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黄河改道图

合集下载

第三章黄河变迁

第三章黄河变迁

1048年(北宋庆历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今濮阳东),为第三次重大
改道。河分北、东两条河道。
北流走向: 今濮阳东-清丰东-馆陶东-临清西-故城东 -武强东-青县东-静海西-天津西入海。 东流走向: 1 . 京东故道:基本与隋唐同。
2 . 横陇故道:自今清丰县东与京东故道分出-南乐东-高
唐西-陵县东-乐陵南-沾化北入海。 3 . 二股河:今南乐西-莘县西-入西汉大 河故道-平原
• (4)中河 • 康熙年间靳辅主持开凿,自宿迁至清河,避 开了宿迁以南的黄河河道。至此,黄、运完全分 离。 • 江、淮之间南河的治理 • (1)永乐十三年(1415年),总漕运陈瑄在淮安 开凿“清江浦渠”,避开黄、淮、运交汇的清江 浦。 • (2)清江浦以下实现了湖、运分离 ,避免了漕 舟行驶湖上的风涛之险。 • (3)对南河入江口的疏浚和新运口的开凿。
通州
• 运河聊城风光
杭州
济宁
无锡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
东明南-定陶西-曹县南-砀山北-
萧县北-经徐州,于邳县由泗入淮。 (6/10)

1180年(金大定二十年)河决卫州,
东南经延津北-封丘南-兰考北-睢 县南-商丘南-砀山北-经徐州由泗 入淮。
(五)第五次重大改道
1232年人为决河于归德凤池口(今商丘西北),构成黄河第五 次重大改道。这次改道形成多条河道,主要如下: 1. 夺濉入淮。 2.夺汴入淮。3. 夺涡入淮。 4.夺颍入淮。此前黄河南徙不超过 唐宋汴河一线,至此夺颍、夺涡入淮,黄河下游河道已经到达了 这个扇形平原的西南极限。 • 1351年贾鲁治河,挽河东南走由泗入淮的故道,这就是“贾 鲁河”。 • 贾鲁河走向:今兰考县东-曹县南-商丘北-砀山西-萧县北 -经徐州入泗,由泗入淮。 • 明初黄河基本以贾鲁河为干流,明中叶以后多股并存,其中 主要有:1.夺颍入淮(大黄河)。2.贾鲁河(小黄河)。3.夺涡 入淮。4.夺濉入淮。5.由曹县、沛县入运河。6.曹县、鱼台入运 河。

黄河古道之历史变迁

黄河古道之历史变迁

黄河古道之历史变迁黄河入海口,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境内。

地处渤海与莱州湾的交汇处,1855年黄河决口改道而成。

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

其下游河道的变迁极为复杂,从孟津以东至荥阳(南岸)、武陟(北岸)间,因河身为南岸山脉所约束,只是沿着自西而东的方向发生很小的移动,古孟津城在今城北十二点五公里,古黄河更在古孟津城之北,而今黄河则距孟津城仅二点五公里,可见这一段河道向南移了约十公里。

武陟、荥阳以下,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平原,才有改变方向的大规模改道。

改道不仅次数频仍,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

历史上出现的河道,有如一把摺扇的扇骨,多至数十根。

武陟、荥阳是扇纽,扇骨的分布北至海河,南至淮河。

黄河的改道对这一广大区域的地貌变迁造成极大的影响。

据文献资料记载,从先秦时期到解放前约三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一千五百九十三次,平均三年两次决口,重要的改道二十六次。

清初学者胡渭从古代黄河上千次改道的记载中,予以整理归纳,在《禹贡例略》里提出五大徙之说。

后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加上一徙,统称“六大徙”。

再加上战国初期前原有故道,概括为七个阶段。

分述于下:春秋时期:西周时期,黄河下游流经当年夏禹治水时期所治理的“禹河故道”。

战国初期:见于先秦文献而为人们所熟悉的古黄河下游河道“禹河”,也就是“禹贡大河”,根据《禹贡·导水》章的叙述是“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洛汭”为洛水入河处,“大伾”在今河南浚县,说明古河水东过洛汭后,自今河南荥阳广武山北麓东北流,至今浚县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后沿着太行山东麓北行。

“降水”即漳水,“大陆”指大陆泽。

说明大河在今河北曲周县另一条见于先秦文献的古黄河下游河道“山经大河”,由于《山经》中不见关于河水径流的记载,一直为世人所忽视。

近年谭其骧根据《北山经·北次三经》所载入河诸水,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所载的河北水道相印证,发现“禹贡大河”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今蠡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继续北流至今清苑县折而东流,经今安新县南、霸县北,东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

中国黄河改道史

中国黄河改道史

中国黄河改道史黄河的每一次改道,不仅改变了若干个王朝的国运和生死,还影响到今天中国北方省域的划分,以及北方人们的性格地图。

黄河的三次主要改道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炎黄文化的发祥之河,没有太大争议。

除却黄河河套平原等沿岸灌溉功能,以及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对早期炎黄文化的滋养,历史上黄河的每次改道、决口给中国北方人民带来的祸害之深,应该更没有争议。

黄河究竟决了多少次口,改了多少次道,从殷商时期屡次的迁都,到抗战时期花园口被炸后的人为溃堤,应该没有准确的数字了。

郑州花园口决口从黄土高原南下的黄河从潼关往东,北有中条山、太行山,南有北邙山,出了孟津口,黄河才成为一条历史泛滥决口之河。

从这里向下,黄河才开始携带上流泥沙,呈扇面状,北至海河水系的易水,南至淮河,规律性改道决口。

虽然黄河决口不计其数,但从历史上看,黄河的长时期、大规模、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改道有三次:一是信史之后,北宋之前的历史时段,黄河从北线,今河北、天津渤海湾入海。

