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复习提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提纲
题型一、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三、多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四、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五、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复习要点1.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人追求什么。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态度、理想、信仰和价值观。
它是个性中的一部分,个性可分为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大部分。
个性倾向体现了人对社会环境的心态的和行为的积极特征,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对消费对象的不同态度体验,以及消费行为模式上。
2.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从形式上有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尊),自我调控(自我控制).括号内为最主要方面.从表现形式,有现实自我(个体对生活看法),投射自我(个体想象他人对自己看法),理想自我(个体希望自己实现的认识) 发展模式为自我分化(I and me),自我矛盾(现实与理想自我有差距),自我统一(修正并努力实现理想自我). 自我认识体验调控和谐统一的过程亦即人格成熟的过程3.性别角色社会学中根据性别而规定的一种行为及思维模式。
其形成在原始人类主要与种属和两性的生理特性有关。
从种系发生的观点看来,动物界已可见到性别角色分化的雏型。
例如:大多数飞禽由雌鸟孵卵,雄鸟觅食或在巢旁守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性别角色的行为模式则随社会文化和男女两性社会分工的变化而演变4.成就动机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况的动机. 影响因素:抱负水平(主观),目标因素(客观),风险与表现因素,家庭社会因素5.内源性压力来自于工作学习等自己本身的压力6.适应不良即是适应失常泛指个体不能与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的困难状况,有一般适应综合征、适应性精神障碍其应激反应三个阶段(警觉反应期,抵抗反应期,衰竭反应期) 适应性障碍(病程较长,但不超6个月)有明显生活事件作诱因.7.自我认识8.人际吸引9.心境10.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或威胁性情景出现时,个体迅速产生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应激反应能力可以通过心理和行为训练而提高. 11.中国心理卫生研究和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的时间什么是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独立生活困扰,资源利用困扰,人际关系困扰,学习能力困扰,职业目标困扰12.职业准备期的主要任务以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训练为主要学习任务,同时也要提高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组织行为能力、表达与写作能力等基本素养,关注社会发展热点和行业发展动态13.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儿童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的核心机制,是他们在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存在着与他人的相互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大纲
第一章心理与心理学第一节心理与生活一、生活中的心理现象二、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行为主义精神分析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第二节心理与科学一、个体心理(一)认知 1、注意 2、感知觉 3、记忆 4、想象 5、思维 6、智力 7、创造力(二)动机和情绪 1、动机 2、情绪(三)人格、气质和性格 1、人格 2、气质 3、性质(四)意识与无意识二、群体心理(一)社会思维 1、态度 2、社会知觉(二)社会影响 1、从众 2、服从(三)社会关系 1、友谊和爱情 2、利他三、科学心理学的应用(一)心理咨询与治疗(二)工业与组织心理(三)商业心理(四)教育心理(五)军事心理(六)运动心理(七)犯罪心理第三节心理与成长一、人心理的发展(一)童年期(7——12岁)(二)青少年期(11、12——17、18)(三)中年期(35或40岁——60或65岁)(四)老年期(60岁以后)二、青年心理发展(一)认知发展(二)社会发展 1、自我意识 2、社会关系 3、职业三、大学生心理发展第二章健康与心理健康第一节心理健康的含义一、健康的概念二、心理健康的概念(一)心理健康的内涵(二)心理健康的特点 1、心理状态具有相对性 2、心理状态具有连续性3、心理状态具有动态性4、心理状态具有可塑性第二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影响因素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一)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前提(二)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三)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必备条件(四)心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一)生理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脑损伤 2、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不健全3、躯体疾病4、遗传因素(二)外部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社会环境2、学校生活3、家庭因素(三)个体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情绪不稳定 2、性格缺陷3、心理发展的内在矛盾4、认同的危机第三节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及应对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一)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二)大学生心理问题分布具有一定的特点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冲突(一)独立与依赖的冲突(二)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三)个体生活与群体生活的冲突(四)学习压力与学习能力的冲突(五)情绪体验与情绪调控的冲突(六)性生理与性心理的冲突三、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一)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二)积极参与“心理体验”(三)科学对待心理问题(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三章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第一节心理问题的概述一、概念的区分二、常态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一)常识性的区分(二)心理学的区分三、心理问题的类型(一)心理困惑(二)心理障碍(三)精神病性障碍第二节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一)适应问题(二)学习问题(三)人际交往问题(四)恋爱与性心理问题(五)职业生涯发展问题(六)情绪问题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一)神经症 1、恐怖症 2、焦虑症 3、强迫症 4、疑病症 5、精神衰弱(二)心理障碍 1、躁狂发作 2、抑郁发作 3、双相障碍(三)人格障碍 1、偏执型人格2、分裂样人格3、反社会人格4、冲动型人格5、表演型人格6、强迫型人格7、焦虑型人格8、依赖型人格(四)性心理障碍三、大学生常见的精神病性障碍(一)精神分裂症(二)偏执型精神障碍(三)急性短暂性精神病(四)感应性精神病(五)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第四章大学生心理咨询第一节心理咨询的概念和对象一、什么是心理咨询(一)保密原则(二)非指导性原则(三)助人自助原则二、哪些人可以来做心理咨询第二节大学生心理咨询的类型与作用一、大学生心理咨询有哪几种类型(一)发展性心理咨询和障碍性心理咨询(二)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三)短期心理咨询、中期心理咨询和长期心理咨询(四)门诊心理咨询、电话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咨询、现场心理咨询二、心理咨询可以提供什么帮助(一)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二)纠正不合理的理念(三)学会理解他人(四)增强自知之明(五)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六)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第三节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内容与过程一、大学生心理咨询可以处理哪些问题(一)适应于成长问题(二)情绪困扰问题(三)学业学习问题(四)人际交往问题(五)恋爱情感问题(六)自我问题(七)择业就业问题二、大学生心理咨询的过程是怎么样的(一)开始阶段 1、建立咨访关系 2、收集信息 3、分析、诊断 4、信息反馈(二)指导与帮助阶段 1、制定咨询目标 2、选择咨询方案 