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教学教案模板三篇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教案范文

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体验估测和量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使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进行估测和量度,发展学生的量感。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使他们在探究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对物体进行估测和量度。

2. 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对物体进行估测和称量。

3. 通过对生活中事物的估测和量度,培养学生的量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对物体进行估测和量度。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不同的计量单位,对物体进行准确的估测和量度。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法、操作法、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2. 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计量单位。

3.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感受估测和量度的过程。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科书、教学挂图、实物模型、计量工具等。

2. 教学环境:教室、讲台、黑板、投影仪等。

3.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4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出示教科书第37页的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图片中的小熊在做什么。

2. 学习新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学习估测和量度的方法。

3.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教科书第38页的“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七、课后作业:1. 教科书第39页的“练习八”第1题。

2. 观察家里的家具,用所学的方法进行估测和量度,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效果是否良好。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程度。

《估一估量一量》:教学教案设计与实施

《估一估量一量》:教学教案设计与实施

估一估量一量是一种优秀的教学教案设计与实施方法,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并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估一估量一量这一教学方法的定义、优点、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估一估量一量的定义估一估量一量其实是一种教学方法,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性认识问题,从而达到深入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具体来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大致估计出问题规模的大小,再根据具体的标准和方法进行量化计算,并最终得出准确的结论。

二、估一估量一量的优点1.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估一估量一量是一种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它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成功体验,从而更加愿意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2.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估一估量一量是一种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教学方法,它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探究和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估一估量一量是一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它鼓励学生在互相协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完成任务,从而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有效沟通能力。

三、估一估量一量的实施步骤1.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要求教师在实施估一估量一量的过程中,要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要求,并将其告知学生,让他们清楚知道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具体要求。

2.分析学生先前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在实施估一估量一量的过程中,必须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技能,并且根据这些先前掌握的内容来设计下一步的教学任务,以便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掌握和应用此类知识和技能。

3.设计教学内容和形式在实施估一估量一量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设计出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例如,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以便学生更加容易沉浸进去,并采用互动式、问题解决式等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实施教学计划教师在实施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和教学任务,进行相应的教学讲解、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教学活动,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和指导。

一年级数学教案《估一估量一量》简案

一年级数学教案《估一估量一量》简案

一年级数学教案《估一估量一量》简案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测量加深对厘米、米长度单位的认识,进一步感受米、厘米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2.通过估一估、量一量,巩固概念,体会米、厘米。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感受米、厘米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具准备:米尺。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厘米。

老师带来了两个合尺,我想给明明量一量两个手臂伸直后的长度,我就能知道你的身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会了解其中的奥秘。

二、学习新知
1、估一估、量一量。

老师提出问题:我们坐在教师里上课用的黑板有多长?讲台有多高?门有多高?
⑴讲台的高是()m()cm.
⑵黑板的长是()m()cm.
⑶的高是()m()cm
学生分成小组先估测再分别测量讲台、黑板、门。

测量后汇报测量的结果。

三、练一练
1、请你估一估、量一量自己的身高、步长、两臂伸直后的长度。

估计
测量
2、找一找、量一量
实践活动(1),同学分组测量身高,进行调查访问,填全下表。

姓名
身高
比我高的人比我矮的人和我差不多板书设计:估一估量一量估计
测量
教学回顾:。

教学教案:小学一年级数学《估一估量一量》

教学教案:小学一年级数学《估一估量一量》

优选教学教案:小学一年级数学《估一估量一量》在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常常面临一个难题,就是如何让学生在理解数学概念和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运用数学的方法、思维和语言,自信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们教授一些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和掌握实际大小关系的知识点,如估算和比较大小。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份针对小学一年级数学《估一估量一量》的优选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1、知识目标①学生能准确地说出“估计”和“量”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②学生能借助简单工具,如折纸、手指等,估计和量一些常见的长度和重量。

1.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发现、观察并分析日常生活中长度和重量变化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用运算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快乐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②培养学生基础数学知识的自信心,让他们能够自信地与同学、家长和老师沟通。

二、教学重点鼓励学生用生活常识和数学知识去估算和量取长度和重量。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理解估算和量取的基础上,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4.1、前置知识环节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互动教学和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

例如,可以让学生参加双人比较游戏,这是指学生之间要比较出谁的身高最高、谁的早餐中的鸡蛋最多、谁的书包中的物品最少等等。

通过这些游戏,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估一估量一量》的主要内容即估测大小和量取大小,并开始进入估算和量取的学习环节。

