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再造:试谈十世纪前中期的文臣群体[1](一)

合集下载

50-70年代思潮

50-70年代思潮

!
英 雄 的 人 民 站 起 来 了
是 我 们 亲 爱 的 家 乡 。
宽 广 美 丽 的 土 地 ,
跨 过 奔 腾 的 黄 河 长 江 ;
越 过 高 山 , 越 过 平 原 ,




从 今 走 向 繁 荣 富 强 。
歌 唱 我 们 亲 爱 的 祖 国 ,
从 今 走 向 繁 荣 富 强 。
革命,反对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关于社会经济的基本政策(如 工业化、统购统销等);否定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的成就;坚持资本主义立场,宣扬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 剥削。
(2)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反对民主集中制。攻击反 帝国主义的斗争和人民政府的外交政策;攻击肃清反 革命分子的斗争;否定“五大运动”的成就;反对对 资产阶级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改造;攻击共产 党和人民政府的人事制度和干部政策;要求用资产阶 级的政治法律和文化教育代替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和 文化教育。
教训:
此次讨论首开以政治斗争、群众运动的 方式解决文艺问题,给当代文学的此后的 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关于《红楼梦》的印象 ●关于新旧“红学”
★早先着眼于影射的索隐派,称为“旧红 学”。
★以胡适为代表的考证派,称为“新红学”。
1、俞平伯对《红楼梦》研究的贡献
(1)打破了“五四”以前《红楼梦》 研究中“索隐派”的猜谜式的方法, 把这部伟大的古典现实主义小说还原 为文学现象 加以探讨。
3、文革宣传画
文革宣传画
主要参考书目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课后练习:
请借阅《武训传》的电影剧本,思考我们 应当怎样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 关系。

词臣久任:清中期中枢权力格局特点探析(1735—1861)

词臣久任:清中期中枢权力格局特点探析(1735—1861)

