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气功
中医养生气功调理身心健康的心法
中医养生气功调理身心健康的心法气功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在调理身心健康方面具有独特的心法。
通过练习气功,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免疫力,促进身心健康。
本文将从气功的基本原理、具体练习方式和调理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气功的基本原理气功是一种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来调理身心的养生方法。
它基于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气血必须流动畅通,才能保持健康。
而气功练习的关键就在于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来调节气血的流动。
气功练习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调节:气功强调“以息代运”,通过调整呼吸来提高气血的流动。
一般来说,气功练习中的呼吸方式包括腹式呼吸、胸式呼吸和逆运呼吸等。
这些呼吸方式可以帮助调整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促进身心的放松和平衡。
2. 身体运动:气功练习中的身体运动往往是柔和的,缓慢而有序。
这些运动可以帮助人体调整气血的流动,消除身体的疲劳和病痛,增强免疫力。
同时,身体运动还可以促进经络的畅通和气血的循环,提高身体的整体能量。
3. 心理调节:气功练习注重心理的舒缓和调整。
练习者在练功过程中,需要保持专注和平静的心态,心念贯通全身,以达到身心的统一。
这种心理调节可以帮助人体排除疲劳和负面情绪,增加正能量,提高抵抗力。
二、气功的具体练习方式气功的练习方式多种多样,根据个人的需求和身体状况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气功练习方式:1. 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以舒缓、柔和的身体运动为主的气功形式。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调整呼吸,促进气血的循环。
太极拳的动作缓慢而细致,需要全身心地参与,帮助人体达到身心统一的状态。
2. 八段锦:八段锦是一套古老的气功养生功法,通过柔和的身体运动和呼吸调节,达到调理身心健康的效果。
八段锦包括了舒展脊柱、扩胸活肩、转腰佐韵、曲膝益肠等多个动作,涵盖了全身各个部位的运动,可以练习全身的肌肉和经络。
3. 静坐养生:静坐养生是一种通过坐姿调整呼吸和冥想的气功练习方式。
气功中医实践课心得体会
在我国,气功与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亚健康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我国政府大力推广气功与中医养生。
我有幸参加了气功中医实践课,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气功与中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气功与中医的基本概念1. 气功:气功是我国传统的养生方法,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等方法,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气功的修炼过程主要包括功法、功理和功德三个方面。
2. 中医:中医是我国传统的医学体系,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理论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治疗疾病。
中医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食疗等。
二、气功中医实践课的学习体会1. 气功功法的学习在气功中医实践课中,我们学习了多种气功功法,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
通过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气功功法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1)八段锦:八段锦是一种简单易学的气功功法,包括八个动作,每个动作都对应人体某个部位。
通过练习八段锦,我感觉到身体各部位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睡眠质量得到了提高,精神状态也更加饱满。
(2)五禽戏:五禽戏是一种模仿五种动物动作的气功功法,分别对应虎、鹿、熊、猿、鹤。
通过练习五禽戏,我学会了如何调整呼吸,增强肺功能,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的气功功法,强调“以柔克刚”、“后发制人”。
通过练习太极拳,我学会了如何调整心态,培养耐心,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稳定性。
2. 中医理论的学习在气功中医实践课中,我们学习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
通过学习,我对中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它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由阴阳两种对立的元素组成,五行(金、木、水、火、土)则代表了事物的属性。
通过学习阴阳五行,我明白了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养生保健。
中医养生传统气功的益处与实践
中医养生传统气功的益处与实践中医养生传统气功是中国古老的健身方法,通过调整呼吸和身体姿势,以达到调和身体、平衡气血的目的。
它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被广泛应用,并逐渐被世界范围内的人们所接受和实践。
本文将探讨中医养生传统气功的益处以及如何实践它。
一、益处1. 改善健康状况:中医养生传统气功能够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体内抗病能力。
通过练习气功,可以提高人体的气血循环,调整内脏功能,从而促进身体各个系统的健康运行。
2. 提升心理状态:气功练习注重内心平静和意识集中,通过呼吸控制和冥想来舒缓压力、平衡情绪。
长期坚持练习气功可以减轻焦虑、抑郁等心理不适,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3. 延缓衰老:中医养生传统气功的实践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氧合程度,优化细胞的吸氧环境,减少自由基对身体的损害。
这使得气功练习者能够保持年轻和强壮的身体状态,延缓衰老的过程。
4. 增强体能:气功通过练习气功功法,可以增强人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许多气功功法注重肌肉和关节的放松与舒展,提高体能水平,同时也可以减少运动中的受伤风险。
二、实践方法1. 注重呼吸:气功的核心在于调整和控制呼吸。
在练习气功时,应该注重自然舒展的吸气和缓慢深长的呼气,使呼吸与身体动作相协调。
2. 选择适合的功法:在选择气功功法时,应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内容。
例如,太极拳是一种以柔和、缓慢的动作为主的气功,适合于初学者和年长者。
3. 坚持练习:气功的效果需要长期坚持练习才能显现。
每天坚持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可以选择早晚两个时间段进行练习,每次20分钟至30分钟为宜。
