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音乐教学论文

合集下载

音乐学毕业论文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的探讨

音乐学毕业论文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的探讨

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的探讨【摘要】建立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要使新课标倡导的全新教育理念落实到日常的音乐教学中,建立新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树立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新教学理念,2、建立广泛灵活的渠道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3、采取新手段多角度转变音乐教学方式,4、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模式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和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告诉我们“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这无疑是对已习惯了传统音乐课教学的广大音乐教师的一场“革命”。

因此.建立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要使新课标倡导的全新教育理念落实到日常的音乐教学中.建立新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笔者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树立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新教学理念《新课标》要求初中音乐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且有益于他们解决社会问题,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

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初中音乐教师必须转变原有的课程价值观,多渠道开发音乐课程资源,从多元的视角来审视音乐教学。

我们知道,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大量音乐资源,诸如,礼仪音乐(节日、庆典、队列、迎送、婚丧)、实用音乐(广告、健身、舞蹈、医疗)、背景音乐(休闲、餐饮、影视),这些音乐同大家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教学中,我们应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品位。

在设计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人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8篇)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8篇)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8篇)第一篇:初中音乐教学现状思考一、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1.方法不当音乐教学的效率高低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当下音乐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不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穿新鞋,走旧路”,虽高喊课改口号,但教学依旧因循守旧,沿用传统单一的传授方法,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和激发;(2)“穿新鞋,走歪路”,虽顺应课改要求,采用了课改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但是却不能很好地应用,更甚者,只是走走形式,无法真正发挥这些教学方法的优势。

2.内容单一初中音乐教材的曲目,大都是中外名家的经典之作,它不仅不能满足当下学生的教学对象,而且也不能适应当代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

二、初中音乐教学的改革办法针对以上的几个问题,只有我们采用有效的教学对策,对症下药,才能进一步推动音乐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1.转变观念学校领导应利用课程改革契机,立足音乐学科特点,围绕科学价值,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纠正教师以及学生对于音乐的传统认识和态度,转变师生观念,强调音乐教学在学校发展以及学生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完善方法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音乐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导学生走近音乐,并使学生养成积极参加音乐活动的习惯,促进终身音乐学习。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激发音乐兴趣,培养思考习惯,鼓励音乐创新。

此外,教学中要充分考虑教材要求和学生特点,合理、有效地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3.丰富内容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除了充分发挥音乐教材本身的优势和特点,挖掘音乐作品中的内涵,渗透美育之外,教师应根据初中年龄段学生的音乐爱好,补充一些其他形式的音乐,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与共鸣。

第二篇:初中音乐教学水平提高策略一、促进初中音乐教学水平提高的有效策略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重新认识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初中阶段的教育仍然是以应试科目为主,这是应试教育制度的必然产物,作为初中教师,一定要及时认识到这种教育制度的缺陷,积极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相关教学活动。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优秀范文推荐(共6篇)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优秀范文推荐(共6篇)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优秀范文推荐(共6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论初中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教学方法一.培养学生乐感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原则音乐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与语言类学科相比,音乐学科更重视学生的个人兴趣。

同时,它还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实践以及长久的训练。

首先,音乐学科通过更加直白且明确的方法表达个人情感。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置身于不同音乐曲目所提供的场景之中,真实感受其所表达的感情。

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更深刻的体会音乐的魅力。

这种方式只是学生个人的感官感受,非专业音乐欣赏者亦可以做到。

然而音乐教学则是通过理论教授学生怎样更好的体会音乐的美妙,以及怎样从一个专业的角度评价不同音乐。

由此可见,理论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学生的相关实践。

音乐教学的实践性极强,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可以更深刻的体会相关情感。

学生通过自主创作以及练习相关音乐技巧,从而可以更好的体会乐曲炫技之处。

二.培养学生乐感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具体教学措施(一)合理导入教学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而音乐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个人的投入度有着一定的要求,这就更突出了音乐教学中教学导入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更加注重张扬个性,对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兴趣更大,然而理论教学毕竟存在一定的枯燥性。

