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语言学
儿童教育中的语言学习的意义
儿童教育中的语言学习的意义儿童教育中,语言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通过语言学习,儿童能够获得沟通、表达和理解的能力,促进其个人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儿童语言学习的意义,并分析如何在儿童教育中有效进行语言学习。
一、促进认知发展语言学习可以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儿童会通过识别和理解不同的单词、句子和篇章,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通过语言学习,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判断力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有助于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二、促进情感发展语言学习也可以促进儿童的情感发展。
通过语言,儿童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情绪,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培养友谊和情感交流的能力。
语言学习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增强他们的自我认同感,提高他们的情商和社交能力,有助于他们在人际关系中更好地融入和交流。
三、促进学业发展语言学习对于儿童的学业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语言能力是学习各学科知识的基础,通过语言学习,儿童可以更好地理解、分析和表达各种学习内容。
此外,语言学习还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促进文化传承语言学习在儿童的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学习,儿童能够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文化传统,学习和体验各种文化形式。
通过学习多种语言,儿童还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加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培养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在儿童教育中,如何有效进行语言学习呢?以下是几点建议:一、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教师和家长可以为儿童创造丰富多样的语言学习场景,提供与儿童有意义的语言互动机会,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语言交流和学习。
二、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资源。
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采用多种形式的语言教学方法,如游戏、故事、歌唱等,结合多种教学资源,如图书、音频、视频等,激发儿童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
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幼儿语言学习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社交交往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
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幼儿语言学习具有天生的语言习得能力。
研究表明,幼儿在出生后就具有天生的语言习得能力,能够通过模仿和接触来学习语言。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接触到各种语言输入,通过模仿和练习逐渐掌握语言的基本规则和表达方式。
其次,幼儿语言学习具有快速的发展速度。
幼儿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经常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他们能够迅速地学会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沟通和表达。
再次,幼儿语言学习具有敏感期的特点。
幼儿在特定的年龄段内对语言的学习具有特别的敏感性,这个时期被称为语言敏感期。
在这个时期内,幼儿对语言的学习能力达到最佳状态,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
此外,幼儿语言学习具有社会性的特点。
幼儿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来学习语言。
他们通过模仿和对话等方式来学习语言,同时也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建立起与他人的良好关系。
最后,幼儿语言学习具有个体差异性的特点。
每个幼儿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速度,有些幼儿可能在语言学习上表现出色,而有些幼儿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学习语言。
因此,教师和家长需要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来设计和实施语言学习的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语言能力。
总之,幼儿语言学习具有天生的语言习得能力、快速的发展速度、敏感期的特点、社会性的特点和个体差异性的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教师和家长更好地指导幼儿的语言学习,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学前儿童学习语言的特点
学前儿童学习语言的特点1.敏感期:学前儿童学习语言的敏感期非常关键。
通常在0-6岁之间,他们对语言的学习能力最强。
因此,这个时期是最佳的语言学习时机。
这个时期,他们能够轻松地学习和掌握各种语言中的音素、单词和语法规则。
2.模仿能力:学前儿童非常擅长模仿他们周围的人的语言和声音。
