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恢复康复锻炼
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锻炼ppt课件
![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锻炼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6ef63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7.png)
• 先练习张口、闭口、转舌等动作,然后教病人发音,从单 字到词。步骤如下: ①让患者发“啊”声,或用咳嗽、吹火柴等诱导发音训练。 ②让患者听常用句的前半句,令其说出后半句。③能发音 的患者,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可对着镜子发音,由易到难, 由短到长,在视觉和触觉的帮助下观察口型,并随时矫正。 ④语言刺激疗法: 利用语言训练磁带,将日常生活常用的 词组、句子,制成适宜患者跟读的录音带,每次训练5 ~ 6min,间歇10 s。
(3)站立训练
• 为加强肌力, 促进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早日恢复, 防止废用性 萎缩, 患者能坐稳后即可开始站立训练。
• 站立时, 护士在患侧保护, 让患者身体靠在床边, 健手扶床 栏, 身体重心置于健侧, 站立时间可由几秒钟逐渐至几分钟。
• 在此基础上前后摆动患肢, 前摆时伸膝, 踝背屈; 后摆时屈 膝, 中跖屈。
伸肘关节, 用小皮球练手指的屈伸、并拢、分开动作。 • 反复屈伸膝关节和髋关节及活动足趾关节, 逐渐达到能上抬瘫痪肢体
等。 • 在训练翻身时嘱病人屈肘, 用健手托住病肘, 将健腿插入病腿下, 在躯
干旋转的同时, 用健腿抬动病腿转向健侧。 • 在进行患侧康复训练的同时, 也进行健侧肢体主动运动, 这不仅有助于
双手交叉上举运动 巴氏握手
握拳姿势
翻身训练
搭桥训练
巴氏握手
床上运动
翻身训练
床上运动
方法:患者平卧,双下肢屈髋 屈膝,双脚平放在床上,将臀
搭桥运动
部抬起,并控制住,下肢保持
稳定,保持5-10min,勿憋气
目的:有利于步行功能的训练
康复第二阶段
坐姿训练 站立训练 步行训练 上下台阶训练
脑卒中的康复锻炼
![脑卒中的康复锻炼](https://img.taocdn.com/s3/m/99c48025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f.png)
脑卒中的康复锻炼(一)康复目标:最大限度的改善、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的ADL能力,回归家庭和社会.(二)康复锻炼方法1.抗痉挛模式(患者在仰卧位时)偏瘫患者的痉挛模式;头部:患侧颈部侧屈,面部转向健侧。
躯干:患侧躯干向患侧侧屈并向后方旋转。
肩胛骨:后侧,下沉。
骨盆:上抬并向后方旋转。
肩关节:内收、内旋。
髋关节:伸展、外收、外旋。
肘关节:屈曲。
膝关节:伸展或过伸。
前臂:旋前。
踝关节:跖屈内翻。
腕关节:屈、尺偏。
趾:屈、内收拇指:内收、屈曲。
手指:屈曲(1)躯干抗痉挛模式:由于患侧躯干的背阔肌,使肩关节下降的肌肉(斜方肌)的痉挛和患侧躯干的感觉减弱或者丧失常常导致患侧躯干短缩,牵拉患侧躯干的屈肌将缓解异常的肌张力,从而达到矫正患者的姿势—-牵拉患侧躯干使之伸展.方法:A.牵拉躯干患者健侧卧位,治疗师站立于患者身后一只手扶起肩部,另一手扶起髋部,双手做相反方向的牵拉动作,再最大牵拉范围内停留数秒钟。
B.桥式运动C.患者被动从仰卧位→俯卧位(向健侧翻身)D.中心关键点的控制(2)肩部抗痉挛模式:A。
肩向前、向上方伸展。
B。
巴氏握手,向前向上举.C.患者仰卧位,治疗师一手抓住患侧上臂,另一手置于患者的肩胛下面并向前上按摩活动肩胛。
D.患者卧位上肢向上举90·向上伸。
E。
治疗师将患侧上肢外旋位并充分上提。
(3)上肢抗痉挛模式:是患侧上肢外展、外旋、伸肘、前臂旋后、指和拇指外展位。
(4)下肢抗痉挛模式:轻度屈髋、屈膝、内敛、内旋下肢,踝关节背屈、伸趾。
(5)手的抗痉挛模式:a.巴氏握手b.将患侧腕关节、手指伸展,拇指外展并使之处于负重位c.将腕关节处于伸展位,再牵拉拇指和手指d.患手屈曲痉挛时,治疗师将该腕屈曲使手指打开并牵拉e.双手抱膝运动。
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康复训练
![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康复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a04b23afa8114431b90dd8f8.png)
患者取坐位,桌上置一训练用滚筒 患者双手叉握,有健侧带动患侧向前
方滚动滚筒,促进上肢的伸展运动
十二、木钉盘训练
目的:改善关节活动度和手眼协调性,提高运动 和控制能力和运动水平
从粗木钉开始,逐渐过度到细木钉 患者取坐位,双手叉握,由健手协助患手抓起木
背屈踝训练
十、利用内翻矫正板站立
患者立位 将患脚侧向踩于楔型板上 依靠重力改善踝关节活动范围
和内翻倾向 此项练习适用于足内翻、足下
垂严重的患者
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讲:神经内科是救人 命,康复科治人病
✓ 康复开始的时间应尽早,康复效果最好 的时机是发病后3个月内
✓ 不能强化屈肌的训练(如:健身球、起 身绳)
下肢的主要功能是支撑体重和行走 下肢瘫痪可造成行走困难 训练的目的是恢复其功能性活动
一、良肢位的摆放
髋关节下垫枕,使髋关节
保持内收 膝关节外侧垫枕使膝关节
保持内收 膝关节下垫枕,使膝关节
微屈曲 脚掌下垫支撑板使踝关节
背曲
二、诱发髋关节内收
此项训练适用与偏瘫早期 患者屈仰卧位,双髋、膝关节
于屈曲位时,增加健侧内收运 动的阻力,诱发髋关节内收
十、手的抓握与松开训练
前提:患手指已能活动且出现分离运动后,才能练习 手的抓握及控制能力
过早训练此动作可加重手指的集团屈曲,应特别注意 抓握的器具应选择直径较大的杯子、球开始,再慢慢
过度到铅笔、火柴棍等 练习抓握的同时,注意练习抓握后的松开训练 治疗者从患手中拉出握住的刷子可刺激屈曲、伸展
十一、滚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练
目的:诱发、促进上肢的主动运动
脑卒中后肺功能的康复锻炼方法
![脑卒中后肺功能的康复锻炼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96240cf28ea81c759f57804.png)
呼 吸 肌 的 放松 训 练
呼吸 肌 紧张会影 响患 者胸 廓及肺 的
顺应性 ,导致 胸廓 及肺的弹 性 回缩范 围
的 运 动 耐 力 ,从 而 改 善 心 肺 功 能 ,防 部 压力增 高 ;当吸气 时 ,气体 更多地 流
止 废 用 综 合征 ;④ 促 进 肺 段 内积 聚 的
向健 侧 ,患侧通 气减 少 ;脑 卒 中后痉挛 缩 小 ,从而使 肺通 气量下 降 ,所 以进 行
因 此 当患 侧肢 体需要 活动时 ,肢体 的疲
劳速 度会 加快 ,从而 影响肢 体功能 的恢
良好 的 肺 功 能 可 以为 患 者 进 一 步 的 康
复 训 练 创 造 相 对 适 合 的 身 体 状 态 ,促 进 疾 病 的 恢 复 。进 行 有 效 的 肺 功 能 训
复 。这 种 在患 者活动时 呼吸肌 “ 窃取 ” 四肢 血流 量 ,导致 患 者活动能 力下 降的 现 象 ,也是脑卒 中患 者需要进 行肺 康复
c m,肺通 气 量可 增加 重要环 节 ,但不是 所有 患者都 适合进 行 明 ,膈肌 每 下降 l
瘫痪 而需要 长期卧 床 ,一 方面使 胸廓 外 周阻 力和弹性 阻 力增加 ,不利于 肺部 扩
5 0 ~3 0 0 m l ,坚持腹 式呼吸 训练半 年 , 肺功能 的康 复锻炼 。病 情不稳 定或 感染 2 c m,有效 尚未得 到控 制 、 呼 吸衰 竭以及 康复 训练 可使 膈肌 活动 范 围增 加大 约4
E - f l a i t : w u w a n g q u J c y y 1 2 0 . C O l t } C F I 责 编 / 吴 王 群 ( 实 习 )
颐 养照溷
脑卒中后肺功能的康复锻炼方法
脑卒中的健身建议
![脑卒中的健身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8bff80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d.png)
脑卒中的健身建议脑卒中是指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的脑部供血不足,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脑卒中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
然而,健身锻炼也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重要一环。
下面给出一些建议,帮助脑卒中患者进行适当的健身锻炼。
1. 请在医生指导下开始锻炼:脑卒中患者的健身计划需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定制,比如年龄、身体状况和康复需求等。
所以,建议在开始锻炼前请咨询医生的意见,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锻炼。
2. 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初期康复阶段,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一些轻度的锻炼,比如散步、平衡练习和伸展运动等。
然后逐渐增加锻炼的强度和时间,以促进肌肉的强化和心血管的改善。
3. 注重 Cardio (有氧)锻炼:有氧锻炼对于脑卒中患者非常重要。
这些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降低血压。
例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都是有氧锻炼的好方式。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锻炼。
4. 进行力量训练:肌肉的强化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很重要。
力量训练可以有助于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并提高日常活动的能力。
最好咨询专业的康复师,设计适合自己状况和需求的力量训练计划。
5. 平衡和协调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中也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练习瑜伽、太极拳或者其他一些平衡和协调训练来提高身体的稳定性。
6. 注意适度休息:锻炼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必不可少,但也要避免过度劳累。
适量的休息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恢复和修复。
在锻炼中,如果感到疲劳或者不舒服,应立即停止并休息。
7. 定期复查和调整:脑卒中患者在进行锻炼计划时,需要定期复查并根据身体状况进行调整。
经常与医生和康复师进行沟通,及时调整锻炼强度和方式。
8. 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锻炼只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一部分。
合理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重要。
建议脑卒中患者遵循均衡饮食,减少盐分和饱和脂肪的摄入,戒烟限酒,并保持良好的睡眠规律。
总之,适当的锻炼有助于帮助脑卒中患者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dae3d735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f.png)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
脑卒中(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病理特点是脑血管破裂或者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病变。
脑卒中后,患者的身体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肢体运动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
因此,针对这些影响,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一种通过各种理疗手段,协助患者恢复身体机能的治疗方法。
针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肢体康复:肢体运动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因此肢体康复也是治疗的重点。
常见的肢体康复方法包括物理理疗、运动训练、针灸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肢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 语言康复:脑卒中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出现语言障碍,如失语、言语不清等。
语言康复主要通过语言治疗和听觉训练等方法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
