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卢森斯论有效管理者与成功理者的区别
德鲁克领导力:有效领导者VS错误领导者
德鲁克领导力:有效领导者VS错误领导者德鲁克的领导力思想综合了许多理论。
对于德鲁克来说,测试领导力有效性的不是为所欲为的行为;也不是媒体曝光的频率,更不是财富的积累。
有效领导力并不是指强迫他人,用恐惧使人缄默不言,或者利用伤人自尊的手段来强制执行命令。
相反,有效领导力是为了做正确的事情而承担责任。
这就意味着要与人沟通,将大家团结在一个共享的使命和价值观下面,并且为了达成这一使命或者组织的目的而将大家的能量激发出来。
有效领导力不是关于“我”,而是关于“我们”。
一位有效领导者会用尊严来领导其追随者,并且激励他们有所成就。
德鲁克说:“领导力并不是一种具有磁性魔力的个性——那不过是巧舌如簧而已。
领导力也不是‘交朋友和影响人’——那只是阿谀奉承而已……领导力是将一个人的愿景提升到更高层次的视野,将一个人的绩效提升到更高的标准,将个性推到超越常规局限的地步。
”正如我们在关于变革型领导力的讨论中所提及的那样,德鲁克对此的解释是,领导力的责任要求一个领导者时刻寻求并保持其自身价值观和目标与其追随者的价值观和目标之间的一致性,每一个人必须“步调一致”,或者接近这个目标。
因此,取得这种一致性是领导和被领导问题的本质。
艾森豪威尔总统极其强调这一点,他说:“领导力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能够让其他人完全出于自愿来做你希望完成的事情。
”与本尼斯和纳努斯不同的是,德鲁克坚信有效领导力并不是关于特定的领导力特征的,尽管研究这些特征的图书、文章和学术刊物大量存在。
他指出,有些最有效的领导者根本就没有众人高度推崇的那些所谓领导力特征,与所谓“领导力个性”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共同点。
亚伯拉罕·林肯、温斯顿·丘吉尔、杜威·艾森豪威尔、富兰克林·罗斯福、乔治·马歇尔、阿尔弗雷德·斯隆和西奥多·赫斯伯格牧师都是有效的领导者,分别领导着政府机构、私人企业和社会组织。
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共同的、引人注目的个性特征。
《组织行为学》第十二版-罗宾斯-课后讨论题
第1章什么是组织行为学1.对比有效的管理者和成功的管理者方面的研究。
这些研究对于实践中的管理者有什么意义?答:卢森斯和他的同事研究发现,管理者都从事以下四类管理活动:①传统的管理:决策、计划和控制;②沟通与交流:交换日常信息并处理书面材料;③人力资源管理:激励、处分、冲突管理、人员安置和培训;④社交网络:社会化活动、政治活动以及与外部的相互交往。
并且发现不同的管理者花费在这四种活动上的时间和精力相差甚远。
(1)有效的管理者是根据他们工作绩效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他们下属的满意程度和承诺程度来界定的.成功的管理者是根据他们在组织中的晋升速度来衡量的。
两者所关注的点大相径庭。
对于有效的管理者,沟通时间所占比例最大,社交时间所占比例最小.成功的管理者,社交时间所占比例最大,人力资源管理的时间所占比例最小。
两者与管理者在各种活动的时间分配上如图1。
3所示:图1.3各种活动的时间分配(2)这项研究对于理解“管理者在做什么”提供了一些重要启示.平均来说,管理者在四类活动上分别花费20%一30%的时间,包括传统的管理、沟通与交流、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交往。
但是,成功的管理者和有效的管理者对四类活动的重视程度差别很大。
实际上,两者强调的重点几乎正好相反。
这一发现对于长久以来一直以为“晋升是以工作绩效为基础”的假设提出了挑战,它生动地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社交技能和政治技能对组织内部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管理者要想在工作中有效而且成功,就必须开发自己的人际交往技能。
2。
为什么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学科很容易被批评为“不过是些常识罢了”,但物理学或统计学却很少受到这样的批评?答:主要原因是:(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内容就是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是对行为的预测和解释.而每个人都可以看成是行为的研究者,从幼年开始,就在观察别人的活动,通过解读他人,都有可能对别人的行为做出正确预测,其结果常常是被视为真理的常识。
例如,通过组织行为学研究发现在学校举手是恰当的行为,而对于在学校举手行为,几乎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常识。
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
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摘自《管理就是这么简单》by 迈克尔. B. 波特“领导补充了管理,单不能代替管理”------ 约翰。
科特管理的时间和程序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应于20世纪的一个最重要发展,即大型组织的出现而言的。
如果缺乏良好的管理,复杂型组织必将一团糟,进而直接危及到它们的存在。
而有序的管理则赋予组织诸如产品质量,收益等许多重要方面相应的秩序和连续性。
领导者是对于变革而言的。
当今的经济更加富于竞争性,更加倾向于变化不定。
日益迅猛的技术革新,日益增强的国际竞争,市场的放松管制,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生产能力过剩,不稳定的石油卡特尔,垃圾证券的冲击以及劳动力的变化等等,都是导致趋势的要素之一。
而如此变化的结果就是,单纯地重复昨天所做的事或仅仅比昨天改善5%已经难以确保成功了。
在新的环境下,变革日益成为维系生存,增强竞争力的必要条件,而更多的变革总是要求更强有力的领导。
领导和管理,在工作的动机,行为的方式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差异。
管理者只会毫无重点地将事情弄得复杂难办。
他们认为管理等于复杂,就急于表现得比其他人聪明。