他们迅速学会模仿大人的语言、发音和口形,尽管他们可能不理解这些词的含义。
他们通过模仿和重复大人的话语,逐渐建立一个与语言相关的基本素材库。
3.语言环境:学前儿童的语言学习主要依赖于他们的语言环境。
他们根据他们所处的语言环境和周围人的交流来学习和掌握语言。
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可以为学前儿童提供更多的语言输入和交流的机会,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的发展。
4.游戏和互动:学前儿童喜欢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学习语言。
游戏可以帮助他们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例如,他们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和唱歌等方式,练习语言技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自主性和兴趣驱动:学前儿童在学习语言时,通常具有很高的自主性。
他们对语言非常感兴趣,喜欢主动探索和尝试使用语言。
他们可能会提出各种问题,尝试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并积极参与语言相关的活动。
6.多模式学习:学前儿童一般通过多个感官来学习语言。
他们通过听、说和观察,同时结合身体动作和表情来学习和理解语言。
这种多模式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语言的含义。
7.听力为主导:学前儿童在学习语言时,依赖于他们的听力能力。
他们通过聆听周围人的对话、故事、歌曲等语言输入,来学习语言的音素、发音和语音规则。
因此,提供丰富的听力输入对于他们的语言学习至关重要。
总结起来,学前儿童学习语言具有敏感期、模仿能力强、依赖于语言环境、善于游戏和互动、自主性和兴趣驱动、多模式学习和听力为主导等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设计和提供适合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教育环境和方法。
儿童语言学
儿童语言学
儿童语言学是研究儿童语言发展和习得的学科。
人类是唯一一个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动物,而语言的学习能力在人类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儿童语言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儿童语言习得的规律和过程、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学、双语和多语言习得、语言障碍等。
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增长的过程。
从出生到约两岁的阶段,儿童只能通过哭泣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到了两岁左右,儿童开始建立简单的语言能力,能够说出一些基本的单词和短语。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语言环境的丰富,儿童的语言能力逐渐提高,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包括家庭环境、文化背景、语言输入和认知发展等。
因此,同龄儿童之间的语言水平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双语和多语言习得是儿童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对于双语和多语言环境下的儿童来说,其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也会有所不同。
研究表明,双语习得过程中会发生交叉影响和竞争关系,同时也有促进双语表达和双重文化认同的作用。
通过研究儿童语言发展和习得的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帮助他们充分发展语言能力。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影响因素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影响因素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生理因素,生理因素为语言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和规定性。
语言发展最重要的生理基础是人类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发展。
经研究,现代人类的大脑可以分为多个功能区,分别起着调节人类各种行为的作用。
其中,语言中枢分面在大脑左半球,控制着人类的语言发生系统。
通过不断的遗传作用,人类具备了学习语言的可能性,生理条件在语言发展中具有重要性,当然,还要有成熟完善的语言器官和感知觉系统,人类才能完成语言的任务。
儿童在1岁以前已经可以发出多种声音,4岁左右就已基本掌握母语的音位系统,可见,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是快速而且成功的。
儿童成长到两三岁左右时,已经开始能够初步地独立行动,能理解和运用最简单的言语。
到了学前期,大脑的结构大大发展并趋于成离,大脑机能也随着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儿童不仅可以通过直接的感知来认识周围的事物,而且能通过词的描述、讲解来认识更多的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
儿童接触事物,先从五官开始,这些感觉器官将外界信息通过神经系统传递给大脑,大脑记录、储存、分析信息,再借助发音系统运用到口语上。
这些都基于儿童生理上感知觉系统的完善,字书就解释了为什么视觉和听觉有障碍的儿童会在语言学习上备感困难,因为他们不能依靠这两个途径感受外界信息。
(二)、心理因素;一是知识经验的积累,二是认知能力的发展,三是心理素质的差异。
语言能力是基于对语言内容的理解形成的,这意味着,语言能力受认知能力制约同时又有自己特殊的认知作用。
如果儿童对语言描述的事物完全没有感性认识,又不能理解词义,成人在与之交流时说出的事物名称或抽象概念就会让他茫然无措,就更不用提模仿和表达了。
儿童的心理素质也影响着儿童的语言学习和语言发展。
比如女孩和男孩想比,更乐意与成人交往,导致女孩语言发展快于男孩。