2024年第2期(总第343期)㊀㊀㊀㊀㊀㊀学㊀习㊀与㊀探㊀索Study&Exploration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2ꎬ2024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N.343清史研究词臣久任:清中期中枢权力格局特点探析(1735 1861)刘文鹏ꎬ杨菊丽摘㊀要:清代康雍乾时期ꎬ由于学习汉文化的需要ꎬ几代皇帝非常重视对具有文学艺术才能之词臣的选拔ꎬ由此形成一个人数众多的词臣群体ꎮ这些词臣和皇帝关系密切ꎬ跻身高层ꎬ并成为中枢决策机构中一种持续稳定的政治力量ꎬ甚至领衔中枢ꎬ对清朝军政要务的决策发挥着重要作用ꎬ成为清代中后期中枢政治格局的一大特点ꎮ关键词:清中期ꎻ词臣ꎻ中枢机构ꎻ权力格局中图分类号:K249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462X(2024)02-0166-10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清代军机处议复档研究 (22JJD77059)ꎮ作者简介:刘文鹏ꎬ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㊁博士生导师ꎻ杨菊丽ꎬ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ꎮ㊀㊀所谓词臣ꎬ就是中国古代精于文学艺术㊁诗词歌赋ꎬ或擅长书法㊁绘画艺术的大臣ꎮ这些人借助文艺才能ꎬ获得皇帝的特殊赏识ꎬ从而被重用ꎬ可以在官场上晋升高职ꎮ这种现象自唐宋以来一直存在ꎬ在清代特别突出ꎮ尤其是在军机处创设并成为清朝的政治中枢后ꎬ词臣在军机处中一直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政治力量ꎮ一方面有些出身词臣的军机大臣任职时间长达十几年㊁二十几年ꎬ甚至超过三十年ꎻ另一方面军机处中词臣的递补非常及时ꎬ一旦一个词臣出缺ꎬ必定会有另外一个词臣被选拔进入军机处ꎮ乾隆时期还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选拔词臣进入中枢的培训机制ꎮ由此ꎬ这些擅长文学艺术的词臣ꎬ由于靠近清朝政治权力核心ꎬ借帝王眷顾ꎬ跻身大僚之列ꎬ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产生重要影响ꎮ词臣久任中枢成为清朝中后期的一个突出特点ꎮ词臣专长ꎬ或书法ꎬ或绘画ꎬ或辞藻ꎬ各有所长ꎬ但书法是他们的一个基本的㊁共通的技能ꎮ可以说ꎬ在一定程度上ꎬ书法是一个人能否成为词臣的基本门槛ꎮ故本文对词臣的探讨多以其书法造诣为例ꎮ学界对清代词臣的研究多从艺术史角度展开ꎬ对他们与政治的关系虽有一些成果ꎬ但明显不足ꎬ特别是对词臣与清朝长时段内中枢政治变革的关系缺少深入探究ꎮ本文拟在总结清代词臣群体特点的基础上ꎬ对词臣久任中枢的问题做出具体剖析ꎬ以进一步管窥清代中枢政治的权力运行机制ꎮ㊀㊀一㊁康熙以降词臣群体的形成清代词臣群体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康熙时期ꎮ康熙帝年幼继位ꎬ十分倾慕汉文化ꎬ勤奋好学ꎬ甚至到咯血的地步[1]234ꎮ他设置南书房ꎬ让诸多文学侍从入值内廷ꎬ教授皇帝儒家经典㊁诗词书画等ꎮ (康熙)十六年(1677)ꎬ圣祖命择词臣谆谨有学者日侍左右ꎬ设南书房ꎮ («清史稿»卷二六七«张英传»)这应该是清代 词臣 正式出现的开始ꎮ当时ꎬ康熙帝选中张英㊁高士奇二人ꎬ不但入值南书房ꎬ食内廷供奉ꎬ而且赐第西安门内ꎬ词臣入居禁城自此始ꎬ也是词臣进入清代政治生活的开端ꎮ他们负责给皇帝做一些诗书词画方面的辅导ꎮ康熙帝所到之处ꎬ此二人常形影不离ꎮ除张英㊁高士奇外ꎬ当时的饱学名宿㊁艺术大家很多都曾入值南书房ꎬ精通诗文者有王士祯㊁查慎行㊁朱彝尊等ꎬ书法名家有沈荃㊁何焯等ꎬ而科举及第的新秀如徐乾学㊁王鸿绪等人也位列其中ꎬ可谓名家荟萃ꎮ这些人学问优长ꎬ在书画艺术和鉴赏方面661声誉卓著ꎬ对皇帝影响至深ꎮ以高士奇为例ꎬ他不但精通诗书ꎬ博闻强识ꎬ而且在当时还是书画鉴赏大师ꎬ和梁清标㊁安岐共同组成著名的 三家村 ꎬ在书画收藏和鉴赏上具有很高的地位ꎮ高士奇自康熙十年入侍内廷ꎬ与皇帝前后相伴二十余年ꎮ十七年ꎬ康熙帝曾表达出对高士奇学问的敬佩之情ꎬ曾言: 得士奇ꎬ始知学问门径ꎮ初见士奇得古人诗文ꎬ一览即知其时代ꎬ心以为异ꎬ未几ꎬ朕亦能之ꎮ士奇无战阵功ꎬ而朕待之厚ꎬ以其裨朕学问者大也ꎮ («清史稿»卷二七一«高士奇传»)高士奇没有军功ꎬ而皇帝却对他特别优厚ꎬ即使高士奇犯了很多错误被屡屡弹劾ꎬ康熙帝每次都不吝保护ꎬ这也造成高士奇等人一时间借机弄权㊁影响朝政的状况ꎮ 康熙中谕旨ꎬ皆其拟进ꎬ故高江村之权势赫奕一时ꎮ [2]375二十八年ꎬ高士奇被劾结党营私㊁招权纳贿ꎬ康熙帝不得已将其革职ꎬ令其休致回籍ꎮ五年后ꎬ康熙帝又趁修纂«明史»之机ꎬ再次令高士奇入值南书房ꎬ很快擢升礼部侍郎ꎮ三年后高士奇以回家养母为名致仕ꎮ四十二年ꎬ康熙帝南巡ꎬ令高士奇到淮安接驾ꎬ然后让他陪驾到杭州ꎬ并随皇帝回銮京师ꎮ期间ꎬ高士奇 屡入对ꎬ赐予优渥 ꎮ同年ꎬ高士奇病逝ꎮ康熙帝专赐谥 文恪 («清史稿»卷二七一«高士奇传»)ꎮ可见ꎬ康熙帝与这位词臣相交之深ꎮ军机处产生以后ꎬ清朝的中枢权力机制发生变化ꎬ军机处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ꎬ也成为词臣进行政治角逐的战场ꎮ乾隆时期ꎬ词臣益发受到皇帝倚重ꎬ其中一个典型代表是张照ꎮ张照是康熙四十八年进士ꎬ后入值南书房ꎮ张照是著名的藏书家㊁书法家㊁戏曲家ꎬ他在乾隆时期根据内府所藏书画作品ꎬ主持编纂了«石渠宝笈»(44卷)㊁«秘殿珠林»(24卷)ꎬ并在音律㊁戏曲方面均有建树ꎮ张照 敏于学ꎬ富文藻ꎬ尤工书 («清史稿»卷三ʻ四«张照传»)ꎬ早年学董其昌书法ꎬ中年以后结合颜真卿㊁苏轼㊁黄庭坚㊁米芾㊁赵孟頫之作ꎬ锐意创新ꎮ其楷书字体平正圆润ꎬ是清代 馆阁体 代表ꎬ草书则浑朴雄健ꎬ气势贯通ꎮ雍正㊁乾隆两代皇帝的书法颇受张照之益ꎮ«石渠宝笈»«秘殿珠林»均收录张照诸多作品ꎮ但张照为官能力平平ꎮ乾隆元年ꎬ他因教唆人参劾鄂尔泰ꎬ被革职逮治ꎬ下狱治罪ꎬ后以 怀私挟诈㊁扰乱军机 论死ꎮ但乾隆帝仅将其革职ꎬ很快便又令其在武英殿修书(«清高宗实录»卷二六)ꎮ次年ꎬ乾隆帝任命张照为内阁学士㊁南书房大臣ꎬ不久再次升任刑部尚书ꎮ乾隆十年ꎬ张照去世ꎬ乾隆帝赐谥 文敏 ꎬ加太子太保衔ꎮ后来虽又发现张照在狱中时曾写下过对皇帝的怨望不满之词ꎬ但乾隆帝对他仍极力保全ꎬ不予追究ꎮ其原因在于ꎬ乾隆帝极其推崇张照的书法ꎬ在他看来ꎬ 照虽不醇ꎬ而资学明敏ꎬ书法精工ꎬ为海内所共推ꎬ瑕瑜不掩ꎬ其文采风流不当泯没也 («清史稿»卷三ʻ四«张照传»)ꎮ对于张照的书法成就ꎬ乾隆皇帝也曾专门作诗论曰: 书有米之雄ꎬ而无米之略ꎮ复有董之整ꎬ而无董之弱ꎮ義之后一人ꎬ舍照谁能若ꎮ即今现其迹ꎬ宛心人成于昨ꎮ精神贯注深ꎬ非人所可学 [3]468把张照视作 義之后一人 ꎬ可见乾隆帝对张照的钦佩之情ꎮ三十多年后ꎬ乾隆帝仍把张照列为 五词臣 之首ꎬ表现出对这位词臣的尊崇与怀念ꎮ在词臣群体中ꎬ也不乏父子同朝㊁叔侄相继的事例ꎮ其中包括张英㊁张廷玉父子ꎬ先后都官至内阁大学士ꎮ蒋廷锡㊁蒋溥父子ꎬ戴均元㊁戴衢亨叔侄ꎬ都曾长期任职内阁和军机处ꎮ尤其是董邦达㊁董诰父子ꎬ更是凭借书法绘画艺术ꎬ见信于乾隆帝ꎮ董邦达是雍正十一年的进士ꎬ以书画闻名于世ꎮ乾隆初期ꎬ董邦达逐渐获得皇帝赏识ꎬ于乾隆十二年入值南书房ꎬ此后官位一路飙升ꎬ先后任内阁学士ꎬ历户㊁工㊁吏各部侍郎㊁左都御史ꎬ最后官至工部尚书㊁礼部尚书ꎮ乾隆三十四年ꎬ董邦达以老病乞解任ꎬ乾隆帝谕曰: 邦达年逾七十ꎬ衰病乞休ꎬ自合引年之例ꎮ惟邦达移家京师ꎬ不能即还里ꎮ礼部事不繁ꎬ给假安心调治ꎬ不必解任ꎮ («清史稿»卷三ʻ五«董邦达传»)可见董邦达受眷顾之隆ꎮ至于董诰ꎬ从艺术史角度来看ꎬ其书法绘画水平虽不及董邦达ꎬ但他在政治上的成就远迈其父ꎮ董诰是乾隆二十八年进士ꎬ此时董邦达已任工部尚书ꎮ此后ꎬ董诰也因为擅长绘画ꎬ成为乾隆帝的文学侍从ꎬ渐升迁至内阁学士ꎮ乾隆四十四年ꎬ董诰被任命为军机大臣ꎮ乾隆五十二年ꎬ加太子少保ꎬ擢户部尚书ꎮ至此ꎬ董诰从考中进士ꎬ用了24年的时间ꎬ在761官位方面就超越了其父董邦达ꎮ但对董诰来说ꎬ这仅仅是他任枢臣的开始ꎮ直到嘉庆二十三年ꎬ除中间有一年多丁忧外ꎬ董诰一直任职于军机处ꎬ时间达37年之久ꎮ其先后任东阁大学士㊁文华殿大学士ꎬ并晋封太子太保ꎮ嘉庆二十三年ꎬ董诰被允准退休ꎬ且享受全俸ꎮ不久董诰去世ꎬ皇帝令 赠太傅ꎬ上亲奠ꎬ入祀贤良祠ꎬ赐金治丧ꎬ御制诗挽之 («清史稿»卷三四ʻ«董诰传»)ꎬ死后也算哀荣备至ꎮ乾隆四十四年ꎬ乾隆帝作«怀旧诗»ꎬ称赞他执政期间的 五阁臣 五督臣 五功臣 五词臣 ꎮ其中ꎬ 五词臣 就是指张照㊁梁诗正㊁汪由敦㊁钱陈群㊁沈德潜五人ꎮ他们对乾隆皇帝学习文学艺术影响极大ꎬ皇帝曾这样评价沈德潜: 朕于沈德潜ꎬ以诗始ꎬ以诗终ꎮ («清史稿»卷三ʻ五«沈德潜传»)除 五词臣 外ꎬ乾隆身边的词臣还有励宗万㊁于敏中等很多人ꎮ和康熙帝一样ꎬ乾隆帝周围也有一个比较庞大的词臣群体ꎬ他列出的 五词臣 只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ꎬ是对他影响最大或者使他受益最多的几个人ꎮ而且ꎬ清朝的词臣不限于汉人ꎬ位列其中者也不乏满族大臣ꎮ如雍正时期的莽鹄立ꎬ精通绘画ꎬ特别是西洋绘画技巧[4]ꎮ史载: 莽鹄立精绘事ꎬ令恭绘圣祖御容ꎮ («清史稿»卷二九一«莽鹄立传»)但汉族词臣在有清一代数量居多ꎮ㊀㊀二㊁康雍乾时期宫廷文艺风气的转变:词臣何以受重用?㊀㊀虽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ꎬ但清朝皇帝始终保持着对汉文化的尊崇ꎮ词臣在清代政治生活中的活跃ꎬ与康雍乾几代帝王对书画诗词等文学艺术的酷爱分不开ꎮ而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自汉唐至明清ꎬ虽形式各异ꎬ但始终人才辈出ꎮ同时ꎬ又派系众多ꎬ各有所宗ꎮ以书法为例ꎬ明清交替之际ꎬ以王铎㊁傅山㊁张瑞等人为代表的个性书派风行一时ꎬ他们怪诞不羁ꎬ个性彰显ꎬ多擅长行书㊁草书ꎬ看似以丑㊁怪为美ꎬ肆意挥洒ꎬ实则笔力刚劲有力ꎬ临故而创新ꎬ张扬而不失法度ꎮ而以董其昌为代表的一派的行楷ꎬ则雍容圆润㊁中规中矩ꎬ更受清帝青睐ꎮ董其昌是明朝后期著名书画大家ꎬ在中国古代书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ꎬ他的书法风格与书学理论对晚明以降影响极著ꎮ在书法方面ꎬ董其昌一直学宗宋代米芾ꎬ集宋元诸家之长ꎬ以行草书和楷书ꎬ尤其是小楷见长ꎮ其结构字体源于二王ꎬ古劲藏锋ꎬ似拙实巧ꎬ领一时风骚ꎮ在当时虽有临邑邢侗㊁顺天米万钟㊁晋江张瑞图与之齐名ꎬ甚至有 南董北米 之说ꎬ但«明史»纂修者认为 然三人者ꎬ不逮其昌远甚 ꎬ每有 尺素短札ꎬ流布人间ꎬ争购宝之 («明史»卷二八八«文苑传四»)ꎮ董其昌的书法以清秀淡雅自成一家ꎬ在古代书法史上打破了元代以降赵孟頫 雪松体 的长期主导地位ꎬ对后世影响尤巨ꎮ在绘画方面ꎬ董其昌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ꎮ他的画风崇尚 古雅秀润 ꎬ在当时的画坛别具一格ꎬ重塑并引领了当时南方文人山水画的发展方向ꎬ成为此后三百年间中国画的主流和正宗ꎮ在禅宗思想影响下ꎬ他以禅喻画ꎬ积毕生之力撰写«画禅室随笔»ꎬ提出著名的 南北宗论 ꎬ为后世提供了剖析绘画的哲学观念ꎬ成为近三百余年文人画创作的主要指导思想ꎮ清初 四王 之首的王时敏ꎬ即 少时亲炙ꎬ得其真传 («清史稿»卷五ʻ四«王时敏传»)ꎮ王鉴与王时敏同宗同龄ꎬ一起 砥砺画学 ꎮ王原祁为王时敏之孙ꎬ得时敏亲授ꎮ王翚则亦曾随王时敏学习二十余年ꎮ与 四王 同时代㊁位列八大山人之一的明朝宗室朱耷ꎬ山水画亦师法董其昌ꎬ描摹宋元笔法ꎮ而且ꎬ 四王 的绘画思想与笔法尤为康雍乾诸帝所推崇ꎬ由此造就清代宫廷学院画派之盛ꎮ曾入侍内廷㊁为康熙帝指导翰墨的沈荃ꎬ其书法师宗同乡董其昌ꎮ康熙帝曾自言: 朕少年好学如此ꎬ更耽好笔墨ꎬ有翰林沈荃学明时董其昌字体ꎬ曾教我书法ꎮ [5]故对董其昌的书法ꎬ康熙帝亦佩服之至ꎬ 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ꎬ其高秀圆润之致ꎬ流行于楮墨间ꎬ非诸家所能及也 [6]ꎮ康熙帝在书法方面远宗二王ꎬ近师华亭ꎮ而他对董其昌一系的推崇ꎬ使朝臣中董字风行ꎬ 圣祖酷爱董书ꎬ臣下模仿ꎬ遂成风气 [7]70ꎮ在这一背景下ꎬ康熙帝的书画倾向也直接影响他的诸位皇子ꎬ胤礽㊁胤祉㊁胤禛等在书法方面无不带有浓重的董书之风ꎮ这其中ꎬ又以胤禛书法出类拔萃ꎬ最受圣祖喜爱ꎬ 圣祖最喜世宗宸翰ꎬ每命书扇ꎬ岁书进百余柄 [8]369ꎮ虽然胤禛在此之外ꎬ又博取诸家ꎬ书法风格更加多861变ꎬ但终究无法摆脱董氏之风的影响ꎮ董字盛行ꎬ一直贯穿康雍时期ꎬ直到张照的出现ꎬ清朝宫廷书法风格才为之一变ꎮ张照突破了康熙以来清朝宫廷书法一味崇董的风气ꎬ更多的是回归元明时期盛行的赵孟頫书法路线ꎮ启功先生在论及张照书法时曾言: 有清八法ꎬ康㊁雍时初尚董派ꎬ乃沿晚明物论也ꎮ张照崛兴ꎬ以颜米植基ꎬ泽以赵董ꎬ遂成乾隆一朝官样书风ꎮ [9]174与康熙㊁雍正一样ꎬ乾隆帝也酷爱书法ꎬ但在张照的影响下ꎬ他的书法与其父其祖风格已有很大不同ꎮ而且ꎬ乾隆帝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绝不局限于书法一项ꎬ凡绘画㊁诗文等皆其所好ꎮ更重要的是他还以宫廷收藏的书画珍品为基础ꎬ先后多次编纂大型的文艺批评典籍ꎮ乾隆八年ꎬ在张照㊁梁诗正等诸多词臣的协助下ꎬ乾隆帝将内府收藏的书画珍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整理ꎬ次年完成著录㊁汇编ꎬ取名为«秘殿珠林»ꎮ乾隆十年ꎬ编成«石渠宝笈»ꎬ著录2600余件书画作品ꎬ 一一胪载ꎬ纤悉必详 ꎬ 兼收众美ꎬ定著一编 [10]ꎮ乾隆五十八年ꎬ完成«石渠宝笈»续编ꎬ嘉庆时期完成«石渠宝笈»三编ꎮ这些著录共有225册ꎬ收录历代书画作品1万余件ꎮ收藏之丰富ꎬ品质之珍贵ꎬ即使是曾专门开设画院的宋徽宗也难与其相比ꎬ集大成地展现了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成就ꎮ康雍乾几代皇帝对文学㊁书画艺术的嗜好ꎬ以及他们对传统文艺精品的整理ꎬ使清朝在百余年间形成一种浓厚的文学风气ꎬ词臣满朝ꎬ盛极一时ꎮ康熙帝曾命将敖汉千叶莲移种避暑山庄ꎬ命蒋廷锡绘图ꎮ 时内廷翰林题诗者张廷玉㊁励廷仪㊁张照㊁陈邦彦㊁王图炳㊁汪应铨㊁薄海ꎮ纯庙谓:七词臣题咏ꎮ [11]354其场景可谓群星荟萃ꎮ乾隆时期入值军机处的汉族大臣ꎬ除陈大受㊁袁守侗等个别人外ꎬ几乎都参与过乾隆帝书画鉴赏ꎬ词臣更是占据相当大的比重ꎮ汪由敦是乾隆时期 五词臣 之一ꎬ乾隆帝对他的书法诗文非常欣赏ꎬ书法 力追晋唐大家ꎬ兼工蒙隶 («国朝书人辑略»卷四)ꎮ蒋溥擅长诗文书画ꎬ常为宫中节庆作诗作序ꎬ 工花卉ꎬ得其家法ꎬ随意布置自多生趣ꎬ供奉内廷ꎬ画幅岁时经进 [12]ꎬ所呈画作常蒙御题ꎮ刘纶年少隽颖ꎬ擅作古文辞ꎬ乾隆元年博学鸿词第一ꎬ乾隆十二年ꎬ扈跸木兰ꎬ刘纶奏«秋郊大猎»«哨鹿»二赋ꎬ受乾隆青睐ꎬ刘纶遂继张廷玉后负责记录整理乾隆即兴创作的诗文ꎮ于敏中出自儒学望族金坛于家ꎬ是乾隆三年的状元ꎬ 以文翰受高宗知 («清史稿»卷三一九«于敏中传»)ꎬ同时ꎬ他凭借超群的记忆力更得圣眷ꎬ接任刘纶记录乾隆帝的诗作ꎮ«啸亭杂录»中记载 上朗诵后公为之起草ꎬ而无一字之误 [13]207ꎮ梁国治是乾隆十三年状元ꎬ工诗文ꎬ善书法ꎬ 于唐人楷法真有得力 ꎬ入值军机后乾隆命他掌管诗本(«国朝书人辑略»卷五)ꎮ董诰善绘画ꎬ 秉承家学ꎬ山水绝伦ꎬ早入宋元堂奥 [14]ꎮ其父董邦达 山水取法元人ꎬ善用枯笔勾勒ꎬ皴多逸致ꎬ近又参之董巨ꎬ天姿既高ꎬ而好古复笃ꎬ自然超轶ꎬ为今上所深赏 [15]ꎮ裘曰修㊁董诰㊁王杰㊁沈初㊁那彦成等人还参与了«石渠宝笈»的初编或续编ꎮ可见ꎬ在康雍乾几代皇帝一百余年间ꎬ形成了一种崇尚书画文学艺术的一以贯之的风气ꎬ这一风气虽然中间有着从师宗董其昌到回归赵孟頫的变化ꎬ但并不影响清朝宫廷进行大规模艺术作品整理和艺术批评典籍修纂工作的展开ꎮ这种浓厚的文艺风气也必然造就词臣群体的发达ꎮ然而ꎬ对清朝皇帝ꎬ特别是乾隆帝来说ꎬ培养大批词臣并非仅仅出于文艺嗜好ꎮ词臣成为皇帝选拔枢臣的重要人才来源ꎬ一些词臣亦借助书画才艺ꎬ转而成为为皇帝所倚重㊁掌握清朝军国机要的中枢重臣ꎮ㊀㊀三、词臣久任中枢格局的形成所谓 中枢 ꎬ即掌握一个政权核心决策权的机构ꎮ秦汉以来ꎬ历代王朝的中枢机构先后有丞相㊁尚书㊁中书门下省㊁内阁等ꎮ对清代而言ꎬ清初的中枢机构先以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为主ꎬ雍正时期ꎬ军机处成立后ꎬ国家机要事务逐渐转移汇集到军机处ꎬ直至清末ꎬ军机处一直为清朝中枢机构ꎮ所谓词臣久任中枢ꎬ指的就是词臣长期㊁稳定地出任军机大臣的现象ꎮ这是清朝中后期中枢权力格局的一个鲜明特点ꎮ1.军机大臣的身份分析从 人 的角度研究一种制度的变革ꎬ可以使961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一种 活 的制度史ꎬ军机处制度的研究即如此ꎮ民国以来ꎬ史学界从两个方面研究军机处:一是关于军机处的成立时间①ꎮ二是为什么要设置军机处?设置军机处的政治意义何在?最为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ꎬ军机处的设置是为了强化皇权专制ꎬ抗衡满洲贵族ꎬ或消除其他制约皇权的因素ꎬ即将军机处视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达到顶峰的标志②ꎮ这一主流观点在学术界已经具有很高共识ꎬ写入从中学到大学的历史教材ꎬ即 军机处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发展的产物 ꎬ 标志着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从此到了高度发展的阶段 ③ꎮ这已成为清代历史乃至整个中国历史叙事中的一种标志性话语ꎮ第二种观点ꎬ以中国台湾学者庄吉发为代表ꎬ他在«清代奏折制度»一书中提出ꎬ军需房的设立是适应办理西北军需的需要ꎬ不应过多强调独裁政治的背景及其发展ꎮ第三种观点ꎬ则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ꎬ即军机处的产生是为了保证皇权行使的有效性ꎬ而不是强化独裁ꎬ主要代表学者有白彬菊㊁高翔④ꎮ另一位对军机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是郭成康ꎬ他认为庄吉发将军机处的产生归结于西北战争这种偶然性难以成立ꎬ也不同于白彬菊㊁高翔认为军机处淡化君主独裁㊁使之更加合理化运转的观点ꎬ他将军机处的产生重新拉回到君主专制政治必然性的轨道上来ꎬ以更为宏观的视野强化对18世纪清朝政治中枢权力运转的描述ꎮ然而ꎬ历史发展的主导者毕竟是人ꎮ在将军机处视为一个权力机构进行整体性制度研究的同时ꎬ还要深入军机处内部ꎬ对军机大臣这一群体在不同时期所担任的不同角色进行微观分析ꎬ才能更好地理解清代军机处的运行状况ꎮ林文仁在«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 以军机处汉大臣群体为中心的探讨(1861 1884)»中ꎬ关注晚清时期围绕军机处中汉军机大臣职位争夺而展开的政治斗争ꎬ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ꎮ笔者曾对雍正以降军机大臣的身份做过统计如下:雍正朝军机大臣中担任过侍卫系统官职者有8人ꎬ以此身份入值者有6人ꎬ概因天子近御ꎬ易得信任ꎮ乾隆时期共任用了51位军机大臣(包括训政时期ꎬ下同)ꎬ满蒙大臣共33人ꎬ其中任过侍卫系统官职的达22人ꎮ因身兼御前大臣㊁军机大臣的和珅专政擅权ꎬ嘉庆帝自亲政以来ꎬ 军机大臣及御前大臣彼此不令相兼 ꎬ例如嘉庆十八年正月ꎬ松筠被任命为御前大臣后ꎬ即退出军机处ꎮ但因满蒙枢臣担任内大臣㊁领侍卫大臣是常事ꎬ嘉庆朝20位军机大臣(包括嘉庆帝召任未至的卢荫溥ꎬ下同)中有仍有6人担任过侍卫系统官职ꎮ道光朝军机大臣共21人ꎬ其中10人是满蒙枢臣ꎬ任过侍卫系统官职者竟有8人ꎮ从属籍角度来看ꎬ雍正朝已知的21位军机大臣中ꎬ除张廷玉等4名汉人ꎬ阿齐图㊁特古忒不详外ꎬ其余马尔赛等15人均属旗人ꎬ占绝大部分ꎬ其中满洲旗人13名㊁蒙古旗人2名ꎮ再辨旗色ꎬ有12人都属 上三旗 马尔赛等11人系正黄㊁071①②③④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非常激烈ꎬ有雍正四年说㊁七年说㊁八年说等三种说法ꎮ持 四年说 的论著主要包括李宗侗«办理军机处略考»(«幼狮学报»1959年)㊁俞炳坤«军机处初设时间新证(上) 兼与七年说和八年说商榷»(«历史档案»1991年第3期)ꎮ持 七年说 的最早可追溯到清人王昶所著«军机处题名记»和刘锦藻所著«清朝续文献通考»ꎬ后世学者则有钱实甫«清代的军机处»(«历史教学»1962年第9期)㊁季士家«浅论清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清史论丛»第五辑)㊁南炳文«军机处设立时间考辨»(«清史研究集»第四辑)㊁冯元魁«军机处与清朝的封建专制制度»(«学术月刊»1981年第10期)㊁冯尔康«雍正传»(人民出版社1985年)㊁庄吉发«清代奏折制度»(台北故宫博物院1979年)ꎮ持 八年说 者有刘子扬«清代的军机处»(«历史档案»1981年第2期)和«清代军机处的设立及其性质 兼与钱实甫同志商榷»(«历史教学»1963年第4期)ꎬ李鹏年㊁朱先华等编著«清代中央国家机关概述»(紫禁城出版社1989年)ꎬ赵志强«军机处成立时间考订»(«历史档案»1990年第4期)等ꎮ代表性研究包括季士家«浅论清军机处与极权政治»㊁刘子扬«清代军机处的设立及其性质 兼与钱实甫同志商榷»㊁冯元魁«军机处与清朝的封建专制制度»等ꎮ参见戴逸主编:«简明清史»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ꎻ郑天挺主编:«清史»ꎬ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ꎮ白彬菊(BeatriceS.Bartlett)ꎬMonarchsandMinis ̄ters:TheGrandCouncilinMid-Ch ingChinaꎬ1723 1820.此书由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ꎬ2017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中译本«君主与大臣:清中期的军机处(1723 1820)»ꎻ高翔:«也论军机处㊁内阁和专制皇权 对传统说法之质疑ꎬ兼析奏折制度之源起»ꎬ«清史研究»1996年第2期ꎮ镶黄旗满洲人ꎬ班第系镶黄旗蒙古人ꎻ另外3人中ꎬ常德不详ꎬ鄂尔泰为镶蓝旗满洲人ꎬ纳延泰于乾隆十二年被抬入正白旗蒙古旗分ꎬ之前属籍不明ꎮ雍正朝已知军机大臣中ꎬ旗人尤其是 上三旗 中的正黄㊁镶黄二旗ꎬ占多数ꎮ乾隆时期任用的51位军机大臣中有34名旗人㊁17名汉人ꎮ旗人中ꎬ满洲29人㊁蒙古4人㊁汉军旗1人ꎮ入值时属于上三旗的有23人ꎬ另有阿桂㊁和珅在入值后被抬入上三旗ꎮ嘉庆朝共任用20位军机大臣ꎬ除成亲王永瑆外ꎬ有12名旗人㊁7名汉人ꎮ旗人中ꎬ满洲10人㊁蒙古2人ꎬ其中上三旗有8人ꎮ道光朝共任用21位军机大臣ꎬ11名旗人㊁10名汉人ꎬ平分秋色ꎮ旗人中ꎬ满洲7人㊁汉军旗1人㊁蒙古3人ꎬ其中上三旗只有5人ꎮ从这些统计数据来看ꎬ在清朝的军机大臣中ꎬ满人占据主导地位ꎮ但另一方面ꎬ汉人的比重有着逐渐增加的趋势ꎮ到道光时期ꎬ在军机大臣中ꎬ汉人几乎与旗人相埒ꎮ而在汉人军机大臣中ꎬ必然有一二位词臣出身者ꎬ前后相继ꎬ从未间断ꎮ2.词臣久任中枢现象分析军机处成立后ꎬ词臣久任中枢现象愈发明显和突出ꎮ军机处的成立及其渐趋制度化ꎬ改变了皇帝上谕的草拟程序ꎬ由内阁转移到军机处ꎬ为词臣久任中枢提供了条件ꎮ军机处里一定是内阁大学士领衔ꎬ而且在满洲大臣之外ꎬ一定有一位词臣当内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ꎬ在军机处主要充当负责给皇帝起草诏谕的角色ꎮ张廷玉作为军机处的创办者之一ꎬ他本人就是桐城派领袖ꎬ是一个典型的词臣ꎮ若按照军机处成立于雍正七年来算ꎬ到乾隆十五年致仕回籍ꎬ张廷玉任军机大臣长达21年ꎮ中间虽有两年不设军机处ꎬ但张廷玉仍任总理事务大臣ꎮ张廷玉在军机大臣任上所获殊荣最多ꎬ是清代唯一享受配享太庙的汉族大臣ꎮ乾隆十年ꎬ鄂尔泰去世ꎬ张廷玉也已年高ꎬ乾隆帝命刑部尚书汪由敦在军机处行走ꎮ汪由敦是张廷玉的学生ꎬ也是江南才子ꎬ文声名满天下ꎬ雍正时已获重用ꎮ乾隆二十三年ꎬ汪由敦去世ꎬ上亲临赐奠ꎬ赠太子太师ꎬ谥 文端 ꎬ可见荣誉之高ꎮ汪由敦去世后ꎬ乾隆选调刘纶入值军机ꎮ刘纶是江苏人ꎬ自幼好学善文ꎬ乾隆元年以廪生举博学鸿词ꎬ考试第一ꎬ后入值南书房ꎮ十五年即以礼部侍郎身份进入军机处ꎬ也是一个词臣ꎮ二十年ꎬ因故被罢值军机ꎮ汪由敦去世后ꎬ他再次被调入军机处ꎬ一直到乾隆三十八年去世ꎬ在军机处任职的两段时间共有21年ꎮ他死后ꎬ乾隆帝 命皇子临其丧ꎬ赠太子太傅ꎬ祀贤良祠ꎬ谥文定 («清史稿»卷三ʻ二«刘伦传»)ꎮ汪由敦㊁刘纶才学高ꎬ品质好ꎬ辅佐皇帝兢兢业业ꎬ被赞为有 古大臣 风之人ꎮ而就在刘纶第二次入值军机处两年后ꎬ另一名年轻的后备力量也被选中ꎬ他就是于敏中ꎮ于敏中是江苏金坛人ꎮ乾隆三年一甲一名进士ꎬ授翰林院修撰ꎬ 以文翰受高宗知 ꎮ十五年ꎬ入值上书房ꎬ累迁内阁学士ꎮ二十五年ꎬ以兵部侍郎身份被命为军机大臣ꎮ于敏中才思敏捷ꎬ承旨颇得上意ꎮ三十八年ꎬ晋文华殿大学士ꎮ四十四年ꎬ于敏中去世ꎬ乾隆帝 优诏赐恤ꎬ祭葬如例ꎬ祀贤良祠 ꎮ于敏中任军机大臣时间亦达21年之久ꎮ以上从张廷玉㊁汪由敦㊁刘纶ꎬ到于敏中ꎬ四人都是汉人中的文学之士ꎬ供职军机处均超过20年ꎮ而此后和珅㊁董诰的沿袭则使这一惯例变得更加典型ꎮ和珅于乾隆四十一年入值军机ꎬ虽然他是满人ꎬ也没有进士头衔ꎬ仅以侍卫进入仕途ꎬ但和珅善诗画辞赋ꎬ书法出众ꎮ其在咸安宫学读书时ꎬ已经能够模仿乾隆的字迹ꎬ以假乱真ꎮ他在军机处时ꎬ常给乾隆帝代笔书法与诗词ꎮ因此ꎬ和珅也在很大程度上具备词臣的特点ꎮ嘉庆四年初ꎬ和珅死ꎬ其在军机处的时间已达到24年ꎬ超过张廷玉㊁汪由敦㊁刘纶㊁于敏中四人ꎬ开创了一个新纪录ꎮ当和珅权势熏天之际ꎬ另一位词臣也在军机处逐渐发达起来ꎬ那就是董诰ꎮ董诰是在于敏中去世的同年同月入值军机ꎬ可见皇帝让他接替于敏中词臣地位的用意非常明显ꎮ董诰继续刷新词臣久任中枢的纪录ꎬ并成为清代任职时间最长的军机大臣ꎮ董诰于嘉庆二十三年以年老致仕ꎬ中间除了有近两年丁忧去职外ꎬ从未离开军机处ꎬ时间超过38年ꎮ嘉庆二年闰六月ꎬ董诰因丁忧去职ꎬ离开军机处ꎮ这次去职ꎬ虽名丁忧ꎬ但背后有和珅对董诰的171。