他们不能启发任何人。
相反,任何与“管理”联系在一起的特质往往会受到领导者的抵制,比如压抑,控制,让员工处在黑暗中,将他们的时间浪费在报告和细枝末节上,采取“紧逼盯人”的方法等。
这些特质都无法培养员工的自信心。
而且,领导者能以清晰的远景规划启示人们如何将事情做得更好。
譬如罗斯福,丘吉尔与里根。
不能说管理者用一种消极的态度来工作,但是基本上管理者应该是循规蹈矩,即按照企业某种要求来做事情,而不是越雷池半步。
但是领导者就不样了,他完全是用一种个人的,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目标。
只要是对绩效有帮助和有影响的,他可以随时做。
管理者更多地强调一种程序化和稳定性,所以管理总是围绕计划,组织,指导,监督和控制这几个要素来完成,这就是管理的五个要素。
但是领导者就不一样,他强调一种适当的冒险,而这种冒险可能带来更高的回报。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附答案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附答案ZUCC组织行为学简答题第一章什么是组织行为学1)描述三个基本管理技能,并提供一个可以用这些技能处理企业的衰退时期的重点的工作场所的例子。
答:这三个基本管理技能是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是应用专业知识或技术的能力。
人际技能是理解他人、与他人沟通、激励他人、支持他人的能力。
概念技能是具备足够的智力水平去分析和判断复杂的情况的能力。
在企业衰退时期,人际能力在激励员工方面是至关重要,创造一个积极的工作环境降低工作场所人员减少。
技术技能可以在应用专业知识,提高产量方面发挥作用,概念技能,可以用来寻找小的细分市场,分析该行业情况,保持企业继续盈利。
2)解释弗雷德?卢森斯区分成功和有效的管理者。
答: 弗雷德?卢森斯认为成功的管理者是根据他们在组织中的晋升速度来衡量。
有效的管理者被定义根据他们工作绩效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他们下属的满意程度和承诺程度来界定。
成功的管理者使用更多的人际交往技巧,而有效的管理者使用更多的沟通技巧。
3)为什么在我们试图理解组织行为时,用系统研究完善直觉是重要的?答:系统研究指的是通过对事物之间关系的考察,试图解释其中的原因和结果,并把结论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之上。
系统研究包括一些重要的事实和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准确的预测行为的基础。
也就是说,行为不是随机发生的,我们可以找到所有人行为中存在的一些基本的一致性,然后加以修正以反映个体间的差异。
4)通常怎么样确定组织行为学模型的因变量和自变量?答:因变量是我们要解释或预测的关键因素,他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组织行为学者历来强调生产率、缺勤率、流动率和工作满意度。
今天,工作场所偏差行为和组织公民已经被添加到该列表。
自变量因变量变化的假设性原因。
自变量分为个体层面、群体层面和组织层面。
个体层面的变量包括个人特点、能力、价值观、态度、个性、情感、认知、个人决策、学习、和动机。
群体变量包括沟通、领导、权力和政治。
关于卢森斯论有效管理者与成功理者的区别
利开展设置了障碍、增加了组织内部的冲突和内耗。
因此,企业必须改变单纯以工作数量和质量以及下
级对其满足的程度来评价治理者的现状,加强对无
形绩效的评估,不断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Page ▪ 10
10
▪(三)加强治理培训,克服“关系晋升”, ▪ 在不能完全杜绝“权术”在治理者晋升中的作用
时,对已经晋升的治理者进行培训意义就更为重大。 培训包括理论上的培训和实践上的培训。在治理者 被晋升上来后,上级治理人员应逐步下放权力,以 免新晋升人员不能胜任而对企业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但同时也不能不放权,因为这将无法达到培养锻炼 新晋升人员的目的。另外,当下级治理者出现失误 和过错并给企业造成损失时,应追究其直接上级的 责任,以此督促上级治理者在选拔下级治理者时 “任人惟贤”,尽量减少和克服“关系晋升”的发 生。
Page ▪ 6
6
案例分析
▪ 某集团公司目前有一个副总裁的职位空缺,欲从集团公司的9个分厂厂 长中选拔一人添补。其中一分厂的A厂长呼声最高。A厂长工作勤恳, 几乎总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离厂,细心过问厂内的大小事情,对待 下属员工也和蔼可亲,并且这位技术出身的厂长还通过亲自带领实施 技术改造而使企业效益一直保持在各分厂的中上水平。但经过集团领 导的研究最终选定的是二分厂的B厂长。结果一公布,便有反对意见反 馈上来。反对的理由大致有三方面:一是认为B厂长不务正业,不关心 本职工作,而是热衰于“拉关系”:二是尽管二分厂的效益一直名列 前茅,但这与B厂长的非凡背景有关,并非其本人的能力所致;三是二 分厂的大部分工作是由B厂长委派下属完成的,效益是下属创造的,因 此功劳不能记在B厂 “平均”意义上的管理者在传统管理、 沟通、人力资源管理和网络联系这四项活 动中的每一项上大约花费20%——30% 的时间。而“成功的管理者”在对各种活 动的强调重点上与“有效的管理者”则显 著不同,事实上,他们几乎是相反的。 “成功的管理者”十分重视网络联系,他 们用掉近一半时间(48%)来维护网络 关系;而“有效的管理者”则将大部分时 间(合计达70%)用在沟通和人力资源 管理上,其用于网络关系的时间仅为11%, 不到“成功的管理者”的1/4.卢森斯根 据以上的调查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1) 对于“成功的管理者”而言,维护网络关 系对管理者的成功相对贡献最大;从事人 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相对贡献最小。(2) 对“有效的管理者”而言,沟通的相对贡 献最大;维护网络关系的贡献最小。(3) 社交和施展政治技巧对于在组织中获得更 快的晋升起着重要作用。
有效的管理者和成功的管理者有什么区别
有效的管理者和成功的管理者有什么区别.2012-3-19 23:12提问者:匿名我来帮他解答2012-3-29 09:30满意回答在《组织行为学》一书中,定义了几种不同类型的管理者,例如有效的管理者就是工作绩效和下属满意度比较好的,成功的管理者则是在组织中晋升速度较快的。
