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
摘要:昆虫生长调节剂是通过干扰昆虫正常生长发育,致使昆虫个体活动能力下降或死亡,从而导致种群灭绝的一类特异性杀虫剂。本文综合介绍昆虫生长调节剂的发展概况,详述保幼激素类似物、蜕皮激素类似物、几丁质合成抑制种类及其开发应用研究情况,并对其毒理作用机制进行了论述,目前研究表明该类药剂对害虫具高效,对环境污染小,保护害虫天敌,具有明显的选择活性。昆虫生长调节剂虽然发展缓慢,但是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昆虫生长调节剂;毒理机制;研究应用
1.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发展概况
昆虫生长调节剂(Insect Growth Regulators)是通过抑制昆虫生理发育,如抑制蜕皮、抑制新表皮形成、抑制取食等导致害虫死亡的一类药剂。1967年威廉姆斯提出以保幼激素(JH)及蜕皮激素(MH)为主的昆虫生长调节剂作为第三代杀虫剂。1985年赵善欢认为昆虫生长调节剂应包括保幼激素(JH)、蜕皮激素(MH)及其类似物、抗保幼激素(JH)、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植物源次生物的拒食剂、昆虫源信息素、引诱剂等干扰害虫行为及抑制生长发育特异性作用的缓效型“软农药”,从而拓宽了昆虫生长调节剂的范畴。由于应用此类药剂有利于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符合人们保护生态要求,曾一度广泛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进行开发研究。后因第二代有机合成杀虫剂(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能高效、经济地防治害虫,致使昆虫生长调节剂步入低谷。但随着“农药万能论”思潮的蔓延,“3R”不断加剧,人们对农药的概念又从“杀生物剂”转向寻找“生物合理农药”或“环保和谐农药”的新型杀虫剂,昆虫生长调节剂重新得到重视。由于其作用机理不同于以往作用于神经系统的传统杀虫剂,毒性低、污染少、对天敌和有益生物影响小,有助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有利于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有益于人类健康,因此被誉为“第三代农药”、“二十一世纪的农药”、“非杀生性杀虫剂”、“生物调节剂” ,“特异性昆虫控制剂”,由于它们符合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总目标,迎合各国政府和各阶层人民所关注的农药污染的解决途径这一热点,成为全球农药研究与开发的一个重点领域。
2.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开发应用
根据其作用方式以及化学结构主要分为保幼激素类似物、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和蜕皮激素类似物等(白小军等,2006)。
2.1 保幼激素类似物
保幼激素类似物是指以昆虫体内保幼激素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具有保幼激素活性的化合物。这类化合物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及蜕皮类活性物质相比较,对昆虫显示药剂活性的生理期更短。因此,要获得最佳杀虫效果必须选择最佳施药时期。因而在昆虫生长调节剂中,该类化合物的商品化品种较少。目前能够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卫生害虫防治的主要产品有:
(1)吡丙醚(pyriproxyfen),属苯醚类化合物,能抑制幼虫的发育,在我国登记的有日本住友公司生产的灭幼宝(Sumilarv)0.5%颗粒剂,用于防治蚊、蝇、蜚蠊等卫生害虫,对蜚蠊有特效。据报道吡丙醚对同翅目、缨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害虫均有高效,用量少,持效期长,对作物环境安全。
(2)双氧威(fenoxycarb),又名苯氧威,属氨基甲酸酯类,但具有保幼激素类似物的活性,能抑制卵的发育、幼虫的蜕皮和成虫的羽化,可有效地防治果树上的木虱、蚧虫和多种鳞翅目害虫,5~10mg/kg可用于防治仓储害虫和卫生害虫。
(3)哒幼酮(NC-170)属哒嗪酮类化合物,是日产化学公司开发的新型保幼激素类似物,能抑制胚胎发生,抑制昆虫的发育、变态,尤其对叶蝉和飞虱具有高选择性,用于防治水稻主要害虫黑尾叶蝉和褐飞虱,有效成分50mg/L,其活性可维持40天。
2.2 蜕皮激素类似物
蜕皮激素是昆虫前胸腺分泌的调控昆虫蜕皮和变态的一种物质,(刘永杰等,2007)。多年来发现了数以百计的植物性蜕皮甾酮,但这些化合物对害虫的控制作用有限(Dinan et al. ,1997)。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由昆虫体内分离出了蜕皮激素类似物,可以鉴定结构的有15种以上。由于其成分复杂,难以合成,因此研究进展较缓慢,主要产品有:
(1)抑食肼(RH-5849),国产商品名称为虫死净,由罗门哈斯公司开发,为20%可湿性粉剂,可通过根系内吸杀虫,对鳞翅目及某些同翅目和双翅目害虫有高效,如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粘虫、马铃薯甲虫、苹果蠹蛾、舞毒蛾、卷叶蛾等,750~1500倍液喷洒,可迅速降低幼虫和成虫取食能力,能使昆虫发生异常的早蜕皮而死亡,并能抑制产卵,但幼虫死亡速度慢,应提前用药。
(2)虫酰肼(tebufenozide),罗门哈斯公司商品名米满(Mimic),已在我国登记。该药能够干扰昆虫的正常生长发育,20%悬浮剂1000倍液可用于防治我国南方甘蓝上抗药性极强的甜菜夜蛾,此外可用于防治苹果卷叶蛾(2000~5000倍液)、松毛虫(24%悬浮剂2000~4000倍液)。
此类制剂开发中的还有活性更高、选择性更好、安全性更大的RH-0345 , RH-2485等品种。
2.3 几丁质合成抑制剂
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简称几丁质抑制剂,它能够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酶的活性,抑制几丁质合成,即阻碍新表皮的形成,从而使昆虫的蜕皮、化蛹受阻,活动减缓,取食减少,直到死亡。目前,形成或开发中的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商品制剂约20种以上,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以下几类:
2.3.1 三嗪(嘧啶)胺类:
灭蝇胺( cyromazine )由瑞士汽巴嘉基公司开发的,它是一种新型的1,3,5-三嗪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对蝇类幼虫有特效,可诱使幼虫和蛹在形态上发生畸形变异,对害虫具触杀、胃毒及内吸渗透作用,可用于防治蔬菜及卫生上的双翅目害虫。
2.3.2 噻二嗪类:
噻嗪酮( buprofezin )是开发最为成功的,由日本特殊农药公司开发又名灭幼酮、优乐得,其结构与苯甲酞基脲类不同,但作用机制类似,同样是抑制几丁质的合成。它对同翅目的飞虱、蚜虫、粉虱以及介壳虫防治效果较好,具有内渗作用。
2.3.3 苯甲酰脲类:
该类化合物具有抗蜕皮激素的生物活性,能抑制昆虫表皮几丁质合成酶和尿核苷辅酶的活化率,抑制N-乙酞基氨基葡萄糖在几丁质中结合,能影响卵的呼吸代谢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DNA和蛋白质代谢,使卵内幼虫缺乏几丁质而不能孵化或孵化后随即死亡;在幼虫期施用,使害虫新表皮形成受阻,延缓发育,或缺乏硬度,不能正常蜕皮而导致死亡或成畸形蛹死亡。它们是几丁质抑制剂中发展最早、成熟品种最多的一类药剂,已商品化生产实际应用的主要种类有:
(1)除虫脲(diflubenzuron)。别名:灭幼脲一号、敌灭灵、氟脲杀、二氟脲。国产品为20%悬浮剂,用于防治菜青虫(3000倍液)、粘虫(7000倍液)、柑桔潜叶蛾(2000倍液)、松毛虫(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