线路大概为:河南延津、滑县(滑台)、卫河、京杭大运河河北段、河北中东部、天津入海口。

有些人可能一直纳闷,春秋战国时期,今天山东境内的齐国,怎么就一下子越过河北省打到了今天北京首都地界的燕国。

是的,春秋战国时期,燕赵齐三国的分界线便是当时的黄河(沧州以北)和易水的交叉点。

今天,河北的沧州以南沿海地带、东南部,当时的黄河南岸、东岸,都属于山东齐国。

在中国北宋以前漫长的历史时期,以邺城(安阳)、洛阳、开封为三角的中原核心地带,经常会频繁出现枋头、滑台等历史战事的地名出现。

滑县庙会唐代中期,其实,滑台便是今天的豫北滑县。

慕容氏建立的南燕小国还曾经将都城迁到滑台,但终因是四战之地,最后又迁往山东益都(今青州)。

中唐诗人李嘉祐曾有一首《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的名诗。

诗曰:吴门别后蹈沧州,帝里相逢俱白头。

自叹马卿常带病,还嗟李广未封侯。

棠梨宫里瞻龙衮,细柳营前著豹裘。

想到滑台桑叶落,黄河东注荻花秋。

论述古代黄河的历次大改道,黄河在哪入海,哪的海岸线就向外涨

论述古代黄河的历次大改道,黄河在哪入海,哪的海岸线就向外涨

论述古代黄河的历次大改道,黄河在哪入海,哪的海岸线就向外涨黄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孕育着浩瀚的民族文化,然这条母亲河却以善淤著称而决口改道频繁。

据记载自公元前602年始,黄河决口近1600次,较大的改道达26次,真可谓“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黄河河道的变迁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先秦时黄河单一固定河道的形成先秦时期,因无提防束缚,古黄河下游在平原沃野间自由的迁徙漫流,遂形成多股河道,即“北播为九河”。

《山海经·山经》和《尚书·禹贡》可谓最早记载黄河古河道的古代文献,其记载的河道分别称《山经》河和《禹贡》河。

两者在今衡水深州市附近分道而流,《禹贡》河折向东,经今沧州市青县后入海。

而《山经》河应为“北播为九河”中最北的一支徒骇河,在今天津市区南入海。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发生了有记载的首次大改道,即自宿胥口夺河东徙。

黄河河床淤高,又无堤坝护佑,每遇汛期免不了漫溢泛滥。

故战国时,各国为保疆域纷纷营建防河大堤,即“堤防之作,近起战国”。

自此黄河有了单一固定河道,《山经》河、《禹贡》河等岔流渐次消失,专走自宿胥口改道的《汉志》河(因《汉书·地理志》记载其河道故名)而结束了多股分流的局面。

此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西汉末期。

东汉王景治河后的安流期王莽新朝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河决魏郡(今河南濮阳西北),泛清河以东数郡”。

因经久不予堵塞,河患愈演愈烈,肆虐汴渠、济水间长达近六十载。

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王景奉诏征发数十万工整治河患,自荥阳东(郑州西北)到千乘海口筑黄河堤千余里。

王景勘测地势,截弯取直,加固险要堤岸,疏浚淤积河段。

自此黄河决溢渐少,进入安流期,800余年没有改道。

五代时黄河决溢频率显著增加,而藩镇的割据混战,甚至以水代兵,更使河患愈演愈烈。

五代53年历史(907至960年),共18年有决溢的记载,即平均3年就会有一次河患发生。

北宋时的剧烈变迁——人为强制东流北宋时黄河河道的变迁可谓创纪录的频繁剧烈,168年间竟决溢89次,黄河渐成大患。

图解大禹治水与中国九州

图解大禹治水与中国九州

图解⼤禹治⽔与中国九州道九⼭、导九川、陂九泽、定九州。

传说在上古时代,从帝尧时代开始,每年到了⾬季,中华⼤地就洪⽔泛滥,百姓流离。

"⼤禹治⽔"的故事就由此开始。

帝尧最早派鲧去治⽔。

鲧修坝筑堤,九年未成。

到了帝舜时代,舜任命鲧的⼉⼦禹代⽗治⽔。

禹改变⽗亲治⽔之策,以疏通河道为主,经过⼗三年的努⼒,三过家门⽽不⼊,治⽔终获成功。

导河副图《钦定书经图说》﹝清﹞孙家鼐等.编"⼤禹治⽔"的故事流传千古,⾄今为国⼈所熟知。

但⼤禹治⽔具体做了些什么,可能多数⼈就不清楚了。

⽽要把这些事情说清楚,可要费些功夫。

在《尚书.禹贡》中,记载了⼤禹治⽔的事迹,后来司马迁在著《史记》时,基本照搬了禹贡中的叙述。

总结来说,⼤禹做过如下⼏件⼤事:道九⼭,开通了九条⼭路。

导九川,疏导了九条江河。

陂九泽,修筑了九个湖泊的堤坝。

定九州,划定了九个⾏政区域的范围。

定⾼⼭⼤川,定下⾼⼭、⼤河的名称。

就个⼈理解,开凿⼭路的主要⽬的,⾃然也是为了治⽔。

毕竟治⽔需要耗费⼤量的⼈⼒物⼒,如果连路都没有,谈何治⽔呢?我们都知道所有功劳中,以治理黄河为最,那么黄河为什么⼜经常泛滥呢?黄河及其⽀流流经黄⼟⾼原,因此黄河⽔中,携带了⼤量黄⼟⾼原的泥沙。

