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禽遗传资源分类与分布

合集下载

家禽种类——精选推荐

家禽种类——精选推荐

第一节家禽品种一、品种分类家禽品种分类方法有多种,目前公认的是标准品种分类法、《中国家禽品种志》分类法和现代化养鸡分类法。

(一)标准分类法是英、美、加等国家的家禽爱好者、家禽工作者组成的家禽协会,制定了各种家禽品种标准,凡达到此标准的便列入品种志中。

目前较有影响的是《美洲家禽标准品种志》(由美国和加拿大组成)和英国《大不列颠家禽标准品种志》,其中1998年《美洲家禽标准品种志》中收入鸡品种104个,鸭14个,鹅11个,火鸡1个,总计130个品种。

(二)《中国家禽品种志》分类法1979-1982年全国品种资源调查,编写的《中国家禽品种志》,共收入地方品种52个,其中,鸡27个,分为蛋用型、肉用型、兼用型、药用型、观赏型和其他六型。

鸭12个,分为蛋用型、肉用型、兼用型三型,鹅13个,全为肉用型。

(三)现代化养鸡分类法经现代育种方法培育出的品种不象过去那些纯种,大部分是杂交配套品种(或品系),或称配套品种。

这些品种多以公司名称而得名。

目前鸡的配套品种有很多,蛋鸡按其蛋壳颜色分为白壳蛋鸡、褐壳蛋鸡、浅褐壳(粉壳)蛋鸡。

肉鸡分为父系和母系。

1.蛋鸡现代蛋鸡分为白壳蛋鸡、褐壳蛋鸡、浅褐壳蛋鸡三种类型。

(1)白壳蛋鸡:主要来源于白色单冠来航品变种,通过培育出纯系进行品系间杂交,生产商品代。

白壳蛋鸡蛋壳为白色,大部分鸡羽毛也为白色,初生雏鸡可根据羽速自别雌雄。

鸡的体形较小,成年母鸡体重1.6~1.7千克,体质紧凑。

反应灵敏,觅食力强,但神经质,易受惊吓。

性成熟期早,一般4.5~5.5月龄,产蛋多,年产蛋可达到250~290个,平均蛋重60~63克。

目前主要有:北京白鸡、海兰W—36白羽白壳蛋鸡、尼克白鸡、巴布可克B—300、罗曼来航蛋鸡(LSL)等配套品种。

(2)褐壳蛋鸡:育成时多以洛岛红或新汉夏为父系,洛岛白或白洛克为母系培育而成。

褐壳蛋鸡羽毛多为红色,商品代初生雏鸡可根据羽毛颜色自别雌雄。

性情温顺,便于管理,啄癖少,死淘率低。

鸡的品种图片

鸡的品种图片
事业,推出罗曼肉鸡及蛋鸡品种。
种品 1978年罗曼并购了美国海兰公司(Hy-line) 介种 1987年又并购美国尼克公司(H&N)。
绍 1994年罗曼买下美国印地安河肉鸡育种公司 (India-River),旋即于98年又将其出售。
专注于蛋鸡的育种。2000年起,单就罗曼家禽育
种公司言,在全球蛋鸡市场上即占有四分之一的

品 国 外 种品 介种

固始鸡
兼用型,原产于河南省固始县和安 徽省霍丘等相邻地区。存栏量4000 万~5000万只。
外观清秀,体形细致紧凑呈三角形, 神经质。尾形独特,有“直尾型” 和“佛手型”两种。单冠为主,也 有其他冠形。喙、胫以青色为主, 皮肤白色。羽毛复杂,但以黄羽和 红羽为主。成年公鸡平均体重 2.0~2.5千克,母鸡1.25~2.25千克。 开产日龄180日龄,年产蛋 140~160枚,平均蛋重51.4克,蛋 壳红褐色。
毛颜色淡。公鸡的芦花横斑白道宽,
母鸡的芦花横斑白道窄。单冠和耳叶
洛克品种有芦花洛克、白 均为红色,喙、胫和皮肤均为黄色,
洛克、浅黄洛克、银纹洛 6~7个月龄开产,年产蛋量为170~180
克、鹧鸪色洛克、哥伦比 亚色洛克和蓝色洛克等七
枚,蛋重50~55克,蛋壳浅褐色,成年 公鸡平均体重为4.3公斤,母鸡为3.5公 斤。
家禽育种公司,即哈伯德伊沙公司。
绍 2003年6月脱离出梅里亚集团,并一次成立了 新的蛋鸡育种公司---伊沙家禽育种公司。
伊莎公司的产品包括褐壳蛋鸡、白壳蛋鸡、粉 壳蛋鸡和散养蛋鸡。其品牌有伊沙、巴布考克 和雪佛。