4. 寻求专业指导:为了准确掌握气功的技巧和要领,建议寻求专业指导。
可以参加正规的气功培训班或咨询专业的气功老师,以确保正确并安全地进行气功练习。
结语:中医养生传统气功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健身方式,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正确认识中医养生传统气功的益处,并采取科学而规范的实践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享受到气功带来的益处,并提高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水平。
中医养生气功
中医养生气功气功是中医传统养生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整呼吸、调节心态、运动身体,以达到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中医养生气功的基本原理、常用气功方法以及其益处。
一、中医养生气功的基本原理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关系,将人体与宇宙视为一个整体。
中医养生气功以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为核心思想,通过练习气功来增强生命能量气的流动,以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中医养生气功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气的重要性:中医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依赖于气的流动。
气的运行决定了人体的健康状况,而气功练习可以调整气的流动,增强体内的生命能量。
2. 调整呼吸:中医养生气功注重调整呼吸方式,通过深呼吸、缓慢呼吸等方法来增加氧气的摄入量,并保持气血的畅通。
3. 调节心态:中医认为情绪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气功可以通过调节心态、舒缓情绪来达到身心平衡。
4. 运动身体:气功练习中的动作和姿势可以促进气的运行,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同时锻炼肌肉和骨骼系统。
二、常用中医养生气功方法1. 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医养生气功中最常见的练习方法之一。
它通过缓慢、流畅的动作和呼吸配合来调整身体和呼吸的节奏,从而增强体内的气血流动。
2. 八段锦:八段锦是中国传统的养生气功,通过一系列简单而流畅的动作来调节气的运行,同时强调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3. 刘海洋健身气功:刘海洋健身气功是一种结合了中医经络学和现代运动科学的练习方法。
它通过姿势、呼吸和意念的调整,促进气的流动,改善身体机能。
4. 易筋经:易筋经是一种以舒展筋骨、增强身体柔韧度为目的的气功练习方法。
它通过特定的姿势和呼吸方式来调节气的运行,同时强调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5. 四气调息法:四气调息法是一种通过调节呼吸和意念的练习方法。
它包括吸、呼、吞、吐等动作,通过调整气的流动来调节身心状态。
三、中医养生气功的益处中医养生气功的练习对身体和心理健康有着多方面的益处,例如:1. 提高免疫力:气功练习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养生中的气功练习与调理
中医养生中的气功练习与调理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健康与气血的流通息息相关,而气功作为中医养生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通过调理气机,增强人体的生命能量,从而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气功练习方法以及它们在中医养生中的调理作用。
一、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气功练习方法,它通过身体的舒展和慢速运动,调和阴阳,平衡气血,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太极拳练习中注重呼吸的调节和运动的协调,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缓解身心紧张,增强体力和耐力。
此外,太极拳的舞蹈性动作可以起到舒缓压力,放松身心的作用,对于防治心理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
二、气功养生功气功养生功是一种以呼吸调节为主的气功练习方法。
通过特定的呼吸方式和配合动作的运动,达到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
气功养生功可以帮助身体排除积聚的病邪,消除疲劳,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一些常见的气功养生功包括深呼吸、腹式呼吸、小周天循环等。
三、八段锦八段锦是一种古老的气功练习方法,据说由宋朝的明太祖朱元璋所创。
八段锦练习注重身体的伸展和柔韧性的提高,通过动作的连贯和舒展,调理气血,改善心脑血管功能。
八段锦的具体动作包括双手拉弓、弓步托天、左右开弓、白鹤亮翅等。
这些动作既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又可以调整体内的气血循环,达到养生的效果。
四、五禽戏五禽戏是一种模仿动物动作的气功练习方法,它包括虎、鹿、熊、猿和鸟五种动物的姿势和动作。
五禽戏通过模仿动物的活动,锻炼人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调整五脏六腑的功能,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气血流通。
五禽戏的练习可以增强肌肉力量,调整呼吸节律,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对于预防和治疗一些慢性疾病有积极的作用。
五、中医养生调理除了气功练习,中医养生还注重调理养生。
中医养生调理的核心是平衡阴阳,调和气血。
中医养生调理的方法包括食疗、按摩、穴位保健等。
食疗方面,中医强调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适合的食材和烹饪方法,达到养生的目的。
按摩和穴位保健是通过按摩经络和刺激穴位来调理气血,可以缓解身体的不适和疲劳,促进身体的康复和健康。
中医保健气功养生的秘诀
中医保健气功养生的秘诀气功作为中医保健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它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姿势,帮助人们调和身心之气,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和免疫力,达到保持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那么,如何进行气功修炼以养生呢?下面将介绍中医保健气功养生的秘诀。
第一、放松身心,调和呼吸气功修炼的第一步是要放松身心,调和呼吸。
我们生活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经常面临各种压力与焦虑,身心紧张。
通过气功修炼,可以让我们摆脱外界的纷扰,专注于自己的身体和内心,达到身心的彻底放松。
在呼吸方面,气功要求我们进行腹式呼吸。
即呼气时腹部外凸,吸气时腹部内收,让呼吸更加深沉和平缓。
腹式呼吸能够促进气血的流通,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人体的自愈能力。
第二、调整姿势,练习气功功法气功修炼的第二个关键是调整姿势,练习气功功法。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有着一条经脉系统,气血在经脉中流通,调节机体的功能活动。
