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源性疾病汇总
药源性疾病名词解释
药源性疾病名词解释药源性疾病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如预防、诊断或治疗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诱发的生理生化过程紊乱、结构变化等异常反应或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后果。
药源性疾病概述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如预防、诊断或治疗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诱发的生理生化过程紊乱、结构变化等异常反应或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后果。
药源性疾病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由于药物副作用、剂量过大导致的药理作用或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引发的疾病。
这一类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其危险性较低。
第二类为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或特异反应。
这类疾病较难预防,其发生率较低但危害性很大,常可导致病人死亡。
影响药源性疾病的因素一方面与病人本身状况有关,如年龄、营养状况、精神状态、生理周期、病理状况等。
另一方面与医药人员在用药过程中不当有关,如过量长期用药、不恰当使用药品、多种药品的混用等。
一般不包括药物极量所引起的急性中毒。
它的发展与化学药物品种的日益增多密切相关。
药物引起的损害,也和其他病因引起的损害一样,有其流行病学特点。
有潜伏期、发病机制、组织学改变、临床表现及不同预后。
由药物引起的各种疾病、如心律失常、弥漫性肺炎、肺纤维化,暴发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肾病综合征或肾功能衰竭、皮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精神错乱、消化道出血和癌肿等,均为明确的病症。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现在常用药中许多是化学合成的,既有对人体疾病的治疗作用,又有对人体造成损伤的副作用。
因此,如果用药不当,这种副作用发生率就会不断上升,从而导致人体新的疾病,这就是所谓的“药源性疾病”。
例如一些抗生素类药物,使用不当时,可损害人体的肾脏、肝脏、视听神经等;一些利尿药也可造成低血钾症;一些安眠药则可造成人对该类药的依赖性等。
即便是中药,这种情况仍然存在,不过相对少些。
例如,洋地黄,就有人发生过洋地黄中毒。
由此可见,用药治病时,有用药剂量,服用间隔时间等方面一定要遵医嘱,不可自作主张,随心所欲的服用,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
081127药源性疾病
药源性疾病——现实情况、核心概念、正确观点、真实案例、专业知识5.药源性血液病——血液成分和造血器官对药物的作用较敏感,能引起血液病的药物亦较多。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药源性血液病占全部药源性疾病患者的10%,其中以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之发病率最高。
导致这种血液病占全部药源的药物各有不同,有的药物可致多种血液病,不同的药物可通过不同机制致病,但一般不外免疫性和非免疫性两方面。
前者与用药剂量无关,后者则与长期或大量用药有关。
各种血液病的病情及病程十分不同,部分病例病情较为严重,病死率较高。
诊断主要依据用药历史、临床表现、外物治疗,有时难以确定致病药物。
关于治疗,除及时停药采取对症和支持疗法外,必要时采取控制感染等综合措施。
现将常见的药源性血液病概如下:(1)再生障碍贫血,本病的发生机制,一是通过可逆性的骨髓抑制而致病。
即长期大量用药,使骨髓内线粒体中蛋白质的合成受到抑制,铁螯合酶活性降低,血红素不能合成,导致骨髓内幼红细胞生成障碍。
骨髓的主要变化是成熟停滞。
另一种机制为特异质或过敏性反应,这是伴有全血细胞减少的严重红细胞再生障碍,病死率高。
该机制可能与去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或造血子细胞受损有关。
由于骨髓对血细胞再生功能障碍,血液中的三种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可减少,可分别导致贫血、感染和出血。
骨髓检查呈现红细胞、粒细胞及巨核细胞系统的有核细胞显著减少或缺乏。
骨髓穿剌对本病确诊十分重要。
本病治疗,要特别注意应用雄激素或同化激素(可首选康复龙、次为苯丙酸诺),以增加红细胞数量。
本病之预后可能与发病后患者的期限有关,有人认为若生存超过15个月,一般地说存活愈久,预后愈,甚至可完全恢复。
另外,中性粒细胞减少和淋巴细胞增多的程度愈大,愈后愈差。
中性粒细胞少于500/mm3者,病死率显著增加。
严惩反复感染或严重持续出血,也均为影响预后重要因素。
氯霉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代表药物,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由于大量给药引起的,这种剂量依赖型不管是谁都能发生,先是红细胞系统受损产生贫血,随后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