当到了⼴袤的下游平原地区,尤其是在河道较宽的地⽅,⽔流变缓,泥沙就都沉积下来。

长年累积之下,河床就越来越⾼,就相当于堤坝变矮了,形成了地上河,所以很容易溃堤。

黄河地上河,图⽚来源于⽹络所以在尧、舜时代,平原区域的⼈民就为了躲避洪⽔,只能搬到地势较⾼的⼭上居住。

“汤汤洪⽔滔天,浩浩怀⼭襄陵”就是对这时期洪⽔的贴切形容。

古代中国有“四渎”,即河⽔、济⽔、淮⽔、江⽔,这四条是当时中国最⼤的⼊海⽔系。

那时“河”专指黄河,属于专有名词,不指代其它河流。

淮⽔就是淮河,江⽔就是长江。

那么济⽔在哪⾥呢?今天,我们好像没有听说有⼀条叫“济”的⼤河。

其实现在黄河下游的⼊海河道,基本就是占据了古济⽔的河道,济河就是如此消失的。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黄河改道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黄河改道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黄河改道黄河历次改道示意图历史上,黄河一向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民间常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说法。

改道最北时,流经海河,出大沽口;最南时,流经淮河,汇入长江。

据历史记载,公元前602年至1946年间,黄河决口泛滥1593次,发生较大改道共26次,其中有6次影响巨大,称为“六大迁徙”,涉及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五省。

历史上黄河改道,除了极少数时候是由于人为原因直接造成的以外,基本上是黄河自行溃决而成的,多发生在唐代以后。

三皇五帝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初),黄河泛滥,大禹奉命治水。

《尚书·禹贡》记载“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东至于孟津。

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这里的“积石”指现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附近的阿尼玛卿山。

意思是说,黄河在龙门以下一段南流至华阴向东,经三门过孟津与洛河汇流。

再下过大伾山北流,穿过漳河,经今河北曲周县以东向北,然后分为数支,分道入海。

其中最北一支为主流,到今深县南折而向东,循漳河至青县西南,又东北经天津东南入于渤海。

这条河因《禹贡》所载,故称为“禹河”。

周定王五年(前602年)黄河在黎阳宿胥口(今河南浚县西南)决徙,偏离禹河故道,至章武(今河北沧县东北)入海,为史载大禹治水后黄河第一次大改道。

宿胥口河徙后的河道,大致从滑县附近向东,至河南濮阳西,转而北上,在山东冠县北折向东流,到茌平以北,折向北流经德州,渐向北,经河北沧州,在今河北黄骅县以北入于渤海。

而原来的禹河旧道,有时还行水,至战国中期才完全断流。

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黄河在酸枣(今延津县境)决堤,是汉代黄河最早的一次决口。

新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在魏郡决口,经平原、济南,流向千乘入海,这是黄河第二次大改道。

至公元70年,主持治河的王景仔细选择新河道,并进行全面的整治,才解决水患。

4学时中国历史地理:第二章-水文(10)

4学时中国历史地理:第二章-水文(10)

各拉丹冬雪山
长江源水系之一
长 江 源 水 系 之 二
长 江 源 头
长 江 源 头 通 天 河 ( 一 )
——
长 江 源 头 通 天 河 ( 二 )
——
长江第一湾
泸沽湖
玉龙雪山
虎跳峡
金 沙 江
金沙江白鹤滩江段
雅砻江源头
乌江
嘉陵江长江汇合处的“九曲回肠”是如何形成?



周代以前,下荆江处于漫流阶段;至唐宋时期,云梦泽湮灭消失, 统一河床形成;到元末明初,由于洞庭湖等的顶托作用,泥沙堆 积,心滩变成边滩,穴口沙洲消失,形成蜿蜒性河型。 河水通过弯道时,由于螺旋流及离心力作用,凹岸受侵蚀易于坍 塌后退,凸岸则易淤,河湾逐渐延长。 南宋起,汉人南迁荆州,沿江修筑堤垸垦殖,巩固凸岸河床,弯 曲度加大。
第二章
黄河与长江的变迁
第一节 黄河的历史变迁
黄河—— 中华民族的摇篮 一、黄河概述
1、 水文情况
2、 历史变迁三阶段
二、黄河下游的改道
黄河,原名河水,是我国第二大河,自 古多泥沙。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浑浊 即有“浊河”之称。公元1世纪初,有人指出 “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 (《汉 书· 沟洫志》), 大量泥沙使水色发黄,故名。 到汉代时,已经出现了“黄河”的字样, “使黄河如带”(《史记· 高惠高后文功臣 表》),唐代时,“黄河”之名正式产生, 其泥沙有增无减。
太湖
长江水系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 围湖造田;泥沙沉积,湖床抬高; 工农业用水量增多,使湖水减少等。
湖泊面积缩小的影响: 调蓄洪峰能力下降,加剧长江洪灾
日 益 萎 缩 的 洞 庭 湖
(二)荆江河曲的形成
长江从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城陵矶的420公里河 段,因流经古荆州地区,故又称荆江。荆江迂回东流 于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之间,以藕池口为界又分为 上荆江与下荆江两段。上荆江长180公里,以弯曲性 和周期性展宽为特征,河床曲折率为1.7左右,属一 般性弯曲型河道。河道中心滩与江心洲众多,具有分 汊型河床特色。下荆江长240公里,两端直距仅80公 里,江流在这里绕了16个大弯,河床曲折率约为3,以 自然截弯取直为特征,仅百年来就发生自然截弯十余 次(最近发生的是1972年石首县六合垸自然截弯), 属典型蜿蜒型河道,有“九曲回肠”之称,因此有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历史1601班160202138 翁静江河水文是自然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

