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PPT
合集下载
脊髓损伤完整PPT课件
生命体征稳定脊柱稳定0102030405增强肌力及关节活动度的训练翻身训练坐起坐位平衡训练转移训练支具指导及护理脊髓损伤06膀胱功能训练1器械2手法1主动2被动2左拐右腿右拐左腿双拐患侧健侧一侧拐对侧足另一侧拐对侧足1间歇导尿2排尿习惯训练3盆底肌功能训练4触发性排尿训练扳机点身体的健康因禁止不动而破坏因运动练习而长期保持
01 增强肌力及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02 翻身训练 03 坐起、坐位平衡训练 04 转移训练 05 支具指导及护理 06 膀胱功能训练
.
增强肌力、关 节活动度训练
1、器械 2、手法
.
翻身训练
患者自己翻身训练
.
坐起、坐位 平衡训练
1、主动 2、被动
.
坐起、坐位 平衡训练
.
转移训练
.
辅助具指导 及护理
.
常见SCI原因
我国
美国
自高处坠落 41.31%
车祸
21.81%
暴力
16.71%
在高坡下跌或滑倒 14.61%
运动损伤
2.78%
刀枪伤
1.62%
其他
1.62%
车祸
43.5%
运动损伤 16.0%
跌伤
15.0%
火器伤 12.0%
其他
12.0%
.
发病情况
不完全性截瘫 6%
正常 1%
完全性截瘫 27%
完全性四肢瘫 34%
.
截瘫侧卧位
上肢可自然放置,双 下肢稍屈曲。曲髋。 在双下肢前面放一个 枕头,使上面的腿轻 轻压在枕头上,踝背 屈,脚趾伸展。
.
四肢瘫仰卧位
肩下垫枕,使肩处于内收 位、中立位或前伸的位置, 确保两肩不后缩。伸肘, 腕背伸30︒~ 40︒,手指 稍屈曲,拇指对掌。在双 侧臀部下方各垫一个枕头, 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 膝关节稍垫起呈轻度屈曲 位;双足底抵住足板或枕 头,使踝关节背屈保持中 立位,脚趾伸展。(必要 时两腿之间放枕头,以防 髋内收,并可防止股骨内 髁和踝受压)
01 增强肌力及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02 翻身训练 03 坐起、坐位平衡训练 04 转移训练 05 支具指导及护理 06 膀胱功能训练
.
增强肌力、关 节活动度训练
1、器械 2、手法
.
翻身训练
患者自己翻身训练
.
坐起、坐位 平衡训练
1、主动 2、被动
.
坐起、坐位 平衡训练
.
转移训练
.
辅助具指导 及护理
.
常见SCI原因
我国
美国
自高处坠落 41.31%
车祸
21.81%
暴力
16.71%
在高坡下跌或滑倒 14.61%
运动损伤
2.78%
刀枪伤
1.62%
其他
1.62%
车祸
43.5%
运动损伤 16.0%
跌伤
15.0%
火器伤 12.0%
其他
12.0%
.
发病情况
不完全性截瘫 6%
正常 1%
完全性截瘫 27%
完全性四肢瘫 34%
.
截瘫侧卧位
上肢可自然放置,双 下肢稍屈曲。曲髋。 在双下肢前面放一个 枕头,使上面的腿轻 轻压在枕头上,踝背 屈,脚趾伸展。
.
四肢瘫仰卧位
肩下垫枕,使肩处于内收 位、中立位或前伸的位置, 确保两肩不后缩。伸肘, 腕背伸30︒~ 40︒,手指 稍屈曲,拇指对掌。在双 侧臀部下方各垫一个枕头, 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 膝关节稍垫起呈轻度屈曲 位;双足底抵住足板或枕 头,使踝关节背屈保持中 立位,脚趾伸展。(必要 时两腿之间放枕头,以防 髋内收,并可防止股骨内 髁和踝受压)
医学脊髓损伤脊髓损伤ppt
感觉的恢复则没有一定顺序。
1.脊髓损伤水平的评定
神经平面是指保留身体双侧正常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最低的脊 髓节段。感觉平面指保留身体双侧正常感觉功能的最低的脊髓 节段。运动平面指保留身体双侧正常运动功能的最低的脊髓节 段。 脊髓损伤水平主要以运动损伤平面为依据,但T2-L1节段, 运动损伤平面难以确定,故主要以感觉损伤平面来确定。
脊髓圆锥 终丝 马尾 脊神经 (31对) 前根 长分为31节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 上颈髓 (C1~C4) 下颈髓和上胸髓
(C5~T4) 中胸髓(T5~T8) 下胸髓 (T9~T12)
腰髓 骶髓和尾髓
对应椎骨 = C1 ~ C4
-1 = C4 ~ T3
治疗
现场急救时掌握正确的搬运方法对于防止加重损伤有极 其重要意义,据统计,继发于脊柱损伤的神经功能损害 中,25%是搬运不当引起。
急救搬运
用硬板搬运 颈椎损伤患者注意 轴向牵引 滚动法 平托法
不正确的搬 运方法
二、严格脊 柱制动
颈椎稳定性损伤——枕颌带牵 引
颈椎不稳定性损 伤——颅骨牵引。
枕骨粗隆 锁骨上窝 肩锁关节顶部 肘关节的外侧面 拇指 中指 小指 肘关节的尺侧面 腋窝 第3肋间 第4肋间(乳线)
T5 T6 T7 T8 T9 T10 T11 T12 L1
第5肋间 第6肋间(剑突水平) 第7肋间 第8肋间 第9肋间 第10肋间(脐) 第11肋间 腹股沟韧带中部 T12与L2之间上1/2处
脊髓半切综合征:也称Brown-Sequard综合征,损伤水平以下,同 侧肢体运动瘫痪和深感觉障碍,而对侧痛觉和温度觉障碍,但触觉功 能无影响。由于一侧骶神经尚完整,故大小便功能仍正常。如第一至