通过气功修炼,可以保持经脉的畅通,增强气血的运行。
不同的气功功法有各自独特的动作和姿势,比如太极拳、气功八段锦、五禽戏等。
这些功法通常结合呼吸调节和身体的自然运动,既能够锻炼肌肉和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又能够调整气血的运行,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第三、注重调理养生,以防疾病气功修炼的第三个秘诀是注重调理养生,以防疾病。
中医认为,疾病的形成多与气血不调、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通过气功修炼,可以调和阴阳,保持脏腑的正常功能。
气功修炼中的调理养生包括五脏调养、气血调养、精神调养等。
五脏调养是通过特定的气功动作和呼吸法调整五脏的功能活动,保持五脏的平衡和协调。
气血调养则是通过呼吸和功法的练习,调节气血的运行,保持气血的充足和畅通。
精神调养则是通过气功修炼的放松和调节,平衡情绪,保持心态的稳定和愉悦。
第四、循序渐进,不可过度气功修炼的第四个秘诀是循序渐进,不可过度。
气功修炼需要有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要从简单的气功功法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和时间。
中医的五大主流疗法
中医的五大主流疗法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以其独特的治疗方式备受瞩目。
中医的疗法众多,但其中五大主流疗法在临床应用中得到广泛采用和认可。
本文将逐一介绍这五大主流疗法,分别为针灸、中药、推拿、食疗和气功。
一、针灸针灸作为中医的核心疗法之一,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它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调整气血运行,促进气机调畅,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有独特的诊断和治疗系统,并且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疼痛、内分泌失调、消化系统疾病等。
二、中药中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疗效显著而被广泛应用。
中药分为草药和矿物药两大类,通过选用不同的中药材和配伍方法,中医师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来配制独特的药方,治愈或缓解各种疾病。
在世界范围内,中药被广泛使用于慢性病、免疫系统疾病和慢性疼痛的治疗中。
三、推拿推拿作为中医的独特治疗方式,在治疗肌肉骨骼疾病和各种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推拿运用手法刺激人体特定穴位和部位,通过调整气血的运行来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
推拿对于骨折、扭伤、肩颈疼痛等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与针灸、理疗等疗法结合应用效果更佳。
四、食疗中医强调食物与健康的关联,提倡合理饮食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食疗以中草药为主要食材,通过特定的烹调方法来发挥其药用价值。
食疗在调理脾胃、增强免疫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
此外,根据中医理论,食物的味道和属性对应人体的五脏,因此在治疗特定疾病时,还可以根据五味的不同选择相应的食物来调理身体。
五、气功气功是中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疗法,其核心是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来调整气血的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气功以静坐、手法和身体调整为主要形式,锻炼和调整人体的气场。
气功疗法在预防和治疗慢性病、神经衰弱和心身疾病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还能增加体质、提高免疫力。
综上所述,中医的五大主流疗法包括针灸、中药、推拿、食疗和气功。
这些疗法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医综合 气功学 气功基础口诀
中医综合气功学气功基础口诀
中医综合学是一门古老而深奥的学科,涉及到许多重要的概念
和技术。
气功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通过调整呼吸和运
动来改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的方法。
以下是气功的基础口诀:
1. 调息齐气:调息齐气:
- 放松身体,静坐或站立。
- 深吸一口气,感受气息进入身体。
- 慢慢吐气,感受气息排除体外。
- 重复数次,调整呼吸,使其平和有节奏。
2. 调理养生:调理养生:
- 练舒展运动,如太极拳或气功套路。
- 保持良好的饮食惯,多吃蔬菜水果,少食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 保持充足的睡眠,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心态平和。
3. 调适能量:调适能量:
- 想象体内有一股能量,称之为"气"。
- 在呼吸的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丹田(脐部)。
- 想象气从丹田发出,贯穿全身,促进身体健康。
- 慢慢调整体内气的流动,使其达到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4. 调心壮志:调心壮志:
-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 学会放松和冥想,减少内心的压力。
- 培养耐心和毅力,坚持练气功。
- 通过气功来调节情绪,提高自信心和壮志。
以上是气功的基础口诀,希望对你了解和研究中医综合学和气功有所帮助。
开始实践这些口诀,慢慢体会气功对身体和心灵的益处。
记住,坚持和耐心是取得进步的关键。
中医解读气功养生
中医解读气功养生气功是一个很好的养生方法,生活中很多的朋友也在尝试着练习气功,以起到保健养生的功效,当然气功不仅可以养生,还可以美容。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中医气功养生的知识,希望对你有用!中医气功养生中医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界也是一个统一体,人体与自然界息息相通,密切相关,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相应地产生生理或病理上的反应,故《内经》说:“人与天地相应也”。
《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详细地论述了古人养生之道,拿来与现代享受舒适空调但疾病不断者比较,希望您能有所觉悟。
春季的正月、二月、三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自然界呈现出一片生气蓬勃的景象,草木生枝长叶,万物欣欣向荣。
为了适应这种自然环境,人们应该晚睡早起,起床后到庭院里散步,披散开头发,穿着宽敞的衣物,不要使身体受到拘束,以便使精神随着春天万物的生发而舒畅活泼,充满生机。
对待事物,也要符合春天的特点,应当发生的就让它发生,而不要去伤害它;应当培养的就去培养,而不要惩罚它;应当给予的就给予,而不要剥夺它。
这就是适应自然环境“春生”的特点,来调养人体中“生”气的原则与方法。