巴布可克B-300
品 国 外
由美国巴布可克
种品 介种

家禽品种分类课件(共28张PPT)《家禽生产技术》

家禽品种分类课件(共28张PPT)《家禽生产技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瓢鸡
属肉蛋兼用型品种。瓢鸡体型小而 紧凑,无尾椎骨,尾部羽毛下垂, 臀部丰腴圆滑,形似葫芦瓢。具有 特殊的免疫系统,抗逆性强,肉质 鲜美,肉骨比高。
2009年列入云南省省级畜禽遗传 资源保护名录,2010年列为国家 畜禽遗传资源,2011年录入《中 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家禽志》。 2011年10月统计数量3.0万多只。
现代化品种分类法
• 蛋鸡系
• 白壳蛋鸡系 • 褐壳蛋鸡系
• 肉鸡系
• 白羽肉鸡 • 黄羽肉鸡
来源分类法
• 地方品种:仙居鸡,寿光鸡等 • 培育品种:北京白鸡,哈尔滨白鸡等 • 引入品种:罗曼鸡,AA鸡等
二、经济类型及代表品种
☺外来标准品种 ☺我国标准品种 ☺我国地方禽种和选育三黄鸡品种
外来标准品种
大围山微型鸡
产于屏边县,是中国稀有鸡种之一,属 肉蛋兼用和竞技观赏型。微型鸡适应性 及抗病力强,体躯丰满,胸肌、腿肌特 别发达,骨骼细,产肉率高,低脂肪, 低胆固醇,肉香而细嫩,被当地群众称 之为“香鸡”。 2009年列入云南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 保护名录,2011年录入《中国畜禽遗 传资源志•家禽志》,2010年数量有 6000只左右。
丝羽乌骨鸡 腾冲雪鸡
产于云南省腾冲北部和东部。全 身羽毛为扁羽,颜色雪白无斑。 皮肤、肌肉、骨质均为黑色,内 脏及脂肪浅黑色。 1997年云南省畜禽品种资源补充 调查时发现,2011年列入《中国 畜禽遗传资源志•家禽志》。 2010年统计数量2.2万只。
版纳斗鸡
属玩赏鸡种。皮肤白色,无胫羽,趾羽 四趾、两腿间距较宽,威武好斗。
【照片(公)】
北京油鸡
【照片(母)】
(三)云南省地方鸡种资源介绍

浅谈中国畜牧兽医类农业文化遗产的分类和展望

浅谈中国畜牧兽医类农业文化遗产的分类和展望

佘玥浅摘要: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的农业生产系统。

这些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和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等。

畜牧兽医类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首先搞清楚其分类、特征,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基础研究工作。

关键词: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畜牧兽医;分类;展望畜牧兽医类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农业产品、丰富的生物资源、完善的知识技术体系以及较高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价值,对我国农业文化传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功能拓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1,2]根据目前的研究基础,可将畜牧兽医类农业文化遗产划分为8类,即遗址类、物种类、技术类、工具类、文献类、特产类、景观类和聚落类。

[1,3,4]本文将其加以概括,以期能够为农业文化遗产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为其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畜牧兽医类农业文化遗产的分类(一)遗址类主要指遗址本身以及遗址中挖掘出的家畜遗存。

动物遗骸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人类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

畜牧类农业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渔猎遗址和游牧遗址。

目前发现的渔猎遗址主要有内蒙古兴隆沟遗址、内蒙古复合沟遗址、内蒙古二道井子聚落遗址、辽宁新乐遗址、辽宁小珠山遗址、辽宁牛河梁遗址、辽宁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吉林万发拨子遗址、黑龙江昂昂溪遗址、黑龙江新开流遗址、福建齐和洞遗址。

游牧遗址主要有四川刘家寨遗址、西藏卡若遗址、西藏小恩达遗址、西藏曲贡遗址、西藏昌果沟遗址、青海宗日遗址、新疆东黑沟遗址、新疆孔雀河遗址、新疆罗布泊小河遗址、新疆海洋古墓群、新疆尼雅遗址。

(二)物种类指人类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驯化和培育的动物种类,具有地方代表性。

我国的畜禽遗传资源约占世界总量的六分之一,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据记载,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主要包括猪、鸡、鸭、鹅、特禽、黄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马、驴、兔、梅花鹿、马鹿、水貂、貉、蜂等20个物种,已认定畜禽品种576个。

鸡的品种

鸡的品种

五)浦东鸡(又称九斤黄)
产地(或分布):产于上海 市南汇、奉贤、川沙等地。由于 产地在黄浦江以东的广大地区, 故名浦东鸡。
数量:1980年为1万余只。
主要特性:属肉蛋兼用型品种,体型较大,属慢羽型品种。公 鸡羽色有黄胸黄背、红胸红背和黑胸红背三种。母鸡全身黄色,有 深浅之分,羽片端部或边缘有黑色斑点,因而形成深麻色或浅麻色。 公鸡单冠直立,母鸡冠较小,有时冠齿不清。初生重为36.4克,成 年体重公鸡为3550克,母鸡为2840克。屠宰测定:12月龄公鸡半净 膛为85.11%,全净膛为80.06%;母鸡半净膛为84.76%,全净膛为 77.32%。开产日龄平均208天,最早150天,最迟294天。年平均产 蛋130枚,最高216枚,最低86枚。蛋重为57.9克,蛋壳褐色、浅褐 色居多。
4、品变种:在品种中据羽毛、冠形等的不同划分为不同有品变 种。
5、品系:在品种和品变种下按性状特点和选育方法不同划分。 指有突出性状、遗传稳定,不超过品种范围的纯合类群。在生产利用 方面有突出经济价值的称专用品系;如肉用、蛋用、兼用、专用等。 在一个繁育体系中配套位置固定,具有专门特点的称专门品系。配套 系指用于配套杂交的专门化品系。现代家禽生产多采用四系配套杂交
2、标准品种:指经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培育,按照 国际育种组织制订的标准进行鉴定的种禽群体。也称育成 品种或纯种。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育成的,特点是有较好 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遗传性能稳定,生产性能高,要良 好的饲养管理条件和经常的选育工作来维持其特征。
3、现代禽种:幻灯片 30
仙居鸡 固始鸡 萧山鸡 寿光鸡 浦东鸡
膛为82.96%,全净膛为72.2%。 开产日龄为180天,年产蛋为 180~200枚,高者可达200枚以 上,蛋重为42克左右,壳色以浅 褐色为主,蛋形指数1.36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11.09•【文号】农办牧〔2016〕43号•【施行日期】2016.11.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农办牧〔2016〕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局(厅、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医兽局:为进一步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工作,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有关规定,我部制定了《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农业部办公厅2016年11月9日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畜禽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农业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为进一步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促进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畜牧法》,制定本规划。

