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产业集群

合集下载

日本产业集群政策评析及其经验借鉴

日本产业集群政策评析及其经验借鉴
第 2 卷 0
V 1 2 o . O
总第 9 O期
Sm o 9 u N . 0
广东广播 电视大学 学报
J0URNAL OF GUANGDONG RAD1 & TV 0 UNi VERS} TY
21 0 1年 第 6 期
N .6 2 1 o . 01
日本产业集群 政策评析及其经验借鉴
我 国的产业集群发展 , 为重要 的意义和价值 。 有极


日本产业集群政策演进 : “ 从 促进 区域 均衡发展” “ 升区域 竞争力” 到 提
学 界一般认 为 日本的产业 集群 政策 明确 提 出
其 配套法 律制度 试 图通 过在 既有 的四大工业 集群
之 外, “ 点开发方 式” 以 据 建立 新的产业集群 , 来解 决区域 发展 不均等 的 问题 。但 是显 然这些 政策 并 不 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 问题 。因为 “ 区域 均衡发展 ” 取 决于区域产业 的竞 争力, 不单单取决于产业 的 而 转 移。产业转移可 以提 升区域经济发展 的水 平 , 但 是 其解 决不 了其与其 他 区域 的发 展差距 问题 。当 然, 虽然前后五次 的全 国综合开发计划及其配 套法 律 制度 , 没能从根 本上解决 “ 密、 过 过疏 ” 的发 展不 均 衡 问题 , 是 “ 但 通过 促进新 兴产业与 第三产业 的 专业、 分散和集聚 , 出现 了众多产业集 中区, 为产业
的结果。 日本作为较 早制定产业集群政策的国家之


它的产业集群政策 被认为是其经济 发展与繁荣
的重要 因素。探 究 日本产业集群 政策, 借鉴其成功 经验, 对于我 国的产业集群政策 的制定和完善, 推动
律 制度 。这 些计划 和配套 的法 律制度 更多地 体现

日本九州产业集群发展之经验及启示

日本九州产业集群发展之经验及启示
俣市 )是世界主要 的生产基地 以外,在彩色滤波器 的 生产上还有九州电气 ( 北九州市)和DP N 电子 ( 北九州 市 )等。供给各种原料 的企业在九卅 共有32 。 I 2个
2 .前 工程 。被 称为前 工程 的薄片 ( 片 )设计 硅
工厂在 九州有 l 个 。仅索尼半 导体九州公 司就有3 7 个
测 。这项 工作主要 由大型I M 列企业及其 协作企业 D系 来完成 。后 工程在N C E 集群 中约 占全体的8 % 0 ,在尖端 技 术 中约 占全体 的3 % 0 。这项工程 主要在九州 和离九 州很近 的山 口县进 行。除此 以外 ,索尼集团在九州的 大分 县拥有 日本国 内唯一的后工程基地 。而且在当地 培育 了许 多协作企 业。以原来的公司精机产业为首, 包括协作企业 ,共有8 个企业进行I 的安装测试 。 4 c
首,还有上野精机公司 ( 福冈县水卷街)林公司 ( 冈 福
集 中在福 冈市 、北九州市和熊本县。 5 .其他 。政 策优 惠 、 航 空运 输 方便 , 电力 充
裕 ,所需女性劳动力充分廉价,九州拥有半导制造 中 所需要的丰 富的泉水等 。
三 、几点启 示
归纳 日本九州产业集群的特点如下: 1 .地 理位置相 对集 中,企业众 多,均 在几十乃
最近 ,在福 冈市和 北九州市,建立了许多新的设
计公 司。这 是因为这些优 秀的工程设计 比 日本其他地 方容 易被采用 。这 些设计 ,不仅包括 I ,而且还包括 c 基板 的设计 、工具 的设计等 。在 九州 同设计有较 强关 系的企业达 10 2 个之多。
产 。除 了生产液 晶原材料的氢水俣制造所 ( 熊本县水
密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住 友 ( 冈县直 云市 ),绪 方工业 ( 福 熊本

日本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分析

日本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分析
能。


日本产 业 集 群 发 展 特 征
日本 是一个 产 业集 群普 遍存 在 的 国家 , 日本 中小 企业 厅 1 9 据 9 6年 的调查 , 日本全 国共 有 5 7个 产业 集群 , 3 由主要 面 向国 际市场 的 , 也有 内销 型 的 , 们在 日本 国 民经 济 中 占有 十 它 分重 要 的地位 。从 整体 发展 情 况来 看 , 日本 产业集群 的 特征 主要体 现在两 方 面 。 ( ) 略部署 方面 一 战 ’ 根据 欧洲 国家 的经验 和 日本 产业 发 展 的现实 ,0 1年 日本政府 推 行 了新 的产 业 与 区域 20 发展 政策 , 即产业 集群 政策 。政 府集 群政 策 主要体 现于两 个政 府行 动计划 : 一个 是 由 ME TI 制定 和推 动 的“ 业集 群计 划 ” 另一 个 是 由 日本 文部科 学省 ( XT) 产 ; ME 制定 和 推动 的“ 识集 知 群计 划 ” 日本产 业集 群政 策 的意 图是使 日本 的 工业 能 够在 日益 激烈 的国际竞 争 中生存 , 。 使 地 方经济 自主发展 , 提高创 新能 力 , 动全 国各 区域 利 用本 区域 产业 资源 , 展 新 产业 和创 推 发 建 新企业 。为此 , 日本集群 政 策着 力于 营建 企业 的 网络环 境 。不 仅要 增 强 企业 间 的横 向和 纵 向网络 联 系 , 要形 成跨 产 业合 作 的网 络关系 , 还 从而促 进 区域创 新 , 成产 业集 群 , 形 以及新 产业和新 企业 的创 建 。 日本 集 群 政 策 的 目标 是 : 进 企 业 创 新 环境 的发 展 。通 过 产 业 、 促 学 术、 政府 、 业环 境 的“ 融合 ” 促 进创 新 , 进 新企业 的创 建与 发展 , 进企 业合 作 , 进管 企 新 , 促 促 促 理创新 支持 体 系的 完善 。中央政府 的集群 政策 与地方 产业 政策合 力 , 以产生 协 同效 应 。 ( ) 策体 系方面 二 政 与 西方 国家 的集 群 政策 相 比 , 日本 的产业集 群 政策 的一 个 明显 特征 就 是 政府 的 主导地 位 , 表现 为 : 其 1 由 日本政 府 提供 财政 支持 和大 规模 组织 人事 支持 , . 形成 产业—— 学 术—— 政 府 的“ 看 得见 的网 络” 并 以这样 的 网络构 成产 业集 群 的核心 。与 此 同 时 , , 区域 基层 组 织 和 核 心产 业 支持组 织通 过各 种 活动 , 支持 和促 进这 一 网 络 的发 展 。一方 面 , 企 业 活动 给予 支 持 , 对 向参 与产业 集 群形 成活 动 的特定 企业 提供 支 持 , 尤其 是 向 中小 企业 、 具有 战 略意 义 的科 技促 进 、 跨产 业合 作 、 管理创 新 、 R&D、 市场 培育 、 业 及 孵化 器 建立 提 供 财政 支 持 ; 企 另一 方 面 , 促进 与相 关组 织 的合作 , 进集 群参 与者 在 融资 、 促 市场 培育 、 人力 资源 开发及 其它 集群 活动 中 , 与 地 方金融 机构 、 品流 通机 构 及教育 机构 的合作 关 系 。对 具 有 区域 特点 的 技术 开 发 给 予资 商