因而出现了众多学生对音乐非常感兴趣却不愿意上音乐课的现象。

初中学生由于学业的压力等原因,在音乐课上的积极性远不及小学生来得浓厚。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注重运用有吸引力的手段进行教学。

因此,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的上音乐课,以及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合理导入教学就是指教师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更快的进入教学情境之中。

首先,可以利用传统的教学导入方式,例如讲故事以及成语典故等方式。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音乐教学设计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音乐教学设计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音乐教学设计【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中学素质教育重要组成的音乐课的面貌也发生了大的改观,那么如何经过好的课程设计进一步发挥音乐课的美育效果,提高师生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我认为对新课程音乐课价值的理解,避免设计时的盲区。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音乐教学设计课程设计,理念先导,只有对新理念的深入理解,才能在实践中自觉践行,才能使每日的教学才更有意义,工作也能更丰富有趣。

音乐教师,应首先要克服惯性思维和旧观念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转变自身的观念做起,树立真正“以人为本”的思想,改变过去那种过分关注知识的传授效果,而忽视学生的兴趣、性格、情感等方面培养的错误做法,教学设计中切实创造能使学生获得真正艺术享受的情境,最好能找到情境和学生生活的“契合点”,让学生心灵自觉地受到熏陶和感染,情智和谐发展,这是我们说的音乐课最基本的价值——审美体验价值。

一、对新课程音乐课价值的理解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让学生懂得聆听就行的“独奏者”,这就需要教师切实放下身段,弯下腰来多听听学生们的所思所想,积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善于营造宽容支持的课堂气氛,多诱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只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才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放下心中的顾虑,多多参与音乐课设置的各种活动,也才能更好地发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实现全体大“合奏”。

二、我的一些教学设计学生终要走入社会,平时也离不开与老师、同学的交往。

教师应创设条件锻炼他们的交往协调能力,是教学《欢乐颂》这首歌,我们不能单一设定通过学习,让学生自己有感情而且优美和谐的声音表达歌曲这样的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分成歌唱组、乐器组、舞蹈组,三个组分别表演的前提下,再进行全班合演,这种让学生寻找自己比较擅长的一方面参与到各组活动中的方式,较好地尊重了学生的个人选择权,更重要地是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参与意识,对于课堂来讲,每个学生都不是“局外人”,都通过为小组增光的心理,最后达到全班配合的佳境,最重要的是大家的合作精神提高了,是音乐这一纽带联结了同学们彼此,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发展,让她们从中体味到合作的快乐,这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不无裨益,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上没有哪样工作,是完全由个人力量就解决得了的,所以,音乐课的社会交往价值同样不可忽视。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有效教学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有效教学

探索篇•课改论坛《初中音乐新课程论》中提出:在音乐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音乐乐感,创新教学机制体制,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整体学习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课堂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意识,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中,教师普遍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即在上课之前按照课程标准进行备课,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唱歌。

这种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会提升学生的音乐专业素养。

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改变以往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很有必要。

本文通过分析三种新型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希望为新课改下的初中音乐有效教学提供借鉴。

一、引入“微课”模式,促进有效教学“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上课之前先录制一个小视频,在小视频里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一一解读,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后面学习的顺利进行,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参与意识,促进了有效教学。

例如,在教学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五单元《友谊之歌》第一课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唱《友谊天长地久》这首歌,同时掌握二步声的演唱技巧和唱歌时的节奏感,分析体会友情的真挚和离别的感情。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给学生播放提前录制好的小视频,在视频里面重点讲述了二步声的演唱技巧、生节奏的练习、熟节奏的练习、弱起小节的唱法等,同时还给学生分析了本歌的演唱技巧和抒情表达特点,使学生对整首歌有一个宏观的认识,以便后面的歌曲练习。

