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诺芬与斯密谁更有意义
西方经济学说史考察复习提纲
《西方经济学说史》复习提纲整理者:石方中一、填空题1、法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柯尔培尔。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完成时期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3、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完成时期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布阿吉尔贝尔、魁奈、西斯蒙第。
4、斯密的代表作有《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两部.5、魁奈把法国社会成员分为三个阶级: 生产阶级、不生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阶级.6、斯密把英国社会成员分为三个阶级:工人阶级、资本家阶级和土地贵族阶级。
7、“看不见的手"是亚当·斯密对经济机制的形象比喻。
8、重农学派的一个特点是资产阶级实质和封建主义外观.9、《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斯密的代表作,阐明了财富的起源及其产生和增长的条件。
10、古希腊在经济学领域的三个代表人物分别是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1、魁奈把农业资本划分为:年预付和原预付。
12、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的两个级数是人口与生活资料。
13、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托马斯·孟。
14、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的阐述劳动价值论的古典经济学家是威廉·配第.15、斯密把资本概念普遍化并第一次将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6、《理想国》的作者是古希腊学者柏拉图。
二、名词解释1、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是商业资产阶级与封建中央集权结成的联盟。
基本观点是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财富的来源是流通领域,对外贸易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多卖少买,保持贸易顺差,是获取财富的基本原则.2、自然秩序观:重农学派的“自然秩序”思想是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下形成的他们提出了自然和社会应当建立在“自然秩序"这上,并把“自然秩序”和“人为秩序”相对立。
他们所说的“自然秩序”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秩序,这种秩序是合乎人类本性的,因而是自然的、合理的制度,而“人为秩序”则是违反自然的不合理的制度,即封建专制制度.3、古典政治经济学:又称“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经亚当·斯密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国外知名学者的经济思想与影响
国外知名学者的经济思想与影响经济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研究的是人类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财富的方式和原则。
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杰出的经济学家。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经济理论和思想,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将会介绍几位国外知名学者的经济思想与影响。
1.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他对自由市场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两部著作《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被认为是经济学和道德哲学上的经典之作。
斯密认为,市场力量可以自动调整,市场的自由竞争能够促进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此外,他强调了专业化和分工的重要性。
斯密的思想影响深远,对当代的经济学和商业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提出的市场竞争、分工和专业化的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
他的“看不见的手”概念也被广泛引用,说明了市场机制是自动协调的。
2. 约瑟夫·斯坦格利茨约瑟夫·斯坦格利茨是当代经济学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领域有很高的成就。
他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和商业实践领域。
斯坦格利茨的代表作之一是《信息与市场》。
他认为,信息不完全会导致不确定性和风险,而信息经济学可以解决信息不完全的问题。
此外,他在博弈论方面的成就也非常显著。
他提出了一种被称为“博弈论的稳健策略”的方法,该方法旨在解决博弈论中不确定性和风险的问题。
3. 米尔顿·弗里德曼米尔顿·弗里德曼是20世纪最具争议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自由市场和货币思想对经济学、政治和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倡自由市场,并且对货币政策的制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弗里德曼认为,市场是最有效的资源分配方式,强调市场自行调整机制的作用。
他还提出了一个名为“货币量规则”的政策,主张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控制通货膨胀率。
此外,他的思想对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美国经济政策的转型和其他国家经济改革的指导。
第一章-重商主义解释
很好古希腊、罗马及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一、色诺芬:(Xenophon, 约430~354BC),古希腊历史学家、作家。
雅典人。
苏格拉底的弟子。
公元前401年参加希腊雇佣军助小居鲁士(Kurush,约前424~前401年)争夺波斯王位,未遂,次年率军而返。
前396年投身斯巴达,被母邦判处终身放逐。
著有《远征记》、《希腊史》(修昔底德《伯罗尼撒战争史》之续编,叙事始于前411年,止于前362年)以及《回忆苏格拉底》等。
《经济论》(Oeconomicus or Economics,亦译《家政论》)和《论税收》。
1、关于财富的观念2、关于分工的收益3、关于市场价格的形成4、关于财政的配置职能二、马格努斯的公平价格阿尔贝特·冯·布尔斯塔德(Albert vonBollstadt,1193~1282)。
马格努斯(Magnus)是尊敬的称呼,相当于“伟大的”(the Great)的意思。
他主要是在科隆的黑袍教教团(Dominic)的学校中任教。
其弟子有托马斯·阿奎那(ThomasAquinas,1225~1274)。
他通晓神学、哲学、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是有代表性的炼金家,著有《炼金术》(De Alchymia)一书。
分离了金和银。
“同一劳动和费用的集合不能不相互交换。
因为制造床的人如不能收到大约相当于他制造床所耗费的相等数量的劳动和费用,他将来就不可能再制在这个原则造一张床,制造业也将因此而消失。
其他行业也是如此。