一、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已发现地方品种545个,约占世界畜禽遗传资源总量的1/6。

近年来,按照“依法保护、科学利用”的原则,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着力强化政策支持、科技支撑和法治保障,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取得显著成效。

表1 我国地方畜禽遗传资源数量统计表畜种地方品种(个)国家级保护品种(个)省级保护品种(个)其他品种(个)猪90423216牛94214726羊101275222家禽175499729其他85203233合计545159260126保护利用机制进一步完善。

充实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专家队伍,山西等14省(区、市)成立了省级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为深入开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完善原产地保护和异地保护相结合、活体保种和遗传物质保存互为补充的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

第二章 中国牛、羊、猪、家禽亚科家畜的起源系统

第二章 中国牛、羊、猪、家禽亚科家畜的起源系统

第二章中国牛、羊、猪、家禽亚科家畜的起源系统第一节中国牛亚科家畜起源系统牛亚科(Bovinae)属于牛科,亦即洞角反刍科(Bovidae)。

牛科包含6个亚科47属共127个物种。

其中,牛亚科(Bovinae)和羊亚科(Capvovinae)中包含家畜。

牛亚科动物的分类学系统如下。

牦牛和野牦牛保留了动物学界发现它们时拟定的不同学名,但实为同种。

准野牛属的“印度野牛”,我国称“堨”,分布在缅甸、中国、印度三国边境地带,又称“云南野牛”或“亚洲野牛”。

水牛属中的亚尼水牛是亚洲水牛的野生始祖种群,现今仍然栖息在斯里兰卡、印度东南部的偏僻湿地;两种山地安诺亚水牛是20世纪80年代才确定的新种,彼此间和低地安诺亚水牛之间的形态、特征、核型都不同。

牛亚科各物种的染色体数与核型如表2-1所示。

一、黄牛1、世界黄牛的起源系统家牛或称黄牛、欧洲牛(学名:Bos primigenius taurus)是哺乳类偶蹄目牛科牛亚科牛属中一群已经驯化的动物。

这种群居动物的祖先为原牛,大约8千年前被人类驯化成家养的牲畜。

史前在欧亚大陆广泛分布的原牛(auroch,Bos primigenius)是世界各地家牛的始祖。

其遗骨在我国黑龙江、黄河、长江流域,中亚,西亚,欧洲东部、西部的新石器文化地层都有出土。

黄河流域牛的驯化史,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伏羲氏时代(大约公元前8000年之前);据《尚书》、《史记》的记载,至尧(yao)舜(shun)时代(大约公元6000年)牛已家养。

黄河中、下游流域田野考古业已掘获的证据,也确定当地养牛历史的发端,底限应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300年。

但是,关于原牛在驯化前是否已分化为不同的类型,长期以来,有不同的见解。

达尔文(1968)认为,无肩峰的家牛起源于原牛,瘤牛起源于不同的野生种。

C.Keller(1919)认为,野生爪哇牛(Banteng),即目前确认为Bibos javanicus 的野生牛)是瘤牛的始祖。

家禽学

家禽学

白科尼什鸡(White Cornish):
原产于英国,是著名的肉鸡品种。 羽毛有褐、白、红色之分,现今的白科尼什鸡, 为豆冠和单冠。羽毛短而紧密,全身羽毛白色, 体躯坚实,肩胸很宽,脚粗壮,体大,早期生 长快,胸肌特别发达。但产蛋量少,蛋壳为浅 褐色。 近年引进白来自由航显性白羽基因,育成肉鸡 显性白羽父系,冠为不完全豆冠。与有色羽母 鸡杂交,后代为白色或近似白色。 目前,主要作父系,与白洛克型母系杂交生产 肉用仔鸡。
现代养禽业突出地表现在养鸡生产上。 高的生产效率:单位鸡蛋、鸡肉消耗工时越来越 少。发达国家一个直接饲养人员可以养数万只蛋 鸡或一年提供40-50万只肉仔鸡,这主要依赖于 高度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及高度的专业分工,饲养 员主要是监视鸡群和操作机器。 我国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鸡场,人均饲养蛋鸡或每 批饲养的肉仔鸡1万只;按全员劳动生产率计算, 每人养蛋鸡2000-3000只,或每批饲养肉鸡2000 只。这主要与我国机械化程度有关。 我国劳动力相对低廉,不需片面追求生产效率。
产蛋行为: (选点)一般在舍内上飞下跃,四处眺望选择产 蛋地点; (临产行为)临产前走近选定的箱前来 回走动观察。确定后慢慢举步进入产蛋箱, 左右摆动其身,使垫草成窝形; (效果行为)产 ; ( ) 蛋后就用喙收蛋到腹下,后离窝回群。并发 出咯咯咯格多格多的特有鸣叫声,在自然光 照下♀鸡上午产蛋较多。 产蛋受光照、温度、饲料和疾病等的影响, 并有一定的规律性。
二、现代养禽业
20世纪40年代后,随着世界养鸡业向现代生产体 系过渡,带动了整个养禽业的发展。 现代家禽业: 以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科学地组织和管理生产, 实现禽业内部的专业化和各个环节社会化; 合理利用家禽的种质资源和饲料资源,建立合 理的家禽业生产结构和生态系统; 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禽蛋和肉的产品率和商 品率,实现高产、优质、低成本的目标,满足 人们生活的需要。