4.2、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一个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估测大小”的基本概念。

这个概念指的是,通过观察、比较、思考、运用生活常识去估计大小。

例如,老师可以在板书上画出两个不同长短的线段,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指或折一段纸来估算两个线段的长度,并想想自己估计是否准确。

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从最基本、最真实的感官层面上认识到估算这个概念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运用日常生活中的方法去估算大小的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估一估量一量》优选教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估一估量一量》优选教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估一估量一量》优选教学教案.通过练习、讨论,使学生会使用一定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头脑中建立较为准确的长度概念。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培养估测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估一估量一量》优选教学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一年级数学《估一估量一量》优选教学教案一一、复习引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1厘米有多长呢?请你用手比一比。

1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伸开两臂比一比。

(学生站起来比划,教师拿着米尺到学生中巡视,发现误差大的进行纠正。

)二、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

1.想不想知道我们每天使用的课桌有多高?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你们的桌子大约有多长?把估计的结果告诉同桌,然后你们俩一起量一量,看谁估得准?(学生活动)2.活动结束后,请学生汇报估计和测量的结果。

3.请估计准确的同学把估计的方法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汇报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估计的方法进行评价)4.你们测量的课桌的高度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量的?5.活动后集体汇报。

(对于测量同样物体长度的小组进行比较,检验测量是否准确。

)三、寻找并使用自身的测量工具。

同学们,其实我们身上也有很多尺子,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吗?1.请同学们测量一下自己的身高。

(1)身高是指什么?(从脚底到头顶的高度)(2)先估计,再测量。

可以自己测量,也可以同桌合作。

(3)说说测量的方法。

2.测量自己的步长。

(1)步长是指什么?(脚尖到脚尖或脚后跟到脚后跟的距离。

)强调:步长是平时走一步的长度,不要刻意迈大步。

(2)先估计一步有多长,再测量。

可以小组合作。

(3)谁估计的最准,请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方法。

(4)你是怎样测量的?3.测量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

4.利用身体上的尺子进行估计活动。

刚才同学们量出自己的身高、步长和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其实这都是很好的尺子。

下面老师要检验一下你的尺子管不管用。

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教案范文

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掌握估计和量一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

2. 学会估计物体长度,并能用量尺进行测量。

3. 掌握用画“√”和“×”的方法判断物体长度是否正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估计和量一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正确使用量尺进行测量。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准确地判断物体长度是否正确。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认识长度单位。

2.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量一量物体长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我们如何来估计和量一量这些物体的长度呢?2. 讲解长度单位:介绍米、厘米、毫米三种长度单位,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这些长度单位。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用量尺测量指定的物体长度,并记录在纸上。

4. 交流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测量结果,讨论如何判断物体长度是否正确。

5.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学会准确地判断物体长度是否正确。

6.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估计和量一量物体长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7. 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估计和量一量物体长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动手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用长度单位来量一量物体,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物体的长度呢?2. 介绍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概念。

七、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估计和量一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 强调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和估计方法的掌握情况。

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教案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教案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掌握估计和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估计物体长度的方法。

2. 学习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 运用估算和测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估计和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尺子、课件、实物等。

2. 学具:尺子、练习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课件展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估一估量一量。

2. 学习估计长度:(1)教师出示一组实物,让学生观察并估计它们的长度。

(2)学生分享自己的估计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学习测量长度:(1)教师示范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讲解测量方法。

(2)学生分组实践,测量一组实物的长度,并记录结果。

4. 应用实践:(1)教师出示一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估算和测量方法解决。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有关估算和测量长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长度估计和测量的意义。

2. 运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实物和动画课件,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注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挥自身潜能。

七、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估一估量一量。

2. 学习估计长度:(1)教师出示一组实物,让学生观察并估计它们的长度。

(2)学生分享自己的估计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学习测量长度:(1)教师示范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讲解测量方法。

202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估一估量一量》教学教案范文

202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估一估量一量》教学教案范文

202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估一估量一量》教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应能够:理解估计和测量的基本概念,掌握用非标准单位进行估计和测量的方法。

实际操作中感知物体的长度、重量等属性,形成初步的长度和重量概念。

培养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量感,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用非标准单位进行估计和测量的方法。

理解估计和测量的概念,并能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难点:准确使用非标准单位进行估计和测量。