如果违背了这个方法,就会使肝脏之气受到伤害,到了夏天还会发生寒冷性质的疾病。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春季所发生的温暖的阳气,是夏天旺盛阳气的基础,如果春天阳气不能生,到了夏天阳气应当长而不能长,就会出现阳气不足的虚寒病证。
中医“气功”养生的方法发挥练功人的意识能动性。
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变被动为主动:历来的治疗方式基本上都是医生给患者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患者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气功疗法则是患者通过亲自练功,自己为自己治病,变被动为主动。
(2)、变外部为内部,变他养为自养:传统的医学重视的多是向外界寻求保健治疗的方法。
例如不断合成新药代替旧药;研制新的疫苗去预防传染病,生产含有微量元素的食品等。
这种只注重外部疗法的医学模式,忽视了人体自身内部条件的重要性。
事实证明,人体内部存在着一种潜力很大的心理生理形态自调机制,认识、掌握和利用这一规律,为人类自身的保健医疗服务,是气功锻炼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又一体现。
《气功与中医》课件
中医的藏象理论
总结词
藏象理论是中医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认识体系,它以五脏为中心,将人体各部分与自然界相互关联。
详细描述
藏象理论认为人体内部有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等器官,每个器官都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五脏与五行相配,与自然界的变化相互关联。通过观察人体的症状和体征,可以判断出病变的脏腑 和病理类型,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详细描述
气功锻炼能够减轻焦虑、抑郁等心理压力,提高情绪稳定性,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
气功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总结词
气功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应用价值
详细描述
气功在多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中得到应用,如慢性疼痛、失 眠、抑郁症等,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气的功能
气在人体内具有温煦、推 动、防御、固摄等作用, 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
气功中的经络与穴位
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气运行的通 道,包括十二正经、奇经 八脉等。
穴位
穴位是经络上的重要节点 ,是气的出入通道和调控 点。
经络与穴位的功能
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节 气的运行,达到治疗疾病 和养生保健的目的。
04 气功在中医中的应用
气功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
气功诊断
通过气功的修炼,可以感知到人 体的气机变化,从而辅助中医进
行疾病的诊断。
气感感知
修炼气功后,可以感知到人体的生 理变化和病理变化,有助于医生更 准确地判断病情。
气色观察
通过观察患者的气色,可以辅助判 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情况。
气功在中医治疗中的应用
气功中的五行与脏腑
五行理论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 物质,在人体内对应肝、心、脾、肺 、肾五脏。
传统中医养生之道如何通过气功调理身心健康
传统中医养生之道如何通过气功调理身心健康传统中医养生之道源远流长,而其中一项重要的养生技术就是气功。
气功作为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理身体和意识的力量,可以达到调理身心健康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传统中医养生之道如何通过气功调理身心健康,并介绍一些常见的气功练习方法和功效。
一、气功的基本原理及作用气功是一种将呼吸、动作、意念和身体合而为一的养生技术。
它通过调整呼吸和身体姿势,以及集中精神意念,来达到平衡身心、调理健康的目的。
气功通过调整人体内部的气血运行,调和阴阳之气,以及培养人体内部的正能量,从而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调整内分泌系统,增强心理素质,并对某些慢性疾病起到积极的辅助疗效。
二、常见的气功练习方法1.八段锦八段锦是一种古老而广泛应用的气功练习方法,它包括了八个动作,分别是: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扭转腰肢带两手,五劳七伤向后瞧,两手攀足固肾腰,摇头摆尾去心火,提肛动修炼三花。
这些动作涵盖了身体的各个方面,可以保持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2.小周天小周天是一种常见的气功修炼方法,通过调整人体两条主要的经络——任脉和督脉,来达到调整身体和意识的目的。
练习小周天需要在舌尖贴到上腭的位置呼吸,并按照一定的呼吸节奏进行吸气和呼气。
这种气功有助于调整人体的能量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防御力。
3.一气化三清一气化三清是一种特殊的呼吸法,通过对呼吸的控制和调整,来调和人体内外的能量,达到清理体内病邪,提高身体健康状况的效果。
在练习一气化三清时,需要集中精神意念,以感知、吸纳、融入和转化气场为主要目标,通过调整气场能量的状态,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三、气功调理身心健康的功效1.增强免疫力气功通过调节气血循环和养分的吸收,增加气血供应,从而提高免疫系统的活性和功能。
坚持气功练习可以有效预防感冒、感染和各类慢性疾病,并促进身体的康复。
2.平衡情绪气功练习可以调整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平衡,促进脑内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分泌,从而改善情绪、减轻压力和焦虑,提高抗压能力和稳定性。
中医养生气功的益处与修炼方法
中医养生气功的益处与修炼方法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养生气功,以改善身体健康。
中医养生气功作为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之一,通过调整人体的气机运行,达到养生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中医养生气功的益处以及一些常见的气功修炼方法。
一、中医养生气功的益处1. 增强体质:中医养生气功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可以增强人体的体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正常人用气功锻炼一段时间后,可以感觉到体力逐渐增强,不易生病。
2. 改善心理健康: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压力常常会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负担。
中医养生气功通过调节呼吸和身体姿势,可以缓解焦虑和压力,提高养生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3. 舒缓眼部疲劳: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会导致眼部疲劳和不适,而中医养生气功中的眼部运动可以有效缓解眼部疲劳,保护视力。
