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出入量记录表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24h尿量护理记录单图片.doc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24h尿量护理记录单图片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时间: 参加人员;原则:明确重要性、选择好工具勤沟通记录、及时给反馈患者液体摄入量、排出量的计算和记录是基础护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出入量记录的准确性存在很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往往容易被护理人员忽视。
出入量的记录,怎么记才能更准确?入量首先,护士应记录患者所有的静脉液给液量、经胃管摄入液量。
如果患者可以经口进食,需要记录患者经口摄入的液体(通常以毫升为单位)和患者摄入的食物(描述尺寸)。
临床中对患者各种饮食水量的计算普遍缺乏科学标准。
如患者服药时经口进少量水经常被忽视。
此外,固体食物的含水量、肌注和静脉推注的药液因为剂量小,也经常被忽视。
汇总肉眼可观察并可通过评估量具进行准确测量的入量,主要包括:①固体食物含水量: 用标准秤取得食物重量, 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得固体食物含水量。
②饮水或饮料量记录: 用有容量刻度标记的专用容器计量进入患者机体的水量或饮料量。
③输液、输血、静脉或肠道营养治疗时的液体输注量。
④各种口服水剂药物、肌注或皮下注射的各种药物液体含量等。
常用食物含水量表出量出量,主要包括尿液,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物、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抽出液量、胸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管及伤口渗出液等。
每班交班前,护士应清空尿袋及引流袋,将尿量、引流量和呕吐总量纪录在出入液量登记表上。
以往的研究显示,护士对呕吐物、汗液、引流液及伤口渗出液中出量的计算及记录是薄弱环节,普遍存在对呼吸、皮肤、代谢等不易测量的无形失水量的漏记。
接下来汇总一下肉眼可观察并可通过评估量具进行准确测量的出量:①尿量:用有容量的专用量杯量取,尿失禁者留置导尿管记录或是用尿布湿称重的方式将增加的重量千克按尿比重换算成毫升量。
②各种胸腹腔、胃肠减压液量用量杯量取记录。
③粪便量:100~300 g/d 含液量约 150 mL, 若为稀水便应排入便盆, 再倒入量杯, 酌情加已知容量水, 量取总量后减去已知水容量既得粪便含水量。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

24小时出入水量记录一、记录出入量的目的和意义:临床工作中通过对患者出入液量的观察及正确记录,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化,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
(如烧伤病人、脱水酸中毒病人、各种休克病人、心衰病人、肾功能障碍病人等的出入、水量情况可以指导医生为病人制定合理的补液方案,同时观察病人病情的发展状况和病情改善情况。
)二、记录出入水量的内容:(越准确越能反映病情)1、入量:即进入病人体内的量。
包括饮食、水、输液量、输血量等。
2、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胃肠减压、抽出液体(如:腹水、胸水、胃液等)、各种引流量(如:腹腔引流液、胆汁、尿液)、出血量等。
注意:出量记录处记录量外,还需要观察其颜色、性质并记录。
如:化脓性感染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黄色脓性液体,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等.如: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血、咖啡色液体、或草绿色胃液等。
如:泌尿系手术后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暗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是引流液为清亮尿液等?不同性质的引流液反映病情的不同状态。
护理记录单均应详细记录。
三、记录出、入水量的方法:液态出量:用有刻度的量杯或量筒准确计量后,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单位用ml表示。
如液态大便用ml表示,纳入出水量汇总计算。
固态出量:单位用g表示。
如固态大便用克表示,另计为多少克.1、每天19:00做日间小结,出、入量小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晚班总结并记录。