3、实施指导与帮助(三)巩固和结束阶段第五章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第一节自我的心理学阐述一、自我与自我意识的含义二、自我意识的结构(一)自我认识(二)自我体验(三)自我调节三、自我意识的特性(一)意识性(二)社会性(三)能动性(四)稳定性四、自我意识的形成第二节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征(一)自我认识自觉、符合实际,具有客观性(二)自我体验敏感、强烈,具有丰富性(三)自我调控主动、持久,具有积极性(四)自我形象涉及强烈、丰富,具有完整性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冲突(一)“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之间的冲突(二)“独立的我”与“依赖的我”之间的冲突(三)“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之间的冲突(四)“开放的我”与“封闭的我”之间的冲突(五)“逆反的我”与“顺从的我”之间的冲突第三节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一、客观地认识自我(一)镜中自我 1、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2、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二)反思自我(三)实践自我二、积极地悦纳自我三、合理地塑造自我第六章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第一节人格的概述一、什么是人格二、人格的特点(一)独特性(二)稳定性(三)统合性(四)社会性三、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一)生物遗传(二)环境(三)社会文化四、人格的心理结构(一)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二)卡特尔的特质因素理论(三)艾森克人格特质理论(四)大五人格模型(五)大七人格模型第二节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及常见问题一、大学生的人格特点二、大学生常见的人格发展偏差(一)自我中心(二)追求完美(三)偏执(四)羞怯(五)悲观第三节塑造健全人格一、健康人格的标准(一)和谐的人际关系(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四)正确的自我意识(五)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二、培养健全人格的途径(一)增进自我认识(二)充实心灵(三)融入集体(四)主动寻求帮助(五)从点滴做起第七章大学生情绪管理第一节认识情绪一、什么是情绪二、情绪的大家族三、探寻情绪背后的意义(一)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二)情绪对人际互动的影响(三)情绪对认知的影响第二节大学生的情绪特点一、大学生的情绪特点(一)情绪的丰富性和狭隘性(二)情绪的稳定性与波动性(三)情绪的强烈性与细腻性(四)情绪的外显性与内隐性(五)情绪的想象性(六)情绪感觉的低次元与理性的高次元二、大学生情绪健康的标准第三节大学生常见的不良情绪及其调适一、大学生常见的不良情绪及主要表现(一)情绪反应过度 1、愤怒 2、焦虑 3、应激状态(二)情绪反应不足 1、忧郁 2、冷漠(三)不能接受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二、常用的不良情绪调适方法(一)接纳自己的情绪变化,使用不同的情绪宣泄法(二)转移注意力,暂时置身事外(三)使用“情绪温度计”法(四)好心情也能“装”出来(五)以新的思维方法看待世事第四节培养积极情绪一、核心:欣赏自己,用于肯定自我二、重心:培养内心的平衡与宁静三、立足点:多播种快乐的种子第八章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第一节关于爱情一、爱情三因素理论二、爱情与喜欢三、爱情与依恋(一)安全型依恋关系(二)焦虑一回避型依恋关系(三)焦虑一反抗型关系第二节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一、大学生恋爱的特征(一)注重恋爱烂漫,追求精神体验(二)注重恋爱过程,追求新奇唯美(三)恋爱态度宽容,情感危机增多二、大学生恋爱常见的心理问题(一)你是真的爱我吗——大学生不良恋爱动机解读(二)你是喜欢我,还是爱上我——大学生恋爱的混沌状态(三)我爱的人,你爱我吗——单相思的苦恼(四)你为什么不爱我了——失恋心理的调适三、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一)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二)培养爱的能力(三)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第三节大学生的性心理一、性心理发展(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1、口唇期(0—1岁)2、肛门期(2—3岁)3、生殖器期(4—6岁)4、潜伏期(7—12岁)5、生殖期(12岁以后、青年、成年)(二)赫罗克的四阶段划分1、性的反感期2、向往年长者的拾起,也称“牛犊恋”期3、对异性的狂热期4、浪漫的恋爱期(三)我国学者认为性意识分为三个阶段 1、疏远期 2、接近期 3、恋爱期二、当代大学生性心理的表现及特点(一)性生理成熟,性心理滞后(二)对性充满好奇,渴求了解性知识(三)存在性压抑、性冲突现象三、大学生性心理问题及调适(一)大学生常见的性心理困惑1、性梦2、手淫3、性厌恶和性偏见4、性病和性变态等疑病性障碍5、性体象的困扰(二)性心理障碍 1、性身份障碍 2、性偏好障碍 3、性指向障碍第九章大学生人际交往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一、人际交往及人际关系二、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的意义(一)增进大学生的情感交流,有益于身心健康(二)有利于加速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三)有助于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三、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一)空间距离(二)交往频率(三)仪表风度(四)个性品质(五)人格吸引(六)相似与互补(七)沟通技巧四、人际交往中有趣的心理效应(一)首因效应(二)近因效应(三)晕轮效应(四)刻板效应(五)投射效应第二节大学生人际交往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一)交往领域扩大,交往对象广泛(二)交往手段多元化,直接与间接交往并重(三)交往动机复杂,情感型与功利性并重(四)交往内容多样性,交往频率不断提高二、校园里的人际交往(一)师生之间(二)同学之间(三)舍友之间(四)异性之间(五)网络人际三、大学生人际交往常见的问题(一)不敢交往(二)不愿交往(三)不善交往(四)不懂交往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不良心理及调适(一)自卑心理及调试 1、合理的自我分析 2、学会积极归因 3、积极与他人交往(二)恐惧心理及调试 1、调整好的心态,树立良好的观念2、寻找恐惧的原因,增强心理承受力3、学习交往技巧,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三)嫉妒心理及调适 1、如何面对别人的嫉妒心理 2、如何消除自身的嫉妒心理(四)孤独心理及调试1、正确认识和理解孤独2、学会剖析自己3、逐渐改变孤僻性格,拓展生活空间(五)猜疑心理及调试 1、培养自信心 2、冷静思考 3、及时沟通,消除疑惑第三节人际交往艺术一、和谐人际交往的原则(一)尊重(二)真诚(三)宽容(四)互利(五)诚信(六)理解二、成功人际交往的技巧(一)积极倾听(二)学会语言表达 1、真诚地赞美2、学会幽默3、学会感激4、训练高雅的语言(三)善用非语言交流技能 1、目光2、表情3、身体4、保持距离第十章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第一节学习心理概述一、学习的概念二、大学的学习特点(一)学习的专业定向性突出(二)学习的自助能动性增强(三)学习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四)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第二节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及调适一、学习动机问题及调适(一)解读大学生的学习动力系统 1、什么是学习动机 2、学习动机的分类(二)激发学习动机二、专业承诺问题及调适(一)什么是专业承诺(二)积极调适三、学习倦怠问题及调适(一)什么是学习倦怠(二)学习倦怠的调适 1、科学用脑,防止学习中的疲劳 2、适当地调整抱负水平和学习动机的强度3、恰当归因,找回自信4、自我调节,学会舒缓压力四、考试焦虑问题及调适(一)什么是考试焦虑(二)考试焦虑的调适 1、正确看待考试 2、积极备考,设定合理的考试期3、提高自信4、缓解考试中的消极状态5、进行心理咨询第三节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一、学习策略概述二、常用的学习策略(一)使用有效的复述策略1、及时复习——趁热打铁2、分散复习——天女散花3、尝试回忆——过遍电影4、适当的超额学习——过度学习5、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复习——眼到、口到、手到、心到(二)使用精加工策略 1、做记号 2、笔记法 3、图示法 4、类比和比较 5、多疑善问(三)合理运用组织加工策略 1、聚类组织法 2、概括组织法第十一章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第一节大学生使用网络概述一、大学上网的特点(一)普遍性(二)多样性(三)频繁性(四)隐蔽性(五)娱乐性(六)开放性二、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心理特点(一)猎奇心理(二)求知心理(三)归属心理(四)寄情心理(五)宣泄心理(六)成瘾心理三、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积极面(一)丰富大学生的知识面(二)调动大学生的求知欲望(三)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四)促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互动(五)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四、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消极面(一)容易脱离现实生活(二)影响独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容易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四)导致网络成瘾使身心受伤(五)因模仿容易导致极端事件发生第二节大学生常见网络心理问题一、大学生常见网络心理问题(一)一般性网络心理问题1、网络情绪问题2、网络人际关系问题3、网络情感问题4、社会角色功能退化问题(二)网络心理障碍1、网络强迫症2、网络抑郁症3、网络行为失范4、网络性心理异化5、网络人格障碍(三)网络成瘾综合征 