4. 调整脏腑功能:中医养生气功中的运动方式和呼吸方法可以通过调整人体的经络和脏腑功能,改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器官的功能,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营养和排除废物。
二、中医养生气功的修炼方法1. 呼吸调节法:中医养生气功的核心是调节呼吸。
可以通过练习腹式呼吸、深呼吸等方法来改善呼吸方式。
建议每天坚持练习10分钟以上,可在室外的清晨练习效果更佳。
2. 气功动作法:中医养生气功包括了许多不同的气功动作,如太极拳、八段锦等。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气功动作进行练习,每天坚持练习30分钟以上,有助于调节气机和促进血液循环。
3. 心理调节法:中医养生气功修炼不仅仅局限于身体上的练习,心理上的调节同样重要。
可以学习冥想和放松技巧,通过冥想来平静心境,提升精神层面的健康。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中医养生气功的修炼也需要与良好的生活习惯相结合。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适量的运动,都是促进中医养生气功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修炼中医养生气功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场地和时间,确保空气流通和环境宁静。
此外,初学者在练习中,应遵循专业人士的指导,避免受伤或出现反效果。
中医养生气功修炼调理气血的功法
中医养生气功修炼调理气血的功法引言:中医养生气功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修炼方法,通过特定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来调整气血循环,增强体内能量,达到促进健康和延缓衰老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养生气功修炼的功法,可供大家参考和实践。
一、气功:太极拳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气功,被广泛认可和推崇。
太极拳注重身体和内气的调和,通过慢而柔的动作,配合深呼吸和专注意念,使气血在体内畅通无阻,从而促进气血循环。
太极拳的修炼需要始终保持放松和平静的状态,慢慢地沉浸其中,才能获得最佳的效益。
二、气功:八段锦八段锦是一种古老而受欢迎的中医养生气功,也被称为八宝功。
它包含了八个动作,涵盖了整个身体的各个部位。
通过慢而流畅的动作和深呼吸,八段锦可以调整呼吸和姿势,促进全身经络的畅通和气血的循环。
每天坚持练习八段锦,可以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抵抗力。
三、气功:五禽戏五禽戏是一种中医养生气功,模仿了鹿、虎、熊、猿和鸟这五种动物的动作。
每种动作都有特定的呼吸方法和节奏,通过模仿动物的姿势和呼吸来调整气血的循环。
五禽戏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练习,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四、气功:小周天小周天是一种高级中医养生气功,它主要通过修炼脑髓和脊髓两个重要的经脉来调整气血的循环。
小周天的修炼需要配合深呼吸和专注意念,通过特定的动作来引导体内的能量,使其沿着经脉循环。
小周天的修炼需要耐心和恒心,初学者应该在有经验的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五、气功:气功养生音乐气功养生音乐是一种结合了气功修炼和音乐的特殊方式。
通过听着柔和舒缓的音乐,跟随着音乐的节奏和韵律来呼吸和运动。
气功养生音乐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调整呼吸和能量的流动,从而达到调理气血的效果。
它适合那些喜欢音乐和希望在放松中修炼气功的人。
结论:中医养生气功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修炼方法,通过调整气血循环来促进健康和延缓衰老。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中医养生气功修炼的功法,包括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小周天和气功养生音乐。
中医基础知识了解中医的气功疗法
中医基础知识了解中医的气功疗法中医基础知识——了解中医的气功疗法中医作为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凭借其独特的理论和疗法在世界范围内广受赞誉。
其中,气功疗法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运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本文将为您深入介绍中医的基础知识,以及了解中医的气功疗法。
一、中医的基本理论中医的基本理论根植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观念,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
其中,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人体也不例外。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脏器、组织和病理状态与五行(木、火、土、金、水)相联系,强调了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经络学说则认为人体内有一套经络系统,通过运行气血来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二、中医的气功疗法1. 气功的概念气功是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通过调整呼吸、运用意念和运动姿势来调节和锻炼身体的气血,以达到保健、治疗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气功疗法广泛应用于中医的各个领域,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等。
2. 主要气功疗法(1)八段锦:八段锦是一种古老的气功练习方法,通过旋转、伸展和呼吸控制来调节身体的气血。
它可以改善心血管、呼吸系统的功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2)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著名的气功武术,以柔和的动作和缓慢的呼吸为特点。
太极拳通过舒展骨骼、放松肌肉,调整和改善人体的气血循环,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有益。
(3)五禽戏:五禽戏是一种模仿动物动作的气功练习方法,包括虎、鹿、熊、猴和鸟五个动作。
通过此法可以锻炼和调节人体的呼吸、柔韧度和平衡力,对改善视力、增强肌肉力量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3. 气功疗法的作用机制中医认为,气功疗法通过调整和平衡身体的气血,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具体作用机制包括:(1)调节气血循环:气功练习可促进全身气血循环,改善微循环和血液供应,增强器官的功能。
(2)调整神经系统:气功练习有助于平衡自主神经系统,减轻压力、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
(3)增强免疫力:气功练习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中医学中的气功疗法