2、每天早上7:00做24小时总结,出、入量总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夜班总结并记录。
3、入院当天或开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医嘱时间,至19:00小结时间不满12小时的,按照实际记录时间计算。
如:中午12点入院开始记录,至晚上19:00小结时,记做5小时小结。
早上7:00 ,24小时总结也是同样,按照实际入院时间计算。
如总结时入院仅12小时即记录成12小时总结。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

24 小时出入水量记录一、记录出入量的目的和意义:临床工作中通过对患者出入液量的观察及正确记录,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化,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
(如烧伤病人、脱水酸中毒病人、各种休克病人、心衰病人、肾功能障碍病人等的出入、水量情况可以指导医生为病人制定合理的补液方案,同时观察病人病情的发展状况和病情改善情况。
)二、记录出入水量的内容:(越准确越能反映病情)1、入量:即进入病人体内的量。
包括饮食、水、输液量、输血量等。
2、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胃肠减压、抽出液体(如:腹水、胸水、胃液等)、各种引流量(如:腹腔引流液、胆汁、尿液)、出血量等。
注意:出量记录处记录量外,还需要观察其颜色、性质并记录。
如:化脓性感染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黄色脓性液体,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等。
如: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血、咖啡色液体、或草绿色胃液等。
如:泌尿系手术后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暗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是引流液为清亮尿液等?不同性质的引流液反映病情的不同状态。
护理记录单均应详细记录。
三、记录出、入水量的方法:液态出量:用有刻度的量杯或量筒准确计量后,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单位用ml表示。
如液态大便用ml 表示,纳入出水量汇总计算。
固态出量:单位用g 表示。
如固态大便用克表示,另计为多少克。
1、每天19:00 做日间小结,出、入量小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晚班总结并记录。
2、每天早上7:00 做24 小时总结,出、入量总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夜班总结并记录。
3、入院当天或开记录24 小时出入水量医嘱时间,至19:00 小结时间不满12小时的,按照实际记录时间计算。
如:中午12 点入院开始记录,至晚上19:00小结时,记做 5 小时小结。
早上7:00 ,24 小时总结也是同样,按照实际入院时间计算。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

24小时出入水量记录之樊仲川亿创作一、记录出入量的目的和意义:临床工作中通过对患者出入液量的观察及正确记录,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更,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更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
(如烧伤病人、脱水酸中毒病人、各种休克病人、心衰病人、肾功能障碍病人等的出入、水量情况可以指导医生为病人制定合理的补液方案,同时观察病人病情的发展状况和病情改善情况。
)二、记录出入水量的内容:(越准确越能反映病情)1、入量:即进入病人体内的量。
包含饮食、水、输液量、输血量等。
2、出量:包含尿量、呕吐量、大便、胃肠减压、抽出液体(如:腹水、胸水、胃液等)、各种引流量(如:腹腔引流液、胆汁、尿液)、出血量等。
注意:出量记录处记录量外,还需要观察其颜色、性质并记录。
如:化脓性感染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黄色脓性液体,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等。
如: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血、咖啡色液体、或草绿色胃液等。
如:泌尿系手术后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暗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是引流液为清亮尿液等?分歧性质的引流液反映病情的分歧状态。