一般来说,父母对男孩的谈话较粗放,斥责,威胁的语句较多,而对女孩的谈话较温和,常用商量、开导的语气。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社区环境
1.社会环境因素
二、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影响因素
(三)环境因素
幼儿园为学前儿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语言学习场所。在 幼儿园里,教师可通过为学前儿童营造浓厚的语言交往氛围, 创设真实多样的语用情境,准备充足的语言操练材料,设计趣 味无穷的语言活动,引导其在多向交流的语境中自然而快乐地 学习语言。
发声器官的发育
二、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影响因素
(一)生理因素
儿童出生时大脑的平均重量为390克,3岁时增长到1 101克,7 岁时可达1 280克,接近成人大脑的重量(1 400克)。1岁半以后, 大脑细胞的增长基本结束。大脑的生长表现为脑细胞体积的增加,神 经纤维迅速髓鞘化,从而使神经传导的数量增多,速度加快,内在联 系复杂化。
一、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
(四)语言学习是学前儿童语言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
学前儿童学习语言是不断积累新的语言经验 和语言知识(如语音、词汇和句子等)的过程, 需要经历从无到有、从不理解到部分理解再到 完全理解、逐步形成和完善等几个阶段。
课堂互动
有人认为,学前儿童的语言意识和交际动 机不强,其语言学习是一种对成人语言的自发 性模仿过程。你赞同这一说法吗?为什么?请 结合你对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理解和身边学前 儿童学习语言的实例,谈一谈你的看法。
(3)幼儿园环境
1.社会环境因素
二、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影响因素
(三)环境因素
(1)运用规范的语言有意识地引导学前儿 童进行模仿。
学前儿童喜欢模仿,善于模仿。在日常交 往中,成人为学前儿童提供正确的语言模仿范 例,有意引导其准确发音,恰当使用语调、语 气和词汇,完整表述句子,正确理解语用情境 等,可以加深学前儿童对语言的正确感知和认 识。
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语音,即学会正确发音及称呼;懂话,即感受或理解,能够把别人的话与现实的东西或者行为活动联系起来;表达,即用自己的话把思想讲出来。
因此,儿童的语言发展就是从发音到理解,再从理解到表达的过程。
一般来说,0至1岁的孩子处于语言准备时期,基本上以简单的发音和称呼为主,我们总能听到孩子咿咿呀呀说个不停,却不知道孩子在说什么。
其实,孩子在积累语言信息。
1岁至1岁半,孩子处于语言理解阶段,对大人的语言理解能力迅速提高,大人所说的话,孩子能够很好的理解,但是往往还不太会表达,最多会用简单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比如:“饭饭”表示想吃饭,“奶”表示想喝奶。
一般来说,孩子是先理解名词,慢慢理解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1岁半后至3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跃进时期,孩子学着用词语和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可以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际了。
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及成长环境的不同,孩子语言发展的跃进时期在时间上有所差异,有些孩子不到2岁就能够说完整的句子,有些孩子2岁半了,却仍然停留在叠字表达上。
【支招】2岁至3岁是宝宝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语言表达能力在这段时间发展最迅速。
父母应该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着重开发孩子的语言能力。
具体来说,要注意几点:1、要注意发音和用词的准确性尽量用标准的普通话和孩子交流,而不要用儿语及方言和孩子说话。
与孩子说话时要速度缓慢,发音清晰。
2、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意愿当孩子想表达自己的意愿时,父母不要马上替孩子说出来,应该引导孩子学习和使用新词汇。
当孩子需要父母帮助的时候,父母不要过分勤快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也要鼓励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让孩子感受到语言的力量,从而为孩子使用语言提供正面的体验。
3、营造良好的亲子沟通氛围在日常生活中,要把孩子当成大人一样,凡事多与孩子沟通。
外出的时候,也可以鼓励孩子把看到的东西告诉父母。
与孩子说话时,尽量不要使用命令、要求、否定等语气,多使用请求、协商、肯定等语气,让孩子在交流中获得尊重感。
学前儿童的语言学习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影响因素
一、生理因素。 发音系统和大脑神经系统,以及感觉系统。
二、心理因素。 认知能力。
三、社会因素。 社会生活环境,成人语言观念和对待儿童的态度。
5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途径
一、主动模仿。 即时的、完全模仿 即时的、不完全模仿 延缓模仿 创造性模仿
6
二、在语言建构和运用中学习 认知活动中学习语言 交往活动中完善语言的表达 游戏活动中加强儿童交往语言的实践
21
第二节 1-2岁婴儿语言的发展和教育
一、单词句阶段(1-1岁半) 语言发展特点: 1.理解语言的迅速发展。 这时期,婴儿理解的名词和动词很多。 理解的句子有:
呼应句 述事句 述意句
22
2.会给常见的物体命名。 狗——汪汪 猫——喵喵 猪——哼哼
词语泛化:毛指所有长毛的动物。 词义窄化 词义特化
23
教育建议
1.帮助婴儿掌握新词,扩大词汇量 2.多跟孩子交流,提供语言模仿的榜样 3.自制或购买图书,促进婴儿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 高。 4.鼓励婴儿开口说话,成人要耐心地倾听并予以应答。 5.开展多种形式的语言游戏。
24
1-1岁半幼儿语言游戏: 1.猜猜看 2.打电话。 3.生活模仿游戏:哄洋娃娃睡觉等。 4.词语联想:妈妈做事情,问幼儿,让幼儿回答。 5.读、背儿歌。
19
3.语言交际能力开始扩展。 执行简单的指令 一定的语音开始与实物相联系
4.开口说话,出现第一个有意义的单词。
20
教育建议