理解估计和精确测量之间的差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不同长度的物品(如铅笔、绳子等),让学生猜测它们的长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入概念:简要介绍估计和测量的概念,并说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实际操作示范教学:教师使用非标准单位(如手掌宽度、步伐长度等)对物品进行估计和测量,并讲解操作方法。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非标准单位估计和测量教室内的物品(如黑板、桌子等),教师巡回指导。

3. 观察比较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估计和测量结果,并比较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

教师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估计和测量的特点,强调估计的近似性和测量的准确性。

4. 概念深化游戏互动: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如“我是小小测量师”),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估计和测量的知识。

拓展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估计和测量的知识,如估算物品的重量、长度等。

5. 总结提升知识梳理: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估计和测量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能力提升: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家中继续练习估计和测量的技能,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实践操作法:通过亲手操作和实践,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

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元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使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及反思《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

2、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二、教学过程(一)室内活动师:请同学们伸开两臂,比一比1米有多长。

(学生站起来比划,教师拿着米尺到学生中巡视,发现误差大的进行纠正。

)师:有一些长了,再往回缩一点儿,就正好是1米了。

(教师走到几位学生面前,边用米尺验证,边进行指导。

) 师:下面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你们的桌子大约有多长?把估计的结果告诉同桌,然后你们俩一起量一量,看谁估得准?(学生活动)活动结束后,学生开始汇报。

生1:我们量的结果是1米20厘米。

师:那你们俩谁估得准?生1:我们俩都估得一样。

师:那你们俩估的是多少呢?生1:我们俩估的是1米90厘米。

班里的桌子是1米,这张桌子比班里的桌子稍微大一点儿,然后我们估的就是1米90厘米。

师:你们能根据班里桌子的长度来进行估计,想法很好。

不过,这张桌子比班里的桌子长一些,而不是长很多,估计得再少一些就更好了。

师:谁再来说一说你们量的结果是多少?生2:我们量的结果是120厘米。

师:请把你估计的方法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好吗?生2:我是先比划出1米,然后再比划出1拃是10厘米,一量是2拃,就是120厘米。

师:你的方法真不错,你能够借助身体中的尺子来进行估计,这是一种很好的估计方法。

师: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评价一下,在刚才的活动中,你的同桌表现得怎么样?生3:我觉得我的同桌表现得非常好。

师:他哪儿表现得好?生3:因为他用拃量了这张桌子的长度。

师:也就是他能借助拃来进行估计,还有呢?生3:还有他量完以后就坐好了。

师:看来,他还是一个遵守纪律的孩子。

师:你认为他的表现怎么样?(教师指着生3的同桌问。

)生4:他的表现也很好。

师:好在哪儿?生4:他参照我的数字增大一些,结果他比我估得准。

(二)室外活动活动一:测步长。

教师提前给每组发放一份记录单:师:步长指什么?(脚尖到脚尖或脚后跟到脚后跟的距离。

小学一年级数学《估一估量一量》教学教案分享

小学一年级数学《估一估量一量》教学教案分享

为了帮助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更好地掌握估算和量化的概念,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有趣的教学方法,并且通过不断的练习巩固学生的技能。

本次教学教案分享将探讨小学一年级数学《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计划,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这一课程。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估算物品的数量;2. 学生能够通过测量物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来量化;3. 学生能够将估算和量化的技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教学准备:1. 图片卡(包含物品的数量不超过20);2. 测量尺子、蛇皮尺或者其他比较准确的测量工具;3. 完成练习的复印件。

课堂教学:1. 引入环节a.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接触数学、运算等课程,这次我们将学习“估一估量一量”的概念,学会估算物品的数量并且测量物品的尺寸。

b. 教师出示图片卡,引导学生们观察图片并预估物品的总数。

询问学生们预估的过程以及最终得出的答案。

c. 让学生对比观察两个物品,询问哪一个重?哪一个高?哪一个宽?2. 实践环节a. 教师分发尺子和其他测量工具,让学生们学习如何测量物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并且让他们通过绘制图形以及测量的方法来呈现出测量结果。

b. 教师出示图片卡或物品,让学生颠倒过来(隐藏/盖住),估算物品的数量并在纸上写下估算结果。

c. 让学生把物品拿到桌面上观察和比较,通过测量不同尺寸来给出物品的准确数量,并且写下结果。

d. 让学生练习如何估算重量、长度、宽度、高度,并且应用估算和量化在日常生活中。

3. 结束环节a.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估算和量化结果,并且让学生讨论如何使用估算和量化的技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b. 教师提醒学生,练习估算和量化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科学等领域,并且让他们在生活中更加有效率和准确。