3. 认知康复:脑卒中患者中也有一部分人会出现认知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认知康复的方法主要包括认知训练、游戏训练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
总的来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康复效果,恢复正常的生活功能。
- 1 -。
脑卒中的康复训练 PPT课件
![脑卒中的康复训练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0e2a28a6c30c2259019e3e.png)
运动功能评定
1、Brunnstrom 6阶段评定法:
偏瘫运动功能恢复的过程
Ⅰ阶段
弛缓期,是指脑血管意外发病后,由于锥体束传导 障碍,患侧上下肢呈弛缓性瘫痪 约在发病两周后出现痉挛和共同运动 、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联合反应达到高峰,痉挛加重
Ⅱ阶段 Ⅲ阶段
Ⅳ阶段
Ⅴ阶段 Ⅵ阶段
出现一些脱离共同运动的运动,痉挛开始减弱
(二)脑卒中发病原因
脑内病变:脑血管病变
①出血性脑卒中 约占脑卒中10~20%。 ②缺血性脑卒中 主要是脑梗死,约占脑卒中80%。 包括:脑栓塞 包括: 脑血栓形成 脑出血 腔隙性脑梗死。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如 是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 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 高血压是脑出血的主要原因。 发生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改变。
Ⅵ
运动协调正常或接近正常
能进行各种抓握动作,但 速度和准确性稍差
运动速度和协调性接 近正常
共同运动
是指当患者期望 活动患侧上肢或下肢 的某一关节时,不能 做单个关节运动,邻 近的关节甚至整个肢 体都可以出现一种不 可控制的运动,并形 成特有的活动模式。
上
屈肌共同运动 肩胛骨 上提 后撤 肩关节 外展 外旋 肘关节 屈曲 前 臂 旋后(旋前) 腕关节 屈曲 指关节 屈曲 拇 指 屈曲 上提 后缩 髋关节 外展 外旋 膝关节 屈曲 踝关节 跖屈 内翻 骨 盆
康复措施
床上良姿位的摆放(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 被动活动关节 床上活动 床上翻身训练 推拿按摩
床上良姿位摆放 正确体位能预防和减轻偏 瘫典型的屈肌或伸肌痉挛 模式的出现和发展。肢体 置于抗痉挛体位 仰卧位、健侧卧位、 患侧卧位 俯卧位 半俯卧位
中风后的康复训练方案
![中风后的康复训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58825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4.png)
中风后的康复训练方案中风(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后遗症可能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康复训练是中风患者恢复功能的重要手段,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案可以帮助患者重建日常生活技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中风后的康复训练方案,并探讨其在恢复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认知训练中风后,许多患者可能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下降。
为了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认知训练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认知训练可以包括如下活动:1. 记忆训练:患者通过记忆游戏、重复练习等方式来提高记忆能力。
2. 集中注意力训练:患者可以尝试通过进行一些专注力训练活动(如数独、交叉字谜)来提高注意力水平。
3. 智力游戏:像拼图、纸牌等智力游戏可以帮助患者锻炼思维能力。
二、语言和沟通训练中风后,许多患者可能面临语言和沟通能力下降的问题。
语言和沟通训练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良好的言语康复:语音专业人士可以帮助患者通过言语训练来恢复语言能力。
2. 书写和阅读练习:通过书写和阅读练习,患者可以提高书写和阅读的能力。
3. 沟通技巧训练:患者可以借助沟通专家的指导,学习一些沟通技巧,如使用简单的手势、表情或辅助通讯工具。
三、肢体功能康复训练中风后,患者可能面临肢体功能的丧失或减弱。
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旨在恢复肌力、协调性和灵活性,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方法:1. 肌力训练:通过进行肌力训练,患者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如下肢肌力训练、上肢肌力训练等。
2. 平衡和协调性训练:通过进行平衡和协调性训练,患者可以提高平衡感和协调性,如单脚站立、平衡板训练等。
3. 灵活性训练:通过进行灵活性训练,患者可以增加身体的灵活性,如瑜伽、伸展运动等。
四、日常生活技能训练中风后,患者可能需要重新学习一些日常生活技能,以便恢复独立生活能力。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包括以下内容:1. 自我照顾训练:患者可以通过自我照顾训练来恢复个人卫生能力,如洗脸、刷牙等。
脑卒中分级康复指南,全面康复训练大合集!脑血管与颅脑损伤康复中国康复治疗师网
![脑卒中分级康复指南,全面康复训练大合集!脑血管与颅脑损伤康复中国康复治疗师网](https://img.taocdn.com/s3/m/48e2912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1d.png)
脑卒中分级康复指南,全面康复训练大合集!脑血管与颅脑损伤康复中国康复治疗师网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中国每年新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其中70%-80%因为残疾而不能独立生活。
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