第二胸脊髓节段受伤,同侧颜面、头颈部可有血管运动失调征象和 Horner综合征,即瞳孔缩小、睑裂变窄和眼球内陷。此种单侧脊髓的
1.脊髓损伤水平的评定
神经平面是指保留身体双侧正常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最低的脊 髓节段。感觉平面指保留身体双侧正常感觉功能的最低的脊髓 节段。运动平面指保留身体双侧正常运动功能的最低的脊髓节 段。 脊髓损伤水平主要以运动损伤平面为依据,但T2-L1节段, 运动损伤平面难以确定,故主要以感觉损伤平面来确定。
脊髓圆锥 终丝 马尾 脊神经 (31对) 前根 长分为31节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 上颈髓 (C1~C4) 下颈髓和上胸髓
(C5~T4) 中胸髓(T5~T8) 下胸髓 (T9~T12)
腰髓 骶髓和尾髓
对应椎骨 = C1 ~ C4
-1 = C4 ~ T3
治疗
现场急救时掌握正确的搬运方法对于防止加重损伤有极 其重要意义,据统计,继发于脊柱损伤的神经功能损害 中,25%是搬运不当引起。
急救搬运
用硬板搬运 颈椎损伤患者注意 轴向牵引 滚动法 平托法
不正确的搬 运方法
二、严格脊 柱制动
颈椎稳定性损伤——枕颌带牵 引
颈椎不稳定性损 伤——颅骨牵引。
枕骨粗隆 锁骨上窝 肩锁关节顶部 肘关节的外侧面 拇指 中指 小指 肘关节的尺侧面 腋窝 第3肋间 第4肋间(乳线)
T5 T6 T7 T8 T9 T10 T11 T12 L1
第5肋间 第6肋间(剑突水平) 第7肋间 第8肋间 第9肋间 第10肋间(脐) 第11肋间 腹股沟韧带中部 T12与L2之间上1/2处
脊髓半切综合征:也称Brown-Sequard综合征,损伤水平以下,同 侧肢体运动瘫痪和深感觉障碍,而对侧痛觉和温度觉障碍,但触觉功 能无影响。由于一侧骶神经尚完整,故大小便功能仍正常。如第一至
第二胸脊髓节段受伤,同侧颜面、头颈部可有血管运动失调征象和 Horner综合征,即瞳孔缩小、睑裂变窄和眼球内陷。此种单侧脊髓的
脊髓损伤(最终版)PPT课件
31个脊髓节段: C8、T12、L5、S5、Co1
C1 - C4 (=) 与同序数椎骨相对 C5 - T4 (-1) 与同序数的上1节椎体相对 T5 - T8 (-2) 与同序数的上2节椎体相对 T9 - T12 (-3) 与同序数的上3节椎体相对 L1 - L5 (T10 ~ 12) 与第10 ~ 12胸椎相对 S1 - Co (L1) 与第一腰椎相对
门感觉 运动功能:肛门外括约肌自主收缩
A:完全损伤:骶段S4、5无任何运动、感觉功能保 留。
B:不完全损伤:脊髓功能损伤平面以下至骶段S4、 5无运动功能而有感觉的残留。
C: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 留,但一半以下关键肌在的肌力在3级以下。
D: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 留,且一半以上关键肌肌力均大于或等于3级。
运动平面-关键肌(上肢)
C5 屈肘肌(肱二头肌,旋前圆肌) C6 伸腕肌(桡侧伸腕长肌和短肌) C7 伸肘肌(肱三头肌) C8 中指屈指肌(指深屈肌) T1 小指外展肌(小指外展肌)
运动平面-关键肌(下肢)
L2 屈髋肌(髂腰肌) L3 伸膝肌(股四头肌) L4 踝背伸肌(胫前肌) L5 长伸趾肌(趾长伸肌) S1 踝跖屈肌(腓肠肌、比目鱼肌)
解。 不可逆!
脊髓再生
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不能再生
顿挫(stunning):短时间的功能丧失 冬眠(hibernating):长时间的功能丧失 脊髓细胞有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后恢复功能,造成脊
髓损伤后各种复杂的功能预后情况
评定常见的方法: Frankel分级 ASIA分级
程度
完全性:脊髓休克结束后骶段感觉、运动功能仍完全 消失。 不完全性:骶段保留部分感觉或/和运动功能。
C1 - C4 (=) 与同序数椎骨相对 C5 - T4 (-1) 与同序数的上1节椎体相对 T5 - T8 (-2) 与同序数的上2节椎体相对 T9 - T12 (-3) 与同序数的上3节椎体相对 L1 - L5 (T10 ~ 12) 与第10 ~ 12胸椎相对 S1 - Co (L1) 与第一腰椎相对
门感觉 运动功能:肛门外括约肌自主收缩
A:完全损伤:骶段S4、5无任何运动、感觉功能保 留。
B:不完全损伤:脊髓功能损伤平面以下至骶段S4、 5无运动功能而有感觉的残留。
C: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 留,但一半以下关键肌在的肌力在3级以下。
D: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 留,且一半以上关键肌肌力均大于或等于3级。
运动平面-关键肌(上肢)
C5 屈肘肌(肱二头肌,旋前圆肌) C6 伸腕肌(桡侧伸腕长肌和短肌) C7 伸肘肌(肱三头肌) C8 中指屈指肌(指深屈肌) T1 小指外展肌(小指外展肌)
运动平面-关键肌(下肢)
L2 屈髋肌(髂腰肌) L3 伸膝肌(股四头肌) L4 踝背伸肌(胫前肌) L5 长伸趾肌(趾长伸肌) S1 踝跖屈肌(腓肠肌、比目鱼肌)
解。 不可逆!