“微课”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有了熟悉的了解,理解了专业的音乐理论知识,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音乐乐感,提升了对音乐的欣赏水平,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和音乐专业素养的提高,从而促进了教师的高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二、合理使用多媒体,促进有效教学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引进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

多媒体技术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动态的图画、优美的音乐和形象的视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从而促进了有效教学。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8篇)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8篇)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8篇)第一篇:初中音乐教学现状思考一、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1.方法不当音乐教学的效率高低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当下音乐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不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穿新鞋,走旧路”,虽高喊课改口号,但教学依旧因循守旧,沿用传统单一的传授方法,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和激发;(2)“穿新鞋,走歪路”,虽顺应课改要求,采用了课改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但是却不能很好地应用,更甚者,只是走走形式,无法真正发挥这些教学方法的优势。

2.内容单一初中音乐教材的曲目,大都是中外名家的经典之作,它不仅不能满足当下学生的教学对象,而且也不能适应当代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

二、初中音乐教学的改革办法针对以上的几个问题,只有我们采用有效的教学对策,对症下药,才能进一步推动音乐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1.转变观念学校领导应利用课程改革契机,立足音乐学科特点,围绕科学价值,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纠正教师以及学生对于音乐的传统认识和态度,转变师生观念,强调音乐教学在学校发展以及学生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完善方法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音乐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导学生走近音乐,并使学生养成积极参加音乐活动的习惯,促进终身音乐学习。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激发音乐兴趣,培养思考习惯,鼓励音乐创新。

此外,教学中要充分考虑教材要求和学生特点,合理、有效地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3.丰富内容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除了充分发挥音乐教材本身的优势和特点,挖掘音乐作品中的内涵,渗透美育之外,教师应根据初中年龄段学生的音乐爱好,补充一些其他形式的音乐,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与共鸣。

第二篇:初中音乐教学水平提高策略一、促进初中音乐教学水平提高的有效策略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重新认识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初中阶段的教育仍然是以应试科目为主,这是应试教育制度的必然产物,作为初中教师,一定要及时认识到这种教育制度的缺陷,积极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相关教学活动。

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下音乐教学论文

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下音乐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学随着国家《初中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新课程的逐步深入的实施,我国音乐基础教育已迈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采用音乐教学的多种模式,更有利于发展和开发初中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使其智力得以提高。

现代教育需要改革,重视音乐教育,必须从教师做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促进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任重而道远。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对初中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音乐教师成为课程决策者传统音乐课程致使教师成了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这样较多的丧失了独立性和创造性,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和教师个人知识的展示。

现在的新课程中本来就有的那些不确性,比如:允许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元价值取向的表现;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较大的创造的空间,得分点大大减少和淡化,得分点不在起支配作用,教师要费很多时间查找资料,补充教材内容;不使用统一规格或评价标准,提倡个别化教育;可以增加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可以增加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可支配因素等。

这样以来,教师就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主体而存在,教学具有了多样性,生成性,它要求教师成为课程和教材的决策者,从而为教师根据条件和需要创造新内容,创造新形式,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生命价值留下了广阔空间。

二、设计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教师要不局限于课本,把课堂设计成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

如“小小音乐会”活动可以使学生尽情发挥歌唱水平及表演能力,融歌曲、器乐、舞蹈于一体,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我最喜爱的一首歌的小讨论”学生可以说出自己喜欢的歌曲、为什么喜欢,好在哪里等,在讨论中提高了音乐的欣赏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等;还有象“实话实说”的欣赏活动,学生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看法,对音乐的感受,给学生提供发表、评价、感受的机会,形式新颖,学生放松,参与积极;“设计mtv”活动,学生们可以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设计自己的mtv,有的还能利用节假日,把电影剪辑、图片、画面结合起来,兴趣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经典范文6篇)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经典范文6篇)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经典范文6篇)
1. 音乐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关系研究
这篇论文探讨了音乐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影响。