研究证明,按照规范的康复治疗指南进行康复,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水平和康复质量。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的康复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此次小康汇总整理的脑卒中康复指南为康复治疗的实施和评价提供一个科学的证据基础,可以规范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更有效的发挥康复疗效。
1、一级康复:卒中早期康复所有需要康复治疗的卒中患者都应进入多学科团队组成的卒中单元(综合卒中单元或卒中康复单元)进行正规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2、二级康复:卒中恢复期康复(专门康复机构)①医院康复科(Ⅰ级推荐,A级证据)。
②专门的康复医院或中心(Ⅰ级推荐,D级证据)。
3、三级康复:出院后康复(社区康复)社区康复具有与医院康复相似的疗效,费用低等优点,发展社区康复十分必要(Ⅰ级证据,A级推荐)。
1、康复治疗开始时间建议尽可能早、病情稳定48h后。
2、康复治疗强度条件允许情况下,适当增加训练强度,如上肢功能训练。
康复训练强度要考虑到病人的体力、耐力和心肺功能情况。
3、肌力训练方法适当的渐进式抗阻训练进行肌力强化(Ⅱ级推荐,B级证据)。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常规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
功能电刺激治疗(I级推荐,A级证据)。
4、痉挛的防治首选阶梯式治疗方法,开始采用保守疗法,逐渐过渡到侵入式疗法(Ⅰ级推荐,B级证据)。
治疗痉挛和挛缩首选无创方法,通过抗痉挛肢位、关节活动度训练、伸展、夹板疗法或手术纠正等方法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
痉挛导致的疼痛、皮肤不卫生或者功能下降、运动训练疗效不佳时,特别是全身性肌肉痉挛的病人,建议使用口服巴氯芬、替扎尼定、丹曲林等药物治疗。
替扎尼定可应用于慢性期的卒中病人(Ⅱ级推荐,B级证据)。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方法及体会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方法及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4002e1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0.png)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方法及体会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能给患者带来重大的残疾障碍,给家庭成员也带来极大的沉重负担。
脑卒中患者的恢复通常经历三个阶段:急救期、缓解期和康复期。
恢复期的目的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功能,改善残疾症状,使患者能够尽可能恢复生活质量。
临床治疗中,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也尤为重要,目前康复训练已经在治疗脑卒中患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早期康复训练以积极有效的形式提供有针对性的保健练习,有助于恢复残疾的发生,恢复和维持残疾者的功能。
1.肌肉骨骼功能训练肌肉功能训练包括肢体功能训练和全身功能训练。
肢体功能训练主要是改善患者不对称性体张力,多肢协调力、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改善病变肢体的肌肉收缩功能,增强神经肌肉功能。
全身功能训练主要是改善患者的双肢协调性,以便增加正常步态的范围、有助于全身重心的调整。
2.脑神经及感觉功能训练脑神经功能恢复训练针对脑卒中患者的神经系统损伤,以完善脑功能为目的,通过训练改变患者的思维,增强其控制自身肌体的能力,以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表现,提高患者的肢体协调性。
脑卒中患者进行定期的感觉功能训练,也能够提高患者脑部神经机能,以及增强肢体功能恢复能力,有助于改善患者体态不良及躯体功能紊乱所带来的活动不稳定性。
3.活动功能训练活动功能训练旨在帮助患者在实际生活中恢复功能以及改善自身调节能力,帮助患者提高活动能力、建立功能性的认知行为和实际运用功能,减少行动不方便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从康复训练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即使在脑卒中后期,仍可以通过康复训练来恢复某些功能,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就需要患者以及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康复训练,以便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另外,为了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营养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情绪压力,通过心理干预护理和社会支持,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总之,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旨在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功能,改善残疾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还需要营养干预、心理干预以及社会支持,更有效地实现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目标。
脑卒中后该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该如何进行康复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d410f98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67.png)
脑卒中后该如何进行康复训练脑卒中又被称为“中风”,是一种急性发作的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属于前者,根据调查发现,在我国每12秒就有一个人发生脑卒中,脑卒中疾病具有发病快、急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危害到了人们的健康,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对于脑卒中患者,超75%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有的是认知方面的,有的是运动方面的,针对功能障碍,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需要重点对其进行康复训练,下面就脑卒中患者如何进行康复训练的知识进行介绍。