而这两种类型的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上的时间分配是截然不同的,有效的管理者内部沟通时间占了最大的比例,而成功的管理者则是花了较多的时间发展社会关系。
这个值得我们去仔细思考。
我会认为,有效的管理者还是倾向于既有思路的落实执行,而成功的管理者则是倾向于思维的碰撞开拓。
既有的思路能够执行好落实好,已是相当不错的管理者,但是一个工作的管理思路是什么?发展思路是什么?这并非天生地长,天才灵光乍现产生,是在不断的社交活动中积极的交换思想得到的。
有效的管理者,甚至还谈不上有效的管理者,他们的思维模式会更局限于具体,会倾向于做已知的、已有的事情,一直会这样想,手头上事情这么多都做不完,手下也没有能完成这些任务的人,哪有时间出去玩啊,这样,他就沉溺于现有事务中,无法跳出来看,下属也无法获得较充足的成长空间,下属也养成了只做事情的习惯。
这样,一级级下来,不用想晋升了,只想着基于现有无法扩充的资源就做手头这些事情就好了。
一个稳健发展的公司,拥有有效的管理者就够了,因为已有的思路已经够用了,只要执行好就行了,但实际上我觉得没有所谓的只想稳健发展的公司。
成功的管理者,他积极去拓展社会活动,有时甚至简单的看,貌似还和本职工作无关呢,但是什么是社交,社交的收获是什么?是不经意间的思想碰撞,思路启迪获得的,而能够不断找到合适的人进行思想碰撞都是需要不断的对外联系,积极发展社会关系的。
所谓的社会关系发展,如同焦叔说的,光在办公室里开会能发展出什么来呢?要换个地方,喝茶,吃饭,喝酒,得让别人认可你,并且放开了,后续才有机会聊出火花。
为什么和内部人打交道和外部人打交道截然不同?内外真的有别,如何让别人,非物质利益捆绑在一起的陌生人能够逐步相互认知并愿共享信息思想,并非易事。
从案例中找到管理者能晋升的真正原因
从案例中找到管理者能晋升的真正原因某集团公司目前有一个副总裁的职位空缺,欲从集团公司的9个分厂厂长中选拔一人添补。
其中一分厂的A厂长呼声最高。
A厂长工作勤恳,几乎总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离厂,细心过问厂内的大小事情,对待下属员工也和蔼可亲,并且这位技术出身的厂长还通过亲自带领实施技术改造而使企业效益一直保持在各分厂的中上水平。
但经过集团领导的研究最终选定的是二分厂的B厂长。
结果一公布,便有反对意见反馈上来。
反对的理由大致有三方面:一是认为B厂长不务正业,不关心本职工作,而是热衰于“拉关系”:二是尽管二分厂的效益一直名列前茅,但这与B厂长的特殊背景有关,并非其本人的能力所致;三是二分厂的大部分工作是由B厂长委派下属完成的,效益是下属创造的,因此功劳不能记在B厂长身上。
案例分析:A厂长能够得到公司员工的支持,主要原因一是其勤恳工作,二是对待员工和善可亲,能够与员工建立很好的关系,其中第二个原因可能更能影响员工的支持率。
反对B厂长的原因主要是其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与上级和外部的关系经营上,与员工的关系不如A厂长。
为什么呼声甚高的A厂长没有顺理成章地升任副总,而决策层看中的B厂长却有人明确反对?这可以用卢森斯实验来解释。
卢森斯曾经对450多位管理者进行研究,他发现这些管理者都从事以下四种活动:传统管理(包括决策、计划和控制);沟通(包括交流例行信息和处理文书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激励、惩戒、调解冲突、人员配备和培训);网络联系(包括社交活动、政治活动和与外界交往)。
但是,不同的管理者,花费在这四项活动上的时间和精力显着不同(如表1所示)。
在此,他把工作数量多、质量好以及下级对其满意程度高的管理者称为“有效的管理者”;把在组织中晋升速度快的管理者称为“成功的管理者”。
“平均”意义上的管理者在传统管理、沟通、人力资源管理和网络联系这四项活动中的每一项上大约花费20%——30%的时间。
而“成功的管理者”在对各种活动的强调重点上与“有效的管理者”则显着不同,事实上,他们几乎是相反的。
成功的管理者和有效的管理者
有效的管理者和成功的管理者一、有效的管理者和成功的管理者的含义及进行的管理活动这里所提到的有效的管理者和成功的管理者是指美国组织行为学专家弗雷德·鲁森斯(Fred Luthans)在其《组织行为学》著作中所描述的意义上两种管理者,即有效的管理者是指拥有优秀和忠实的下属以及高绩效团队的管理者。
这样的管理者满足两种标准:①使工作在量和质上都达到很高的绩效标准,②使其下属有满意感和奉献精神。
成功的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相对快速地获得提升的管理者。
对这类管理者的界定只有一个标准——晋升的速度。
那么,在组织中提升得最快的管理者,与在组织中成绩最佳的管理者从事的是同样的活动吗?弗雷德·鲁森斯(Fred Luthans)和他的同事们通过对多个层面多个类型包括零售商店、医院、政府部门、报社、公司总部、金融机构、制造业等的管理者的研究发现,这些管理者都从事以下4种活动。
①传统管理:计划、决策和控制。
观察到的行为有:指定目标、明确实现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分配任务及资源、安排时间表等;明确问题所在,处理日常危机,决定做什么、如何做;考察工作,监控绩效数据,预防性维护工作等。
②日常沟通:交流常规信息和处理案头文件。
观察到的行为有:回答常规程序性问题,接收和分派重要信息,传达会议精神,通过电话接受或者发出日常信息,阅读、处理文件、报告等,起草报告、备忘录等,以及一般的案头工作。
③人力资源管理:激励、奖惩、处理冲突、人员配备和培训。
观察到的行为有:正式的奖金安排,传达赞赏之意,给予奖励,倾听建议,提供团队支持,给予负性的绩效反馈,制定工作描述,面试应聘者,为空职安排人员,澄清工作角色,培训,指导等(制定规章制度并依此进行奖惩不可能被观察到,所以这一范畴没有考虑)。
④社交活动:社会化活动和与外界交往。
观察到的行为有:与工作无关的闲谈,插科打诨,议论流言蜚语,抱怨、发牢骚,参加政治活动以及搞搞小花招,应对外部相关单位,参加外部会议、公益活动等。
成功与有效的领导者
17
三、影响干部职务升迁的因素
我国一项对地(厅)级干部抽样调查显示,在影响职务升 迁的具体因素中,被列在首要因素的依次是: 政绩(52.1%)、 机遇(21.5%)、 关系(18.2%)、 为人处世的方式(3.3%)、
经济实力(2.5%)、
学历(1.7%)
18