二十世纪初中国“零余者”产生原因浅析

二十世纪初中国“零余者”产生原因浅析

二十世纪初中国“零余者”产生原因浅析作者:冯红岩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04期摘要:20世纪初,中国文学“零余者”形象的产生有有其滥觞,有其时代背景,有知识分子自身的原因。

“世纪病”的泛滥是“零余者”产生的温床,衰败的社会现实是“零余者”产生的根源,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是“零余者”产生的时代必然,知识分子的精英性格是零余者产生的必然结果。

这些"零余者"形象的创造,实际上是20世纪初以文学作家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并经过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世纪病零余者知识分子产生原因作者简介:冯红岩(1979-),河南新乡人,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郑州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04-0089-02“19世纪早期的忧郁是一种病,这种病不是哪一个人或哪一个国家所独有的,它是一场由一个民族传到另一个民族的瘟疫,就象中世纪传遍欧洲的那次宗教狂热一样。

”勃兰兑斯把“忧郁”看作是一个历史时期带有普遍性的文学现象。

20世纪初,“忧郁”情绪随着西方文学的传入进入中国,并在中国文学中肆意蔓延,使中国文坛在世纪更替之时滋生了“零余者”形象。

以郁达夫为代表创作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零余者”是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青年,他们是遭受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是多愁善感、愤世嫉俗、经济上无助、政治上失望的带有“忧郁”特质的知识分子。

“零余者”形象的产生有其滥觞,有其时代背景,有知识分子自身的原因。

“零余者”形象的产生,实际上是20世纪初以作家通过对一系列形象各异、经历多样、性格复杂的“零余者”形象的创造,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并经过拷问自身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一、“世纪病”的泛滥是“零余者”产生的温床1836年,法国缪斯发表自传体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塑造了“世纪病”患者形象“世纪儿”阿克达夫,表现了19 世纪上半叶法国青年一代的精神状态——“无可名状的苦恼的感觉”。

明代文学发展概况--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明代文学发展概况--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明代文学发展概况明代文学呈现波浪形态势,大致可分成2个阶段:一.前期作为元文学馀波和明中后期文学突变的准备,可视为中古文学最后阶段;二.嘉靖(1522~1566)后,文学变革迅猛异常,步入近古新时代。

(一)明中叶到鸦片战争是近古期第一段。

(二)元明际社会动荡,形成人心思治、崇拜英雄的思潮,涌现一批精神上较解放且富时代使命感的文人,文学作品尚酣畅雄健的阳刚之美,浸透忧患意识,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游传》;南戏中兴和宋濂、刘基、高启等诗文作家。

(三)明初经济复苏,士人忧患意识消蚀;思想文化专制和特务统治,平添不安全感,知识分子转而欣赏平稳和谐、雍容典雅美:小说、戏曲创作受限,“台阁体”诗歌和讴歌富贵、道德、神仙的戏剧泛滥,文学倾向贵族化、御用化而滑入低谷。

(四)明中叶,商业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统治集团腐朽、思想控制松动、王阳明心学流行,嘉靖后文学复苏:1.文学创作随接受对象下层化、市民化而更加面向现实,创作主体精神高扬,突出个性和人欲的表露。

2.叙事文学全面成熟,向近代化变革:(1)《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问世;(2)戏曲:从《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等三大传奇问世,传奇定型和昆腔改革,到汤显祖写“临川四梦”,戏曲创作推向继元杂剧后的又一高峰;(3)诗文:继前七子在弘治年间(1488~1505)以“复古”开展文学革新运动后,相继出现唐家派、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等。

(4)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白话短篇小说繁荣,(5)“挂枝儿”、“山歌”等民间文学的流行和整理。

3.明末天启、崇祯(1621~1644)间,国事多艰、经世实学思潮抬头,向理性回归,重新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开启清文学思潮的转变。

三.明中期后,文学向世俗化、个性化、趣味化流动。

第一节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一.工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壮大,新读者群形成。

二.新内容与新形象:市民生活、市民情趣、市民形象。

走向文化综合_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概观

走向文化综合_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概观

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 走向文化综合——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概观施战军20世纪的中国文学步入40年代,也就走向了文化综合时期。

30年代后半期,民族战争的烽火燃烧着中国大地,救亡图存的历史责任高于一切,有着清醒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爱国思想的文学家都随着救亡战争的鼓点用作品展示自己良知的心跳。

