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及策略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及策略
研究报告
武汉市新洲区凤凰中学课题组
1.问题的提出
农村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主要部分,其普及程度及教育质量直接影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素质。振兴农村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则在农村教师,农村教师事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局。在新课程环境下,如何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断推进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呢?为此,我们提出了“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及策略研究”的重要课题,试图通过研究解决制约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瓶颈问题。主要基于以下思考:
1.1基于国内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总趋势。
自20世纪60年代教师专业化理论兴起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后,教师专业化运动在各国蓬勃开展。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是世界各国提高教师质量的共同战略。在1986年,美国卡内基工作小组、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明天的教师》两个重要报告,同时强调以确立教师专业性为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在英国,随着教师聘任制和教师证书制度化的实施,教师专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如日本在1971年就在中央教育审议会通过的《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调整的基本措施》中指出,教师职业本来就需要极高的专门性,强调应当确认、加强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理想追求和现实需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化正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广泛关注,开始意识到“教师职业专业化,直接关系着教育水平、教育质量,并从根本上制约着未来中国的社会发展潜能”,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既是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由量变到质变飞跃的保障措施,也是提升教师职业品位的重要分水岭。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认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都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
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也不会进步。政府和教师就职学校也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方面建立了相应的机制,关于教师专业化和专业发展的专著和论文不断增多。尽管如此,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茶开展之际,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的行动还远远不够深入,我国中小学教师质量与基础教育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1.2基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对教师的工作赋予了新的要求和内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此,教师的任务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该是“启智、陶情、冶性、锤志、健体”。在新课程改革中作为实施主体的教师,在保持原有的职业素养的同时,还必须重新定位教育观念,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革,完善自我,倡导终身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不仅应做知识信息的传授者,而且应当成为学科领域的带头人,以崭新的姿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去。教师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1.3基于我校发展的需要。
我校于2007年通过了武汉市农村初中学校标准化验收,学校办学水平较过去得到很大提高,特别是在硬件设施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与标准化学校的要求还有差距。从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方式来看,由于受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重视教育教学常规性管理,忽视教师专业化培养;重视制度化管理,忽视人文性关怀;重视教师们教学的考试成绩的评价,忽视教师教科研实践及其成效的评价。这种落后的教师管理方式,导致的结果是不不仅没能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同时更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从学校目前的师资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①骨干教师数量不足。由于我校地处偏远农村等原因,一些优秀教师和具有高级职称的骨干教
师流失到城区学校,导致优质师资缺乏。现在学校仅有市区“学带”、“优青”5人,高级教师8人。②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虽然我校具有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已经达到96.70%,但不少教师的实际专业水平与整体素质并没有得到同步提高。另外,部分教师所学的专业与所教的学科不对口,已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障碍。③教师专业化发展意识淡薄。面对不尽人意的工作待遇,一些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在平时工作中,他们放弃了对教育问题的发展、思考,没有教学研究意识,靠“惯性”工作。在沉重的生活、工作负担下,他们对教育的新思想、教材的新内容、教学的新手段的学习毫无兴趣。以上存在的问题给学校教育质量带来一定影响,已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因此,寻找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就成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现实而重要的课题,成了学校内涵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基于以上情况,2007年3月,我们向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申报了《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现状及策略研究》课题,立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旨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创设有利于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策略,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村初中教师队伍,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2.国内外对本课题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综述
2.1国内外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回顾
自从20世纪60年代教师专业化理论兴起以来,教师专业化一直是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1955年,世界教师专业组织会议的召开率先研讨了教师专业问题,推动了教师专业组织的形成和发展;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上指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大会还形成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说明,提出应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可见,现代教师职业是一个“形成中的专业”,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在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中,20世纪80年代实现了一个新的转折,重心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