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血液系统疾病
内科护理学各章节重点笔记
内科护理学各章节重点笔记内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成人患者内科疾病的护理理论和实践。
下面是对内科护理学各章节的重点笔记。
第一章内科护理学概述-内科护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内科护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内科护理学的特点和难点第二章内科疾病的护理过程-内科疾病护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内科疾病的护理过程和护理程序-内科疾病的护理评估和护理记录第三章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呼吸系统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四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护理-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五章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六章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七章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八章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护理-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九章免疫系统疾病的护理-免疫系统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免疫系统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免疫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十章血液系统疾病的护理-血液系统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血液系统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血液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十一章代谢性疾病的护理-代谢性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代谢性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代谢性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十二章传染性疾病的护理-传染性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传染性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传染性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十三章疼痛与委員會疗-疼痛的生理与心理反应-疼痛评估与护理-疼痛的管理与控制第十四章老年内科疾病的护理-老年内科疾病的特点和常见病例-老年内科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老年内科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十五章内科急症的护理-内科急症的分类和常见病例-内科急症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内科急症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总结:内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成人患者内科疾病的护理理论和实践。
血液系统疾病急性白血病
整理ppt
15
白血病的分子病理机制: DNA断裂: 1. oncogene(ras,c-myc,jun,fos,abl) 2.Tumor Suppress gene
(p53,WT1,RB,p16,p27) 3.Apoptosic gene (Fas,ICE) 4. Apoptosic modification gene
整理ppt
57
作用机制
APL
Leucocytosis
differentiation
整理ppt
Apoptosis 58
高白细胞综合症
ATRA
As2O3
Promote differentiationpt
59
RAS
Leucocytosis
出血
The early mortality rate
血象:
1. 白细胞质和量的改变:出现相当数量的 原始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
约2/3的病人白细胞增高,可超过100.0 ×109/L,称为高白细胞性白血病。1/3白 细胞数减低或正常,如< 1.0 ×109/L, 称为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
2.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整理ppt
26
实验室检查(形态学)
淋巴结及肝脾肿大:ALL 骨和关节疼痛:胸骨压痛,绿色瘤 齿龈肿胀、皮肤浸润(sweet综合征):
M4、M5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ALL 睾丸白血病:儿童ALL
整理ppt
19
整理ppt
20
整理ppt
21
整理ppt
22
整理ppt
23
整理ppt
24
整理ppt
25
实验室检查(形态学)
整理ppt
第九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A型题1 下列细胞中诊断霍奇金淋巴瘤最重要的是:A 曲核细胞B 霍奇金细胞C 双核的R-S细胞D 免疫母细胞E 嗜酸性白细胞2霍奇金淋巴瘤中预后最差的是:A 混合细胞型B 淋巴细胞消减型C 结节硬化型D 淋巴细胞为主型中的结节状浸润E 淋巴细胞为主型中的弥漫性浸润3各型霍奇金淋巴瘤中出现多数陷窝细胞的是:A 结节硬化型B 混合细胞型C 淋巴细胞为主型D 淋巴细胞消减型中的网状细胞型E 淋巴细胞消减型中的弥漫纤维化型4下列哪一种细胞一般不见于非霍奇金淋巴瘤:A裂细胞B无裂细胞C曲折核细胞D组织细胞E镜影细胞5有Ph1染色体标志的主要是哪一种白血病::A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D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E 单核细胞性白血病6粒细胞性白血病时,白血细胞在肝内的浸润部位是:A 肝包膜下B 集中在小叶中心C 集中在汇管区D 散在于肝小叶E 围绕在小叶下静脉周围7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在骨内、骨膜下或其他器官内,可由白血病细胞形成瘤结,外观呈某种颜色,称为:A 白色瘤B 黄色瘤D 棕色瘤E 转移瘤8 脾脏在哪种白血病时肿大得最重,可能重达5000ɡ?A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D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E 单核细胞性白血病9白血病时骨髓的病变多以何处最重?A股骨B胫骨C掌骨D指骨E椎骨10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白血细胞内的硷性磷酸酶比相应白细胞的如何?A 升高B 降低C 有时升高,有时降低D 无明显改变E 虽有量的差异,但一般细胞化学检查难以反映这些差异。
11在癌症患者周围血液中找到恶性细胞,说明此患者A 已发生了血道转移B 并发了白血病C 即将发生转移D 不一定即将发生转移E 已是晚期癌症患者12关于白血病患者血内白细胞总数及其功能,以下哪些是对的?A 数目一定多于正常,但其细胞的功能低于正常B数目多或少于正常,但其细胞的功能也低于正常C数目一定多于正常,其细胞的功能也常高于正常D数目可以少于正常,其细胞的功能却高于正常E数目也可以少于正常,但其细胞的功能却高于正常13白血病时,白细胞在心、肾等器官的浸润A 常形成瘤结,原组织结构淋巴细胞为主型明显破坏B常不形成瘤结,但原组织结构明显破坏消失C常形成瘤结,但原组织结构常没有明显破坏D 常不形成瘤结,原组织结构常没有明显破坏E 是很少见到的现象14按预后的好坏,霍奇金淋巴瘤四型的排列顺序应为A 混和细胞型——淋巴细胞减少型-——结节硬化型——淋巴细胞为主型B淋巴细胞减少型——混和细胞型——结节硬化型——淋巴细胞为主型C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淋巴细胞减少型——混和细胞型D——结节硬化型——混和细胞型——淋巴细胞减少型E 淋巴细胞减少型——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混和细胞型15下列哪种恶性肿瘤属于T细胞型淋巴瘤?A 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型淋巴瘤B 蕈样霉菌病C 大无核裂泸泡中心细胞型淋巴瘤D非Burkitt淋巴瘤E绿色瘤16下列哪种恶性肿瘤属于B细胞型淋巴瘤?A 组织细胞性淋巴瘤B Sezary综合征C 曲折核淋巴细胞型淋巴瘤D Burkitt淋巴瘤E 恶性颗粒细胞瘤17关于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下列叙述哪项正确?A是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一种类型B又称急性弥漫性组织细胞增生症C又称慢性进行性组织细胞增生症D是T细胞性淋巴瘤的一种E是组织细胞及其前身细胞进行性恶性增生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18与EB病毒感染有关的造血系统肿瘤是:A蕈样霉菌病B Burkitt淋巴瘤C绿色瘤D毛细胞白血病E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9瘤细胞间散在多数吞噬各种细胞碎屑的巨嗜细胞,形成所谓“满天星”图像的恶性肿瘤是:A脂肪肉瘤B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C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D恶性巨细胞瘤E Burkitt淋巴瘤20霍奇金淋巴瘤中预后最好的组织学类型是:A淋巴细胞为主型B淋巴细胞减少型C结节硬化型D混和细胞型E 以上都不是21恶性淋巴瘤是:A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发生的肿瘤B淋巴结发生的肿瘤C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发生的肿瘤D淋巴结窦组织细胞发生的肿瘤E淋巴结的B淋巴细胞发生的肿瘤22典型的镜影细胞是:A多核瘤巨细胞B细胞大,浆丰富,双色性或嗜酸性C核大,核膜厚,核呈空泡状D有大的嗜酸性核仁E双核并列,有大的嗜酸性核仁,形似镜影的R—S细胞23典型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P h1阳性,其预后:A放射治疗效果好B放射治疗效果差C化疗效果差D化疗效果好E免疫治疗效果好24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居第几位?A第3位B第5位C第8位D第11位E第15位25霍奇金淋巴瘤在我国发病率占全部恶性淋巴瘤的:A 5%~10%B 10%~20%C 20%~30%D 30%~40%E 40%~50%26关于恶性淋巴瘤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是原发于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B分为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淋巴肉瘤三大类型C肉眼呈结节状,可有假包膜,切面呈“鱼肉样”D淋巴组织结构破坏,瘤细胞弥漫分布,瘤细胞间可有网状纤维穿插包绕E青少年多见,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7下列哪项不属于霍奇金淋巴瘤的类型?A淋巴细胞为主型B组织细胞型C淋巴细胞减少型D结节硬化型E混合细胞型28下列哪项不属于白血病的主要类型?