随着抗战速胜喧嚷的消寂,文学开始沉潜下来,接通文化启蒙的企望和实现文化再造的意愿,在创作中开始有了自觉的表现。

一、站在新的制高点上向生命哲学突进这一时期的作家们力求站在新的制高点上展示人类心灵的丰富性,使文学由笼统的“为人生”发展深化到对于生命存在的专注,从而突破了五四文学模式,具有较为鲜明的“为人类”的性质。

这期间,巴金的《憩园》、《寒夜》,老舍的《四世同堂》、曹禺的《北京人》、钱钟书的《围城》以及徐、无名氏、张爱玲等人的都市文学作品,在深重博大的背景之中,活动的几乎全是小人物,不再像五四文学创作中重视与主体对应形象充满激情的塑造,而是专注于人类的生存,并尽量作出哲学意义上的思考,相对拉开了创作主体与历史的距离。

此时的巴金摆脱了青春激情的表述,由“青年的巴金”向“中年的巴金”迈进,无论是继续写旧家庭没落状况,还是描摹抗战时期的现实,都是没有英雄的凡人琐事,是一群带着“血和痰”的“萎顿生命”;老舍的创作对于小市民的描写则充满反思意味,“国民性”问题又被重提;曹禺的《北京人》意在对整个封建文化传统作总清算,通过主要人物愫芳、曾文清的内心冲突,寄托了作者在冷酷恶浊的环境中,对生活意义的坚忍追索,表现民族精神的沉寂与再生;钱钟生的创作将人类普遍的生存困境加以现代哲学的感悟,却带有超然物外的传统士大夫的精神贵族气,两者错综统一于作品之中,这种奇妙的结缘可以看做是多种文化因素综合融通的一种表征,突出地展示了一类知识分子对于自身乃至人类生存的思考。

这一时期,最生动地体现走向文化综合这样一种“先锋性”追求的,是向生命哲学层面突进这一翼,其主要创作力量,是以现代主义为基本特色的作家流派,代表作家是徐、无名氏、张爱玲等。

在对学人比评中见世纪文化流向

在对学人比评中见世纪文化流向

在对学人比评中见世纪文化流向——读胡文辉《现代学林点将录》张国荣当今,现当代著名学者张中行先生大著《负暄》问世,可说是言学人掌故书之翘楚。

其发橥旧籍、撷采见闻,聊补学界之寂寥,兼资坊间之贫乏,一时谓为书篓文宗。

近日,胡文辉先生之新著《现代学林点将录》(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串缀诸多学人逸闻,近掌故之学;评论具一家之眼,且纵横间每见幽微、会心处可撩识者掀鬓,对现代文史有兴趣者,可作索引之用。

与张著《负暄》较之,腹笥之储,亦晚秀不逊前贤。

作者胡文辉先生,虽四十出头而远绍穷搜,甫一出手即显学人心魄,是可以谓“某人去则其学亡之说”应休矣!作为一本普及性学术著作,《现代学术点将录》吸取昔人汪辟疆先生《光宣诗坛点将录》点评人物时物议纷然、易生杯葛之教训,在点评、比较现代学人时,尽量做到避免麻烦,所选人物大多为已逝者,少数在世者则穿插其间。

于书写中多用浅近文言,笺短墨珍;于具体人物评鉴中彰显一代学术之端倪。

全书不言体系,而条贯自在,隐约间有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为文之风格,又于每篇后以七绝为结,提纲挚领而居片言,庄谐互见,恶来心气,才士风雅,实属难能。

其特色有三:(一)选将论衡,不避臧否。

请看作者将王国维与章太炎作比较:一为“保皇党”,一为“革命家”,他们皆是现代旧学两大宗主。

于是,作者杨王而抑章,谓章氏学术之影响远逊于王国维,此处显然是取“学术本位。

”然对王氏具体分析时则言明其作为“保皇党”之落后,谓王国维“若无一池昆明水,或恐追随到满州”。

即是说,王国维倘不投昆明湖死,以后恐怕难免变成汉奸郑孝胥之俦寿。

当年,史家陈寅恪悼王国维谓其“为中国文化所化之人,”此文化,亦当包括其行为,即性格逻辑,然生活之偶然多岐,每造成命运及历史之殊样别解。

作者就这样以盖棺论人,又不忌分时段,具体分析忖度。

如在点评罗振玉一篇中,作者云:“故世无王国维,罗振玉仍为罗振玉;而若无罗振玉,则至多仅有文学史家之王国维,必无古史学家王国维矣!”此真可谓言之有理,不容置疑。

古代文人与时代变迁

古代文人与时代变迁

古代文人与时代变迁文人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群体,他们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文人们的身份、形象以及作品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本文将通过探讨古代文人与时代变迁的关系,来展现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中的不同特征和作用。

1. 文人的起源与古代社会古代的文人通常指的是士人,他们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独特的文化素养。

最早的文人可以追溯到周代,当时的文人主要是负责记录历史、表达教化与文化传承的人员。

在这个阶段,文人的地位主要与其才识和文化能力有关。

2. 文人与中原文化的兴起随着时间推移,文人逐渐成为中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

在中原文化的兴起过程中,文人们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宋代,特别是北宋时期,文人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文人在这个时期不仅仅是士人的代名词,更成为了一个群体的标志。

3. 文人与政治权力的关系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文人与政治权力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在一些历史时期,文人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例如宋代文人参与政治的人数较多,他们往往兼具文学才能与政治能力,以此来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而在一些其他时期,文人的政治地位则相对较低,他们更专注于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承。

4. 文人作品与时代精神的变迁文人的作品通常是他们对时代的反应和表达,因此与时代精神的变迁紧密相连。

在古代,文人们的作品往往以咏史、咏古、咏物为主题,表达对古往今来、自然界和人类历史的思考。

随着历史的进程,文人的作品也逐渐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主题,例如清代文人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20世纪的文人则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时代变迁。

5. 文人的社会影响与价值观文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不仅仅建立在其文化素养和作品上,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和价值观也是至关重要的。

古代文人往往被视为道德榜样和文化传承者,他们的作品和言行对社会的引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文人往往被要求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6. 时代变迁对文人的影响时代变迁不仅对文人的作品产生了影响,也对文人们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产生了改变。

关于清末民初的读者转向探讨

关于清末民初的读者转向探讨

关于清末民初的读者转向探讨一、清末民初的“读者转向”(一)文人读者分化古代中国文学的读者群体,以古代知识分子、知识官僚,如"文人"、"士人"乃至"士大夫"等为主体。

他们往往以作者和读者的双重身份,主导着中国古代书面文学的精神与价值、内容与形式。

晚清以来的剧烈变动,促使他们自身开始发生分化:少数有识之士,一开始就敏锐意识到中国面临"前所未有之变局",以主动的姿态倡导和推进了从经世致用到戊戌维新一系列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文学变革。

另有一些受新潮影响的旧式文人、士人,亦在不同方面或不同程度上认可、拥护了这一系列变革。

当然,还有部分传统知识分子对着一系列变革持基本否定甚至强烈反对的态度。

文人读者发生分化,其中大多数开始求新求变,并成为"文学改良"乃至"通俗文学"运动中十分活跃的传播者、接受者,是清末民初文学文人读者的变化之一。

(二)市民读者扩张如果把市民简单地理解为"居住于城市民众",那么至少自战国时代,中国就出现相当规模的古代城市,因而也就有了一定数量的"古代市民"。

唐宋以降,城市和市民的规模愈见扩大,无论是长安、汴梁,还是临安、北京,人口都在百万左右。

唐宋话本白话小说的兴起,与此自然存在关联。

清末民初,随着早期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工商经济的发展,包括通商口岸的对外开放,都市化、人口城镇化,成为晚清以来愈来愈加速的社会发展趋势。

由此带以现代工商经济为基础的市民社会的现代转型和现代市民阶层的迅速崛起。

加之清末民初传统教育的式微和"科举"的终止,"新学"的倡导与现代国民教育的发展,报刊杂志初兴乃至新的文化文学思想的传播,使得清末民初文化文学生态乃至市民自身的存在状态都发生显著变化:一般市民受教育的程度,包括阅读能力逐渐提高,媒介产品的丰富性和可接近性增加,新的文化文学思想影响日益广泛。

重建社会重心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

重建社会重心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

重建社会重心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一、概述在近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一个显著的社会现象逐渐浮现,那就是“知识人社会”的崛起与演变。

这一社会群体以其独特的智慧、知识和影响力,逐渐成为了社会的重心,引领着时代的潮流和变革。

“知识人社会”并非一蹴而就的产物,而是在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接触并学习新的知识体系,从而催生了大量的知识分子。

他们不仅拥有深厚的学术素养,更具备强烈的民族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致力于通过知识改变国家的命运。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也为“知识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无论是辛亥革命、五四运动还是抗日战争,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都离不开知识分子的积极参与和推动。

他们通过发表文章、组织团体、发起运动等方式,不断地影响着社会的走向和发展。

近代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也为“知识人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聚集在城市中,形成了庞大的知识群体。

政治上的变革也为知识分子提供了更多的发声机会和参政渠道。

而文化上的多元化则为知识分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创作灵感。

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社会群体,其形成与发展不仅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和趋势,更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深入探讨这一社会群体的形成背景、特点及其影响,对于我们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阐述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背景与特点在阐述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背景与特点时,我们不得不将目光投向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

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开始逐渐陷入国家疆土沦丧和经济秩序崩溃的困境,传统的社会秩序和观念体系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此背景下,中国社会开始了漫长而复杂的变革历程。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特点之一是多元性和复杂性。

这一时期的变革并非单一的力量或因素所驱动,而是多种力量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思想家,开始提出变革的呼声,主张学习西方文化和制度以实现国家强盛。

汉语言文学 古代文学4 明清两代名词解释

汉语言文学 古代文学4 明清两代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前七子:明弘治、正德年间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

首见于《明史李梦阳传》。

为区别后来嘉靖、隆庆年间出现的李攀龙、王世贞等七子。

但是七子以复古入手来改变文学现状的态度也包含着某些弊端,他们过多地重视古人诗文法度格调,束缚了他们的创作手脚,影响了作品中作家情感自由充分地流露,难免要暴露出“守古而尺尺寸寸之”的毛病。

前七子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提出以汉魏古诗和盛唐律诗为取法对象,矛头主要指向茶陵派和性气诗派,希望借复古达到反映现实及强调诗歌审美特征的目的2、后七子:指嘉靖、隆庆时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包括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在内的文学群体。

他们一方面继承了前七子关于重视文学自身价值的观点,同时也沿着前七子的复古道路走得更远。

后七子在学古过程中对法度格调的讲究更趋于强化和具体化。

但后七子成员之间主张和创作风格差异较大,并不是一个主张和创作实践完全统一的文学流派,而且与前七子相类似的是,后七子创作的弊病也在于过分注重对古体的揣度模拟,以至于难脱蹈袭的窠臼。