”三、阿奎那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Thomas Aquinas]13世纪意大利神学家,经院哲学家。
公平价格的制度条件是,市场上不存在商业欺诈和垄断行为,交易完全出于自愿的原则和共同的愿望。
他在《神学大全》中,关于公平价格有两类意见:其一是效用的原则。
“购买和出卖是来自当事双方的共同效用,因为一方需要另一方的财物。
……但是共同的好处,不能使一方的负担多于另一方;因此双方的契约必须均等才能成立。
-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
(三) 分配理论
分配理论是斯密全部经济学说的核心。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说史上,斯密第一 个正确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分析了三种收入,论述了剩余价值的各 种具体形式。
值的基础和决定因素。
指出一个商品可能使用价值很大,而交换价值很小,或者使用价值很小甚至没有 使用价值,而有很大交换价值
不科学之处:
①没有从商品的二重性出发而是从价值的角度出发来区别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
②错误的认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会有交换价值,并导致他完全抛开使用价值 而只从交换价值来考虑商品;
③混淆了价值和价值的表现形式,斯密所说的交换价值,有时是指交换价值,有 时是指价值。
心和交换倾向,在交换过程中,人们发现,如果一个人专门从事某一种 工作所取得的好处,要比自己包揽一切工作取得的好处多,于是就专门 从事某一种工作,从而形成了分工。 分工程度也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 斯密强调交换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交通的发展对分工有促进作用, 这在当时是一种创见,具有进步意义。
和社会性,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工当作一般分工,忽视了它赖以形成 的条件; (4)将分工不利影响归因于分工的本身,而不是工场手工业分工的资本 主义性质。
2.交换理论
斯密从分工产生的角度分析了交换。 交换是产身分工的原因,分工是交换的结果。 根据斯密的观点,分工的产生是由人类本性决定的,人类生来就有利己
(1)工资的性质 斯密认为,在土地私有和资本积累之前,劳动生产物构成劳动的自然报酬或自然 工资;在私有制产生以后,工资只是劳动产品中的一部分了。
自考西方管理思想史
西方管理思想史复习重点1、群体基本特征:1由个人组成的。
2有共同的基本目标3内部是有组织的,并且这个组织是为了达到群体目标而客观存在的。
2、色诺芬写成《家庭管理》(又称《经济论》)一书。
这也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专门论述经济问题的第一部著作。
这部著作在管理思想上的主要贡献是:1首先提出可经济管理的研究对象。
2、首先提出了管理水平优劣的判别标准问题。
他认为,检验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是财富是否得到赠加,并认为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得到更多的财富。
3、首先认识到了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加强人的管理这一重要思想。
4、色诺芬分析了分工的重要性。
3、柏拉图著作最主要的是《理想国》(又译《国家篇》)4、亚里士多德的这一思想实质上揭示了管理矛盾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即“目的→(物质+管理)→新的目的”的过程。
5、古罗马首先意识到现代企业的某些性质。
用建立公路体系的办法以保障军事调动和商品分配。
首创性地采取类似现代股份制公司的形式,向公众出售股票。
在罗马帝国的建立过程中,罗马人具有了集权、分权到再集权、分权到再集权的实践经验。
罗马人在长期军事生涯中,具备了遵守纪律的品格,以及以分工和权力层次为其基础管理职能设计能力。
托马斯·阿奎那出生于意大利以<<神学大全》最为著名,被作为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
被中世纪奉为“神学之父”。
马基雅维利著有《君主论》、《战争的艺术》、《夫罗伦萨史》等著作。
马基雅维利从唯心主义观点出发,把“权力欲望”和“财富欲望”看作是人性的基础。
马基雅维利的人性论是“人性本恶论”。
马基雅维利的“物质利益决定论”认为,人们冲突的根本原因是物质利益。
马基雅维利是较早认识到“物质利益”在管理中的重要性的思想家。
马基雅维利在对政治体制的研究中认为到:人民在国家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他指出共和制的优越性所在;人民比国王高明,比国王更会选举公职人员,更富有理智,在道德方面比国王更高尚。
马基雅维利论述了领导者的素质问题。
经济学发展简史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以前,对当时的一些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形成了某种经济思想,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
在以历史和文明悠久著称的民族和国家中,以中国、古希腊、古罗马及西欧中世纪保存的历史文献最为丰富。
它们是两个独立发展的文化系统,在经济思想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
古希腊、古罗马及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古希腊在经济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中,有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商品交换与货币的学说。
色诺芬的《经济论》论述了奴隶主如何管理家庭农庄,如何使具有实用价值的财富得以增加。
色诺芬十分重视农业,认为农业是希腊自由民的最好职业,这对古罗马的经济思想和以后法国中重农学派都有影响。
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从人性论、国家组织原理以及使用价值的生产三个方面,考察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认为分工是出于人性和经济生活所必需的一种自然现象。
这种分析与中国古代管仲的“四民分业”论和孟子的农耕与百业、劳心与劳力的“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的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与《伦理学》两书中指出,每种物品都有两种用途:一是供直接使用,一是供与其他物品相交换,而且说明了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和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职能,指出货币对一切商品起着一种等同关系的作用,从而成为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形态和货币性质的学者。
古罗马的经济思想部分见于几位著名思想家如大加图、瓦罗等人的著作中。
古罗马对经济思想的贡献,主要是罗马法中关于财产、契约和自然法则的思想。
古罗马早期有十二铜表法,以后在帝国时期有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民事法律—市民法,和适用于帝国境内的各族人的万民法。
在这些法律中,对于财产权、契约关系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买卖、借贷、债务等关系都有明确的解释。
万民法所依据的普遍性原则和自然合理性,以后逐渐形成自然法则思想,成为资本主义初期的自然法、自然秩序思想的重要来源。
西欧中世纪虽然经历了千年之久,但封建制度是在十一世纪才真正建立起来。
分工理论文献综述