脊髓再生
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不能再生
顿挫(stunning):短时间的功能丧失 冬眠(hibernating):长时间的功能丧失 脊髓细胞有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后恢复功能,造成脊
髓损伤后各种复杂的功能预后情况
评定常见的方法: Frankel分级 ASIA分级
程度
完全性:脊髓休克结束后骶段感觉、运动功能仍完全 消失。 不完全性:骶段保留部分感觉或/和运动功能。
脊髓损伤(共26张PPT)
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皮肤及皮下组
织坏死而形成。压疮好发于脊髓损伤瘫痪
区域的骨突部,如骶尾部、大粗隆部、坐
骨结节部、跟骨部、肩胛骨部、棘突部、
头后部。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 定时变换体位 • 减轻骨突出部位受压 • 选择良好的坐垫和床垫 • 改善全身的营养状况 • 皮肤护理 • 向患者及家属进行防治压疮的教育
∧
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预防
• 机械预防法:可用足底静脉泵、穿梯度压力弹力袜,行双 下肢气压助动治疗,利用机械性原理促使下肢静脉 流加 速,避免血液滞留。禁忌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或 腿部严重水肿;下肢深静脉血栓症、血栓静脉炎或肺栓塞; 腿部局部情况异常、下肢血管严重动脉硬化或其他缺血性 血管病、腿部严重畸形。
泌尿系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 经常变换体位,进行力所能及的主、被 动锻炼.以预防尿路结石形成。
∧
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 定时翻身叩背,在保持脊柱稳定的前提下 进行体位引流。
• 湿化气道、稀释气道分泌物:可行雾化吸 入,并应用稀释痰液药物。
• 呼吸功能训练,手法辅助排痰。 • 监测肺部体征、行血气分析及痰培养。 • 注意输液速度,避免诱发或加重肺水肿。
疗。确切的原因目前仍不清楚 。疼痛发生的诱因包括感 卧位变换体位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 h;
必要时给予输液和加用抗凝血药物,局部进行物理治疗,使用弹力袜和弹力腰带促进血液回流,控制炎症,使用有效抗生素。
染、压疮、痉挛、天气变化、发烧、泌尿系感染、吸烟、 早期干预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二磷酸盐类,物理疗法如被动站立训练及功能性电刺激、脉冲电磁场等。
泌尿系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 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每日抹洗2次; 大小便污染时及时清洗,动作轻柔.勿擦 伤皮肤;对尿失禁的女患者用吸水性良好 的“尿不湿”,男患者则用阴茎套连接引 流管及尿袋.以保持会阴部免受尿液的浸 渍。
脊髓损伤护理PPT课件
03
保持肢体功 能位:防止 关节僵硬和 肌肉萎缩
04
保持呼吸道 通畅:避免 颈部过伸或 过屈,防止 呼吸困难
皮肤护理
01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02
定期翻身,防止压
避免感染疮Leabharlann 03保持皮肤湿润,避
免干燥
04 观察皮肤状况,及
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脊髓损伤康复治
3
疗
康复目标
01
恢复运动功能
02
减轻疼痛
03
预防并发症
04
心理治疗:针对心理障碍患者, 进行心理疏导和康复教育,帮助 患者建立信心和勇气
脊髓损伤心理护
4
理
心理问题分析
焦虑和抑郁:患 者可能出现焦虑 和抑郁情绪,影 响康复效果和生
活质量
自卑和孤独:患 者可能因身体残 疾而产生自卑和 孤独感,影响社
交和生活
恐惧和担忧:患 者可能对未来生 活充满恐惧和担 忧,影响康复信
完全性脊髓损伤:损伤平
面以下运动和感觉功能完 01
全丧失
脊髓震荡:损伤平面以下
运动和感觉功能暂时丧失, 03
可恢复
脊髓空洞症:损伤平面以
下运动和感觉功能逐渐丧 05
失,需手术治疗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损伤
02 平面以下运动和感觉功能
部分丧失
脊髓压迫:损伤平面以下
04 运动和感觉功能暂时丧失,
可恢复,但需解除压迫
脊髓损伤症状
运动功能障碍: 四肢瘫痪、肌肉 萎缩、关节僵硬 等
感觉功能障碍: 疼痛、麻木、感 觉减退等
自主神经功能障 碍:血压波动、 体温调节异常、 排尿困难等
心理障碍:焦 虑、抑郁、恐 惧等
脊髓损伤ppt课件
预防措施: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定期翻身扣背
气管切开指征:1.上颈椎损伤;2.出现呼 吸衰竭者;3.呼吸道感染痰液不易咳出者; 4.已有窒息者。
2.泌尿生殖道的感染和结石 括约肌功能丧失,因尿潴留长期留置尿 管
预防:多饮水,增加尿量;夹闭尿管,定 期释放尿液。
脊髓定位
脊髓半切征 又名 Brown-Sequard征, 损伤平面以下同侧 肢体运动及深感觉 消失,对侧肢体痛 觉及温觉消失。
脊髓前综合症 颈脊 髓前方受压严重致脊 髓前中央动脉闭塞, 出现四肢瘫,下肢重 于上肢,但下肢和会 阴部仍保持位置觉和 深感觉,有时甚至还 保留有浅感觉。
