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高职《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高职《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摘要: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对高职《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
实践证明,改革后的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基本符合在企业的工作过程。
关键词:教学改革机制工艺教学过程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b)-0000-00高职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改革,应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为更好地指导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1 教学内容改革改变原有学科体系内容编排形式,用教学化的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
在内容组织上,以符合教学要求的工作过程为基础,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设计教学过程。
使学生学习课程的过程变成基本符合企业工作过程的过程。
零件工艺规程的制订是这门课的重点和核心内容,传统教学内容注重典型零件的工艺过程分析,教材编写把零件的工艺过程给出结果,生硬地告诉学生就应这样,学生对工艺规程的理解只停留在分析上,谈不上应用,更不会制订。
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力求形成一个清晰的机械加工主线,既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又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
教学内容主要依据机械加工的工作流程,为典型零件(选取减速器低速轴、导套、机床用方刀架、拖拉机变速箱倒速中间轴齿轮和车床主轴箱为载体)制订工艺规程,每一个典型零件均下发工艺规程设计任务书,内容包括产品零件图一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一份、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一套、工艺规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设计说明书为设计任务书服务,体现出整个零件工艺规程的制订步骤,即分析零件图(零件的结构分析、技术要求分析),确定生成类型(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及工艺特征),确定毛坯(毛坯类型、规格、制造方法等),选择定位基准(选择定位精基准和粗基准及选择依据),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案、拟定工艺路线),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为每一工序选择设备和工艺装备,为每一工步确定切削用量和计算时间定额。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的尝试论文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的尝试论文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的尝试论文摘要:《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是技工类院校的一门专业技术主干课程,本文分析了这门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授课方法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和研究,逐步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和相应修订的措施,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了课程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改善引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是技工类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主要讲述机械加工工艺的理论和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等传统工艺知识。
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知识,以及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具有很大的意义。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实用性强,课程的内容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
在教学中,一些理论概念和工艺原理等知识对于无任何生产实践经验的高中毕业生来说其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如何能够深入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学好这门课,是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只有对课程不断的研究讨论和分析,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授课方法,才能解决教学中目前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1新型教学方法作为职业院校专业课任课教师,我尝试采用以下若干种方法进行授课:1.1分组讨论法在“确定车床主轴加工工艺”这个学习环节中,主要内容是学习CA6140车床主轴的选材、热处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为了能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直观地展示整个车床主轴的加工工艺过程,我首先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播放教学视频,让学生大致了解车床主轴的加工工艺过程和所牵涉到的机床与加工设备,接着引导出车床主轴机械加工的中心加工工艺路线。
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这时学生会依据车床主轴的材料、毛坯、热处理等性能特点,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和实操的部分经验,进行热烈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的同学选派一名代表在讲台上阐述他们的机械加工方案,最后再由我来对各方案进行点评、归纳、总结。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摘要: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实际机械工艺的制造中存在将机械工艺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半自动化机械制造。
因此在当前技工院校的机械制造工艺教学过程中应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淘汰掉落后的制造技术。
尽可能将现有的先进、科学、高效的制造工艺结合到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了解到前沿的技术手段。
本文通过对机械制造工艺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技工院校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一些改进措施和合理建议。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技工院校;教学改革;建议引言: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制造中的基本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加工精度、工艺设计和加工装备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学好机械制造工艺学是培养学生成为机械制造工程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也是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本文针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主要从课程教学目标的明确、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实验教学的加强与创新和教材的更新和完善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1课程的重要性在实际的生产中,机械制造工艺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也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因此,学生必须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与机械加工制造相关的工作任务。