小学一年级数学《估一估量一量》教学教案分享的内容。

通过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学生们能够轻松掌握估算和量化的概念,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熟练应用这些技能。

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科学等领域,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更加自信和自信地学习和生活。

一年级数学教案《估一估量一量》

一年级数学教案《估一估量一量》

一年级数学教案《估一估量一量》4.在各种游戏中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学设计〗(一)活动一:创设情境,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师:今天,我们到学校新建的这个多媒体教室来上课,你感觉怎么样呀?生:感觉这个教室比我们的教室要大得多,桌子也不像教室里是一个人一张桌子,而是一个小组一张桌子,大家在一起合作学习的时候会更方便。

生:感觉这个教室的黑板应该和我们教室里的黑板大小差不多。

生:感觉这里的课桌要比教室里的课桌高一些。

......师:这里的课桌、黑板、讲台的长、宽、高都和我们教室里的不一样,那么,它们到底有多长、多宽、多高呢?谁愿意来估计一下?生:我估计这个课桌的高有100cm,我们昨天量的教室里的课桌有70cm,这个课桌我感觉比教室里的高,所以我估计有100cm。

生:我估计这个课桌没有100cm,因为教室里的桌子到我的肚子的这个位置,这里的桌子好像只比教室里的高一点,我觉得最多也就80cm吧!......师:那我们就来量一量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你们可以测量这个教室里的任何一样东西。

先在小组内讨论决定你们组要测量什么,再估计一下有多长,然后说说准备怎么测量,最后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分头测量。

)师:现在,到了交流汇报的时间了,哪个小组的代表先说?生:我们组测量的是黑板的长,我们是用米尺来量的,每量一米我们就在黑板上做一个记号,接着量第二次,我们最后量的结果是:黑板的长是4米。

师:有没有哪个组测量的也是黑板?和他们组测量的结果一样吗?生:老师,我们组测量的也是黑板,我们量的结果和他们的结果一样,应该说他们组测量的结果是正确的。

生:我们组测量的是这个课桌的长,这个课桌比我们教室里的课桌大得多,我们想知道它到底有多长,我们是用我们几个人的小尺子接起来量的,我们测量的结果是课桌的长是一米三。

师:能告诉我,这个一米三应该怎么写吗?能让我看看你们是怎么记录的吗?(投影仪展示学生练习本上记录的结果:1m3cm,1m30cm,1.3m。

互动式小学一年级数学《估一估量一量》教学教案

互动式小学一年级数学《估一估量一量》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估算的概念及意义;(2)认识估算的方法和技巧;(3)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对数值进行估算。

2.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估算的概念及意义;认识估算的方法和技巧;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对数值进行估算。

(2)教学难点:认识估算的方法和技巧;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对数值进行估算。

3.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教学过程主要包括:(1)讲解概念与方法,让学生深刻认识估算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

(2)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及课堂实践对估算有更深入的认识。

(3)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互式学习中能够体验估算的趣味和重要性。

4. 教学资源准备(1)计算器、量杯、秤、卡尺等工具。

(2)互动式小学一年级数学《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视频。

5. 教学过程(1)开场导入本次教学的主题是“估一估量一量”,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小游戏来引入。

把一些常见的物品随机放置在桌子上,让学生估算每个物品的重量、容积、长度等,从而激发学生估算的兴趣。

(2)概念讲解估算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在没有精确数据或真实数据的情况下,用近似值来表达实物的数值。

估算的作用很大,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强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3)操作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来让学生深入学习估算的方法和技巧,比如使用秤来估算物品的重量,使用量杯来估算物品的容积,使用卡尺来估算物品的长度等。

在实践中不断探究,慢慢掌握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4)小组合作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估算,比如让同学们估算自己班级的总人数、学校的总人数、自己在家里吃饭时父母为他们盛的米饭量等。

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估算的趣味和重要性,提高他们的计算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5)教学总结总结本次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重点强调估算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估算技巧,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对数值进行估算。

6. 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的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体验估算的趣味和重要性中提高了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估一估 量一量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估一估 量一量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估一估量一量1.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培养估测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练习、讨论,使学生会使用一定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头脑中建立较为准确的长度概念。

3.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究学习的环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受到锻炼,增强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4.在各种游戏中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就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测量物体的长度。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对自己周围熟悉的事物的测量,加深对米厘米的认识。

