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氧对水质影响(久氧)
溶解氧对江河湖泊水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溶解氧对江河湖泊水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水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各种生态因素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水体中各类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溶解氧是水生态环境中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它对维持水体生物多样性和生物群落结构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溶解氧对江河湖泊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首先,溶解氧是水体中的重要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温度、盐度和生物活动等。
溶解氧的含量直接影响着水体中的生物呼吸和氧化代谢过程。
大多数水生生物依赖氧气进行细胞呼吸过程,通过氧气的参与来获得能量。
因此,充足的溶解氧是维持水体生物正常代谢和生命周期的关键。
当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下降时,会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产生直接的影响。
其次,溶解氧的含量对水生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具有塑造作用。
高含氧水体通常会有更多的生物种类存在,这是因为高溶解氧水体提供了更多的生存空间和能量来源。
相比之下,缺氧或低氧的水体则会限制物种多样性。
当溶解氧含量下降时,一些对缺氧敏感的生物种类可能会减少或消失,导致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
这种改变可能进一步影响到整个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此外,溶解氧还与水体的富营养化进程密切相关。
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营养盐(如氮、磷)过量积累的现象,通常是由人类废水排放、农业污染和工业活动等引起的。
高营养盐含量会刺激水体中藻类的生长,形成大面积的藻类水华。
藻类水华会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导致水体缺氧。
一些富含溶解氧的水体可以通过溶解氧的空气-水界面交换来补充溶解氧的损失,但低氧的水体则无法有效恢复溶解氧水平,从而造成水体的生态环境恶化,甚至引发水生生物的大规模死亡事件。
为了保护江河湖泊的水生态环境,我们应从多个方面着手。
首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特别是减少废水中的营养盐排放,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
其次,加强水域管理,定期检测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缺氧问题,如增氧装置的安装和改善水体流动性。
此外,保护水体周围的植被,特别是湿地生态系统,以提供氧气和其他生物多样性所需的生存环境。
溶解氧对水质影响

溶解氧对水质影响
首先,溶解氧的含量直接影响水中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大部分水生生物都需要氧气进行呼吸,包括鱼类、浮游生物和水生昆虫等。
当水中溶解氧含量过低时,会导致水生生物缺氧,出现窒息死亡的情况。
特别是在夏季或炎热季节,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通常会降低,因为暖水的溶解氧能力较差。
此外,水体污染和有机物的降解也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进一步降低水质。
其次,溶解氧含量还影响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和水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是水体中氧气和其他化学物质之间电子跨越的能力,是水体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指标。
当水中溶解氧含量高时,水体中的氧合还原反应活跃,可以起到抑制水质污染物的作用。
此外,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和氨氮等,也需要氧气进行呼吸代谢。
因此,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与水质中的有机物降解和氨氮去除等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最后,溶解氧含量对水体的味道和声音产生影响。
