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分)rtpcr原理和实验步骤
RT-PCR实验原理与步骤

RT-PCR实验原理与步骤【实验原理】RT-PCR 是以RNA 为模板经逆转录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RT)产生cDNA第一链,再以cDNA 为模板进行PCR 扩增以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
【实验仪器】1. 恒温金属浴2. PCR 扩增仪【试剂及配制】RNA PCR Kit (AMV) Ver 3.0试剂包括:1. AMV 反转录酶XL (5 U/ul)2. 10×反转录反应缓冲液3. RNAase 抑制剂(40 U/ul)4. 随机引物9 mers (50 pmol/ul)5. RNAase Free dH2O6. TaKaRa Ex TaqTM HS (5 U/ul)7. 5×PCR 反应缓冲液8. dNTP Mixture (各10 mM)【实验步骤】1. 反转录反应1)按下列组成配制反转录反应液MgCl2 2ul2. PCR 反应1)按下列组成配制PCR 反应液2)把此反应液加入到第一阶段反转录结束后的PCR 反应管中,轻轻混匀;3)按以下条件进行PCR 反应:94 ℃ 2 min,94℃ 30 sec、55 ℃ 30 sec、72℃ 4 min、30 cycles,72℃ 5 min。
4)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
【注意事项】1. PCR 条件设定退火温度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提高或降低(50℃~60℃)。
延伸时间因目的序列长度不同而不同。
cDNA 量较少时,循环次数可增加为40~50 次。
2. 当同时需要进行数次反应时,应先配制各种试剂的混合液(MasterMix),然后再分装到每个反应管中。
3. 使用酶类时,应轻轻混匀,避免起泡;分取前要小心地离心搜集到反应管底部;由于酶保存液中含有50%的甘油,粘度高,分取时应慢慢吸取。
4. 酶制品应在实验前才从-20℃中取出,使用后也应立即放回-20℃中保存。
5. 分装试剂时务必使用新的Tip 头,防止样品间污染。
rt pcr原理

rt pcr原理RT-PCR原理RT-PC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和医学诊断领域的实验技术,其全称为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本文将详细介绍RT-PCR的原理。
一、反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1. 反转录的概念反转录是指将RNA模板上的信息逆向转录成为DNA序列。
在RT-PCR中,反转录是制备cDNA(complementary DNA)模板的关键步骤。
cDNA是由RNA模板逆向合成的双链DNA,它可以作为PCR 扩增的模板。
2. 反转录过程反转录过程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RNA逆向转录、RNA降解、cDNA 合成。
首先,需要使用反转录酶将RNA模板逆向转录为单链cDNA;然后通过碱基切除和填充,将单链cDNA变为双链cDNA;最后使用RNase H或其他酶降解RNA模板,得到纯净的cDNA。
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1. PCR的概念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体外扩增核酸序列的技术。
它可以在短时间内从微量样品中扩增出大量特定的DNA序列。
2. PCR过程PCR过程由三个主要步骤组成:变性、退火、延伸。
首先,将DNA 双链分离为两条单链,即变性;然后引入引物(primers),使其与目标序列的两端互相补合,形成一个模板-引物复合体;最后,使用DNA聚合酶在引物的作用下延伸新链。
三、RT-PCR原理1. RT-PCR的概念RT-PCR是一种结合反转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方法,用于从RNA模板中扩增特定的DNA序列。
它可以将RNA转录为cDNA,并通过PCR扩增cDNA。
2. RT-PCR过程RT-PCR过程由四个主要步骤组成:反转录、初步扩增、二次扩增、检测。
首先进行反转录反应,将RNA逆向转录为cDNA;然后进行初步扩增,使用特定引物扩增目标序列;接着进行二次扩增,使用内部引物对初步扩增产物进行进一步扩增;最后进行检测,确定是否存在目标序列。
简述RT-PCR的原理及应用