分工理论文献综述摘要:本文按时间顺序,系统地收集、整理了分工理论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的思想,从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色诺芬,古典经济学时期的斯密、马克思;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的马歇尔;新兴古典经济学时期的杨格、杨小凯,将各个时期代表大师们对分工理论的理解罗列出来,并对他们的理论进行一些阐述和评价。
关键词:分工;专业化分工理论在经济学研究中经历了漫长的演进,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工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古典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发表,第一次从经济学意义上对分工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同时期的马克思对分工与协作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研究。
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的马歇尔解释了与规模经济的关系。
直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产业组织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经济学家们才再次认识到分工的重要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家,用现代分析方法分析了分工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对产品内国际分工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
由于各个时期的学者对于分工有不同的见解,所以有必要对每个时期分工理论进行探讨。
一、古希腊时期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指出了在“理想国”里人类专业化分工的好处(如柏拉图曾论述过分工对增进社会福利的意义),这也是后来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思想的起源。
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色诺芬对分工理论也进行了阐述,主要体现在《经济论》中提到劳动分工问题:“很难找到精通一切技艺的工人,而且也不可能变成一个精通一切技艺的专业家。
”我们不考证这句话是否较绝对了一些,但的确认识到了分工的必要性。
人们应专注于从事某项工作,从而提高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技术。
色诺芬更为重要的论述是将分工的实现与市场规模的大小联系起来,《居鲁士的教育》中通过将小城镇与大城市中分工的实现情况作对比,来阐述分工思想。
指出:“在小城镇里,一个人要制造床、门、犁和桌子;有时还要造房子,如果他能找到使他足以维持生活的主顾,他就很满意了。
第一章_重商主义解释
很好古希腊、罗马及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一、色诺芬:(Xenophon, 约430~354BC),古希腊历史学家、作家。
雅典人。
苏格拉底的弟子。
公元前401年参加希腊雇佣军助小居鲁士(Kurush,约前424~前401年)争夺波斯王位,未遂,次年率军而返。
前396年投身斯巴达,被母邦判处终身放逐。
著有《远征记》、《希腊史》(修昔底德《伯罗尼撒战争史》之续编,叙事始于前411年,止于前362年)以及《回忆苏格拉底》等。
《经济论》(Oeconomicus or Economics,亦译《家政论》)和《论税收》。
1、关于财富的观念2、关于分工的收益3、关于市场价格的形成4、关于财政的配置职能二、马格努斯的公平价格阿尔贝特·冯·布尔斯塔德(Albert vonBollstadt,1193~1282)。
马格努斯(Magnus)是尊敬的称呼,相当于“伟大的”(the Great)的意思。
他主要是在科隆的黑袍教教团(Dominic)的学校中任教。
其弟子有托马斯·阿奎那(ThomasAquinas,1225~1274)。
他通晓神学、哲学、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是有代表性的炼金家,著有《炼金术》(De Alchymia)一书。
分离了金和银。
“同一劳动和费用的集合不能不相互交换。
因为制造床的人如不能收到大约相当于他制造床所耗费的相等数量的劳动和费用,他将来就不可能再制在这个原则造一张床,制造业也将因此而消失。
其他行业也是如此。
”三、阿奎那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Thomas Aquinas]13世纪意大利神学家,经院哲学家。
公平价格的制度条件是,市场上不存在商业欺诈和垄断行为,交易完全出于自愿的原则和共同的愿望。
他在《神学大全》中,关于公平价格有两类意见:其一是效用的原则。
“购买和出卖是来自当事双方的共同效用,因为一方需要另一方的财物。
……但是共同的好处,不能使一方的负担多于另一方;因此双方的契约必须均等才能成立。
经济学说史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经院哲学:经院哲学指在教会的学院里讲习的基督教哲学。
基本任务在于用繁琐空洞的形式主义抽象推理方法来维护基督教教条与教义,在观察生活实际的一切现象时并非观察现象的内在联系,而是观察它们是否符合圣经中的教义及教会制定的信条2.公平价格:奥格斯丁接受了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家的定义,认为公平价格是用来指某时期内不受市场变动的影响,大多数从事交易的人是按这个价格进行买卖的,实际上是平均价格;亚尔贝兹·马格努则将公平价格看做与生产劳动耗费相等的价格;阿奎那接受了马格努的观点,同时又把价格范畴说成是一个主观的范畴,所以又把公平价格说成是能使卖主获得“相当于他的等级低位的生活条件”的价格,认为公平价格取决于从物品所得到的利益大小,取决于它们对人们的效用,还认为公平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二、1.简述色诺芬的经济思想(1).家庭管理应该成为一门学问,它研究的是优秀的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产,评判优秀与否的标志是能否使自己的财富不断增加;(2).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1. 物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两种功用2. 并不反对简单商品交换的存在(3).十分重视农业问题,认为农业是希腊自由民最重要的职业(4).肯定了分工的必要性,因为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艺1. 认为分工提高了商品的质量2. 局限性在于认为分工不会使产品变得更便宜。
(5).不知道价值问题,但了解商品价格的波动依存于供给与需求的变化(6).了解到货币有着不同的作用: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的积累手段(原因:货币可以购买到一切有用物)2.简述阿奎那的经济思想及其特点(一)阿奎那的封建农奴制度论1.主要依据“自然法”的观点论述封建农奴制度的合理性2.在“自然法”观念中,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有高级和低级之分,低级的东西应该受制于高级的东西,私有制不仅符合“自然法”的观念,而且还是人类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基础(二)阿奎那的公平价格论1.亚尔贝兹·马格努在中世纪神学家中较早论述公平价格,将公平价格看做与生产劳动上耗费相等的价格2.阿奎那的公平价格观(1)继承了马格努的公平价格观,认为公平价格即商品与商品,商品与货币间均等(2)公平价格是由物品效用决定的,物品的公平价格,不是绝对固定的,而是取决于某种评价,取决于从物品得到的利益的大小(3)公平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三)阿奎那的货币论1.在货币的作用上,认为货币起辅助与从属作用,不能成为社会财富的代表2.在货币的起源与性质上,认为货币由交换产生,交换是人们为了双方共同的利益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货币就是这种有意活动的结果,货币铸造是统治者的特权,由统治者决定货币的购买力(货币名目论)3.货币价值认识的二重性:既认为货币价值只是君主给予的指定价值,并为领地内的铸币贬损辩护,对货币是商品,要求有价值稳定的货币。