从不同职业身份来看,国家机关干部、 党务干部和教科文卫等事业单位的干部 对“政绩”的选择呈递增趋势,而对 “机遇”的选择呈递减趋势。即国家机 关干部更看重“机遇”一些,而教科文 卫等事业单位的干部更看重“政绩”一 些。另外,党务干部更注重“关系”在 干部职务升迁中的重要性。从不同地区 来看,选择的重点虽都集中在“政绩”、 “机遇”和“关系”三个要素上,但相 对而言,中部地区的干部更注重“政绩” 一些
2)权力在领导者和其他成员中的分配是不平等的。 3)领导者能对被领导者产生各种影响。 4)领导的目的是影响被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的目标作出努力 和贡献,而不是为了体现领导者个人权威。
4
3、领导者的角色
人际关系方面: 1)挂名首脑 2)领导者 3)联络者
5
信息传递方面: 4)监听者 5)传播者 6)发言人
6
决策制定方面: 7)企业家 8)资源分配们往往把成功的领导者与有效的领导者 看成一回事,认为成功的领导者必然是有 效的领导者,有效的领导者也就是成功的 领导者,这种看法合乎情理,无可非议。 但是,美国的弗雷德·路桑斯(Fred Luthans) 和他的同事从另一个角度考察管理者,对 “成功的”和“有效的”从概念上做了区 分。
1、成功的领导者 成功的领导者,是根据他们在组织内部 的晋升速度来衡量的,晋升速度快的, 就属于成功的领导者
10
罗宾斯《管理学》课后案例分析答案
第Ⅰ篇导论第一章管理者与管理一、谁是管理者。
(1)管理者:组织中指挥他人活动的人,他们拥有各种头衔。
(2)操作者:非管理人员,他们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别人工作的责任。
(3)组织:指一种有人们组成的,具有明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4)管理者分类: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
二、什么是管理和管理者做什么1、管理的定义。
(1)管理: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这一过程体现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职能成基本活动中。
(2)效率:只输入与输出关系,涉及使完成活动的职员最小化。
(方法)效果:与活动的完成,即与目标的实现相联系。
(结果)两者关系:管理不仅关系到使活动达到目标,而且要做得尽可能有效率。
低水平管理绝大多数是由于无效率和无效果,或者是通过牺牲效率来取得效果。
2、管理的职能。
(1)计划:确定目标,制定目标,制定战略,以及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
(2)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去做。
(3)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以及解决冲突。
(4)控制:对活动进行见空以确保其按计划完成。
3、管理者角色(亨利·朋茨伯格)(1)管理者角色:指特定的管理行为范畴。
①涉及人际关系: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②涉及信息传递: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③涉及决策制定:企业家、混沌驾御者、谈判者。
(2)理者角色与传统管理职能理论的关系:①职能方法仍然代表着将管理者的工作概念化的最有效方法。
②管理者角色实质上与四种职能是一致的。
4、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
(弗雷德·卢森斯)①成功的管理者(提升最快的管理者)强调网络关系活动;而有效的管理者(绩效最佳的管理者)强调沟通。
②两者关系的意义:这个结果指出社交和改治技巧对于在组织中晋升是重要的[从传统管理、沟通、人力资源管理、网络联系活动者]随着层次的晋升,从事更多计划、组织、控制、而从事更少领导。
5、管理者工作的普遍性。
①管理具有某些一般的性质:@㈠无论在组织的哪一个层次上,所有管理者都履行着四种职能,区别仅在于对每种职能强调的程度随管理者在等级结构的位置而变化。
成功的领导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区别
成功的领导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区别作为一个职场人士,我们经常听到领导和管理者这两个词语。
这两个词语有着相同的含义吗?其实,领导者和管理者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在职场中,成功的领导者最终成为了管理者,但成功的管理者并不一定是领导者。
本文将就这个主题展开一些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看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定义。
领导是一种能够驱动团队完成工作的过程和影响。
领导者鼓舞人心,能够让人们对某件事情感到兴奋和激情。
然而,管理是一种即对组织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监督,以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者是在一个组织中的人,指导和监督组织运营的。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领导者是一种过程,而管理者是一种职位。
领导者是将人们团结在一起,鼓动人们去做一些事情的人。
管理者是用计划、组织和监督等方式来达到组织目标的人。
那么,领导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区别又在哪里呢?以下是数个不同点:1. 目标领导者通常会设定一个更为伟大的目标,因为他们能够看到更远的未来。
领导者会鼓励团队不断挑战自我,去迎接更大的挑战。
反之,管理者的目标通常会相对较为实际,注重推动组织更高效地运作。
2. 方法领导者对于如何去实现目标并没有固定的方法。
领导者更倾向于采用开放性的思维模式,尝试新的方法。
管理者较为注重规范与标准化,制定一些更为规范的流程。
3. 观念领导者倾向于先人一步,他们更强调创造力和创新,注重成长。