产业集群案例

产业集群案例

产业集群案例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地区内,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集中分布,并形成一定规模和密度的产业群体。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实际案例来探讨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影响。

首先,以中国珠三角地区的电子产业集群为例。

珠三角地区以深圳、广州、珠海等城市为代表,是中国最大的电子产业集群之一。

在这一地区,集中了大量的电子制造企业、零部件供应商以及相关的研发机构和服务企业。

这种集聚效应带来了生产成本的降低、技术创新的加速以及人才和资金的聚集,形成了强大的产业竞争力。

同时,产业集群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其次,以意大利的时尚产业集群为例。

意大利以米兰为代表的时尚产业集群,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精湛的工艺和完善的产业链而闻名于世。

在这一地区,设计师、面料供应商、加工厂、品牌商等各个环节紧密合作,形成了高效的产业集群。

这种集群效应不仅带动了意大利的时尚产业发展,也成为了国际时尚产业的引领者和标杆。

再次,以日本的汽车产业集群为例。

日本以东京、名古屋、大阪等地为中心,形成了世界知名的汽车产业集群。

在这一地区,集中了丰田、本田、日产等知名汽车制造商,以及大量的零部件供应商和相关服务企业。

这种产业集群的形成,不仅提升了日本汽车产业的全球竞争力,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相互促进的产业生态系统。

最后,产业集群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竞争激烈,合作与竞争的平衡需要谨慎把握;产业集群外部的环境变化和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也会对产业集群的发展造成影响。

因此,产业集群需要不断创新,加强合作,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产业集群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产业集群对于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也需要我们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期更好地推动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日本如何发展工业园区

日本如何发展工业园区

日本如何发展园区战后日本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工业园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日本,工业园区既是一个高效率的生产基地,更是构成日本整个制造业“大厦”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单元”。

日本工业园区在发展中积累的许多成功经验,对我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具有很高的现实参考价值。

为此,省政府研究室的研究人员日前专门赴日本进行了调研——战后的日本经济基础十分薄弱。

为了实现“振兴复国”的梦想,日本政府先后出台了《企业重建》、《产业振兴》等一系列有关法案,提出了建设制造业产业基地的战略构想,这就是当今日本工业园区的前身。

日本工业园区的兴办大大加快了日本制造业发展的步伐,加速了日本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带动和促进了日本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其成功地实现了从资源小国向经济大国和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从日本工业园区50年来的实践来看,有不少先进的经验值得我省学习,尤其在对土地和生态的保护、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等方面,更是亮点多多。

容纳10万家企业的产业集群如果要笼统地概括日本工业园区的产业特色,可以用“三高”来描述:首先,它是一个高层次产业的集聚区。

在工业园区内落户的大多数是那些在本行业居于领先地位的企业,技术比较先进,工艺水平、产业层次比较高。

一些信息、环保等先导性技术和产业居世界领先地位。

日本的工业园区也是一个高效率的技术开发区。

日本企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适应市场需求的速度很快,技术开发的能力很强,所开发的产品式样多、质量高。

如雅玛哈发动机公司每年按照客户需要开发的大的品种项目都要在二三十个以上。

日本的工业园区还是一个高效率的生产区。

除了少数由大企业主导的工业园区和极个别政府主导的工业园区之外,日本绝大多数的工业园区面积都比较小。

如静冈县88个工业园区,平均面积为1105亩。

最大的是滨松市政府主导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面积为3511.5亩,但大多数的工业园区为300亩左右的小型园区。

这些工业园区面积虽然小,但土地的产出率相当高。

日本的产业集群政策与知识集群政策

日本的产业集群政策与知识集群政策

日本的产业集群政策与知识集群政策作者:黄速建刘湘丽王钦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第07期近年来,集群作为区域技术创新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或机制在世界各国受到重视。

日本2001年制定了第二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要在各地区形成“知识集群”,以推进技术创新,开发新产业,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发展。

经济产业省2001年起实施了周期为20年的“产业集群计划”,文部科学省2002年起实施了周期为15年的“知识集群计划”。

2006年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要求集群参加者继续协力合作,实施包括产学官合作研发、金融支持、创业支持、市场环境整备、协调网络等在内的长期措施,并且宣称国家将重点支持部分区域成为世界一流集群,向相对落后区域提供资金,支持它们利用地方特色形成有竞争优势的集群。

这些举措表明,日本为了在科技、产业上占据国际领先地位,已在战略性地展开集群政策,有计划、差别性地投入资源,以培育若干世界级的知识据点和产业据点,以及众多的地方特点的小产业据点。

一、担心落后的危机意识促使日本制定集群政策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停滞状态。

而同一时期,美国经济在信息通信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迅速复苏,获得了快速增长。

欧盟许多国家实施了国家创新体系战略,产学官合作打造区域集群,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提高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韩国、中国等亚洲国家与地区的高速增长,吸引了大批日本企业投资,造成了日本地方的“产业空心化”,同时这些国家与地区采取赶追政策,缩小与日本在技术上的差距。

这种局面使日本担心自己的国际地位,从而强化了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愿望。

为了使日本在科技上占据国际领先地位,在产业上保持国际竞争力,日本借鉴了美国硅谷等的集群经验,制定了知识集群政策和产业集群政策。

二、集群政策是通过知识和技术的融合,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规划所谓知识集群,是以区域内拥有独创研究开发能力的大学科研机构为核心,吸引区域内外企业参与共同研究、建立新企业的技术创新系统。

产业集群知识转化的网络机制——丰田案例的分析与启示

产业集群知识转化的网络机制——丰田案例的分析与启示

在这些企业之间形成密切合作关 系。通过建立长期合 作关 系 , 进一步促进企业之 间进行深度专业化分 工 , 工与合作互 为条 分 件, 最终实现提高整个 区域竞争力的 目标。 经 济地理学 中主要 运用报酬 递增 、 规模经济 、 径依赖 等 路 经济学核心概念来分析与解释产业 的空间聚集问题。 一研究 这 过于依赖抽象 、简 化的数学模 型 ,而且缺 乏相应 的实证研究 ( rnadS re ,9 6 , Ma i n udy 19 )由于过于注重数学模型 , t 在传统 的空 间集聚模型 中, 区域 、 区位 和场所常常 用来代表某 种经济景 观 中抽象 的点或其他 的形状 , 而文化 、 社会 、 历史 、 度等深刻 影 制 响甚至决定经济过 程和形成 经济景观 的因素却被 忽略 了。因
产 业集 群 知 识转 化 网络 机 制
丰 田案 例 的分 析 与 启 示
龙 静
( 南京大学 商学院, 江苏 南京 2 0 9 ) 10 3
【 摘 要 】 产业集群 中知识转化和学习的效率是 其最主要 的特征。 集群 企业优异的学习能力和较高的知识转化效率
是实现集群企业不断创 新发展 , 而使整个产业集群具有经济活力和竞争优势 的主要原因之 一。 进 文章对产 业集群 中的社会 网络特征和性质 与知识转化 的关 系进行详细的分析, 以日本丰田产业集群 为例对其知识转化 的网络机 制进行 了探讨。 并
( ) 会 网络 二 社 社会 网络理论是近年来 兴起的一种新 的研究 范式 。c l n— e m n 1 8 ) 为 , 会 网络 是 企 业 社 会 资 本 的重 要 部 分 , 通 过 a (9 8 认 社 它 人 际关系建立起来并增加相应的人力资本 。F s(9 0 认为社 os 19 ) 会 网络是 指特 定个人之间 比较持久的 、稳定的社会关系模式 。 这些对社会 网络 的定 义都强调特 定时空范 围内相对稳定 的一 种人与人之 间或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网络分析并不是针对产 业集群的特定分析方法 , 社会 网络涵盖了威廉姆森分析框架 中 从市场到层级制度的组织结构 , 同时还包括 网络行为主体之间 非贸易的相互依赖性 。 u (9 2 的结构洞理论表明 , B a 19 ) 网络充 当 了个体间信息与资源的交换渠道 , 不同个体处于网络 中不 同位 置时 , 便拥有对 网络 中信息与资源 的不 同控制能 力 , P l  ̄y 但 oo d ( 9 3 认为 , 19 ) 网络除 了 B r所认为的具有传递信息与资源 的作 ut 用 以外 , 还具有 象征和认 知意义 , 网络不 仅是各种资 源的流通 “ 管道 ” 而且也 是一 个“ , 棱镜 ”透 过它可以映射 出个 体的品质。 , 也就是说 , 处于网络 中不同的地位序阶 的个体基于 同样的条件 会得到不同的 回报。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组织形态 的独特性 , 就在于其基于 个特定 的地理 区域而形成 的个体之 间的稳 固网络 , 交易者与 网络之间的 良性互动使 产业集群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 。 把社会 网络理论运用 于产业集 群的研究 , 是一种新的分析视角。产业 集 群归 根结 底 是一 种 网络 的组 织形 态 。从 本质 上看 ,波 特