1、网络聊天成瘾 2、网络游戏成瘾3、网络恋情成瘾4、网络信息成瘾5、网络交易成瘾6、网络色情成瘾二、影响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原因(一)社会方面原因(二)学校方面原因(三)家庭方面原因(四)大学生个人方面原因(五)网络本身具有易引发心理问题的属性第三节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一、正确认识网络,树立理性的网络观二、加强心理素质培养,增强自制力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树立大学奋斗目标四、加强时间管理,科学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五、主动参加各种活动,提升现实人际交往的能力六、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调节自己的生活七、加强学习动机的培养,重建学习信心八、科学进行心理调节,促进身心健康(一)合理宣泄发(二)转移法(三)自我暗示法(四)冥想法(五)升华法(六)体育锻炼法(七)自然陶冶发(八)放松法(九)其他专业治疗法1、催眠治疗法2、团体心理辅导法3、家庭治疗法4、行为治疗法第十二章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第一节压力和挫折概述一、关于压力二、关于挫折三、压力和挫折形成的条件(一)内在因素 1、发展需要与现有素质之间的矛盾 2、大学生常见的负性生活事件(二)外在因素 1、校园文化、课程设置、教育方式等限制性环境因素 2、社会环境第二节大学生压力和挫折的类型与特点一、大学生压力和挫折的类型(一)学业型(二)人际型(三)恋爱型(四)适应型(五)就业型(六)其他二、大学生压力和挫折的特点(一)强度特点(二)内容特点(三)态度特点第三节压力和挫折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一、压力和挫折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二、压力和挫折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一)生理方面(二)情绪方面(三)行为方面(四)人际交往方面(五)日常学习和生活方面第四节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一、正确认识压力和挫折二、压力管理(一)健康预防法(二)认知调整法(三)放松训练法(四)调整期望值,重新设定符合实际的目标(五)善于寻求各方的帮助三、挫折应对(一)进行正确的归因(二)正确运用心理防卫机制(三)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第十三章大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第一节养成积极的思维习惯一、选择积极的关注点(一)不断重复和强化积极点(二)养成感激的习惯(三)用积极点替代消极点二、构建积极的自我对话模式(一)积极选择(二)乐观解释(三)积极评价(四)积极暗示(五)积极期待第二节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一、自信——无形的魔法师二、乐观——换个视角的天堂三、坚韧——抵抗压力的盔甲四、热情——行动的燃油五、幽默——生活的调味剂第三节体验积极的心理状态一、寻求高峰体验二、体验愉悦和快乐三、让生活充满秩序第十四章大学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第一节大学生活的特点及职业生涯规划一、大学生活的特点(一)学习和生活的自主性(二)闲暇时间的充裕性(三)自我意识的矛盾性二、职业生涯规划(一)大学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期(二)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三)大学期间职业生涯规划的阶段任务第二节大学生涯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一、发现、了解自己(一)橱窗分析法(二)心理测评法二、探索外界环境三、生涯决策与目标制定四、采取行动五、修正反馈第三节大学生能力发展一、时间管理能力二、学习能力三、职场适应能力(一)参加学生工作(二)参加专业实习(三)参加课题调研(四)参加公益活动第十五章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第一节生命的概述第二节生命的价值一、敬仰生命(一)生命的方向(二)生命的广博(三)生命的承载(四)生命的力量二、探寻生命的意义(一)生命在平凡中寻找自我(二)生命在挑战苦难中实现自我(三)生命在过程中圆满自我(四)生命在追求中超越自我(五)生命在创造性劳动中开创自我第三节感悟生命一、看好你的幸福(一)选择幸福的习惯(二)积累小快乐,成就大幸福(三)幸福靠自己创造二、学会感恩三、感悟宽容第四节救助生命第五节心理危机与应对一、心理危机概述二、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危机(一)心理危机的分类1、境遇突变引发的心理危机2、存在的困惑引发的心理危机3、发展的忧虑引发的心理危机(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1、时代性2、易发性3、发展性4、交互性5、动力性三、心理危机的应对(一)心理危机自我应对的步骤(二)心理危机自我应对的原则四、大学生自杀的识别与救助(一)大学生自杀的识别与预防(二)如何帮助有自杀企图的同学。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提纲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提纲
一、引言
1.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二、心理健康的定义与特征
1.心理健康的定义和层面
2.心理健康的特征和表现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1.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目标
2.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3.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和改进
四、自我认知与自我管理
1.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和意义
2.自我认知的内容和方法
3.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技巧
五、情绪管理与情绪调节
1.情绪管理的概念和方法
2.情绪调节的重要性和策略
3.情绪管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六、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
1.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和技巧
2.沟通技巧的应用和实践
七、压力管理与应对策略
1.压力管理的意义和方法
2.压力应对策略的分类和实践
八、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
1.常见的心理问题和症状
2.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应对策略
九、心理健康与学业发展
1.心理健康对学业发展的重要性
2.心理健康与学业发展相互促进的策略
十、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
1.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2.发展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和建议
十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推广
1.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和途径
2.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和普及
十二、结语
1.总结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2.对未来心理健康教育的展望。
大学生心理健康复习大纲
复习大纲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规定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
”3、心理健康水平的判定:★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2)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性原则(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4、气质的定义5、希波克拉底把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气质是神经系统活动类型的心理表现。
6、性格的定义7、性格形成的内在机制为模仿、认同和强化的社会学习机制。
8、自我的概念、几种类型9、正确认识自我的具体方法10生命的概念。
就是一个利用时间的过程,也是逐渐支付时间的过程;所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只有通过你对时间的利用来体现。
11、危机的概念,危机干预的概念12、危机干预的对象13、左右我们情绪的因素:1、人的生理状态2、情境因素3、人的需要4、人的认知评价14、焦虑种类15、克服情绪的盲点的方法16、合理情绪理论17、情绪的自我调节的四种方法?18、现代的学习观所倡导的大学生的学习内容,已扩展为三个层面?19、学习的需要可分为:认知的需要;自我提高的需要;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接纳的需要。
20、自我效能感理论21、学习疲劳的调适方法?22、人类必须进行四种基本学习?2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了什么?24、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成才发展的作用?25、大学生人际交往常见问题?26、人际交往的原则?27、恋爱对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意义?28、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分为三个等级:一般常态心理者、轻度失调心理者和严重病态心理者。