其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美德情操和职业道德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实践操作,勤于思考,注重细节,这些精神都是构成工匠精神的基本要素。
同时,学生通过参与机械制造的实际操作,能够更好地体现出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
最后,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学习也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制造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对技工人才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因此,学生必须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2课程的主体内容及特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特点是跨学科性强,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的教改研究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的教改研究
近年来,我国机械制造工艺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的
改革与研究。
本文基于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的教改研究,探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目前,机械制造工艺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工艺学基础知识、工艺制程与工艺技术、加工工艺与装备等。
但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新的机械制造工艺不断
涌现。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及时更新,增加新的工艺知识和技术,使学生能
更好地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
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
传授和学生的被动接受。
这种模式往往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欠缺。
我们应
该转变教学模式,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提高他们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传统的教学方
法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实践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们应该采用与教学内容
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如模拟实验、实际操作、工程实践、案例分析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
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的教改研究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适应现代制造业的发
展需求。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探讨论文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探讨论文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探讨论文1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现状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普通工科院校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1)学生不重视课程设计,缺乏兴趣,存在应付了事的思想。
(2)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在课程设计专周期间,学生还要准备其他各种考试,或者忙于求职等,无暇顾及课程设计。
(3)由于高校扩招后,生源素质有所下降,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不好,课程设计自然无从下手,因而抄袭现象时有发生。
(4)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在处理课程设计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时,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途径,同时不愿意反复修改课程设计成果,存在畏难情绪,学生总是希望老师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去做,成为“复印机”。
2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改革探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要求学生针对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编制一套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副教师指定的加工工序的专用夹具,并撰写设计说明书。
学生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有计划地、独立完成设计任务,整个课程设计侧重于让学生掌握机械零件加工工艺编制的完整过程。
针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所出现的问题,从多方面入手,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
2.1重视设计题目选择选题要能充分实现教学目标,针对应用型本科培养的目标,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所指定的零件应有很强典型性和现实性。
首先,所用零件要有典型性,课程设计用到的零件应该是轴类、盘盖类、箱体类和异形零件中的代表性零件;其次,所选零件结构相对简单,加工工艺要求不高,旨在让学生能够掌握加工工艺设计的全过程,能够独立完成;最后,要鼓励学生从生产实践中或从生活中自选零件作为设计用零件。
课程设计中选定的零件复杂程度不同,所造成的零件加工和夹具设计的难度也大不一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自由选择。
教师在评定成绩的时候应该将零件加工的难易程度等因素考虑其中。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一、引言“机械制造工艺”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介绍机械制造中的基本理论、工艺方法以及工艺设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加,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对“机械制造工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课程教学现状分析1. 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教学往往以单一的板书讲解和实验操作为主,缺乏对实际工程案例的深入分析和解读,学生们在课堂上往往感到枯燥乏味。
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难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无法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 学生学习动机的不足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学生对于“机械制造工艺”课程的兴趣不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和教学内容的陈旧。
学生们对于课程的学习动机不足,对课程内容的掌握也没有太大的兴趣。