教材结合学生的身体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安排了许多测量和估计的内容,让学生在估一估、量一量的活动中培养估测意识,提高实际测量的能力。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对米和厘米有初步的感知,知道米和厘米是常见的长度单位,也知道了1米和1厘米大约有多长。

但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只是作为一个概念停留在头脑中,并没有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对现实生活中某一物体的长度的估测,对一部分学生来说还有一定困难。

〖教学设计〗(一)活动一:创设情境,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师:今天,我们到学校新建的这个多媒体教室来上课,你感觉怎么样呀?生:感觉这个教室比我们的教室要大得多,桌子也不像教室里是一个人一张桌子,而是一个小组一张桌子,大家在一起合作学习的时候会更方便。

生:感觉这个教室的黑板应该和我们教室里的黑板大小差不多。

生:感觉这里的课桌要比教室里的课桌高一些。

师:这里的课桌、黑板、讲台的长、宽、高都和我们教室里的不一样,那么,它们到底有多长、多宽、多高呢?谁愿意来估计一下?生:我估计这个课桌的高有100 cm,我们昨天量的教室里的课桌有70 cm,这个课桌我感觉比教室里的高,所以我估计有100 cm。

生:我估计这个课桌没有100 cm,因为教室里的桌子到我的肚子的这个位置,这里的桌子好像只比教室里的高一点,我觉得最多也就80 cm吧!师:那我们就来量一量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你们可以测量这个教室里的任何一样东西。

一年级数学估一估和量一量教案

一年级数学估一估和量一量教案

教案:一年级数学估一估和量一量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估算来判断物品的数量大小。

2.学生能够运用量筷子、量尺等工具进行实际测量。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不同数量的小球、图钉等物品。

2.教师准备一些量筷子、量尺等工具。

3.教师准备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不同数量的小球或者图钉等物品给学生看,并鼓励他们猜测物品的数量。

例如,教师可以拿出10个小球让学生看,并问学生:“你们认为这里面有几个小球?”学生可以用手比划、用口语表达或者大声叫出数字。

Step 2 估一估(10分钟)教师继续展示一些不同数量的物品给学生看,并让学生通过估算来判断物品的数量大小。

例如,教师可以拿出两组物品,一组有3个小球,一组有6个小球,然后问学生:“你们觉得哪组小球更多?”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大小和数量的直观感受来回答问题。

Step 3 量一量(20分钟)教师引入量筷子、量尺等工具,并向学生解释这些工具的用途。

然后教师示范如何使用量筷子或者量尺来测量物品的长度和宽度,让学生观察和体验。

接着,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践操作,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物品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Step 4 讨论和总结(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测量结果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并讨论他们的发现和经验。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测量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例如,让学生发现量筷子和量尺要对齐边缘、要准确读取刻度等。

Step 5 练习与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量测题目供学生练习巩固。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个线段的图案,并让学生用量筷子或量尺测量线段的长度。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这个线段的长度是多少?比你之前测量的哪个物品长?”Step 6 小结与作业(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相关作业。

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家测量自己的书包长度、自己的身高等,写在作业本上,并下节课交给老师检查。

教学延伸:1.可以通过使用其他测量工具,如千分尺等来扩展学生的测量能力。

一年级数学教案《估一估,量一量》

一年级数学教案《估一估,量一量》

一年级数学教案《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就要大家一起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看看谁不但学得好,还能解决实际问题。

大家高兴吗?
二、测量活动
1、估测黑板
师:请同学们估计一下教室前面的黑板大约长几米?
学生估计交流。

师:大家可以组成小组来黑板前进行测量
学生测量。

2、试一试。

讲桌的高、板报的长、门的高度。

师:同学们在小组内活动时,先在小组内对这些物体进行估测,然后再进行测量,交流后一起填在书上。

3.小组交流各自的测量结果。

4.同桌合作量自己的身高和步长。

同桌交流测量结果。

师:如果没有卷尺,怎么办?
学生交流自己的办法。

5.观察插图。

讨论:门有多高?淘气和机灵狗呢?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练一练
同桌合作量一量自己的腰围、头围分别是多少?四、布置作业。

《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

《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

《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对自己周围熟悉的事物的测量,加深对米、厘米的认识,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

2、锻炼学生的估测能力,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通过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培养发展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估测的能力,尽量让估测值接近测量值。