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症 多发生于颈椎过伸性损伤, 椎管容积急剧变化,受黄 韧带、椎间盘或骨刺的前 后挤压,使中央管周围传 导束损伤,变现为损伤平 面以下的四肢瘫痪,上肢 重性破坏,外观 完整,脊髓内部有出血、水肿、神经细胞 破坏和神经纤维素的中断。挫伤程度轻则 少量水肿及点状出血,重则成片挫伤、出 血,预后极不相同。
3.脊髓断裂:脊髓连续性中断,可为完全 性或不完全性(常伴有挫伤),预后恢复 无望。
4.脊髓受压:骨折移 位,碎骨片与破碎的 椎间盘、皱褶的黄韧 带、急速形成的血肿 导致。及时解除压迫, 可望部分或全部恢复; 若压迫时间过久,脊 髓因血液循环障碍而 发生软化、萎缩或瘢 痕形成,则瘫痪难以 恢复。
马尾神经损伤:第2腰椎以下骨折脱位导 致。
脊髓休克
各种较重的脊髓损伤后均可立即发生损伤 平面以下迟缓性瘫痪,这是失去高级中枢 控制的一种病理生理现象,称之为脊髓休 克。2-4周后这一现象可根据脊髓实质性 损害程度的不同而发生损伤平面以下不同 程度的痉挛性瘫痪。
脊髓损伤.pptppt课件
14
星形胶质细胞
通过调节细胞外电解质平衡和合成CNS 细胞外基质蛋白 (胶原蛋白、纤维粘连 蛋白),以维持CNS的完整和内环境的 稳定
促进内皮细胞的紧密连接(血脊髓屏障 组成部分)直接或间接保护神经细胞
通过控制调控因子和基质蛋白的合成对 神经起破坏作用
15
脊髓损伤后电镜观察
5 min : 皮质小静脉扩张,红细胞膨胀 15~30 min : 血管周围间隙出血,轴突变化 1 h :染色质溶解,前角细胞缺血 4 h :中央区出血坏死,灰白质交界处进行性
使第二区仍然存活的组织维持灌注
11
微循环障碍
正常脊髓血流量 (SCBF) : 分布呈阶段性 腰膨大 > 颈膨大 > 胸腰段 > 上胸段 >
中胸段 > 上颈段 平均 SCBF 为 24.29 5.63 ml/100g/min 灰质与白质血流量比率约为 3.22 : 1 正常脊髓血压在6.7 ~ 17.3kPa下可自行
可逆性,可被控制 了解其分子机制,对采取治疗措施有重
要意义
4
脊髓损伤后病理改变
出血 水肿 神经坏死 轴突碎裂 脱髓鞘 空洞形成
5
缺血
乳酸水平明显升高 低灌注量程度与脊髓生理功能改变
及诱发电位相关 组织氧含量明显减低
6
局部缺血
灰、白质血管反应不同,前者在伤后 1~2h 内迅速出现缺血和梗死,白质血流 (SCBF) 与创伤程度有关
19
细胞内外Ca离子的变化
细胞内Ca 2+ 后,可激活蛋白溶酶和脂 质溶酶,引起细胞损伤和坏死
SCI 后,细胞外 Ca2+ 内流超载,损伤周 围组织 Ca 2+ 也流向损伤组织,使组织总 Ca 2+ 和细胞内 Ca 2+ 都过度增高,细胞 内 Ca 2+ 超载称为细胞死亡最后公共通路
星形胶质细胞
通过调节细胞外电解质平衡和合成CNS 细胞外基质蛋白 (胶原蛋白、纤维粘连 蛋白),以维持CNS的完整和内环境的 稳定
促进内皮细胞的紧密连接(血脊髓屏障 组成部分)直接或间接保护神经细胞
通过控制调控因子和基质蛋白的合成对 神经起破坏作用
15
脊髓损伤后电镜观察
5 min : 皮质小静脉扩张,红细胞膨胀 15~30 min : 血管周围间隙出血,轴突变化 1 h :染色质溶解,前角细胞缺血 4 h :中央区出血坏死,灰白质交界处进行性
使第二区仍然存活的组织维持灌注
11
微循环障碍
正常脊髓血流量 (SCBF) : 分布呈阶段性 腰膨大 > 颈膨大 > 胸腰段 > 上胸段 >
中胸段 > 上颈段 平均 SCBF 为 24.29 5.63 ml/100g/min 灰质与白质血流量比率约为 3.22 : 1 正常脊髓血压在6.7 ~ 17.3kPa下可自行
可逆性,可被控制 了解其分子机制,对采取治疗措施有重
要意义
4
脊髓损伤后病理改变
出血 水肿 神经坏死 轴突碎裂 脱髓鞘 空洞形成
5
缺血
乳酸水平明显升高 低灌注量程度与脊髓生理功能改变
及诱发电位相关 组织氧含量明显减低
6
局部缺血
灰、白质血管反应不同,前者在伤后 1~2h 内迅速出现缺血和梗死,白质血流 (SCBF) 与创伤程度有关
19
细胞内外Ca离子的变化
细胞内Ca 2+ 后,可激活蛋白溶酶和脂 质溶酶,引起细胞损伤和坏死
SCI 后,细胞外 Ca2+ 内流超载,损伤周 围组织 Ca 2+ 也流向损伤组织,使组织总 Ca 2+ 和细胞内 Ca 2+ 都过度增高,细胞 内 Ca 2+ 超载称为细胞死亡最后公共通路
脊髓损伤PPT演示课件
脊髓损伤
汇报人:XXX
2024-01-12
• 脊髓损伤概述 • 脊髓损伤病理生理机制 • 脊髓损伤影像学诊断技术 • 脊髓损伤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估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患者心理干预与生活质量提升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脊髓损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 水平以下脊髓功能(运动、感觉、括约肌及植物神经功能)的障碍。
03
脊髓损伤影像学诊断技术
X线平片检查
脊柱正侧位片
观察脊柱序列、曲度及椎体形态、高度。
脊柱双斜位片
观察椎弓根、椎间孔高度和宽度。
颈椎张口位片
观察寰枢椎脱位情况。
CT扫描检查
脊柱CT平扫
椎管内CT扫描
清晰显示脊柱三柱结构,判断脊柱骨 折类型及稳定性。
观察椎管内有无碎骨片及脊髓受压情 况。
脊柱三维重建
诊断依据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常用的影 像学检查包括X线平片、CT扫描和MRI等,可以帮助确定脊髓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
02
脊髓损伤病理生理机制
急性脊髓损伤病理生理变化
01
02
03
血管破裂和出血
脊髓受到外力冲击时,血 管可能破裂导致出血,引 发局部水肿和炎症反应。
立体显示脊柱骨折形态,评估骨折严 重程度。
MRI检查及应用价值
脊髓损伤MRI表现
脊髓水肿、出血、断裂等信号 异常改变。
脊髓受压程度评估