3. 教学资源配置不足由于“机械制造工艺”课程的特殊性,需要大量的实验室设备和实践教学资源,然而在一些高校和教育机构中,这方面的投入并不足够。
这使得学生们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影响了他们的专业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1. 结合案例教学,增加实践环节通过引入工程案例,并结合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程的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已经在机械制造领域得到了应用。
通过引入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可以使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增强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整合教学资源,提供更多的实践教学机会,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课程的内容。
在教学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四、改革方案实施1. 优化教学内容重新审视“机械制造工艺”课程的教学内容,剔除过时的内容,增加实用的内容,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改革探讨

2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模式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为解 决企业现实需求和学生实际
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特 点及教学现状
机 械 制 造 工 艺学 涉 及 多 门课程 , 内容 丰 富 , 综合性强 , 与 能力 的冲突提出来的,在 国家示范校的专业建设和精 品课程 机械加工基础 、 公差与配合、 机械制图 、 测量技术等课程都有 的 评 审 指 标 中几 乎 都 要 求 课 程 的设 置 必 须 是 基 于 工 作 过 程 、 联系; 机 械制 造 工 艺 学 是 与生 产 实 践 紧 密结 合 在 一 起 的 , 该 学 面 向 企业 。工 艺 是 生 产 中最 活跃 的 因素 , 它 既是 构 思 和 想 法 , 科 的 内容来 源 于 生 产 实 践 ,而 学生 所 学 的 工 艺 知识 最 终 将 应 又 是 实 际 的方 法 和 手 段 , 它 包 含 和 涉及 的 内容 很 广 , 需 要 多 学 用 于 实 际生 产 过 程 中 , 具 有 很 强 的实 践 性 和 应用 性 ; 制造 过 程 科知识的支持,又和生产实际的联系十分 紧密 。基于工作过 中所 用 到 的 工艺 方 法 、 工 艺 理 论 是 灵活 多变 的 , 即便 在 相 同 的 程 的系 统 化 课程 实质 是 在 课 程 内容 的选 择 和 排 序 上 坚持 以就 场 合 也 可 以选 择 不 同 的工 艺 处 理 方 法 。 学校 的教 学 开 展 中 主 要存 在 以 下 问题 : ( 1 ) 学生基础差, 学 习 积 极 性不 高 。中职 学校 所 招 收 的学
中职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 的教学改革方法, 以期更好地培养 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艺问题 的职业技能。
关键词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 改革 工作过程
机械制造工艺学设计论文

机械制造工艺学设计论文机械制造工艺随着社会经济稳健的增长,而获得了不小的进步及发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机械制造工艺学论文范文篇一:《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越来越重要。
使用机械能够有效地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在生产的过程中,简化了生产的过程,减少了不必要的消耗,为我们带来了便利。
随着机械越来越重要,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也就越来越重要。
想要保证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首先就要优化机械的设计。
本文通过对机械制造工艺的需要做讨论,以机械合理化为目标,对机械的设计进行适当的优化,直接的提升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程度。
关键词:机械制造;机械设计;合理化;探讨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适当的使用机械能够有效地减少对人力资源的消耗,大大的提升了工作的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的制造技术也在不断地加强。
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性,能够在保证机械功能的前提下,优化机械的结构,能够使机械的使用更加的便捷。
想要机械制造工艺合理,首先就要对机械设计做出相应的改变,为机械的制造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1.机械制造工艺中的重点技术1.1制作及技术程序。
机械制造的生产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指在机械的使用过程中,能够将其从原材料与其他的原材料进行组合,能够的到一个完整的商品,就是机械的制造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的材质进行选择,能够有效地提升产品整体的质量。
要对原材料进行储存、运输,要注意的是尽可能的避免对原材料的损害。
在生产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实际的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整改,使机械能够更加适应生产的需要。
机械制造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机械的功能,对零部件进行选择,要注意测量尺寸,观察零件的质量,大大的提升了机械制造的质量[1]。
1.2零件装夹及定位。
在机械零件加工使,生产部门很可能会将生产的零件放置在夹具或者是机床。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改革论文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改革论文一、《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实践性很强且内容大多枯燥、难懂。
这对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无形之中给专业课的教学带来了困难。
因此要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教学方法的改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目前,国内教育专家在探讨这一个问题时提出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激励式教学法、引新式教学法、开发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兴趣式教学法等等。
这些方法的共同点都是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培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特点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如工程制图、机械零件和机加工工艺装备等。
同时又要求学生具有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传统的加工制造方法被许多先进工艺所取代。
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苦练基本功,加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新颖性,加快实践教学的步伐,及时掌握最新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动态。
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应该说是一种挑战,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这种教学方法提供了可能。
多媒体教学的建立为这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大了教学信息量,使教学效果更加直观。
通过建立虚拟网络实验室,使得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这种教学模式由传统的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和教师”静态”教学转变为一种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和教师”动态”的教学。