中医学中的气功疗法气功是中医学中一种独特的疗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它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促进身体健康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中医学中的气功疗法及其应用。
一、什么是气功疗法气功疗法是中医学中一种重要的非药物疗法,通过调整呼吸以及身体的姿势和动作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效果。
它主要包括静坐养气功、动作调理气功和音乐疗法。
1. 静坐养气功静坐养气功是气功疗法的基本形式之一,通过调整呼吸和集中注意力来平抚心神,促使身体和精神得到放松和养生。
这种疗法有益于提高免疫力、舒缓压力和改善睡眠质量。
2. 动作调理气功动作调理气功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和身体姿势来调整气血运行和调和阴阳,以达到促进健康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八段锦、五禽戏等都是常见的动作调理气功。
3. 音乐疗法音乐疗法是气功疗法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来调整人体的气场,促进能量的平衡和自我愈合。
音乐疗法在调节情绪、改善睡眠和缓解疼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气功疗法的原理气功疗法的原理基于中医学的理论和观念。
中医学认为,身体的健康与气血畅通、阴阳平衡密切相关。
而气功疗法通过调整呼吸、姿势和动作,影响气血运行和调和阴阳,从而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
1. 调整气血运行气功疗法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促使气血得以顺畅运行,加强气血循环,滋养脏腑,提升身体健康。
这种疗法对于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具有积极的疗效。
2. 平衡阴阳气功疗法能够调和阴阳,使其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
当人体的阴阳失调时,容易出现各种疾病。
通过气功疗法的练习,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三、气功疗法的应用气功疗法在中医学中广泛应用于疾病的防治和康复,尤其对慢性病和老年病有较好的效果。
下面列举几个常见应用。
1. 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常见类型,气功疗法通过调整呼吸和动作,改善心肌供氧,舒张血管,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
中医的气功和养生研究
中医的气功和养生研究中医养生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一项受到广泛关注的就是气功。
气功作为一种中医养生的传统形式,已经在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位置。
气功的养生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实践中,成为中医养生领域里的重要技术之一。
气功是一种内外兼修的功法。
所谓内修指的是通过调节人体内部修养,从而达到调节身体机能的目的。
内修主要包括用呼吸、静心、打坐等各种方法达到调节身体内部机能的目的;外修则指的是通过身体外部形体、动作的修养,调节身体外部环境,使身体得到重塑的目的。
外修主要包括各种体操操法、推手等。
气功在中医养生领域中已经被广泛应用。
气功的研究和应用始于古代,早在汉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到了明朝、清朝时期,气功研究更加深入。
目前气功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细致。
大量科学实验证实,气功具有调节身体功能,防止疾病、延缓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作用。
气功对于人体健康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调节生理机能。
气功通过练习调节呼吸和体位,增加肺活量,稳定心率及血压等机能,从而保持人体机能的平衡,让身体处于较好的状态中。
二、预防疾病。
气功通过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促进身体各个器官的协调运作,对预防人体各种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
气功能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三、治疗疾病。
许多疾病都是由身体内部机能失调引起的,气功能够改变人体内部机能,通过调节身体环境、代谢物质,达到改善各种疾病的效果。
气功还具有缓解生理和心理压力的作用,有效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等病症。
气功的练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从呼吸练习到身体动作,甚至包括意识训练等等。
气功通过人体内的氧气来调整身体代谢,让机体处于一个较好的状态中。
在气功方面,应该注意一些要点。
比如说练功场所要宽敞、安静、舒适,避免练功时使用过多、过快的呼吸等。
此外,气功的练习还需要细心的教导和指导,必须坚持多次、多年的练习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中医养生养生气功的研究与应用
中医养生养生气功的研究与应用中医养生气功的研究与应用中医养生气功作为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一直以来深受人们的青睐。
通过气功的练习,可以调和人体的气血,增强体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中医养生气功的研究和应用,旨在为读者带来更多关于这一养生方法的了解。
一、中医养生气功的起源及发展中医养生气功源自中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
气功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养生保健方法,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理论、气的调和等。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气功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养生方法,并得到广泛传承和发展。
二、中医养生气功的基本原理中医养生气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练习特定的气功功法,调和人体的气血,促进气血顺畅运行,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气功强调“练气先练心”,通过调整呼吸、动作和意念,使气血得以平衡。
三、中医养生气功的具体方法中医养生气功包括太极气功、气功五禽戏、易筋经等多种练习方法。
太极气功强调意念和动作的结合,通过缓慢柔和的动作来调和气血;气功五禽戏注重身体各部位的伸展和舒展,以促进经络畅通;易筋经侧重于锻炼肌肉和韧带,增强体质。
每种气功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
四、中医养生气功的应用价值中医养生气功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还可以调整人们的情绪,缓解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许多科学研究表明,经常练习气功可以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延缓衰老,对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各个方面都有益处。