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C慢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D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E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9下列哪项不属于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FAB分类)A绿色瘤B毛细胞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D急性红白白血病E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30关于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引起类白血病的原因去除,血象不恢复正常B类白血病反应时一般无明显贫血和血小板减少C类白血病反应时粒细胞有严重毒性改变,胞浆内有毒性颗粒和空泡等D类白血病反应时中性粒细胞的硷性磷酸酶活性和糖原皆明显增高E类白血病反应时细胞内不见P h1染色体31在霍奇金淋巴瘤结节硬化型中不易见到的细胞是:A 陷窝细胞B嗜酸粒细胞C幼稚的淋巴细胞DR-S细胞E成纤维细胞32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时,下列哪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小?A颅内肿瘤淋巴结转移B恶性淋巴瘤C鼻咽癌淋巴结转移D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E肺癌淋巴结转移33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原发部位主要是:A 淋巴结B骨髓C胸腺D脾脏E散在的淋巴组织34大量幼稚的白细胞弥漫浸润于肝窦内,这是:A急性感染时的类白血病反应B恶性淋巴瘤转移至肝脏C淋巴细胞性白血病D粒细胞性白血病E髓外造血B型题:B细胞型淋巴瘤B T细胞型淋巴瘤C 组织细胞型淋巴瘤D霍奇金淋巴瘤E Burkitt淋巴瘤35最常见的淋巴瘤是36镜影细胞是诊断上述那种疾病的重要依据?37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很少见的类型是38“满天星”图像是上述哪种疾病的病变特点之一?39蕈样霉菌病属于A、R—S细胞在细胞中所占比例最多B、常有较多浆细胞,嗜酸性细胞及组织细胞的浸润C、没有R—S细胞D、陷窝细胞多E、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数量很少40、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41、混合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42、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43、淋巴细胞消减型霍奇金淋巴瘤C型题:A、存在于皮质内B、存在于髓质内C、存在于二者之内D、存在于二者之外44、正常淋巴结内淋巴滤泡45结节性淋巴瘤的结节X型题:46组织细胞增生症X(Langerhans细胞组织增生症)包括:A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B急性弥散性组织细胞增生症C慢性进行性组织细胞增生症D骨的嗜酸性肉芽肿E巨大淋巴结增生症47白血病的分类方法包括:A根据病情急缓和白血病细胞成熟程度B根据增生细胞的类型C根据周围血内白细胞的数量D白血病的免疫学分类E根据瘤细胞的分化程度48、属于淋巴滤泡生发中心的细胞是:A、免疫母细胞B、小核裂细胞C、大无核裂细胞D、浆细胞E、曲折核细胞49、对于诊断混合细胞型霍奇金病意义较大者有:A、多数典型的R—S细胞B、多数典型的隐窝细胞C、较多纤维组织条索形成D、大量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E、数量较多的各种炎性细胞50、对于诊断结节硬化型霍奇金病意义较大者有:A、多数典型的R—S细胞B、多数隐窝细胞C、大量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D、大量各类炎性细胞E、较多纤维组织条索形成51、属于白血病继发变化的有:A、发热B、出血C、脾肿大D、感染E、贫血52、Burkitt淋巴瘤的特征是:A、多见于儿童B、大量免疫母细胞C、大量呈结节性增生的小无核裂细胞D、大量弥漫性增生的小无核裂细胞E、出现“满天星”现象53霍奇金淋巴瘤的分期依据是:A病变位于横膈的一侧或两侧B瘤细胞的分化程度C累及几组淋巴结D累及淋巴结外器官的情况E病变范围越广,预后越差54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时可出现:A肝肿大B脾肿大C淋巴结肿大D骨髓巨核细胞减少E全血细胞增多55、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特征:A、多见于老年B、长期发热C、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D、病变仅累及造血系统E、组织细胞进行性恶性增生56、下列细胞中对霍奇金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的为:A、霍奇金细胞B、R—S细胞C、镜影细胞D、隐窝细胞E、多核R—S细胞57、病人颈部淋巴结肿大常应考虑的疾病是:A、淋巴结反应性增生B、嗜酸性肉牙肿C、淋巴结结核D、淋巴结转移癌E、恶性淋巴瘤58白血病时组织内容易出血主要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凝血酶原减少B骨髓内白血病细胞的浸润C制造血小板的细胞减少D巨核细胞变为瘤细胞E血管的破坏59急性白血病时周围血象的表现常是:A半数病人白细胞不增多B其中有大量的原始和幼稚的白细胞C红细胞总数多低于正常D血小板总数一般减少E早期即出现贫血60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特点是:A局部组织细胞异常增生性恶性肿瘤B瘤细胞有吞嗜现象,吞嗜红细胞的现象是该病的重要特征C肿瘤细胞内非特异性酯酶、酸性磷酸酶和溶菌酶皆为阳性D较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晚期可出现黄疸、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及进行性衰竭E是一种进行性、全身性的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二名词解释1、白血病2、淋巴样肿瘤3、非霍奇金淋巴瘤4、镜影细胞5、恶性淋巴瘤6、髓样肿瘤7、绿色瘤8、类白血病反应9、组织细胞增生症10、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1陷窝细胞(腔隙型细胞)12霍奇金淋巴瘤13 R—S细胞三填空1、造血系统包括和。
血液疾病教案
血液疾病教案简介血液疾病是一类影响人体血液系统正常功能的疾病,包括贫血、白血病、血友病等多种类型。
本教案旨在提供一些基本知识和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有关血液疾病的内容。
教学目标1. 了解血液疾病的定义和分类;2. 了解常见血液疾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3. 掌握预防血液疾病的基本知识;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研究能力。
教学内容1. 血液疾病的定义和分类- 血液疾病的概念和特点;- 常见的血液疾病分类及其特征。
2. 常见血液疾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贫血:病因、症状、常见的治疗方法;- 白血病:病因、症状、常见的治疗方法;- 血友病:病因、症状、常见的治疗方法。
3. 预防血液疾病的基本知识- 营养与血液疾病的关系;- 预防血液疾病的生活方式建议;- 常规体检在预防血液疾病中的重要性。
4. 学生合作研究活动- 指导学生分组研究某种血液疾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每组学生汇报研究结果,并与其他组进行分享和讨论。
教学策略1. 课前预:要求学生预相关内容,为课堂讨论和活动做好准备。
2. 视听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介绍血液疾病的知识点。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讨论、研究和汇报,培养合作和研究能力。
4.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扮演医生、患者等角色,模拟血液疾病的实际情况,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案例分析:提供实际的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因和治疗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血液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报告:评估学生在研究活动中的表现,包括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合作能力以及汇报的清晰程度。
参考资料- 血液疾病学教程- 血液疾病学教育资源数据库以上是《血液疾病教案》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血液疾病的基本知识、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帮助他们预防这些疾病,并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合作能力。
希望本教案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名称:儿科护理学(二)课程编码:(三)学分:3(四)总学时:48理论:36,实践:12(五)授课时期:第二学期(六)适用对象及层次:护理专业本科层次(七)先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八)后续课程:外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九)课程性质: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从胎儿期至青少年阶段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健康保健、疾病预防和疾病临床护理的学科;二、课程目标、教学中注意的问题(一)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1明确儿科护理学的任务目标2明确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及护理要点3明确儿科常见的四大疾病佝偻病、肺炎、小儿腹泻、贫血4掌握泌尿系统的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小儿的护理(5)掌握缺铁性贫血小儿铁剂的治疗和护理(6)明确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2、能力目标(1)了解小儿喂养的知识(2)学会儿科常用的护理技术(3)学会运用护理程序对小儿进行整体护理3、思想目标1培养学生对儿科护理工作的热爱2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全身心投入3培养学生的“慎独”精神二教学中注意的问题学生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研究小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的相关知识,应全面掌握现代儿科护理学的理论,形成科学的儿科临床护理思路,提高临床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运用现代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为儿童提供整体护理;三、教学重难点以先导课程为基础,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以培养能力为重点,强化学以致用;本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着重阐明儿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各系统疾病护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训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临床工作奠定基础;四、课程基本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1.教学内容:1.1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1.2儿童年龄分期;1.3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1.4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2.教学要求:3.熟悉儿童年龄分期;4.了解4.1说明儿科特点;4.2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5.教学难点:5.1儿科护理的特点;6.教学重点:6.1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第二章生长发育1.