简述东京都市圈都心区的产业结构特点

简述东京都市圈都心区的产业结构特点

简述东京都市圈都心区的产业结构特点
东京都市圈都心区的产业结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服务业高度集中:都心区是东京乃至整个日本的经济中心,服务业在此高度集中,包括金融、商务、信息和娱乐等。

许多世界知名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总部都设在此地,使得都心区成为全球最繁忙和最具活力的商业区之一。

2. 金融业发达:都心区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日本的主要银行和金融机构都在此设有总部或分支机构。

这使得都心区成为日本和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枢纽。

3. 商业活动繁荣:都心区的商业活动极为繁荣,涵盖了各种类型的零售、批发和商业服务。

东京的标志性购物区,如银座、新宿和涉谷等,都位于都心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消费者。

4. 高科技产业集聚:都心区也是日本高科技产业的集聚地,涵盖了软件开发、通信技术、生物技术和新媒体等领域。

许多知名的科技公司和创业公司在都心区设有办公室或总部。

5. 文化创意产业发达:都心区是日本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基地,聚集了大量的艺术机构、广告公司和娱乐产业。

这里也是日本电影、音乐和时尚产业的中心,拥有许多知名的电影制片厂、音乐录音棚和时尚品牌。

6. 国际化程度高:由于都心区是东京乃至整个日本的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这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游客和移民。

这种高度的国际化氛围使得都心区的文化和商业活动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

总体来说,东京都市圈都心区的产业结构呈现出服务业高度集中、金融业发达、商业活动繁荣、高科技产业集聚、文化创意产业发达和国际化程度高的特点。

这些特点共同体现了都心区在全球经济、金融、文化和商业领域的领导地位。

当代日本工业集群的演变——集群与“日本制造”

当代日本工业集群的演变——集群与“日本制造”
决 的课题 。
那 么 当代 日本 的经验 又如何 呢? 然 日本 经济 具有 虽 和 当代 中国不 同的 背 景 ( 资企 业 的限 制 , 内市场 的 外 国 规模 IN 等 ) 在 经济 高度 增长 期 以后也 同样 经 历 了  ̄ I Y ,但 日元 、 价和 工 资的 上升 。随 着整体 生产 成 本压 力 的增 地 加, 一部 分 日本工 业集 群 面临 着但 日本 制造 业 仍然 保 持 了较 高 的 国 际竞 争 力 。本 文通 过 介 绍 日本 工 业集 群 的 主要 类 型 与概 况 ( 二 节 )工 业 集群 和 “ 第 、 日本 制造 ” 关联 ( 三节 到 第 的 第 五节 )以及 集群 政 策体 系 ( 六节 )对 当代 中国集群 做 , 第 , 出 的若干 启示 和建 议( 第七节 ) 。
编 者按 :
与 中国一 衣带水 的邻 国 E本 , 工业 集群 自 14 经济 重建后 开始 恢复 , l 其 96年 并经历 了战后 6 的酸甜 0年 苦辣 。如 今 , 富活力 的工业 集群使 E本 在世界 高端产 品链 中扮 演着极 其重要 的 角 色, 极 I 而其 中的 专业镇 型
中 国很 少 有 专 家 关 注 到 产 业 竞 争 力 和 集群 的 关 系 ; 第
集群也 面 临 了诸 多问题 ( 如工 资 、 地价 、 民 币汇率 的上 人 涨 ) 因此很 多著 名 的学者 、 家 以及 政府 纷 纷将产 业升 。 专 级 、 业 转移 、 群 内企 业 合 作 等等 作 为 急需 重 视 和解 产 集
14 — 9 5年的经济重建恢复期 ; 9 6 15 第二,9 5 16 年 15— 9 0
代 的 高速 增 长 期 ( D G P年 均 增 长 率 达 到 9 ;第 三 , %) 1 7 — 9 0年代 的稳 定 增长 期 ( P年 均 增长 率 达到 9 0 18 GD 4 ; 四 ,9 0年代 后 的低 增 长 时期 ( P年 均 增 长 %)第 19 GD 率约 1 。在 日本的经 济 发展过 程 中 , 业做 出了不 %) 制造 可或 缺 的贡献 ,尤其 从 1 5 9 0年代 到 1 9 9 0年制 造 业在 日本经 济增 长的过 程 中发挥 了发 动机 的作 用。 高速 经济 增长 的背 景 有 四个 方 面 : 第一 , 二战 之前 , 日本 制造业 已达 到一 定 的水平 , 且 整个 国家 的教 育水 而 平 也较 高 ; 第二 , 战后 , 和 美 国建立 了 日美 友好 同盟 日本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日本“六次产业化”的做法及启示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日本“六次产业化”的做法及启示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日本“六次产业化”的做法及启示作者:邱灵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6年第34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针对农业农村发展困境,提出了“六次产业”(或称为“第六产业”)的概念,即六次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指通过培育农业生产、农资制造、食品加工、农产品流通、休闲农业旅游等本土化农业产业链,实现农村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农民更好地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的增值收益(姜长云,2015)。

一、日本“六次产业化”的核心与举措2008年,日本民主党提出《农山渔村第六产业发展目标》,这是日本政府首次在政策大纲中提及“第六产业”。

2010年,对农业产供销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日本农林水产省制订《六次产业化·地产地消法》,标志着“六次产业化”战略正式实施。

“六次产业化”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地产地消”,即强调在深入挖掘地域资源、发现农村核心产业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代替”和“引出代替”,将农业相关的工商活动内化于乡村地域系统,从而激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崔振东,2010)。

梳理近年来日本政府推进以“地产地消”为核心的“六次产业化”战略,其重大举措主要包括强化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推进农工商协同合作、推行直销所流通模式等。