(同时,后七子曾对当时在文坛上具有相当影响的唐宋派文人“惮于修辞,理胜相掩”(李攀龙《送王元美序》)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击中了唐宋派一些作品理气过重的弱点。

)3、唐宋派:1、“唐宋派”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

唐宋派文人中文学成就较高的首推归有光。

2、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文道合一”的传统。

3、王慎中和唐顺之是地道的宗宋派,茅坤选编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归有光重“情”,他提倡的“道”并非宋代理学,而是传统的儒教,在提倡道的同时,还特别重视文学的抒情作用。

该文学派别将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师法秦汉作为自己反拨的对象,提倡唐宋文风,在当时有着一定的影响。

唐宋派虽说在总体上主要推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等唐宋古文名家,而各人的趣味则有所不同。

中国现代文学的流派起源与发展精选全文

中国现代文学的流派起源与发展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中国现代文学的流派起源与发展中国现代文学是指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来,中国文学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文学流派和文学作品。

这些流派的起源与发展,不仅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多样性,也展现了中国作家们在面对现代化的冲击和挑战时的创作态度和表达方式。

一、白话文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中国现代文学的流派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白话文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白话文运动的提倡者们主张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来表达思想和感情,以摆脱古文的束缚。

这一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鲁迅、胡适等。

他们的作品以真实、直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阶段。

这一运动的倡导者们主张摒弃旧的封建文化,推崇科学、民主和自由。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一大批文学家开始以小说、散文等形式探索现代社会和人类心灵的困境。

其中,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以及胡适的《无题》等作品,都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二、现代主义文学与“五四”文学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

现代主义文学主张以个人的内心体验和情感为中心,追求艺术的自由和个性的表达。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有徐志摩、郭沫若等。

他们的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创新性,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与此同时,中国的“五四”运动也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这一运动在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一大批年轻的作家纷纷加入到这场运动中,他们以激昂的语言和激进的思想表达了对旧文化和旧社会的不满。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有胡风、闻一多等。

他们的作品以激情澎湃、锐意创新的特点,为中国现代文学打开了新的局面。

三、抗战文学与社会主义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期,即抗战文学的兴起。

在这一时期,中国正面临着日本侵略者的侵略和压迫,文学家们以抗战为主题,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愤怒和对祖国的热爱。

综合评价历史上明朝24臣,有功臣也有奸臣(全面)

综合评价历史上明朝24臣,有功臣也有奸臣(全面)

综合评价历史上明朝24臣,有功臣也有奸臣(全面)1.徐达——功高盖世、食鹅疾终的开国功臣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汉族,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民族英雄,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东北)人,农家出身。

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败陈友谅。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任他为左相国。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地方割据势力。

同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一起挥师北伐中原,推翻元朝残暴黑暗的统治。

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今北京),元朝灭亡。

以后又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

官至右丞相,封魏国公。

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死后大明帝国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追封其为中山王。

2.刘基——孔明再世、运筹帷幄的开国谋臣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

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与宋濂、叶琛、章溢合称浙东四大名士。

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3.胡惟庸——奸党魁首、叛逆之臣胡惟庸(?—1380年),汉族,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与李善长同乡。

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

因被疑叛乱,爆发了胡惟庸案,后遭朱元璋处死。

4.方孝儒——舍生取义、惨遭十族之诛的明朝大臣方孝孺(1357年—1402年),宁海人,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牵连其亲友870余人全部遇害。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作业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作业

课时作业(七)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一、选择题1.某和约批准后,光绪帝下罪己诏:“去岁仓促开衅……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嗣后我君臣上下,惟当坚苦一心,痛除积弊,详筹兴革。

”之后清政府采取的变革措施之一是()A.“整理国故,尊孔复古”B.“改革科举,废除八股”C.“立行宪法,大开国会”D.“设置内阁,厘清官制”答案:B解析: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废除八股,与材料中“嗣后我君臣上下……痛除积弊,详筹兴革”相符,故B项符合题意。

2.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统一管理全国教育。

学部成立后,各省改“学政”为“提学使司”,府、州、县设立劝学所,管理地方教育。

下图是《学部官报》书影。

这一现象的出现标志着()A.文官制度正式引入B.选官制进入新阶段C.封建教育退出历史D.科举制被彻底废除答案:B解析:材料没有涉及西方文官制度,排除A项;设立学部负责教育,为学堂选官制创造了条件,故B项正确;新学堂尽管增加了许多新内容,但管理、教育等仍保留了许多封建因素,故C项错误;1905年,光绪帝诏准立停科举之奏,标志着科举制度被废除,故D 项错误。

3.[2022山东济南高二模拟]科举制被废除后,新式学堂的数量明显增加。

有学者统计,1903年有新学堂769所,1904年为4 476所,而1905年则猛增到8 277所,1906年达到23 862所。

新式学堂的出现导致()A.知识分子的职业观更加多元B.救亡图存成为社会主流思潮C.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开始起步D.学堂选官制度得以正式确立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晚清时期的新式学堂主要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材料中“新式学堂的数量明显增加”有利于为社会培养人才,使知识分子的职业观更加多元,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教育的近代化,没有提及救亡图存,排除B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开始起步于洋务运动,排除C项;晚清时期的新式学堂主要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排除D项。

4.[2022江苏无锡高二期末](史料实证)以下为民国时期县长考试内容及流程,据此可知民国时期的县长考试()C.深受科举影响D.突出行政能力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民国时期县长考试的内容来看,主要涉及国民党党史、建国策略、法律、经济学、政治学、本省财政、实业、教育及路政等,说明对县长行政能力的重视,主要选拔实用性人才,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个人品行,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县长出身问题,排除B项;科举制在明清时期走向僵化,不利于实用性人才的选拔,且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

文化休克下的民国历史文学造影——田闻一宏大历史叙事和新历史小说浪潮后的四川作家群

文化休克下的民国历史文学造影——田闻一宏大历史叙事和新历史小说浪潮后的四川作家群

探讨, 在网络和出版界强力推崇下, 这些网络写手中的优秀
者有超过 千万的 巨大 点击 率 , 出版社 超 高版 税 和起 印数 在
群“ 中间派” 历史小说家, 却静悄悄地取得了人们可能想
与之遥相 呼应 的 , 是温 庆 邦 的历 史小 说 系 列 , 光路 、 郑 陈岱峻悲凉式 的历 史纪 实 系列 , 甚至新 崛起 的刘 小 川 的历
峡》 蒋 介石在大陆 的最 后 日子》 和《 ……给 四川 的民 国历 史
支脉络? 田闻一等四川的历史小说作家, 首先拒绝了目前盛行
于世的 “ 架空 ” “ 越 ” 历 史小 说来 寻 找前 世 之旅 的 写 和 穿 式
作 风气 。他们从 不随 意 设定 一个 子 虚乌 有 的 历 史世界 , 而 总是写 一个严谨 真实现 实的历 史过程 。他在 接受 笔者 采访
史散文系列, 他们和邓贤的大历史反思性作品系列、 麦家向 智力尖锋爆破式突进的新智力历 史小说系列 , 阿来沧桑式
学的范畴。它们和历史之间, 几乎没有实质上的任何勾连,
而是小 说形式 上的变化 和创造 。
文 化 休 克 下 的 民 国 历 史 文 学 造 影
田闻一这群作家显然对 目前所谓的“ 游戏历 史小说”
述, 重新思考非常多。黄仁宇的《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
日记》 傅 国涌 的民 国人物 系列 ……书 店里 , , 相关书 籍 杂陈 , 电视台播放 着民 国时的政 治阴谋和 爱情故 事 , 报刊 网络 上 , 谈论民 国的文章十 分扯 眼 。甚至 有人 选 出 了 “ 适合 娱 乐 最 圈的十 大民国 人物 ” “ ,民国” 时成 为 人们眼 中 “ 自散 发 一 暗 文化热 力的关键 词 ” 。

试谈五代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

试谈五代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

原名《论五代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刊《文史哲》,2005年第5期,57-64页。

此为作者定稿,与发表稿略有不同。

试谈五代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1邓小南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逯耀东先生在其《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一书的序言中说,魏晋“是一个解构与重组的时代”,“一个离乱与动荡的时代”2。

介于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王朝唐朝与宋朝之间的“五代”,也正是这样一个充满着变动的时期。

时至今日,我们不应再以“黑暗政治”3这类简单浮泛的表述,对该时期的特性加以概括。

应当指出,经常被作为通称的“五代”,尽管有着相当明显的继承性与诸多共同特点,却远非一个板块式的整体单元,而是饱含变更异动的时期。

近一二十年来,“为了解决有关唐、宋转变过程的若干历史疑难”,不少学者致力于研究这一为时短暂却又极为错综复杂的历史时期4。

五代时期之所以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它的过渡性。

它是一个破坏、杂糅与整合的时期。

它自唐代后期藩镇割据局面脱胎发育而来,同时又为打破长期僵持之局面创造着条件;它是“礼崩乐坏”的时期,同时又是大规模整理旧制度、建设新局面的时期;它是上上下下空前分裂的时期,同时又是走向新层次统一的时期。

当然,它在解决旧有问题的同时,也在内部外部产生了新的问题。

众所周知,一些曾经困扰大唐帝国后期政治史、甚至对唐王朝的统治造成直接威胁的问题,诸如宦官专权、朋党之争、藩镇割据等,是在唐末五代激剧酷烈的动荡之中渐趋消释。

与上述过程同时,半个多世纪之间,在统治阶层的构成、民族关系的整合、文武制衡的发展乃至人们的文化心理等方面,也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本文希望讨论的问题,是五代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过程。

就笔者的理解而言,1本文的写作,得到CCK基金会项目支持。

在写作过程中,得到王小甫、荣新江、刘浦江等先生的指教意见,谨一并致以谢忱。

2逯耀东:《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页2, 台湾东大图书公司,2000年。

3张辉:《五代十国时期黑暗政治述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2期。

20世纪“新史学流派对史书体裁的综合创造

20世纪“新史学流派对史书体裁的综合创造

20世纪“新史学流派对史书体裁的综合创造内容提要“新史学派”是20世纪前半期中国三大史学流派之一。

在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新史学”派史家梁启超、萧一山、张荫麟、吕思勉等人继承、发扬中国传统史学勇于进行体裁创新的优良传统,充分吸收中西史书体裁之长,不仅提出许多卓有见识的编纂主张,而且进行大胆地史学实践,创造出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综合体裁,对20世纪中国历史编纂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仍纪传之体而参本末之法”;二、寓传统体裁的精华于近代章节体之中;三、纪事本末体与典志体的大胆糅合。