简述RT-PCR的原理及应用1. RT-PCR的原理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一种将RNA转录成DNA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的技术。
它结合了逆转录反应(RT)和PCR技术,能够从RNA分子中扩增出目标序列的DNA片段。
RT-PCR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逆转录反应:在逆转录酶(RT酶)的作用下,将RNA模板反转录成单链cDNA(互补DNA)。
- 第一链合成:通过加入一条适配器序列,形成一条新的DNA链,并使其保持单链状态。
- 第二链合成:加入第二个引物,依靠DNA聚合酶进行DNA链的合成。
此时,所得到的双链cDNA与原始RNA分子完全互补。
这样,通过逆转录和扩增两个步骤,我们可以从RNA模板中获得目标序列的DNA片断。
接下来,这些DNA片段可以通过PCR技术进一步扩增,以获取更多目标DNA。
2. RT-PCR的应用RT-PCR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基因表达分析RT-PCR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分析领域,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快速性使其成为研究基因表达的重要工具。
通过从细胞中提取RNA,然后经过逆转录反应合成cDNA,最后通过扩增PCR得到目标基因的片段,可以定量分析目标基因在不同条件或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2.2 病毒检测与诊断RT-PCR技术在病毒检测和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病毒RNA是RT-PCR的理想模板,通过逆转录和扩增,可以检测病毒的存在和数量。
例如,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RT-PCR被广泛用于检测冠状病毒的RNA,以诊断感染者和筛查潜在的传播者。
2.3 遗传疾病筛查RT-PCR也被广泛用于遗传疾病的筛查,特别是单基因遗传病的检测。
通过RT-PCR扩增目标基因的DNA片段,可以鉴定致病基因的突变。
这对于帮助家族中可能患有遗传病的个体进行早期诊断和咨询是非常重要的。
RTpcr技术的原理

RTpcr技术的原理RTpcr技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是一种基于聚合酶链反应(PCR)原理和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的技术。
逆转录是一种生物学过程,它将RNA转录成相应的DNA。
这项技术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特别用于病原体检测、基因表达研究和疾病诊断。
1. RTpcr技术的基本原理RTpcr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先利用逆转录酶将目标RNA转录成cDNA(亦称为反转录,即逆转录),然后以c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
整个过程分为两个关键步骤:逆转录和PCR反应。
2. 逆转录过程逆转录过程是RTpcr技术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将RNA转录成cDNA。
逆转录酶是这一步的关键酶类,它能够将RNA作为模板,并合成相应的cDNA。
常用的逆转录酶有AMV逆转录酶、M-MuLV逆转录酶和Tth逆转录酶等。
逆转录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逆转录酶结合到引物上,在低温下发生结合反应,形成逆转录酶-引物复合物。
2.然后,复合物结合到RNA模板上,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逆转录酶开始合成新的cDNA链。
3.在合成过程中,逆转录酶通过酶的核酸酶活性,将RNA模板逐渐降解,最终产生单链cDNA。
4.最后,通过加热反应停止并灭活逆转录酶。
3. PCR反应过程PCR反应是RTpcr技术的第二步,其目的是扩增cDNA。
PCR反应是通过三步循环反应不断倍增DNA,使其产生指数级的增加。
PCR反应包括以下步骤:1.Denaturation(变性):将PCR反应体系加热至95℃,使DNA双链解开为两根单链。
2.Annealing(退火):将反应体系降温至适合引物结合的温度,引物与目标序列互补结合。
3.Extension(延伸):将反应体系温度升高至逆转录酶的最适温度,逆转录酶开始在引物的引导下合成新的DNA链。
以上三个步骤循环进行,每个循环使DNA序列倍增一倍。
通过适当的循环次数,可以将最初微小的DNA片段扩增至足够数量。
rtpcr步骤及原理