1.丰富婴儿生活内容,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 2.鼓励婴儿掌握新的语言,并反复进行联系。 3.在行动中半岁着语言刺激,让婴儿学说话。 4.开展早期阅读,初步培养婴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到六岁儿童的语言发展与学习
三到六岁儿童的语言发展与学习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
在儿童的早期,语言的发展和学习对于他们的整体成长和社交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三到六岁的儿童阶段,他们经历了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逐渐掌握了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开始学习更复杂的词汇和语法。
本文将探讨三到六岁儿童的语言发展与学习。
一、语言发展阶段1.音节习得阶段:三到四岁的儿童开始学习语言的基本要素,包括音节的掌握和发音。
在这个阶段,儿童逐渐学会发出不同的音节,并且开始模仿成人的语音和语调。
2.词汇习得阶段:四到五岁的儿童开始迅速习得单词,并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
此时,父母和老师的角色至关重要,要启发和引导儿童积极运用词汇,扩展他们的词汇量。
3.句法习得阶段:五到六岁的儿童开始学习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
他们能够组织更复杂的语言单位,构建完整的句子,并在交流中表达更复杂的意思。
二、语言学习的重要性1.社交交流:语言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关键,掌握语言能力可以让儿童更好地与家人、朋友和老师进行交流。
通过语言交流,儿童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增强与他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2.认知发展:语言的学习与认知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帮助儿童理解世界和解决问题。
通过语言的学习,儿童能够扩展词汇量,提高表达能力,促进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3.学习成就:良好的语言能力对儿童的学习非常重要。
掌握语言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儿童可以更好地理解书面文字、学习新知识,并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促进语言发展与学习的方法1.鼓励交流与表达:父母和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儿童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表达,提供一个积极、开放和鼓励的语言环境。
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和交流,儿童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读绘本:阅读绘本是提高儿童语言能力的有效方法。
绘本中丰富的语言和图画可以帮助儿童扩展词汇量,理解句子结构,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游戏与角色扮演:游戏和角色扮演是儿童语言学习的有趣方式。
幼儿语言学的名词解释
幼儿语言学的名词解释幼儿语言学是研究儿童语言发展和习得的学科,它涉及多个领域,如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讨论幼儿语言学的重要概念和术语。
1. 语音习得:语音习得是指幼儿在语言发展中对语音的学习和掌握。
在幼儿发展的早期阶段,他们通过聆听和模仿周围的语音来逐渐习得母语的音节和音位。
然后,他们开始理解和使用不同的音素,逐渐发展出正确的发音。
2. 词汇习得:词汇习得是指幼儿掌握和运用词汇的能力。
幼儿通过接触到的语言输入,逐渐学会了解和使用各种不同的词汇。
在词汇习得过程中,他们需要理解词汇的意义、语法以及如何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词汇。
3. 语法习得:语法习得是指幼儿对语言结构和句法规则的学习和掌握。
在语法习得的过程中,幼儿学会理解和使用不同类型的短语、句子以及其他语法单位。
他们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语言输入的接触,逐渐形成自己的语法规则。
4. 语用习得:语用习得是指幼儿学会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中使用语言的能力。
在语用习得中,幼儿需要学会如何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意图和情感,并理解他人的意图和情感。
语用习得还涉及到幼儿学习使用社会语言规则和修辞手法。
5. 言语发展:言语发展是指幼儿整体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
从最初的咿呀学语到逐渐能够运用复杂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
言语发展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等方面的成长。
这个过程通常伴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听力和发音技巧的提高。
6. 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是幼儿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
语言习得指的是幼儿自然而然地通过暴露在语言环境中来学习和习得语言。
相比之下,语言教学是指教育者或成人通过有意识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
虽然语言教学可以辅助幼儿的语言习得过程,但语言习得仍然是主要的学习方式。
7. 双语习得:双语习得是指幼儿同时学习并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过程。
在双语习得中,幼儿需要适应不同的语言环境和语言要求,在不同的语言之间转换并灵活运用。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1. 引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指对3-6岁的儿童进行语言学习和语言能力培养的过程。