我国地方鸡种遗传

我国地方鸡种遗传

蛋白质和同功酶座位的多态性
蛋白质和同功酶座位多态性分析在我国地方 鸡种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广泛应用,特别是在 80年代和90年代初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检测 的座位主要集中在Tf、Es一1、Es一2、Amy 一1、Akp一1、Akp一2等。10多年来的工作 基本上覆盖了全国主要地方鸡种。
DNA水平的遗传多样性
五爪黑胫
丝毛黄胫
三叶冠
乌肤
绿壳蛋
粉壳蛋
白壳蛋
褐壳蛋
矮小型
一些成果
丝毛乌骨鸡具有明显的遗传特点,外形表现 为“十全”,乌骨鸡的肤色的遗传方式是由 常染色体基因和性染色体基因共同作用的结 果,肤色表现为伴性遗传,丝毛是常染色体 上的基因控制,对平羽表现为隐陛(杨昌明, 1991);仙居鸡产蛋陛能好,北京油鸡肉质好; 旧院鸡的青色蛋壳对白壳蛋为显性,而且受 一对常染色体控制;四川米易鸡、云南茶花 鸡的矮脚性状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等
微卫星DNA标记
微卫星DNA是指简单重复的DNA片段,它们 一般每个重复单位1~6个碱基,重复数为 10~20次做左右,在真核生物中存在着广泛 的微卫星DNA,在畜禽中目前已开发出许多 的微卫星DNA标记,微卫星DNA多态性是用 于生物多样性分析的一种有效的遗传标记。
王文等(1993)用11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了云 南的地方鸡品种(茶花鸡、尼西鸡、大理漾濞 鸡)和原鸡的mtDNA RFLP,以此来评估家鸡 和原鸡的遗传多样性,探讨品种起源和品种 间的遗传分化关系,在3个家鸡和原鸡中提出 了三种不同的RFLP单倍型 洪夏等(1997)用11种限制性内切酶对福建的 河田鸡进行了mtDNA的物理图谱分析,在不 同个体发现了Sad—A和SacI—B格局
检测方法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态水平的性状,而 后是细胞水平,生理生化水平,特别是近年 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在DNA 水平上研究遗传多样性。近20年来,我国的 遗传和家禽工作者分别在上述几个水平上对 我国地方鸡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鸡的品种简介

鸡的品种简介

绍 发展,各地地方鸡种的品种资源优
势,正逐步转化为市场经济的商品优
势。
国禽 外品种品 种


仙居鸡
又名梅林鸡。蛋用型。产于 浙江省仙居县。有黄、黑、 白三种羽色。现存栏250万 只 。外貌特征:羽毛紧凑, 尾 羽高翘,单冠直立,喙短。 成年体重:公1440克,母 1250克。150天开产,年产 蛋160~180个,蛋重44克, 蛋壳浅褐色。

品国
北京油鸡
种外 介品种
兼用型,原产于北京近郊。 存栏量6000只。
羽色有赤褐色和黄色。冠

羽、胫羽胡须明显。个别 有趾羽。单冠较薄,成年
公鸡2049克,母鸡1730
克,210天产蛋,年产蛋
110个,蛋重56克,褐色
蛋壳。

品国 种外 介品种

浦东鸡
又名九斤黄,兼用型,原产 于上海市浦东,存栏700只。 体型宽大,骨粗,呈三角形体 形,羽毛疏松。单冠,红耳叶 。喙、胫多为黄色。多数有胫 羽。成年公鸡体重4.0~4.5千克 ,母鸡3.0~3.5千克。220日龄 开 产,年产蛋量100~130枚, 平均蛋重58克,蛋壳褐色。
国禽 外品种品 种


寿光鸡
兼用型。原产于山东省寿光县 。存栏3000只。
体型有大中两种体型,骨骼 粗壮,体长胸深,胸肌发达 ,肉质好。单冠。喙、胫和 爪黑 色,皮肤白色。羽毛颜色黑色 。成年公鸡体重3.6~3.8千克, 母鸡2.5~3.1千克。180~240日 龄开产,年产蛋90~150枚,平 均蛋重65克,蛋壳红褐色。
国禽 外品种品 种
介 绍
白洛克
标准品种
国禽 外品种品 种