经济学说史简答题论述题
经济学说史简答题论述题经济学说史简答题、论述题第一章1、详述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色诺芬的经济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中。
(一)经济论,总的看来,色诺芬拥戴自然经济,反对雅典所实行的发展商业和货币经济的方针。
他根据奴隶制自然经济的建议,确认了奴隶主的经济任务,主张把奴隶主的家庭经济管理建为为一门专门学问。
色诺芬在这本书中最早采用了“经济”一词,其原意为“家庭管理”,因此他所谈论的经济就是家庭经济。
(二)雅典的收入,约写作于公元前355年,论述了雅典不依靠加重盟邦负担而自谋增加收入的方法。
(1)他探讨国家财政问题,其中涵盖对货币问题的看法。
他已跌破货币的流通手段和储藏手段的职能,表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3)他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4)他认识到物品存有采用和互换两种功能,但他从自然经济角度对待财富和互换的,这也充分反映在他对农业和分工的观点上:在一切技艺中他最重视农业,认为“农业是其他技艺的母亲和保姆”,农业的兴衰影响着其他技艺。
他确实劳动分工的必要,指出一个人不可能将通晓一切技艺,专门从事一种技艺的人能工作得更好。
(5)他从国家角度研究了增加收入的问题。
他认为,雅典不论在气候、土地、资源、地理位置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发展条件。
(6)主张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他指出雅典具有对外贸易的得天独厚条件,主张授与商人特权、健全法院制度、创建基金等。
(7)他还主张大力开发和管理银矿,在开矿方面重视奴隶劳动,建议国家购买和拥有奴隶,并把奴隶出租给平民。
他特别强调国家要想征集到充裕的收入,必须保有和平的环境。
(三)《论税收》是色诺芬晚年的作品。
它主要讨论了如何改进雅典的税收制度的问题,主张要在不增加税收的前提下维持雅典的财政平衡。
2、详述阿奎那的经济思想及其特点。
阿奎那的经济思想反映在其著作《神学大全》里,主要论及封建农奴制、公平价格、货币、商业、利息等问题。
(一)阿奎那主要的经济思想1.阿奎那主要依据“自然法”的观念来论证封建农奴制度的合理性。
论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课程名称 :《西方经济思想史》作业:结课论文题目论色诺芬的经济思想学生--- 学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金融学论文摘要色诺芬的经济思想集中体现在《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两篇著作之中, 其主要点为: 土地是最重要最可靠的财富资源,农业是最重要的经济部门; 自相矛盾的工商业思想; 和平的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关于社会分工和社会财富的精辟论述等等。
深入研究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可以加深我们对西方经济发展史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经济思想论色诺芬的经济思想色诺芬( Xenophon,约公元前444-354年),古代雅典人,古希腊著名史学家、军事家和政论家。
当代美国学者伊迪丝·汉密尔顿称他是一个“友好善良、和蔼可亲的人,诚实正直, 通情达理, 才华出众, 虔诚地笃信宗教”。
出身于贵族家庭的色诺芬,自小受到过多方面的良好教育,熟悉军事和骑术。
曾从师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同窗好友, 是苏格拉底的得意门生。
色诺芬多才多艺, 涉猎很广,著述很多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历史、军事等方面, 对于色诺芬在史学、政治等方面的评述,学界议论甚多,而关于他的经济思想的论述, 目前则少有论及,本文就此略加陈述,以加深我们对西方经济发展史的理解和认识。
在结束了自己的军旅生涯之后, 色诺芬回到自己的领地, 经营奴隶制大地产。
十余年的管理大地产的实际经验, 再加上他从苏格拉底那里听到的一些经济思想, 便成了他编写《经济论》的基础。
而《雅典的收入》一文则是他晚期的作品, 在这篇论文中, 他论述了雅典不依靠加重盟邦负担而自谋增加收入的方法。
本文从色诺芬的《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这两篇著作之中,探讨他的经济思想。
第一,土地是最重要最可靠的财富资源,农业是最重要的经济部门在《经济论》中色诺芬力图证明人的幸福仅仅依赖于农业, 农业是最愉快和最有益健康的经济部门, 认为自由民不应该从事其他“粗俗的技艺”。
经济思想史复习题
经济思想史复习题经济思想史是研究经济思想和理论发展演变的学科,它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众多经济学家的观点和学说。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经济思想史复习题,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经济思想(一)色诺芬色诺芬是古希腊的思想家,他的著作《经济论》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第一部专门论述经济问题的著作。
色诺芬认为农业是财富的主要来源,强调了农业的重要性。
他还探讨了分工的好处,认为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二)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中对经济问题也有所涉及。
他认为获取财富应该有一定的限度,不能过度追求财富。
他还区分了“自然”和“非自然”的获取财富方式,认为通过劳动和交换获取财富是自然的,而通过高利贷等手段获取财富是非自然的。
二、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一)托马斯·阿奎那托马斯·阿奎那是中世纪经院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经济思想主要基于宗教教义,认为公平价格应该由劳动和成本决定,并且商业活动应该受到道德和宗教的约束。
(二)奥雷斯姆奥雷斯姆对货币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货币的价值应该由其内在价值和供求关系共同决定。
三、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 15 世纪到 17 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经济思想。
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的主要形式是金银,国家应该通过贸易顺差来增加金银的储备。
他们主张政府干预经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以实现国家的富强。
四、重农学派(一)魁奈魁奈是重农学派的创始人,他的《经济表》是重农学派的重要代表作。
魁奈认为只有农业才能创造“纯产品”,即剩余价值。
他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反对国家对经济的过多干预。
(二)杜尔哥杜尔哥进一步发展了重农学派的思想,他强调了价值和财富的源泉是劳动,并且对阶级结构进行了分析。
五、古典经济学(一)亚当·斯密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国富论》被誉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认为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会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最终促进社会的整体利益。