通过MRI可准确测量脊髓受压 程度和范围。
预后评估
MRI可动态观察脊髓损伤后信 号变化,有助于判断预后情况 。
指导治疗
汇报人:XXX
2024-01-12
• 脊髓损伤概述 • 脊髓损伤病理生理机制 • 脊髓损伤影像学诊断技术 • 脊髓损伤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估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患者心理干预与生活质量提升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脊髓损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 水平以下脊髓功能(运动、感觉、括约肌及植物神经功能)的障碍。
03
脊髓损伤影像学诊断技术
X线平片检查
脊柱正侧位片
观察脊柱序列、曲度及椎体形态、高度。
脊柱双斜位片
观察椎弓根、椎间孔高度和宽度。
颈椎张口位片
观察寰枢椎脱位情况。
CT扫描检查
脊柱CT平扫
椎管内CT扫描
清晰显示脊柱三柱结构,判断脊柱骨 折类型及稳定性。
观察椎管内有无碎骨片及脊髓受压情 况。
脊柱三维重建
诊断依据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常用的影 像学检查包括X线平片、CT扫描和MRI等,可以帮助确定脊髓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
02
脊髓损伤病理生理机制
急性脊髓损伤病理生理变化
01
02
03
血管破裂和出血
脊髓受到外力冲击时,血 管可能破裂导致出血,引 发局部水肿和炎症反应。
立体显示脊柱骨折形态,评估骨折严 重程度。
MRI检查及应用价值
脊髓损伤MRI表现
脊髓水肿、出血、断裂等信号 异常改变。
脊髓受压程度评估
通过MRI可准确测量脊髓受压 程度和范围。
预后评估
MRI可动态观察脊髓损伤后信 号变化,有助于判断预后情况 。
指导治疗
脊髓损伤概述ppt课件【29页】
经损伤,弛缓性瘫痪
18 上运动神经元与下运动神经元
概述
19
锥体系 大脑皮层下行控制躯体运动的最直接路径 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主要由中央前回的锥体细胞的轴突所组成。 锥体系统(锥体系)包括:
皮层脊髓束 皮层延髓束
概述
20
上运动神经元与下运动神经元
21
上运动神经元
椎体细胞及其轴突 皮质脊髓束 皮质延髓(核)束
16
按照伤情原因
开放性损伤
损伤与外力作用的部位一致 损伤程度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闭合性损伤
脊柱发生过度活动 骨折、脱位 脊椎附件损伤、韧带 脊髓供血血管的损伤
脊髓损伤的病理基础
17
按照损伤部位或程度
脊髓震荡:最பைடு நூலகம்微的脊髓损伤
强烈震荡后立即发生弛缓性瘫痪
脊髓挫伤与出血:实质性破坏 脊髓断裂:脊髓连续性中断 脊髓受压:骨折、椎间盘压迫脊髓 马尾神经损伤:L2以下骨折脱位可以造成马尾神
前根病变
瘫痪呈节段性 根性疼痛 节段性感觉障碍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27
神经丛病变
一个肢体的多数周 围神经瘫痪/感觉障碍
周围神经病变
感觉障碍与瘫痪的 分布与周围神经分 布相关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28
急性脊髓灰质炎 急性感染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症) 臂丛神经炎 多发性神经炎 桡神经麻痹 尺神经麻痹 腕管综合征 腓总神经麻痹
下运动神经元
脊髓前角细胞 闹神经运动核及其轴
突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22
皮层运动投射区和上运动神经元路径受到病变 的损害
各种不同类型的瘫痪
瘫痪肌张力增高 腱反射亢进 浅反射消失 连带运动 病理反射 瘫痪肌肉不萎缩 电测验无变性反应
18 上运动神经元与下运动神经元
概述
19
锥体系 大脑皮层下行控制躯体运动的最直接路径 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主要由中央前回的锥体细胞的轴突所组成。 锥体系统(锥体系)包括:
皮层脊髓束 皮层延髓束
概述
20
上运动神经元与下运动神经元
21
上运动神经元
椎体细胞及其轴突 皮质脊髓束 皮质延髓(核)束
16
按照伤情原因
开放性损伤
损伤与外力作用的部位一致 损伤程度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闭合性损伤
脊柱发生过度活动 骨折、脱位 脊椎附件损伤、韧带 脊髓供血血管的损伤
脊髓损伤的病理基础
17
按照损伤部位或程度
脊髓震荡:最பைடு நூலகம்微的脊髓损伤
强烈震荡后立即发生弛缓性瘫痪
脊髓挫伤与出血:实质性破坏 脊髓断裂:脊髓连续性中断 脊髓受压:骨折、椎间盘压迫脊髓 马尾神经损伤:L2以下骨折脱位可以造成马尾神
前根病变
瘫痪呈节段性 根性疼痛 节段性感觉障碍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27
神经丛病变
一个肢体的多数周 围神经瘫痪/感觉障碍
周围神经病变
感觉障碍与瘫痪的 分布与周围神经分 布相关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28
急性脊髓灰质炎 急性感染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症) 臂丛神经炎 多发性神经炎 桡神经麻痹 尺神经麻痹 腕管综合征 腓总神经麻痹
下运动神经元
脊髓前角细胞 闹神经运动核及其轴
突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22