历史时期的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文状况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时期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其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公里,可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从河源至内蒙古的托克托为上游,从托克托至河南省的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至河口为下游.黄河流经银川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汾渭平原等地,因而河水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色浑浊,使得黄河具有洪水易于泛滥而河床不断抬高的特点.正是因为如此,黄河成为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的河流。

据统计,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6次重大的改道,史称黄河“六大徙”.先秦文献中记载黄河下游河道有两条,一是“山经大河”,二是“禹贡大河”。

这两条河道都是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均由今河南省浚县附近指向东北,沿着太行山前平原行经华北大平原西部,至今天津附近注入渤海。

另外一条河道是《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即“汉志河”。

这条河道大约存在于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是历史时期一条可以确指其年代及具体流经的黄河下流河道.在“汉志河”存在期间,黄河下流两岸开始大规模修筑堤防,其避免了黄河下游多股分流、频繁改道,有利于下流河床的稳定,由此形成了春秋战国西汉大河。

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

但仅靠着两岸大堤维系的黄河下游,一遇洪水,就会决堤泛滥。

因此在西汉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就及其频繁。

西汉中期以后,河患日增.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任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

黄河六次改道

黄河六次改道

黄河六次改道潟湖当波浪向岸运动,泥沙平行于海岸堆积,形成高出海水面的离岸坝,坝体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半封闭或封闭式的潟湖。

在潮流作用下,可以冲开堤坝,形成潮汐通道,涨潮流带入潟湖的泥沙,在通道口内侧形成潮汐三角洲。

牛轭湖随着河道弯曲的演化,河曲待逐渐加宽,河道长度逐渐增大,河床坡度减小,流速减低,在演变过程中,因河道弯曲率逐渐增加,河弯颈变细,最终在洪水期河水可能冲破河湾颈取直,造成河流的天然截弯取直。

正是这种取直河曲带不可能无限制加宽。

河道截弯取直的河湾被废弃,并堵塞成湖,称为牛轭湖。

下游自宜昌以下或发育有良好的牛轭湖。

一战国筑堤以前的禹皇古道(前4世纪以前) 上限大致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当时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从渤海湾西岸入海,因两岸未筑堤防,河道极不稳定。

《尚书?禹贡》九河既道汉书地理志九河既道。

颜师古曰:九河,河水分为九,各从其道。

五大徙清胡涓《禹贡锥指》后咸丰五年1855,铜瓦厢决口改道,加上一徙,统称六大徙。

二(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公元前4世纪?公元初年)战国中期,下游大规模修筑堤防后,固定下来的河道就是汉书地理志里记载的大河,从此结束了长期以来多股分流,改道频繁的局面,是为黄河第一次重大的改道。

在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地区人口稀少,初筑堤防时,两岸堤距宽达50汉里,大溜(水流主泓),得在堤内游,河道蓄洪能力较强,不易发生决口。

以后生齿日繁,在大堤内河槽两旁淤出的大片滩地上进行了垦殖,修筑民埝以自卫,远者距水数里,近者仅数百步。

遂使河床迫束,河身多曲,淤高迅速,险情迭出。

西汉末年,今河南浚县境内河道,“河水高于平地”,显然已成“悬河”。

这是秦汉以来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结果。

三(公元1,10世纪(东汉至唐末)公元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以上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

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认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

中国古代河湖水道变迁

中国古代河湖水道变迁

中国古代河湖水道变迁第一节黄河河道变迁及其主要原因一历史上黄河的重大改道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约1500次,较大的改道二、三十次,其中有六次重大改道。

战国前黄河基本呈漫流状态,自战国开始在下游筑堤形成河道。

1 第一次重大改道: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大规模筑堤固定下来的河道是《汉书•地理志》河(简称“汉志河”),结束了多股分流局面,可称第一次改道。

由于春秋战国至西汉末黄河一直保持一定河形,史称为“大河故渎”,或“王莽河”、“王莽故渎”。

汉志河走向:古宿胥口(今河南浚县)-今濮阳西南—今馆陶县东北-临清南-德州东南-东光东-孟村北-黄骅西南入海。

2 第二次重大改道:公元11年(王莽建国三年)黄河在今河北大名东决口,造成第二次重大改道。

公元69年王景治河,固定了河道。

王景河走向:今濮阳西南-范县北-莘县东-聊城南-禹城西-滨州北-利津东南入海。

3 第三次重大改道:1048年(北宋庆历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今濮阳东),为第三次重大改道。

河分北、东两条河道。

北流走向:今濮阳东-清丰东-馆陶东-临清西-故城东-武强东-青县东-静海西-天津西入海。

东流走向:①京东故道:基本与隋唐同。

②横陇故道:自今清丰县东与京东故道分出-南乐东-高唐西-陵县东-乐陵南-沾化北入海。

③二股河:今南乐西-莘县西-入西汉大河故道-平原西-陵县北-乐陵南-庆云北-无棣入海。

4 第四次重大改道: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人为决河于今滑县李固渡,大河由泗入淮,这是第四次重大改道。