(一)强化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第一,日本政府出台《农工商合作促进法》(2008),并将“六次产业化”纳入《粮食、农业、农村基本计划》(2010)、《日本振兴战略》(2013)等。

《粮食、农业、农村基本计划》(2010)明确提出,“通过发展农业和农村的…第六产业‟来增强农村经济活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维持村落功能和保护生态系统及包括景观在内的农村环境”。

日本农林水产省相继出台《农业六次产业化》(2009)、《六次产业化?地产地消法》(2010)、《农山渔村六次产业化政策实施纲要》(2010)、《农山渔村六次产业化政策工作相关补助金交付纲要》(2010)等,全面规划“六次产业化”相关事项。

日本九州半导体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借鉴

日本九州半导体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借鉴

《日本九州半导体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借鉴》摘要: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九州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半导体产业集聚地,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上游保持着强大的技术实力和领先优势,当前,我国经济正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借鉴日本九州半导体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我国应因地制宜制订区域中长期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分阶段分时序推进,九州岛位于日本的西南端,是日本的第三大岛,包括福冈、大分、宫崎、佐贺、长崎、熊本以及鹿儿岛等7个县,人口1301万(占全日本10.2%),面积4.2万平方公里(占全日本11.2%),与我国台湾地区相当方晓霞摘要: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九州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半导体产业集聚地,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上游保持着强大的技术实力和领先优势。

当前,我国经济正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借鉴日本九州半导体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我国应因地制宜制订区域中长期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分阶段分时序推进。

对于已经形成产业集聚的地区,要着力营造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协同创新、合作发展的氛围,促进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协调发展;对于尚处于雏形阶段的地区,应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促进相关企业和支持性机构紧密互动,从而推动创新。

关键词:九州硅岛半导体产业集群日本九州岛上云集了200多家半导体设备制造及零部件制造企业,拥有世界级尖端技术的索尼、东芝、日立、三菱、富士通等IDM公司都在此设有生产基地,日本近三分之一的半导体产品出自九州岛。

研究九州半导体集群的形成和推进过程对于我国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九州硅岛的形成及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九州岛位于日本的西南端,是日本的第三大岛,包括福冈、大分、宫崎、佐贺、长崎、熊本以及鹿儿岛等7个县,人口1301万(占全日本10.2%),面积4.2万平方公里(占全日本11.2%),与我国台湾地区相当。

2018年九州地区国内生产总值4235.92亿美元,占全日本的8.56%,出口額约为9万亿日元,占全日本的11%以上。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趋势与启示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趋势与启示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趋势与启示
一、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
1、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结构。

日本的产业结构大体上是以
制造业为主导,其他行业如服务业、建筑业、商业业仅占总产值的50%左右。

而制造业强大的经济实力是日本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柱。

2、重视创新技术及新能源。

日本努力投入大量研发资源,推动新产
业形成,尤其是电子和能源产业。

其中,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迅速,政府加
大新能源发电项目的投资,以满足多元化能源需求。

3、强调农业产业化转型。

日本农业产业化进程已经迈出关键一步。

政府通过开发精准农业技术,提高农作物种植的产出,以及加强农副产品
的加工,加快农业转型。

二、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
1、产业结构向服务业多元化转型。

日本经济进一步多元化,服务业
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扩大,包括金融、保险、娱乐、休闲和其他服务等。

另外,日本政府近年来积极发展智慧城市项目,大力引领服务业转型升级。

2、创新技术主导未来产业发展。

浅析日本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及其对中国东北地区发展的启示

浅析日本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及其对中国东北地区发展的启示

产业 的地理集 中, 创造全新的产业 集群 , 逐步培育起本地 的 产业集群网络。它将 国内资金和稀缺的资源引导到 几个特定 .
术领域深造。天然生产要素 的不利条件也刺激了 E本 产业 t
【 作者简介 】 杨艳威( 93 )女 , 18一 , 河北邢 台人 , 西华师范大学马 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20 级硕 士研究生 ; 06 赵悦(9 O , 18 一) 男, 北京 人 ,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20 0 4级硕 士研究生 。
⑧ 杨 艳 威 赵 , 悦 2
(. 1 西华师范大学 , 四川 南充 6 70 ;. 30 2 2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 河北 石家庄 0 0 8 ) 50 1
【 摘
要 】产业集群 既是 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思考方式又是 引起 变革的一种手段 。 它不仅降低 交 易成本 、 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效率, 而且改进 激励 方式 , 创造 出信息 、 专业化制度 、 名声等 集体 财富。更重要 的是 , 产业集群能够改善创 新的
天然 生产要素 的 国家 ,但 人力资 源领域 是 E本 的优势 之 t

厂商在招募员工和发展人力资源上更加尽心 。
5政府角色分析 。 E本还运用政府的力量人为地造成 . t

拥有 大量训练有 素的工程 师 , 学毕业 生担任 工程 师 大
的平均人数 比美 国高很 多 , 出国留学 的 E本 人也偏重 在技 t
研究和技术 支持的政府 和其他机构 。

船等行业都因本国市 场的庞大需求而蓬勃发展。 挑剔 的国 内客户也是 E本产业成功 的原 因。为了 回应市场需求 , t 制 造厂 商 自然频频更 新款式 , 在变化产 品的过程 中 , 成 并 形

日本产业集群战略与区域产业政策及对我国的经验启示

日本产业集群战略与区域产业政策及对我国的经验启示

存 在 很大 的差 距 , 直 处 于 大 企业 的从 属 地 位 。但 一 是 以美 国 I 业 为 例 , 的 中小 企业 陆续 诞 生 ,T T产 新 I 产 业对 G P成长 做 出 了巨大 贡献 。 因此 , 论从 将 D 无
营学或中小企业论 的角度进行分析 。按照以往的惯 例, 它们是作为产业集聚研究在 中小企业论及区域
[ 作者简介 ] 臧元峰 , 辽 宁大连人 , 男, 中国人 民大学区域 与城 市 经济研 究所博士 生 , 日本爱知 大 学博 士 生, 主要研 究 方向 为 区域经济 、 市经济 ; 久文 , 北京人 , 城 孙 男, 中国人 民大 学区域 与城 市经济研 究所教授 、 士生 导师 , 博 主要研 究方 向为 区域 经
[ 关键词 ] 产业集 聚; 产业集群 ; 术创新 ; 技 收益 递增 ; 区域产 业政 策 [ 中图分类号 ] 1/ 7 F 3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0 5— 4 2 2 1 )5— 0 1 0 [ 10 39 (0 1 0 03 — 6 收稿 日期] 2 1 — 1— 9 0 1 0 0
经济 学框 架下 得 以展 开 , 别是 在 中小企 业论 中 , 特 是 从地 方产 业 的视 角 来 讨 论 的 。在 日本 , 在 着 很 多 存
来 的产业创新 , 还是就业保障的角度来看 , 中小企业
的作用 受 到 了很 大重 视 。
地方产业 , 例如岐阜县关市的刀具、 新溻县燕市的金
义阶段的到来 。在后工业化资本主义阶段下 , 利润
的源 泉是 技术 创新 , 用 其 他 企 业 不 能 模 仿 的技 术 运
来创造利润。经济环境在国际化与市场化 的作用下
也 发 生 了巨大 的变 化 , 业 面对 这 种 变 化 必须 进 行 企