通过这种交流,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二、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考核体系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强调考核学生的能力,实现课程考核向过程考核的转变。
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整个教学过程与之相适应,考核也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考核中心,考试不再局限于闭卷一种形式,而是采用开放灵活的考试方法,比如考核成绩可以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35%创新思维及能力35%。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方法改革尝试

很 强 的针 对 性 和 实 用 性 , 在 教 学过 程 中需 升 为造 船 强 国 , 迫 切 需 要 大 量 具 有 扎 实 理 在 做 这 方 面 的 尝 试 , 沈 阳 航 空 工业 学 院 在 论功 底 , 掌 握 最 新 技 术 以 及 具 有 较 强动 手 能 力的 人 才 。 目前 国 内外 所 使 用 的《 机 械制 工 序 而 编 写的 , 没 有 教 材 涉 及 船 舶 零 部 件 制造工艺 的。 而 我 校 是 一 所 具 有 鲜 明特 色
摘 要: 针 对《 机械 制造工 艺学》 的特 点, 从改革课程教 学内容 , 在教 学过 程 中注重 多媒 体技 术 与板书的有 机结合 , 强调学生在教 学过 程
中的主体作用, 强化现场教学和改革课程考核方法五个方面探讨 了 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以达到提高教手质量的 目 的。
关键 词 : 机械制造工 艺学 教 学 内容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 号 : G4 2 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3 -9 7 9 5 ( 2 0 1 3 ) O 8 ( b ) 一0 1 4 0 -0 2
要 注 重 对 学生 解决 实 际 问题 能 力 的 培 养以 及 强 化 学 生 的 工程 意识 …。 实验 客 观 条件 的 限 制 以 及 传统 的 “ 重理论 ,
的 教 学 模 式 和 教 学 内容 。 很 多高 校 已经 《 机 械 制 造 工艺 学 》 的 教学 中 强调 其航 空 特
K e y W o r d s: Me c h a n i c a l Ma n u f a c t u r i n g T e c hn o l o g y; Te a c hi ng Ma t e r i a l ‘ E f f e c t i v e T e a c hi ng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的教改研究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的教改研究
机械制造工艺是机械制造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机械制造专业学生基本工程知识
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课程在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将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研
究。
课程内容方面,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课程内容较为繁杂,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
在教
学改革中,应该进行深入调研,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剔除冗余和过时
的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应该加强工艺流程的概念讲解,增加示意图和实例分析,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课程以理论讲解为主,缺乏实践操作环节。
在教
学改革中,应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安排实验和模拟实践环节,让学
生亲自操作各类机械制造设备,理解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
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如多媒体教学、虚拟仿真和网络实验等,增加实践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手段方面,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课程以传统教材和教具为主,缺乏创新和多样化。
在教学改革中,应该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
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收集和整理相
关的教学视频、教学案例和学术论文等,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可以建立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还应该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指导,提供相关的操
作手册和操作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操作技能。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改革的探讨文章介绍作者在《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背景、思想、方法和要采取的措施。
标签:教学改革方法措施一、教学改革的背景《机械制造工艺学》是一门系统性和实践性较强,内容广泛、课时较少的课程,它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
如何在有限学时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尽快地掌握高技能人才必备的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是我们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关于教学改革的探讨1. 精心选择、重组教学内容要进行教学内容的重组与改革,首先应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现成的教材,而应从整个学科体系出发,紧密结合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要求,在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的基础上,勇敢地走出传统的“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模式。
《机械制造工艺学》内容广泛,不同教材版本内容有很大差异,不同院校前后开设的课程又有所不同,传统教学模式都是按部就班,从绪论、第一章到最后一章,甚至连例题、解题步骤都照搬教材。
这样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又很难把握重点,有时教学任务都无法完成。
我们必须博采众长,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既要注意与前级课程及相关老师的联系,又要兼顾与后续各学科基础知识的衔接;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选择提炼新的教学内容。
对前级课程讲授过的内容只作大概复习,对以后生产实践常用的、后续课程基础知识要讲清、讲透。
比如,我现在授课的教材上,连先进的加工方法都没介绍,上课时就一定要把此项内容加进来。
解题要删除那些高深烦琐复杂的推理和运算过程,对书本上一些实例,我们要勇于创新,多联系生活、生产中的实际,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
还要适当增加既能开发学生思维,又能使学生容易理解接受,将来能够适用的知识理论。
2. 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应从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入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的论文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的论文摘要:针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有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金工实习等方面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是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机械制造常用的加工方法及其机床、零件制造工艺及其夹具等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应掌握机械制造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有助于提高机械类学生的全面专业素质,对于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过硬技术水平的高素质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领域的生产设备越来越先进,操控越来越智能化。