脑卒中后常见的功能障碍在脑卒中后导致局部脑组织发生了缺血性坏死,可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且功能发生障碍的程度更是由大脑缺血的时间来决定的,脑卒中后发生的功能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语言障碍在发生脑卒中后,导致患者不能说话,且不能理解别人的说话,对一些事物不会命名,失去了阅读功能和写作能力。
2、吞咽困难脑卒中患者除了难以标准的说话之外,还存在吞咽困难、进食困难、饮水困难等。
3、运动困难在维持身体平衡方面较为困难且无法进行动作,上肢或下肢运动困难,上肢不能抬手、抓握,下肢偏瘫、乏力等症状。
4、肢体麻木水肿在发生脑卒中后在运动困难的同时,患者还有可能会伴随着肢体麻木、肢体水肿等,且局部肢体还有可能会出现异常感觉。
5、思考困难脑卒中患者可能在思考、理解、判断、推理等方面存在困难,部分患者还有可能出现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记忆力丧失等问题。
6、情感障碍在发生脑卒中后,因自身功能的改变,导致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而导致患者产生了负面心理,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沮丧等情绪障碍。
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康复目标1、恢复功能脑卒中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损伤,比如吞咽障碍、运动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精神障碍等,通过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帮助其恢复各项功能,这也是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目标。
2、提高自理能力对脑卒中患者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能够让患者自主、独立的完成一些生活中的基本活动,比如穿衣、刷牙、洗衣服等,这样脑卒中患者就能够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就能提高自身的自理能力,在沟通、运动、语言等方面的能力都能进一步提升,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其生活质量。
脑卒中康复锻炼指导
![脑卒中康复锻炼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45d889c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e.png)
脑卒中康复锻炼指导脑卒中是指由于大脑血供突发性中断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包括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感觉丧失等。
脑卒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对患者的身体和精神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康复锻炼在脑卒中的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给患者和家属提供正确的康复锻炼指导,帮助他们恢复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
1. 了解脑卒中康复锻炼的重要性脑卒中后康复锻炼是促进患者恢复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康复锻炼不仅可以帮助恢复患者肢体功能,还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重塑和再生,改善言语能力和认知能力。
此外,康复锻炼还可以预防心脏病、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康复锻炼的原则和方法康复锻炼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计划。
以下是一些康复锻炼的原则和方法:2.1 早期干预:脑卒中发病后,越早开始康复锻炼,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越好。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度的活动,如床上自我翻身、肢体被动活动等。
2.2 逐步加强:康复锻炼要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强度到高强度逐步加强。
患者可以从简单的肢体活动开始,逐渐增加训练的难度和时长。
2.3 综合训练:康复锻炼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各项功能,包括肌力、协调、平衡、柔韧性等。
可以进行走路、抬举重物、平衡训练、瑜伽等多种形式的锻炼。
2.4 长期坚持:康复锻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坚持每天进行锻炼,并且保持积极的态度。
家属的支持和鼓励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3. 具体锻炼建议3.1 肢体活动训练:患者可以进行手指操、踮脚尖、转动手腕等简单的肢体活动,逐渐增加训练的难度和频率。
3.2 肌力训练:患者可以进行简单的肌肉训练,如抬举重物、握力训练等。
可以使用弹力带、哑铃等辅助器械进行锻炼。
3.3 平衡训练:患者可以进行单脚站立、走直线、闭目站立等平衡训练,以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3.4 柔韧性训练:患者可以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如太极拳、瑜伽等,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柔韧性。