皮层运动投射区和上运动神经元路径受到病变 的损害
各种不同类型的瘫痪
瘫痪肌张力增高 腱反射亢进 浅反射消失 连带运动 病理反射 瘫痪肌肉不萎缩 电测验无变性反应
脊髓损伤PPT参考幻灯片
5
临床特点 功能障碍
感觉障碍 运动障碍 括约肌功能障碍
传入神经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颈段脊髓损伤 日常生活能力障碍
中枢
传出神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感受器
6
效应器
主要功能障碍
运动障碍:肌力、肌张力、反射的改变 感觉障碍: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感觉的减退消失或感觉异常 括约肌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膀胱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功能障 碍(尿潴留、尿失禁、排便障碍)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排汗功能和血管运动功能障碍 颈段脊髓损伤:四肢瘫;胸、腰段脊髓损伤-----截瘫 日常生活能力障碍
3
病因
外伤(交通事故、坠落、跌倒等)
脊柱、脊髓发生的肿瘤及血管畸形 分布到脊髓的血管阻塞 脊髓的炎症 脊髓被压迫 其他疾病:先、后天畸形,脱髓性变性疾病、代谢
性疾病,脊柱结核等
4
脊髓节段及其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一对脊神经所相连的一 段脊髓称一个脊髓节段
脊髓有31个节段 颈节 (C) 8 胸节 (T) 12 腰节 (L) 5 骶节 (S) 5 尾节 (Co) 1
38
预防及康复护理
(1)密切观察心率、脉搏的变化,护理操作时尽量减 少刺激患者
(2)气管内刺激(吸痰)有可能引起心搏骤停,必要 时按医嘱预防性应用阿托品,吸痰操作动作轻柔, 预防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康复护理措施——恢复期
ADL的护理(床上活动、就餐、洗漱、更衣 、排泄、移动, 使用家庭用具等)
33
康复护理措施——恢复期
假肢、矫形器、辅助器具 使用的护理
34
康复护理措施——恢复期
离床期康复护理训练指导 回归社区家庭准备期康复指导 患者及家属的康复健康教育
临床特点 功能障碍
感觉障碍 运动障碍 括约肌功能障碍
传入神经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颈段脊髓损伤 日常生活能力障碍
中枢
传出神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感受器
6
效应器
主要功能障碍
运动障碍:肌力、肌张力、反射的改变 感觉障碍: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感觉的减退消失或感觉异常 括约肌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膀胱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功能障 碍(尿潴留、尿失禁、排便障碍)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排汗功能和血管运动功能障碍 颈段脊髓损伤:四肢瘫;胸、腰段脊髓损伤-----截瘫 日常生活能力障碍
3
病因
外伤(交通事故、坠落、跌倒等)
脊柱、脊髓发生的肿瘤及血管畸形 分布到脊髓的血管阻塞 脊髓的炎症 脊髓被压迫 其他疾病:先、后天畸形,脱髓性变性疾病、代谢
性疾病,脊柱结核等
4
脊髓节段及其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一对脊神经所相连的一 段脊髓称一个脊髓节段
脊髓有31个节段 颈节 (C) 8 胸节 (T) 12 腰节 (L) 5 骶节 (S) 5 尾节 (Co) 1
38
预防及康复护理
(1)密切观察心率、脉搏的变化,护理操作时尽量减 少刺激患者
(2)气管内刺激(吸痰)有可能引起心搏骤停,必要 时按医嘱预防性应用阿托品,吸痰操作动作轻柔, 预防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康复护理措施——恢复期
ADL的护理(床上活动、就餐、洗漱、更衣 、排泄、移动, 使用家庭用具等)
33
康复护理措施——恢复期
假肢、矫形器、辅助器具 使用的护理
34
康复护理措施——恢复期
离床期康复护理训练指导 回归社区家庭准备期康复指导 患者及家属的康复健康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神经8对 胸神经12对 腰骶神经各5对 一对尾神经
脊神经自脊髓发出后,除上2对颈神经向上外,其
余均走向下外,如起自腰膨大的神经根则纵行形 成马尾
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
6
发病率
我国
34.3人次/每百万人次(上海市1991年) 估计我国每年发生1万例脊髓损伤
3.3~45.9人次/每百万人次 日本新宫报道1990年发生脊髓损伤4876例,为50/100万人 大多数国家每年新增8千~1万人次 其中大多数是16~30岁
A,B 脊髓中央管综合征 C 脊髓半切综合征 D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16
过伸伤
韧带撕裂
17
颈髓中央综合征
定义
损伤平面以下 脊髓功能部分受损 上肢远端运动功能不同程度丧失 括约肌功能受累 不同程度感觉丧失
占创伤性颈髓损伤
44%
18
完全性脊髓损伤:预后差