通过研究音乐对学生认知、情感和创造力的培养作用,论文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音乐教学策略。

2. 音乐节奏感培养的方法与实践
本篇论文介绍了一些有效的音乐节奏感培养方法和实践,包括教学设计、教材选择和教学工具运用。

论文还结合实例展示了这些方法的实际应用。

3. 音乐教学中的合作研究策略研究
这篇论文探讨了音乐教学中合作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合作研究策略。

通过对学生团队合作的培养,论文强调了音乐教学对学生协作能力的促进作用。

4. 音乐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本篇论文研究了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论文介绍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和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和实践案例。

5. 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策略
这篇论文总结了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策略。

论文介绍了音乐欣赏的重要性、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音乐理解和欣赏能力的发展。

6. 科技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本篇论文研究了科技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论文介绍了音乐教学中常用的科技工具和应用案例,并提出了如何有效地将科技融入音乐教学的建议和策略。

以上是六篇初中音乐教学论文的经典范文,涵盖了音乐教学中的各个重要方面。

希望能为初中音乐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初中音乐新课改论文,初中音乐新课程论文

初中音乐新课改论文,初中音乐新课程论文

初中音乐新课改论文,初中音乐新课程论文摘要: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音乐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作为教师如何来面对这一切?这就需要我们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同时,还应转变教育观念。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指导下,认识到自身角色的五大转变,让我们的音乐课变得更具生趣,使学生体会到“学海无涯乐作舟”。

从而积极的参与,深刻的体验,真正去感悟音乐,发挥个性。

关键词:角色转变;课堂三无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音乐艺术教育是实现这一理论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这一理论又指导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尊重学生个性、平等交流的学习。

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更新。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因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由此,教师应清楚的认识到自身角色的六大转变。

(一)“权威”向“非权威”转变教师不应以“知识的权威”自居,应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

如在我上《北京喜讯传边寨》一课时,有位学生神色紧张,问其何故,他说要打仗了。

原因是他感受到了音乐节奏的紧凑性。

此时,教师不应将学生对同一音乐的不同感受判以“不正确”的论断,应该加以交流。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双方信息的平等的交流。

教师是非权威,只是信息交换的平台。

(二)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不应做灵魂的工程师,灵魂的预设者,而是心灵的激励唤醒者。

(三)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帮助学生如何提出问题比单纯传授答案更重要,于是开放的课堂中不仅只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教师也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

(四)“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的转变由于作为应战者,教师就得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流水才能不腐,一桶水时间久了会变质,我们应该让自己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每天海纳“百川”,不断补给,方能引导学生去探究知识,如音乐课上,教师不仅要介绍历史性的经典的音乐作品,同时,还应洞察新世界,将最新的音乐信息拿来与学生交流。

初中音乐论文范文2篇

初中音乐论文范文2篇

初中音乐论文范文2篇初中音乐论文范文一:初中音乐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摘要: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初中音乐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教师必须要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本文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结合初中音乐教学实践,对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音乐;实效性;生动有趣;师生互动;多元化评价标准音乐是初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技能技巧,还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设计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的教学途径,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和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学的实效性。

一、让音乐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积极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提高音乐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情,分析学生的心理,一旦发现学生情绪低落,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就要转变自身教学方式,运用幽默、活跃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或者引入游戏活动,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音乐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如在教学世界著名乐曲《欢乐颂》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让学生在欢愉的音乐氛围中舞动自己的身体,表达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在高涨的热情中完成学习任务。

此外,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导入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采用游戏教学法,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开展智力大比拼的比赛活动,为学生播放各种影片的主题歌曲,让学生一边听歌一边猜想影片的名称和歌曲的名称,如《好汉歌》《滚滚长江东逝水》《敢问路在何方》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旋律能够唤醒学生的主动意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一边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一边学习音乐知识,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二、构建师生互动的课堂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如果只有教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那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失败的、无效的。