五、结语中医养生气功作为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基础。
通过练习气功,可以调和气血,强身健体,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可以为读者带来关于中医养生气功的更多启发与帮助,让大家更加了解和关注这一古老而神奇的养生方法。
中医如何运用气功疗法改善心理健康
中医如何运用气功疗法改善心理健康关键信息项:1、气功疗法的种类2、气功疗法改善心理健康的原理3、适用人群4、禁忌人群5、练习气功的环境要求6、练习气功的频率和时长7、气功疗法的潜在风险8、气功练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9、效果评估标准和时间节点11 气功疗法的种类中医气功疗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
每种气功疗法都有其独特的动作和呼吸方式,以达到调节身心的目的。
111 八段锦动作舒展优美,编排精致,通过身体的伸展、扭转和呼吸的配合,能够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112 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生动有趣,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同时调节情志。
113 易筋经强调通过特定的姿势和呼吸来锻炼筋骨,增强体质,改善心理状态。
12 气功疗法改善心理健康的原理气功疗法主要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平衡阴阳、调和脏腑功能来改善心理健康。
121 调节呼吸深呼吸和有节奏的呼吸方式能够帮助放松神经系统,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
122 身心合一在练习气功时,要求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达到身心的统一,从而提高心理的专注力和自控力。
123 促进气血流通良好的气血循环有助于为大脑和身体各器官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氧气,改善情绪和思维能力。
13 适用人群气功疗法适用于多种人群,如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上班族、情绪容易波动的青少年、更年期女性、患有轻度心理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恢复期的患者等。
14 禁忌人群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适合练习气功。
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精神分裂症、急性感染性疾病等患者应避免练习气功。
15 练习气功的环境要求为了确保气功练习的效果和安全,需要选择适宜的环境。
151 安静避免嘈杂的环境,以减少外界干扰,有助于集中注意力。
152 空气流通新鲜的空气有助于呼吸顺畅,提高练习的舒适度。
153 温度适宜过冷或过热的环境都可能影响练习者的身体状态和心情。
16 练习气功的频率和时长练习气功应遵循适度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代名医是如何看待气功的?发布时间:2009-10-28 15:35:45 浏览:585 来源:老中医养生网汉唐年间,气功在医务界颇为盛行。
当时的名医如华佗、葛洪、陶弘景、巢元方、孙思邈等都是精于气功的大师。
他们在气功健身的实践和文献的整理上都有重大的贡献。
宋、辽、金、元四朝,战争频繁,社会动荡,百病丛生,急需解决疾病的治疗是当时医学界面临的最迫切问题。
所以,气功虽已不象汉唐时期那么盛行,但并没有被排斥在医界正宗之外。
金元时期医学界四大名医之一、寒凉派代表人刘完素在他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就有气功养生的记载:“吹嘘呼吸,吐故呐新……此皆修真之要也”。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也认为:“夜半收心静坐少时,此生发周身血气之大要也”。
他还主张“安于淡泊,少思寡顾。
省语以养气,不妄作劳以养形,虚心以维神”。
另外,攻下派的张子和也将导引吐呐列为治病方法之一。
明至清末,气功在医学界更受重视,气功养生的著述也较多。
明代名医张景岳在《类经》一书里,对气功有正确的评价,并且涉及了气功和药物的长短所在。
他说:“……虽轩歧之教,初未尝废恬淡虚无,呼吸精气之说,然而缓急之宜,各有所用,若于无事之时,因其固有而存之养之,亦是为却病延年之助,此修养之道,而能及其妙者,固不可不知也。
至于疾病既成,营卫既乱,欲舍医药,而望其可除,无可复,则无是理也”。
对气功的具体做法,张氏认为“其下乎功夫惟《蒋氏调气篇》、《苏氏养生诀》、《李真人长生十六诀》皆得其法,足为入门之阶。
”宋代的《圣济总录》载有“以意气攻病法”,曰:“其有宿患,但用意并气,法之患处,不过三五日,必愈。
若四肢有患,亦可想气以攻之,其病随散。
”这种疗法,清代医家称为“运气法”。
清代名医张志聪对“运气法”深有体验,他曾用此法攻除自身的痈毒。
此外,明清医家如李士材、龚廷贤、龚居中、李时珍、沈金螯等对气功疗法均有论述,不胜枚举。
中医气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健身术。
基本分两大类,一类以静为主,静立、静坐或静卧,使精神集中,并且用特殊的方式进行呼吸,促进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
另一类以动为主,一般用柔和的运动操、按摩等方法,坚持经常锻炼以增强体质。
它是中医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一、中医典籍中保存着大量的气功资料历代的中医典籍,记载保留着丰富的气功资料。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有了关于气功基础、气功理论、练功原则、练功要领、练功方法、临床运用等多方面的内容。
《内经》记载的有关气功导引的论述就有十几处,治疗的病证亦多达十几种。
其中包括痞症、痹症、厥症、热病、伤筋等。
《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的“恬淡虚无”等,也是修炼气功的不二法门。
东汉末年的两位著名中医学家“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对气功也有很重要的论述与实践活动。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谈到,导引吐纳能流畅气血、通利九窍,有防治疾病的作用:“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呐,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华佗发明创造出“五禽之戏”,对他的徒弟广陵吴普说:“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
”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同时代的大概还有“八段锦”,与“五禽戏”共为动功功法的鼻祖,对后世的动功功法影响很大。
晋代名医葛洪“尤好神仙导养之法”,在他的著作《抱朴子·内篇》中,明确提出了气功的精要和作用:“唯当得其至要,至要者,在于宝精行气。
”“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病恶。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搜录了六朝以前的气功养生经验,集六朝以前气功资料之大成,著成《养性延命录》,其中有不少古代气功的理论与方法,为我国幸存的第一部气功导引专集。