水体中的腐败有机物和细菌会消耗水中的氧气,产生恶臭的气味。
当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低时,会加重水体的恶臭程度。
此外,水中的空气泡沫和水流的声音取决于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当溶解氧含量较高时,水中流动时会产生气泡和气泡的碰撞声,增加了水体的活力和声音。
综上所述,溶解氧是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水生生物、水体的氧化还原反应、水质的味道和声音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做好水质管理和保护工作,以保证水体的健康和生态平衡。
溶解氧与水产养殖的关系及管理资料

第四节 溶解氧的管理
缺氧原因及现象
缺氧是指生物体内部组织,细胞得不到充足的 氧气以维持其正常机能的状态。为了区别水中 缺氧,可称为生物缺氧或组织缺氧。窒息则是 生物缺氧时发生的现象,鱼浮头或泛塘就是生 产上常见的窒息现象的表现。养殖生物用大大大于增氧作 用,水中溶解氧含量不足,及时生物呼吸机 能正常,体内组织,细胞也无法获得充足的 氧气,这样发生的缺氧现象在生理上称无氧 性缺氧。
溶解氧的管理
放养模式一定要合理
在池塘养殖中,多是混养搭配养殖。在放养鱼苗 时就一定要注意各种鱼的放养的比例。若是比例 不合适,往往会对主养鱼的生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笔者曾遇到过这样的一个案例,在顺德的一个养 殖户,塘中的鱼总是浮头并且塘中的总的鱼量每 亩也不过1500斤,这在当地算是较低的存塘量了。 后来询问祥情知,其塘中投入了大量的鲤鱼苗。 正是这些过多的底层鱼类,造成了塘中的长期的 氧气不足。
值得指出的是:在溶氧变动时,除了上述一些 直接有关的水化成分发生变化外,还会间接影 响PH、碱度,引起一系列次级变化,使Ca、 Mg、Fe、Mn等沉淀或溶解。
二、溶氧过量或不足对鱼的影响
为了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鱼类必需不断呼吸消 耗O2。其耗氧速率与各种内因(如鱼种、年 龄、体重、体表面积、性别、食物及活动水平 等等)外因(如溶氧、CO2、PH、含盐量、 温度等)有关,对一既定生物说来,以溶氧浓 度或分压最为重要
三、养殖生产对溶氧的要求
溶氧是最重要的养殖水化学因子之一,对水质 养殖及生产有多方面重要影响。因此,各国渔 业用水标准都规定了溶氧指标,具体数值常是 从水质、饵料生物、养殖对象三方面的特点及 需要综合考虑决定的。
为了防止水体老化,保持水质清新,就必需避 免水体出现嫌气发臭过程,至少底层水种不应 如此,这样溶氧就应高于2mgO2/l。
水体中溶解氧( DO )对水体的影响情况的分析

水体中溶解氧( DO )对水体的影响情况的分析水体中溶解氧( DO )是养殖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养殖水体中, DO 既是水体理化性质和生物学过程的综合反映, 也是养殖池塘生产性能的重要参数(刘海英等, 2005)。
水体中溶解氧不仅是各种水生生物呼吸代谢的基础, 溶氧的水平高低直接反映了水体的质量, 它与养殖生物的生存繁衍和水体的自净作用息息相关。
对于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变化规律, 前人作了不少的研究( 王继龙等,2004; 甘居利等, 2004; 石晓勇等, 2006) , 但对于沿海滩涂养殖环境中的溶解氧变化规律研究极少, 尤其是缺少对时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我们于2006~ 2007年对江苏沿海滩涂射阳盐场虾贝混养池塘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 并着重分析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江苏沿海地区滩涂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依据。
一.溶解氧与水体中其它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水体中DO 的变量与水温、pH、盐度、叶绿素a、无机磷、无机氮等环境因子的关系, 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
可见, DO 与水体pH 值、盐度、叶绿素a、硝酸氮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 全年相关系数分别为0. 774、0. 618、0. 649、0. 604。
与水温、无机磷、氨氮、亚硝酸氮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 全年相关系数分别为- 0. 713、- 0. 779、- 0. 587、- 01611。
从DO 与上述水体环境因子不同季节的相关程度来看, 以春、冬季相关性尤为显著。
二.溶解氧与底质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水体中DO的变量与底质有机质、硫化物、无机氮、磷酸盐等环境因子的关系, 相关分析表明,水体中DO含量与底质中有机质及无机氮相关不显著, 而与底质硫化物与磷酸盐呈极显著和显著的负相关。