领导者关注员工的思维和想法,鼓励员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他们在工作之外也会与员工交流,加强人际关系。
反之,管理者更依赖规定和程序,强调员工的指导和监督。
4. 原则领导者比管理者更倾向于采取风险投资,这个在我们熟悉的商业中很常见。
风险投资就是给予金融支持以及志同道合的建议和帮助,让年轻人更快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管理者则更倾向于预测和规避风险。
5. 态度领导者总是很有激情和动力,会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问题。
大部分领导者有着强烈的自信心和自信,追求完美主义。
而管理者则倾向于用更加实际和冷静的态度去面对问题。
成功的领导者与有效的领导者
很多人往往把成功的管理者与有效的管理者看成一回事,认为成功的管理者必然是有效的管理者,有效的管理者也就是成功的管理者,这种看法合乎情理,无可非议。
但是在我看来,两者实质上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来:所谓成功的管理者,一般是根据他们在组织内部的晋升速度来衡量的,晋升速度快的,就属于成功的管理者。
所谓有效的管理者,是根据他们绩效的数量和质量及其下属的满意程度和承诺程度来界定的。
可见,有效的管理者是针对管理效益而言的。
因此,成功的管理者和有效的管理者的区别:成功的管理者有时并不一定就是有效的管理者,有效的管理者有时不一定就是成功的管理者。
换句话说,那些晋升最快的人不一定都是工作最出色的人。
最后这句话应该很清楚的表明了区别,经常有一些晋升很快的人,但不一定表示他们的工作有效。
那么什么是“有效”的学校领导?什么又是“成功”的学校领导呢?我个人认为二者有以下异同点:一、共同点:“有效”的学校领导和“成功”的学校领导,从客观上讲都一定是使得学校取得了正向发展的领导过程,比如体现在学校硬件方面有更大投入、师资队伍更具规模质量、学生升学率就业率均有提升等。
二、不同点:1.“有效”的学校领导多体现在相对规范的客观评价中,比如来自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考核、评估,不同专业的学生能力比赛成绩,大多是可以量化的评价;而“成功”的学校领导除了体现在以上客观评价之外,还更多体现在人们的主观评价中,比如行业内好评增加、媒体的正面宣传报道、师生员工的自豪感提升等方面。
2.“成功”的学校领导过程背后肯定会有被师生员工普遍认同乃至高度称赞的领导者存在;“有效”的学校领导过程背后未必就有被师生员工普遍认同的领导者存在,也许部分“有效”的学校领导者是高结构纬度、低关怀纬度的领导者,他们只是好的管理者,不一定是好的领导者。
3.“成功”的学校领导过程带来的一定有一支与学校发展休戚与共的专业干部队伍,这些人一定是优秀领导者的追随者,他们是源于深层次的认同感而走在一起的团队;而“有效”的学校领导过程未必会成就优秀的队伍。
有效的管理者
第一,为改善组织建设提供依据。对于一个组织而言,所需要的是有效的管理者而不是以快速晋升为标准的成功管理者。并不优秀的人员成功地升到管理高层,就意味着优秀人员的作用受到压制,甚至优秀人员的流失,唯一的结果就是组织内外交困走向衰败。只有有效的管理者提升到高层,才能带领其成员应对各种挑战,使组织有序地发展。提升本身就是一种奖励的方式,这就要求组织要建立正确有效的激励机制,根据绩效来进行评价和奖惩,将奖惩尤其是提升和表现联系在一起,并营造一种支持和鼓励有效的绩效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让有效的管理者得到成功。
9.尽量不抱怨、少发牢骚,保持自信。遇到困难就抱怨和牢骚,是没有信心的表现,既搞坏了自己的心态,也影响了别人乃至整个团队的协作氛围。因此,抱怨和牢骚,要么是你的性格缺陷,要么是你不适合这个岗位。总之要记住,自信才能从容,才能优雅,才能做好工作。
10.对部属鼓励要多于指责。要做好一件事,或完成好一项工作,心态好坏很关键。从管理层面来讲,专制性的管理关注的是命令、强力、迫使的手段,应当说这是较低级的方法,比较适合原始积累阶段的要求。而走向国际社会的现代企业,更注重以启示、激励、鼓动等人性化的管理方法,使团队中的每个人自觉地、有责任心地发挥最大的能力。
3.有效的管理者善于发现和利用“长处”,包括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事的长处和下属的长处。他们还善于抓住有利形势,做他们想做的事。他们不会把工作建立在自己的短处上,也绝不会去做自己做不了的事。
4.有效的管理者应能明辨主次,并集中精力于少数主要的领域,在这少数主要的领域中,如果能有优秀的绩效就可以产生卓越的成果。他们会为自己设定优先次序,而且坚守其设定的优先次序。他们知道:“要事第一。”
管理类管理学原理模拟题2020年(73)_真题-无答案
管理类管理学原理模拟题2020年(73)(总分100,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多项选择题1. 1.美国组织行为学专家弗雷德·卢森斯认为管理者从事的活动包括( )A. 传统管理B. 沟通C. 人力资源管理D. 网络联系E. 生产2. 2.管理学的学习方法有( )A. 唯物辩证法B. 理论联系实际法C. 科学的方法D. 以学代训法E. 系统方法二、判断题3. 3.管理产生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问矛盾的协调。
( )A. 正确B. 错误4. 4.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 )A. 正确B. 错误5. 5.管理学研究的是一般管理,往往以工商企业这种经济组织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 )A. 正确B. 错误6. 6.管理要以人为中心,管理者要创造相应的环境、条件,以个人自我管理为基础。
( )A. 正确B. 错误7. 7.基层管理者所关心的主要是具体的战术性工作。
( )A. 正确B. 错误8. 8.人际技能对于高层管理者比较重要,对于中低层管理者不太重要。
( )A. 正确B. 错误9. 9.所有组织不是需要“成功的管理者”就是需要“有效的管理者”。
( )A. 正确B. 错误三、简答题10. 10.查尔斯·巴贝奇的主要观点有哪些?11. 11.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实质是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12. 12.人际关系学说的主婴观点有哪些?13. 13.简述出现参与式管理思潮的原因。