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寻求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
一、“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特点和教学存在的问题“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具有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
首先,“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强。
该课程由“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切削机床”以及“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精炼整合而成,知识点多,内容庞杂,课程学习对学生的要求很高,教学存在较大难度。
其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内容都是机械制造中应用的成熟技术知识,实践性很强。
由于缺乏相关实践经验,学生学习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存在较大难度,这往往导致课程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另外,随着机械工业现代化的发展,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和设备在工程应用中越来越少,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装备应用越来越多,使传统“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内容与现实应用脱钩越来越严重,这进一步增加了该课程的教学难度。
[1]如何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解决课程中传统机械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的比重和关系是该课程面临的新挑战。
二、“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内容改革探讨传统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内容仅限于金属切削原理、各类切削机床及夹具、机械加工工艺学等知识,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的加工工艺及成形方法、新的加工机床等不断涌现并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领域,“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中涉及的机械制造技术已发展成为集材料科学、机械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技术。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的教改研究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的教改研究
机械制造工艺是机械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目前机械制造工艺课程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与实际工程实践的结合等。
为了提高机械制造工艺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本文进行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的教改研究。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机械制造工艺课程的教学目标。
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较为薄弱。
我们需要重新设定机械制造工艺课程的目标,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置于重要位置。
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提高机械制造工艺课程的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们亲自动手制作零件,了解其中的工艺流程和注意事项。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工厂等实际工程实践地点,让他们了解实际工程中的制造工艺和工艺流程。
结合信息化技术也可以提高机械制造工艺课程的教学效果。
信息化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提供机械制造工艺的虚拟实验室,让学生在网络上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结合动画、视频等形式,生动地展示机械制造工艺的过程和实践。
我们还需要加强机械制造工艺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教学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的质量。
我们需要加强对机械制造工艺教师的培养和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教学研究论文摘要: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开设的专业技术课,是一门研究机械制造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的学科,具有实践性强、涉及面广、应用性强等特点。
关键词:机械制造;教学方法一、机械制造工艺课程的教学内容机械制造工艺是机械工程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它是一门研究机械制造的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的技术学科,它既不同于基础课程,又不同于专业课程,更接近操作技能的理论化。
本课程内容涉及到热加工工艺(铸造、锻造、焊接)、冷加工工艺(车削、刨削、钻削、铣削及齿面加工等)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三大部分的基础知识,是一门实用性、专业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课程。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尽管内容庞杂,知识点很多,但可以用一线、两段、三重点、五要求来概括:“一线”是指整个课程内容贯穿着从毛坯制造到加工成产品的一条主线,这与实际生产的工艺路线一致。
用这样一条线来引导学生学习就使知识有了系统性。
“两段”是指产品的制造过程可分为毛坯制造与机械加工两个阶段。
在一般工厂或企业中通常称之为“热加工”及“冷加工”。
热加工的主要基础理论是“铁—碳平衡图”,而冷加工的基础理论则是“金属切削原理”。
“三重点”是学生学习必须理解与掌握的基本知识,它与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密切相关。
其一是了解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成分,组织性能与热处理方法。
二是了解铸造、锻压、焊接等热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零件毛坯制造工艺性的初步能力。
三是领会并掌握机械零件的各种常用加工方法的实质、工艺原理与生产特点,以及加工所用设备、工卡量具的工作原理与安全技术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和选择加工方法的初步能力。
“五要求”是如下几点:(一)了解毛坯制造及零件切削的主要工作内容、工艺特点、工艺装备和应用范围等基础知识;(二)了解各种主要设备(包括附件和工具)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范围;(三)掌握选择毛坯制造、零件切削加工的方式方法的基础知识;(四)对常见典型零件能合理确定其加工工艺过程;(五)了解装配的基本知识和典型机械部件的装配方法。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机械制造工艺对人力和技能的需求不断提高和变化,如何适应这一挑战,发展出具有创新和竞争力的机械制造工艺人才,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以《机械制造工艺》课程为例,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探讨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课程目标的定义与重要性《机械制造工艺》是机械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机械制造工艺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