在这个关键的成长阶段,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提供有效的语言教育对于其整个学习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性儿童语言发展在他们的认知和社交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儿童能够表达自己的需求、感受和想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起人际关系和友谊。
儿童早期的语言能力还与他们的读写能力以及学习成绩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提供良好的语言教育对儿童的整个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
3.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 - 培养儿童的听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 培养儿童的词汇量,丰富他们的词汇知识,并学会正确运用词汇; - 培养儿童的语法和句子构造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使用语法规则组织语言; - 提高儿童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 - 培养儿童的听力和听说的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 培养儿童的社交交往能力,使他们能够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互动和合作。
4.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策略。
以下列举了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和玩耍的方式来进行语言教学,增强儿童的兴趣和参与度。
- 故事讲解法: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培养儿童的听说能力和想象力。
- 歌曲教学法:通过唱歌的方式来进行语言教学,提高儿童的语感和语音发音能力。
- 角色扮演法:让儿童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真实情景来进行语言交流。
- 组织语言活动:组织各种语言活动,如说话比赛、写作比赛等,激发儿童的学习动力和竞争意识。
5.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学前儿童语言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合作。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为儿童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语言学习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语言学习所谓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就是指个体通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而掌握某种语言的过程。
第一节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一、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语言交际环境中,当儿童有交往的需要时,它们才会主动地搜寻记忆里的词汇和句子,尝试着进行表达。
儿童只有在大量的语言交际实践中,才能逐渐掌握语言这个交际。
二、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个性化的过程不论是语言表达的内容,还是语言表达的方式,儿童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
总之,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过程是极具个性特征的过程。
不同的儿童在语言学习的速度、效果,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积极性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为此,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必须在顾及同龄儿童群体需要的同时,还要照顾个别儿童独特发展的特征。
三、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综合化的过程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往往和他们认识事物的过程相联系。
可以说,这种科学探索活动为儿童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教育机会,使他们获得了多种语言经验。
在此意义上,我们很难说这种活动究竟是科学教育,还是语言教育,他表现出极为明显的综合化的特点。
四、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教师要多给儿童提供语言范畴,多向儿童介绍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丰富儿童的语言经验。
这对儿童语言的发展既有现实意义又有长远意义。
当然,如果教师能充分了解儿童当前的语言发展状况,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略高于儿童现有水平的要求,那么儿童就可以达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水平,在语言发展上“更上一层楼”第二节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影响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一、生理因素指整套发音系统和大脑神经系统是否健全,都会影响儿童的语言学习。
此外,感觉器官包括眼、耳、皮肤、口、鼻等,对语言的学习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这些感觉器官把环境中的信息反映给大脑,大脑吧信息记录、储存、分析,在运用到口语以至书面语上。