教学内容:1.1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1.2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1.3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各系统发育;1.4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1.5生长发育偏离;2.教学要求:2.1掌握2.11选择合适的正常儿童体格生长标准参照值作为比较,正确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状况; 2.12陈述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2.13阐明体重、身高、头围、胸围、上臂围等体格生长各项指标的正常值、计算方法、测量方法及意义;2.14阐明头颅骨、脊柱、长骨、牙齿等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的正常值、计算方法、测量方法及意义;2.2熟悉2.21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2.22列出儿童体格发育常用指标;2.3了解2.31结合儿童神经系统形态及功能发育,阐述各年龄儿童感知、运动、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发展;3.教学难点:3.1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4.教学重点:4.1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4.2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第三章儿童保健1.教学内容:1.1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1.2计划免疫;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复述各年龄期儿童的特点; 2.22计划免疫、疫苗的定义;2.2熟悉2.21主动免疫制剂和被动免疫制剂;2.22说出我国计划免疫程序的具体内容;2.3了解2.31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查阅资料,为儿童制定合适的保健要点; 2.32指导家长进行预防接种反应的正确处理;3.教学难点:3.1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4.教学重点:4.1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4.2计划免疫;第四章儿童营养1.教学内容:1.1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1.2儿童喂养与膳食安排—婴儿喂养;1.3儿童营养状况评估;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儿童能量的分配及儿童特殊能量需要;2.12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概念及母乳喂养的优点;2.13食物转换的概念与原则;2.2熟悉2.21按照儿童月龄、体重、能量的需要能正确计算出奶量,并能指导母亲进行正确的人工喂养;2.22儿童营养状况评估的方法;3.了解3.1说明食物转换的顺序;4.教学难点:4.1儿童营养状况评估;5.教学重点:5.1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5.2儿童喂养;第五章住院患儿护理及其家庭支持1.教学内容:1.1儿童体液平衡特点和液体疗法;1.2儿科护理技术;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儿科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2.12脱水程度及性质;3.熟悉3.1儿童体液平衡特点;4.1了解4.11混合液的配制;5.教学难点:5.1儿童体液平衡特点和液体疗法;6.教学重点:6.1儿科护理技术;第六章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1.教学内容:1.1新生儿分类;1.2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1.3新生儿窒息;1.4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5新生儿黄疸;1.6新生儿溶血病;1.7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2.教学要求:2.1掌握2.11掌握护理程序,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黄疸、溶血病、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患儿实施护理;2.2熟悉2.21大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中性温度的概念;2.22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法;2.23新生儿窒息ABCDE复苏方案;2.24描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黄疸、溶血病的临床表现;2.3了解2.32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2.32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2.33指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诊断与处理;3.教学难点:3.1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4.教学重点:4.1新生儿分类;4.2新生儿护理;4.3新生儿各种疾病的护理;第七章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1.教学内容:1.1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1.2维生素营养障碍性疾病;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制定儿童单纯性肥胖患儿的护理计划;2.12制定营养性Vit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计划;2.2熟悉2.21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2.22营养性VitD缺乏性佝偻病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2.3了解2.31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概念、临床表现;2.32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治疗要点;2.33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3.教学难点:3.1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机制;4教学重点:4.1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护理;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教学内容:1.1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2口炎;1.3婴幼儿腹泻;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应用护理程序对腹泻患儿实施整体护理;2.2熟悉2.21婴幼儿腹泻的易感因素、分类、临床表现;2.3了解2.31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2.32婴幼儿腹泻的发病机制;3.教学难点:3.1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4.教学重点:4.1婴幼儿腹泻的易感因素、临床表现、护理;第九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教学内容:1.1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3急性支气管炎;1.4肺炎;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应用护理程序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护理;2.2熟悉2.21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2.3了解2.31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2.32支气管肺炎的发病机制;3.教学难点:3.1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4.教学重点:4.1肺炎的分类和护理;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教学内容:1.1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2先天性心脏病;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制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计划;2.2熟悉2.21正常胎儿血液循环和出生后血液循环的改变;2.22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2.3了解2.31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2.32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3.教学难点:3.1正常胎儿血液循环和出生后血液循环的改变;3.2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4.教学重点:4.1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教学内容:1.1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2急性肾小球肾炎;1.3肾病综合征;1.4泌尿道感染;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制定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护理计划;2.12制定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护理计划;2.2熟悉2.21列出小儿正常尿量、少尿及无尿的正常值范围;2.22复述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2.23复述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2.3了解2.31说明小儿泌尿系统解剖和生理特点;2.32说明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特点;3.教学难点:3.1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4.教学重点:4.1泌尿系统各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第十二章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教学内容:1.1儿童造血和血液特点;1.2小儿贫血;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制定贫血患儿的护理计划;2.2熟悉2.21小儿造血的特点、血液特点;2.22生理性贫血、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定义;2.3了解2.31解释小儿贫血的病因、营养性贫血的血象特征;3.教学难点:3.1生理性贫血的概念;3.2贫血的临床表现;4.教学重点:4.1小儿贫血的临床表现和护理;第十三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教学内容:1.1儿童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2化脓性脑膜炎;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制定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护理计划;2.2熟悉2.21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的定义;2.22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的特点;3.1说明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4.