日本政府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和经验借鉴

日本政府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和经验借鉴
2(3 ( 专门组织专家对会员国丹麦、 芬兰、 瑞典、 4156)
我国的许多学者也意识到政府要采取措施支持 产业集群的发展,并从各个角度研究了政府的作用 和应该采取的措施, 如陈玉平 2 & 3 、 窦虎 2 " 3 、 胡宇辰、 吴 群2)3、 刘涛 2 7 3 、 王悦 2 * 3 等。沈威 2 $ 3 介绍了浙江省地方 政府针对本地集群大多是低成本集群,而且主体是 中小企业, 大多是非公有企业情况, 从制度、 基础设 施和信息服务三个方面采取措施来支持集群升级。 曾国安、 胡晶晶
第 $ 期 ! "##$ 年 $ 月 %
中国科技论坛
・ &"’・
第二阶段( 。产业集群的成长阶 "##( ) "#&# 年) 段, 目标是继续促进网络化, 发展具体企业。 同时, 促 进公司的管理创新与创业企业的创立。 第三阶段( 。产业集群的自我可 "#&& ) "#"# 年) 持续发展阶段,目标是集群网络化与具体企业的发 展得到进一步促进, 使集群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 提供法律政策上的支持和 " % 制定了法律法规, 指导。 促进特定地区产业集 &’’$ 年日本政府制定了 《 聚的临时措施法 》( *+, -. /012-3+34 50+67306 8-3 9:;<=+;<-. -8 >20:<8<: ?0@<-.+A B.C76;3<+A 9@@A-103+D , 用于刺激地区内现行产业的集聚, 目标为 “ 增 ;<-.6) 强本地产业自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 &’’E 年还制 定了 《 新企业创建促进法 》( *+, 8-3 F+:<A<;+;<.@ ;G0 ,发展了由核心支持机构 H30+;<-. -8 I0, J76<.066) ( 区域平台) 执行创建新企业、 激活现行产业的综合 一站式支持系统, 目标为 “ 充分利用本地产业资源, 发展能够促进本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环境。 中小企业新商业行为促进相 "##K 年 L 月又制定了 《 ( 关法》 , 原来的 《 新企业创建促进法》 *+, 8-3 F+:<A<D 废止, 但是, 区域 ;+;<.@ ;G0 H30+;<-. -8 I0, J76<.066) 平台发展的条款大体上都在新法中得到了继承。 M % 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公共资金支持。!政 府为产业集群计划提供预算支持。日本政府还对产 业集群计划提供财政上的支持,将产业集群计划列 入了政府年度财政预算的范围。"##" 年经济产业省 安排了 "’L 亿日元 ( "N "’ 亿美元)预算来发展产业 集群计划,后来增加到 K(E 亿日元 ( , KN LK 亿美元) 其中, 为地方厅局与私营促进机构合作访问公司、 举 办研究会、 交流会与研讨会, 支持官产学与产产之间 交流与合作编制的预算约 &#M 亿日元;为促进官产 学合作研发活动编制预算 L&M 亿日元;为孵化器设 施发展与培训项目编制预算 K" 亿日元。 "提供公共 资金来促进研究开发和合作开发。日本政府提供公 共资金来支持企业研发和研发合作。在日本政府每 年用于产业集群计划的财政预算中,都有专门的预 算资金用于促进研发, 并支持大学、 研究所和企业之 间合作研发。 同时,在日本的一些政府部门和产业促进机构 中, 也有计划来促进研究开发的提高和合作, 如, 经 济产业省的地方局、日本的新能源与产业技术开发 组织 ! I0, O.03@4 +.C B.C76;3<+A /0:G.-A-@4 P0=0A-2D

产业发展模式经验交流材料

产业发展模式经验交流材料

产业发展模式经验交流材料产业发展模式经验交流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产业发展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各方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下面我将结合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实践,就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经验交流。

一、中国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经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也逐渐意识到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

中国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1. 投资促进科技创新:中国政府通过大力投资研发和创新,推动了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

例如,中国政府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核心技术和品牌竞争力。

2. 推动产业升级:中国政府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的投入。

同时,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提升产业链水平,推动产业升级。

3. 推动企业国际化:中国政府鼓励企业进行走出去的战略,通过海外投资、并购等方式,提升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例如,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能源、交通、通信等领域的投资和合作,推动了企业国际化进程。

以上经验都是中国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

这些经验可以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帮助其更好地引领产业发展。

二、其他国家的产业发展模式经验1. 德国的质量优先模式:德国注重工业品的质量和技术创新,在汽车、机械、化工等行业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德国政府通过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鼓励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培育高端品牌。

德国企业注重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不断推陈出新,确保产品的领先地位。

2. 美国的创新驱动模式:美国是全球科技创新的领军者之一,其产业发展模式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美国政府通过加大科研投入、鼓励高校和企业合作等方式,推动科研成果向市场转化。

同时,美国政府也鼓励创业和创新,提供税收优惠和风险投资等支持,创造了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

国外产业集群案例

国外产业集群案例

1日本创新型集群与活化产业集群法体系目前,日本各地已经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日本的《中小企业白皮书》把区域内的产业集群分为以下三种形态:(1)产地性集群:属于特定区域内的同一行业集中地,储备该区域内的原料、劳动力、技术等经济资源,具有很强烈的地方工业色彩的集群;(2)企业城下町型集群:以特定大企业的批量生产工厂为中心,在其周边地区提供多数零部件的下请(外包)企业群的集群;(3)都市型集群:以大都市为中心的制造零部件、五金制品的制造业的集群。

从图1.1可以看到,拥有很强装备产业色彩的素材产业,如钢铁业和化工业,都被划分为“企业城下町型集群”,运输机械、电器行业也可以归为此类。

一般机器、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等的中间性的产业,由于广泛地分布于整个工业地带,企业间也形成了水平分工,因而可以归类于“都市型集群”。

至于精密机器、纤维等产业则可归类于“产地型集群”。

图中的第4种集群类型—“单独立地型集群”,是日本产业集群中的新现象,即“地理上分布广泛,集群内部垂直整合程度高”。

近年来,不少大企业都倾向于采用大型工厂“单独立地”的手法,其中尤其以电器、精密机械、一般机械等领域为多。

图1.1 日本产业集群结构资料来源:辻田昌弘著:《我国制造业产业集群构造的变动及其原因》,2005年3月 日本的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够发挥集群效应,得益于日本国内较为完善的活化产业集群法体系的完成。

国家层面制定最基本的激活政策方针,再由都道府县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界协会共同制定配合政策方案,最终形成了一套活化产业集群法体系。

这套法律体系的服务对象群体集中于基础性技术产业集群和特定的中小企业集群。

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分别针对地方政府和企业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如地理分布集中 分散 垂直 水平统合度针对地方政府的主要扶助措施有:(1)对地方政府的研发支援设备、租赁工厂等的整备以及研究机器等的设置进行补助;(2)对集群以及高规格干线道路、港湾、机场等连接干线道路进行重点整备;(3)由地区振兴整备公团对开发型企业的促进设施等进行整备;(4)对地方政府开展的激活地域指导、调查企业等进行补助。