其与底质硫化物、磷酸盐的回归方程分别如下: CDO = - 0. 0042 @ CS + 5. 87; CDO = - 0. 549 @ CP+ 7. 19三.水体参数的影响水体中DO 水平低于非养殖区的水平, 这主要与养殖区的养殖活动有关。
水中溶解氧的高低决定了水质的好坏

水中溶解氧的高处与低处决议了水质的好坏鱼塘水中溶解氧的高处与低处是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
全部陆生动物和海洋水生动物都必需在有氧条件下生存和繁殖。
假如它们缺氧,它们就会死亡。
池塘水体缺氧可导致鱼虾浮头,严重时泛池窒息而死,造成重点经济损失。
一,养鱼虾水体溶氧要求标准依据养殖从业者长期的养殖实践,池塘水中的溶解氧应保持在5mg/L~8mg/L,最低应保持在3mg/L。
低于这个值,就会发生鱼虾泛塘死亡。
在水产养殖中,水质轻度缺氧不会导致鱼虾死亡,但也会严重影响其生长速度,加添饵料系数,加添生产成本,降低养殖效率。
有人测定以草鱼为例,草鱼在重要生长期要求水中溶解氧大于5mg/L或饱和度大于70%为正常范围,最低为2mg/L,0.4mg/L是致死点。
在2mg/L时,草鱼开始浮头。
草鱼在溶氧量为2.72毫克/升的情况下比在5.56毫克/升的情况下,其生长速度降低98%,饲料系数提高4倍。
其它鱼虾也大致一样。
二,引起养殖水质中溶氧不足的原因1,气温高氧气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降低,如在一个大气压下,水温由10℃上升到35℃时,空气中的氧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可以由11.27毫克/升降至6.93毫克/升,高温会引起溶氧降低。
此外,鱼类和其它生物在高温时因摄食运动量加大耗氧多也是一个紧要原因。
2,养殖密度过大养鱼一味努力探求高产量,苗种亩放养量过大,超出正常放养量。
这样,鱼类和水中生物活动呼吸作用加大,耗氧量当然也加大。
3,有机物的分解大量的有机物的分解作用,造成细菌活动大,消耗了水中大量的氧气,因此简单造成缺氧。
4,无机物的氧化作用造成缺氧养殖池塘水中和池塘淤泥存在的硫化氢、亚硝酸盐等会发生氧化作用,导致消耗大量溶解氧。
5,池塘淤泥过深过肥其实,池塘淤泥过深过肥也是消耗水体溶氧的一大因素。
据有人测验,水中溶解氧重要消耗因素不是鱼类和水生生物,而是水中与底泥中的有机物质氧化作用的消耗,一般鱼类消耗12%~15%,而淤泥耗氧量占到40%以上。
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研究
1.3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消耗
1.2.1水呼吸(40%)
1.2.2水生生物呼吸(20%)
1.2.3底泥耗氧作用(40%)
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研究
池塘水体中的氧气、浮游生物及其他物质等在不同水层的分布是 有很大差异的,即有垂向分布的差异。 对于池塘水体的上层,浮游生物通常分布在1· 2m以上的区域, 因此植物的光合作用也就主要在水体的上层。 底层水体中有含有大量的消耗氧气的生物体、有机物,所以底层 的水体溶解氧是低于表层,随着池塘水深的增加底层水体的溶解 氧含量逐渐减少,直到为零。
1.1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作用
1.1.1溶解氧对养殖鱼类的影响
1.1.2 溶解氧对水质的影响
1.1.2.1对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 1.1.2.2对元素价态及毒物的影响
1.1.3溶解氧的其他作用
1.1.3.1溶解氧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1.1.3.2溶解氧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1.1.3.3溶解氧对其他理化因子的影响
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应用现状
2.2其他提高溶解氧的措施
2.2.1生物提高溶解氧的措施 肥水(生物肥,有机肥,无机肥) 2.2.2物理提高溶解氧的措施 加水 2.2.3化学提高溶解氧的措施
增氧粉(过氧化钠),增氧颗粒,过氧化钙,过氧化氢
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应用现状
2.3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调节措施
2.3.1鱼类养殖池塘溶解氧的调节
2.3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调节措施
2.3.1鱼类养殖池塘溶解氧的调节 2.3.2虾类养殖池溶解氧的调节
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应用现状
2.1养殖池塘中增氧机械的应用现状
2.1.1机械增氧设备的主要类型和工作原理