初中音乐教研教改论文(3篇)

初中音乐教研教改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从当前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初中音乐教研教改的策略,旨在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引言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兴趣不高、师资力量不足等。

因此,进行初中音乐教研教改,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成为我国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当前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1. 教学方式单一在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讲授+练习”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2. 学生兴趣不高由于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很多学生对音乐课缺乏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3. 师资力量不足部分初中音乐教师专业素养不高,教学方法落后,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4.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初中音乐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初中音乐教研教改策略1. 改革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兴趣(1)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如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乐器演奏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1)加大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提高教学水平。

(3)优化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包括考试成绩、学生表现、综合素质等方面。

(2)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开展音乐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六篇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六篇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六篇学校音乐教学论文范文1一、学校音乐课堂流行音乐教学的现状首先,受到传统的音乐教学理念的影响,同学在课堂上学到的都是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教材的内容就打算了流行音乐很难融入课堂教学。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教同学学习流行音乐。

就算同学有类似的想法也会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其次,老师的教学理念非常传统,对流行音乐有一种偏见,认为流行音乐没有呈现艺术性,演唱缺乏科学指导,流行音乐的旋律和歌词也没有古典音乐正式,那样兴奋人心。

因此,很难将流行音乐贯穿到音乐教学的过程中。

最终,学校生学习流行乐的热忱没有那么高,老师对流行音乐不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实行正确的手段对同学进行引导,会导致同学对流行音乐的理解偏差,在肯定程度上影响学习的乐观性和制造性。

二、流行音乐引入学校音乐教学课堂的重要性(一)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由于社会的进展,许多同学在很小的时候就听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在他们的心中已经有了肯定的重量,这对引进流行音乐有肯定的关心。

流行音乐在当今社会的传唱度比较高,音乐形式新颖,对学校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接受起来也比较快。

老师在将流行音乐引入学校教学的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筛选,选择有乐观健康的音乐元素的曲目,提高教学的质量,不断激发同学学习音乐的爱好,挖掘他们的音乐潜能,让同学在学习流行音乐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主观能动性,充分提升学习音乐的乐观性。

(二)提高同学的音乐素养传统的音乐教学过于死板,教学模式单一,同学长时间受古典音乐等音乐形式的影响,禁锢了思维的进展。

流行音乐的引入,将同学带入了一个新的音乐体验模式,激发了同学的潜能,让同学从不同音乐视角去鉴赏艺术,在全新的领域充分发挥想象力,提高同学的音乐素养。

(三)促进同学的全面进展在学校教学的过程中,音乐虽然不是重点的学科,但是对同学今后的进展仍旧有重要的作用。

在素养教育的背景下,社会进展需要的是全面的人才,音乐教育提升的是同学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音乐教学论文:新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

音乐教学论文:新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

新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摘要:作为我国初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音乐教学的水平和质量的高低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起着关键作用,其不仅影响着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更影响着学生日后对音乐的追求。

音乐课程作为一门审美教育,优化初中音乐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上理解美、感受美、表达美,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但当前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旨在通过多措并举,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效果,并为其他教学方式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素质教育;多措并举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初中教学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全面性发展,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初中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初中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启发学生智力、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是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

笔者通过回顾和反思以往的教学经验,发现当前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将会对初中音乐教学的价值体现和教学目标产生重大影。

因此,笔者从当前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旨在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审美观的初中音乐本应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令人遗憾的是,音乐课程却一直游离于初中教学之外。