芦花洛克

中国大学mooc《畜牧学概论(四川农业大学) 》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中国大学mooc《畜牧学概论(四川农业大学) 》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title畜牧学概论(四川农业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100分最新版content第一章总论第一章单元测验1、目前我国主要畜禽养殖业中规模化比重最高的是()。

答案: 肉鸡2、我国饲料产量位列全球()。

答案: 第一位3、目前我国肉类结构中,比重最大的是()。

答案: 猪肉4、近年来,我国肉类和禽蛋总产量均位列世界()。

答案: 第一位5、 2020年5月农业农村部公布了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首次明确了家养畜禽共()。

答案: 33类6、畜牧学的研究对象是()。

答案: 家养畜禽7、野生动物养殖不属于畜牧业的经营范畴。

答案: 正确分析:畜牧学的研究对象是家养畜禽,对应的产业是畜牧业。

8、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答案: 正确分析: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9、我国畜牧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特征明显愈发明显,各主要畜禽生产已形成了相应的优势区域和产业带。

答案: 正确分析:我国畜牧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特征明显,各主要畜禽生产形成了相应的优势区域和产业带。

10、相对而言,畜禽良种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答案: 正确分析:畜禽良种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被称为畜牧业的“芯片”。

11、动物福利原则基本出发点都是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在无痛苦的状态下死亡。

答案: 正确分析:动物福利原则基本出发点都是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在无痛苦的状态下死亡。

12、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畜牧业生产中可以不遵循动物福利原则。

答案: 错误分析:重视动物福利有利于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和减少疾病发生,有利于畜产品安全和贸易。

13、目前我国畜牧生产中的“禁抗”就是要求在所有的生产环节中禁止使用抗生素。

答案: 错误分析:目前我国畜牧生产中的“禁抗”是指饲料全面“禁抗”,并不排除在畜禽治疗过程中按规定使用抗生素。

14、畜禽清洁化生产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川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情况介绍

四川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情况介绍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有关规定要求,2020年5月,农业农村部制定并公布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与《目录》配套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同日发布。

为进一步增强《目录》贯彻实施的针对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名录》修订工作,增加了2020年审定、鉴定通过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和遗传资源,以及遗漏的畜禽品种、配套系和遗传资源,形成《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年版)》,收录畜禽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引入品种及配套系948个。

四川是全国畜禽遗传资源大省,截至目前,列入《名录》的传统地方畜禽品种52个,占全国的9.65%,培育的传统畜禽品种(配套系)14个,占全国的6.28%。

1四川地方畜禽品种列入《名录》情况1.1地方猪品种全国列入《名录》的地方猪品种共83个,其中四川地方猪品种6个,分别是成华猪、雅南猪、湖川山地猪(丫杈猪、盆周山地猪,即青峪猪)、乌金猪(凉山猪)、内江猪、藏猪。

1.2地方牛品种全国列入《名录》的地方牛品种共101个,其中普通牛55个、水牛27个、牦牛18个、大额牛1个。

四川列入《名录》的地方牛品种14个,分别是三江牛、峨边花牛、川南山地牛、甘孜臧牛、凉山牛、巴山牛、平武牛、德昌水牛、宜宾水牛、麦洼牦牛、九龙牦牛、木里牦牛、金川牦牛、昌台牦牛。

1.3地方羊品种全国列入《名录》的地方羊品种共103个,其中绵羊44个、山羊60个。

四川列入《名录》的地方羊品种11个,分别是西藏羊、白玉黑山羊、板角山羊、北川白山羊、成都麻羊、川南黑山羊、川中黑山羊、古蔺马羊、建昌黑山羊、美姑山羊、西藏山羊。

1.4地方家禽品种全国列入《名录》的地方家禽品种共182个,其中地方鸡115个、地方鸭37个、地方鹅30个。

中国家禽遗传资源保护方法及效果评价

中国家禽遗传资源保护方法及效果评价

中国家禽遗传资源保护方法及效果评价中国家禽遗传资源保护是为了保护和利用家禽遗传资源,促进家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保护方法方面主要包括建立家禽遗传资源园和保护区、生物技术保护、存储和鉴定等。

本文将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一、建立家禽遗传资源园和保护区建立家禽遗传资源园和保护区,是通过划定特定区域或建立特定场所,集中保存、繁育和研究传统家禽品种。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保护传统品种,防止因环境变化和杂交育种等因素导致的品种丧失。

家禽遗传资源园和保护区可以提供适宜的环境和优质的饲养管理,保证家禽品种的遗传纯度和繁殖能力,使得这些传统家禽品种能够存活下来。

效果评价:建立家禽遗传资源园和保护区可以有效保护传统品种,防止其因环境变化和杂交育种等因素而丧失。

这种方法能够保证家禽品种的遗传纯度和繁殖能力,使得这些传统家禽品种能够得到恢复和繁衍。

然而,由于资源园和保护区的面积和数量有限,一些较小规模的品种可能无法得到保护,因此还需要将其与其他保护方法相结合,以提高保护效果。

二、生物技术保护三、存储和鉴定存储和鉴定是指将家禽遗传资源进行冷冻保存,并通过鉴定和评估来确定其遗传特征和适应性。

冷冻保存可以将家禽遗传资源长期保存下来,避免因疾病、灾害等原因导致的遗传资源丧失。

而鉴定和评估可以了解家禽遗传资源的遗传特征,并确定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效果评价:存储和鉴定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家禽遗传资源保护方法。