29、心理问题的三个层次?30、如何面对自身出现的心理问题?31、如何对待身边有心理问题的同学?32、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
即专业人员运用心理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提供专业帮助,促进心理健康和个性充分发展的过程。
心理咨询的实质是助人自助。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提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纲要
1健康?心理健康?学习策略?代币制?自尊?同伴关系?社会适应?2简要说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措施。
3简要说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4小学生情绪健康的内容包括哪些?
5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6学习习惯的种类有哪些?
7小学生学习辅导的宗旨是什么?
8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辅导?
9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0小学生同伴交往的认知偏见包括哪些?
11小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什么?
12小学生如何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
13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14举例说明自我概念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15小学生社会适应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6小学生社会适应中,学校活动适应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7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8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有何重要意义
19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搜集小学生心理健康信息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大学生心理健康复习提纲
第一章心理健康绪论第一节心理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心理的表现形式叫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
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过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惧等情感体验。
这折射着一系列心理现象的整个过程就是心理过程。
按其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
影响因素遗传、先天因素 生物理化躯体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一)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人的心理主要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 然而 人的心理发展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统计调查及临床观察 许多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确实具有血缘关系。
同时 遗传上的易感性在一些人身上也是存在的 以遗传素质为基础的神经类型及各个年龄阶段所表现的身体特征也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
(二)环境因素生活环境因素生活中的物质条件恶劣 生活习惯不当如摄取烟、酒、食物的过量等 都会影响和损害身心健康。
其次不良的工作环境、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不胜任、工作单调以及居住条件、经济收入差等都会使人产生焦虑、烦躁、愤怒、失望等紧张心理状态从而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此外生活环境的巨大变迁也会使个体产生心理应激由此带来心理的不适。
(三)实践因素重大生活事件与突变因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尤其是一些突然变化的事件 常常是导致心理失常或精神疾病的原因 比如家人死亡、失恋、离婚、天灾、疾病等。
由于个体每经历一次生活事件 都会给其带来压力 都要付出精力去调整、适应 因此 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不幸事件太多或事件较严重、突然 个体的身心健康就很容易受到影响。
(四)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因素教育因素包含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对个人心理发展而言 早期教育和家庭环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 个体早期环境如果单调、贫乏 其心理发展将会受到阻碍 并会抑制其潜能的发展 而受到良好照顾 接受丰富刺激的个体则可能在成年后成为佼佼者。
心理健康教育复习提纲
心理健康教育复习提纲一、复习总思路:认识自我———交往与沟通———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二、具体复习要点:1. 认识自我:考点1、2、3、4、5、6(1)青春期生理的三大变化是什么?第一,身体迅速长高长大,长宽长壮;第二,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不断成熟;第三,性器官发育成熟。
(2)青春期烦恼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生理方面:生理变化;心理变化:青春的萌动,闭锁与开放,依赖与独立,(3)如何消除青春期的烦恼?了解必要的生理和心理知识,科学地认识自己的身心特点,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多参加集体活动,减少某些不必要的好奇心理;找朋友、家长、老师或心理辅导老师倾诉,向他们讨教处理问题的方法。
(4)人最基本的情绪有哪些?喜、怒、哀、惧(5)青少年的情绪有什么特点?比较敏感,但不稳定;比较强烈,但相对脆弱;变化迅速,但不持久;容易冲动,缺乏理智控制。
(6)青少年情绪不稳定的原因有哪些?身体正在急剧发育,容易过度兴奋;学习上的任务很重,心理压力普遍比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需要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
(7)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转移注意力;理智控制;合理宣泄;心理放松;改变认识;理性升华(8)什么是挫折?人们对待挫折有哪两种态度?如何战胜挫折?挫折指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干扰、困难与失败,使我们的愿望不能实现,需要得不到满足。
一是畏难止步,向挫折屈服;二是迎难而上,勇于战胜挫折。
战胜挫折的方法:要正确认识挫折;学会一些排解挫折的方法,进行自我疏导;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人生理想;敢为人先,适当转换追求目标。
(9)意志品质的四个表现是什么?坚强的意志有什么重要性?四个表现:独立性、果断性、自制力和坚韧性。
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保证;可以激发人的潜力,使我们能持之以恒,战胜困难,创造生命的奇迹。
拥有坚强的意志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
心理健康复习提纲
心理健康复习提纲专题一健康从“心”开始什么是心理?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人的感觉、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等等,都是人脑这个高度发展的特殊物质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
心理健康的定义所谓的心理健康,是指不仅仅没有心理疾病或者心理障碍,而且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行为上都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
界定心理健康的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即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否正确地反映外部世界,有无明显的差异。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即人的心理活动中认识、情感、意志三个过程内容是否完整,是否协调一致。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即在没有重大的外部环境改变的前提下,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特征相对稳定,行为表现出一贯性。
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1、经验标准:当事人自己的经验和咨询师的经验。
2、社会适应标准: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
3、统计学标准:一般人的心理特征在统计学上显示常态分布,偏离正常值越大越不正常。
4、医学标准: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或行不被认为有病,就必须找到它的病理解剖或生理病变的依据。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情绪体验能保持浓厚学习求知欲望行为正常人格完整和谐正确的自我观念良好环境适应能力心理与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只有对心理健康达到足够的重视程度,每个人都能达到一种健康的心态。