4. 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4.1 防止过度疲劳:康复锻炼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患者过度疲劳。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计划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3baf29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f.png)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计划脑卒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偏瘫等后遗症。
针对这些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恢复肌力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计划,旨在帮助他们实现有效康复。
一、目标设定康复训练计划的首要目标是帮助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一定程度的运动功能。
具体目标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进展情况而定,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恢复平衡能力:通过训练,使患者能够在站立和行走时保持姿势稳定。
2. 改善肢体活动能力:通过特定运动以及物理疗法,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3. 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患者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动作,如穿衣、洗漱、进食等。
4. 促进神经再生:通过康复训练,刺激患者神经细胞的再生和恢复。
二、训练计划1. 基础训练a. 平衡训练:患者坐在平稳的座椅上,尽量保持坐姿平衡,逐渐延长训练时间。
b. 肢体运动训练:包括肌肉拉伸、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以增强患者肢体的力量和柔韧性。
c. 康复器械训练:利用康复器械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例如步态训练机、肌肉力量训练仪等。
2. 日常功能训练a. 空间定向训练:使用视觉和听觉刺激帮助患者提高空间定向能力,如指向物体、找东西等。
b. 日常动作训练:通过模拟日常生活场景,训练患者完成自理、进食、穿衣等基本动作。
c. 手部功能训练:针对上肢功能障碍,进行手部灵活性和力量的训练。
3. 社交参与训练a. 患者之间互动:组织患者参与小组活动,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b. 社会参与:鼓励患者参与社区活动或志愿者工作,增加他们的社会交往和参与感。
三、训练注意事项1. 个性化定制:针对每个患者的症状和康复需求,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确保个性化康复效果。
2. 渐进式训练: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强度到高强度,渐进式地进行训练,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
3. 专业指导:由专业康复医师或理疗师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训练动作正确、安全。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计划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531ca1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5.png)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计划脑卒中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其预后有着不同程度的偏瘫、智能减退、眩晕、失语等症状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脑卒中患者要尽早采取脑卒中的康复训练;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在减轻脑卒中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有着关键性的作用;现制定如下康复训练计划:1.脑卒中患者卧床期间,定时翻身,进行关节活动训练,健侧肢体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卧床期间在床上完成进食、穿衣等日常生活运动训练;2.循序渐进进行站立和步行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坐位耐力持久、起立、站立平衡、步行、慢跑、日常生活作业,逐步加大强度,为重新恢复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康复组进行6-7周训练,训练强度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具体如下:1由康复医生指导患者家属按摩腿部肌肉,做床上肢体伸展运动,一日2~3次,每次10分钟;2利用下肢功率车及骑马训练器进行患侧下肢肌力训练,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10~15分钟;3利用平衡板与肋木或平行杠配合使用,用于训练患者的平衡功能,时间视患者的忍耐力而定;4利用复式墙拉力器或肩关节回旋训练器或滑轮吊环训练器进行患侧上肢肌力训练,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10~15分钟;5利用阶梯完成上下楼梯训练,或进行户外行走,每日2次,每次40分钟左右;脑卒中康复训练时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度疲劳;同时还可做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平卧床可主动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在能自己行走后,走路时将腿抬高,做跨步态,并逐渐进行跨门槛、在斜坡上行走、上下楼梯等运动,逐渐加长距离;下肢恢复较好的脑梗塞病人,还可进行小距离跑步等;对上肢的锻炼,主要是训练两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如自己梳头、穿衣、解纽扣、打算盘、写字、洗脸等,以及参加打乒乓球,拍皮球等活动,逐渐达到日常生活能够自理;。
脑卒中、偏瘫病人功能康复锻炼图文详解 ppt课件