外文翻译--日本产业集群的演化与结构

外文翻译--日本产业集群的演化与结构

本科毕业论文外文翻译题目:The Evolution and Structure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n Japan 出处:Small Business Economics作者:Hideki Yamawaki译文: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wo aspects of the evolution and structure of clusters in Japan, namely, what gives rise to clusters and what benefits are acquired by small firms from participating in clusters. The determinants of clustering are discussed by way of a review of the history of 14 industrial clusters which cover a wide range of industries andlocations in Japan. It is noted that different factors dominate in different cases. Among the more important ones are the existence of leading large firms, the availability of a pooled labor market, and the presence of public research and testing facilities. The four most important benefits from clusters reported by small firms are : (i) specialization; (ii) ease of procurement; (iii) diffusion of technology, and (iv) public policy support. Access to skilled workers is not reported to be a significant benefit. This may be explained by the fact that the dominant source of skills acquisition among Japanese workers is on-the-job training and such skills may be too firmspecific to be useful to others, even within a geographically concentrated cluster.1. IntroductionIt is a well established fact that Japan hosts the largest number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among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When SMEs are broadly defined as those enterprises with fewer than 300 employees or less than Yen 100 million in capital, more than 99 percent of all enterprises in Japanese manufacturing were classified as SMEs in 1994. Further,67 percent of total employees in manufacturing worked for SMEs in 1994.1An equally important feature of Japan’s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s that Japan’s SMEs often form clusters. According to the 1996 survey of th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Agency, a total of 537 clusters are reported to exist throughout Japan.While the economic significance of these clustersvaries widely from clusters producing primarily for exports to clusters producing indigenous goods little known outside Japan, an important question common to these clusters arise: Where do these clusters come from? What are the key drivers for the birth and growth of these clusters in Japan?What competitive advantage do they hav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ddressthese issues.Specifically, the paper first identifies factors thatare important in shaping the evolution of clusters in Japan. Second, it describes the structure of Japan’s clusters and examines their sourc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While clusters are defined generally as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s of interconnected companies and institutions in a particular business field (Porter, 1990, 1998), each cluster varies greatly in terms of key features such as geographic locations, products, functions, and patterns of inter-firm linkages. Clusters differ from each other because of differences in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demand conditions, support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ive conditions that underlie their evolution. Some clusters arise from peculiar historical conditions, yet others may develop through the confluence of various economic conditions. The initial economic conditions that shaped a cluster,however, do not necessarily remain constant beyond certain periods. Rather, economic conditions surrounding clusters may change over time because of changes i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conditions.On the basis of information provided in the previous surveys on Japan’s manufacturing clusters (People’s Finance Corporation, 1987,1995; MITI, 1996; SMEA, 1997; Ito and Urata,1997, 1998), this paper examines a sample of 14 major cases of manufacturing clusters in Japan that have shown high propensities to export. Afterproviding a brief description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each of these clusters, the paper extracts key driving forces for the evolution of a cluster. The 14 clusters studied manufacture a wide range of products including silk, cotton, and synthetic fabrics; apparel; ceramic goods; general machinery; automobile parts; binoculars; silverware and cutlery; hand tools; and eyeglass frames.The remainder of this paper is organized as follows. In the next section, evolutionary patterns of this sample of 14 clusters are qualitativelyexamined to derive a certain set of factors that contributed to the birth of clusters. This analysis identifies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prior existence of related industries in the region, prior existence of related clusters in neighboring regions, technology transfers from other clusters and foreign countries, and regional government policy as most important drivers of the birth and growth of clusters. Section 3 describes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se clusters and examines various sources of advantage that they create. The analysis finds that the existence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with specialized skills in an industry in a geographic space is likely to create agglomeration in Japanese clusters. Section 4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and human assets in Japanese clusters. Section 5 summarizes the key findings and concludes thepaper.2.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n JapanA sample of 14 clusters in Japan was selected from the clusters previously studied by the People’s Finance Corporation (1987, 1995), MITI (1996),SMEA (1997), and Ito and Urata (1997, 1998).The 14 clusters were chosen rather subjectively by using the following criteria: (1) The cluster is distinctive in that interconnected firms are located in a geographically concentrated area and produce a particular class of products; (2) the cluster has been important in terms of the size ofeconomic activity; (3) the cluster has been competitive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 with significantly high export share; and (4) the evolution pattern of thecluster is unique. The locations of these clusters are not concentrated in one particular area but dispersed widely across Japan. In what follows,each of these clusters is briefly described focusing on its history, key conditions for birth, and interfirm linkages.3. Structure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n JapanSources of advantage in Japan’s clustersInterpreting the seminal work of Marshall (1920),Krugman (1991) pointed out that the advantage of concentrated production is generated by threedistinctive sources: labor market pooling, specialized inputs, and technological spillovers. In this section, we will first lay out these three causes with additional consideration and then examine which one of them is most important for the clusters in Japan by reviewing the SMEA survey result.Labor market poolingBy concentrating a number of firms in an industr in the same location, a localized industry gains an advantage from offering a pooled market forworkers with specialized skills. Both workers with specialized skills who seek employment and firms that seek such workers are better off if they get access to the pooled labor market in the same location (Marshall, 1920; Krugman, 1991).Whether this factor is relevant and important for Japanese clusters depends presumably on the mobility of skilled workers between firms withina cluster and between geographic areas. Because Japanese workers tend to stay in the same firm until retirement, the benefit of agglomerationarising from labor market pooling for skilled workers may be relatively small in a Japanese cluster. On the other hand, this advantage may bemore important in labor markets for part-time workers. As in the cases of apparel and textile clusters, part-time workers are often female workers who are local residents and work at home.Their wages are 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 much lower than regular employees.Availability of firms with specialized skills and competencies Agglomeration is created in a localized industry because it can support suppliers with specialized skills and capabilities. Capacity utilization of specialized machinery can be increased and maintained at a high level in a localized industry thatproduces the same kind of products. This in turn makes the localized industry more efficient (Marshall, 1920; Krugman, 1991).If the minimum efficient scale of production varies across a range of products and through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enmanufacturers can choose an optimal combination of operations by working closely with a number of specialized suppliers. Manufacturers can benefit from the availability of such suppliers as they choose a right technology in response to the scale of production at each stage of the process througha subcontracting-based manufacturing system.The availability of the number of firms with complementary skills also allows manufacturers to produce a large variety of product. If variety is produced through a wide range of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that are handled efficiently by specialists as well as through stages of specialized operations, then manufacturers will benefit from working with suppliers with such capabilities.While such division of labor can be contracted between firms in the different geographic spaces,it is more efficiently and easily organized between nearby firms. An example of the mechanical pencil industry in Japan shows that the manufacturer may suffer from working with suppliers scattered geographically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production system (Mishina, 1993). The long travel distance of work in process impaired the timeliness of delivery and therefore reduced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 this case.4. Development of firm capabilities in Japanese clustersSkill formationThe analysis in the previous section finds that the existence of suppliers with specialized, complementary skills is the most likely source of agglomeration in a Japanese cluster. On the other hand,the SMEA survey does not seem to provide evidence that supports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creation of a pooled labor market for skilled workers in a localized industry offers an advantage to both local firms and workers.22Why is a pooled labor market for skilled workers not important source of advantage in Japanese cluster? The way in which skills are created and developed in Japanese firms, and the way in which such human skills are allocated among firms may provide an answer. As is well known, on-the-job training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ethod to train workers in Japanese corporations (Koike, 1988). The prevalence of on-the-job-training in Japan is based on the premises that most skills are learned only by doing, and that some of these skills are specific to the firm or to the plant.This firm-specific nature of human skills in turn tend to discourage the worker to move to another firm since the worker will lose some of the skills acquired in the firm if the worker moves to the another firm. The firm will not be able to replace the worker easily within a short period with a new recruit without impairing efficiency. This in turn motivates both workers and firms to use a mechanism that is internal to firms rather than a mechanism that use external markets to allocate human resources (Odagiri, 1992).In sum, the analysis in this section and the previous section suggests that the firms in an industrial cluster in Japan are more likely to benefit from supporting large numbers of suppliers with specialized skills. Some of the human skills in these firms are firm-specific and developed internally within the firms through on-the-job-training. Since such skills are only infrequently acquired from other firms in the same cluster, a localized industry in Japan is less likely to support a pooled labor market for skilled workers.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assetsWhile the access to a pooled labor for skilled workers in an industrial cluster in Japan is unlikely to b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agglomeration,technology spillovers are more likely to be an advantage of clustering. How does a cluster facilitate the diffusion of new technology and other knowledge? As was discussed earlier in this paper,knowledge spillovers among firms in the same cluster can occur through various institutions such as trade associations, public testing and research centers, public technical centers, wholesalers associations, and local chambers of commerce. In addition to such institutions, various forms of inter-firm cooperation and contacts within a cluster are also likely to facilitate knowledge spillovers.Table V summarizes the SMEA survey result on the pattern of inter-firm cooperation in Japan’s industrial clusters. Out of the 123 clusters that responded to the question of what types of interfirm cooperation they participate in, 64 percent of them pointed out joint R&D as a vehicle for collaboration, and 26 percent of them saw their firms participate in technological alliance. This general pattern remains virtually unchanged for different industries except in wooden products and furniture where technological alliance is not important. It is also worth noting that the frequency with which Japanese firms in a cluster exchange business information and reference each other through informal channels is not trivial.Another interesting pattern that emerges in Table V is that the types of partnership that include equity ownership and therefore ownership control are not common in a Japanese cluster. Among the 123 clusters, only 3.3 percent of them report partnerships that involve capital participation, and a mere 2.4 percent of them report joint ventures as a common form of alliance.Table VI summarizes the SMEA survey result on alliance partners. The questionnaire asked who are the most likely partners of alliance. Among the 127 clusters where their firms formed alliance,60.6 percent of them formed alliances with public research and testing centers and technical centers.The response rate is the highest for machinery where more than 80 percent of clusters involve partnerships with such public institutions. On the contrary, forming a partnership with a university is relatively rare for the firm in a cluster. Only11 percent of the clusters are involved in partnerships with universities. When a firm in a cluster form alliances with other firms, its partners are likely to be small- and medium-sized firms rather than large firms. Indeed, in the majority of clusters are partnerships formed among SMEs, but only 5 percent of them involve large firms as partners.In sum, the evidence suggests that public institutions such as prefecture testing and research centers and technical cente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facilitating inter-firm cooperation between firms in a localized industry. Joint R&D efforts and technological alliances serve a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vehicles for access to new technology and other assets in Japan’s clusters.Acquiring or augmenting technological assets and other assets through capital participation and joint venture is unlikely in Japanese cluster. 6. ConclusionsThis paper has provided an overview of the evolution and structure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n Japan.The emergence of Japan’s clusters is related to several factors: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prior existence of large manufacturers, prior existence of supporting industries, prior existence of related industries in neighboring geographic areas, reduction in transportation costs, regional government policy,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Japan’s industrial clusters generate advantages by supporting large numbers of suppliers with specialized capabilities and by organizing market structures that encourage inter-firm linkages and facilitate the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 among firms.This list of drivers and advantages of industry localization is quite consistent with lists derived from the experien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Aside from the difference in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the distinctively Japanese element lies in the ways in which Japanese firms organize their business activities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s promote local clusters. The extensive use of subcontracting; the hierarch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ufacturers and multiple layers of suppliers; the small size of suppliers; the importance of on-the-job-training; the low degree of labor mobility of skilled workers between firms; the preference for internal labor markets to external labor markets to allocate human resources; the establishment of various public testing, research, and technical centers by the local governments; the existence of various institutions such as trade associations,business associations, and wholesalers associations; and the roles such institutions play in facilitating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firms in a cluster, are all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Japan’s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at distinguish Japan’s industrial clusters from those in other countries such as in the United States.Among the advantages identified in the paper,that created by the existence of specialized suppliers in a localized industry is considered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in creating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 supplier’s skills and capabilities complement other suppliers’ skills and capabilities, which in turn complement manufacturers’skills and capabilities. Through such a network,firms develop the skills specific to a cluster. The case analysis of this paper finds that firms develop and accumulate such skills over time, which in turn become important assets that often determine the cluster’s evolution path.译文:日本产业集群的演化与结构摘要本文着重于日本产业集群的演化和结构这两方面,分别是什么产生了集群,以及小企业从产业集群中获得什么好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产业集群——以东大阪市为例摘要: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常态现象,是产业朝向成熟阶段的发展过程,是一系列能力的获取和壮大的过程。