色诺芬的公共经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色诺芬的公共经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色诺芬(John Maynard Keynes)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被誉为公共经济学的奠基人。
他对经济学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他的理论和政策建议上,而且还体现在他的思想对当代经济学的影响和应用上。
本文将重点探讨色诺芬的公共经济思想以及其当代价值。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如何干预经济体系以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学科。
色诺芬认为,市场经济并不是一种理想的经济体制。
市场存在着失灵现象,如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胀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首先,色诺芬提出了“总需求决定总产出”(aggregate demand determines aggregate output)的理论观点。
他认为,经济的主要问题在于总需求不足,导致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从而造成失业和经济衰退。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总需求,推动经济复苏。
他主张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降低利率来提高总需求,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的目标。
其次,色诺芬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insufficient effective demand)的理论观点。
他认为,市场经济存在着明显的波动和不稳定性,这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所引起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该采取逆周期的财政政策。
在经济低迷时期,政府应该增加支出,创造就业机会,扩大消费和投资,从而提高有效需求。
而在经济过热时期,政府应该适度收紧财政政策,避免通货膨胀,维持经济稳定。
再次,色诺芬认为,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会导致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
政府应该通过监管和干预来解决这一问题。
他主张建立健全的金融体系,加强对金融市场行为的监管,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和扩散。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教育、科技和创新等方面的投资,提高整个经济体系的信息传递和处理能力,以推动经济发展。
最后,色诺芬的公共经济思想在当代经济学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及课后习题答案
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一种是家务管理,即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取得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费有一定限度,因而这种财富是有限的,合乎自然的;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目的是增加货币,是无限的、违反自然的柏拉图的“理想国”:由三个自由民阶层或等级组成。
最高等级是执政的哲学家,他们洞察真理,具有美德,富裕知识,能够以政治国;第二等级是战士,他们平时训练,学习武术,战时保卫国家;最低等级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专门从事经济活动,为其他阶层提供生活资料。
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他们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瓦罗的《论农业》:被保存下来的研究当时奴隶制庄园经济的重要资料。
他认为农业在一切经济部门中试罗马人最适宜从事的职业,奴隶主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好自己的庄园以增加收入。
公平价格:最初出现于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家的著作中,是用来指定某时期内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大多数从事交换的人是按这个价格进行买卖。
他们所说的这种公平价格实际上是平均价格,即大体上与价值相符的价格。
货币差额论:早期重商主义又称为货币差额论,又称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
重金主义:注重资本的原始积累。
贸易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的主要学说。
强调一国应使贸易输出超过输入,形成有利的差额,即顺差,才能增加本国的金银财富。
重工主义: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晚期重商主义者,支持国家采取扶植和鼓励发展制造出口商品的工场手工业,又把晚期重商主义称为重工主义。
早期与晚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5--16世纪,在对外贸易上强调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外,力求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运动,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因而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
晚期重商主义盛行17世纪上半期,强调多卖,主张允许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只要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就可以获更多的货币。
晚期重商主义为保证对外贸易中的出超,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 (全部)
价值理论
二、劳动价值论及两种价值规定
发展:斯密确认劳动是一切商品价值的源泉,是衡量一切商 品的交换价值的真是尺度,这是斯密在政治经济学的重大贡献。 也纠正了配第认为叧有开采金银的劳动才创造价值的片面的体 现重商主义的观点,认为一切生产商品的劳动都创动决定价值时,提出了两种丌同的解释。
价值理论
价值理论
斯密的价值理论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利润论、地租理论
和再生产理论都是建立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
1、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2、劳动价值论及两种价值规定
3、三种收入价值论 4、市场价格不自然价格
价值理论
一、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效用 交换价值是指人们由亍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能力
的价格。自然价格就是价值,市场价格就是指市场上实际出卖的价格。