儿童的运动技能对语言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因为运动技能发展的好的话,儿童便有条件去进行各类大小肌肉的游戏,增加与环境接触的机会,从而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长见识。
儿童语言学的现状
儿童语言学的现状
儿童语言学是研究儿童语言发展的学科,主要关注儿童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的语言习得过程和语言能力发展。
以下是儿童语言学研究的现状:
1. 语音发展:儿童在语音习得过程中经历着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阶段。
研究发现,婴儿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可以识别母语的音素,并逐渐调整自己的发音。
儿童语音发展的研究关注儿童语音产生的规律和和习得的因素。
2. 词汇和语法习得:儿童语言能力的关键部分是词汇和语法的习得。
研究表明,儿童在词汇习得中经历了一个快速的爆炸性增长阶段,从最初的几个单词到数千个单词的掌握。
同时,他们也开始掌握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
研究者关注儿童词汇和语法习得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3. 语用习得:语用是语言运用的规则和约定。
儿童需要学会如何使用语言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例如请求、表达感受、引起关注等。
研究者研究儿童语用习得的规律和发展过程。
4. 双语习得:对于生活在双语环境中的儿童,他们需要学会同时掌握两种语言。
研究者研究双语儿童的语言习得过程及其对认知和发展的影响。
5. 社会因素的影响:儿童语言发展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如家庭环境、教育因素和文化背景等。
研究者研究这些因素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并探讨如何提供有效的语言教育和支持。
总体而言,儿童语言学的现状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领域,旨在深入理解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并为儿童语言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有哪些重要特点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有哪些重要特点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重要特点有:其一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其二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其三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具有综合性,其四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具有逐步完善的特点。
语言学习是儿童主动地进行语言建构的一个过程,儿童所接触的环境就为他们营造了一种语言学习的氛围,而正是这种氛围为儿童提供了许多可供选择的语言模型。
在这个时候的儿童会有意识地主动去挑选语言模型,并不断地模仿与练习。
又因为每个儿童所处的生活环境有所不同,因此他们的语言环境为他所提供的语言模型有可能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学习经验的积累之下,儿童的语言学习也会带有十分鲜明的个性特征。
另外,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需要孩子自己不断的积累与完善。
(1)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主动建构的过程。
首先,儿童在与成人交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接触到了语言环境,这个环境为他们提供了种种语言模型,足以用来选择。
只有那些他们能够理解、能够模仿的模型,才会被有意识地挑选上,并被不断地加以模仿和练习。
其次,与此同时,儿童将语言模型稍加改动,增添、减少或变换个别语言单位,作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种根据自己需要进行的创造性和变通式的模仿,正是儿童主动参与语言构建的过程。
此外,成人在与儿童交流时,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儿童对语言的接受和模仿,成人所提供的语言模型也会受到儿童自身特点的影响。
这就是儿童对语言环境的反作用力。
(2)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是语言个性化的过程。
每个儿童所依托的语言环境都不一样,既有的经验和语言的积累使得儿童在交往中带有鲜明的个性印记。
特定的语言习惯显现其语言个性,这种个性可以从语言使用的句式、词汇、口头禅甚至是语调体现出来。
除去语言表达的形式的个性化之外,语言内容同样呈现出个性色彩。
不同的儿童在语言学习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他们对话题的偏好、句式的选择都呈现明显的个体差异。
在学习过程中的速度、效果,运用语言交际的积极性也各有不同。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交流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让幼儿通过直接交流的方式掌握语言。
教师可以通过日常交流、提问、回答问题等方式来引导幼儿学习语言。
2. 情境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幼儿学习语言。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真实的情境,如购物、旅游等,让幼儿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语言。
3. 游戏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学习语言。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如猜谜语、唱歌、跳舞等,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
4. 模仿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让幼儿模仿教师或同龄人的语言行为。