14. 14.简述管理的概念。
15. 15.简述管理活动和作业活动的关系。
16. 16.简述管理者的概念。
17. 17.简述管理者的分类。
18. 18.简述管理学的概念及特点。
四、论述题19. 19.试述权变理论的主要内容。
20. 20.论述不同层次管理者应重点掌握的技能。
21. 21.论述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
22. 22.对于管理的概念,为什么不存在唯一的定义?你对管理是怎样理解的?23. 23.管理的基本职能有哪些?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4. 24.你如何理解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25. 25.管理的有效性如何衡量?26. 26.有人说:“管理就是正确地做正确的事。
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
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
人们通常会认为,在工作中取得最好成绩的人,也应该是组织中提升最快的人。
但事实并非如此。
Fred Luthans在研究“管理者做什么”的过程中,发现了有效的管理者和成功的管理者的时间分配有所区别。
根据调查研究,这些管理者都从事以下四种活动:
传统管理:决策、计划和控制等;
沟通:交流日常信息和处理文件;
人力资源管理:激励和惩戒、调解冲突、人员配备和培训等;
网络联系:社交活动、政治活动以及组织外部人士的联系。
研究表明,一般的管理者花费32%的时间从事传统的管理工作,29%的时间从事沟通活动,20%的时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19%的时间从事网络联系活动。
但是,不同的管理者花在上述四项活动上的时间和精力有着明显的差别。
如下表所示: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有效的管理者工作绩效的质和量都有很高的绩效标准,其下属有很高的满意度和承诺程度。
成功的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相对快速地获得提升的管理者。
对这类管理者的界定只有一个标准——晋升的速度。
但是,成功的管理者与有效的管理者所关注的工作重点有非常大的不同。
对于成功的管理者,社交时间所占的比例最大,人力资源管理所占的比例最小;而对有效的管理者,沟通所占时间最大,社交时间所占的比例最小。
那些积极发展社会关系的管理者,获得了更多的晋升机会,并享受着职业成功带来的其他奖励;沟通与有效管理者的关系同样明显,那些通过搜寻信息,包括消极信息,并且对于自己的决策做出解释的管理者是最有效的管理者。
成功领导和有效领导
一案例: 王毅和李岳是大学同学,也是最好的朋友,他们毕业后一起进入了富士康科技集团工作,都从生产线组长做起。
在学校时,王毅是学习委员,成绩拔尖,进入职场后把学习的那一套方法应用于工作,很快就熟悉了岗位。
半年时间里,他所管理的生产线产量超过了平行的所有其他生产线,而且良率也处于领先地位,课长经常在会议中点名表扬王毅。
相反,这半年里,李岳的生产线管理得业绩平平,还发生过两次因为操作员失误而造成的机台故障。
还好李岳和设备维修组的人关系挺好,两次都在造成更大影响之前解决了问题,这也正是李岳擅长的地方。
进公司半年,和他称兄道弟的人还真不少,其他的干部都说他为人耿直豪爽,很好相处。
而且他和上级关系也很好,经常陪课长打球,陪部长打牌,陪处长吃饭应酬。
转眼王毅和李岳已经入职两年了,这天,课长的办公桌上放着两份副课长晋升申请,一份是王毅的,另一份是李岳的。
王毅的晋升申请写得工工整整,所获得的表彰,以往的各种绩效一大叠;而相比之下李岳的就显得单薄很多。
不过,虽然这样,课长还是有些犹豫,他还记得曾经答应过李岳会关照关照他的。
此时,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课长接起电话,说了两声“是,知道了”,挂了电话后,迅速地在李岳的晋升申请上签了字。
原来电话是部长打来的,部长言简意赅地说道,李岳的晋升申请是处长要李岳提交的. 王毅工作突出众所周知,是一位典型的有效领导,却无法成为组织中晋升的成功领导,原因何在?二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有效的领导者不全是成功的领导者呢?就组织行为学理论结合中国企业目前的状况分析,原因如下:1.上级领导在人员提拔时的晕轮效应。
拥有成功领导特质的人善于社交,因此很有可能给上级领导留下“能说会道”、“随机应变”、“爱好广泛”此类好的印象,而上级领导在进行人员提拔时,也可能因为这些好的印象造成晕轮效应,认为此人工作能力突出,善于解决问题,能担当大任,因而将之设定为提拔对象。
而那位对组织贡献最大的有效管理者,却因为过多时间投入工作,与上级领导互动不足,工作成绩被上级领导忽略,错失晋升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 11
11
▪(四)扬长避短,合理运甬两类治理者
“成功的治理者”决定企业的效果,因为这类治 理者在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方面具有重 要作用;而“有效的治理者”决定了企业的效率, 因为他们的工作可以确保组织高效率地实现目标。 而只有同时实现了效率和效果的企业才是成功的企 业。
Page ▪ 12
12
▪ 制作者(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贡献率
▪ 黄鹏宇
16.7
▪ 祝泽伟
16.7
▪ 刘晓华
16.7
▪ 顾宇炜
16.7
▪ 陈远航
16.7
▪ 周祁胜
16.7
Page ▪ 13
13
感谢您的关注
更多模板下载>>请到WPS在线模板
利开展设置了障碍、增加了组织内部的冲突和内耗。
因此,企业必须改变单纯以工作数量和质量以及下
级对其满足的程度来评价治理者的现状,加强对无
形绩效的评估,不断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Page ▪ 10
10
▪(三)加强治理培训,克服“关系晋升”, ▪ 在不能完全杜绝“权术”在治理者晋升中的作用