产业集群以各种形态广泛存在于多个国家多种类型的产业之中。

仅在发达国家内就有意大利式产业集群、硅谷式产业集群、丰田式产业集群等多种形态。

这些产业集群除去具备一些集群的共有优势之外,还各自享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如悠久的手工业传统、高效的知识扩散及风险资本支持、企业间长期稳固交易的传统等,这些都是被迈克尔·波特视为决定竞争优势持续力的首要条件,而且都是不易被模仿和取代的高层次资源。

除了特殊资源外,迈克尔·波特认为持续竞争优势还取决于竞争优势的种类与数量,以及持续改善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而产业集群具备持续竞争优势是其成长的要求。

(注:意大利式产业集群,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它在国际市场上成功的产业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力的;意大利发展中小企业的模式被日本学者誉为“新世纪工业发展模式之一”。

意大利中小企业的特色是地域同业的中小企业集群网络,被称为“第三意大利”现象。

意大利产业的地理集中性非常显著,一种产业上百家厂商齐聚同一城镇的现象是很常见的。

但这种集群网络不是中小企业的简单聚合,而是由大量具有相同性和互补性的中小企业有机体构成的,形成对经济景气状况变化具有弹性的经济体系,被称为“可伸缩性的专业化”)本文在分析产业集群的内涵、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日本产业集群政策的演变历程、形成因素以及存在的类型,并且具体以日本东大阪市为研究对象,重点阐述了日本产业集群现象对我国目前的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启示与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日本产业集群东大阪市一、产业集群的内涵及理论1、内涵产业集群是一种特殊的企业空间聚集现象,它不是简单概念的叠加,而是有其特定内涵的。

产业集群是产业朝向成熟阶段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一系列能力的获取和壮大过程。

具体而言,这一系列能力包括:(1)产业集群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

产业集群总是处在由需求条件、经济发展的宏观基础、市场竞争、产业文化等构成的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下,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是一种常态,产业集群能够迅速有效地适应这种变化是其成长的一种表现。

(2)产业集群不断创造独特竞争要素的能力。

当今产业集群成为产业存在的一种普遍形式,产业间的竞争也由纯粹的企业间竞争向企业竞争与产业集群竞争并存的方向发展。

当产业集群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全球产业竞争时,创造独特的竞争要素成为确保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键,而且因为竞争内容和形式的变化,竞争要素也会变动和更替,产业集群要成长就需具有不断创造独特竞争要素的能力。