因此,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培养目标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
在实践中,随着我国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和变化,传统的课程目标逐渐失去实效性,相应的教学方法也难以满足当下的需求。
因此,重新定义和明确《机械制造工艺》课程目标十分重要。
目标设定应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职业需求和市场需求,要突出实践性,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职业技能。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质量保证合理的教学内容是培养机械制造工艺人才的保证。
传承和创新是机械制造工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因素。
一方面要传承经典的工艺原理和技术,另一方面也要从当代生产、工艺、机器和材料等方面注重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学习。
要不断更新教材,及时掌握前沿知识,保证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有效性。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三、教学方法的变革与优化在目标设定和教学内容保证的前提下,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改革。
机械制造工艺是一门高度实践性的课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必然的趋势和要求。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实践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练习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应用技能。
此外,教学过程中也应注重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课外阅读、实践体验、团队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学习效果。
机械工艺课程设计论文

机械工艺课程设计论文第一篇:机械工艺课程设计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
下面是关于机械工艺课程设计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前言针对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阐述了工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提出了工艺课程设计创新实践教学的模式;该模式较全面的改革了工艺课程设计所存在的问题,不仅将工艺课程设计贯穿到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根据设计结果完成产品的制作并应用到真正的生产中。
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1]。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工艺课程设计是机械制造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是把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工艺等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安排,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计算的能力、设计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实践上的基础。
工艺课程设计的内容长期以来都是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与工装夹具的设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
由于课程设计长期以来不变的设计方法与教学模式,给课程设计带来很多弊端。
本人长期从事机械制造工艺的教学和课程设计的指导工作,针对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创新的教学方法。
1.现状分析长期以来,工艺课程设计的任务,都是老师给出已知零件,学生设计其加工工艺规程,然后再按老师提出的要求设计某个加工面的某道工序的工艺装备,最后完成所有的工艺卡片的填写和夹具图纸的绘制。
由于这些零件长期以来变化较少,学生往往按照以往的模式来完成设计任务,出现了很多问题。
(1)由于设计题目固定不变,其相应的指导书、资料、标准、手册也一应俱全,很多指导书已将设计过程规范化,程式化,学生按部就班地来完成设计,有的甚至拿往届学生设计的模板往下抄,只要改动一下尺寸数据即可。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践教学研究论文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践教学研究论文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践教学研究论文1前言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由理论型转为技能型,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需求量进一步增大,因此对应用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
学生必须要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的操作能力与技术,而养成这种能力与技术的有效途径就是进行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由此可以得知,实践教学是培养现代应用型、创造型机械制造工艺新型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
机械制造工艺学属于高等院校机械类中的一门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
本研究主要是根据目前存在于我国高等院校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分析与研究。
2目前我国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践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2.1目前我国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分析我国大部分高校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比较落后、薄弱。
一方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践周期比较短,一般该课程的设计时间为2-3周,机械制造工艺生产实习时间为2-3周;另一方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习内容主要是以参观、听指导教师或者是企业工作人员的讲解为主,学生基本上没有主动参与、动手以及思考的机会。
该课程设计题目具有极强的固定性,而且内容相对比较少,导致大部分学生出现抄袭的现象。
此外,容易受到实践、外部条件的影响与约束,学生无法更好的深入了解、接触生产工艺过程与操作流程。
对于工艺装备与工艺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也无法掌握,从而无法更好的深入了解学习过的机械制造工艺学理论知识。
2.2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模式等进行了创新与改革,但是从整体上来分析,还处于一个初级的摸索阶段。
因此在实践中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与成绩,其主要存在以下这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大部分有关的企业不愿意接受高校实习生,实习单位无法解决。
教学改革机械制造论文

教学改革机械制造论文学完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后,同学应学会综合应用机械制图、金属材料学、金属切削原理等专业基础学问,因此该课程的涉及面广,综合性强。