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完全消失,不出现球海 绵体反射。见于胸12椎以上的骨折 Holdsworth等认为完全性截瘫48小时而无丝 毫恢复者,其功能将永久丧失
13
临床分类
脊髓震荡
最轻的脊髓损伤,脊髓受到强烈震荡后立即发
生弛缓性瘫痪,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 射及括约肌功能全部丧失,在组织学上无病变, 只是暂时性功能抑制,在数分或数小时内可以 完全恢复
脊髓损伤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完全性脊髓损伤
14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预后相对较好
前脊髓综合症
原发性脊髓损伤
脊髓震荡
脊髓遭受强烈震荡后脊髓功能处于暂时性抑制状态、弛 缓性瘫痪、数小时至2天开始恢复、无后遗症。是最轻 的脊髓损伤
①血管损伤; ②神经细胞损伤; ③神经纤维脱髓鞘变 化;有不同程度瘫痪表现,有后遗症;程度不同,表现 不同,预后不同 伤后4小时断端灰质出血、坏死,白质无改变;24小时 断端中心损害,白质开始坏死;伤后72小时达到最大程 度,3周病变结束成为
男女比例:男性占85%
发展中国家
全瘫占75%、不全瘫占25% 全瘫与不全瘫比例为22:78 抢救处理及时
7
发达国家
分类
原发性脊髓损伤
继发性脊髓损伤
8
脊髓损伤分型
原发性
脊髓的直接屈、伸、旋转 骨块或椎间盘的压迫
继发性
炎性反应 神经细胞凋亡
9
脊髓水肿
椎管内出血
12
继发性损伤病理生理
脊髓微循环障碍学说 自由基与脂质过氧化 离子内环境失衡
神经毒性学说
有研究发现线粒体的破坏、溶酶体的释放、有
毒自由基的产生与脊髓损伤后功能的丧失有关。 也有人认为伤后去甲肾上腺素的增加,暂时抑 制白质功能,引起血管痉挛,造成脊髓自行破 坏和永久性的功能丧失
脊髓损伤
上海交通大学九院临床医学院
1
男性,40岁 高处坠落伤 右上肢麻木无 力,右肩疼痛、 活动受限3天
2
3
C3C4骨折合并不全瘫
4
定义
由于椎体的移位或碎骨片突出于椎管内,使脊髓 或马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截瘫:胸腰段以下 四肢瘫:颈段颈髓
5
脊髓损伤
解剖概要
脊神经共有31对
23
神经功能评估
24
并发症
呼吸衰竭与呼吸道感染 泌尿生殖道的感染与结石 压疮 体温失调
25
呼吸衰竭与呼吸道感染
胸式呼吸
肋间肌 膈肌 C345
腹式呼吸
坠积性肺炎 气管切开
上颈椎损伤 出现呼吸衰竭 呼吸道感染痰液不易咳出者 已有窒息者
26
泌尿生殖道感染和结石
胸髄损伤:截瘫
腰髄及脊髓圆椎损伤
会阴部感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 两下肢的感觉和运动仍然保留
马尾综合症
弛缓性瘫痪 没有病理性椎体束征
21
截瘫指数
0 完全正常 1 功能部分丧失 2 功能完全丧失或接近完全丧失 自主运动、感觉、两便
22
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
A级——完全性瘫痪 B级——仅有感觉,感觉保留程度不一,无自主 运动 C级——无功能的运动。部分肌力1~3级,肢体 不能完成功能活动 D级——存在有用的运动功能。主要肌力3~5级, 能行走,但残留一定神经功能障碍如行走不稳等 E级——运动和感觉完全正常
伤后2-3周定期夹管训练、膀胱按摩、训练自主 膀胱 自行插导尿管排尿 感染无法去除尿管者耻骨上膀胱造瘘 脊髓损伤4-6个月,创建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 射弧 多饮水>3000ml/d
27
压疮
常见部位
骶部、股骨大转子、髂嵴、足跟
四度
I
皮肤发红 II 出现水疱、色泽紫黑 III 皮肤全层坏死 IV 坏死深达韧带与骨骼
脊髓挫伤与出血
脊髓断裂
脊髓休克
各种较重的脊髓损伤后均可立即出现损伤平面以 下迟缓性瘫痪 是失去高级中枢控制的一种病理生理表现 2~4周后这一现象可因脊髓实质性损害不同而发 生损伤平面以下不同程度的痉挛性瘫痪
11
原发性脊髓损伤
脊髓受压
移位的椎体、骨片、破碎的椎间盘均可压迫脊髓组织, 及时解除压迫后脊髓功能有可能全部或大部恢复 创伤性反应、缺氧、压迫均可造脊髓组织水肿,伤后 3~6天最明显,持续15天 血肿可压迫脊髓
受伤平面以下运动功能丧失,但位置觉和触觉存在 下肢瘫痪重于上肢
后脊髓综合症
运动存在,感觉异常,行走不稳
中央脊髓综合症
常有颈椎过伸型损伤造成;运动感觉上肢重于下肢,
伤侧运动和本体感觉消失,对侧痛觉和温觉消失
15
脊髓半切综合症(Brown-Sé quard)
脊髓损伤综合征
19
临床分类
脊髓断裂
预后差
脊髓受压
移位的椎体、骨片、破碎的椎间盘均可压迫脊
髓组织,及时解除压迫后脊髓功能有可能全部 或大部恢复
马尾损伤
主要表现为会阴部感觉,运动及相应器官功能
障碍 预后好
20
临床表现
颈髄损伤
四肢瘫 早期为弛缓性瘫痪,2~3周后逐渐表现为痉挛性瘫痪, 出现病理反射和一些浅反射
28
体温失调
自主神经紊乱 受伤平面以下皮肤不能出汗 高热 > 40度 处理
放在空调房间 物理降温 药物治疗
29
早期治疗原则
现场救护
伤员迅速撤离现场、脊柱制动 保持呼吸道通畅 正确搬运与转送 优先处理急诊 休克、颅脑外伤、重要脏器伤、呼吸道通畅 牵引、制动、复位和固定 保持呼吸道通畅 建立静脉通道 X线摄片、CT、MRI
脊神经自脊髓发出后,除上2对颈神经向上外,其
余均走向下外,如起自腰膨大的神经根则纵行形 成马尾
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
6
发病率
我国
34.3人次/每百万人次(上海市1991年) 估计我国每年发生1万例脊髓损伤
3.3~45.9人次/每百万人次 日本新宫报道1990年发生脊髓损伤4876例,为50/100万人 大多数国家每年新增8千~1万人次 其中大多数是16~30岁
