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达》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蝙蝠和雷达》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华龙区实验小学的滑玉民,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蝙蝠和雷达》。
一、说教材:
《蝙蝠和雷达》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文中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能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本课我设计两个课时,第二课时我要指导学生写字,仿写课文,今天我来详细说一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情趣盎然的情节、生动活泼的语言,在阅读中增长科学知识,培植科学兴趣和科技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蝙蝠一词,正确认读新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科学家做试验的初衷及经过。
教学难点:
让学生弄清楚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为飞机导航的。
三、说教法
教为学服务,在本课的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减缓学生掌握本文科学知识的坡度,我运用自读自悟,探究合作,图文再现,表演展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阅读实践中思考,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说学法
对于科学知识掌握还不多的小学生来说,在理解抽象的原理讲述上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教为学服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不越俎代庖,放手让学生运用读读、问问、议议、演演等学习方法。这样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提高自学能力。
五、说教学流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设计了以下八个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疑问是最好的老师,产生疑问才能促使学生更加自主地去学习。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学生汇报对他们的了解,师顺势导入课题,让学生说说对他们的了解,说完后追问学生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而雷达是人类发明的探测仪器,那课题用“和”字把它们连起来,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将学生的学习思维置于一定的情景中,学生乐于参与、兴趣浓厚板书课题,指导蝙蝠的书写,齐读课题。
二熟读课文,了解大意
1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生词预习情况,自读,指读,齐读,师正字音。
3指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句话直接表明蝙蝠和雷达有联系,生读师正字音,指出“系”“模”两个多音字,并组词。通过自读,检查预习,指读课文,教师及时正音,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结构,为精读打下基础。
4谁找出了那句直接表明蝙蝠和雷达有联系的句子。
生汇报师出示:齐读这个句子。
三走进课文,认识蝙蝠
要想知道他们之间有什么密切联系,我们就来认识认识蝙蝠。出示:第三自然段的前两句话,
指读,
引导学生感知蝙蝠的飞行技术一流。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顺势指出关联词,即使……也……
用即使……也……说一句话。生说师纠正。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生提出:为什么蝙蝠能飞行的这么好呢?是不是它的眼睛特别敏锐?
出示整个第三小节,生齐读,从读到疑,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小组合作,了解三次试验
1引导学生自学4.5.6小节,完成表格,能清楚三次试验的经过,结果和证明。本环节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堂环节中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这个“动”不是教师单方面“动”,而是一种“互动”,既有教师的“动”,更有学生的“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教育资源之间一种互动,针对这一教学环节采取以下策略。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教师除做相应的启发、引导、点拨与帮助外,还调整、改变教学行为和策略,转变角色。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传递者,而是在课课堂中给学生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如:在教学《蝙蝠与雷达》中第5、6、7自然段时,我们采取读书、讨论、填写报告、展示、、、、、、给学生自由发言、充分交流的机会。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
2生汇报,引导出示第六小节。齐读。
五,揭示蝙蝠夜间飞行的原理。
出示: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句子的不同,并谈看法。引出第七小节,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呢?请同学们从第七小节寻找答案。
生读并思考。指生汇报,至少2到3人。适时教师画出蝙蝠探路的示意图。这是本课重点,我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学生乐于参与兴趣浓厚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对照屏幕进行复述,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都能说充分。既注重了面向全体学生,又注意了说的层次性,帮助学生积累课文语言。
3学生以蝙蝠的口吻自述(先自己练习,再找2名学生上讲台)此时教师的评价语言一定要及时有效。3为了巩固重点,同时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让学生以蝙蝠的口吻自述,这样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环节化枯燥无味的文字为生动形象的语言,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六揭示蝙蝠和雷达的联系
引导学生默读最后一段,我们了解了蝙蝠飞行的秘密,那科学家又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为飞机导航的呢?
生默读最后一段,汇报。引导画出示意图。指一个学生上讲台画。对比两副图,出示课后填空题。生汇报。齐读最后一段。
七拓展
1新课标指出要注意课内和课外的联系,学完课文后,.出示由蝙蝠回声定位原理的其他发明,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出示:人们从()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用它来()
指2到3名学生回答。在课文的拓展中,我也不放弃这个培养学生能力的好机会。我引导学生从科学家在蝙蝠夜间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雷达这一件事例中思考,让学生从生活中举出利用仿生学原理发明事物的例子,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最后,我根据同学们所举出的例子,从中渗透德育教育:平时我们只有细心观察我们的生活,才会提出问题,有所发现。
2 阅读课后的资料袋,谈收获.
八总结
科学的征途是无止境的,大自然就是我们人类的老师,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个勤于思考的大脑,也一定能成为像斯兰瑞尼那样伟大的科学家,为人类的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滑老师期待同学们未来的精彩。
说板书
我根据本课要解决的重难点设计了演示图的板书,第一部分板书用有关文字和线条表明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模仿老师的第一部分板书,用相似的有关文字和线条表明飞机夜飞的道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部分板书。(略)整个板书,是师生共同完成的。这样,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凝成了一个新的有机整体。
曾有人说,语文课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的确,课堂教学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永远都是一个新的课题,永远充满着挑战,以上是我一点浅薄的见解,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