域。

无论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天气预报、储蓄、市场调查与预测,还是基因图谱的分析、工程
设计、信息编码、质量监测等等,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持。

在努力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
今天,主动寻求新知识的实际背景,主动寻求知识的应用领域,开辟出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从而催促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中在我们进行的各项活动中,要做成一件事情,往往要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制约,一个自然的想法是:如何在现有条件下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佳效果。

即怎样才能达到“最近、最省时间、最短距离、最佳效益”等优化问题,相应的数学方法就是优化方法。

如果
优化中的主、客观条件和要实现的目标都可以表现为线性函数,那么对应的优化问题就称为
线性规划问题。

这类问题虽然简单,但却是各项经济活动中最为常见的,经济、工业、国防、城市规划及交通运输等领域中都有大量的线性规划问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总是想方设
法以最优的价格来获得最佳产品,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高利润,想办法如何使有限的生产资
料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如何选择出可行的最佳路线,在课堂上以有限的时间获得最佳的课堂
效果,等等。

4 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生活实际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
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

如在教学“比一比”时,通过找教室周围的物体的长短高矮的比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
观察周围事物。

如在学习“认位置”后,回家观察一下自己的卧室,并用上下、前后、左右描
述一下卧室内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然后说给爸爸妈妈听。

观察一下自家房屋周围、村庄周
围都有些什么,到学校后,和小伙伴交流。

又如,在学习了“统计”后,问学生你准备统计什么?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
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而有用的喜悦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
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之一。

一年级的小孩子正如他们在课堂上所说的那样,“我把我的书包分类清理好了”、“我学会了
数数,上次家里来了好多客人,我就知道摆多少双筷子了”、“我学了加减法,就可以帮助妈
妈上街买菜,不会算错钱了”。

可见,新教材在培养学生数感和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理
能力和劳动意识,体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