这不仅说明近代以来史书体裁的发展趋向多元和综合,而且也证明中国传统史书体裁与近代西方新史体之间存在共通性,其精华符合于近代史学的要求。

关键词“新史学派”民族风格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典志体章节体涌起于20世纪初的“新史学”不仅是波澜壮阔的思潮,而且在“五四”以后形成蔚为壮观的流派。

其根本特点,首先集中体现于梁氏的《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而由于这一理论主张和学术方向既符合时代的要求,又符合史学发展的内在趋势,因而成为20世纪前半期一大批史家共同的信仰和旗帜,主要代表人物有夏曾佑、萧一山、张荫麟、吕思勉、周予同、杨鸿烈、陆懋德、金毓黻、王桐龄、卫聚贤和姚名达等。

这一派的共同特点和基本宗旨,主要包括:力矫繁琐考据和整理史料的学风,主张在史观统摄下对全部历史加以解释,努力探寻人类社会演进的基本法则,故而强调对历史背景和因果关系的考察,并坚信历史学是一门科学;强调历史是“整个的”,主张突破政治史范畴,描绘人类社会生活全貌,并以动的“情状”代替静的“事实”,因此反对以帝王将相为中心,倡导以“民史”取代“君史”,重视叙述普通大众的生活状况;坚持史学的致用观和目的论,主张发挥史学的教育国民、关切现实以及推测未来等功能,但同时强调必须以真实、客观为前提;重视考察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倡导跨学科的治史方法;崇尚宏通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大规模“著史”,而非带有整理性质的窄而深的“考史”,讲求史书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等。

近代新闻场中的“文人论政”幻象

近代新闻场中的“文人论政”幻象

道 义 责任 。 ” 明辨是 非 , 敢 言 能谏是 属 于
中国文人的独特风骨 。 纵观现有 的文献 资 料, 大多都是从 近代报人 的 “ 天 听 自我 民 听, 天视 自我 民视 ”这种政治 主张和新 闻 思 想切入 , 概括性 论述 了在新 闻界 中 “ 文
用他 的铁笔书 出的论政 文篇 , 影响力极 为 德 、 邓季惺 、 成 舍我 等人 的名 字 , 也永远和 深远 。 自《 时务 报 》 开始 , 梁 启超 发 表在 新 闻密 不 可 分 。 《 清议 报 》《 新 民丛报 》 等报刊 的众多论
个 场域 可以被 定义 为在各 种位 置之
间存在 的客观关 系的一个网络或型购 。 ”
有强烈 爱国心 、 敢于触及社会弊端和丑恶 之处 、学识 渊博且 对政治 有深刻 的洞察
力、 政治活动 能力也较 强 、 注重人 民的呼 声等等。 ③“ 文人论 政” 被称为一种办报思 想, 其 内涵包括 : 从治 国的角度对待报纸 、
子 阶层 的历 史使命 , 因此 “ 丈人论政”也就 随之成 为近代 新 闻报人 的最 大特 色之 一。 本文梳理 了近十年 间学界对 于 “ 丈人论政”这一
新 闻思想的研 究成果, 并在此基础上采用 了布迪厄的场域综论 作为切入 角度 , 探讨 了近代新 闻场中的 “ 文人论政”幻象。
【 关键词 】 丈人论政 新 闻场域 幻象

传统 的研 究方法 大多都是 以纵贯 性研
究。 从 现在 的时间点 出发 , 一 直追溯பைடு நூலகம்到王
( c a p i t M) 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场域理论 ,


基础上 , 直接指 出文人借助报刊来参与社 会并进一 步干预社会 , 认为这些人都是具

民初边缘文人群体的兴起

民初边缘文人群体的兴起

民初边缘文人群体的兴起作者:冯仰操来源:《汉语言文学研究》2024年第02期摘要:边缘文人的兴起,涉及文人阶层的流动与文学范式的转型,实为文学史上的重要问题。

以南社早期成员为代表的民初边缘文人的上升,开启了现代文人群体性升降的先河。

南社早期成員以革命游士为主导,以地方文人为主体,最初的影响力多止于地方性文坛,但在辛亥革命之后实现了整体地位的上升。

从外力来看,南社依赖革命成功带来的政治资本,更充分占有新的文化资本,利用社团和报刊等现代媒介文化制造舆论、宣扬自身。

从内因上看,柳亚子代表的南社诗人还试图确立与边缘身份相应的“布衣之诗”“草泽文学”等诗学传统,既是为了与同光体争夺话语权,也延续了有清一代“朝”“野”离立的趋势,但“布衣之诗”更多地是政治立场的凸显,也未超越梁启超“诗界革命”的诗学范畴。

关键词:南社;边缘文人;边缘诗学在一个历史时期中,文坛的中心与边缘是相对稳定的。

每个进入者因艺术水准、社交网络、文化资本等的不同,所处的位置也不同,有中心、外围与边缘之别,与之相应,在影响力方面,有影响及于全国的全国性文人、影响及于一省的省区文人与影响止于一地府县的地方文人①。

但文坛并非一成不变的,个体位置的变动与群体世代的更迭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大变革时期,甚至会发生整体秩序的崩解与重建。

尤其是进入20世纪后,社会秩序急剧动荡,边缘文人的中心化呈群体性色彩,如从无到有的“五四”一代新文学家,从一隅走出的1949年后解放区文人。

边缘作家的群体位移,既有时势的推动,也有主观的追求。

若寻根溯源,清末民初的边缘文人做了最初的示范。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时期,因科举制度废除,最重要的晋升之阶瓦解,为了寻求新的出路,传统士绅向现代知识分子蜕变,传统秩序内的边缘人物也力图借助新的政治资本尤其是文化资本,在新兴的“政界”“学界”“文学界”中寻求新的路径与位置。

1909年成立的南社,作为主体由边缘的地方文人构成的泛文学社团,却在民初顺势成为一个影响全国的群体,正是近代边缘文人群体兴起的典型。

邓小南 走向再造:试谈十世纪前中期的文臣群体

邓小南 走向再造:试谈十世纪前中期的文臣群体

1 邓小南走向再造:试谈十世纪前中期的文臣群体宋代的士大夫政治,是长期以来被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与此相关的士人群体之特性,也经常在讨论之中。

学界普遍注意到,北宋政治文化舞台上的士人,作为具有学养的文职官僚、作为社会和政治的精英,其身份属性、价值观念与能力素质都已经明显地不同于前代[2]。

这种“不同”的产生,经过了一个世纪以上的历程。

本文希望聚焦于迄今研究尚嫌不足的十世纪前中期,讨论社会变迁过程中统治人群变化之一端,争取对其演进脉络有所梳理[3]。

与上述议题相联系的,是论者经常提及的唐末至宋初之文武关系问题[4]。

应该看到,一方面,所谓“文”“武”,既相互排抑制约,又相互依存补充,在特定条件下相互参与着对方特质的塑造;在当时,既有双方关系的空前紧张,又有彼此接触之频密直接,有彼此之间更多的沟通机会。

另一方面,在“文”“武”群体各自内部,也存在着家世背景、出身途径及个人资质等方面的重大差异,存在着摩擦与调适。

不注意这些关系的丰富与复杂性,即有可能导致我们自己认识上的失误。

一、重“流品”与抑“浮薄”唐末五代时期,与“武将”相对应的“文臣”,就其组合成份而言,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庞杂的群体。

在他们之中,有的来自往日的名门、官宦世家,有的自身即前朝旧臣,有的则逢风云际会或凭藉自己的能力起自民间。

他们有的曾经从文业儒,有的素来不学无术;有的长于治事,有的不堪繁剧;有的洁身自好,有的则谄谀无行。

他们中既有“儒生”“文士”,亦有所谓“文吏”[5]。

文臣群体的构成特点,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内部关系。

以“华族科名”[6]为特征的“衣冠之士”[7],自唐末长期居于领袖群伦的朝廷重臣宰相之位;而五代的近臣谋士班底,则主要由一批沉浮于社会基层、在战乱及重建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善断繁剧、兼具刀笔吏干之才者组成。

文臣群体中不同类型人物之间素存的芥蒂,在动荡之中显露无遗。

只要看看李振者流对于“清流”的嫉恨,杨邠、王章等人对于礼乐文章的鄙薄,就不难明白,“文臣”们彼此之间的成见有多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向再造:试谈十世纪前中期的文臣群体[1](一)宋代的士大夫政治,是长期以来被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与此相关的士人群体之特性,也经常在讨论之中。

学界普遍注意到,北宋政治文化舞台上的士人,作为具有学养的文职官僚、作为社会和政治的精英,其身份属性、价值观念与能力素质都已经明显地不同于前代2]。

这种“不同”的产生,经过了一个世纪以上的历程。

本文希望聚焦于迄今研究尚嫌不足的十世纪前中期,讨论社会变迁过程中统治人群变化之一端,争取对其演进脉络有所梳理3]。

与上述议题相联系的,是论者经常提及的唐末至宋初之文武关系问题4]。

应该看到,一方面,所谓“文”“武”,既相互排抑制约,又相互依存补充,在特定条件下相互参与着对方特质的塑造;在当时,既有双方关系的空前紧张,又有彼此接触之频密直接,有彼此之间更多的沟通机会。

另一方面,在“文”“武”群体各自内部,也存在着家世背景、出身途径及个人资质等方面的重大差异,存在着摩擦与调适。

不注意这些关系的丰富与复杂性,即有可能导致我们自己认识上的失误。

一、重“流品”与抑“浮薄”唐末五代时期,与“武将”相对应的“文臣”,就其组合成份而言,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庞杂的群体。

在他们之中,有的来自往日的名门、官宦世家,有的自身即前朝旧臣,有的则逢风云际会或凭藉自己的能力起自民间。

他们有的曾经从文业儒,有的素来不学无术;有的长于治事,有的不堪繁剧;有的洁身自好,有的则谄谀无行。

他们中既有“儒生”“文士”,亦有所谓“文吏”5]。

文臣群体的构成特点,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内部关系。

以“华族科名”6]为特征的“衣冠之士”7],自唐末长期居于领袖群伦的朝廷重臣宰相之位;而五代的近臣谋士班底,则主要由一批沉浮于社会基层、在战乱及重建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善断繁剧、兼具刀笔吏干之才者组成。

文臣群体中不同类型人物之间素存的芥蒂,在动荡之中显露无遗。

只要看看李振者流对于“清流”的嫉恨,杨邠、王章等人对于礼乐文章的鄙薄,就不难明白,“文臣”们彼此之间的成见有多深。

这些人虽然起家方式、素质能力各异,在当时却攀升向同类目标,在同一出路中搏争。

这种艰难生涯中之挤抑排斥、升降成败造成的敌视是刻骨铭心的。

横亘于他们之间的沟壑,实际上并不浅于文武之间的畛域区分。

(一)十世纪前期,兼具“名族”与“文学”背景的所谓“衣冠之士”,在朝廷决策过程中所能起到的实际作用已经相当有限,但他们仍在竭力利用自身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试图维持其最后的地位。