护理记录单均应详细记录。
三、记录出、入水量的方法:液态出量:用有刻度的量杯或量筒准确计量后,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单位用ml暗示。
如液态大便用ml暗示,纳入出水量汇总计算。
固态出量:单位用g暗示。
如固态大便用克暗示,另计为多少克。
1、每天19:00做日间小结,出、入量小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晚班总结并记录。
2、每天早上7:00做24小时总结,出、入量总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夜班总结并记录。
3、入院当天或开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医嘱时间,至19:00小结时间不满12小时的,依照实际记录时间计算。
如:中午12点入院开始记录,至晚上19:00小结时,记做5小时小结。
早上7:00 ,24小时总结也是同样,依照实际入院时间计算。
记24小时出入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当患者有上述疾病时,机体对液体的调节功能发生紊乱,通过 记录24小时出入量,了解患者体内液体平衡情况,对动态掌 握病情,确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记出入量的方法
称重法
(1)固体食物含水量:用标准秤取得食物重量,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可。 (2)尿量:使用尿垫的病人,称湿尿布的重量再减去干尿布的质量。 (3)伤口渗液或汗液 (4)粪便量,呕吐物:咯血,痰液。(参考大便含水量来记录)
临时文书:
入院介绍 出院指导
巡视卡
护理文书的重要性及法律意义
1、反映患者病情发展和动态变化,是医生观察诊 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2、反映患者住院期间的医疗护理过程,在医疗护 理团队内部各成员之间传达、传递病人的重要信 息,是医疗护理诊断、判断病情变化、制定医疗 护理方案的重要依据;
同时及时报告医生。
出量小于入量常见于肾功能不全、肾衰或者休克 患者。
此时患者容易出现心衰、全身水肿或电解质紊乱。 此时应测中心静脉压,观察全身水肿有无加重,
呼吸是否浅快或伴有呼吸困难,是否伴有大量粉 红色泡沫痰,行血气分析检查。 同时及时报告医生。
概述
什么是护理文书 1、护理文书是护士在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
常用食物含水量表
食物
排泄物含水量的计算 方法:
米饭
单位
原料 含水 重量 量 食物 (g) (ml)
1 中碗 100
240
松花 蛋
单位 1个
原料重量 (g)
含水量(ml)
60
34
大米粥 1 大碗 50 400 藕粉 1 大碗 50
210
大米粥 1 小碗 25 200 鸭蛋
记24小时出入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三、手术科室(非手术科室)护理记录单填写说明——书写要求
8、出量
纪录方法
适用于未开病危、病重,仅观察24小时出入量
• 入量小于出量常见于尿崩症(下丘脑病变)、利 尿剂过量、大量呕吐或腹泻、过度换气。 • 此时患者容易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血液粘稠、 脑梗、心梗、肾梗或电解质紊乱。 • 此时应测中心静脉压,观察皮肤颜色及弹性、眼 窝是否凹陷、意识情况及肢体是否偏瘫、血压是 否下降。 • 同时及时报告医生。
常用食物含水量表
食物 单位 原料 含水 食物 重量 量 (g ) (ml) 100 50 25 100 50 50 50 100 50 150 10 50 7 50 40 240 400 200 250 25 25 20 25 34 80 20 25 2 12 30 松花 蛋 藕粉 鸭蛋 牛奶 馄饨 豆浆 蒸鸡 蛋 牛肉 猪肉 羊肉 青菜 大白 菜 冬瓜 豆腐 带鱼 1 大杯 1 大碗 1 大杯 1 大碗 单位 原料重量 含水量(ml) (g ) 60 50 100 250 100 250 6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 34 210 72 217 350 230 260 69 29 59 92 96 97 90 50
意义:
当患者有上述疾病时,机体对液体的调节功能发生紊乱,通过 记录24小时出入量,了解患者体内液体平衡情况,对动态掌 握病情,确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记出入量的方法
• 称重法
(1)固体食物含水量:用标准秤取得食物重量,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可。 (2)尿量:使用尿垫的病人,称湿尿布的重量再减去干尿布的质量。 (3)伤口渗液或汗液 (4)粪便量,呕吐物:咯血,痰液。(参考大便含水量来记录)