(3)产业集群构建良好环境界面的能力。

产业集群是多个构成主体的混合存在,各个主体之间既具有很强的相互依存关系,又面临各自不同的目标和使命。

环境界面良好就是指产业集群的各构成主体保持协调关系,拥有基本一致的发展认知和朝向同一目标的行为取向,也就是说产业集群的各构成主体可以互相提携,努力达成一个共同目标。

2、理论较早关注到产业集群成长的是迈克尔·波特教授,他从产业集群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角度认为,“各国要维持它在某些产业集群上的竞争力,必须回归到各国在关键要素上的差异”。

在波特看来,产业集群需要具备因差异要素获取的独特优势,而且随着需求条件、市场环境、竞争状态的变化,产业集群的独特竞争优势也应随之变化。

还有学者从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切入论述产业集群的现象。

认为一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取决于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以及集群内部企业以及集群与相关产业之间合作的宽度和联系的强度。

也就是说,产业集群只有形成了核心竞争力才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延续集群的生命力。

产业集群虽然不等同于产业成长,但是有学者认为,产业集群的演变周期与产业生命周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产业集群也会经历生成、成长、成熟、衰退等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存在发展的关口,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且由于每个产业集群形成的时代背景和条件、集群的形态和内容各不相同,所以其面临的问题也会各不相同,但都需具有维持既有集群、促成其成长的战略措施,特别是在产业集群从成熟走向衰退之前,需要特别的行动来遏制这一趋势的发生。

也就是说,产业集群的发展虽说可能经历由盛到衰的过程,但并不必然会走向衰落。

因为一些战略性行动会改变产业集群的发展轨迹,使其保持长盛不衰。

二、日本产业集群政策的演化历程日本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如果从推进产业集群形成的角度来看,日本产业集群政策的演化历程可以较明显地分为1997年以前、1997-2001年和2001年以后三个阶段。

1、1997年以前——产业集群的形成阶段日本由于岛国的地理特征和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历史上就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经过战后复兴和高速成长时期的发展,日本经济的区域不平衡进一步扩大,出现了区域发展的“过密、过疏”问题,一些地区因产业过度集中造成了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实现区域间经济的均衡发展,日本从1962年至1998年先后制定了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为了配合各次“全综”计划的实施,还相继颁布了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法律。

如《工业重置促进法》(1972),《科技城法》(1983),《特定事业集中法》(俗称头脑布局法,1988),《区域据点法》(1992)等。

五次综合开发计划和一系列促进区域发展的政策法规,虽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过密、过疏”问题,但是通过促使新兴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转移、分散和集聚,出现了众多产业集中区,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1997-2001年——推进产业集群发展阶段1997年《特定产业集群激活法》和1998年《创新促进法》的出台,标志着日本进入有意识地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阶段。

1985年日本签订“广场协议”之后,日元迅速升值,日本国内的许多企业纷纷到海外设立工厂,甚至把国内的生产企业全部移至海外,造成日本国内产业的“空洞化”。

1992年“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日本经济进入长时间的通货紧缩。

在这种情况下出台的《特定产业集群激活法》以“强化地区产业基础”为目标,《创新促进法》则将原来的《科技城法》和《头脑布局法》两法合一,在日本范围内指定“高技术集中和利用计划”的区域。

这些指定区域担当了孵化器的作用,为新创立的企业提供了公共研究机构、办公场所,为创造更多的新企业做好了基础工作。

这样不仅促进了现有产业的发展,更主要的是为促进创新型企业的产生建立了地方经济发展平台。

这两项法律制度在实现振兴地区经济这一国家任务的同时,还起到了规划地区产业环境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推进了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

3 、2001年以后——提升地区竞争力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推进阶段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进入了一个停滞发展时期,政府与学者苦苦探求经济衰退的原因与对策。

由于产业集群能够提高区域内企业与产业的生产力,强化、促进企业与产业的创新能力,鼓励新企业的形成,通过扩大并增强集群本身的规模来影响竞争,从而倍受日本产业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在这种背景下,2001年日本经济产业省(经济产业省隶属日本中央省厅。

前身是通商产业省,负责提高民间经济活力,使对外经济关系顺利发展,确保经济与产业得到发展,使矿物资源及能源的供应稳定而且保持效率)颁布了《振兴区域经济的产业集群规划》,之后,2002年文部省又颁布了一项发展产业集群的补助方案———《知识集群创新事业》,此方案的主要目的是扩展不同地区的先进技术,建造知识集群,以大学及公设研究机构为据点,形成“日本硅谷”。

产业集群规划与知识集群创新事业政策促进区域内新开发的技术成果转化为当地的新兴产业,并与当地已有的竞争力强的产业相结合,共同创造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4、小结通过上述三个阶段的发展,在各种产业政策组合的促进下,日本不少地区形成了较明显的产业集群发展态势。

1、政府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视在日本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日本政府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运用政府的力量人为地造成产业的地理集中,创造全新的产业集群,逐步培育本地的产业集群网络,从而获得更高的生产率和持续的竞争优势。

(1)全国综合开发规划。

日本政府的产业集聚策略在全国的一系列综合开发规划中都有所体现。

1950-1970年间日本的产业政策向重化工业的大企业倾斜,大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周围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以大企业为轴心的产业集群。

同时,重化学工业大企业从现在工业地带向临海地区发展,加速了临海工业地带的形成。

当时,日本的产业集群大多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东京、大阪、名古屋和北九州四大工业基地,政府为了平衡区域经济,在第一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中,采取了“新产业城市建设”,主要是建设新产业城市,防止人口向大城市过度集中,培育区域核心据点,使国土均衡发展。

这一计划促进了太平洋工业地带的形成和发展,并促进了和里产业集群的形成。

20世纪80年代后,根据《第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日本致力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颁布了《技术密集型工业集中地区开发促进法》,确认了26个地区的开发计划。

这一计划的实施,促进了日本地方圈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使日本形成了沿“本州中部——关东北部——东北的太平洋一侧——北海道”、“北海道的日本海一侧——北陆——九州北部”、“东海——四国——九州中南部——冲绳”、太平洋工业带及周围地区四个工业带。

20世纪90年代,日本在《第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1998-2010)中要求,从长远观点、全球化角度及在亚太地区的定位等,全面推进区域集群发展。

通产省、文化科学省在推进产业集群、知识集群发展的基础上,将两省事业相互配合,形成区域集群,从而构筑起各地区连锁的科技创新体制。

目前,日本已形成关东广域地区集群、近畿地区集群等9个地区集群。

(2)建立工业区。

为了促进产业集聚,实现规模经济,日本建立了多样的工业区。

四个主要的工业区分别为京滨工业区、中京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日本为了促进工业区的发展,实施了三种开发政策:(1)工业重置策略。

经过1965-1975年的高速增长,日本工业发展集中于东京、大阪、名古屋三个都市圈,集中发展的结果,造成其他地区经济停滞,为了解决此问题,于1972年颁布了《工业重置促进法》,鼓励工业由三大都市圈移出,并在低度开发地区扩建新厂。

(2)科技都市政策。

石油危机导致日本产业由重工业转向智能型工业发展,于1983年颁布《科技都市法》,继续朝向工业分散政策发展,并发展“工业研究园区”,以引进培植现代科技工业。

(3)智能型工业区位政策。

当软件工业、服务性工业及信息工业在经济上扮演重要角色时,日本政府为促进这些工业的发展,于1988年颁布《智能型工业区位法》,将智能型工业由东京移至其他地区分散发展,以求区域均衡。

上述工业区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日本地方圈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