冷冻保存可以长期保存家禽遗传资源,避免了传统纯种家禽品种因各种原因而消失。

而鉴定和评估可以了解资源的遗传特征和适应性,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鉴定结果可以帮助家禽养殖者选择适合自己地区和需求的家禽品种,提高家禽产业的效益。

综上所述,中国家禽遗传资源保护方法包括建立家禽遗传资源园和保护区、生物技术保护、存储和鉴定等。

这些方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家禽遗传资源的完整性和遗传多样性。

第二章 家禽育种

第二章 家禽育种

(1)曾祖代场 (原种场)---整个制种体系核心.

为一级繁殖场提供祖代种鸡。 对原种配套系的各纯系进行选育提高工作。
(2) 祖代场---主要任务是引种、制种与供种。
(3) 父母代场---按固定模式制种,向商品代场供应苗鸡或种蛋。 (4)商品代场 生产商品鸡蛋或肉鸡。
3.随机抽样性能测验体系
(1)功能
检查育种工作的成绩和品系的生产性能。
(2)方法 育种公司申请测验→测验中心接受申请并取样→测验中心孵化和 饲养(在统一条件下)→测验中心公布测验成绩→将测验成绩反馈给申请者和 主管部门。 (3)测验项目

蛋鸡:育雏、育成期死亡率,产蛋期死亡率,开产体重,停产时体重,开产 日龄,入舍鸡产蛋量(141~500日龄),饲养只日产蛋量(141~500日龄),蛋
(三)重要的鸡标准品种 红色原鸡

单冠白来航 横斑洛克 澳洲黑 狼山鸡 二、我国地方家禽品种
洛岛红 乌骨鸡 日本长尾鸡
1989年出版的« 中国家禽品种志» 共编入我国家禽地方品种52个,其中鸡品种27个,鸭 品种12个,鹅品种13个。


蛋用型品种 兼用型品种 鸡 固始鸡 肉用型品种 烟鸡 河田鸡 玩赏型品种 药用型品种 其他品种
蛋的外部品质 蛋的内部品质
蛋形指数、蛋壳颜色、蛋壳强度、蛋壳厚度 蛋白品质、蛋黄品质、血斑、肉斑等。
二、肉用性状 (一)体重与增重 1、生长曲线 2、体重和增重的遗传力 3、早期体重和增重的相关 4、早期体重与其他性状的关系 (二)屠体性能 1、屠宰率 2、屠体的化学成分 3、屠体缺陷 4、腹脂率 (三)体型与骨骼发育

二、荷兰汉德克动物育种集团
(1)伊沙家禽育种公司
汉德克动物育种集团于2005年收购法国伊沙家禽育种有限公司。现有480余名员工, 其旗下共有海赛克斯、宝万斯、迪卡、伊沙、巴布考克等蛋鸡品牌。

中国家禽遗传资源保护方法及效果评价

中国家禽遗传资源保护方法及效果评价

中国家禽遗传资源保护方法及效果评价中国家禽遗传资源是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家禽遗传资源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中国家禽遗传资源保护的方法及效果评价,主要包含以下方面:保存品种资源库、遗传资源调查、保护原种场和保护区、开发利用新品种,以及数量增加、分布扩大、品质提高等方面。

一、保存品种资源库保存品种资源库是保护家禽遗传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建立家禽品种资源库,将各种家禽品种进行收集、保存,以防止资源流失和灭绝。

保存品种资源库的方法包括活体保存、冷冻保存、DNA保存等。

活体保存主要是指在原产地或保种场对家禽品种进行保种;冷冻保存是指将家禽品种的精液、胚胎或种子等进行冷冻保存;DNA保存是指提取家禽品种的DNA并保存于超低温冰箱中。

二、遗传资源调查遗传资源调查是了解家禽遗传资源分布、品种数量、遗传特征等基本信息的重要手段。

通过遗传资源调查,可以掌握家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制定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方法包括文献调查、实地考察、实验研究等。

三、保护原种场和保护区为了保护家禽遗传资源,设立原种场和保护区是非常必要的。

原种场是指专门用于保种的家禽养殖场,保护区是指对某些家禽品种的重要生境进行保护的区域。

通过建立原种场和保护区,可以保障家禽品种的繁殖和生存环境,维护其遗传多样性和种质特性。

四、开发利用新品种开发利用新品种是家禽遗传资源保护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杂交育种、基因工程等手段,可以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满足市场需求。

在开发利用新品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原有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防止资源流失和基因污染。

五、数量增加、分布扩大、品质提高1. 数量增加:通过保种、育种等措施,增加家禽品种的数量,提高其种群规模。

这有助于增加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提高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2. 分布扩大:通过推广养殖技术、拓展市场等方式,扩大家禽品种的分布范围。