时,对已经晋升的治理者进行培训意义就更为重大。 培训包括理论上的培训和实践上的培训。在治理者 被晋升上来后,上级治理人员应逐步下放权力,以 免新晋升人员不能胜任而对企业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但同时也不能不放权,因为这将无法达到培养锻炼 新晋升人员的目的。另外,当下级治理者出现失误 和过错并给企业造成损失时,应追究其直接上级的 责任,以此督促上级治理者在选拔下级治理者时 “任人惟贤”,尽量减少和克服“关系晋升”的发 生。
▪ 而“成功的管理者”的贡献则主要体现在网络的建立和维护方面,这 一贡献则是无形的,无法以数量衡量,其价值的体现通常也需要较长 的时间,并且其活动常常发生在企业外部,因此不易被察觉。实际上, 这通常是由于没有对“成功的管理者”的无形贡献进行有效评估所导 致的一种评价偏差。
▪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必须在做好有效的管理者的同时,要努力 争当成功的管理者。
Page ▪ 8
8
卢森斯模型对于中国企业管理的启示
▪ 治理界的一项共识是:企业80%的绩效取决于占职工总数20%的治 理者,足见治理者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之大。而治理者的晋升制度,对 于调动治理者的积极性,保证治理活动的顺利进行则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此,在上述分析论述的基础上,本文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治理有如 下建议:
关于卢森斯论有效管理者与成功理者的区 别
弗雷德 卢森斯的简介
▪ 路桑斯(Fred Luthans)博士,国际著名 管理学家,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 (University of Nebraska)的杰出教授,盖 洛普(Gallup)公司首席科学家。曾担任 美国管理学会(National Academy of Management)主席,1997年荣获美国管 理学会杰出教育家大奖,2000年入选美 国管理学会名人廊,在美国管理学会的核 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量位居前5名。 目前担任三本著名期刊的主编,包括《世 界商业》(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组织动力学》(Organizational Dynamics),《领导力和组织研究》 (Journal of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Studies)等。著有《组织 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第 10版),《国际管理》(International Management,第6版 ),其中文版均已 在中国大陆问世。
Page ▪ 5
5
▪ “成功的管理者”与“有效的管理者”对企业的贡献形式是不同的。 “有效的管理者”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沟通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并且 其活动主要发生在企业内部,因此这些贡献能够通过交流例行信息和 处理文书工作的数量,以及激励、惩戒、调解冲突、人员配备和培训 的数量来衡量,且是“有目共睹”的。
Page ▪ 2
2
卢森斯对成功管理者与有效管理区别的调查
▪
研究背景
▪ 卢森斯曾经对450多位管理者进行研 究,他发现这些管理者都从事以下四 种活动:传统管理(包括决策、计划 和控制);沟通(包括交流例行信息 和处理文书工作);人力资源管理 (包括激励、惩戒、调解冲突、人员 配备和培训);网络联系(包括社交 活动、政治活动和与外界交往)。但 是,不同的管理者,花费在这四项活 动上的时间和精力显著不同(如表1 所示)。在此,他把工作数量多、质 量好以及下级对其满意程度高的管理 者称为“有效的管理者”;把在组织 中晋升速度快的管理者称为“成功的 管理者”。
Page ▪ 9
9
▪ (二)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加强对无形绩效的评估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已经熟悉到,对“成功的
治理者”的偏见和误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缺乏对无形绩
效的科学有效的评价系统,才使得“成功的治理者”
的绩效不能及时充分地体现出来。其结果不仅损害
了企业绩效评价的公平性,同时也为治理活动的顺
▪ (一)帮助“成功的治理者”消除偏见,促进治理活动的开展 ▪ 由于“成功的治理者”的绩效经常是无形的,不易评估,所以,当
其被晋升时,人们经常忽视他身上这些无形价值的存在,而冠之以 “玩弄权术”的恶名,并因此遭到员工及其他治理人员的抵制和不配 合,导致其工作难以正常开展,最终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运行, 案例中B厂长碰到的就是这种情形。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成功的 治理者”具有更快的晋升速度,是有其深层原因和客观需要的。因此 企业高层领导应积极采取措施,帮助消除对“成功的治理者”的误解, 以保证其才华能够得到充分施展。为此企业宜大力营造氛围,使员工 熟悉到“成功的治理者”的非凡价值,帮助其尽快建立威信,以促进 企业治理活动的有效开展
Page ▪ 4
4
» 但管理工作则不同,职位的晋升意味着管理层次的升高,而 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处理问题的重点不同,对人的技能要求也 不同。对高层管理者来说,其主要任务是考察环境对企业的 影响,谋求对企业最有利的竞争地位以实现经营目标,要求 其具有根据内外信息确定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的决策能力; 中层管理者作为上下级之间信息联络的桥梁,工作重点则主 要在人际沟通,要求的主要是沟通能力;基层管理者主要是 完成具体工作,这一层次的管理者必须具备具体的操作技能。 由于管理工作的这种独特性,长于操作的管理者未必长于沟 通;长于沟通的管理者又未必长于决策,毕竟这三种技能的 思维方式差异性太大,对人的素质要求亦大相径庭。
Page ▪ 3
3
卢森斯的研究向我们揭示了什么?