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智力正常,有较浓厚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大学生智力正常主要表现为:①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注意力等智力要素正常;②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③能保证一定的学习效率,无学习障碍。
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
①能正确认识自己,包括自己的身心状态、认知水平、行为表现,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②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对自己能做出恰当的评价,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不自傲,不自卑,不自暴自弃;③能悦纳自己、关心自己、尊重自己,恰当表现自己。
心理健康复习提纲
一、简答题1、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是什么?12、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p63、如何消除自卑?p324、怎样塑造积极健康的自我概念?p355、简述压力状态下,身体反应有哪三个阶段?p456、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p477、如何更好地进行时间管理?p518、大学生调节情绪的方法主要有哪些?p539、如何改变A型行为?p5410、传统的减压方式有哪些?p5611、在人际沟通中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p7512、如何克服学习动机缺乏?9613、简述学习动机过强的原因。
P9614、学生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9715、如何克服考试焦虑?p10016、简述爱的三元理论p14817、恋爱中的男女两性如何相处?p16118、大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培养爱的能力?p16119、简述性健康及其包括的内容。
p12620、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什么?143二、论述题1、从人际沟通的重要意义,结合社会实践,谈谈大学生如何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2、根据大学学习的特点,联系你自己的学习实践,论述如何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三、案例分析题1、王强本来是一个性格开朗,总爱说爱笑的,做事积极主动,闲不住的阳光男孩。
可自从上个月,他与女友分手,结束了两年的爱情故事。
他就变得沉默寡言,爱睡懒觉,整天窝在寝室里,什么都懒得做,连平时最喜欢打篮球也没兴趣了,他会长时间呆坐在那里默默流泪,或者哀声叹气,自言自语“哎,我真是混蛋,都是我的错!“…她这么好,我却没好好珍惜…”“一切都完了,我这辈子再也找不到像她那样好的了…”。
李兵是王强的关系很好的室友,看着王强那郁郁寡欢的低落神情,心里很难过,很想帮助王强。
假如你是李兵,你会怎样来帮助王强?答题要点:①王强是因为失恋而产生的自责、后悔和悲伤等情绪和行为反应②积极地倾听有利于宣泄当事人心中的负性情绪③恰当的归因可分解、消除当事人的消极的自我评价④积极的爱情观,有利于当事人发展新的积极地自我形象,引导当事人学习辩证的分析问题,从失恋的事件中发现新的积极意义,重塑新的希望。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提纲
4.同一性
5.保障心理健康
第一节 自我意识与大学生人 格发展
三、自我意识 的性质与作用
(三)自我意识的产生 与发展 (一)分化
1.奥尔波特的自我意识发展理论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一、大学生自 (二)矛盾与冲突 我意识发展的 过程 (三)整合 第二节 (一)自我认知方面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 二、大学生自 (二)自我体验方面 点 我意识发展的 特点 (三)自我调控方面 (一)自我中心 三、大学生常 (二)苛求完美 见的自我意识 (三)过度自卑 偏差与调适 (四)过度的自我接纳
3.放弃还是坚守 2.重薪还是重工 1.指向环境改造的应对 2.指向个体发展的应对 1.正确地表达各类情绪 2.合理地宣泄不良情绪 合理作息、平衡膳食、积极休闲、适量运动、节制烟酒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纲一、引言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目标
二、认识心理健康
-定义和范畴
-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心理健康的特征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
-促进学生的社交和情绪管理能力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自我认知与自我管理
-认识自我
-培养自尊、自信和自爱
-学会合理设定目标和规划
-学会管理情绪
2.人际关系与社交技巧
-发展亲近他人的能力
-学会与他人有效沟通
-培养合作和分享的意识
-培养解决冲突的能力
3.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
-学习压力管理和适应性思维
-学习情绪管理和情绪调节技巧
-了解常见心理问题和疾病
-掌握防范心理问题的方法
4.心理卫生与健康生活方式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会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
-学习放松和缓解压力的方法
-了解心理援助资源和渠道五、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班级活动与讨论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家庭和社区合作
-多种媒体和信息技术的运用
六、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与改进
-量化评估指标和方法
-改进和优化教育方法和内容
-学校和社区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七、结语
-总结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表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心和期待
以上是一个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提纲,详细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
提纲的目的是为了明确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帮助教育者和决策者更好地规划和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大学生心理健康复习提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复习提纲第一部分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一、心理健康的含义1、什么是心理?人类的心理现象包括过程心理和个性心理两部分。
过程心理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
2、什么是健康?罗马医生盖论说:健康指没有疾病的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为健康下定义包括四个方面: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3、什么是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指个人心理所具有的正常的积极的状态和同环境保持良好心理适应的能力。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能够顺应社会并与社会保持同步。
保持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之一。
4、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探索和研究人的心理健康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学问。
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其中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等都属于智力因素,情绪、意志、信念、理想、价值观等都属于非智力因素。
5、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内容包括:智力的发展与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环境适应教育、人格健康教育等。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像生理健康的标准那样具体、精确和绝对。
心理现象的度量没有一个固定而清晰的界限,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不是泾渭分明的对立面,人的心理及行为是一个由正常逐渐走向异常,由量变到质变,并且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连续谱。