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
食管:食管炎症(包括真菌性食管炎)、 食管溃疡、食管穿孔、食管狭窄
胃:NSAIDs相关胃病、类固醇溃疡、胃
穿孔、急性胃粘膜病变、胃息肉增生、 胃肿瘤
肠道:NSAIDs相关肠病、NSAIDs相关
性胶原性结肠炎、假膜性肠炎、出血性 结肠炎、结肠黑变病、麻痹性肠梗阻、
肠穿孔、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胃
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
一、概述
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 (Drug-induced digestive diseases,DIDD)是常见的药源
性疾病,发病率占所有药源性疾病的20%40%,仅次于药源性皮肤损害,但有部分 资料显示其发生率高于皮肤损害,居药物
不良反应的首位。
二、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
药物作为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之一,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腹泻、喷
射性水样便,1天数次或数十次,用庆大 霉素、呋喃唑酮等治疗无效。
(四)药源性肠梗阻
药源性肠梗阻是由于药物不良反应
引起肠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致肠内
容物运行受阻,常见的有腹痛、腹胀、 停止排便等。 致病药物有NSAIDs、抗精神病药、 抗肿瘤药、抗凝剂、抗胆碱能药等。
抗精神病药大量或长期应用时,通
口服避孕药、头孢曲松等长期应用
可并发胆囊结石、胆囊炎。
(五)药源性腹泻
药源性腹泻常表现为水样便、糊状
便、脂肪泻、粘液脓血便、血性水样便,
或可见假膜,常伴有腹痛、恶心、呕吐、 腹胀。
致病药物有两大类:
抗生素类常见如林可霉素、氨苄西 林、头孢菌素等,可引起假膜性肠炎、
急性出血性结肠炎等;
非抗生素类如抗肿瘤药物、西沙必 利、牛黄等。
感受器、胃肠壁机械感受器、咽部感觉
常见药源性疾病及防治.
1.常见药源性疾病;
2.药源性疾病的防治;
一、常见药源性疾病
(一)药源性肾病
急性肾衰竭
非甾体抗炎药、ACEI类、环孢素
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类、噻嗪类(多与剂量无关)
急性肾小管坏死
最常见的药源性肾病; 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正比
氨基糖苷类、两性霉素B、造 影剂、环孢素
答案:E
谢 谢!
答案:ABCDE
二、药源性疾病的防治
原则:首先停用所有药物,然后采取抢救措施、应用拮抗药物、调整治 疗方案。
1.加强认识,慎重用药 2.加强管理 3.加强临床药学服务 4.坚持合理用药 5.加强医药科普教育 6.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
例题
单 选 题
药源性疾病因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程度较严重才持续时间过长,引起 下列药源性疾病的防治,不恰当的是 A. 依据病情的药物适应症,正确选用 B. 根据对象个体差异,建立合理的给药方案 C. 监督患者用药行为,及时调整给药方案和处理不良反应 D. 慎重使用新药,实行个体化给药 E. 尽量联合用药
一、常见药源性疾病
(三)药源性皮肤病
Steven-Johnoson 综合征和中毒性表 磺胺类、抗惊厥药、别嘌醇、非甾体抗炎药 皮坏死
பைடு நூலகம்
血管炎和血清病 血管神经性水肿
血管炎:别嘌醇、青霉素、氨茶碱、磺胺类、噻嗪类利尿药、丙 硫氧嘧啶、雷尼替丁、喹诺酮类和免疫抑制剂
血清病:头孢氨苄、米诺环素、普萘洛尔和链激酶
肾小管梗阻 肾病综合征
尿酸或草酸盐(抗肿瘤药引起肿瘤组织溶解形成尿酸)
药物引起的免疫机制介导
金盐、青霉胺、卡托普利
一、常见药源性疾病
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
揭示了药物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及肠道微生物在药源性消化系
统疾病中的作用。
临床研究进展
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的流 行病学研究
通过对大量病例的调查和分析,揭示了不同 药物与消化系统疾病之间的关联及其影响因 素。
临床诊断与治疗策略研究
针对不同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开展了诊断方法和 治疗策略的研究,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
目录
• 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概述 • 常见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 • 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
疗 • 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的不良反应
与应对
目录
• 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与管 理
• 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研究进展与 展望
01
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是指由于药 物使用不当或药物不良反应引起 的消化系统疾病。
提高临床研究的严谨性和 可重复性