2.1.1.1叶轮式增氧机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2.1.1.2水车式增氧机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2.1.1.3潜水式、射流式增氧机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2.1.1.4微孔曝气式增氧机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溶解氧在水质预测方面的作用

溶解氧在水质预测方面的作用
溶解氧在水质预测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溶解氧是指在水中溶解的氧气分子的量。
它可以通过氧气的溶解度、水温、压力和水质等因素来决定。
1. 水体中的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特别是对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来说。
低溶解氧含量可能导致水生生物的生长受限、繁殖受阻或者甚至死亡。
因此,对于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来说,监测和预测溶解氧的含量非常重要。
2. 溶解氧的含量可以反映水体中气体交换的情况。
氧气通过水表面的交换和生物活动的呼吸等途径进入水体中。
当水体受到大气污染、废水排放或有机物负荷过高等因素影响时,溶解氧含量可能会下降。
通过监测溶解氧的含量,可以提前察觉到水体受到污染或其他不良影响的可能性。
3. 溶解氧还可以反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富营养化水体中会存在高浓度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导致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降低。
通过监测溶解氧的含量,可以判断水体是否存在富营养化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综上所述,溶解氧在水质预测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要,可以反映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水体的气体交换情况以及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通过监测和预测溶解氧的含量,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水体环境和水生生物。
养殖水体溶解氧的基本原理及生态学意义

养殖水体溶解氧的基本原理及生态学意义鱼类等水产动物只有在溶解氧充足的养殖水体中才能够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因为只有溶氧充足才能维持动物正常的活动代谢和生长发育。
水体溶氧不足,对养殖生产而言会出现鱼类摄食强度和饲料消化率降低、饵料系数提高、生长缓慢、抗逆性(如抗病性)下降等现象。
因此,深刻理解池塘、湖泊等养殖水体溶解氧的养殖生态学意义,有助于养鱼者提高认识并自觉地对养鱼池溶解氧进行及时的和持续的调控与管理。
一、水体溶解氧的来源与消耗1、溶解氧的来源(1)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于精养池塘等小水体而言,水中的溶解氧最主要来源于水生植物(主要是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因而光合作用对于养殖水体的增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空气中氧气的溶解: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20%以上,然而水中的饱和溶氧量为(7—11)mg/L,仅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1/20。
在面积较小的池塘中,风的影响较小,使空气中的氧气溶解于水的部分十分有限。
若无风力或认为搅动,空气溶解增氧速率很慢,远不能满足精养池塘对氧的需求。
(3)补水增氧、增氧机增氧、化学增氧:这三种方式属于人为的增氧方式。
补水增氧既是指通过加注溶氧充足的新水从而使水中溶氧得到补充,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增氧方式和水质改良措施。
增氧机在此处键入公式。
增氧的原理有二:一是通过喷射作用使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使空气中的氧气更充分地溶解于水中;二是在高温季节的晴天,机械搅水尽管加速了次表层水中溶氧的逸出,但却能有效消除底层水好气性微生物和还原性物质引起的“氧债”、补充底层水溶氧、改善整个水体下午光合作用的产氧效率,从而改善晚上的溶氧状况。
化学增氧是借助一些化学制剂向水中供氧,如过氧化钙(CaO2)和“粒粒氧”等商品。
2、溶解氧的耗用(1)水呼吸:是指水中微生物耗氧,主要包括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细菌呼吸耗氧以及有机物在细菌参与下的分解耗氧。
一般细菌呼吸好氧是水呼吸耗氧的主要组成部分。
(2)水生生物呼吸:主要是指鱼虾等水生动物的呼吸。