干流走向:①1128年决口河道(北流):滑县-濮阳南-鄄城西-巨野东-嘉祥东-入泗水-由泗入淮。

(4/10)②1168年(金大定八年)黄河再次决口于李固渡,形成南流:长垣东北-东明南-定陶西-曹县南-砀山北-萧县北-经徐州,于邳县由泗入淮。

(6/10)③1180年(金大定二十年)河决卫州,东南经延津北-封丘南-兰考北-睢县南-商丘南-砀山北-经徐州由泗入淮。

5 第五次重大改道:1232年人为决河于归德凤池口(今商丘西北),构成黄河第五次重大改道。

中国古代河湖水道变迁

中国古代河湖水道变迁

xx古代xx水道变迁第一节xx河道变迁及其主要原因一历史xxxx的重大改道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约1500次,较大的改道二、三十次,其中有六次重大改道。

战国前黄河基本呈漫流状态,自战国开始在下游筑堤形成河道。

1第一次重大改道: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大规模筑堤固定下来的河道是《汉书•地理志》河(简称“汉志河”),结束了多股分流局面,可称第一次改道。

由于春秋战国至西汉末黄河一直保持一定河形,史称为“大河故渎”,或“王莽河”、“王莽故渎”。

汉志河走向:古宿胥口(今河南浚县)-今濮阳西南—今馆陶县东北-临清南-德州东南-东光东-孟村北-黄骅西南入海。

2第二次重大改道:公元11年(王莽建国三年)黄河在今河北大名东决口,造成第二次重大改道。

公元69年王景治河,固定了河道。

王景河走向:今濮阳西南-范县北-莘县东-聊城南-禹城西-滨州北-利津东南入海。

3第三次重大改道:1048年(北宋庆历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今濮阳东),为第三次重大改道。

河分北、东两条河道。

xx走向:今濮阳东-清丰东-馆陶东-临清西-故城东-武强东-青县东-静海西-天津西入海。

东流走向:①xx故道:基本与隋唐同。

②横陇故道:自今清丰县东与京东故道分出-南乐东-高唐西-陵县东-乐陵南-沾化北入海。

③二股xx:今南乐西-莘县西-入西汉大河故道-平原西-陵县北-乐陵南-庆云北-无棣入海。

4第四次重大改道: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人为决河于今滑县李固渡,大河由泗入淮,这是第四次重大改道。

干流走向:①1128年决口河道(xx):滑县-濮阳南-鄄城西-巨野东-嘉祥东-入泗水-由泗入淮。

()②1168年(金大定八年)黄河再次决口于李固渡,形成南流:长垣东北-东明南-定陶西-曹县南-砀山北-萧县北-经徐州,于邳县由泗入淮。

()③1180年(金大定二十年)河决卫州,东南经延津北-封丘南-兰考北-睢县南-商丘南-砀山北-经徐州由泗入淮。

5第五次重大改道:1232年人为决河于归德凤池口(今商丘西北),构成黄河第五次重大改道。

黄河的六次大改道

黄河的六次大改道

黄河的六次大改道黄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干流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为752443平方公里。

黄河在中游流经53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由于黄土结构疏松,容易侵蚀。

又因中游地区雨量集中,自然植被的破坏,因此,在这一区域水土流失严重,每年输送到中下游的泥沙就有16亿吨,其中大约有12亿吨输送入海,4亿吨沉积在河床上,日积月累,使河床抬高,成为“悬河”。

黄河下游河床一般高出地面5到8米,最高处达10米。

悬河因此,洪水来时对下游威胁较大。

1949年之前,竟使黄河长期发生长期的决口和改道。

据粗略统计,1949年以前三四千年内,黄河下游的决口泛滥达一千五、六百次之多,平均3年2次决口,重要的改道26次,大改道6次。

黄河与长江洪水波及范围北达天津,南抵苏皖,包括今天的黄淮海平原,纵横25万平方公里。

因此历史上黄河曾以“善淤、善决,善徙”的河流名闻于世。

黄河改道的规律黄河上中游也偶有改道,不过次数少,而改道最多的算是下游。

黄河中下游的乾坤湾下游改道的范围从孟津开始。

自孟津东至南岸荥阳北岸武胜间,河身北岸虽已出山,但南岸还未出山,所以只有小移动。

古孟津城在今城北25里,古黄河更在古孟津城之北,由最近山西垣曲县商城遗址南城墙被黄河水所冲的事实,当可证明古黄河在孟津城以北。

而今黄河南距孟津城仅5里,可见这一段河道已南移约20里;不过黄河河身有移动,但方向始终是自西向东。

自武涉、荥阳以下,两岸俱已出山,正式进入华北平原,才改变方向,有大规模的改道。

这里出现的河道有如一把折扇的扇骨,多至数十根,武、荥阳是扇纽,扇骨的分布北至太行山北麓,南至豫西山麓与淮河。

孟津北面的黄河,卫星图中可见小浪底水库强大的调蓄能力黄河下游较大改道的次数,一般历史书上都说是6次,实际历史上大小改道不计其数。

6次改道(黄河六徒)之说只是源于清朝康熙时胡渭所著《禹贡锥指》一书的说法。

胡渭在提倡五大徙之说,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后,再加上一徙,就称为“六大徙”。

历史上的“黄河改道”

历史上的“黄河改道”