加强临床研究方法学的规范和 标准化,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 度和可重复性。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共同应对药源性消化系统疾 病的挑战。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6
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研究进 展与展望
基础研究进展
01
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
深入探讨了药物对消化系统的具体作用机制,包括对胃肠道黏膜、消化
酶活性等方面的影响。
02Βιβλιοθήκη 药物代谢与排泄研究针对不同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过程进行了研究,为预防和治疗药源
性消化系统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03
药物与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
记录
保留用药记录和医疗记录, 以便在出现不良反应时进 行追溯和分析。
药源性疾病事件
1、醋酸铊中毒事件:治疗头癣引起铊中毒,近半数用药者中毒,死亡万余人。
2、氨基比林与白细胞减少症:退热、止痛,粒细胞缺乏,死亡大于2082人。
3、乙烯雌酚:保胎,阴道癌(女儿),大于300人。
4、二硝基酚致眼及骨髓损害:减肥,白内障,万人失明。
5、磺胺酏剂:二甘醇做溶剂,肝肾损害,358人中毒,107人死亡。
6、非那西丁致严重肾损害:止痛退热,肾损害大于2000人,死亡大于500人。
7、三苯乙醇:高脂血症,大于一千人患白内障8、苯恶唑啉:减肥,70%用药者患肺A高压。
9、异丙肾气雾剂:严重心律失常,死亡大于3500人。
10、氯碘喹啉:肠炎,骨髓变性、失明,中毒大于7856人,死亡5%11、心得宁事件:抗心律失常眼-皮肤-黏膜综合征大于2257人。
12、替马沙星事件:1992年上市,截止到1992年6月,FDA收到了318例不良反应报告,包括溶血性贫血、DIC、急性肾衰、肝损伤、低血糖等。
发生率相当于其他喹啉类药物的4倍。
该药品在美国上市仅4个月,收到8例肝损伤、低血糖休克报告,死亡3人,即迅速从市场上撤除该品种。
13、拜斯亭事件(西立伐他汀)1997年上市,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全世界80多个国家超过600万患者使用该药,美国FDA收到31例因拜斯亭引起横纹肌溶解导致死亡的报告,其中在12例报告中患者联合使用了吉非罗齐。
全球共有52例因服用拜斯亭产生横纹肌溶解所致的死亡报告。
2001年拜耳公司主动撤出拜斯亭。
14、2006年欣费事件安徽华源药业擅自降低药品消毒时间和温度,导致不合格“欣弗”流入市场,致多人伤亡。
15、齐二药事件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等5种含假药成份的药品流入市场,这些假药是用有毒化工原料“二甘醇”冒充药用辅料“丙二醇”制成,在临床使用中连续发生致人死亡事件16、蝮蛇抗拴酶致出血17、环丙沙星致双手剥夺性皮炎,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致过敏性紫癜。
药源性疾病
2.2.2药物相互作用因素 A.药物配伍变化 B.药效学的相互作用 改变组织或受体的敏感性 对受以外部位的影响 C.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2.2.3药物制剂因素
辅料因素
分解产物
污染、异物
2.2.4药物的使用因素
使用不当
3.常见药源性疾病
(一)、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 阿司匹林胃出血、氨茶碱呕吐腹泻 (二)、药源性肝病 氟康唑、对乙酰氨基酚、利福平 (三)、药源性肾病 磺胺类、氨基糖苷类、非甾体抗炎药
发生条件 反应关系
正常剂量/用 正常/超量/误
法
服/错服
是DID的起因 是ADR的结果
2引起药原性疾病的因素 2.1患者因素 年龄 性别 遗传 基础疾病因素 过敏反应 不良生活方式
2.2药物因素 2.2.1与药理作用有关的因素 副作用 药物本身作用 继发反映 后遗效应 致癌效应 致畸作用 致突变作用
(四)、药源性血液系统疾病 再障:氯霉素 溶血性贫血: Vk 粒细胞性减少:安乃近 血小板减少症:抗肿瘤药物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安乃近 (五)、药源性神经系统疾病 锥体外系反应:氯丙嗪 癫痫发作:利多卡因 听神经障碍:耳毒性抗菌药
4.诊断与治疗
停用 清除体内药物 应用诘抗药物 调整治疗方案 对症治疗
药源性疾病及其防治
1.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s, DID)
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生理功能 过程中,与用药有关的人体功能异常或组 织损伤的临床症状叫药源性疾病。
药品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关系
特性 反应程度 持续时间
ADR 可轻可重 可长可短
DID 均较重 均较长
167例药源性疾病分析
( 上接第 $! 页) 和卫生安全,卫生监督部门应严格按照《 浙江省食品卫生许 可条件》 ,严把许可审核关,规范冷菜间的卫生要求,日常 要加大对冷菜制售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卫生监管、监测力度, 对从业人员应切实做好卫生知识培训工作和倡导良好的个人 卫生习惯。
参考文献