水体溶解氧详解——“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水体溶解氧详解——“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虽说水体溶解氧浓度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其重要程度还是毋庸置疑的。
在锦鲤的饲育环节中,很多问题都可以归结到这一点上面来。
在锦鲤赖以生存的水体环境中,溶氧量的细微差异都会严重影响锦鲤的生长情况。
如果溶氧量过低的话,不仅会威胁到水体的自清洁和过滤效果,还会改变锦鲤生长的水环境。
所以,水中是否有充足的氧是养好锦鲤的关键。
溶氧量是影响锦鲤食量、消化吸收率、及生长速度的重要因素。
在标准气压和温度下,水中溶氧量是固定的(敞开式循环冷却水中溶解氧一般约为5-8mg/L)。
但水中的溶氧量受温度、盐度、有机物含量及成份等众多因素影响,比如,水温越高,水中溶氧量就越低。
在水中溶氧量达到5mg/L时,锦鲤食欲增强极为明显;当溶氧度达到6mg/L以上时,饵料系数达到最佳;在溶氧为7mg/L的水中锦鲤生长速度比在溶氧4mg/L的水中快近三分之一,而饵料系数反会低三分之一到一半。
而水体溶氧不足时,锦鲤活动能力就会减弱,体质下降,抗病能力迅速降低,疾病增多。
溶氧量对锦鲤生长环境(水体)的影响,使微生物吃掉水中污染物质(主要为有机物)清净水质的方法称为“生物过滤”,氧气与生物过滤有很大的关系。
水中的氧气浓度低则微生物就不能繁殖,就会使生物过滤不能正常发挥功能,使水质劣化,有害物质、病菌滋生,导致锦鲤生病致死。
过滤槽的性能,其过滤面积大固然重要,但其功能是取决氧气可否充分供应滤材。
经常充分供给氧气的过滤系统,微生物能继续繁殖,所以能以高效率清净用水。
具体地说,在容易堵塞的滤材上,短时间内就会有锦鲤排泄物等污染物质附着,然后微生物就快速繁殖而吃掉污染物。
可是微生物繁殖增多则氧气耗用量亦增加,如果不将氧气送入滤材中则微生物发生缺氧而猝死。
将氧气送入滤材之中是指要在滤材中形成水流之意。
容易堵塞的滤材,水的流通不能充分广被各部,所以微生物就发生缺氧,致微生物不能繁殖,过滤槽就发生异臭。
探析溶解氧对污水处理的影响

探析溶解氧对污水处理的影响前言目前,我国很多河流存在较严重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问题,河水中氮、磷污染物的控制和去除技术成为河水污染控制的重要课题[1]。
悬浮载体SBR复合工艺是在传统的SBR反应器中投加悬浮载体作为微生物附着生长的载体,形成悬浮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复合微生物体系。
目前对于悬浮载体SBR的研究多集中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领域,对于污染河水的处理研究较少。
溶解氧含量的多少会影响到好氧、厌氧微生物比例,从而影响整个处理系统的效率。
因此,在一个涉及硝化反硝化系统中,控制适合的DO浓度极为重要。
本文通过控制好氧阶段DO浓度,考察DO对悬浮载体SBR反应器脱氮效能的影响。
1.试验装置与方法1.1 试验装置与运行条件采用有机玻璃制成反应器,总容积为10L,运行过程液体容积为6L,反应器底部设有微孔曝气头,采用空压机供气,气体转子流量计控制曝气量,用叶轮搅拌以提高固液混合程度。
反应器内投加塑料多面空心球,构成悬浮载体SBR工艺,载体填充体积占反应器内液体体积的20%。
载体挂膜结束后开始试验,采用间歇式运行模式,瞬时进水,一个运行周期为12h,每个周期缺氧搅拌2h,曝气搅拌6h,再缺氧搅拌3h,沉淀排水1h,每周期换水量为3L,每天运行两个周期。
反应器初始C/N为4.8,通过气体转子流量计控制好氧阶段溶解氧分别为1mg/L,2 mg/L,4 mg/L,考察不同溶解氧条件下反应器氨氮和总氮去除情况。
1.2接种污泥接种污泥取自青岛李村河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回流污泥,反应器接种污泥后,进行好氧挂膜培养,经过30天运行生物膜培养成熟,正式开始试验。
试验过程中定期排泥,以保持反应器悬浮态活性污泥浓度为3g/L。
1.3试验用水试验用水用自来水配制,模拟污染河水水质。
自来水中加入葡萄糖、氯化铵、磷酸二氢钾等营养物质,配制后水质为:化学需氧量120 mg/L;氨氮25 mg/ L;总氮30 mg/ L,pH 7。
1.4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化学需氧量采用重铬酸钾比色法;总氮采用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氨氮采用纳氏试剂光度法;亚硝氮采用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硝态氮采用酚二磺酸紫外分光光度法;MLSS和MLVSS采用恒量烘干法。
浅谈影响水产养殖水质的主要因素及其调节方法

浅谈影响水产养殖水质的主要因素及其调节方法作者:郭悦来源:《黑龙江水产》 2017年第6期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广大水产养殖户对水质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提高。
养鱼先养水,调节好水质是保证鱼类健康成长的前提,水质管理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败。
但在生产实际中,由于疏忽大意或者水质管理不科学导致生产亏本的例子屡见不鲜。