历史上的“黄河改道”历史上的黄河改道撰文薄文军清朝咸丰五年(1855),黄河在河南兰阳铜瓦厢(今属河南兰考)决口,主流东行,穿大运河,至山东寿张县张秋镇(今属山东阳谷),夺大清河道,流向东北,经由利津县铁门关以北的牡蛎嘴入海。

这是黄河在揖别利津大地950多年之后再次由这里叩问渤海。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的不速之客竟然由此跟这方土地结下不解之缘,在爱恨情仇中走过了150多年的历程。

透过历史的重重雾霭,我们可以约略看到,这是物竞天择的结果,也是人力争斗的妥协。

而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量级人物,如李鸿章、夏同善、游百川、丁宝桢、李秉衡的观点和态度,无疑也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山东巡抚崇恩:“障黄保运”为全局关键早在王莽新朝始建国三年(公元11)黄河在今河南濮阳境内决口,经平原、济南,由千乘(今利津县境)入海,始称“千乘海口”。

东汉永平十三年(公元70),王景治河成功,黄河经惠民、滨州等地,至今利津县境入海。

随后800多年时间里,以利津为入海口的“西汉流路”相对稳固。

直至唐朝景福二年(893),黄河由棣州(今山东惠民、滨州境)改道北流,至今山东无棣境入海。

此后1000多年时间里,黄河在中下游频繁改道,时而南流徐淮,时而北注津冀。

利津全境始终在这个摆动范围之内,却一直不再有黄河的足迹。

此次黄河重返利津,并没有受到沿途群众的热情迎,因为在大家意识里,黄河更是令人敬而远之的“洪水猛兽”。

受经济社会条件影响,当时的人们还无暇更多考虑黄河的人文价值,面对难以抗拒的滔滔巨流,鲁北各县人民最大的愿望是希望它能在短暂停留之后,起驾南迁,再走徐淮。

而当时的山东地方官员,也基本都是这样的思路。

时任山东巡抚崇恩上奏朝廷说:“查兰阳漫口,虽分注三省,而东省受害独重,水由曹濮归大清河入海,经历五府二十余县,漫口一日不堵,则民田庐舍一日不能复涸。

”当然,作为全省最高行政长官,崇恩关注的重点还不仅仅在于民生。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

其下游河道的变迁极为复杂,从孟津以东至荥阳(南岸)、武陟(北岸)间,因河身为南岸山脉所约束,只是沿着自西而东的方向发生很小的移动,古孟津城在今城北十二点五公里,古黄河更在古孟津城之北,而今黄河则距孟津城仅二点五公里,可见这一段河道向南移了约十公里。

武陟、荥阳以下,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平原,才有改变方向的大规模改道。

改道不仅次数频仍,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

历史上出现的河道,有如一把摺扇的扇骨,多至数十根。

武陟、荥阳是扇纽,扇骨的分布北至海河,南至淮河。

黄河的改道对这一广大区域的地貌变迁造成极大的影响。

据文献资料记载,从先秦时期到解放前约三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一千五百九十三次,平均三年两次决口,重要的改道二十六次。

清初学者胡渭从古代黄河上千次改道的记载中,予以整理归纳,在《禹贡例略》里提出五大徙之说。

后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加上一徙,统称“六大徙”。

再加上战国初期前原有故道,概括为七个阶段。

分述于下:1.战国初期以前河道见于先秦文献而为人们所熟悉的古黄河下游河道“禹河”,也就是“禹贡大河”,根据《禹贡·导水》章的叙述是“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洛汭”为洛水入河处,“大伾”在今河南浚县,说明古河水东过洛汭后,自今河南荥阳广武山北麓东北流,至今浚县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后沿着太行山东麓北行。

“降水”即漳水,“大陆”指大陆泽。

说明大河在今河北曲周县南,接纳自西东来的漳水,然后北过大陆泽。

“九河”泛指多数,是说黄河下游因游荡不定在冀中平原上漫流而形成的多股河道。

“逆河”则是在河口潮水倒灌下,呈逆流之势而在今天津市东南入于海。

另一条见于先秦文献的古黄河下游河道“山经大河”,由于《山经》中不见关于河水径流的记载,一直为世人所忽视。

近年谭其骧根据《北山经·北次三经》所载入河诸水,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所载的河北水道相印证,发现“禹贡大河”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今蠡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继续北流至今清苑县折而东流,经今安新县南、霸县北,东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①。

历史地理黄河改道

历史地理黄河改道

黄河由禹治水初期的低洼河道逐步向“地上河”转变, 各诸侯国也开始在自己的领地范围内大量地修筑黄河堤 防以抵御洪水,大陆泽产生严重淤积,不断抬高的洪水 水位使得黄河经常发生满溢或溃决。特别是北面的淤高 不断增加,使黄河河道有了持续南向迁移的趋势。《汉 书·沟洫志》中记载:“周谱云,定王五年河徙”,史 称此为黄河第一次大改道,也被称为“周宿胥口河迁。 清胡渭《禹贡锥指》进一步指出,“周定王五年(公元前 602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luò)川,右经滑台城(滑 县旧城),又东北经黎阳县(泼县东北兰里)南,
《山海经》中以昆仑为坐标记述了黄河经禹治理 后的流路,“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 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东”《尚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 至于华阴,东至砥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 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 同为逆河入于海”(自积石山导河,曲折流至山、 陕交界的龙门,南到华山的北面,再向东经过洛 河转弯处,达到浚县附近的大伾山,向北流入大 陆泽,又向北分若干条支流,然后注入渤海)。
பைடு நூலகம்
1、根本原因:黄河搬运堆积泥沙形成的堆积地貌是决 口的根本原因。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 向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洪水期淤滩, 枯水期淤积河槽,长期以往河床抬升。黄河水少沙多, 水沙严重失调是黄河问题的症结。 2、气候环境因素:黄河流域全年降水的70%都集中在夏 秋,多暴雨,洪峰流量大大高于年平均流量,形成暴涨 暴落,极易冲坏河堤。研究表明黄土高原侵蚀中自然侵 蚀占70%,而人类加速侵占只占30%,这就是说自然地 貌、土壤和气候环境是造成黄土高原侵蚀的最主要原因。
下流既淤,必决上流,终于在庆历八年发生了商胡 决口改道。这一次大河径直向东北方向分流,经河 北大名至滨州入海,黄河自此离开行水千年的东汉 河道(京东故道),形成了所谓的“横陇河道”。 “京东故道”和“横陇河道”基本上被归入“东流” 的范畴。庆历八年(1048年),在濮阳的横陇决口 点上游商胡县发生决口,决口形成的新河道进一步 向北摆动,经大名至乾宁军(今沧州北,宋时与辽 国交界)入海,其所经行的路线称“北流”。