(禽生产学课件)第一节家禽品种及杂交繁育体系

(禽生产学课件)第一节家禽品种及杂交繁育体系
★★★
(1)现代鸡种(配套系)的特征
①生产用途专门化。一个品种是突出一项专用性能,无 兼用型。
②生产性能高而稳定。商品杂交鸡的生产性能远远超过 任何标准品种的水平。
③充分利用杂交优势。使亲本的优良基因尽可能通过杂 交在经济性状上表现出来。
①白来航鸡(White Leghorns) 原产于意大利。主 要是单冠白来航鸡,属轻型白壳蛋鸡的优秀品种。
②洛岛红鸡 (Rhode Island Reds) 产于美国。有单冠和 玫瑰冠两个品变种。羽色深红色,目前广泛应用于 褐壳蛋鸡配套系的父系。利用其特有的伴性金色羽 基因,通过特定杂交方式实现后代雏鸡的雌雄自别 。
内按羽毛颜色或冠型等特征划分的类群。
《美洲家禽品种志》和《大不列颠标准品种 志》收录了世界各地主要的标准品种,被国 际家禽界广泛认可。
《美洲家禽品种志》一书编入了被承认的标
准品种。
品种 品变种

104
384

14
31

11
15
火鸡
1
8
总计
130
438
(二)家禽品种简介
1、主要的家禽标准品种
(1)鸡的主要标准品种
③新汉夏鸡(New Hampshires) 育成于美国新汉夏 州。由洛岛红改良选育而成。羽色较洛岛红浅,在 现代蛋鸡育种中起一定作用。冠形为单冠。
④横斑洛克鸡(Barred Plymouth Rocks) 也称芦花鸡, 单冠,属于兼用型。育成于美国。全身羽毛呈黑白相 间的横斑,此特征受一伴性显性基因控制,可以再纯 繁和杂交时实现雏鸡各别雌雄。
⑦澳洲黑鸡(Australorps)原产澳洲的肉蛋兼用型品种, 1945年国内首次从澳大利亚引进该品种鸡于南京。 1949年, 前中央大学教授常宗会由新西兰回国携带澳 洲黑鸡18只, 投放南京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饲养。50 年代,华东农业科研所、 苏北农学院均引用澳洲黑鸡 进行杂交育种。单冠,脚底白色,蛋壳褐色。

我国地方鸡种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我国地方鸡种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我国地方5个鸡种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陶林摘要:对我国地方5个鸡种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状况进行概述,分析品种间、品种内的遗传变异,评估我国主要地方鸡种的群体遗传结构,以期能够对于这些鸡种间的遗传分化有更好地了解,进而对更有效的保护措施有所裨益。

关键词:地方鸡种;遗传多样性我国地方鸡种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基本上以散养方式为主,几乎没有经过高强度的人工选择,从而使我国拥有丰富的遗传资源,1976 年农业部曾组织全国范围内的畜禽资源调查工作, 对畜禽地方品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编辑出版五卷《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 《中国家禽品种志》是其中之一, 卷中包括地方品种52 个, 其中有27 个鸡品种,但近些年来,随着商品化进程的加速,地方鸡种资源受到商业鸡种的严重威胁,地方鸡种资源是鸡育种和生产的物质基础、开展地方鸡种资源评价和种质特性研究等工作, 保护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可以保证鸡育种工作能对环境、疾病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作出及时和有效的反应。

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但通常所说的遗传多样性主要是指种内不同群体之间或同一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

一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越丰富,它对变化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种质越好。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对于了解畜禽起源、品种分化、遗传育种和合理利用遗传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问对我国地方5个鸡种的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状况进行综述,分析品种间、品种内的遗传变异,评估我国主要地方鸡种的群体遗传结构,以期能够对于这些鸡种间的遗传分化有更好地了解,进而对更有效的保护措施有所裨益。

1.1茶花鸡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茶花鸡是我国著名的地方鸡种, 是在云南南部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下, 由原始森林里的红色原鸡( Gallus gallus ) 经长期驯化、选育而成的珍稀热带原始鸡种。

该鸡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州和思茅地区的热带雨林、季雨林植被类型及南亚热带植被类型地区, 产地海拔一般在1 000 m 以下, 气候炎热。

中国家禽遗传资源保护方法及效果评价

中国家禽遗传资源保护方法及效果评价

中国家禽遗传资源保护方法及效果评价中国是农业大国,养殖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家禽养殖是重要的分支之一、然而,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家禽养殖规模的扩大,中国家禽遗传资源面临着严峻的保护问题。

因此,为了保护中国的家禽遗传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首先,保护中国家禽遗传资源的方法之一是建立遗传资源库。

遗传资源库能够对珍稀的、有特殊用途的家禽品种进行收集、保存和管理,以防止因各种原因导致品种丧失。

遗传资源库可以采取冷冻冻存、胚胎冻存、精液冻存等方式对家禽遗传资源进行保存,同时还可以进行基因分型鉴定和保存品种特性的研究。

通过建立遗传资源库,可以有效地保护中国的家禽遗传资源,确保其在未来能够得到合理利用。

其次,通过建立品种改良项目,可以保护中国家禽遗传资源的多样性。

中国家禽遗传资源中存在许多具有特殊用途和独特优势的品种,但由于其适应性不足或产出效益低,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