一般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良好的自我意识、良好的社会功能、良好的应付方式、良好的人生态度。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包括七个方面:(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3)意志健全(4)人格完整(5)人际关系和谐(6)适应能力强(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樊富珉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7个标准:(1)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3)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提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提纲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同学们参考教材和平时的教案,安排好复习,祝大家考出好成绩!【所标章节以课本为准】第一章小学生健康教育概述一、名词解释: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而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在人际交往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辅导:又称心理咨询,是指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处理来访者在个人发展或社会适应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和行为上的难题或困扰,进而为其提供心理上的帮助的过程。
二、知识点(填空题、问答题)1、健康的标准:躯体(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
2、1992年,WHO在《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3、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了新身心健康的标准,包括两个方面,肌体健康的“五快”(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和精神健康的“三良好”(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事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4、小学生健康教育的途径:(1)通过课堂教学过程实施健康教育(2)结合学科特点实施健康教育(3)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健康教育(4)在校园文化中渗透健康教育(5)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咨询服务①开设健康教育课程②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第二章小学生的生长发育与保健一、名词解释:青春发育期:是由儿童少年时期过渡到成人的一个迅速发展阶段,是性器官发育成熟、具有生殖能力、出现第二性征的年龄阶段。
以生长突增为青春期开始的标志,以性成熟为结束,性器官成熟的标志是女孩子的月经初潮,男孩子的首次遗精。
二、知识点:1、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1)生长发育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特点(3)生长发育的波浪式发展规律(4)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特点(5)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2、儿童少年的健康与保健(第二节),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体育锻炼与健康的关系(可以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提纲和重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主要知识点及重点第一章心理健康导论一、基本知识点:1、心理的概念、特点概念:一种客观存在于自然界、人世间和每一个人身上的特殊现象——心理现象特点:⏹-心里是观念性的反映⏹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以活动形式存在⏹情绪是心里的操作2、心理发展的概念、规律;概念:●狭义:个体的心里发展,是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的整个生命历程的心理发展;●广义: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的个体心理发展规律:●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方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3、心理咨询的特点及求助策略二、重点:1、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概念: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在人际交往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正常●能控制情绪●有正确的自我认识●个性完整统一●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2、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别含正常范围的心理困扰--------心理问题与异常心理的识别,采用郭念峰三点区分标准,见附录 ;区分正常、异常的三条标准: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260页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统一原则;2、心理活动内在协调性原则;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第二章自我意识一、基本知识点:1、自我、自我意识的含义;自我:指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人——我关系以及人——社会关系的认知和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和行为顾问;自我意识:对自己既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认识,以及对个体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2、自我意识的形式: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3、自我意识的内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4、自我意识对心理健康作用;●一方面,对自我正性的或负性的自我意识,对自我的成长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相信自我的力量,充满了迎接挑战的自信和勇气,将在人生路上越战越勇;●另一方面,自我意识的主动进取性或消极被动性,反过来又对心理健康起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5、自我意识的形成自我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心理标志,他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与他人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来源:●他人的反馈●反射性评价●依据自己的行为判断●社会比较6、增强正性自我体验,克服自卑,形成自我悦纳接纳自己、接纳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喜欢自己、欣赏自己、理智与客观地对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冷静看待得与失、关注自己的成功、并将自己优势积累二、重点:健全自我意识的标准和自我意识的调整含克服习得性无助、增强自我效能感标准:有自知之明、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正确评价自己和发展自我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相协调一致积极进行自我肯定、独立的并于外界保持一致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统一、有积极地目标意识和内省意识、积极进取永无止境策略:重视首次成功的体验外部强化和言语的指导自我强化归因训练第三章大学期间的生涯规划一、基本知识点:1、生涯规划概念指在对一个人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深入了解各宗职业的需求趋势以及校园资源,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学习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2、能力概念及多元智能能力:顺利完成某一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3、技能概念: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二、重点:大学期间的技能发展规划能结合一种生涯规划方法进行大学期间自己的技能发展规划第四章大学生的学习心理指导一、基本知识点:1、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式不当、学习道德缺失、学习情绪波动、学习意志薄弱、考试焦虑过度;2、学习动机的概念;指引起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的学习目标,以满足某种学习需要的一中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行为的原因和内部动力3、学习动机的类型:内部动机: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外部的因素4、大学生时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方法解决方法:设定目标,有的放矢分割目标,制定计划学会监控计划分清主次巧用生物钟合理运用瞬间把握当下时间二、重点:大学生学习策略的调整及培养;能结合大学的学习特点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包括:预习、听课、复习、阅读、应试等的方法指导第五章大学生的人际适应一、基本知识点:1、人际交往的定义;人际关系也称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大学生人际交往常见的心理问题;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性格障碍认知障碍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首因效应导致认知偏差第