• 排泄物含水量的计算 方法: • 一般成形大便含水 量占其总重量的70%。 • 稀水样便含水量占 其总重量的90%。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

24小时出入水量记录之邯郸勺丸创作一、记录出入量的目的和意义:临床任务中通过对患者出入液量的不雅察及正确记录,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更,并按照患者的病情变更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合并症的产生.(如烧伤病人、脱水酸中毒病人、各类休克病人、心衰病人、肾功效障碍病人等的出入、水量情况可以指导医生为病人制定合理的补液计划,同时不雅察病人病情的成长状况和病情改良情况.)二、记录出入水量的内容:(越准确越能反应病情)1、入量:即进入病人体内的量.包含饮食、水、输液量、输血量等.2、出量:包含尿量、呕吐量、大便、胃肠减压、抽出液体(如:腹水、胸水、胃液等)、各类引流量(如:腹腔引流液、胆汁、尿液)、出血量等.注意:出量记录处记录量外,还需要不雅察其颜色、性质并记录.如:化脓性传染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黄色脓性液体,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等.如: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血、咖啡色液体、或草绿色胃液等.如:泌尿系手术后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暗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是引流液为清亮尿液等?不合性质的引流液反应病情的不合状态.护理记录单均应详细记录.三、记录出、入水量的办法:液态出量:用有刻度的量杯或量筒准确计量后,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单位用ml暗示.如液态大便用ml暗示,纳入出水量汇总计算. 固态出量:单位用g暗示.如固态大便用克暗示,另计为多少克.1、每天19:00做日间小结,出、入量小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由晚班总结并记录.2、每天早上7:00做24小时总结,出、入量总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由夜班总结并记录.3、入院当天或开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医嘱时间,至19:00小结时间不满12小时的,依照实际记录时间计算.如:中午12点入院开始记录,至晚上19:00小结时,记做5小时小结.早上7:00 ,24小时总结也是同样,依照实际入院时间计算.如总结时入院仅12小时即记录成12小时总结.4、每天出入水量24小时总结数量记录于三测单上,记录办法为:今天7:00的总结记录在三测单昨天的日期相应栏内.由夜班记录.。
24小时出入量浅析

24h出入水量
讲解:刘检 日期:2014年7月15 日
24小时出入量浅析
内容提要
1、水的摄入与排除 2、出入量量测及记录方法 3、科学记录出入水量 4、监测问题与对策
出入量记录方法
★ 用蓝钢笔填写眉栏各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病室、床号、 住院号、诊断及页码。
★ 日间7~19时用蓝钢笔记录, 夜间19时至次晨7时用红钢笔记录。
★ 记录同一时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在同一横格上开始记录;对 于不同时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应各自另起一行记录。
★ 24或12h就患者的出入量做一次小结或总结。需要时应分类总 结,并将结果用红笔填写在体温单相应的栏目上。
24小时出入量浅析
监测问题与对策
24小时出入量浅析
24小时出入量浅析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24小时出入量浅析
水过多及中毒
机体摄入或输入水过多,以致水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液渗透压 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又称“水中毒”或稀释性低钠血症。
在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或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机体摄入水分 过多或接受过多的静脉输液,才造成水在体内蓄积,导致水中毒。
24小时出入量浅析
24小时出入量监测人群
肝硬化 大手术 腹水
肾病
24小时出入量浅析
水平衡
正常成人 24h出入水量 约2000~2500ml
24小时出入量浅析
水的摄入量与排出量
摄入量