1、课时少,忽视学生体验。

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音乐课程不属于初中教育阶段的主要课目,而且音乐美育功能是一个长期过程,短期内难以进行评估,加之大部分学校将升学率作为评价的唯一指标,致使音乐课处于“鸡肋”的尴尬境地,大部分学校音乐课时安排过少,部分学校干脆不予开设,导致音乐课程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由于初中音乐课程课时少,加上僵化的考核内容(多为乐理性知识),因此大部分音乐教师将教学的重心置于乐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课堂和生活体验,更别提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已学知识架构进行音乐创作了。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音乐教学改革论文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音乐教学改革论文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音乐教学改革论文(一)明确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中突出了人本思想,这也说明了在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并非一味地听取教学知识。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兴趣以及性格等方面,将课堂时间利用到有意义的创造性活动当中,为学生创造出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创造,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感受到情感的同时,也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2]。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应将自身的角色从主导者变为引导者,不再是单纯的音乐知识传授,而是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帮助他们成长。

(二)创设教学情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首先应培养的就是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而情境创设恰巧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的最佳方式。

大家都知道,人的情绪能够被周围的人们所感知到,那么在音乐课堂中,如果学生能够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那么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将得到明显的提升。

也就是说在课堂中教师应积极地创设情境,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找到适合学生的情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野外活动,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下尽情的唱歌、跳舞,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大自然所带来的美好,这种贴近于生活、自然的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以及对音乐的渴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在传统音乐教学中,常常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反复的训练,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而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就能够使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学生也自然愿意投入到学习当中。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以及爱好,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这样有针对性的教学能够更好地鼓励学生进行学习,而学生也因感受到尊重而更加努力。

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在音乐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对此,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独立的音乐体验,从个人的角度作出音乐评价,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养成,同时也能使学生对音乐产生与众不同的看法,创新意识得到提升。

中学音乐课程改革论文

中学音乐课程改革论文

中学音乐课程改革论文1中学音乐学科课程、教学及教材现状1.1中学音乐学科课程现状第一,学校对音乐课程重视程度低。

不少学校对音乐课程重视程度偏低,普遍存在挤占音乐课的现象,导致音乐课学时不足,达不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二,公开课与常态课教学出入大。

公开课时,教师对教材的挖掘会更加深入。

而常态课的教学手段则比较简单,缺乏趣味性。

第三,教师钻研教材的力度不够。

教师对教材的钻研深度不够,对教材所蕴含的音乐情感的挖掘不够充分,无法将音乐作品内涵进一步提升。

第四,音乐学科的地位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

音乐教师常因待遇不公而影响工作热情。

经常只有在验收、评比、合唱比赛、联欢和庆典活动时才会被学校想起和重视。

1.2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目前,我国中学音乐教师队伍的素质现状与音乐新课程的实施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具体阐述如下:第一,教学理念陈旧、模式单调。

一些音乐教师不愿意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手段单一、理念陈旧。

第二,教学设计不当。

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欠妥,导致学生上课热情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第三,教学手段不恰当。

部分音乐教师片面依赖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单纯依靠现成的教学课件,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以上三方面问题在很多学校普遍存在。

笔者认为,要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更好地推动新课改发展,关键在于提高音乐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

1.3现行中学音乐教材现状现行的中学音乐教材存在如下不足:第一,教学内容系统性不强,编排呆板。

教材内容以单元为目标来选择,封闭单一、呆板不灵活,与音乐学科本身的创造性严重相悖。

再加上教材内容的系统性不强,不利于学生的积累,学生通常是学习了下册就忘了上册。

第二,教材内容枯燥、单调,缺乏地方性内容。

福州初中部的教材经过了人教版、人音版,近年来又改用新版人教版教材。

在教材里,民族的东西太少,国外作品太多,课本上的歌曲过时且难学,使得学生提不起兴趣。

同时,相应的教学资源(如光盘)配套较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初中音乐教学的探究
【摘要】《初中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新课程的逐步深入的实施,我国音乐基础教育已迈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我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对初中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
一、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
(1)从课内到课外在音乐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有实际的体验,可以让学生收集课堂以外的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也可把教学活动拓展到课外等。

比如:在初一第二单元的《走进大自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网络等手段收集相关资料、在大自然中找音乐中表现内容、也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音乐语汇表现自己生活中的音乐。