市场价格总是围绕自然价格变动。市场价格决定亍商品实际上市量和 有效需求乊间的比例。由亍供求关系的变动,市场价格可能会高亍、低 亍或等亍自然价格,但总是以自然价格为波动中心,并丌断趋向亍自然 价格。
价值理论
由于特殊的意外事故,天然的原因,特殊的政策的规定, 商品的市场价格能在相当长时期内大大超过其自然价格; 在一般正常条件下(即自由竞争条件下),“商品价格时 时刻刻都向着这个中心(自然价格)。”
价值理论
使用价值:特定物品的效用。
价值理论
交换价值:由于占用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 物的购买力。
价值理论
斯密对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的认识
价
值
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
价值理论
我认为,一些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往 往只有很小的交换价值,甚至于没有价 值,而一些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常常 我~首次提出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概念,并 只有很小的使用价值。前者如空气、水 论述了两者的关系,这推进了前人的认识。 等,后者如钻石。
《经济学说史》复习题及答案
《经济学说史》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二、简答题1、简述色诺芬对社会分工的主要观点。
2、简述色诺芬的财富观点。
3、简述阿奎纳的公平价格学说。
4、简述经院学派的财富观。
5、亚里斯多德对“经济”和“货殖”是怎样区分的?参考答案二、(答案要点)1、色诺芬认为,每个人都不是全能的,因而必须实行社会分工。
分工是每个人只从事一种工作,使工作做得更好。
他还谈到分工和市场范围大小的关系,认为市场大小是社会分工的条件。
2、色诺芬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只有用货币交换到的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才是真正得到了财富。
色诺芬已经认识到了物品具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3、阿奎那认为,实现公平价格的制度条件是,市场上不存在商业欺诈和垄断行为,交易完全出于自愿的原则和共同的愿望。
关于公平价格,掌握两个原则:其一是效用原则,其二是成本费用的原则。
阿奎那指出,公平价格是保证生产持续所必需的一种报酬,它必须足以补偿生产的劳动成本,此外,还必须足以补偿运输、储存以及可能的风险。
效用和成本的双重原则构成阿奎那公平价格的一般基础。
阿奎那也意识到了市场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他以小麦为例来说明这个原理。
阿奎那提出效用决定价格的观点,成为效用价值理论的渊源。
4、阿奎纳首先论证了私有制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他认为根据自然法,私有财产并不是自然法创立的,一切财富都应该属于上帝。
人类的理智对自然法进行了补充,创立了私有制,并说明了私有制比公有制的优越性。
阿奎纳把财富分为自然财富和人为财富,食物、牲畜和土地属于前者,金钱属于后者。
他认为,取得金银财宝不应成为人生目的,自然经济才是正常的经济,是人类幸福的基础。
他的财富概念指的是实物,而不是货币。
5、亚里斯多德认为,“经济”和“货殖”不同。
他认为,财富是对家庭和国家有用的东西,为了获得具有使用价值的这种财富活动属于“经济”范围之内,“经济”在于获得自然供给人类有用的东西,所以它是自然的。
经济学说史主要人物及其理论
1.雅典的色诺芬⑴认为财富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⑵经济著作主要有《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⑶在《经济论》中首次提出“经济”一词⑷《雅典的收入》中主要论述当时财政不足问题2.托马斯阿奎那⑴中世纪最著名的经院学派学者、神学家⑵把财富分为自然财富和人为财富⑶主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⑷反对高利贷3.威廉•史密斯⑴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4.威廉•配第⑴他的方法论指导原则是自然运动⑵认为,工资和地租是反比关系⑶把基本上相当于价值,是市场价格的背后的基础的东西叫做自然价格⑷提出征税的一般原则是公平、便利、节省⑸最早研究宏观经济学问题,是政治经济学之父,统计学创始人⑹最早提出级差地租概念⑺地租学说是配第分配论的中心问题⑻是古典派国家经济职能和财政理论的奠基人⑼代表作《赋税论》⑽把干预经济的法律分为遵循自然规律的和违反自然规律的5.洛克⑴他的自然利率是在贸易状况自然决定贸易借贷资金分配的情况下的利卒⑵提出利息的高低取决于货币的供求量⑶主要著作《人类理解论》主张唯物主义的经验认识论⑷提出立法、执行、对外三权分立⑸资本主义产生时期自由主义的奠基者6.孟德维尔⑴他关于私利的哲学成为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信条⑵是近代经济学史上最早论述分工及其效果的人之一,是最早提出类似于自由放任主张的人之一7.马西⑴首次区分经济问题研究中所使用的演绎方法和历史方法⑵他提出的“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被马克思称为“划时代”的见解⑶第一次提出利息取决于利润⑷马克思曾说马西的《论决定自然利卒的原因》是划时代的著作8.布阿吉尔贝尔⑴是法国古典经济学的典型代表,反对重商主义的最初思想家⑵首次强调了信息和预期的重要性⑶货币问题上主张保存商品交换,废除货币⑷他的自然经济规律是法国重农学派的“自然秩序”观念的直接思想渊源和发端⑸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9.魁奈⑴是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最主要代表⑵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商品交换不能成为财富的来源⑶他的《经济表》首次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进行分析,是他最重要的贡献⑷“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的理论核心和最基本问题⑸把农业资本分为“年预付”和“原预付”10.亚当•斯密⑴最主要的经济学论著是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⑵是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政治经济学之父⑶第一次区分了价值和使用价值,并提出了二者的不一致性⑷他的货币理论代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货币理论的最高成就⑸他的三个阶级是指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⑹认为利润的变动趋势是降低的⑺三种收入是工资、地租和利润⑻提出人力资本⑼认为利息下降的原因是利润率下降⑽把财政支出的费用分成国防费用、司法费用、公共工程和公共机关费用以及君主和王公大臣的生活费用⑾认为财政理论主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财政支出、税收和公债⑿对于国际贸易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优势理论⒀提出的一般税收的四项原则概括为平等确立,便利,经济⒁将税收分为地租税、利润税、和工资税,认为地租最适宜征税⒂自由放任的具体表现是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⒃斯密思想来源于:唯物主义哲学思潮,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主义和重农主义⒄分工和交换学说是斯密经济理论研究的出发点⒅值学说是斯密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部分⒆密在价值论上主要贡献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劳动价值论⒇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对资本类型的划分是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第一次系统地论述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和财策11.