![脑卒中、偏瘫病人功能康复锻炼图文详解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bec105ed630b1c59eeb57b.png)
(四)康复护理方法
1.体位的摆放
若是脑出血型,何时开始翻身应根
据医嘱。若不是脑出血型,则在病人发病
后第一天即可翻身,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
2.4 各种关节被动运动的方法
上肢被动运动
肩关节:
屈曲及伸展 内收及外展 内外旋转
下肢被动运动
髋关节:
屈曲及伸展 内收及外展 内外旋转
肘关节:
屈曲及伸展 旋转
膝关节屈曲及伸展 足踝关节:
内外旋转 屈曲及伸展
手腕关节:
屈曲及伸展 内外旋转
手指之屈曲及伸展
上肢被动运动:肩关节 上肢被动运动: 肩关节
屈曲及伸展
将手臂慢慢举高(指向天花板) 将手臂继续向床头移动至有“紧”的感觉或病人
主诉疼痛就停止 将手臂放回病人身边
上肢被动运动:肩关节
上肢被动运动:肘关节
屈曲及伸展:甲乙每项做五次,甲乙轮流做
(甲) 手平放身侧 屈肘(将手指带向肩膀) 将肘部伸直 (乙) 手平放身侧 屈肘(将手指带向下颌) 将肘部伸直
(甲)
(乙)
上肢被动运动:肘关节
旋转
一手握住病人之手(使病人之手腕略有支持) 将病人手掌反复向上下转动(注意:活动范
围为前臂部,肩膀是不动)
上肢被动运动:腕关节
内收、外展
一手握住病人的手腕,另一手握住病人的手掌 将手掌轮流屈向拇指及小指两边
上肢被动运动:腕关节
屈曲及伸展
一手握住病人的手腕,另一手拉住病人的手指 把手腕向前屈 使手腕伸直 把手腕向后屈
上肢被动运动:手指关节
屈曲及伸展
另一手放在踝下 将腿向外拉(不与床 铺发生磨擦) 将腿向内拉,继续向 对侧移去(如主诉疼 痛则必需停止) 将腿置回原位
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评估和康复训练
![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评估和康复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e05aeba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3.png)
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评估和康复训练脑卒中是一种常见且常见的疾病,它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困扰。
在早期诊断和治疗后,康复护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评估和康复训练。
一、脑卒中康复护理评估1. 神经系统评估脑卒中患者通常会出现运动和感觉缺失等神经系统问题。
护士可以执行相关测试,如肌力测试、反射测试和感觉测试等,以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
2. 应对能力评估脑卒中患者可能面临记忆损伤、注意力缺陷以及情绪问题等挑战。
通过进行认知和心理状态评估,护士可以了解患者的应对能力,并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
3. 日常活动评估日常生活活动(ADL)是衡量一个人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包括个人卫生、进食、穿衣等方面,通过对患者日常活动进行评估,护士可了解患者的康复需求。
二、脑卒中康复训练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的关键。
通过进行肌力锻炼、平衡训练和步态改善等,物理治疗师可以促进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的提高。
2. 言语和语言治疗脑卒中可能导致患者言语和语言障碍,如失语或吞咽困难。
言语和语言治疗师可以通过语音训练、发音练习和吞咽技巧指导等方法来提高患者的交流能力。
3. 职业治疗职业治疗师通过评估并培养患者日常活动(ADL)能力,以便重新投入社会生活。
他们还可推荐使用辅助设备,如助行器具或轮椅,并教授适当的使用方法。
4. 心理支持脑卒中后,许多患者面临心理困扰,如抑郁、焦虑等。
康复护理人员应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咨询,帮助患者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总结:脑卒中康复护理包括评估和康复训练两个方面。
通过神经系统、应对能力和日常活动等多个方面的评估,护士可以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
而在康复训练阶段,物理治疗、言语和语言治疗、职业治疗以及心理支持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为一名康复护士,我们要充分了解脑卒中患者的特点和需求,并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护理与支持。
脑卒中康复评估及功能锻炼
![脑卒中康复评估及功能锻炼](https://img.taocdn.com/s3/m/ce40190dad02de80d4d8406d.png)
• Ⅰ级 肌肉有主动收缩力,但不能带动关节活动 【可见肌肉轻微收缩】
• Ⅱ级 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 【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
• Ⅲ级 能对抗地心引力做主动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阻力 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 面
• Ⅳ级 能对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 【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 • Ⅴ级 正常肌力 【肌力正常,运动自如】
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
独立:活动中不需他人帮助
1. 完全独立(7分)-- 构成活动的所有作业均能规范、完全地完成,不需修改和辅助设 备或用品,并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 2. 有条件的独立(6分)-- 具有下列一项或几项:活动中需要辅助设备;活动需要比正 常长的时间;或需要安全方面的考虑
依赖:为了进行活动,患者需要另一个人予以监护或身体的接触性帮助,或者不进行
周口市中医院医教科
周口市中医院 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
2、认知功能评定:感觉、知觉、注意、记忆、理解、智能等