影响水产养殖水质的指标有很多,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将水产养殖中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变化规律及调节方法加以总结,仅供大家参考。
一、溶解氧溶解氧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每天连续24小时中,16小时以上必须大于5mg/L,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于3mg/L,对于鲑科鱼类栖息水域除冰封期外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于4mg/L。
溶氧高于12mg/L,表明水中氧已过量,此时鱼虾易得气泡病。
水体中的溶解氧的高低对鱼类的生存和发育都有直接的影响,低氧主要症状为:当溶氧低于1mg/L时,鱼就会浮头,如果不采取增氧措施就会使鱼窒息死亡,同时也给致病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而降低鱼的抗病能力,引起鱼病;足够的溶氧可抑制生成有毒物质的化学反应,转化或降低有毒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含量,同时还可以提高饵料转化率,对养殖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体溶氧不足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养殖密度过大;②养殖水体过肥;③水体细菌大量分解有机物,导致氧耗;④水体温度升高,溶氧降低;⑤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如硫化氢、氨、亚硝酸盐等较多时,其氧化作用也会造成溶氧降低。
水中保持足够的溶解氧,可以抑制生成有毒物质的化学反应,降低氨、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化学物的含量,并可将其分解转化为无毒物质。
增加池塘溶解氧的方法有很多,现在一般养殖户基本都能掌握,在这里不做表述。
二、氨氮在水产养殖水质管理过程中,氨氮对鱼类危害最大,也最不容易引起人们注意,其主要原因是它的普遍存在,并且影响它的因素都是间接的,必须通过综合水质调控才能将其调节到适合鱼类生长的适宜范围。
水产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变化及调控措施探讨

水产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变化及调控措施探讨作者:孟令国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13期溶解氧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理化指标,对水产养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特别是池塘中溶解氧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溶解氧过高或者过低均会对养殖鱼类产生危害,主要是对鱼类摄食、生长等造成影响,当池塘内严重缺氧时会造成水产动物大批死亡。
水中溶解氧与池塘水环境的质量有密切关系。
因此,加强对溶解氧的探讨,分析水产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变化及调控措施,对营造良好的池塘水产养殖环境,提高水产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溶解氧对养殖水质的影响溶解氧是水产养殖业中鱼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其可以保证保证鱼类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生长,同时又可以改良水质和底层结构,此外,溶解氧还是维持氮循环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根据水产养殖的要求,溶解氧应保持在5mg/L以上,并且在养殖全过程中均应保持充足的溶解氧。
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保持水中足够的溶解氧,可以使有毒物质的含量降低;在足养的条件下,经微生物的氨氧分解作用,会产生无毒的最终产物。
可见,养殖水体中保持足够的溶氧的重要性。
可以想象,一旦缺氧这些有毒物质极易迅速达到危害的程度。
二、水产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变化及调控措施1、溶解氧水平变化与调控措施水产养殖中池塘中的溶解氧会出现变化,并体现出不均匀特点。
这是由于生物和风力等因素的影响所致,也就是说在风向作用下,在上风处的浮生植物数量明显低于下风处的数量,但由于光合作用,上风处溶氧量低于下风处溶氧量。
而在夜间时,上风处的溶氧量显著高于下风处溶氧量。
另外,溶氧量与风力大小也有关系,影响着池塘上风处和下风处溶氧量。
此外,由于清晨是一天中内池塘溶氧量最低时,这时鱼类主要在下风处进行活动,所以在观察鱼类活动时,要把注重点放在清晨。
此时如果溶氧量在5mg/L以内,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增氧。