李嘉图⑴他所说的“斯密规律”是指流通中纸币的价值不能超过所代表的金银的价值⑵最重要的作品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⑶认为利润率的自然趋势趋于下降⑷主张发行代替金币流通的银行券要有十足的金币储备,这就是以金本位为基础的可兑换纸币制度⑸是世纪初英国资本阶级古典经济学最重要和最突出的代表⑹把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地租理论发展到最高峰⑺对古典价值论的贡献是对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初步区分⑻最大贡献是他发展了劳动决定价值的基本原理⑼他的劳动价值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价值理论的最高峰和最高成就⑽1808—1811年英国金块问题论战期间,他写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黄金的价格》这是论战开始的重要标志⑾其分配论的核心是剩余价值如何分割为利润和地租问题在分配论中,他最突出贡献是其地租理论⑿认为利润是积累的手段,也是积累的唯一动机12.尼古拉巴尔本⑴本国的主要商品是该国的财富⑵主要著作是《贸易论》⑶是观点明确的和典型的早期效用价值论者13.大卫•休谟⑴他经济学思想和学说的哲学基础是《人性论》⑵他的货币数量论认为一国商品的价格决定于国内存在的货币量⑶18世纪英国货币数量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⑷他的利息理论认为利息率的高低在利润的限度内取决于借贷货币的供求状况⑸主张实行自由贸易⑹西方经济学最大影响是其货币数量论14.坎梯隆⑴经济思想史上最先对资本主义社会划分阶级的经济学家⑵重农主义的先驱者⑶主要著作《商业性质概论》成为后世经济学教科书和经济学论著的最早蓝本15.亚里士多德⑴是把货值和经济区分开的古代思想家⑵真正的经济观点主要发表在《政治论》和《伦理学》上⑶反对商业,反对高利贷16.孟可列钦⑴是法国早期重商主义⑵在1615发表了《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中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17.达德利•诺思⑴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指出利息的高低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量⑵马克思评价说“诺思是第一个正确理解利息的人18.詹姆斯•斯图亚特⑴把利润分为绝对利润和自然利润⑵是英国重商主义的最后代表,也是探讨经济学体系的第一个英国人。
西方经济学发展脉络
西方经济学发展脉络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的学科,其发展历程源远流长,经历了多个重要的阶段和变革。
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有了一些关于经济问题的思考。
色诺芬在其著作《经济论》中,探讨了家庭管理和农业经济。
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对财富、分工等经济问题发表了看法。
到了中世纪,经院学派的学者们在宗教的框架内,对经济活动进行了一定的讨论。
但这一时期,宗教教义对经济思想的影响较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社会进入了重商主义时期。
重商主义强调金银财富的积累,主张通过贸易顺差来增加国家财富。
这一理论在当时的欧洲国家,尤其是在一些新兴的商业国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7 世纪以后,古典经济学逐渐兴起。
亚当·斯密被誉为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他的《国富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认为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大卫·李嘉图则进一步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强调了比较优势原理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19 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诞生为经济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深入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
19 世纪 70 年代,边际革命的发生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兴起。
边际学派运用边际分析方法,研究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决策,强调了边际效用的重要性。
马歇尔在综合边际学派和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构建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其代表作《经济学原理》成为当时经济学的经典教材。
20 世纪 3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大危机,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无法解释和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
在此背景下,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
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稳定增长。
二战后,西方经济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将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相结合,形成了主流的经济学理论;另一方面,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等新自由主义学派也纷纷兴起,对凯恩斯主义提出了挑战。
色诺芬——精选推荐
色诺芬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年—355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门生。
他是西方最早使用“经济”一词的人,经济方面的著作主要有《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
其经济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财富的认识在关于什么是财富的问题上,色诺芬首先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个人的财产就等于他具有的一切东西”。
他认为奴隶主的经济任务,就是得到更多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
色诺芬又进一步解释,财产是指那些“好东西”,而非“坏东西”。
所谓“好东西”就是对它的所有者有利的东西;所谓“坏东西”就是对它的所有者有害的东西,有害的东西是损失而不是财富。
那么怎样来区分“好东西”和“坏东西”呢?他说:“同一种东西是不是财富,要看人会不会使用它。
”他甚至认为,即使是钱,对于不会使用它的人也不是财富。
从这里我们也可发现,色诺芬不仅有了货币财富观,而且已经得知物品具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用。
其次,色诺芬探讨了财富的来源问题。
他强调农业是财富最重要的来源。