历史上的黄河改道[图]

历史上的黄河改道[图]

历史上的黄河改道[图]2009-03-29 18:56河流决⼝后放弃原来河床⽽另循新道称为改道,黄河由于多沙善淤,变迁⽆常,改道⼗分频繁,中游的宁夏银川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带的黄河河道都曾多次变迁,但影响重⼤的是黄河下游河道改道。

通常认为,《尚书·禹贡》中所记载的河道是有⽂字记载的最早黄河河道。

这条河道在孟津以上被夹束于⼭⾕之间,⼏⽆⼤的变化。

在孟津以下,汇合洛⽔等⽀流,改向东北流,经今河南省北部,再向北流⼊河北省,⼜汇合漳⽔,向北流⼊今邢台,巨⿅以北的古⼤陆泽中。

然后分为⼏⽀,顺地势⾼下向东北⽅向流⼊⼤海。

⼈们称这条黄河河道为“禹河”据⽂献记载,黄河下游有以下⼏次重⼤的改道。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发⽣了有记载的第⼀次⼤改道。

洪⽔从宿胥⼝(今淇河、卫河合流处)夺河⽽⾛,东⾏漯川,⾄长寿津(今河南滑县东北)⼜与漯川分流,北合漳河,⾄章武(今河北沧县东北)⼊海。

这条新河在禹河之南。

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在今河南濮阳西南瓠⼦决⼝,再次向南摆动,决⽔东南经巨野泽,由泗⽔⼊淮河。

23年后虽经堵塞,但不久复决向南分流为屯⽒河,六七⼗年后才归故道。

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决⼝,东南冲进漯川故道,经今河南南乐、⼭东朝城、阳⾕、聊城,⾄禹城别漯川北⾏,⼜经⼭东临、惠民等地,⾄利津⼀带⼊海。

此后⼏百年中,黄河情况不甚为频繁。

北宋初期,决⼝不断,短时期、短距离的分流河道不少。

直到宋仁宗庆历⼋年(1048年)六⽉,黄河再次改道,冲决澶州商胡埽,向北直奔⼤名,经聊城西⾄今河北青县境与卫河相合,然后⼊海。

这条河宋⼈称为“北流”,12年后,黄河在商胡埽下游今南乐西度决⼝,分流经今朝城、馆陶、乐陵、⽆棣⼊海、宋⼈称此河为“东流”。

东流⾏⽔不到40年便断流。

南宋建炎⼆年(1128年),为防御⾦兵南下,东京守奖杜充在滑州⼈为决开黄河堤防,造成黄河改疲乏,向东南分由泗⽔和济⽔⼊海。

第二章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的河道变迁

第二章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的河道变迁
• 1、金元黄河 • (1)1128年冬,金兵南下,东京留守 杜充决开黄河南堤御敌,黄河从此南泛入 淮。 • (2)1351年贾鲁治河,黄河流经今封 丘西南,转东南经曹县、商丘,再东经单 县、夏邑,又东经萧县、徐州北,至邳州 夺淮入海。
• (3)明前期黄河
1297~1397年的百年间,以荥泽为顶 点向东成扇形泛滥,主流自南向北摆约50 年。 此后自北向南摆亦50年。最北流路在 今黄河一带,最南流路夺颍入淮。

十六年,总督河道。明年,黄水暴涨, 冲入夏镇,坏田庐,居民多溺死。季驯复 筑塞之。 • --------《明史》
(四)清咸丰五年以后河道由山东 利津入海时期
• •
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后,数股漫流, 其中一支出东明北经濮阳、范县,至张秋 穿运入大清河,于利津牡蛎嘴人海,后逐 渐形成今黄河河道。
• (2)第一次大改道
• 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在黎阳宿 胥口决徙,主流由北流改向偏东北流,经 今濮阳、大名、冠县、临清、平原、沧州 等地于黄骅入海。
• (3)西汉黄河成为地上悬河 • (4)第二次大改道 • 公元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河水大决 魏郡元城,泛滥冀、鲁、豫、皖、苏等地 将近60年,造成黄河第二次大改道。
• (2)北宋第三次大改道 • 宋前期大致维持东汉以来的河道,后期 河道淤高,险象丛生。 • 1048年河决商胡,改道北流,新河夺 永济渠至今天津东入海,时称北流 。 • 1060年黄河自大名决口东流,自沧州 境入海,时称东流 。 • 治理黄河,北流与东流之争出现。
(二)金元至明嘉靖后期下游河道 分成数股夺淮入海时期
• 3、黄河河段分布《黄河大辞典》 • 上游:青藏高原三江源——内蒙古托克托 县河口镇 • 中游: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河南荥 阳市桃花峪为黄河中游(中学地理课本表 述为旧孟津即洛阳孟津县) • 下游:自桃花峪以下至入海口