●常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査(MMSE) ●失用症的评估:运动性失用、结构性失用、意念运动性失用(模仿、执行口头 指令)。 ●失认症的评估:一侧空间失认、触觉失认、视觉失认
3、情绪评定
●焦虑评定:汉密顿焦虑量表(HAHA) ●抑郁评定: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周口市中医院医教科
周口市中医院 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
临床常见的肌张力异常
•痉 挛 •僵 硬 • 肌张力弛缓 • 肌张力障碍
周口市中医院医教科
周口市中医院 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
肌张力分级
改良的Ashworth分级标准
• 0级:正常肌张力。 • 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
脑卒中康复实训
![脑卒中康复实训](https://img.taocdn.com/s3/m/35858bb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d.png)
脑卒中康复实训
脑卒中康复实训是一种训练和康复计划,目的是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这种实训通常由专业的康复医生、物理治疗师、职能治疗师等进行指导。
脑卒中康复实训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肌肉控制训练:通过各种体操、柔软操和平衡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肌肉控制能力。
这些训练可以包括动作的练习、肌肉强化、平衡和协调训练等。
2.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例如洗澡、穿衣、吃饭等,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技能。
这种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独立性并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3. 认知训练:脑卒中常常会导致认知功能的损害,包括注意力、记忆和思维能力的下降。
认知训练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这些功能,包括通过记忆游戏、注意力训练和问题解决训练来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
4. 心理社会支持:脑卒中患者往往会面临心理和社会上的困难。
康复项目可以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帮助患者应对情绪问题、社交障碍等。
脑卒中康复实训通常是一个综合性的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需求进行量身定制。
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且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
本实训通常在医院、康复中心或家庭中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恢复康复锻炼
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积极做好良肢位的摆放和肢体功能锻炼,能有效积极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1、早期康复开始的时间:应以病人生命体征的平稳、神经病学不在发展后的48小时开始。
也有观点支持康复应从急性期开始,不妨碍治疗,康复训练开始的时间越早,功能恢复的可能性越大,预后也越好。
2、影响脑卒中预后和康复的主要因素:
★不利的因素:发病至开始康复训练的时间较长;病灶较大;以前发过脑血管意外;发病年龄较大;严重的持续性弛缓性偏瘫;严重的感觉障碍,或失认症;二便失禁;完全性失语;严重认知障碍和痴呆;抑郁症状明显;以往有全身性疾病,尤其是心脏病;缺乏家庭支持。
★有利因素:开始训练的时间较早;病灶较小;年轻;轻偏瘫或纯运动性偏瘫;无感觉障碍或失认症;反射迅速恢复;随意运动有所恢复;能控制大小便;无言语障碍;认知功能完好或损害甚少;无抑郁症状;无明显复发性疾病;家庭支持。
3、脑卒中运动功能训练的主要内容:
(1)、良肢位的摆放,可使患者感到舒适,肢体处功能位,防褥疮或肢体挛缩,为康复训练创造条件。
A、健侧卧位:即健侧肢体处于下方的侧卧位,头枕于枕头上,
躯干正面与床面保持成直角,患者上肢用枕头枕起,肩关节屈曲成100度,上肢尽可能伸直,手指伸展开,患侧下肢用枕头垫起,保持屈髋屈膝位,足部亦垫在枕头上,不能悬于枕头边缘,健侧肢体在床上取舒适的姿势,可轻度伸髋屈膝,侧卧位有利于患侧血液循环,减轻患侧肢体痉挛,预防患肢浮肿。
B、仰卧位:头于枕头上,躯干平展,在患侧臀部至大腿下外侧垫放一个长枕,防止患侧髋关节外旋,患侧肩胛下方放一枕头,使肩上抬,并使枕部伸直,髋关节背伸,手指伸开,手中不能握东西,患侧下肢伸展,可在膝下放一枕头,形成膝关节屈曲,足底部接触物品,可用床架支撑被褥。
C、患侧卧位:患侧肢体处于下方,有助于刺激牵拉患侧,减轻痉挛,患侧头稍前屈,躯干后倾,用枕头稳固支撑后背,患侧肩前伸,肘伸直,前肩旋后,手腕背伸,手心向上,手指伸展开,患侧下肢髋关节伸展,微屈膝,保持患侧肩处于前伸位。
(2)、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早期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可维持关节正常的活动范围,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并可促进全身机能恢复。
急性期便可做全身所有关节的的所有运动方面的最大活动范围的被动运动,具体活动范围:肩关节:屈曲00~900,外展00~900,外旋00~300,肘关节:屈曲200~1200,前臂:900旋后位-中立位。
a.肩关节活动训练:一手固定肩关节加以保护,另一手做肩关节屈曲、外展、内旋、外旋。
b.前臂被动运动:(前臂易出现旋前挛缩即旋后受限),一手固定上臂接近肘关节处,另一手握住患肢腕部,徐缓地、充分地旋转前臂。
c.肘关节伸展活动:取仰卧位,屈肘90°,一手握住肘关节上部,另一手握住手腕,将肘关节须屈曲位运动至伸展位并伸直腕关节。
(3)下肢关节活动度训练:髋关节伸展、内收、外展、内旋、牵张腘绳肌(膝关节伸展状态下屈曲髋关节)。
(4)早期上、下肢主动运动
①Bobath握手即十指交叉握手(对肩关节有效活动、抑制上肢的屈肌痉挛)。
②桥式运动(提高骨盆于下肢的控制能力,控制下肢的伸肌痉挛)。
仰卧,头与躯干一致,双下肢屈膝、屈髋,双足至脚挛支握于床面,一手在患侧膝部稍旋向下压力,另一手托起患者的臀部,帮助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