教师可以通过模仿幼儿的语言行为,如说话语气、语调等,来引导幼儿学习语言。
5. 多媒体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来引导幼儿学习语言。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家园合作的方式,通过家长委员会、家园交流等方式来加强家园沟通,共同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幼儿的情感需求,通过温馨、关爱的教学方式来增强幼儿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它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针对语言领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教育建议,为我们引导和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一、倾听与表达在倾听与表达方面,《指南》强调了幼儿学会倾听和能够清楚表达自己想法的重要性。
首先,倾听是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3-4 岁的幼儿应该能听懂日常用语,并能对别人说话做出回应。
到了 4-5 岁,幼儿能听懂一些相对复杂的指令,能结合情境感受到不同语气、语调所表达的不同意思。
而 5-6 岁的幼儿则应能专注地倾听较长时间的讲述,并能理解复杂的语言结构。
为了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创造丰富的倾听环境。
例如,给幼儿讲故事、播放儿歌和有声读物等。
同时,在与幼儿交流时,要注意放慢语速、清晰表达,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和回应。
表达能力的发展也是逐步提升的。
3-4 岁的幼儿能学说普通话,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话,能大方地与人打招呼。
4-5 岁的幼儿能基本完整地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语言比较连贯。
5-6 岁的幼儿则能够有序、连贯、清楚地讲述一件事情,讲述时能使用常见的形容词、同义词等,语言表达更加丰富。
我们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创设各种机会让幼儿说话。
比如,组织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等。
对于幼儿的表达,要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阅读与书写准备阅读和书写准备是语言领域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早期的阅读经验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和终身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
3-4 岁的幼儿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能主动要求成人讲故事、读图书。
4-5岁的幼儿能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
5-6 岁的幼儿则能专注地阅读图书,喜欢与他人一起讨论图书和故事的有关内容,对图书中的文字感兴趣,知道文字和图画是对应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语言学
随着语言学的发展,其分支愈加的细化。
作为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儿童语言学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语言学的开端。
那么什么是儿童语言学呢?
儿童语言学是研究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规律及相关问题的科学,也称为儿童语言发展学或发展语言学。
儿童语言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儿童语言学,只把儿童掌握母语口语的过程,规律及相关问题作为其研究对象。
因为狭义的儿童语言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母语,所以也有人称其为母语习得或第一语言的习得。
广义的儿童语言学,把儿童时期所有语言学习的现象囊括其中。
大致分为四个方面:
1. 第一语言口语学习
2. 儿童书面语学习
3. 儿童的非第一语言学习
4. 语言障碍儿童的语言康复
一、儿童语言发展的含义
语言发展也称语言获得,指个体对母语的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等系统要素以及语言运用技能等的理解和产生的发展过程。
对儿童语言发展过程及内在机制的研究,早期是心理学家而不是语言学家感兴趣的问题。
二、西方的儿童语言学发展研究
(1)人类对儿童语言学的最初兴趣:公元前7世纪古埃及法老关于腓尼基人是最古老的民族,腓尼基语是最古老的语言的“奇妙实验”。
(2)对儿童语言学的真正观察和研究:18世纪后期德国学者蒂德曼的《婴儿行为日记》。
(3)引起广泛兴趣:德国,普莱尔1882《儿童心理》
(4)深入发展:德国心理学大师斯特恩《儿童语言》、《六岁以前早期儿童心理学》
(5)进一步: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激发了儿童语言学者的兴趣。
三、国内儿童语言学的发展研究
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儿童语言学正是兴起。
1993年10月,北京,儿童言语发展协作讨论会
四、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和规律
新生儿出生时,哭是他们唯一的语言,而2~3个月的婴儿可以不自主的发出“啊”“咿”“呀”的声音;语言发育的早,一岁左右就能叫“爸爸”“妈妈”,以及用简单的形式表达较多的含义。
2~3岁的儿童发音能力大为改观,词汇大量增加,可以用单句甚至是简单的复合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3岁的儿童发音虽然还不完全准确,但他们已基本掌握母语的语音系统。
4岁的儿童已能清晰地说话,喜欢与家人以及同伴交谈。
5~6岁的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在与同伴的交谈中,以自我为中心的表达逐渐减少,能一句别人的言语调整谈话内容,表明这一阶段的儿童已基本掌握自己的母语语言系统,能比较自如的使用语言这个交流沟通的工具了。