同时,课程内容来源于实践,经归纳、分析,进行系统理论化后又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故其实践性也强。
二、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笔者认为,应紧扣大纲,合理调整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内容。
为了突出机床教学的系统性,笔者把金属切削机床及其运动、各种典型机床简介、机床夹具设计基础、典型机床夹具及其设计方法这几章放在一起讲授,这样同学对与机床有关的学问才会有全面系统的了解。
三、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老师要把握教学目标,理论亲密联系实际。
在该课程开讲前,同学进行车、铣、磨、刨、钻等机加工实习,加深对刀具、夹具、机床、定位与夹紧、金属切削、外表质量、加工工艺、工序、工步等概念的感性熟悉。
同学学习理论后又要重新回到实践中去,用系统的理论来分析并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经过反复的实践与理论学习,同学必将加深概念,并学会应用理论指导实践。
四、老师应不拘一格,敏捷使用多种教法1.举例引入法讲授新课前,老师先讲有关实例以导入新课内容,把生活中与机械相关的内容与教学相相合,让同学充分体会到学以致用,调动他们的学习爱好。
如可以实板上钻孔为例,导入工步的概念。
2.提出问题法老师因势利导地提出与新课学问相关联的问题,以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如向同学提问:“一般车床的用处是什么?”同学立刻就会联想到车工实习,从而进一步想到车床实习的详细内容。
3.小组商量法老师将同学分为几个小组,让同学围绕新课重点问题绽开商量,以培育同学的'组织力量、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课堂演示法在讲课过程中,老师可适时地展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物、模型。
这样不仅能加深同学的感性熟悉,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而且有助于他们对所学学问的理解和把握。
5.对比教学法通过把同类相近学问对比教学,以使同学坚固把握新学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如何采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已成为当前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一、改革教学内容,突出我校特色,适应机械工业快速发展
我校是一所具有鲜明机械特色的高等工科院校,多年来为各级机械企业及科研院所输送了大批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当前,我国机械事业迫切需要大量具有扎实理论功底,掌握科技发展最新技术以及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人才。
在此背景下,我们针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
(一)在教学内容选取上突出了机械特色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我们结合科研工作,总结了众多机械制造实例穿插在各章节之中,通过举例,使学生在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吸收多方面的机械制造知识,培养学生对机械工业的兴趣,为未来从事机械领域工作夯实了基础。
(二)在教学内容更新上适应了机械工业发展的新要求
当前,机械零部件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制造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对机械制造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人在教学中以专题形式介绍了特种加工技术、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以及快速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应用等,并且组织学生
亲自动手实践,增强了感性认识。
(三)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中,本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安排学生上机进行实际操作;在讲解工序尺寸图表法的时候,鼓励学生在课后开发简短的小程序来实现工序尺寸的自动计算;在讲解夹具设计一章中,运用三维工程软件建立模型,进行运动仿真和夹紧力计算等。
通过在教学中引入计算机技术,既提高了学生兴趣,开阔了学生视野,又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识。
二、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
(一)采用“讨论式”教学形式”
针对课程重点内容设计了若干生活中的典型实例,使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容易。
比如在讲授尺寸链的概念时,本人在教学中举例:每天下课后从机械馆到食堂,花费的最佳时间应该为15±5分钟,如果中间经过综合楼,经统计从机械馆到综合楼一般花费的时间为4±1分钟,那么从综合楼到食堂应该在多大时间范围内才能保证总时间在15±5分钟以内?课堂上所有同学都给出了正确答案,本人首先肯定学生们的成绩:实际上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经常应用尺寸链的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只是没有把它上升到理论。
然后进一步引导大家进行讨论和总结,结果学生们轻松理解了尺寸链原理和主要计算公式,并且总结了极值法的优缺点,引出了概率法及其应用等。
在课堂上采用讨论式教学,不仅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也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师生互动。
(二)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
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在课堂讲授环节上往往以板书为主,近年来电子讲稿逐渐普及应用,提高了效率,但是对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的帮助作用并不显著。
为此,本人将三维工程软件solid works应用到课程教学当中,运用该软件建立大量三维立体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基准、定位、夹紧、夹具等重要概念,同时还建立了一批装配体零件并进行了动画仿真,用于说明六点定位原理、工件定位过程、常用夹紧机构、各类机床夹具、先进制造技术等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
三、重视实践环节,培养动手能力
积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我校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基本原则,本人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保证这一教学目的的实现。
(一)利用三维模型、动画及视频资料等手段
本人在教学中采用了大量三维模型、动画以及视频资料,为学生提供了许多虚拟场景和实际加工过程录像,使学生能够体验到一定程度的沉浸感和现场感,这些模型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反复观察,场景和视频也可以反复播放,为学生加深理解提供了便利,这是现场教学不容易做到的。
(二)设计安排相应实验
针对课程内容,安排了机床夹具拆装、工艺系统误差复映、电
加工技术以及激光快速成型技术等四部分实验,内容涉及了本课程的几个重点部分,既包括传统的机制工艺,又包括机械制造领域相关的一些现代制造技术,确保学生在两方面都得到实践锻炼。
另外,还安排了学生capp技术上机实验,通过上机强化了学生们对工艺规程制定过程的认识,加深了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还使学生们初步掌握了一种capp软件的应用方法。
(三)其他外延手段
课堂和实验教学并不是本课程的全部,本人在后续的生产实习和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中对课程进行了延伸,采取教师与学生现场讨论、小范围座谈、指导学生写实习报告(课程设计说明书)等形式进一步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结合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秀琴.举办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7,(08):38.
[2]段玉銮,郝志功,宋建林.谈高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中的基础性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