[ % ] 吴临平,周光仁,管月秀3 庆元县市售熟肉制品卫生监督测结 果[ 4] 3 浙江预防医学3 !""& ,%# ( / ) :&!3 [ ! ] 裘先前3 天台县 !""% 7 !""& 年熟肉制品卫生监督测结果分析 [ 4] 3 浙江预防医学,!""# ,%) ( % ) :&’3 ( 收稿日期:!""’$"*$%& )
参考文献
[ % ] 刘茂顺,范建荣,孙剑英等3 %)’ 例药源性疾病的药物流行病 3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 ( % ) :&%3 学分析[ 4] [ ! ] 张平,张江兰,冯爱平等3 %"/ 例住院病例分析[ 4 ] 3 中国药 :&(3 房,%//( ,/ ( % ) [ & ] 王光超3 皮肤性病学[ 5 ] 3 第三版3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 %//*3 #)3 ( 收稿日期:!""’$"%$"’ )
( 上接第 !" 页) 物血清样反应主要由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疫苗引起,!""! 年 有 ’ 例血清病样反应。( 例固定性药疹主要是由抗生素、中 成药引起,解热镇痛药和碘胺类药各引起 % 例。( 例药物性 肝损害中,卡马西平、平安感冒液引起各 % 例;重症多型红 斑分别由先锋霉素、卡马西平、百服宁、环丙沙星合用林克 霉素引起的,其中环丙沙星合用林克霉素是用药后暴晒引起 的红斑,这点与环丙沙星的特点相符的。药物热主要是由 !$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联合用药引起;药物型休克主要是由青霉 素引起,碘造影剂( 安基格拉分) 与胸腺因子静滴。 在 %’) 例患者中,有药物过敏史的 #& 例,同一种药物 再次过敏 !* 例,占 *#+ &, ,其中 !" 例青霉素、! 例别嘌呤 醇、% 例红霉素、% 例磺胺甲基异恶唑均为再次用药再次过 敏反应,这其中 ’ 例是自服药品引起。患者平均出现症状到 医院就诊为 *+ ’* 天,其中最短的为 "+ #-,最长为 ’".。人
药源性疾病
药源性疾病: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是指人们在应用药物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时,因药物的原因而导致机体组织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引起生理功能、生化代谢紊乱和组织结构变化等不良反应。
由此产生各种体征和临床症状的疾病。
治疗等效:是指几个药物制剂以同样的给药方案给予同一个体,产生本质上相同的治疗效应或毒性。
药物的依赖性:是反复地(周期性或连续性)用药所引起的人体心理或生理上或两者兼有的对药物的依赖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的要连续或定期用药的行为和其它反应。
首关效应:又称首关消除,是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使体循环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药物警戒:是与发现、评介、理解和预防不良反应或其它任何可能与药物有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
简答〈1〉影响口服药物从消化吸收的因素有哪些:(1)药物方面(2)机体方面1)胃肠内PH 2)胃排空速度和肠蠕动 3)胃肠内容物 4)首关效应〈2〉有哪些药物能影响左旋多巴的疗效:1维生素B6 2非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苯乙肼和异卡波肼3抗议精神病药和利血平。
〈3〉简述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原则:1采取综合措施,减轻心脏负荷2限制钠盐的摄入3B-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的应用4利尿药的应用5ACEI的应用6强心苷类药物7硝酸酯类血管扩张药的应用。
〈4〉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分类及代表药有哪些:1抗酸药:氢氧化铝、氧化镁、碳酸钙2抑酸药: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3H2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4胃粘膜保护药:硫糖铝、枸橼酸铋钾5抗幽门螺杆菌药:甲硝唑、呋喃唑酮〈5〉简述普萘洛尔降压机制:1降低心输出量2减少肾素分泌3阻断突触前膜受取消正反馈4中枢降压作用5阻断中枢B受作用。
〈6〉胰岛素的分类及临应用:1按制源分类:动物胰岛素、半合成胰岛素、生物合成胰岛素、人胰岛素类似物、按时间长短分类: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短效胰岛素、低精蛋白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胰岛素混合型。
药源性疾病
第10章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4
第1节 药品不良反应 定义
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合格药品在正 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 有害反应。
分类
副作用
变态反应
毒性作用
特异质反应
后遗效应
继发反应
首剂效应
依赖性
停药综合征
Augmented
致癌
Bizarre
致畸
周期长,产生偏差
9
监测报告系统
自愿呈报系统 正式 非正式 集中监测系统 重点医院检测 记录联结 记录应用
重点药品检测
报告程序
报告范围