A,B 脊髓中央管综合征 C 脊髓半切综合征 D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16
过伸伤
韧带撕裂
17
颈髓中央综合征
定义
损伤平面以下 脊髓功能部分受损 上肢远端运动功能不同程度丧失 括约肌功能受累 不同程度感觉丧失
占创伤性颈髓损伤
44%
18
完全性脊髓损伤:预后差
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完全消失,不出现球海 绵体反射。见于胸12椎以上的骨折 Holdsworth等认为完全性截瘫48小时而无丝 毫恢复者,其功能将永久丧失
13
临床分类
脊髓震荡
最轻的脊髓损伤,脊髓受到强烈震荡后立即发
生弛缓性瘫痪,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 射及括约肌功能全部丧失,在组织学上无病变, 只是暂时性功能抑制,在数分或数小时内可以 完全恢复
脊髓损伤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完全性脊髓损伤
14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预后相对较好
前脊髓综合症
原发性脊髓损伤
脊髓震荡
脊髓遭受强烈震荡后脊髓功能处于暂时性抑制状态、弛 缓性瘫痪、数小时至2天开始恢复、无后遗症。是最轻 的脊髓损伤
①血管损伤; ②神经细胞损伤; ③神经纤维脱髓鞘变 化;有不同程度瘫痪表现,有后遗症;程度不同,表现 不同,预后不同 伤后4小时断端灰质出血、坏死,白质无改变;24小时 断端中心损害,白质开始坏死;伤后72小时达到最大程 度,3周病变结束成为
男女比例:男性占85%
发展中国家
全瘫占75%、不全瘫占25% 全瘫与不全瘫比例为22:78 抢救处理及时
7
发达国家
分类
原发性脊髓损伤
继发性脊髓损伤
8
脊髓损伤分型
原发性
脊髓的直接屈、伸、旋转 骨块或椎间盘的压迫
继发性
炎性反应 神经细胞凋亡
9
脊髓水肿
椎管内出血
12
继发性损伤病理生理
脊髓微循环障碍学说 自由基与脂质过氧化 离子内环境失衡
神经毒性学说
有研究发现线粒体的破坏、溶酶体的释放、有
毒自由基的产生与脊髓损伤后功能的丧失有关。 也有人认为伤后去甲肾上腺素的增加,暂时抑 制白质功能,引起血管痉挛,造成脊髓自行破 坏和永久性的功能丧失
脊髓损伤
上海交通大学九院临床医学院
1
男性,40岁 高处坠落伤 右上肢麻木无 力,右肩疼痛、 活动受限3天
2
3
C3C4骨折合并不全瘫
4
定义
由于椎体的移位或碎骨片突出于椎管内,使脊髓 或马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截瘫:胸腰段以下 四肢瘫:颈段颈髓
5
脊髓损伤
解剖概要
脊神经共有31对
23
神经功能评估
24
并发症
呼吸衰竭与呼吸道感染 泌尿生殖道的感染与结石 压疮 体温失调
25
呼吸衰竭与呼吸道感染
胸式呼吸
肋间肌 膈肌 C345
腹式呼吸
坠积性肺炎 气管切开
上颈椎损伤 出现呼吸衰竭 呼吸道感染痰液不易咳出者 已有窒息者
26
泌尿生殖道感染和结石
胸髄损伤:截瘫
腰髄及脊髓圆椎损伤
会阴部感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 两下肢的感觉和运动仍然保留
马尾综合症
弛缓性瘫痪 没有病理性椎体束征
21
截瘫指数
0 完全正常 1 功能部分丧失 2 功能完全丧失或接近完全丧失 自主运动、感觉、两便
22
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
A级——完全性瘫痪 B级——仅有感觉,感觉保留程度不一,无自主 运动 C级——无功能的运动。部分肌力1~3级,肢体 不能完成功能活动 D级——存在有用的运动功能。主要肌力3~5级, 能行走,但残留一定神经功能障碍如行走不稳等 E级——运动和感觉完全正常
伤后2-3周定期夹管训练、膀胱按摩、训练自主 膀胱 自行插导尿管排尿 感染无法去除尿管者耻骨上膀胱造瘘 脊髓损伤4-6个月,创建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 射弧 多饮水>3000ml/d
27
压疮
常见部位
骶部、股骨大转子、髂嵴、足跟
四度
I
皮肤发红 II 出现水疱、色泽紫黑 III 皮肤全层坏死 IV 坏死深达韧带与骨骼
脊髓挫伤与出血
脊髓断裂
脊髓休克
各种较重的脊髓损伤后均可立即出现损伤平面以 下迟缓性瘫痪 是失去高级中枢控制的一种病理生理表现 2~4周后这一现象可因脊髓实质性损害不同而发 生损伤平面以下不同程度的痉挛性瘫痪
11
原发性脊髓损伤
脊髓受压
移位的椎体、骨片、破碎的椎间盘均可压迫脊髓组织, 及时解除压迫后脊髓功能有可能全部或大部恢复 创伤性反应、缺氧、压迫均可造脊髓组织水肿,伤后 3~6天最明显,持续15天 血肿可压迫脊髓
受伤平面以下运动功能丧失,但位置觉和触觉存在 下肢瘫痪重于上肢
后脊髓综合症
运动存在,感觉异常,行走不稳
中央脊髓综合症
常有颈椎过伸型损伤造成;运动感觉上肢重于下肢,
伤侧运动和本体感觉消失,对侧痛觉和温觉消失
15
脊髓半切综合症(Brown-Sé quard)
脊髓损伤综合征
19
临床分类
脊髓断裂
预后差
脊髓受压
移位的椎体、骨片、破碎的椎间盘均可压迫脊
髓组织,及时解除压迫后脊髓功能有可能全部 或大部恢复
马尾损伤
主要表现为会阴部感觉,运动及相应器官功能
障碍 预后好
20
临床表现
颈髄损伤
四肢瘫 早期为弛缓性瘫痪,2~3周后逐渐表现为痉挛性瘫痪, 出现病理反射和一些浅反射
28
体温失调
自主神经紊乱 受伤平面以下皮肤不能出汗 高热 > 40度 处理
放在空调房间 物理降温 药物治疗
29
早期治疗原则
现场救护
伤员迅速撤离现场、脊柱制动 保持呼吸道通畅 正确搬运与转送 优先处理急诊 休克、颅脑外伤、重要脏器伤、呼吸道通畅 牵引、制动、复位和固定 保持呼吸道通畅 建立静脉通道 X线摄片、CT、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