教学用具皮尺、卷尺、直尺、实物投影、汇报条。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表示长度的单位有米和厘米,他们用字母表示分别是什么呢?谁能给大家说说我们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你能举例来说吗?(学生说,师板书)你们说得真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一起测量物体,我们比赛看谁用的单位最准确!你们准备好了吗?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我们这节课所要用到的工具,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组的测量工具有什么?你能再接着简单说说这件工具我们怎么用吗?小组活动:认识一下你们小组的测量工具活动(二)在我们的教室前方有一大块儿黑板,你能估计一下他有多长吗?(指名让学生估计)到底你们谁估计的和这块儿黑板的实际长度接近呢?我们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来帮我们量一量。

要求:测量小组的同学尽量要测量准确,其他的同学帮忙出谋划策。

老师指点:当黑板的长度不是整米数时,不足1米的部分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师生共同合作,得出测量结果。

活动(三)同学们,你们会量了吗?谁能提醒一下大家在我们测量的过程当中,如果碰到不足1米的时候怎么办?小组活动: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商量选出1~2个想测量的物体,先估一估再进行实际测量,要求每个同学都要进行估计,最后把估测的结果和实际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小组汇报测量结果。

活动(四)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吗?有的同学知道,有的同学直摇头,那就赶快让我们一起来量一量吧!要求:四人一小组,两名同学合用一把尺子给一名同学进行测量,第四位同学负责监督、检查。

202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估一估量一量教案经典范文大全

202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估一估量一量教案经典范文大全

202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估一估量一量教案经典范文大全一、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能初步进行长度的估测。

培养学生使用测量工具(如卷尺、刻度尺)进行实际测量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基本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概念。

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长度的估测和精确测量。

难点:如何准确地进行长度的估测和测量。

理解估测与精确测量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身高、物品长度等)引入长度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展示不同长度的物品,让学生初步感知长度差异。

认知学习教授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定义,展示标准长度单位工具。

引导学生理解“估测”的概念,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学习如何大致估计物品的长度。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使用卷尺、刻度尺等工具进行实际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开展估测游戏,让学生估测教室内物品的长度,并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对比。

知识巩固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如填写物品长度、比较长度等,加强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记忆。

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桌子、椅子的长度等。

课堂总结回顾所学长度单位及测量方法,强调估测与精确测量的区别和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实践,提高自己的估测和测量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展示等方式使学生直观感受长度的概念。

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利用游戏化学习,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在课堂上进行实时测量练习,如测量书本、铅笔等物品的长度。

开展估测游戏,比较学生的估测结果与实际测量值的差距。

作业布置: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测量家具、玩具等物品的长度,并记录结果。

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会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意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增强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难点:1、通过引导学生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再动手实际量一量,进一步学会使用测2、量工具和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从而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激疑1、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① 长度单位:米(m)、厘米(㎝)② 1米=100厘米 1m=100㎝2、今天,米和厘米又来找我们做朋友,想了解同学们对它们俩掌握和应用的情况,看你能不能正确的应用米和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身边的物体。

比如说:黑板的长、桌子的高等二、互动解疑1、黑板的长是多少?①估一估2米、3米、5米……②量一量,谁估计得更准确③分组测量,汇报结果2、说一说是怎样测量的。

3、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测量时尺子不够长,量完一次就做一个句号,数数量了几次,还剩多少,最后得出结果。

三、启思导疑1、量自己的身高、步长①先估计,然后同桌合作量一量。

②交流讨论2、完成试一试①先估测②再量一量③最后填出具体的数值。

四、实践应用1、在○里填上“<”、“>”或“=”。

①25厘米○ 2米②100厘米○1米③51厘米○49厘米④98厘米○89厘米⑤1厘米○1米⑥10厘米○1米⑦33厘米○3米⑧6米○600厘米2、填一填。

①1米=()厘米②12米+7米=()米③13厘米+8厘米=()厘米④2米+45厘米=()米()厘米⑤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

《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

《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

《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培养估测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练习、讨论,使学生会使用一定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头脑中建立较为准确的长度概念。

3.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究学习的环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受到锻炼,增强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4.在各种游戏中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练习、讨论,使学生会使用一定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头脑中建立较为准确的长度概念。

教学准备:尺教学过程:(一)活动一:创设情境,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师:今天,我们到学校新建的这个多媒体教室来上课,你感觉怎么样呀?师:这里的课桌、黑板、讲台的长、宽、高都和我们教室里的不一样,那么,它们到底有多长、多宽、多高呢?谁愿意来估计一下?师:那我们就来量一量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你们可以测量这个教室里的任何一样东西。