报告表填写
10
第2节 药源性疾病
概念 药物不良反应致机体器官或局部组织产生功
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分类
病因分类 甲型、乙型 功能性改变、器质性改变
3 安全趋势分析(analysis of secular trends)
4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ies)
5 队列研究(cohort studies) 6 meta分析法(meta-analyses)
7
8
Difference between case-control studies and cohort studies
致突变
5
Chronic
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机制 A型
药动学(吸收、分布、与大分子结合、代谢、排泄) 靶器官敏感性增强
B型
药物异常性
病人异常性
6
(分解产物、添加剂、稳定剂、增溶剂、着色剂)
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
监测方法
第八章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汇总
二重感染
(五)首剂效应(First dose effect) 概念:初服某药时,因机体对该药不适应而产生的强烈反应。
(六)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tic effect) 概念:机体对某些药物的异常敏感导致的反应。
特点:1,与遗传有关,如某种药物代谢酶缺乏 2,与药理作用无关。
(七)药物变态反应(drug allergy)过敏反应 概念:致敏病人对某些药物的特殊反应。 特点: 1,与药理作用无关。 2,与药物剂量无线性关系。 3,不易予知。
(八)药物依赖性(drug dependence)
概念: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造成的一种精神状 态或身体状态,或二者兼而有之。 表现: 强迫性要求连续或定期用药,否则出现 精神或生理症状 (九)撤药反应(withdrawal response) 概念:长期用某药 出现症状 适应性 突然停药
四,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机制 诱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1,病人因素:年龄,性别,遗传,感应性,疾病等 2,药物因素: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毒性及佐剂。
致癌因子
突变物90%
(三)后遗效应(After effect) 概念: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治疗浓度以下时残存的 生物效应 长期后遗效应 短期后遗效应 链霉素导致永久性耳聋 酒醉
(四)继发反应(Secondary effect) 概念:药物主要作用的间接后果,不是药物本身的效应。
抗菌素
肠道菌群失调
4,发生率低,死亡率高
B型药物不良反应范畴
药物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药物致畸,药物致癌,致突变 等特殊毒性反应 3,其他分类 六类划分法,九类划分法
三,药物不良反应的构成
(一)副作用(side effect)
概念:在药物正常剂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1,是药物固有的作用 特点: 2,停药后很快消退 副作用随用药 3,较轻微
药源性疾病名词解释
药源性疾病名词解释药源性疾病是指由于服用药物引起的疾病或症状。
以下是常见的药源性疾病及其解释:1. 肝毒性:指某些药物对肝脏产生损害导致的疾病。
肝毒性药物包括一些非甾体抗炎药、乙醇、抗生素等。
肝毒性药物在体内代谢时会释放出有害的代谢产物,损害肝细胞功能,从而导致肝炎、肝坏死等疾病。
2. 肾毒性:指某些药物对肾脏产生损害导致的疾病。
肾毒性药物主要包括某些抗生素、抗癌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
这些药物可以导致肾小管损伤,降低肾脏功能,引发肾炎、肾衰竭等疾病。
3. 心血管不良反应:指某些药物引起的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心血管不良反应有心律失常、心绞痛、低血压等。
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收缩力或节律,导致心脏功能异常,引起不良反应。
4. 中毒性肺病:指某些药物引起的对肺部的中毒反应。
这些药物可能引起肺部炎症、纤维化等病变,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呼吸性疾病等。
常见的中毒性肺病药物包括抗生素、化疗药物等。
5. 过敏反应:指某些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可以表现为皮肤瘙痒、红疹、荨麻疹等皮肤症状,也可以引起呼吸系统过敏反应,如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
常见的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有青霉素类药物、磺胺类药物等。
6.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指某些药物对血液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的反应。
这些药物可能导致骨髓功能异常,造血功能受损,引起贫血、白细胞减少等疾病。
常见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药物包括化疗药物、抗生素等。