通过对这些品种进行改良,可以提高其适应性和产出效益,从而推动其传统的养殖方式得到进一步发展。

品种改良项目可以通过选择优良个体进行育种,并利用遗传工程等新技术手段加速育种进程,从而保护并提升中国家禽遗传资源的价值。

最后,评价上述保护方法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可以评价遗传资源库的保存效果。

通过检测库存种源的基因稳定性和品种特性的完整性,评估遗传资源库对于家禽遗传资源保存的效果。

如果保存的种源能够长期保存并且保持原品种的特征,则说明遗传资源库的效果良好。

其次,可以评价品种改良项目的成功程度。

评估经过改良的品种在适应性、产出效益、抗病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判断品种改良项目对家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提升效果。

如果改良后的品种在各项指标上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说明品种改良项目取得了成功。

最后,可以评价家禽遗传资源管理与监管的效果。

通过检测种鸡场、种禽场等单位的管理水平和监管能力,评估其对家禽遗传资源的保护效果。

如果相关单位能够有效地管理和监管家禽遗传资源,并且有较低的基因污染和品种交叉风险,则说明管理与监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雁荡麻鸡遗传资源调查与分析

雁荡麻鸡遗传资源调查与分析

雁荡麻鸡遗传资源调查与分析
吴春琴;孙思维;干贤通;干方本;赵燕;曾涛;田勇;卢立志
【期刊名称】《中国家禽》
【年(卷),期】2017(39)2
【摘要】雁荡麻鸡原产于浙江省温州市雁荡山区,属于蛋肉兼用型品种。

文章从雁荡麻鸡的一般情况、品种来源及数量变化、体型外貌、生产性能、饲养管理、有关雁荡麻鸡的附加信息和对雁荡麻鸡的评估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雁荡麻鸡两个品系的遗传资源信息,旨在为温州市地方鸡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总页数】4页(P67-70)
【作者】吴春琴;孙思维;干贤通;干方本;赵燕;曾涛;田勇;卢立志
【作者单位】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绿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31.89
【相关文献】
1.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雁荡土鸡及其他3个鸡群体遗传多样性
2.雁荡麻鸡保种技术方案
3.皖南黄鸡与雁荡麻鸡杂交F1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研究
4.雁荡麻鸡形成的人文历史原因及开发利用
5.蝉花菌丝体和植物提取物对雁荡麻鸡生产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家禽遗传资源分类与分布
地方遗传资源是长期受自然、生态与人文因素的作用形成的,包括从国外引进、经长期风土驯化,已适应我国特定饲养、生态条件的遗传资源。

大多具独特的外貌特征与经济性状,如黄羽、黑羽、丝羽、芦花羽、胡须、毛脚、五趾、乌皮、矮小、绿壳、竞技等。

我国地形地貌、生态与文化多样性的地理单元中,孕育了丰富的家禽遗传资源。

本志共收录189个家禽遗传资源,其中地方品种172个,鸡107鸭32鹅30鸽2火鸡1,培育5,引进12种。

1、青藏高原区,22.4%土地1.16%资源(藏鸡、海东鸡)
2、蒙新高原区,32.12%土地3.2%资源,吐鲁番斗鸡、拜城油鸡、和田鸡、伊犁鹅、塔
里木鸽、边鸡(0.5)
3、黄土高原区,7.1%土地3.2资源,静原鸡、略阳鸡、太白鸡、卢氏鸡、汉中麻鸭、
边鸡(0.5)
4、西南山地区,11.48%面积25.3%资源,茶花采取、西双版纳斗鸡、瓢鸡、大围山微
型鸡、独龙鸡、瑶鸡(0.5)等31.5个鸡、云南麻鸭、黄褐鸭、三穗鸭、建昌鸭等7
鸭及织金白鹅、四川白鹅、钢鹅等5鹅。

5、东北区,8.26面积2.03资源,有林甸鸡、大骨鸡、籽鹅、豁眼鹅(0.5)。

6、黄淮海区,包括京津鲁及河南、河北大部及安徽、江苏北部,5.09面积10.75资源,
3/4以上面积属黄淮海冲积平原(除胶东、冀北、鲁中南和徐州附近),湖泊多,如
苏北的洪泽湖、骆马湖,山东南四湖(南阳、昭阳、独山、微山)、东平湖、白云
湖,属浅水富营养性(1-2m深)湖泊,并有相当数量的湖滩草地,适合水禽生产。

有北京油鸡、寿光鸡、济宁百日鸡、汶上芦花鸡等13鸡种和北京鸭、微山麻鸭、
文登黑鸭、淮南麻鸭、百子鹅、豁眼鹅(0.5)等5.5水禽。

7、东南区,包括上海、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江西全境,及广西、湖北、
湖南、江苏、安徽大部及河南一部分,13.55面积54.36资源。

七山一水二分田,山
地约占70%,水面7.1%,耕地18.22,地跨亚热带和热带。

有浦东鸡、萧山鸡、仙
居鸡、惠阳胡须鸡、清远麻鸡、杏花鸡、瑶鸡(0.5)、狼山鸡、鹿苑鸡等50.5鸡;
绍兴鸭、金定鸭、连城白鸭、高邮鸭、巢湖鸭、中国番鸭等20鸭;皖西白鹅、雁
鹅、长乐鹅、狮头鹅、太湖鹅、浙东白鹅等21鹅及石歧鸽、闽南火鸡等资源。

自《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家禽志》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