2、溶解氧垂直变化与调控措施受光照强度方面的影响,如果采用深水养殖的模式,那么池塘溶氧量会呈现垂直变化的规律。
一文说透水体中溶解氧!!!值得一读!

一文说透水体中溶解氧值得一读!一切耗氧生物的生存、生长和繁殖都离不开氧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而稳定,约占21%,因此陆地上生物鲜有缺氧威胁;而水体中的溶解氧却量少而多变;一般情况下淡水中饱和溶氧量只相当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1/20,海水中更少,因而水中的溶氧量成为水生动物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一个限制性因素,是水产养殖中人们最为关注的重要因子之一。
然而在养殖生产实践中,长期以来由于普遍缺乏对水体溶氧进行及时有效监测手段,对水体溶解氧变化的潜在危害认识不足,很多养殖群体顾及增氧成本,把养殖生物有无浮头现象作为水体溶氧是否充足的判断标准,看到浮头以后才采取增氧措施,这实际上是把增氧当作一种“救命”措施;还有些养殖群体担心水体缺氧对养殖生物的影响,不考虑实际溶解氧状况,对养殖水环境持续增氧,使水体氧浓度一直处于高位状态。
这些都是非科学的管理方法,常常导致不必要的损失或降低潜在的收益。
1 溶氧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1提供养殖动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氧气2有利于耗氧性微生物生长繁殖,促进有机物降解3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作用4抑制有害的厌氧微生物的活动5增强养殖水产品免疫力2 水中的溶氧量及影响因素水体中的溶氧是以分子状态溶解于水中,氧气在水中的溶入(溶解)和解析(逸散)是一个动态可逆过程,当溶入和解析速率相等时,即达到溶氧的动态平衡,此时水中溶氧的浓度即为该条件下溶氧的饱和含量,即饱和溶氧量。
水中饱和溶氧量受到大气氧分压、水温、水中其它溶质(如其它气体、有机物或无机物)含量等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
水中的饱和溶氧与大气氧分压呈正相关关系,自然条件下大气氧分压不会有大幅度变化,因此对饱和溶氧量的影响可以忽略。
溶氧随着水温升高,饱和溶氧量下降;盐度对溶氧也有直接而明显的影响,随着水体盐度升高,饱和溶氧量下降。
大多数情况下,养殖水体中溶氧的实际含量低于饱和溶氧量,其数值取决于当时条件下水中增氧与耗氧动态平衡作用的结果。
当增氧大于耗氧时,溶氧趋于饱和,有时还会出现“过饱和”现象,这一般会出现在晴天午后,藻类密度高、光合作用强的池塘中;当耗氧占主导地位时,水中溶氧开始持续下降,其结果将会出现低氧甚至无氧水区,此时可能出现养殖动物“浮头”,甚至“泛塘”现象。
溶解氧对长距离输水管道水质影响

溶解氧对长距离输水管道水质影响张达;杨艳玲;李星;相坤;刘扬阳【期刊名称】《化工学报》【年(卷),期】2014(065)004【摘要】为保证长距离输水管道输送水水质,采用管道模拟反应器考察了溶解氧(DO)对输水管道水质影响以及曝气充氧后水质恢复情况.结果表明:DO降低影响氨氮(NH4+-N)的去除,DO浓度越低越不利于NH4-N的去除,且曝气充氧后恢复越缓慢,DO=0.5 mg·L-1和DO=1.5 mg·L-1的反应器在运行95 h后,NHa-N去除率分别由90%降到21%和85%,曝气充氧54 h和3h后恢复;DO浓度降低导致亚硝酸氮(NO2-N)积累明显增加,DO浓度越低,NO2--N的积累越严重,且曝气充氧后恢复越缓慢,DO=0.5 mg·L-1的反应器在运行95 h后,出水NOi2--N由0.02 mg·L-1增加到0.354 mg·L-1,曝气充氧54 h后恢复,DO=1.5 mg·L-1的反应器在运行32h后,出水NO2--N达到最大值0.112 mg·L-1,曝气充氧4h后恢复;DO浓度降低使水中UV254升高,DO=0.5 mg·L-1和DO=1.5mg·L-1的反应器在运行2h后,出水UV254分别增加了70.8%和20.8%,均在运行32 h后恢复,且曝气充氧后保持稳定.因此,DO对长距离输水管道水质具有重要影响,可采用DO实现对水质的调控.【总页数】5页(P1424-1428)【作者】张达;杨艳玲;李星;相坤;刘扬阳【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24;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24;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24;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24;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1【相关文献】1.浅议长距离输水管道工程施工对农田水利的影响及对策 [J], 傅代兵;郑兵2.长距离输水管道工程建设工期影响因素探析 [J], 赵树帆3.溶解氧对输水管道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出水水质影响 [J], 雒江菡;贾瑞宝;于瑞洪;阎力君;李圭白;梁恒4.次氯酸钠对原水长距离输水出水水质及系统生物膜群落结构影响 [J], 王进; 许龙; 林涛; 陶辉5.溶解氧电极在在线水质溶解氧的测定中的研究 [J], 褚华男;齐春雪;刘南;郭炜;胡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影响水质好坏的三大件---水温、酸碱度和溶解氧