早期的黄河下游河道变迁

早期的黄河下游河道变迁

撰文/李立远早期的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汉代以后黄河下游河道的改道情况在文献中都有较为清楚的记载,利用考古学材料可以对战国以前的黄河下游改道情况进行一定的研究。

研究方法一是以王青先生为代表,通过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和交流来判断黄河是否存在两次改道,一是以袁广阔先生为代表的利用“汉志河”周围的考古材料对单一河道进行专门考古研究。

地理学、历史学、考古学等研究方法都可以对黄河下游的改道情况进行研究。

对于历史时期的黄河改道情况,文献记载中多有较为详细的记述,现代的地理手段也可以进行判断验证。

对于史前时期的黄河改道情况,历史文献记载较为模糊,而考古学可以为研究黄河改道提供思路,相对其他学科有着自身优势。

利用考古材料对黄河改道问题进行研究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以王青先生为代表,利用史前考古遗址、聚落的分布情况和文化间的交流情况等研究黄河下游的改道变迁情况。

另一种以袁广阔先生为代表,对单一的黄河河道周围的考古遗址情况从时间、空间上来框定一条古河道的确切存在,是一种专门的考古研究。

这里先叙述谭其骧、王青、徐海亮、袁广阔等先生已有观点。

文献记载中早期的黄河河道利用文献方法对战国以前河道进行研究的有谭其骧先生等,其为后代研究提供了三条可能存在的河道路线。

这里先对目前学术界所认为史前可能存在的黄河河道进行一定的介绍,只有结合历史文献,考古的研究才会有解释的意义。

以谭其骧先生根据文献总结出的三条古黄河河道的观点为主进行简要说明。

谭其骧先生认为秦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有三条,分别是“山经河”“禹贡河”和“汉志河”。

对于“山经河”河道的流经,谭其骧先生的研究方法是运用历史文献的对应,将《北山经·北次三经》中注入河水下游的支流进行梳理,再与《水经注》《水经》等文献中所记载的河北水道予以印证。

流经在先生所著《黄河史论丛》中有详细说明。

第二条先生总结的河道是“禹贡河”,也就是在《禹贡》中的河。

谭其骧先生也是运用《水经注》《汉书•地理志》《水经》等文献所载河北水道,推定其具体经流。

被黄河改变的命运——中国古代四条大河的变迁

被黄河改变的命运——中国古代四条大河的变迁

被黄河改变的命运——中国古代四条大河的变迁侵占淮河的入海口,抢占济水的河道,成为长江的支流……我们的“母亲河”黄河非常多变,它经常表现出不温柔的一面,动辄改道、泛滥。

从远古开始,治河一直是历代统治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黄河不但经常影响历史进程,还持续重塑中国的地理面貌。

它不仅不断改变自己的流域,同时还使中国其他大河的命运发生着变迁。

四渎你绝对知道中国五座名山的统称——五岳,那你知道吗,中国古代的四条大河也有统称——四渎。

渎,即有独立源头和独立入海口的河流。

四渎是哪四条河呢?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吗?错了,中国分别在秦朝和唐朝才知道有珠江和黑龙江的存在。

五岳四渎里的“四渎”乃长江、黄河、淮河、济水也。

在先秦典籍《尔雅》里,就明确记载:江、河、淮、济为四渎。

长江和黄河排名居前无可争议,但淮河虽说不算短,可它连自己的入海口都没有,要经长江入海。

济水又是什么?在哪里?它们,也配称“渎”?其实,这一切都是黄河的锅,是黄河,让淮河和济水成为了现代的模样。

改道从现代中国版图上看,黄河于山东省东营市注入渤海,入海口位于渤海湾和莱州湾的交汇处。

黄河流域全图黄河经过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下游河道又窄,造成黄河经常淤积或决堤。

加上黄河下游就是华北平原,水可以随意流动。

这些原因导致黄河河道经常改变。

先秦古籍《禹贡》中记载:(河)至于大陆(今河北巨鹿附近),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指渤海)。

禹河(即本段提到的黄河故道)入海口即现在的海河口(天津大沽口)。

有记载的第一次黄河大改道发生在春秋,即公元前602年。

黄河在河南滑县附近南移,经德州一带从章武(今沧州)入海。

第一次黄河改道示意图红圈为禹河曾经过的大陆泽,蓝圈为黄河改道起点滑县。

图中棕色为今地理要素。

公元11年,新朝(王莽所建立的朝代)年间,黄河再次于魏郡改道,由今东营市利津县入海。

这次改道极为成功,几百年没有再决堤,千余年没有大改道。

黄河的下一次改道在北宋时的1048年,它在河南濮阳决口,分出了许多岔流,北流在天津一带入海,东流在山东无棣县一带入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时期黄河改道变迁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方面,气候变化导致黄河水源减少或增多,进而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流向;地质构造运动如地壳升降、断层活动等,也会改变河道的形态和流向。人溃决、人为改道等,都加剧了黄河的改道变迁。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黄河在历史时期的复杂变迁过程。通过对这些原因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黄河改道对周边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为今后的河流治理和生态保护提供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