教学难点:4.1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的特点;5.教学重点:5.1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和护理;第十五章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1.教学内容:1.1儿童免疫系统发育特点;1.2风湿热;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制定风湿热患儿的护理计划;2.2熟悉2.21风湿热的临床表现;2.31儿童免疫系统发育特点;3.教学难点:3.1风湿热的临床表现;4.教学重点:4.1风湿热的临床表现与护理;第十六章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的护理1.教学内容:1.121-三体综合征;1.2苯丙酮尿症;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制定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护理计划;2.12制定苯丙酮尿症患儿的护理计划;2.2熟悉2.21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2.22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2.3了解2.3121-三体综合征的病因;2.32苯丙酮尿症的病因;3.教学难点:3.121-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4.教学重点:4.121-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及护理;第十八章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1.教学内容:1.1病毒感染;1.2结核病;2.教学要求:2.1掌握2.11结核菌素试验结果的判断及临床意义;2.12制定结核病患儿的护理计划;2.2熟悉2.21原发型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的定义、临床表现;2.3了解2.31小儿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点、预防及治疗要点;3.教学难点:3.1原发型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4.教学重点:4.1小儿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第十九章危重症患儿的护理1.教学内容:1.1儿童惊厥;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制定惊厥患儿的护理计划;2.2熟悉2.21对惊厥患儿家长进行预防惊厥的指导;2.22惊厥、惊厥持续状态的定义;2.3了解2.31儿童惊厥的病因;3.教学难点:3.1儿童惊厥的临床表现;4.教学重点:4.1儿童惊厥的护理;五、实践环节教学内容(一)实践要求1.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具备按照正规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进行儿科护理工作的能力;二实践内容学时类型序号实践项目名称学时实践类型1 危重患儿的护理2 演示2 更换尿布法3 演示3 婴儿盆浴法 3 演示4 静脉穿刺法 2 演示5 温箱使用法 2 演示七、教学课时分配八、教材讲义、指导书:儿科护理学,崔焱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九、考核方式及要求儿科护理学为护理学专业课,考试成绩由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两部分组成;期末考试参加由学院组织的统一考试,考试方式采用笔试方式进行,课程命题根据本大纲制定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要求,着重考核学生对本课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和解决儿科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满分100分,最后按80%权重计入儿科护理学考试总成绩;平时考核由课内实训、上课考勤及课堂问答情况等内容组成,满分100分,最后按20%权重计入儿科护理学考试总成绩;两者相加满分100分,达到或超过60分为及格,不足60分者为考试不及格;。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九章第二节血液循环
⒉ 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___低___倍显微 镜观察尾鳍血管血液流动情况。可根据血 流的___方__向____和__速__度____判断动脉和静 脉。如过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尾鳍内 血液向小鱼头部方向流动,那么该血管是 ______动_脉______。
(解析:视野中看到的血流方向和实际血流 方向相反,小鱼心脏在头部附近,所以血流 方向是流出心脏,所以是动脉。) 3. 毛细血管中,红细胞呈__单_行___排列并流动。
【思考与讨论】
⒈ 心壁主要是由___________组织构成的,由 此可以推断它的功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⒉ 从心脏壁厚度看,心房壁_________,心室 壁__________;左心室比右心室壁 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腔静脉
左锁骨下静脉 右锁骨下静脉
胸导管 右淋巴导管
各级淋巴管
五、 血压与脉搏
同学们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或运 动后身体有什么变化?
这些变化哪些是可以被测量的?
用什么方法对这些变化进行测量 呢?
这是在做什么?
用血压计测量血压
血压: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时候,对管壁 产生的侧压力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达 到的最高值。
二、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1 .心脏的位置
心脏的功能
心脏强有力地收缩,将血液泵出心脏。
(一)位置:胸腔中部偏左,左右两肺 之间,形状象桃子,拳头大小。
室 间 沟
前面观
房室沟 心尖
后面观
1.心脏的四个腔室是否一样? 2.心脏的腔室之间是如何连通的?
(二)形态结构
ICD-10目录和手术操作
疾病ICD-10目录索引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A00-B99)第二章肿瘤(C00-D48)第三章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患(D50-D89)第四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E00-E90)第五章精神和行为障碍(F00-F99)第六章神经系统疾病(G00-G99)第七章眼和附器疾病(H00-H59)第八章耳和乳突疾病(H60-H95)第九章循环系统疾病(I00-I99)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J00-J99)第十一章消化系统疾病(K00-K93)第十二章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L00-L99)第十三章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M00-M99)第十四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N00-N99)第十五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O00-O99)第十六章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P00-P96)第十七章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Q00-Q99)第十八章症状、体症和临床与实验异常所见,不可分类于他处者(R00-R99)第十九章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S00-T98)第二十章疾病和死亡的外因(V01-Y98)第二十一章影响健康状态和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Z00-Z99)第二十二章用于特殊目的的编码(U00-U99)肿瘤的形态学(M8000-M998)手术与操作类目表第1章操作和介入nec(00)第2章神经系统手术(01—05)第3章内分泌系统手术(06—07)第4章眼的手术(08—16)第5章其他各类诊断性和治疗性操作(17)第6章耳部手术(18—20)第7章鼻、口、咽手术(21一29)第8章呼吸系统手术(30—34)第9章心血管系统手术(35—39)第10章血液和淋巴系统手术(40—41)第11章消化系统手术(42—54)第12章泌尿系统手术(55—59)第13章男性生殖器官手术(60一64)第14章女性生殖器官手术(65—71)第15章产科操作(72-75)第16章肌肉骨骼系统手术(76-84)第17章体被系统手术(85-86)第18章各种诊断性和治疗性操作(87-99)。
儿科护理学
第四篇儿科护理学第一章生长发育1.生长发育规律连续性和阶段性出生后1年生长最快(尤其是前3个月),为出生后第一个生长高峰;至青春期又迅速加快生长,为出生后第二个生长高峰各系统发育的不均衡性神经系统发育最早;生殖系统发育最晚;淋巴系统是先快后会缩顺序性自上向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个体差异性个体差异岁年龄的增长变化越来也大,青春期差异更大2.体重意义是反映小儿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计算公式1~6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kg)7~12个月:体重(kg)=6(kg)+月龄×0.25(kg)2岁至青春期前:体重(kg)=年龄×2+8(kg)3.身长(高)概述新生儿出生时约50cm;1岁时约75cm;2岁时约85cm计算公式2~12岁身长(高)(cm)=年龄×7+70(cm)4.胸围定义是指沿乳头下缘绕胸一周的长度概述1岁时头围与胸围相等,之后胸围超过头围;计算公式1岁至青春前期的胸围超过头围的长度(cm)约等于小儿岁数减去15.腹围定义是指平脐水平绕腹一周的长度概述2岁前腹围与胸围大致相等,之后腹围小于胸围6.囟门前囟定义顶骨与额骨之间的菱形间隙,以囟门对边中点间的连线距离表示,出生时约1.5~2.0m前囟闭合时间1~1.5岁时闭合;前囟迟闭、过大多见于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前囟饱满多见于颅内压增高、脑积水、脑炎、脑膜炎、脑肿瘤、脑出血等前囟凹陷多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后囟闭合时间最迟约在生后6~8周闭合7.牙齿乳牙萌出时间生后4~10个月,最晚2.5岁出齐乳牙数目计算2岁之内乳牙的数目约为月龄减去4~6乳牙萌出延迟12个月之内尚未萌出者第二章小儿保健1.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主动免疫是指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所产生的免疫力;主要措施包括: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被动免疫是指接触感染源后获得的免疫力2.预防接种口诀:“出生乙肝卡介苗,二月脊灰炎正好,三四五月百白破,八月麻疹岁乙脑”乙肝疫苗0、1、6月龄(肌注)卡介苗出生时(皮内注射)脊髓灰质炎疫苗2、3、4月龄,4周岁(口服)百白破疫苗3、4、5月龄,18~24月龄麻疹疫苗8月龄(皮下注射)乙脑减毒疫苗8月龄,2周岁(皮下注射)3.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严格操作严格查对制度和严格无菌操作局部消毒①一般消毒:用2%碘酊和75%或0.5%碘伏消毒皮肤后注射;②接种活疫苗、菌苗消毒:只用75%酒精消毒(因活疫苗、菌苗易被碘酊杀死,影响效果),接种后剩余活疫苗应烧毁第三章小儿营养与喂养1.乳汁的成分蛋白质含较多的清蛋白和球蛋白糖主要成分为乙型乳糖脂肪颗粒小、含脂肪酶,利于消化、吸收矿物质钙、磷比例合理(为2:1),利于吸收免疫因子初乳中含SIgA,能有效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2.母乳喂养的指导指导内容:①生后1小时开奶;②按需哺乳,母婴同室;③两侧乳房先后交替哺乳;④喂奶完毕,轻拍婴儿背部;⑤喂奶后婴儿以右侧卧位为佳;⑥按需哺乳。
七年级生物下册9.1血液
想一想:
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会对身体有影响吗?