7.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指某些药物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的反应。
这些药物可能引起头晕、头痛、眩晕等症状,也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引起抽搐、意识障碍等。
常见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物、抗癫痫药物等。
总结起来,药源性疾病就是由于服用药物引起的疾病或症状。
药物可能对肝脏、肾脏、心血管系统、肺部、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肝毒性、肾毒性、心血管不良反应、中毒性肺病、过敏反应、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等疾病或症状的发生。
药源性疾病精品课件
不合理用药--药物制剂因素
(3)污染物、异物所致的药源性疾病 由于污染物引起的药源性疾病以生化制
品及生物制品较多,如: ①血液制品:引起的艾滋病、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②输液中颗粒物:引起的药源性疾病主
要有肺部异物肉芽肿。
治疗矛盾
对患者多数情况下要采取必要的治疗,而药物 治疗是最常规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在某些 情况下,为了达到治疗的目的,甚至是延长生 命时,就不得不暂时将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反 应等放在次要的考虑位置上。如恶性肿瘤一旦 发生,若不采取及时的治疗,就可能威胁到患 者的生存,临床上往往在手术治疗后,还要后 续或序贯化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否则, 代价将会是患者的生命。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 的主要手段之一,大多数患者在治疗的不同时期 需要不同强度的化疗。
12
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机制
主要有 生理特点 不合理用药 不当进补 治疗矛盾 时间因素和遗传因素影响用药等机制
13
生理特点与药物代谢特点
由于不同性别、年龄具有的特有的生理 特点,导致了其对药物代谢呈现出不同 的特点,从而造成了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14
年龄因素 (老、幼、婴)
婴幼儿肝、肾功能较差,药物代谢酶活性不足 ,肾的滤过及分泌功能较低,影响药物的代谢 消除。。加以婴幼儿的血浆蛋白结合药物的能 力低,其血浆游离药物浓度较高,容易发生药 源性疾病。如灰婴综合症。
不合理用药--药物制剂因素
(1)药品赋形剂、溶剂、稳定剂或染色剂等因素 ①胶囊中色素常可引起固定性药疹; ②2006年我国发生的"亮菌甲素"事件是由于用二甘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源性疾病一、概念药源性疾病又称为药物诱发性疾病或药物性疾病,是一类由于药物在用于诊断或治疗疾病时又成为致病因子,引起人体功能的异常或组织结构的损害并且有相应临床经过的疾病。
它一般不包括药物过量导致的急性中毒。
药源性疾病是医源性疾病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事实上,药源性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后果。
二、药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一)药源性疾病的危害人类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早已有所认识,但对药源性疾病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直到19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才有关于可疑药物不良反应的正式调查报告。
1880年英国医学杂志报告了用氯仿麻醉可以导致人突然死亡。
1922年英国医学研究会报告了用胂剂治疗梅毒引起黄疸。
1935年前后,欧美等地约有一百万人使用减肥药二硝基酚,结果造成很多人患白内障,又有一万人因此而失明。
30年代磺胺类药物的出现和随后的广泛应用,引发变态反应性多形态药物性皮炎。
40年代后,以青霉素为代表的多种抗生素的研制成功与广泛应用,引起了多次过敏性休克、第八对脑神经损害、肾损害和骨骼抑制等不良反应。
1954年,法国由于制售一种用于治疗疮疖的药物二碘二乙基锡,结果造成270人中毒,其中110人死亡。
自60年代开始,肾上腺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孕妇因服用沙利度胺治疗妊娠反应,结果造成了10000多例海报肢畸形婴儿的悲惨药害灾难,即“反应停事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震撼和对药源性疾病的重视。
于是各国的卫生管理部门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药物安全机构,1970年国际药物监察制度开始实施。
我国卫生部于1989年也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和推行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制度。