一印象效应、近因效应导致认知偏差、晕轮效应导致认知偏差、刻板效应导致认知偏差、定势效应与认知偏差、投射效应与认知偏差情绪障碍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自负、自备、羞怯、嫉妒、愤怒、恐惧引起的交往障碍性格障碍对大学生人家交往的影响性格孤僻,过于内向、心胸狭隘,对人苛求、自我中心,世故圆滑、急躁冲动,报复心理、娇生惯养,性格懒散2、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平等交换的心理原则诚实守信的心里原则正反相容的心里原则相互沟通的心里原则自我表露的心里原则灵活多变的心里原则二、重点:人际关系调适技巧的应用;主动交往,告别窘迫塑造形象,提升魅力自我表露,注意分寸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学会赞美,善用批评学会倾听,积极回应善于沟通,掌握要领坚持原则,善于争论学会拒绝,敢于说“不”保持距离,享受独处真诚道歉,求的谅解化解冲突,维护友谊第六章大学生情绪管理一、基本知识点:1、情绪的内涵三个成分;情绪是一种复合状态,既深藏与我们内心的一中主观体验,又通过我们的体态、姿势、表情等身体语言表现与于外外部表现,同时还伴随这一定的生理反应;2、情绪的功能意义;动机的功能、信息的功能、组织的功能3、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易怒、易嫉妒、过度抑郁、过度焦虑、过分自卑二、重点:常见的情绪调节策略;◆觉察自己真正的情绪⏹探索自己当下的各种情绪⏹区分各种情绪的强度⏹接纳你产生的任何情绪◆寻找引发情绪的源头⏹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糟糕至极、◆选择有效的处理方式⏹放松法、宣泄法、转移法、理情法、升华法第七章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一、基本知识点:1、爱情的要素与形式;要素:爱的对象、伴随爱情所产生的感情、伴随爱情所产生的思想、爱与被爱者之间的行为或关系形式:喜爱、迷恋、空洞之爱、浪漫式爱情、伙伴式爱情、愚昧之爱、完美之爱2、爱情的产生与维持;产生:邻近性、相似性、互惠性、生理激发、外表吸引力、障碍爱情的维持:褒奖、保持公平、关系发展中的几个重要的特质沟通与支持、理解和赏识对方、宽容和接纳二、重点: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行为含健康性心理、性行为;◆选择合适的恋人◆锻炼与异性交往的能力◆培养爱的责任◆培养爱的能力施爱、接受和拒绝、发展爱、承受爱的挫折◆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健康性心理:掌握科学的性生理卫生知识培养健康的性别角色行为培养健康的性态度预防性疾病传播第八章网络成瘾心理与行为一、基本知识点:1、网络成瘾概念IAD及诊断标准即美国心理学会的网瘾诊断标准概念:实质是一种行为成瘾是指个体由于过度使用因特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里功能损害的一种现象;诊断标准:◆耐受性◆停止上网后表现出以下任何一种症状显着的脱瘾综合症、急于使用网络或相似的网上服务来减轻脱瘾症状◆上网次数时间均比计划的长◆一直希望努力减少或控制网络的使用,但没有成功◆大量的时间花在与网络有关的事情上◆因使用互联网而放弃或减少重要的社交、工作和娱乐活动◆不顾一切的身体不适等坚持还要上网2、Young的A CE模型指anonymity匿名性、convebience便利性和escape逃避现实;3、网络成瘾影响因素、避免网络成瘾;因素:自我同一性是否确立、个人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时间管理能力如何避免网络成瘾:◆积极的自我认知◆尽早开始职业生涯规划◆做好时间管理二、重点:了解什么是网络成瘾以及如何避免网络成瘾;第九章大学生的人格与幸福感一、基本知识点:1、人格与人格障碍;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总和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指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发展起来的严重人格缺陷或病理人格改变,或者人格在总体上不适应的一类心理疾病;2、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现状;第一,理想信念缺失,使得大学生的幸福幸福无所依,无所靠;第二,人生目标追求物欲化3、幸福的内涵与构成要素;内涵: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构成要素:自己内心的感觉、个人对幸福的价值认同、自己的身体与心灵是否舒适和谐4、人格对幸福感的影响;◆很多人格特征都与幸福感显着有关◆人格特征能预测出幸福感水平二、重点:大学生幸福的之道;以人格教育为途径对大学生进行人格塑造知晓幸福方法,用行动表现幸福调整认知风格与行为习惯提高感恩干预策略第十章生命的意义一、基本知识点:1、生命的意义生命的自由、生命的使命、多元话的生命价值、2、心理危机的定义与类型让学生知晓自杀的征兆定义:危机是一中认识,即当事人认为某一事件或境遇是个人的资源和应付机制所无法解决的困难;类型:发展性危机、境遇性危机、存在性危机二、重点:常见的心理危机及干预让学生掌握何种情况属于心理危机并如何干预;◆躯体疾病时的心理反应积极的支持性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以最大程度减轻其痛苦,选用药物是应考虑疾病的性质、所引起的问题,以及病人的抑郁焦虑症状◆创伤后应激障碍安全稳定,陪伴支持,促进正常化◆恋爱关系破裂充分尊重,理性和预防◆亲人死亡的悲伤反应居丧反应干预原则:1、急性反应:将昏厥者立即置于平卧位,若血压偏低,应静脉补液;处于麻木过严重激动不安者,应使其入睡;当其苏醒后,营造支持性氛围,采取符合逻辑的步骤,逐步减轻伤痛;2、悲伤反应:让悲伤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给与支持性心里治疗;3、病理性居丧反应:应及时送专业心理机构或医院治疗◆重要考试失败对自伤企图者采取措施予以防止,以理解支持的态度咨询辅导,帮助其恢复理智,找回自我资源。
心理健康复习提纲1
第一章心理健康及其标准考核要求(一)心理健康的概念1、识记:(1)心理健康的涵义(二)心理健康概念的沿革1、识记:(1)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2、领会:(1)当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三阶段(三)心理健康的标准1、识记:(1)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1、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健康的概念:只有在身体健康、心里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的人,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
2、现代健康理念是一种全人的健康理念,全人的健康是现在生活中实践活动着的每一个人类成员,在其生命活动的整个发展阶段,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全人健康是个体生命活动的主系统及其活动环境的全面健康,全人健康是个体生命活动的各个阶段的全健康,全人健康是包括人类全体成员在内的全员健康,现代健康理念是一种动态的、谱系的、促进的健康理念,现代健康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基于健康动态与谱系的现实性,以促进的方式,达成全人健康。
3、心理卫生运动兴起: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先驱:法国.精神科医生.皮内尔。
直接贡献者.美国.比尔斯《自觉之心》,1908年5月6日,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成立。
我国1930年.吴南轩.中央大学,1936年228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南京成立。
心理卫生运动发展的三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从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到注意精神疾病的预防。
(1930年5月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美国—华盛顿)。
第二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60年代末,从关心身体因素的制约到关注社会因素的影响。
(1948年,英国—伦敦—第三界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心理健康与世界公民》—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WFMH))。
第三阶段,从努力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到力图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挖掘人的心理潜能。
(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盛行,20世纪80年代中国心理卫生事业复苏,1985年4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恢复,9月,山东-泰安-首届大会,陈学诗)4、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心理健康的基本内容是现实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良性功能关系,心理健康本质特征(核心内容)是个体主导其生命活动的有效性,心理健康的现实表现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健康。