研究表明,儿童语言的发展有阶段性,,不同阶段之间是连续而有序的,这种阶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颠倒。
儿童必须依次走完这种过程,才能真正的掌握语言。
从不同民族儿童语言的发展情况来看,这种阶段性整
体上具有普遍性,表现出儿童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
但儿童从呱呱坠地到较为熟练地掌握和使用语言,大致要经历几个阶段,学者们的看法不完全一致。
因此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标准和研究目的,将儿童语言学划分出不同的阶段。
西方儿童语言学界通常把儿童语言发展过程划分为前语言阶段和真正语言阶段,其中前语言阶段又分为啼哭阶段、咕咕声阶段、呀呀语阶段以及过度音阶段。
1岁左右儿童开始说出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词”,从而进入了儿童语言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又分为单词句阶段、双词句阶段、电报句阶段以及完整句阶段。
许郑援将3岁前儿童语言发展分为6个阶段:①简单发音阶段(出生至3个月)。
②重复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
③不同连续音节阶段,学话准备期(9个月-1岁)。
④单词句阶段,正式开始学话(1岁-1岁半)。
⑤简单句阶段,掌握最初的言语(1岁半-2岁)。
⑥复合句开始发展的阶段,掌握最基本的语言(2-3岁)。
李宇明将儿童语言学划分为5各阶段:①声音发展阶段(出生-6个月)。
②被动语言交际阶段(6、7个月-1岁)。
③特殊语言交际阶段(1岁半-2岁
半)。
④目标口语发展阶段(2岁半-6岁)。
⑤成熟阶段(6岁-少年时期结束)。
此外还有周国光等学者,在此不一一列举。
五、影响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
(1)不同民族的语言具有普遍性,相互之间也存在着一些个性的差异。
不同民族的语言在符号系统中对现象和关系的反映存在一定差异。
(2)人脑和语言器官有普遍性,但发育水平有差异。
(3)儿童的认知发展有普遍性,但存在某些差异能促进或限制语言的获得(4)儿童与成人的语言交际、成人的语言教授和儿童相应的模仿学习,以及儿童本身的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也是影响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因
素之一。
大量研究表明,儿童的语言发展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
儿童语言的习得与发展是儿童主体因素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儿童的先天素质状况、生理成熟程度、认识发展水平和后天的学习情况在儿童的语言发展中起着主要的作用。
六、儿童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
(1)儿童的语言发展具有天生的生物学基础。
(2)置身于语言环境是儿童习得语言的必要条件。
(3)语言发展与认知有密切的关系。
(4)理解先于语言的产生。
(5)掌握简单的句子然后才能逐渐掌握和产生复杂的句子;先掌握具体的词,然后才能掌握抽象的词,儿童语法的发展是由不完善到完善的。
七、儿童语言获得理论
(1)行为主义框架下的后天环境论
这种理论以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和两种信号系统学说以及华生的行为主
义学说为理论基础,强调后天环境因素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否认或
轻视先天因素或遗传因素在儿童语言发展中的作用。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
为,人只有行为,没有精神,人的心理、意识等精神因素最终都应归结
为行为。
一切行为都可以视为有机体对环境造成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环境决定一切,遗传不起作用。
人类的语言也是一种行为,人学会说话是外界环境的作用,没有遗传的因素。
语言这种行为和其他行为一样,也是通过习惯而学会的。
在他们看来,儿童掌握语言,就是在后天环境中获得语言习惯,而语言习惯的形成,则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结果。
(2)心灵主义背景下的先天决定论
儿童语言发展中的先天决定论是由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发展出来的。
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术思潮开始发生变化,理性主义和心灵主义逐渐取代经验主义和行为主义而占据主导地位。
心灵主义的提出大大促进了儿童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注意到了儿童获得语言的先天因素和儿童的主动性、创造性,从根本上改变了行为主义的儿童通过被动模仿系的语言的传统看法,从普通语言学理论的高度看待儿童语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3)认知主义基础上的向天后天相互作用论
行为主义和心灵主义在儿童语言发展问题上走向两个极端,片面强调后天环境和先天遗传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都不能对此现象做出完满的解释。
皮亚杰理论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既强调内因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过程中,儿童心理不断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
儿童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儿童语言发展理论认为:
①人类有一种先天的认知机制,这种机制是一种一般性的加工能力,而
不是乔姆斯基所说的由普遍语言的特征所构成。
②儿童没有特殊的语言学习能力,语言学习能力只是人的普遍认知能力
的一种。
③儿童的语言发展是儿童主体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
同化和顺应不断的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新的阶段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