先在小组内讨论决定你们组要测量什么,再估计一下有多长,然后说说准备怎么测量,最后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分头测量。

)师:现在,到了交流汇报的时间了,哪个小组的代表先说?师:有没有哪个组测量的也是黑板?和他们组测量的结果一样吗?师:能告诉我,这个一米三应该怎么写吗?能让我看看你们是怎么记录的吗?(投影仪展示学生练习本上记录的结果:1m3cm,1m30cm,1、3m。

)师:还有没有哪个组测量的也是课桌的长?师:来,把你们组记录的结果也展示出来好吗?(用投影仪展示与上组不同的记录方法:130cm,1米3。

)师:有这么多种记录的方法,谁能简单评价一下吗?师:其实,在这几种表示方法中,除了1m3cm是不正确的,其他的几种表示方法都是可以的,在使用的时候你可以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时尺子不够长,量完一次就做一个句号,数数量了几次,还剩多少,最后得出结果。
三、启思导疑
1.量自己的身高、步长
①先估计,然后同桌合作量一量。
②交流讨论
2.完成试一试
①先估测
②再量一量
③最后填出具体的数值。
四、实践应用
1.在○里填上“<”、“>”或“=”。
①25厘米○2米②100厘米○1米
③51厘米○49厘米④98厘米○89厘米
②再来走一走,看这10米你大约需要多少步?看着这么长的距离,请你估计一下,需要多少个同学手拉手才够10米?谁想来试一试?
③通过这些活动,使你想到了什么?你会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正确的估计吗?
5.介绍人体各部分长度关系小常识。
四、练习。
1.P18第2题。
(1)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2)请学生估计一下小明和机灵狗分别有多高,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师:再来走一走,看这10米你大约需要多少步?看着这么长的距离,请你估计一下,需要多少个同学手拉手才够10米?谁想来试一试?
师:通过这些活动,使你想到了什么?你会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正确的估计吗?
师:你们说得真是太好了,知识和能力就是这样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练习积累起来的。希望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多做练习,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学生分头测量。)
师:现在,到了交流汇报的时间了,哪个小组的代表先说?
师:有没有哪个组测量的也是黑板?和他们组测量的结果一样吗?
师:能告诉我,这个一米三应该怎么写吗?能让我看看你们是怎么记录的吗?
(投影仪展示学生练习本上记录的结果:1m3cm,1m30cm,1.3m。)
师:还有没有哪个组测量的也是课桌的长?
1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伸开两臂比一比。
(学生站起来比划,教师拿着米尺到学生中巡视,发现误差大的进行纠正。)
二、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
1.想不想知道我们每天使用的课桌有多高?
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你们的桌子大约有多长?把估计的结果告诉同桌,然后你们俩一起量一量,看谁估得准?(学生活动)
2.活动结束后,请学生汇报估计和测量的结果。
3.增强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引导学生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再动手实际量一量,进一步学会使用测
2.量工具和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从而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激疑
1.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①长度单位:米(m)、厘米(㎝)
②1米=100厘米1m=100㎝
3.请估计准确的同学把估计的方法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汇报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估计的方法进行评价)
4.你们测量的课桌的高度是多少?
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5.活动后集体汇报。
(对于测量同样物体长度的小组进行比较,检验测量是否准确。)
三、寻找并使用自身的测量工具。
同学们,其实我们身上也有很多尺子,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吗?
师:现在我来布置任务,请你量出自己的身高、步长和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可以自己量,也可以找同学合作。
(学生自己量或互相合作,并将量的结果填在书上。)
师:测量好了吗?下面我们就来试验一下看你们的尺子管不管用。我请我们班的2位同学到前面来,请你估计他们的身高。
(2名学生同时、头围吗?
2.通过练习、讨论,使学生会使用一定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头脑中建立较为准确的长度概念。
3.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究学习的环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受到锻炼,增强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4.在各种游戏中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练习、讨论,使学生会使用一定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头脑中建立较为准确的长度概念。
先估计再测量
不够整米,剩余部分用厘米做单位。
⑤1厘米○1米⑥10厘米○1米
⑦33厘米○3米⑧6米○600厘米
2.填一填。
①1米=()厘米②12米+7米=()米
③13厘米+8厘米=()厘米
④2米+45厘米=()米()厘米
⑤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
⑥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
五、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估一估量一量
(2)再估计一下这2位同学的腰围、头围是多少。
①知道什么是腰围、头围吗?
②请估计一下两位同学的腰围和头围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
③现在我想知道这两位同学的腰围和头围的准确长度,要怎么测量呢?谁有比较好的方法?
