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必修1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作业(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单选题

1.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甲午中日战争时期郭嵩焘说:“中国官民之势,悬隔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材料体现的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中国下层民众的冷漠 B.清朝上层不能团结一致

C.中国政治制度的落后 D.君主立宪脱离中国国情

3.“联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清朝颁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

A. 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

B.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C. 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

D.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4.“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导致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得出此结论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五四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义和团运动5.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进行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是在()

A. 大连

B. 旅顺

C. 花园口

D. 威海卫

6.关于《辛丑条约》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C.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D. 标志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7.《马关条约》的内容中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款是()

A. 赔款2亿两白银

B. 开发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C. 割让台湾、辽东半岛给日本

D.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8.张之洞痛陈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时说:“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该条约是()

A. 中英《南京条约》

B. 《辛丑条约》

C. 《北京条约》

D. 中日《马关条约》

9.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反抗外来侵略

B. 推翻清朝统治

C. 掀起民主革命

D. 寻求救国之路

10.俄国记者扬契维茨基在《八国联军目击记》中写道:每一次齐射之后,我们都听到了刺耳的号叫声,只见红灯掉落了,溃散了,熄灭了。但是民团仍然挥舞着大刀长矛,向车站前进……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材料最能说明义和团()

A. 坚定的政治信仰

B. 愚蠢的牺牲精神

C. 顽强的民族精神

D. 愚昧的果敢顽强

11.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带有盲目的排外性,这是指义和团()

A.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坚决 B.没有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

C.没有认识西方侵略的目的和结果 D.没有区别侵略和外来的进步文明

12.近代一外国驻华公使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

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A. 平壤战役

B. 辽东战役

C. 黄海战役

D. 威海卫战役

14.据《长青县志》记载:“拳匪四起,倡言保清灭洋,横行劫掠,架户勒赎,河西被害者不计其数”。以上材料表明()

A. 清政府对义和团持支持态度

B. 义和团运动具有消极的一面

C. 洋教势力借助特权欺压民众

D. 扶清灭洋得到全体国民支持

15.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A.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 B.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

C.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 D.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从材料“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可以看出,这次战争的对手不是西方国家,《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都是在与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是在与德、奥、美、法、英、意、日、俄八国战争中失败后签订的,不仅仅是东方小国日本,排除ABD。《马关条约》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签订的,日本是“东方的小国”。故答案为C。

2.【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国官民之势,悬隔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这段材料体现出由于政治制度的落后导致民心、民意无法上达,国内不能聚结力量,因此无法与近代化的日本抗衡,故C正确。A、B不能准确反应材料内容,不选。D项与材料无关。

3.【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近畿及山东等省”可以看出战争发生在北方。香港岛、广州在地理位置上不符合,排除A、B两项;C项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发生在朝鲜海域的丰岛海战,并非在中国境内,也不符合“五尺童子”参战的史实,C项排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主要发生在京津地区,符合材料中“近畿及山东等省”,且“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也符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义和团的抗争史实,所以D项正确。

4.【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矛头是清政府,因此A项错误;B项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项维新变法运动,即戊戌变法运动,指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肖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BC项并未以帝国主义作为矛头指向;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故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