最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复习提纲电子教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复习提纲Chap1.心理健康及其标准1、现代健康理念的基本特征(一)、现在健康理念是一种全人的健康理念:全人健康是个体生命活动的主系统及其活动环境的全面健康;全人健康是个体生命活动的各个阶段的全健康;全人健康是包括人类全体成员在内的全员健康(二)、现在健康理念是一种动态的健康理念(三)、现代健康理念是一种谱系的健康理念(四)、现代健康理念是一种促进的健康理念2、心理卫生运动三阶段:从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到主义精神疾病的预防;从关心身体因素的制约到关注社会因素的影响;从努力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到力图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挖掘人的心理潜能3、心理健康:基本内容是现实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良性功能关系;本质特征:个体主导其生命活动的有效性;现实表现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健康4、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统计学标准、社会规范标准、主观经验标准、生活适应标准、心理成熟标准、生理学标准5、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发展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品质健全、行为协调适度、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完整独立Chap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内涵: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是一项具体的教育活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实践智慧生成的教育活动。
在最终目标上,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进而实现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2、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从心理上帮助人,教育人的过程;都是采用相一致的理论方法;注重建立助人者与求助者的良好人际关系,认为这是帮助求助者改变和成长的条件;工作范围相似;强调帮助来访者成长和改变方面是相似的。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定位:教育学定位、心理学定位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心理咨询、诊断性评价、行为矫正、学习指导、职业指导6、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重点发生转移;教育形式发生互补;重视加强早期教育;教育力量日整合; 教育技术日新月异; 教育理论多元融合; 逐步开设相关课程; 重视教育的绩效作用;注意本土特色研究;强化从业人员素质7、我国发展趋势:普遍化,重点化,整合化,现代化,本位化,专业化,本土化8、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顺应世界教育改革潮流的需要;改变国内基础教育现状的需要Chap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1、健康教育目标的作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制约作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的制约作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结果的评价作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学生的教育作用2、构建目标的依据:我国学校教育目的;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为依据3、构建目标的原则:在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规范和个人需要相协调;在出发点,坚持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结合;在言语描述上,坚持抽象性与操作性相兼顾;在逻辑体系上,坚持整体行与系统性相统一4、目标结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意志目标,个性目标(1)、认知目标:开发自我智能、掌握学习策略、改善学习品质(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社会性情感品质和增强情绪调控能力;情绪认知和情绪识别;情绪表达和情绪理解;情绪主导和情绪平衡;情绪控制和情绪宣泄;情感发展和情感培养。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纲一、背景介绍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其学习成绩、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方面的发展。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提纲,推动中小学校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提升自身的心理素养,增强抗压能力,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2. 原则:科学性、针对性、终身性、实践性、循序渐进性。
三、内容1. 增强自我认知a. 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和劣势,树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b. 提升自我价值感,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c. 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 发展情商a. 培养情绪管理能力,学会认识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b. 培养同理心和合作意识,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c. 学会解决冲突,培养公平与合作的价值观。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巧a. 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b. 培养良好的注意力和观察力,提升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c. 学会灵活运用各类学习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健康心理与身体a. 了解心理与身体的关系,保持身心健康的平衡。
b.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睡眠、运动等方面。
c. 学会有效应对学业压力,避免产生过大的心理负担。
5. 建立积极的家庭关系a. 提升亲子沟通能力,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b. 学会尊重和关心家庭成员,培养家庭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c. 推动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家校合作共育的良好局面。
四、实施策略1. 教育教学相结合: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以教学内容为契机展开相关话题的讨论和引导。
2. 班级活动与心理辅导相结合:通过班级活动的开展,提供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健康教育复习提纲一、选择判断
1比尔斯与全社会的心理卫生运动____
2德育的范畴_____
3智育的主要目标_____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_____
5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功能的体现_____
6心理健康教育对人的培养着重在哪些方面_____7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途径_____
8四大心理治疗理论的要义_____
9心理辅导的对象_____
10弗洛伊德的人格构成学说_____
11艾里斯的ABC理论_____
12非理性观念的主要特征_____
13理性情绪疗法_____
14心理咨询的任务_____
15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本原则_____
16参与性技术与影响性技术_____
17咨询技术中的非言语咨询技术_____
18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_____
19常用的干预方法_____
20个体心理咨询的原则_____
21团体咨询各个阶段及任务_____
22团体咨询的适用范围_____
23神经系统机能的发展_____
24青少年心理的两极分化性倾向_____
25对青少年影响较大的媒介_____
26影响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因素_____
27不同家庭结构对孩子成长的影响_____
28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_____
29生物遗传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_____
30家长心理健康对子女成长的影响_____
二、名词解释
1心理健康教育_____
2心理咨询_____
3个体心理咨询_____
4保密性原则_____
5会心团体咨询_____
6理性情绪疗法_____
7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_____
8自我防御机制_____
9压抑_____
10自由联想_____
11朋辈心理咨询_____
12行为强化法_____
13角色扮演法_____
14心理健康教育模式_____
15职业倦怠_____
16冲动型人格_____
17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观
三、论述_____
1.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_____
2.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主要做法和目标。
_____
3.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三者的不同。
_____
4.结合个人成长的体验,谈谈心理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如何发生作用的。
5.从社会层面分析应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