第十六页,共二十五页。
认识 白细胞 (rèn shi)
白细胞(WBC) :
1.白细胞的形态(xíngtài)、结构: 有多种,都有细胞核
2.白细胞的正常值:
(4-10) × 109个/升
第六页,共二十五页。
三、教学策略
•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xuéxí),使用显 微镜进行观察、 探究和总结,由于血液的 成分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所以我还设计 了两组视频,加强学生的理性认识。
第七页,共二十五页。
四、教学 设计 (jiāo xué)
• 新课引入,激发兴趣
• 自主探究,总结学习 • 学以致用,能力(nénglì)培养
完成(wán chéng)下列训练题:
1.人的血液是由(
),( )组成的。
2.血细胞是由( ),( ),( )组成。
3.血浆的成分括哪些?血浆有什么功能?
4.什么是血红蛋白?
5.什么是贫血?有什么症状?怎样预防?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五页。
实践 应用 (shíjiàn)
让你当一回医生给病人看一下 化验单,诊断(zhěnduàn)疾病并提出个 合理建议!
试试看:
建议(jiànyì)!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五页。
五、板书设计
血液
(xuèyè)
血浆
(xuèjiāng)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五页。
血液(xuèyè)的成分和功能
让我们一起感受(gǎnshòu)学习的快乐!
蚌埠医学院【内科护理学】-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重 度 : 1000-1500ml 以 上 , SBp<8-10Kpa , HR大于120次/分,烦躁、出汗、四肢厥冷、 尿少/尿闭、意识模糊等。
4、实验室检查: 血小板减少,<20×109/L,可自动出血;
电解质
钠、钾
营养物质
葡萄糖、氨基酸、 脂质
代谢终产物
尿素、尿酸、肌 酐
2、血细胞
(1)红细胞 平均寿命约120天 网织红细胞,正常成人外周血中占%%,绝对
值为(24~84)×109/L,其增减反映骨髓的造 血功能。 (2)白细胞 1)粒细胞:寿命只有12h ,中性粒 、嗜碱粒 、 嗜酸粒 2)淋巴细胞 4-5天/数月或数年 3)单核细胞 半衰期为71小时 (3)血小板 生存期大约7至10天
(二)血液的组成
血浆 55%
血细胞 约占45%
1、血浆
90%的水分 10%的溶质(1)蛋白质:白蛋白
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 (2)其他: 电解质 营养物质 代谢后产物
血浆Plasma
90%水份
蛋白质
10%溶质
其它
清蛋白 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
维持血浆胶体渗 透压
对抗侵入的微生 物所必需的
血浆凝固所必需 的蛋白质
由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为造血干细胞, 通过有丝分裂进一步分化为各系祖细胞,进 而分化成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白 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小板 (blood platelet)。淋巴系祖细胞则分化为B 淋巴细胞(lymphocyte )和T淋巴细胞。
(一)健康史
1、既往身体状况 2、饮食习惯 3、服用药物情况 4、放射性核素及化学药物接触史 5、家族史 6、其他
内科学(第9版)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 第九章 白血病(第1-2节)
内科学(第9版)
一、定义
急性白血病 (acute leukemia,AL)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慢性白血病 (chronic leukemia,CL)
少见类型白血病
慢性髓系白血病 (CML)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
B-ALL伴t(12;21)(p13.2;q22.1)/ETV6-RUNX1 2. 原始T淋巴细胞白血病
B-ALL伴超二倍体
暂命名:早期前体T淋巴细胞白血病(ETP-ALL)
B-ALL伴亚二倍体
暂命名:自然杀伤(NK)细胞白血病
内科学(第9版)
二、临床表现
(一)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表现 1.贫血; 2.发热; 3.出血。 (二)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表现 1.淋巴结和肝脾肿大; 2.骨骼和关节; 3.眼部; 4.口腔和皮肤; 5.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6.睾丸白血病。
内科学(第9版)
(二)ALL的WHO分型(2016年)
1. 原始B淋巴细胞白血病 (1) B-ALL,非特指型 (NOS) (2)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的B-ALL B-ALL伴t(9;22)(q34.1;q11.2)/BCR-ABL1 B-ALL伴t(v;11q23.3)/KMT2A重排
B-ALL伴t(5;14)(q31.1;q32.3)/IL3-IGH B-ALL伴t(1;19)(q23;p13.3)/TCF3-PBX1 (3)暂命名 B-ALL,BCR-ABL1样 B-ALL伴21号染色体内部扩增(iAMP21)
最新版本在2016年提出。 综合考虑骨髓形态学(morphology)、免疫学(immunology)、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
《儿科护理学》第九章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复习测试卷及答案
《儿科护理学》第九章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复习测试卷一、选择题(一)A1型题1.小儿出现骨髓外造血时,末梢血中可出现()A.巨大血小板B.幼稚单核细胞C.幼稚淋巴细胞D.幼稚中性粒细胞E.幼稚嗜酸性粒细胞2.生理性贫血一般发生在生后()A.2月~3月B.4月~6月C.2岁~3岁D.4岁~6岁E.11岁~13岁3.小儿末梢血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例发生两个交叉的年龄是()A.4天~6天和4岁~6岁B.4天~6天和4月~6月C.4周~6周和4月~6月D.4周~6周和4岁~6岁E.4月~6月和4岁~6岁4.6个月~6岁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末梢血中血红蛋白量低于()A.90g/LB.100g/LC.110g/LD.120g/LE.145g/L5.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主要的病因是()A.生长发育快B.铁吸收障碍C.铁丢失过多D.先天储铁不足E.铁摄入量不足6.有关铁代谢的检查中,较灵敏地反映体内贮铁情况,在缺铁的铁减少期即有改变的指标是()A.血清铁B.血清铁蛋白C.总铁结合力D.骨髓可染铁E.红细胞游离原卟啉7.大细胞性贫血MCV超过()A.50flB.64flC.70flD.84flE.94fl8.在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措施中,哪项是错误的()A.母乳喂养B.及时添加辅食C.婴幼儿食品适量铁强化D.牛乳喂养者,应加热处理E.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宜从生后4个月开始给予铁剂预防9.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给予铁剂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合适时机是生后()A.2个月B.3个月~4个月C.5个月~6个月D.7个月~8个月E.9个月~10个月10.关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正确的是()A.铁剂宜空腹服用B.优先使用注射铁剂C.口服铁剂宜选用三价铁盐D.