隋代巢元方著有《诸病源候论》,不仅是我国第一部病因证候学著作,也是我国第一部气功治疗学专著,收载气功导引之法二百多种,并“录于各病源之后,以代药品”。
《备急千金要方》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所作,该书有许多气功导引方面的论述,如《养性》、《摄养枕中方》等。
唐代另一著名医家王焘在《外台秘要》中,也常于处方治疗之前先列出导引吐纳的锻炼方法,补充了《诸病源候论》气功导引方面的内容。
宋朝则有《圣济总录》,是由宋朝官方组织名医共同编著的,其中亦汇集了北宋以前的导引服气之法。
宋代医家陈直,根据《内经》理论,通过亲身实践,指出:“摄养之道,莫若守中实内以陶和;捋护之方,须在间日安不忘危。
”“万形之中,所保者莫先于元气。
”并对身心关系作了辩证的说明:“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还将自心医。
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
”然后是金元四大家,金元四大家的著作中也不乏气功治病的记载。
刘完素在《摄生论》里,有专门讨论摄生的方法,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就有用气功治病的内容。
张子和所著《儒门事亲》,有以导引发汗的内容:“……导引、按摩、凡解表者,皆汗法也,”他还提出以“存想”吹气功法治疗外伤。
李东垣之《兰室秘藏》中,有以静坐之功治疗脾病的办法,说“当病之时,宜安心静坐,以养其气”,“安心静坐,以生发周身之元气”。
朱丹溪在他的《格致余论》中,强调“顺四时,调息、神、态,而为治病之本”,《丹溪心法》中亦说:“气滞痿厥,寒热者,治以导引。
”可见,金元四大家也是十分重视气功与中医的联系结合运用的。
明代著名医家李时珍,深明“内视”之妙,在他所著的《奇经八脉考》中指出:“紫阳《八脉》所载经脉,与医家之说不同,然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谬也。
”因此,他的《奇经八脉考》也被当成中医与气功的“入门指南”。
除此之外,明代医籍中还保留着大量的气功资料,如冷谦的《修龄要时》,本着《内经》摄生理论,提出了“四旨调摄”、“起居调摄”、“长生一十六字诀”等功法;聂尚恒的《医学汇涵》,设气功导引专章,着重防病治病,颇切临床实用;高濂的《遵生八笺》,气功内容丰富;万全的《养生四要》,练功方法简明。
等等,不一而足。
综上所述,气功的产生发展,从来都是伴随着中医学的产生发展而来的,气功自古以来就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多种治疗方法当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气功在中医学上的重要地位也因此而可见一斑。
二、中医与气功在理论上相辅相成,息息相通中医与气功在理论上,有三点联系最为密切,可谓是相辅相成,息息相通。
一是丹田理论,二是精气神学说,三是大小周天运动。
丹田学说,是气功最为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
历代气功学家,为丹田作了许多神秘美妙的命名,如“龙宫”、“北海”、“玄冥”、“元华”、“神炉”、“内鼎”等等,足见其对丹田的重视。
其实,用中医的理论来观察与分析,丹田不过是人体一组重要穴位的总称亦或别名。
例如,丹田就是关元,龙宫就是气海,元华就是神阙,泥丸就是百会等等,丹田学说,实际上就是中医腧穴学说的延伸和发展。
如明代医家龚居中云:“夫修身之士,不识丹田所在,咸指脐下一寸三分而言,此为气禀之源,犹若果实受气于蒂,坎离上下,以此为中宫,气脉升降,以此为根地,根地痞塞,则水火不能升降,心火炎烁,肾水枯竭,百病由此而生。
”又如精气神学说,也是气功当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实际上它亦从属于中医理论的范畴。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生之本也”,《灵枢·本神》:“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地合气,命之曰人”,《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
《素问·八正神明论》:“血气者,人之神”,《灵枢·平人绝谷》:“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等等,足见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
大小周天运动,是气功借“周天”这一古代天文术语,来说明内气在人体的运行情况。
其中,内气沿任督二脉循行者为小周天,沿十二经脉依次流注循行则为大周天。
可见,周天学说,实际上是中医经络学说的体察和运用。
此外,中医学中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阴阳五行、子午流注、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等,在气功中也同样起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生病后,看什么医生?大多数人都是有病乱投医,把自己完全交给了大夫。
至于自己适合看什么大夫,却知之甚少。
笔者从事过多年医疗行政管理工作,搞过医学科普宣传、医务人员培训等工作,从事过中医、气功门诊,对于行内的事有所了解。
想针对生病后怎样就诊,看什么医生好,谈点个人的见解,供网友们参考。
当今,在我国汇积着古今中外的医学,有三大医学体系:中医学体系、西医学体系与气功医学体系。
这三大体系各有其特点,不能混为一谈。
一、西医学体系。
西医学尽管在分科上有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五官科等不同;在检查方法上有物理检查、化验检、生物学检等手段;在医疗方法上有药物疗法、手术疗法、物理疗法等区别,但其基础医学则是同一的,因而总的思想是一致的。
西医学无论是诊断还是医疗,都是强调疾病而忽略人的整体,在诊断上强调找出病灶与病因,在治疗上强调祛除病灶与病因,对此,有人把它称为“辨病论治”。
它的优点是,检查细微而客观,经得起重复检查的验证,因而诊断明确;治疗措施针对性强,注意找寻新的特效的方法与药物,而且这些方法普适性强,这就是西医学所以被人们称为科学的原因。
然而,西医学不是完美无缺的,它无论在诊断上,还是在医疗上,往往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机械唯物主义,注重疾病而忽略人,注重外来的致病原因,轻视了人的内在的功能。
即使是西医学的维生素疗法、激素疗法、免疫疗法……这些旨在增强人的生命功能的方法,也只是从外在因素而非人本身的内在因素入手的。
二、中医学体系。
中医学是从“天人是一整体”这一根本指导思想出发的,尽管它也有临床医学的分科,但各科之间却是一个整体,凡是在中医史上成名成家并著书立论的,往往对各科疾病都能应付裕如。
因为中医把人体看作是一个以神为主宰、以五脏六腑为核心、以经络联系人体各部并维系其正常功能的有机整体,它把疾病看作是人体的生命功能与致病因素相互作用的变化过程。
在此变化过程中,邪(致病因素)、正(人的生命机能)双方呈现了此长彼消或此消彼长的势态,正胜邪则病愈,邪胜正则人亡。
中医虽然也特别重视诊断,但不象西医那样只重视病灶,而是在邪正交争的总的态势中把握其病机。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病人的各种表现,如症状、舌苔、脉象、气色与形体变化等来查明疾病的性质,这就是把致病因素与人的生命功能结合到一起“辨证”的过程。
在治疗上,强调调整人体功能的平衡。
虽然有药物、针炙、按摩等手段的不同,但都是要借助人的正气来驱逐病邪,使人体机能恢复正常。
它的优点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所谓“辨证论治”,而且处处着眼于人的正气。
所以它使很多西医不能医疗的病转危为安。
乍一看来,中医是内外兼顾而且符合辩证唯物的逻辑内容的,应该是十分完美的,但它也有其不足之处,主要就是诊断的手段(如切脉、望色、闻声……)的神秘性、主观性以及模糊性,往往使不同的医生不能得到完全一致的客观检查结果,而且在治疗中的变数太多,传统的中医——尤其是名中医开方治病都是灵活多变而不墨守成规的,这就使人难于认识与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