– 卢森斯的研究向我们揭示了“有效的管理者”往往不是 “成功的管理者”的现实,同时也归纳出“成功的管理 者”与“有效的管理者”所体现出的不同行为特征。 “晋升基于绩效”的传统假设实际上是认为:一个人在 目前的工作岗位上成绩突出,那么他一定会在更高的岗 位上有所成就。应该说,如果工作责任、工作方式、工 作内容不变,那么这一假设是有其合理性的,因为此时 成绩代表他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及工作态度,这些都 是其未来取得成功的必备因素,如技术领域就具备这样 的特点。
Page ▪ 7
7
▪ 卢森斯从实证角度证实了前面案例所述情形的普遍存在,其中A厂长就是“有 效的治理者”的典型代表,而B厂长则是“成功的治理者”的典型代表。卢森 斯的研究不仅向我们揭示了“有效的治理者”往往不是“成功的治理者”的现 实,同时也归纳出“成功的治理者”与“有效的治理者”所体现出的不同行为 特征,可以说,正是“成功的治理者”所体现出的独特活动特征导致了其在组 织内的迅速‘晋升。但至于为什么这样的活动特征会导致“成功的治理者”的 迅速晋升,卢森斯只提出了“政治技巧”的作用。事实上,这也是许多人对象 B厂长这样的“成功的治理者”所持的普遍看法。对此Pearce和Robinson在他 们1989年合著的Management一书中也曾做过相关论述,他们认为:由于不同 的治理位置对治理者的要求不同,并且现实中许多治理者的治理风格虽然各异 却都获得了成功,所以几乎无法预先精确地指出哪个人肯定会成功或肯定不会 成功。由于缺少明确的标准,在挑选治理者时就可能出现依据“关系”而非绩 效选拔的情况。这就为“政治技巧”在晋升中发挥作用提供了可能,从而在一 定程度上佐证了卢森斯的观点。但他们同时也指出,由于治理人员知道其工作 成败主要依靠于其下属治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因而尽管有“政治技巧”因素的 存在,高层治理者在选择下属治理人员时,仍主要会以被选拔者的能力为主。 所以我们不能认为所有的这类晋升都是“政治技巧”的作用,非凡是在这种现 象如此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就更加说明必然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导致“成功的治 理者”较“有效的治理者”有更快的晋升速度。
Page ▪ 6
6
案例分析
▪ 某集团公司目前有一个副总裁的职位空缺,欲从集团公司的9个分厂厂 长中选拔一人添补。其中一分厂的A厂长呼声最高。A厂长工作勤恳, 几乎总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离厂,细心过问厂内的大小事情,对待 下属员工也和蔼可亲,并且这位技术出身的厂长还通过亲自带领实施 技术改造而使企业效益一直保持在各分厂的中上水平。但经过集团领 导的研究最终选定的是二分厂的B厂长。结果一公布,便有反对意见反 馈上来。反对的理由大致有三方面:一是认为B厂长不务正业,不关心 本职工作,而是热衰于“拉关系”:二是尽管二分厂的效益一直名列 前茅,但这与B厂长的非凡背景有关,并非其本人的能力所致;三是二 分厂的大部分工作是由B厂长委派下属完成的,效益是下属创造的,因 此功劳不能记在B厂长身上。
▪
调查结果总结
▪ “平均”意义上的管理者在传统管理、 沟通、人力资源管理和网络联系这四项活 动中的每一项上大约花费20%——30% 的时间。而“成功的管理者”在对各种活 动的强调重点上与“有效的管理者”则显 著不同,事实上,他们几乎是相反的。 “成功的管理者”十分重视网络联系,他 们用掉近一半时间(48%)来维护网络 关系;而“有效的管理者”则将大部分时 间(合计达70%)用在沟通和人力资源 管理上,其用于网络关系的时间仅为11%, 不到“成功的管理者”的1/4.卢森斯根 据以上的调查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1) 对于“成功的管理者”而言,维护网络关 系对管理者的成功相对贡献最大;从事人 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相对贡献最小。(2) 对“有效的管理者”而言,沟通的相对贡 献最大;维护网络关系的贡献最小。(3) 社交和施展政治技巧对于在组织中获得更 快的晋升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