口服铁剂不宜与维生素C同时口服E.铁剂用到血红蛋白正常后2个月~3个月左右再停药1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骨髓象,下列哪项不符合()A.幼红细胞增生活跃B.粒细胞系无明显异常C.各期红细胞体积均较小D.巨核细胞系无明显异常E.红细胞系统胞核成熟程度落后于胞浆12.有明显神经精神症状的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首选的治疗是()A.叶酸B.铁剂C.维生素B12D.铁剂加维生素CE.叶酸加维生素B1213.新生儿出生时血红蛋白量约为()A.30g/L~60g/LB.61g/L~90g/LC.91g/L~120g/LD.150g/L~220g/LE.250g/L~350g/L14.铁在体内主要的储存形式是()A.血清铁B.转铁蛋白C.总铁结合力D.转铁蛋白饱和度E.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15.下列哪项检查对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有价值()A.血清铁B.血清铁蛋白C.红细胞形态D.血清总铁结合力E.红细胞游离原卟啉16.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属()A.大细胞性贫血B.正细胞性贫血C.单纯小细胞性贫血D.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E.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17.为促进铁的吸收,服用铁剂时最好()A.与牛奶同服,餐前服用B.与牛奶同服,两餐间服用C.与维生素C同服,餐后服用D.与维生素C同服,餐前服用E.与维生素C同服,两餐间服用18.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病率最高的年龄为()A.1个月内B.2个月~3个月C.4个月~5个月D.6个月~2岁E.3岁~5岁19.单纯羊乳喂养儿易患()A.缺铁性贫血B.溶血性贫血C.地中海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20.关于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血象或骨髓象的特点,正确的是()A.红细胞呈巨幼变B.胞浆发育落后于胞核C.巨核细胞及血小板明显增多D.中性粒细胞可出现分叶过少现象E.MCV<94fl,MCH<32pg,MCHC正常(二)A2型题21.8个月婴儿,单纯母乳喂养,面色苍白,对外界反应差,双上肢有震颤,Hb80g/L,RBC3.5×109/L,N0.65,L0.37,RC0.02,MCV99fl,MCH36pg,MCHC34%,HbF2%。
淋巴造血系统淋巴瘤ppt课件
肿瘤细胞 (R-S细胞)
炎细胞、纤维分割 陷窝型 、单核型
混合细胞型
各种背景细胞
各种诊断/单核型
淋巴细胞为主型 淋巴细胞多、组织细胞 多倍型、诊断型
淋巴细胞消减型
背景细胞少
肿瘤细胞多 多形型、诊断型
2.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NLPHL)
• 占所有HL的5% • 男性多见,易复发,但预后极好! • CPC:颈部和腋下肿块。 • 镜下:结节状弥漫增生,多见爆米花细胞
1. 经典HL(CHL) (1)结节硬化型(NSHL) (2)混合细胞型(MCHL) (3)富于淋巴细胞型(LRHL) (4)淋巴细胞消减型(LDHL)
2.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NLPHL)
(1)结节硬化型HL(NSHL)
• 多见于年轻女性 • 好发于颈部,锁骨上,特别是纵膈淋巴结 • 占经典型HL的70% • 镜下:
霍奇金淋巴瘤
1. 经典霍奇金淋巴瘤
(1)结节硬化型(多) (2)混合细胞型(多) (3)富于淋巴细胞型 (4)淋巴细胞消减型
2.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
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
• 又称霍奇金病(Hodgkin’s disease,HD)
• 占所有淋巴瘤10-20%,比NHL少见,预后好
胞弥漫浸润。
2. 滤泡性淋巴瘤(FL)
• 来源于滤泡生发中心的惰性B细胞 • 所有NHL中,欧美占25-45%,我国10-13% • 常见于中年人 • 难治愈,强化治疗无效。 • 惰性过程,预后较好! • 镜下:肿瘤细胞结节性生长 • CPC:局部或全身LN无痛性肿大,一腹股沟
LN受累多见。
5.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SLL)
ICD-10各章指导内容
ICD-10各章指导内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ICD-10各章指导内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ICD-10各章指导内容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A00-B99)一、概述分类轴心——疾病的病因特殊组合章——一般优先分类章一般传染/感染(主导词)——感染寄生虫感染(主导词)——侵染二、“某些”不包括:1、传染病病原体的携带者/可疑携带者例如:伤寒带菌者 Z22.02、非传染性病因的局部感染——分类于身体的各系统例如:前列腺感染 N41。
9(泌尿生殖系统)非感染性病因的腹泻和胃肠炎 K52。
9(消化系统)PS:若指明感染的病原体——一般分类于本章例如:梅毒性心肌感染 A52。
0+ I41。
0*3、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并发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分类于O98PS:产科的破伤风、HIV(指明病原体) -—分类于本章4、围生期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分类于P35—P39PS:新生儿期的破伤风、先天性梅毒、淋球菌感染、HIV(指明病原体)—-分类于本章5、流感和其他急性呼吸道感染——分类于J00—J22三、编码规则没有指明传染病或寄生虫病是慢性者—- 按活动性/急性的情况分类另有说明者——按说明情况分类例如:肺结核按活动性肺结核编码四、其他有关分类的说明1、细菌性、原虫性、病毒性、其他特指的传染性病原体引起的腹泻/胃肠炎-—A00-A08其他传染性/未特指病因的腹泻/胃肠炎--A092、新生儿非感染性腹泻——P78。
3新生儿某种病原体的感染性腹泻——A00—B99 (指明病原体)3、结核病A15-A19A15-A16——分类轴心:实验室证实情况即:A15-—呼吸道结核,经细菌学和组织学验证A16——呼吸道结核,未经细菌学和组织学验证A19(粟粒性结核)-—分类轴心:急性和慢性(亚急性)例:粟粒性肺结核--没有急慢性修饰词则编码A19.9 错误根据编码原则,按急性编码,则编码到A19.0 正确4、幼儿急疹=第六病=猝发疹=exathema subitus B08。
第九章 国际疾病分类与手术操作分类)
4.随意命名疾病 随意命名的情况在上述情况中最为常见,影响也最大。分类人员几乎 每天都要面对不规范的疾病名称,如闸门综合征、盆底综合征。人们无法理解在实际病例记 录中,闸门综合征所指的是一例后天性直肠纵隔,当然也无法理解盆底综合征是大便困难。
四、国家疾病分类