饮水:1000~1500 mL 固体食物水:700 mL 代谢氧化内生水:300 mL 共计:2000~2500mL
24小时出入量宣教表

24小时出入量宣教表摘要:一、背景介绍二、24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具体内容1.饮食摄入量2.水分摄入量3.尿液排出量4.粪便排出量5.其它排出量三、如何使用24小时出入量宣教表1.记录数据2.分析结果3.调整饮食和水分摄入四、24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意义1.了解身体水分平衡情况2.预防脱水及水中毒3.辅助诊断疾病五、总结正文:一、背景介绍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日常饮食和排泄情况。
为了更好地了解身体状况,许多医疗专业人士推荐使用24小时出入量宣教表。
本文将对这一工具进行详细介绍。
二、24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具体内容24小时出入量宣教表主要包括饮食摄入量、水分摄入量、尿液排出量、粪便排出量和其它排出量五个方面。
通过记录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1.饮食摄入量:包括主食、肉类、蔬菜、水果、奶制品等各类食物的摄入量。
2.水分摄入量:包括饮水、饮料、食物中的水分等。
3.尿液排出量: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天排尿量约为1500-2000毫升。
4.粪便排出量: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天排便量约为100-300克。
5.其它排出量:包括汗液、呼吸、皮肤蒸发等途径排出的水分。
三、如何使用24小时出入量宣教表1.记录数据:在表格中详细填写饮食摄入量、水分摄入量、尿液排出量、粪便排出量和其它排出量。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建议在一段时间内持续记录。
2.分析结果:将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自己的水分摄入和排出情况。
如果发现摄入量与排出量失衡,需要及时调整饮食和水分摄入。
3.调整饮食和水分摄入:根据分析结果,适当调整饮食结构,保证水分摄入与排出的平衡。
例如,增加水分摄入量、减少高盐食物摄入等。
四、24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意义1.了解身体水分平衡情况:通过记录和分析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水分平衡情况,预防脱水及水中毒。
2.预防脱水及水中毒:对于患有慢性疾病、运动量大或高温环境工作的人群,使用24小时出入量宣教表有助于预防脱水及水中毒。
如何记录24小时出入量

二、出入量的重要性
8
重要性
1、了解病情 2、协助诊断 3、指导治疗
9
首先看一个公式: 出入量平衡=24 小时入量-24 小时出量 正平衡:24 小时入量>24 小时出量 负平衡:24 小时入量<24 小时出量
出量大于入量:常见于尿崩症,休克,过度使用利尿剂,大量呕吐腹泻,过度通气。注意观 察有无低血容量休克表现,意识瞳孔变化,生命体征,末梢循环情况等,及时通知医生。
24小时出入量如何记录
1
目录
什么是24小时出入量 出入量的重要性 测量出入量工具 如何记录出入量
2
一、什么是24小时出入量
3
1、什么是24小时出入量
24小时进入和排出人体的所有液体的总和。
4
出量
显性失水:大小便、出血、呕吐物、痰液、穿刺液、 引流液、伤口渗出液。
非显性失水:皮肤不显汗或出汗及呼吸道呼出的 水分。人体在生理条件下,皮肤和呼吸蒸发的 水分。每日约850ml.
6
哪些疾病需要严密监测出入量
◆患者出现下述疾病时,说明机体出现了液体调节功能紊乱。
肾内科:肾功能不全,肾脏透析 心内科: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 呼吸科:肺动脉高压高压合并水肿 ARDS、COPD二型呼衰 消化科:肝硬化腹水、腹膜透析 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 急诊科:外科大手术、休克、大面积烧伤、脓毒血症
16
讨论:甘露醇24小时出入量记录,到底算不算入量?
甘露醇首先主要是脱水、利尿,它不参于组织代谢,血管里来,血管里走,似一颗流星,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这一点就是不算入量的主要依据。但同时,它参与血管内扩容、协助排泄这一过程,排 出也通过尿液,所以,应该将它算入入量之内,这是另一种观点。
24小时动态看:量出为入,基 本平衡,甘露醇可以不计入入量 (注意是“可以”),因为两个因 素:一、不参于体内过程,且带 出了自身及大量水分;二、病人 用药前可能存在容量不足的问题。 因为甘露醇是强带,有点像排钾, 多了排,少了也排。所以,这时 不算甘露醇的入量,有点担心病 人体液量不足的味道。
出入量记录

视静脉注射或口服药液等。
.