(3)利用步长进行估计活动。
①你知道了自己的步长,请你以这条线为起点,估计一下10米大约到哪里,自己做一个记号。
师:来,把你们组记录的结果也展示出来好吗?
(用投影仪展示与上组不同的记录方法:130cm,1米3。)
师:有这么多种记录的方法,谁能简单评价一下吗?
师:其实,在这几种表示方法中,除了1m3cm是不正确的,其他的几种表示方法都是可以的,在使用的时候你可以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选择。
师:那我们一起再来测量一次,看这扇门究竟是多高!谁能出个主意,怎样才能看清多出来的是多少厘米?我们应该怎么测量?
师:你能以自己身上的尺子为标准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进行比较,说得挺有道理的,我感觉你估计得应该是比较准确的。现在我想知道你们的腰围和头围的准确长度,要怎么测量呢?谁有比较好的方法?
(学生测量。)
师:你们测量的结果和你们刚才估计的结果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师:看来,我们身上的这些尺子还真管用。我们再来试一次。你知道了自己的步长,请你以这条线为起点,估计一下10米大约到哪里,自己做一个记号。
1.请同学们测量一下自己的身高。
(1)身高是指什么?(从脚底到头顶的高度)
(2)先估计,再测量。可以自己测量,也可以同桌合作。
(3)说说测量的方法。
2.测量自己的步长。
(1)步长是指什么?(脚尖到脚尖或脚后跟到脚后跟的距离。)
强调:步长是平时走一步的长度,不要刻意迈大步。
(2)先估计一步有多长,再测量。可以小组合作。
2.今天,米和厘米又来找我们做朋友,想了解同学们对它们俩掌握和应用的情况,看你能不能正确的应用米和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身边的物体。比如说:黑板的长、桌子的高等
二、互动解疑
1.黑板的长是多少?
①估一估
2米、3米、5米……
②量一量,谁估计得更准确
③分组测量,汇报结果
2.说一说是怎样测量的。
3.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创设情境,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
师:今天,我们到学校新建的这个多媒体教室来上课,你感觉怎么样呀?
师:这里的课桌、黑板、讲台的长、宽、高都和我们教室里的不一样,那么,它们到底有多长、多宽、多高呢?谁愿意来估计一下?
师:那我们就来量一量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你们可以测量这个教室里的任何一样东西。先在小组内讨论决定你们组要测量什么,再估计一下有多长,然后说说准备怎么测量,最后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教学教案模板三篇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对自己周围熟悉的事物的测量,加深对“米”、“厘米”的认识。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教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教学教案模板一
教学目标:
1.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进一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的空间观念,学会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培养估测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二:寻找并使用自身的测量工具
师:当你需要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的时候,你的身边没有现成的测量工具,你准备怎么办呢?你知不知道在你的身上也藏有许多这样的工具呢?它们虽然没有尺子测量得准确,但是在很多时候也能帮我们的忙呢!
师:你身上还有别的尺子吗?刚才那个同学把妈妈的身高作为标准来判断老师的身高,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其实,你自己的身高也是一个很好的尺子呀!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吗?
(3)谁估计的最准,请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方法。
(4)你是怎样测量的?
3.测量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
4.利用身体上的尺子进行估计活动。
刚才同学们量出自己的身高、步长和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其实这都是很好的尺子。下面老师要检验一下你的尺子管不管用。
(1)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请同学估计他的身高,并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3)引导学生注意记录的方法。
2.P19第3题。
(1)看图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教学教案模板三
教学目标:
1.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会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意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师生一起测量。)
师:看来,你们估计得还比较准确,这扇门的高度是2m10cm。那我站在门的旁边,请你们估计一下我有多高呢?
师:你真善于观察,连我刚才测量的动作你都没有放过。
师:比较是估测时常用的一种方法,你以妈妈的身高为标准来判断老师的身高,也是一种好办法。
师:刚才,我们在测量的时候,大家使用了米尺、软尺、小尺子等测量工具,它们能帮助我们迅速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
(三)活动三:练习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有关这方面的小练习。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9页,看第3题,你能看懂吗?谁能说说看?
师:那就自己完成吧!
(学生独立完成。)
(四)活动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简单的估测和测量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教学教案模板二
一、复习引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1厘米有多长呢?请你用手比一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