(一) 特殊组合章 除按解剖系统分类的各章外,余者是特殊组合章。特殊组合章有按某一特定阶段(时期) 组成的章节,如第十五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也有按某种特定的疾病分类,如第二章 肿瘤;甚至还有按症状、体征来分类的,如第十八章“症状、体征租临床实验室异常所见, 不可分类于他处者”;但主要还是以病因分类的章节。对于特殊组合章,有不同的分类顺序, 如下: 1. 强烈优先分类章:第十五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不管同时伴随有任何其他疾 病,只要是向产科求医,就要分类到本章中。必要时,其他章的疾病编码只能作为附加编码。 2. 一般优先分类章:包括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第二章“肿瘤”、第五章 “精神和行为障碍”、第十六章“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第十七章“先天畸形、变形和 染色体异常”和第十九章“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 上述这些章在分类时,通常优先于其他章。例如,传染病作为疾病的病因时,往往会引 起一些临床症状,涉及身体的某个系统,这时分类要么是采用星剑号编码,要么干脆只有第 一章的编码,淋球菌性尿道炎 A54.0 就是例子。 3. 最后分类章:包括第十八章“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不可归类于他 处者”和第二十一章“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这两章内所列出的疾病情 况当有明确的病因或有其他疾病情况时,他们的编码只作为附加编码。 4. 附加编码章:第二十章“疾病和死亡的外因”,此章在 ICD-9 中是补充分类章。在 ICD-10 中虽然本章归纳为主体分类,取消补充分类章,但由于疾病本身的情况已分类于第 十九章,因此在统计时要将此章的编码除外,否则损伤和中毒病人将会重复计数,将出现出 院病人总数大于实际人数。 (二) 命名与分类 在疾病分类工作中,有两个既基础又影响广泛的问题需要认识清楚,一是疾病命名与疾 病分类的关系,二是国际疾病分类与疾病名称标准的关系。前者影响到对国际疾病分类能否 用于临床研究和其他特别需求的资料检索的认识,后者是临床医师的诊断能否采用国际疾病 分类中的疾病名称问题。
八年制第三版儿科学-第九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先天性心脏病
自然预后: 无症状、自然闭合、感染性心内膜 炎、主动脉瓣脱垂、右室漏斗部狭 窄、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
室间隔缺损:胚胎发育
室间隔组成: ① 肌部室间隔: 光滑部(窦部) + 粗糙部(小梁化部) ② 圆锥间隔: 左室流出道 + 右室流出道
③ 膜部室间隔: 由肌部、圆锥间隔、心内膜垫共同 发出的膜样组织。
先心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出生缺陷 出生缺陷发生率顺位(1/万)
(数据来源:全国出生缺陷监测系统)
先心病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 体外循环手术
围术期监护技术
导管介入治疗
生命支持技术
Classification(先心病的分类)
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 一般情况下,左向右分流而不出现
青紫。 某些原因使右心压力增高并超过左
房间隔缺损:临床表现
小型: 无症状,体格检查时发现 2~3 LSB
SM 2/6 中大型:
反复呼吸道感染 生长发育迟缓
心功能差: 吃奶停顿、面色苍白、气促、多汗、
乏力 潜在青紫 体检:
第一心音亢进,肺动脉第二心音增强; 第二心音固定分裂;
2~3 LSB SM 2~3/6,喷射性; 胸骨左下4~5 LSB 舒张早中期杂音 (三尖瓣相对狭窄); 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第二心音增 强、收缩期杂音缩短、舒张期; 杂音消失,可有肺动脉瓣反流/三尖 瓣反流的杂音。
对于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心病,采用前 列腺素E2维持动脉导管开放
动脉导管未闭:治疗
介入封堵动脉导管未闭
法洛四联症 (Tetralogy of Fallot, TOF)
法洛四联症:概述
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发绀型先心病, 约占先心病的10%
1888年,法国医师Etienne Fallot首 先描述了其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血液系统疾病一、名词解释1.骨髓外造血:2.生理性贫血:3.贫血:4.白细胞分类的两个交叉点:二、填空题l.胚胎期最早的造血部位在。
2.红细胞生成素主要由产生。
3.婴儿期红细胞约,血红蛋白约。
4.小儿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相等的年龄是生后病。
5.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贫血的标准是1个月~6岁血红蛋白,6岁~14岁血红蛋白为小儿贫血。
6.贫血按病因学分为、、三大类。
7.小儿贫血以最常见,尤其是,其次为、贫血。
8.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
9.当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时,影响红细胞合成不足,的成熟受到障碍。
10.维生素B12缺乏除供应不足外,还与胃底部壁细胞所分泌的有关。
11.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血象检查,中性粒细胞常有现象,呈核。
1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治疗用到、为止。
13.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症状要经过三个阶段依是,,。
14.缺铁性贫血血涂片见红细胞体积,中央淡染区。
三、判断题(对的在后面括号里打“√”号,错的打“×”号)1.小儿中度贫血,血红蛋白为30~60g/L。
()2. 口服铁剂治疗贫血应避免空服,加用V-C有利于铁剂的吸收。
()3.胎儿从母体获得的铁可供小儿生后3~4月利用。
()四、最佳选择题(一)A1型题1.为预防缺铁性贫血,早产儿于生后何时给予铁剂A.出生后B.出生后1个月C.出生后2个月D.出生后3个月E.出生后4~6个月2.下列哪项生化检查是为红细胞生成缺铁期的特征性指标A.血清铁蛋白>50 μmol /LB.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0.90μmol/LC.血清铁<8.95μmol/LD.总铁结合力>62.7μmol/LE.转铁蛋白饱和度<15%3.缺铁性贫血与营养性巨细胞性贫血易发病的年龄是A.出生后1~3个月B.出生后3~6个月C.出生后6~12个月D.出生后12~24个月E.出生后6月~2岁4.下列哪些情况下易发生营养性巨细胞性贫血A.进食新鲜绿叶、黄叶蔬菜、水果B.进食动物性食物:肝、肾C.长期用煮沸牛乳或奶粉、羊奶喂养D.进食丰富的含维生素C的食物E.以上都不是5.下列哪项对营养性红细胞性贫血有确诊意义A.骨髓象呈红系明显增生,各期幼红细胞巨幼变,粒系和巨核细胞分叶过多B.血清维生素B12和红细胞内叶酸测定C.病人面色蜡黄、面部虚肿及紫癜D.周围血象MCH>94fl MCH>32pg MCHC正常E.血涂片红细胞大小不一,呈大细胞性贫血6.生理性贫血最明显的时间为A.生后1月以内B.生后2~3月C.生后4~5月D.生后6个月E.生后7个月7.小儿骨髓外造血的器官是A.卵巢B.胆囊C.脾脏D.淋巴结E.盲肠8.足月正常新生儿体内储铁及生后红细胞破坏释放的铁可供小儿使用的时期是A.1~2周B.3~4周C.1~2月D.3~4月E.5~6个月9.为预防缺铁性贫血,足月正常新生儿开始添加含铁物质的年龄是A.出生后B.1~2个月C.3~4个月D.5个月E.6个月10.关于铁的吸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食物中磷酸、草酸、植酸有利于铁的吸收B.大豆及菠菜中铁的吸收率较高C.肉类中铁吸收率较高D.胃液中盐酸有碍于铁的吸收E.同时摄入果糖.氨基酸均不利于铁的吸收11.为促进铁的吸收,服用铁剂最好的方法为A.与维生素C同服,两餐服用B.与维生素C同服,餐前服用C.与维生素C同服,餐后服用D.与牛奶同服,餐前服用E.与葡萄糖同服,餐间服用12.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血红蛋白9g/dl,最合适的治疗是A.反复多次少量输血B.肌注右旋糖酐铁C.多进含铁丰富食物D.服用枸酸铁胺E.服用硫酸亚铁及维生素C13.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骨髓象特点中哪点是错误的A.红系统血代偿性增生B.幼红细胞呈巨幼变C.粒细胞大,分叶过多D.胞浆成熟程度较胞核差E.巨核细胞分叶过多,胞浆颗粒减少14.各种营养性贫血的共同临床表现可有A.神经精神发育倒退B.食欲不增、呕吐、腹泻、异食癖C.肝、脾、淋巴结常中度肿大D.舌头、喉部痰鸣音E.多见于婴幼儿时期15.营养性贫血病人经治疗后,如果有效,血象中最早出现的变化是A.血红蛋白量上升,在治疗开始后4~5天明显增高B.