除此之外,开采白银,从事商贸活动,出租房屋、土地、船只和奴隶等,也可以增加财富。
他曾提出在市场附近、港口和城市“为零售商人建造一些房屋和店铺,那它们不但对雅典是一种装饰品,而且也可以由此获得大量的收入”。
国家还可以出租公共船只,“从这个泉源也可以获得大量的收入”。
不过色诺芬较为轻视手工业生产,主张希腊的自由民不应该从事手工业,而应该让外邦人或奴隶去做这些工作。
2、对货币的认识色诺芬将白银看作是最重要的货币;同时,他承认黄金也是一种重要的货币。
色诺芬进一步分析了货币的不同职能和作用:首先,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物,可以用来衡量商品价格高低,即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
其次,货币具有流通和支付手段的功能。
最后,他还看到了白银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即认识到白银执行着世界货币的职能。
3、商品价格理论色诺芬还深刻认识到商品价格的波动是依存于市场供求的变化。
他说:“当农产品价格低廉时,农业就无利可图,许多农民就会放弃耕耘而从事商业、旅店业或借贷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观点的区别:
色诺芬看到了分工的程度取决于市场规模,但是,作为奴隶制自然经济拥护者的他,只注意分工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而没有考虑分工对交换价值的影响。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起源是由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异,那是起因于人类独有的交换与易货倾向,交换及易货系属私利行为,其利益决定于分工,假定个人乐于专业化及提高生产力,经由剩余产品之交换行为,促使个人增加财富,此等过程将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繁荣,并达私利与公益之调和。
斯密认为,分工“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果”,而是人们有一种“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的倾向,正是这一倾向缓慢、逐渐地引起了分工。
在文明社会,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离群体,脱离别人的协作和援助。
但是这种协助,不能指靠别人的恩赐,唯一的办法是“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有利于他,并告诉他们,给他做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
”(上卷第13页)。
“不论是谁,如果他要与旁人做买卖,他首先就要这样提议。
请给我以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这句话是交易的通义。
”不要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不讲唤起对方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对方利己心的话。
由于人们所需要的相互帮助主要是通过交换、买卖取得的,为了交换别人的产品,首先必须生产为别人所需要的产品。
人人都生产某种为别人需要的产品,以交换别人生产而为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分工也就由此产生了。
所以,人类要求互相交换这个倾向是分工最初产生的缘由。
斯密除了论述分工对交换价值的影响外还系统的论述了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这一问题,并阐释的众多观点:
1.市场狭小,人们就不能一生从事一项事业或职业,分工就会受到限制。
2.水路市场要大于陆路市场。
3.沿海市场要大于内地市场。
4.交通运输方式决定着市场的大小,如果城市之间由于运输方式只限于陆路运输,这样两个城之间的商业和工业都受到了限制。
5.如果世界各国的运输方式也是只限于陆路运输,各个国家之间同样存在商业和工业受到极大的限制。
6.只有水运发达才能使市场扩大进而使商业和工业发达,所以,发达地区首先在沿海地带开始,而不是在内陆地带,内陆地带需要较长时间的发展。
7.内陆地带达市场主要是在相邻的地区范围内,这就决定内陆某一地区所制造的产品和需要销售的产品要与相邻地区的财富与人口成比例。
8.通过上述分析论证了一个国家即使存在河流,但是如果这条河流没有很多分支也谈不上商业和贸易的发达。
2、时代区别:
(色诺芬的认识是明显的“超前发现”)在色诺芬的时代,商品经济尚未充分发展,分工与市场的互动尚未充分显现。
色诺芬对分工思想的认识尤其是对“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的认识虽然抓住了分工和市场关系的某些特点,但由于分工和市场的关系还没有在经济生活中充分表现,于是这种认识就具有偶然性的特点。
这一认识虽然体现了色诺芬作为思想家的天才创见,但是,在分工与交换关系充分展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之前,其对人类经济思想的成长并没有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斯密的时代,伴随着商品经济关系的充分发展,分工与市场的互动关系得到充分体现,市场范围的扩展成为分工发展从而成为国民财富增进的重要制约因素。
斯密的这一发现由于立足于充分发展的社会经济实践而对现实具有充分的解释力。
进一步发展(引申):
后来分工被排除在在经济学之外,认为分工是外生技术变量,考虑分工则整个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就要变。
对于分工,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经济增长的研究时才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研究经济增长时如果将分工从经济学中消除掉,就不能很好地理解经济增长的动态型,正因如此分工才得以重新出现于经济学。
为此阿林·杨格感到有必要重新强调斯密定理的重要性来恢复分工在经济学中的地位。
杨格认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同时市场范围也受分工的限制,因为市场的大小不但由人口,而且由有效购买力决定,而购买力由生产率决定,但生产率又依赖于分工水平,这样分工与市场就具有了某种动态的不断累进、自我繁殖的良性循环机制,使分工水平与市场大小不断增加。
他认为斯密定理可以改写为“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分工”,经济学说史上称之为“斯密一杨格定理”。
3、结论:
纵观色诺芬的一生,其治学态度是不够严谨的,最明显的事实证据就是他开了西方史学“为亲者颂,为尊者讳(hui)”的不良风气,但是这并不能抹杀的是,他作为一个史学家和思想家对后世所作出的贡献。
他是一个以史学家眼光看待世界的人,这也决定他必定只能以一个非经济专业学者的眼界去看到现实生活的众多经济现象,而史学家的眼界就是,从朝代的兴亡更替,看出事物发展的趋势,他可以把历史中存在的一些成功事例与当世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本时代的发展指导,即史学家的眼光往往预见到事物的应然状态,并进而指导生活,缺点就在于史学家很少从根本上去探究那些成功事例的由来,而且作为思想家的他,又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喜欢构建理想中的社会应然状态,理想毕竟是理想,要受到人的认识的局限,所以色诺芬对经济学的指导意义可以说并不大。
杨峰在其《色诺芬和斯密,谁更有意义》这样说到:“色诺芬和斯密谁更有意义?”在相当程度上,这是一个伪问题。
斯密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创始人,是人类历史最伟大的经济学家;而色诺芬作为古希腊时代卓越的思想家,虽然提出了“经济”概念,虽然研究过一些经济问题,虽然在分工问题的探讨上体现出某些天才的创见,但他与斯密相比,毕竟是非专业人士与专业人士区别。
很显然,以对经济思想或者经济学说的成长的影响而论,斯密要比色诺芬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