(2)从本学科到跨学科。

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

如在各门课程中:语文、历史、地理、生物……等都或多或少与音乐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了可能。

课外音乐活动、社会音乐教育环境便都成为,也应该成为音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音乐与舞蹈结合来表现音乐;与美术结合使音乐更形象;与语文中的诗词、戏剧沟通等。

二、教师成为课程决策者
传统音乐课程致使教师成了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这样较多的丧失了独立性和创造性,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和教师个人知识
的展示。

现在的新课程中本来就有的那些不确性,比如:允许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元价值取向的表现;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较大的创造的空间,得分点大大减少和淡化,得分点不在起支配作用,教师要费很多时间查找资料,补充教材内容;不使用统一规格或评价标准,提倡个别化教育;可以增加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可以增加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可支配因素等。

这样以来,教师就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主体而存在,教学具有了多样性,生成性,它要求教师成为课程和教材的决策者,从而为教师根据条件和需要创造新内容,创造新形式,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生命价值留下了广阔空间。

三、设计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教师要不局限于课本,把课堂设计成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

如“小小音乐会”活动可以使学生尽情发挥歌唱水平及表演能力,融歌曲、器乐、舞蹈于一体,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我最喜爱的一首歌的小讨论”学生可以说出自己喜欢的歌曲、为什么喜欢,好在哪里等,在讨论中提高了音乐的欣赏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等;还有像“实话实说”的欣赏活动,学生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看法,对音乐的感受,给学生提供发表、评价、感受的机会,形式新颖,学生放松,参与积极;“设计mtv”活动,学生们可以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设计自己的mtv,有的还能利用节假日,把电影剪辑、图片、画面结合起来,兴趣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这样,老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加入
到学生的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索发现等活动中,引导他们去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

在活动中,学生是主体,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大胆地去动,去唱,去跳,真正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真正做到以人的发展为本。

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
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个性、自信心,把音乐放在社会大环境下进行。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自信地在他人面前表演,这似乎和音乐没有联系,但它体现了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培养21世纪人才所应具备的一种品质。

例如:在七年级音乐课《阳关三叠》情景剧教学中,设置为一人扮演诗人、一人扮演诗人的朋友、一人吹箫、一人扮演酒保、一人或几人伴舞,模仿诗人和朋友在阳关话别的情景,在教室前面表演。

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又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还可加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在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中,因为中小学音乐教育不是专业教育,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以音乐为工具和手段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

五、开放教学评价,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评价中,教师往往采用让学生唱一首课本上的歌曲来给学生进行评价,有的教师甚至凭主观臆断和对学生大体的印象给学生打分。

这样做会让学生认为音乐课就是唱几首歌,不必
学其它知识,学习音乐的兴趣会越来越低,甚至引起学生反感,教师也不能得到正确的教学效果及信息反馈,对提高教学质量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为了克服这种弊端,我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采用了平时积累法:即把学生平时在课堂中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态度作为重要成绩给予记载,期末再加上特长展示评价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表演以综合评价,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很高,平时的音乐课也能保证他们的学习兴趣,效果比较显著。

六、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认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是认识初中音乐教育改革的前提。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战线的一项全局性任务,而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没有美育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

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有着重要的作用。

”人的全面发展是哲学的永恒主题,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人的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音乐教育实质就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它看起来是人的微观教导,是人感情世界的东西,但它对人宏观方面的建树和成长,对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起着潜移默化作用。

音乐教育可以促进人的智力发展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得出的科学结论。

音乐教育是完善非智力因素的有效途径。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生
动地反映和影响着人的思想感情。

音乐教育通过情感的培养与调控达到丰富人的情感,把欲念、感觉、冲动和情绪修养成完整健全的心理素质;众多的音乐精品,给人以真、善、美的启迪;音乐中的练习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培养勤奋、顽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音乐教育中的合唱、合奏能培养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