红细胞数上升,在治疗开始后3~5天明显增高C.网织红细胞上升,在治疗开始后5~7天可达高峰D.红细胞变大,在治疗开始后2~3天明显变大E.红细胞中心浅染恢复,在治疗后2~3天开始出现16.营养性贫血病人若需输血,原则是A.贫血愈重,每次输血量应愈大,速度也愈快B.贫血愈重,每次输血量愈小,但速度要快C.贫血愈重,每次输血应量愈大,但速度要慢D.贫血愈重,每次输血量应愈小,速度要宜慢E.以上均不是17.诊断缺铁早期最可靠的依据是A.血清铁减少B.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C.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E.血清铁蛋白降低18.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出现精神神经症状等时,首先采用A.维生素CB.叶酸C.维生素B12D.维生素B12+叶酸E.铁剂19.预防小儿营养性缺铁贫血应强调A.母乳喂养B.牛乳喂养C.及时添加蔬菜、水果D.及时添加蛋黄、豆类、肉类E.给铁剂20.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最早有反应的是A.血清铁增加B.红细胞增加C.血红蛋白上升D.网织红细胞升高E.贫血症状消失21.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不正确的是A.从小剂量开始B.两餐之间服用C.加服胃蛋酶合剂或V-CD.铁的用量应在4.5~6mg/Kg/D为宜E.与钙剂或牛奶同服22.缺铁性贫血周围血象的主要特点是A.以红细胞数减少为主B.以白细胞数减少为主C.以血红蛋白降低为主D.以血小板减少为主E.以网织红细胞计数增加为主2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治疗的关键是A.铁剂治疗B.病因治疗C.抗感染D.输血E.饮食疗法24.关于生理性贫血哪项正确A.生后6个月发生B.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C.营养不良是主要原因D.与红细胞生成素不足有关E.主要是红细胞寿命长25.缺乏叶酸和V-B12可发生下列哪种贫血A.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B.营养性混合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E.地中海性贫血26.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髓象特点中哪点是错误的A.红细胞系统代偿性增生B.粒细胞呈巨幼变.有核分叶过多C.红细胞胞浆落后于胞核D.巨核细胞核分叶过多E.红细胞呈巨幼变27.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较特异的临床表现是A.神经精神症状B.异食癖C.肝大D.脾大E.淋巴结肿大28.口服铁剂最佳的时间是A.餐前B.餐后C.两餐之间D.餐时E.随意29.口服铁剂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时,哪项不妥A.宜在两餐之间服用B.同时给含铁丰富的食物C.用稀牛奶送服D.与胃蛋白酶合剂同服E.贫血纠正继续服铁剂1个月30.治疗伴有震颤的营养性性贫血的首选药为A.V-CB.V-B12C.叶酸D.铁剂E.胃蛋白酶31.小儿白细胞分类中,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交叉发生于A.4~6天,4~6岁B.7天,1岁C.4~6周,4~6岁D.4~6天,4~6周E.1岁,6岁32.小儿出生后主要造血是A.肝脏造血B.骨髓造血C.脾脏造血D.淋巴结造血E.以上都不是33.儿童血容量约占体重的A.5%B.6%~8%C.8%~10%D.15%E.20%34.哪项不是缺铁性贫血的原因A.早产B.生长发育过快C.双胎D.母孕期严重缺铁性贫血E.接触阳光少,影响铁的吸收35.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与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贫血区别于A.贫血症状B.肝脾大C.精神、神经症状D.血象改变E.骨髓象改变36.患儿血清铁蛋白降低,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正常,未出现贫血表现为A.铁减少期B.红细胞生成缺铁期C.缺铁性贫血期D.缺铁性贫血恢复期E.缺铁性贫血已治愈37.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骨髓象最有特征性的改变是A.幼红细胞胞浆发育落后于胞核B.幼红细胞巨幼变C.粒细胞形态不受影响D.网状细胞增生E.细胞浆嗜碱性增强38.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需用至A.症状消失B.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2个月C.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后再用半个月D.血红蛋白量及红细胞数均恢复E.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39.诊断缺铁性贫血第一阶段,正确的是A.血清铁蛋白减低B.血清铁降低C.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增高D.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E.骨髓铁粒幼红细胞数减少40.下列有关血液方面的数据,哪一项是错误的A.6个月~6岁小儿贫血标准为<110g/LB.新生儿贫血标准为<125g/LC.小儿重度贫血时血红蛋白为30~60g/LD.小儿血容量占体重8%~10%E.小儿输血量一般按每次10ml/kg计算41.关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骨髓象错误的是A.各系均增生活跃B.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明显C.幼红细胞胞体小,胞浆少,染色偏蓝D.胞浆成熟落后于胞核E.幼红细胞增生活跃(二)A2型题42.8个月女婴,周围血白细胞总数11×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28%,单核细胞2%,以下那个结论是正确的A.总数不正常,分类正常B.总数、分类均正常C.总数、分类均不正常D.总数正常,分类不正常E.总数偏高,淋巴细胞偏低43.10个月婴儿,生后母乳喂养,奶量不足,未加辅食,已逐渐苍白,肝肋下3cm,脾肋下1cm质软。
血:红细胞3×1012/L,血红蛋白7g/dl,白细胞8×109/L,中性粒细胞35%,淋巴细胞64%,大单核细胞1%,其诊断为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B.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C.营养性混合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E.生理性贫血44.8个月小儿,以奶粉喂养为主,未加辅食,反复腹泻已3个月,2个月来渐见苍白,对周围反应差,舌唇颤抖,红细胞数2×1012/L,血红蛋白7.5g/dl,经维生素B120.1毫克,每日1次肌注及维生素C治疗4周后,反应正常,颤抖消失,红细胞数3.5×1012/L,血红蛋白9.5g/dl,此情况属于:A.正常治疗反应,维持原有治疗B.治疗效果欠佳,宜加大维生素B12剂量C.治疗不全面,应加用铁剂治疗D.治疗效果差,宜输血加快恢复E.治疗效果差,宜加大维生素B12剂量,并加服叶酸45.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小儿,咳嗽、发热2周,诊断肺脓疡入院,血象:红细胞2×1012/L,血红蛋白4.5g/dl,经青、链霉素,硫酸亚铁,维生素C治疗2周,仍发热。
网织红细胞未上升,血象如旧,应如何处理A.更换抗菌素B.肌注右旋糖酐铁C.输血D.加用叶酸E.加用维生素B1246.一小儿血红细胞2.5×1012/L,血红蛋白70g/L。
该小儿可能是:A.正常血象B.轻度贫血C.中度贫血D.重度贫血E.极重度贫血47.患儿8个月,生后6个月内生长发育好,近2个月呆滞,面黄。
检查:四肢及唇舌抖,舌炎,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