15
采取的措施
1 护士要以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来完成工作。 不能单靠经验,要依据真实数据来记录。
2 做好家属及陪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向他们讲解记录 出入量的必要性。多次宣教,教会他们记录的具体 方法,取得他们的配合。
日期
入
名称
时间
2012.6.12
07:15 粥鸡蛋
08:30 水
09:35
量 ml
200 150
出 名称
量 签名
ml
李彤
李彤
尿 180 李彤
日期
入量
时间 名称
ml
18:25 馒头 30
18:30 土豆牛肉 150 18:40 小米粥 200
11:35 白菜米饭 150 11:50 鸡蛋汤 300
李彤 20:20 李彤 20:30 黄瓜 120
50
400
藕粉
1 大碗
50
210
大米粥 1 小碗
25
200
鸭蛋
100
72
面条
1 大碗
100
250
馄饨
1 大碗
100
350
馒头
1个
50
25
牛奶
1 大杯
250
217
花卷
1个
50
25
豆浆
1 大杯
250
230
烧饼
1个
50
20
蒸鸡蛋 1 大碗
60
260
油饼
1个
100
25
牛肉
临床如何进行24h出入量统计模板

(二)记录出、入水量的方法
• 液态出量:用有刻度的量杯或量筒准确计量后, 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单位用ml表示。如液 态大便用ml表示,纳入出水量汇总计算。 • 固态出量:如固态大便用克表示,另计为多少克 转换为ml。 • 每天早上07:00做24h总结,不满24h记录为实 际小时;出、入量总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 醒目提示,由夜班总结并记录。
非显性失水
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 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 每日约850ml,因为是不显的,又称为非显性失 水。在异常情况下,失水量可能更多,如体温增 高可增加水分蒸发,体温每增高1℃,每日每公斤 体重将增加失水3~5ml;明显出汗失水更多,汗 液湿透一身衬衣裤约失水1000ml;气管切开病人 呼吸失水量是正常时的2~3倍;大面积烧伤和肉 芽创面的病人水分丢失更为惊人。
馄饨 牛奶 豆浆 蒸鸡蛋 牛肉 1大碗 1大杯 1大杯 1大碗
100
100 250 250 60 100
72
350 217 230 260 69
1大碗(2两)100 1个 1个 1个 1个 50 50 50 100
医院常用食物含水量
食物 单位 原料重量(g) 含水量(g) 食物 单位 原料重量(g) 含水量(g)
• 入院当天或开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医嘱时间,至 次日07:00小结时间不满24小时的,按照实际记 录时间计算。如总结时入院仅12小时即记录成12 小时总结。 • 每天出入水量24小时总结数量记录于三测单上 (体温单 护单 交班本),记录方法为:今天 07:00的总结记录在三测单昨天的日期相应栏内。 由大夜班记录
正常成人每日水的出入量平衡量
来源 量(ml)
(ml) 摄入量(ml) 排除器官 排出量
2021年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

24小时出入水量记录欧阳光明(2021.03. 07)—、记录出入量的目的和意义:临床工作中通过对患者出入液量的观察及正确记录,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化,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
(如烧伤病人、脱水酸中毒病人.各种休克病人、心衰病人、肾功能障碍病人等的出入、水量情况可以指导医生为病人制定合理的补液方案,同时观察病人病情的发展状况和病情改善情况。
)二、记录出入水量的内容:(越准确越能反映病情)1、入量:即进入病人体内的量。
包括饮食、水、输液量、输血量等。
2、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胃肠减压、抽出液体(如:腹水.胸水、胃液等)、各种引流量(如:腹腔引流液、胆汁.尿液)、出血量等。
注意:出量记录处记录量外,还需要观察其颜色、性质并记录。
如:化脓性感染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黄色脓性液体,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等。
如: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血.咖啡色液体、或草绿色胃液等。
如:泌尿系手术后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红色II□液、暗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是引流液为清亮尿液等?不同性质的引流液反映病情的不同状态。
护理记录单均应详细记三、记录出、入水量的方法:液态出量:用有刻度的量杯或量筒准确计量后,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单位用ml表示。
如液态大便用ml表示,纳入出水量汇总计算。
固态出量:单位用g表示。
如固态大便用克表示,启计为多少克。
1、每天19: 00做日间小结,出、入量小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晚班总结并记录。
2、每天早上7: 00做24小时总结,出、入量总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夜班总结并记录。
3、入院当天或幵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医嘱时间,至19: 00小结时间不满12小时的,按照实际记录时间计算。
如:中午12点入院开始记录,至晚上19: 00小结时,记做5小时小结。
早上7:00 ,24小时总结也是同样,按照实际入院时间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