(二)影响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因素导致影响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因素很多,不合理用药和机体易感性是其最主要原因。
临床上不合理用药包括药物的滥用、选药不当、违反用药禁忌症、用法不合理、无用和配伍错误。
在正常用药情况下尚可发生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更导致对机体的损害。
机体易感性则包括种族和遗产多样性、性别因素、年龄因素等。
三、药源性疾病的基本类型药源性疾病按病因学可以分为A型药物不良反应和B型药物不良反应两种基本类型。
A型药物不良反应是由药物固有作用的增强和持续发展的结果,是由药物本身或其他代谢物所引起的,是一种药物在通常剂量下已知药理作用的表现。
例如,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引起的心动过缓,抗凝血药引起的出血,苯二氮卓抗焦虑药引起的嗜睡等。
A型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是能够预测的,呈剂量依赖性,发生率较高但死亡率较低。
B型药物不良反应是与药物固有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主要是与人体的特异体质有关。
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即属于此类B型反应的特点是难以预测的,用常规的药理学和毒理学筛选不能发现,与用药剂量无关,其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高。
而根据临床用药的实际情况,可分为四类。
A型不良反应引起的药源性疾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药源性疾病,约占药源性疾病的80%,是由于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等药动学的个体差异和机体靶器官的敏感性增高引起的;B型不良反应引起的药源性疾病是由于药物异常性和机体的遗传、免疫异常性引起的;长期用药引起的药源性疾病时由于机体额适应性反跳现象引起的;后遗效应引起的药源性疾病包括致畸、致癌、致突变等。
四、药源性疾病的种类(一)神经系统疾病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非常广泛,可在不同程度上干扰神经元、神经胶质、神经纤维、神经终极和肌肉的功能,引起脑部损害、锥体外系综合征、恶性综合征、恶性高温、良性颅内高压、头痛、癫痫、脊椎损害、周围神经损害、神经-肌肉疾病、尿潴留等。
药源性脑部损害比如巴比妥类药物长期使用引起慢性蓄积中毒,一次大剂量应用可引起急性中毒。
麻醉性镇痛药如吗啡、可待因、哌替啶导致呼吸抑制,久用可成瘾。
应用大剂量青霉素尤其在持续静滴2500万U/以上,特别是在肾功能不佳或老年人,可引起中毒性脑病。
某些催眠药、安定药、精神兴奋药如地西泮(安定)、苯妥因钠、奋乃静、麻黄碱等长期服用也可能形成病态嗜好或习惯性,如突然停药可产生戒除综合征。
肝素、双香豆素、华法林等抗凝剂使用时可使中枢神经系统任何部位发生出血。
泛影葡胺、胆影葡胺等造影剂导致脑血管损害。
疫苗注射可引起脑炎性反应等等。
药源性锥体外系反应是指药物直接或间接作用于锥体外系通路中的神经递质,打扰脑内多巴胺与胆碱能的平衡,造成机体运动的不协调,表现为肌肉颤动,不自主舞蹈样动作、斜颈等锥体外系的症状。
临床分四种类型:(一)诱发震颤麻痹综合征(巴金森氏综合征);(二)迟发性运动障碍;(三)静坐不能;(四)肌张力不全综合征。
引发的药物有吩噻嗪类药物包括氯丙嗪、奋乃静、丙氯拉嗪,丁酰苯类药物氟哌啶醇、氟哌利多,其他药如利血平、锂盐、卡比多巴、左旋多巴、奥沙西泮等。
药源性恶性高温是各种麻醉药物(氟烷、甲氧氟烷、环丙烷)引起的严重的、有时甚至致命的反应。
此病的易感性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当特异性素质个体接受不同类型麻醉药、肌肉松弛剂(琥珀胆碱、加拉碘铵)及其他药物时,出现持续高温、肌肉颤动、肌强直、肌红蛋白尿。
药源性颅内高压婴幼儿多见,成年人少见,多为良性,及时停药后缓解。
常见的致病药物有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维生素类药物维生素A、维甲酸,激素类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甲状腺素、其他药物呋喃妥因,氧化亚氮等治疗后出现良性颅内高压的报道。
药源性头痛伴有面部潮红、头晕、恶心、走路不稳等,常见的致病药物有硝苯地平、卡托普利、头孢菌素、麦角胺、吲哚美辛、甲硝唑等药源性癫痫因使用药物直接或间接引起癫痫发作,较常见于精神药物(氯丙嗪、氯氮平、丙咪嗪)、抗菌药物(β-内酰胺类、奎若酮类、抗结核药物)、激素类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麻醉药(氯胺酮)、呼吸系统药物(喷托维林、氨茶碱)、抗心律失常药(维拉帕米、美西律、阿普林定)、消化系统用药(西米替丁、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抗癫痫药(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抗癌药(甲氨喋呤、长春新碱)等。
药源性精神障碍是患者应用某种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表现为不能自控的精神症状、意识或行为异常,甚至精神错乱,停药后可以恢复。
抗菌药物中氟奎若酮类引起药源性精神障碍居首位,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庆大霉素,β-内酰胺类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泰能也可能引起精神障碍。