这种状况在唐末以及号称承继“大唐”的后唐时期反映得尤其突出。

唐朝末年的中央朝廷,从君主到官僚回天乏术,却出现了讲求士族流品的回潮。

学界早有研究指出晚唐贡举为官宦士族、权豪子弟所充塞8]。

咸通中举进士不第的胡曾,曾在其《下第》诗中抱怨道:“上林新桂年年发,不许平人折一枝。

”9]昭宗朝进士黄滔也说,“咸通干符之际,豪贵塞龙门之路,平人艺士,十攻九败。

”10]风气所向,“当时士大夫以流品相尚,推名德者为之首”11],一时间之朝廷重臣多系出身于公卿之家或累代名族12]、且科举及第者。

以昭宗后期的宰相为例:孔纬,曲阜孔氏之后,擢大中进士第;韦昭度,属京兆韦氏,咸通进士;崔昭纬,清河崔氏,亦进士及第;裴枢,出自“代袭冠冕”的河东着族闻喜裴氏,咸通进士13];崔远,博陵崔氏,龙纪进士,“诸崔自咸通后有名,历台阁藩镇者数十人,天下推士族之冠”14];陆扆,祖系吴郡陆氏,光启进士,曾被皇帝寄予“斯文不坠”的期望15];柳璨,出自河东柳氏,光化登第,因学术博奥而“时誉日洽”16]……这批人的“衣冠声望”成为唐廷在无望中的希望。

唐代的历史走到这一步,所谓的“衣冠”“士族”,本已衍生出新的涵义17];依郡望系等第的“名族”,早已与权力中心疏离而风光不再。

既为大士族之后而复纷纷投身于科举,正反映出历史的发展趋势18]。

而在经历了黄巢起义“天街踏尽公卿骨”式的扫荡之后,上层社会中反而出现了朝廷与“衣冠流品”的紧密结合。

不过,此时会聚起来的这些兼具“阀阅”与“冠冕”者,实际上不可能再构成为封闭排他的贵族权势集团,除去可以增重些许身份作为号召之外别无意义。

而且,“衣冠流品”对于政权的强烈依附,直接削弱了他们在乱世中的适应能力19]。

这些人不幸在朝廷面对着内官中使乃至禁军将领的戒惕与抵制20],在外部面临着强藩咄咄逼人的压力,全无震慑扭转之功。

如韦昭度者,“旧族名人,位非忝窃”,却被宦官田令孜讥讽为“在中书则开铺卖官,居翰林则借人把笔”21];至于裴枢等,更只被军阀朱温及其腹心视为“衣冠宿望难制者”22]。

正当王朝末路的这批士大夫,其资质构成有着令人瞩目的特点。

唐廷为乞灵求助而寻觅得来的这批官僚,尽管兼备科举与门户背景,却多非学识干才兼长,惟其如此,他们对于“流品”有着特殊的维护与自矜。

而这批人当危难之际的所作所为(或者说是“无所作无所为”),则暴露出他们的致命弱点。

(二)唐哀帝天佑二年(905)三月,“朝廷宿望”裴枢、崔远、独孤损等人之相职被罢。

事情的直接起因在于,操持重柄的朱温“欲以嬖吏张廷范为太常卿,唐宰相裴枢以谓太常卿唐常以清流为之,廷范乃梁客将,不可。

梁王由此大怒,曰:‘吾常语裴枢纯厚不陷浮薄,今亦为此邪!’”23]裴枢强调“将吏”与“清流”区别的作法,激起朱温的强烈不满。

《旧唐书》卷二十下《哀帝纪》,载有是年四月癸巳针对此事的一份诏书:敕曰:“文武二柄,国家大纲;东西两班,官职同体。

咸匡圣运,共列明廷;品秩相对于高卑,俸禄皆均于厚薄。

不论前代,只考本朝:太宗皇帝遗诏,中外臣僚文武参用,或自军卫而居台省,亦由衣冠而秉节旄,足明于文列武班,不令分清浊优劣。

近代浮薄相尚,凌蔑旧章,假偃武以修文,竞弃本而逐末。

虽蓝衫鱼简,当一见而便许升堂;纵拖紫腰金,若非类而无令接席。

以是显扬荣辱,分别重轻,遽失人心,尽隳朝体。

致其今日,实此之由。

须议改更,渐期通济。

文武百官,自一品以下,逐月所给料钱,并须均匀,数目多少,一般支给。

兼差使诸道,亦依轮次,既就公平,必期开泰。

凡百臣僚,宜体朕怀。

”诏书之后又有这样一段说明:和王傅张廷范者,全忠将吏也,以善音律,求为太常卿,全忠荐用之。

宰相裴枢以廷范非乐卿之才,全忠怒,罢枢相位。

柳璨希旨,又降此诏斥枢辈,故有白马之祸。

这段说明有其不确切处。

裴枢对于张廷范的抵制,主要不在于其“非乐卿之才”,而在于他不属“清流”。

同为《旧唐书》,《裴枢传》中所载朱温“切齿含怒”的一番话,也是指责裴枢说:“吾常以裴十四器识真纯,不入浮薄之伍,观此议论,本态露矣。

”这篇指斥“浮薄”的诏书,出自亦属“衣冠流品”的宰相柳璨之手24]。

柳璨任相后,为同列之裴枢、独孤损、崔远等“宿素名德”所轻,因而“深蓄怨”25]。

该诏书可以说是对于士大夫“清流”势力的一次清算。

它将唐王朝当时面临的严重危机归因于长期以来对于文武清浊的区分。

这种说法,在点破了一个重要事实——“朝廷宿望”集体性的被清算,背后存在着自关陇集团破坏以来文武矛盾酿就的严重问题26]——之同时,也刻意掩饰着另外一些事实:例如朱温清除异议障碍的篡国企图;例如此次对于衣冠之士的翦除,事实上与文人之间的种种积怨有关。

是年五月,出现星变。

柳璨“首疏素所不快者三十馀人”27],且言于朱温曰:“此曹皆聚徒横议,怨望腹非,宜以之塞灾异”28];被朱温称作“张夫子”、倚为“谋府”的张策,因当年出家归俗、数就贡籍而被知举官赵崇所抑,亦“极力媒蘖”29];曾经屡举不第的朱温谋士李振也建议说:“朝廷所以不理,良由衣冠浮薄之徒紊乱纲纪;且王欲图大事,此曹皆朝廷之难制者也,不若尽去之。

”30]于是,不但裴枢、独孤损、崔远三人与陆扆、王溥等相继外贬,“自馀或门胄高华,或科第自进,居三省台阁,以名检自处、声迹稍著者,皆指为‘浮薄’,贬逐无虚日,缙绅为之一空。

”31]六月戊子,遂有白马之祸:左仆射裴枢·独孤损、右仆射崔远、守太保致仕赵崇、兵部侍郎王赞、工部尚书王溥、吏部尚书陆扆皆以无罪贬,同日赐死于白马驿。

凡搢绅之士与唐而不与梁者,皆诬以朋党,坐贬死者数百人,而朝廷为之空。

32]“白马驿事件”的建议人与决策者之泄愤、打击的对象虽非完全一致33],但事件的直接目标,显然是针对“衣冠清流”的。

事件中罹难的主要人物,都是昭宗时期的唐廷重臣。

尽管“唐自昭宗迁都之后,王室微弱,朝廷班行备员而已”34],但直至白马驿事件,才算是残忍而明确地宣判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三)“白马之祸”之所以在时人心目中以及后世议论中留下挥之不去的深刻印象,不仅在于杀戮本身的惨酷,更在于继之以将“衣冠清流”之尸投入黄河之浊流。

正是这一“清”一“浊”,彰显出这件事的深层次意义所在。

《旧五代史》卷十八《李振传》中说:天佑中,宰相柳璨希太祖(按指朱温)旨,谮杀大臣裴枢、陆扆等七人于滑州白马驿。

时振自以咸通、干符中尝应进士举,累上不第,尤愤愤,乃谓太祖曰:“此辈自谓清流,宜投于黄河,永为浊流。

”太祖笑而从之。

在事变面前,李振等人不仅全无物伤其类的悲哀,甚且落井下石。

一些“书生”成为整肃“清流”事件的直接推动者35];而一向鄙薄敌视“清流”的朱温,实际上也是“家世为儒”的书生后代36]。

这使我们注意到当时“流品”“清浊”问题影响之广及其严重程度。

这场“清流”之祸,显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柳、李、张等个别人物37]。

白马驿事件的导因,从字面上看,起自当时的权势者对于“浮薄”风气的憎恨。

除指责裴枢等人“浮薄”之外,朱温也曾斥骂赵崇为“轻薄团头”38]。

在唐代,“浮薄”一词的高频率出现,是在词科取士兴盛之后。

彼时所谓“浮薄”,多是相对于经术笃厚学风而言,指词科进身者艺业的华而不实39],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礼法旧门”对于“词科新贵”的轻蔑40];而唐末裴枢、赵崇等人所抑制的,是急于晋身的“浮薄”;至于朱温、李振等人以及天佑诏书中的“浮薄”之说,尽管利用了这一习见词语,却将其与“衣冠”“清流”直接联系在一起41],流露出社会上的新起势力对于名流士大夫发自内心的不信任甚至仇视。

词义的变迁背后,事实上寓含着深刻的社会变迁之轨迹42]。

陈寅恪先生曾经指出,唐末黄巢失败后,朱全忠遂执统治之大权。

凡藉进士词科仕进之士大夫,不论其为旧族或新门,俱目为清流,而使同罹白马之祸,斯又中古政治社会之一大变也。

43]白马驿事件的意义,与其说是使唐室重臣受到斩尽杀绝式的打击,不如说是一次时代鼎革的警示。

正是这种“梁有禅代之谋”,而“衣冠自相残害”的状况,迫使当时的许多士人避世不出44]。

欧阳修在所作《唐六臣传》中开篇即慨叹道:“甚哉,白马之祸;悲夫,可为流涕者矣!”一个是“笑而从之”,一个是“可为流涕”,如此鲜明强烈的感情色彩对比,背后透露出来的,是煌煌大唐穷途末路之时士大夫们的无奈。

二、“崇尚”与“荡涤”(一)即便在唐末五代最为混乱的政治局面之下,担当着各个层次统治权力的职业军将们,事实上都不能无视诸雄对峙的压力以及政权运作的需求,都不曾全然排拒文人们作为治事参谋、行政助手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