影响水质好坏的三大件---水温、酸碱度和溶解氧用生产第一线的水产养殖体会来助推渔业发展提振产业效益水体是水产动物生活、生存的重要环境条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鱼、虾类的生长、发育。
俗话说“鱼水深情”,就如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一样,所以说水质的好坏关系到养殖效益、养殖效果、养殖风险等各方面的因素。
水质的恶化是引起养殖对象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这不是一两天就能形成的,而是经过较长时间各种综合原因引发的。
我们平时如能做到不间断的监控水质的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用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就能防止养殖对象水体环境的恶化,从而让养殖对象少生病或不生病。
水温水温直接影响鱼类的代谢强度,其生长、发育、繁殖都受到水温的影响,养殖对象的不同对水温也有差异,一般最适的生长温度为18℃~26℃,在适温范围内,随着水温的升高,摄食量增加、生长加快。
但是如罗非鱼这样的暖水性鱼类在水温10℃~14℃时,开始死亡;虹鳟等冷水性鱼类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0℃~18℃。
冬季冰下水温在4℃以下时鱼体易发生冻伤。
pH值pH值(酸碱度)是水质的重要指标。
鱼、虾类最适的pH值为弱碱性环境。
淡水养殖一般要求为6.5~8.5间,最适范围在7~8.5为宜。
池水中的pH值过高或过低,对鱼类生长均不利。
pH值低于4.4,鱼类死亡率可达7%~20%,低于4.0以下,全部死亡,pH值高于10.4,死亡率20%~89%,高于10.6时,可引起全部死亡。
因为PH值低于6.5时可使动物血液载氧的能力下降,造成自身患生理缺氧症,新陈代谢功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pH值过高,则能腐蚀鳃部组织,使鱼类失去呼吸能力而大批死亡。
对于pH值过低水体呈酸性的池塘,在清塘时最好不用漂白粉而用生石灰,以提高水体的pH值。
清塘时每亩水面平均1米水深用生石灰100千克~150千克。
定期泼洒生石灰水,对于水体呈酸性的鱼池,为提高水体pH值要定期泼洒生石灰,每次每亩水面用量10千克~20千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增氧
快速 增氧粉:放氧快,不能深入底层,放热,提高 pH值 粒粒氧:深入底层,但放氧过快,不经济,放热, 提高pH值
底层药物增氧最佳方案
直达底层 作用迅速 效力持久 不影响水质
久氧
片剂,直达底层 白片可快速放氧 灰白片三层包膜,缓慢释放,效力持久72小时 以上 采用特别技术,螺旋水平放氧,充分利用
溶解氧的垂直变化
夏季白天中午或下午,上层水含氧极丰富,但底 层水缺氧 温跃层 晚上,特别是下半夜,上下层水混合,含氧量趋 于一致 每天中午开增氧机:底层增氧
溶氧的水平分布
风的影响 白天上风处溶氧低于下风处 晚上上风处溶氧高于下风处
溶氧状况
白天溶氧多,都在表层 底层始终缺氧
底层缺氧原因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到不了底层 鱼虾栖息在底层,活动多,呼吸耗氧多 过多的不溶解的有机物分解要消耗氧 微生物活动消耗氧气
溶解氧对水质的影响
北京伟嘉集团 苏志良
溶解氧的来源
空气中溶解 7% 植物光合作用 89% 补水增氧 4%
溶解氧的消耗
养殖对象的呼吸 5-15% 水呼吸:浮游动植物和细菌的耗氧 底质耗氧:底栖生物和有机物分解 两项占80-90% 逸入空气1.5%
溶解氧的昼夜变化
日出后的整个白天,植物光合作用放氧,下午至 日落前达到最高值 日落后的整个黑夜,生物呼吸耗氧,至日出前达 到最底值 较深的池塘,底水层的日变化不明显
久氧使用范围
日常改善底质,增强食欲,每7天一次,可保持 水质优良 施有机肥辅助,先用久氧,再用肥料,可使肥效 快速充分发挥 使用活菌制剂前 治疗疾病前,特别是消毒剂使用前 虾捕捞前1-2天 活体运输
目前药物增氧最佳选择 水产养殖丰收保证 久 氧
底层缺氧的危害
急性缺氧:浮头,快质下降,抵抗力降低,疾病增多 底层物质分解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增多,微 生物的活动受抑制,藻相菌相平衡不稳定
结论: 结论:
自然情况下底层处于缺氧状态 养殖时必须关注底层溶氧
池底氧气充足的好处
鱼虾活动能力提高,食欲增加,饵料系数降低, 体质增强,抵抗力增强,疾病少 有益微生物活动旺盛,分解有机物快速,抑制有 害微生物繁殖 亚硝酸盐的氧化作用增强,毒性小
补充氧气的措施
增氧机 冲水 药物增氧
增氧机=搅水机 增氧机 搅水机
搅动水流,使表层溶氧丰富的水流到底层 增加接触面积,增加溶解氧,受大气压力影响大 曝气,将有害气体排出 发生急性缺氧浮头时,盲目开增氧机可能会反而 加重缺氧
冲水 最有效的增氧方法
充足的水源必须富含氧气 美国用液态氧溶于水后再冲入池塘,是最好的方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