循环系统药物洋地黄在老年患者中出现谵妄的发生率较高,治疗心律失常的奎尼丁和其他药物能引起谵妄状态,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者可有激动、精神错乱、焦虑、抑郁及迟钝,利血平、胍乙啶引起抑郁,胺碘酮治疗量可引起反应迟钝、恐惧、幻听等。
消化系统药应用雷尼替丁、西米替丁、甲氧氯普胺可致药源性精神障碍。
解热镇痛抗炎药吗啡、哌替啶、阿司匹林在治疗量下诱发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表情淡漠,应用非那西丁的患者中约30%可致激惹、抑郁和轻微幻觉。
非甾体抗炎药亦可引起思维障碍、抑郁和幻觉,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较高。
激素类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致中毒性精神障碍,长期应用皮质激素治疗了发生严重的器质综合症,泼尼松有关的精神障碍最明显是伴躁狂发作或抑郁综合症的情感障碍和伴幻觉与妄想症,脑垂体后叶素、前列腺素E都可致药源性精神障碍。
中枢兴奋药咖啡因可引起焦虑,常规剂量苯丙胺可引起欣快和感觉过敏,常规剂量苯甲吗啉可致过度兴奋、大剂量成瘾者发生妄想性精神病,氨茶碱和有关化合物引起头晕、焦虑情绪、精神不安,失眠、抑郁。
敏感者应用麻黄碱可引起失眠及抑郁。
吡喹酮、硝硫氰胺可诱发精神失常。
(二)药物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疾病药物几乎可以引起每一种心血管功能失常,较常见的有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新机收缩功能障碍、心肌缺血、高血压、低血压、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以及血栓栓塞性疾病等,严重的反应(如心室纤颤、心肌梗死、高血压危象等)可以危及人生命,对于原有心血管功能异常的病人更容易发生病变。
致药源性心衰的药物:(1)抗心律失常药。
抗心律失常药引起的心力衰竭发生率相对较低,多发生在原有心脏病的患者、既可表现为急性左心衰竭,亦可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如胺碘酮、丙吡胺、普罗帕酮(2)强心药。
洋地黄类中毒可致心衰。
强心苷用药不当,易引起中毒。
(3)降血压药。
利血平大剂量注射时可发生低血压及休克,诱发心力衰竭或使心衰加重。
多次重复应用降压嗪可能引起水钠潴留、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过量可发生低血压休克。
胍乙啶有时可引起心动过缓及心排出量减少,并诱发充血性心力衰竭长期应用哌唑嗪后突然撤药,可显现原有心衰而致病情恶化。
长期口服卡托普利时也不可骤然停药,否则可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大量复活,外周血管收缩,血容量增加超过心脏代偿能力而诱发心衰。
(4)拟肾上腺素药。
多巴胺(儿茶酚乙胺)等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时,可致心肌灶状坏死、炎性渗出甚至心包脏层出血,从而导致急性左心衰竭,与茶碱合用更易。
(5)抗精神失常药物。
长期应用氯丙嗪(冬眠灵)、锂盐治疗的精神病人,偶尔出现右心衰竭,患者早期常出现各种可逆性心律失常;甲丙氨酯过量服用中毒亦可因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而诱发心衰。
(6)三环类抗抑郁药应用治疗剂量即可使原有心力衰竭加重。
(7)抗肿瘤药.部分抗肿瘤药物可诱发心肌损害,严重时临床多以心衰为主要表现。
阿霉素(多柔比星)、柔红霉素(红比霉素)、环磷酰胺(环磷氮芥,CTX)等可致心衰。
药源性心律失常是指药物非治疗目的引起的心律失常,或导致原有的心律失常加重。
药源性心律失常的类型有:持续或非持续性室速、扭转型室速、心室扑动或颤动、室性早博、室上性心律失常等。
致药源性心律失常药物:(1)抗心律失常药。
(2)抗病原体药。
抗病毒药金刚烷胺过量可致扭转型室速;红霉素可引起长Q-T间期综合征和扭转型室速;口服头孢拉定易引起室性早博等。
(3)抗抑郁药吩噻嗪、三环类抗抑郁药引起Q-T间期延长和扭转型室速报道多见;麦普替林过量易致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
(4)皮质激素类。
(5)钙通道阻滞剂易致多种缓慢型或快速型心律失常。
维拉帕米较易引起传导阻滞;地尔硫卓导致窦性停博等。
(6)其他药物。
抗组胺药特非那定、阿司米唑可引起心律失常;蛇腹抗酸酶等也可致心律失常。
药源性高血压,表现为用药后出现高血压,或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压进一步升高或出现反跳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
引起药源性高血压药物有交感神经兴奋药、抗抑郁药、肾上腺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和口服避孕药等。
药源性低血压,应用药物后引起血压下降(低于12/8kPa),并伴有头晕、乏力、嗜睡、精神不振、眩晕甚至出现晕厥等临床症状,称为药源性低血压。
致药源性低血压的药物:(1)血管扩张药(硝酸甘油、亚硝酸异戊酯、硝普钠等。
(2)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抑制药(溴丙胺太林、利血平、甲基多巴、可乐定等)。
(3)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等)。
(4)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头孢菌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