rtpcr步骤及原理RTPCR步骤及原理摘要: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定量检测RNA或DNA中特定序列的数量。
本文将介绍RTPCR的步骤和原理,包括反转录、PCR扩增和结果分析等方面。
同时也会讨论RTPCR的优点、限制和在科研和临床中的应用。
引言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准确测定RNA或DNA中特定基因或序列的表达水平或存在数量是非常重要的。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技术,能够对目标序列进行定量和扩增。
一、反转录反转录是RTPCR的第一步,也是从RNA到cDNA的转录过程。
这一步骤利用反转录酶将RNA模板转录成互补的cDNA。
反转录的关键是一条RNA模板和逆转录酶的结合,逆转录酶能够将RNA依据其互补碱基配对的原则合成cDNA。
反转录需要一些关键的试剂,如RNA模板、逆转录酶、引物和dNTPs等。
RNA模板是目标序列的来源,逆转录酶则是反转录的关键酶。
引物是用于使逆转录酶能够开始合成cDNA运输链的小片段,而dNTPs则是逆转录酶用来合成cDNA的原料。
二、PCR扩增PCR扩增是RTPCR的第二步,也是从cDNA扩增目标序列的过程。
PCR扩增是利用聚合酶将靶DNA序列经过多次循环扩增成数量可检测的水平。
PCR扩增需要两个引物,一个用于标记出序列的起始点,一个用于标记出序列的终止点。
PCR扩增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循环反应来不断扩增目标序列。
每个循环有三个关键步骤:变性、退火和延伸。
变性是通过高温来使DNA 的两个链分离,退火是通过低温使引物与靶序列结合,延伸则是通过温度合适的聚合酶来合成新的DNA链。
三、结果分析RTPCR的结果分析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最常见的是凝胶电泳和实时定量PCR。
凝胶电泳是一种常见的分离DNA片段的方法,可以将PCR扩增的产物根据大小分离成不同的带状,在凝胶上的迁移速率还可以推测出片段的大小,并对扩增的特定基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rtpcr的原理实验步骤及应用

RTPCR的原理实验步骤及应用概述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RT-PCR),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用于检测和定量分析RNA分子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
本文将介绍RT-PCR的原理、实验步骤及应用。
原理RTPCR利用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简称RT)将RNA模板逆转录为cDNA(complementary DNA),然后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对cDNA进行扩增,最终得到大量的目标DNA片段。
RT-PCR的基本原理如下:1.逆转录:反转录酶RT利用RNA模板合成与之互补的cDNA。
在逆转录过程中,需要引入一条逆转录引物(反向互补RNA链)作为反转录的起始点。
2.PCR扩增:将逆转录合成的cDNA作为模板,引入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反应进行DNA扩增。
PCR反应分为三个步骤:变性、退火和扩增。
3.变性:将反应温度升高至95°C,使DNA双链变性为两条单链。
4.退火:将反应温度降低至特异性引物的退火温度,使引物与模板序列互相结合。
5.扩增:将反应温度升高至适合DNA聚合酶的活性温度,使DNA聚合酶逆反应合成DNA。
通过多轮的PCR反应,可以扩增出大量的目标DNA片段,其数量呈指数级增长。
实验步骤1. 样品处理首先需要从待检测的样品中提取总RNA,常用的提取方法有酚氯仿法和柱式纯化法。
提取得到的总RNA需要通过比色法或者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确保样品的质量和浓度。
2. 逆转录反应逆转录反应是将RNA模板转录为cDNA的过程。
需要准备逆转录试剂盒,主要包括逆转录酶、随机引物、dNTPs(脱氧核苷酸三磷酸盐)和逆转录缓冲液。
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配方,将总RNA与逆转录试剂混合,进行逆转录反应。
反应结束后,需要进行热灭活,以停止反应。
RT-PCR实验方法简介-PCR

RT-PCR实验方法简介RT-PCR定义:是指对组织或细胞的总RNA进行抽提,把RNA反转录为cDNA,然后设计目的基因引物进行PCR,琼脂糖电泳并数码拍照,分析电泳条带灰度值,判断目的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相对量的变化。
RT-PCR流程简介一、抽提RNA:1、防止RNA酶污染180℃的高温下干烤6hr以上;0.1% DEPC水浸泡或用氯仿冲洗;去污剂洗涤,双蒸水冲洗;溶液皆用0.1% DEPC水配置,试剂应为新开封或RNA专用;操作人员戴手套;器械专用。
2、材料的准备组织及细胞最好为新鲜的,或者在-70℃条件下保存半年以下;尽量避免材料的冻融。
3、确认RNA的质量检测RNA溶液的吸光度:OD260/OD280=1.8-2.0RNA的电泳图谱:28S和18S条带明亮、清晰、指条带边缘清晰,并且28S的亮度在18S条带的两倍以上。
二、反转录:单管一步法:反转录和PCR反应在一个管子中完成,得到的全部cDNA产物都一起经PCR 扩增,灵敏度更高,但是容易相互干扰。
两步法:反转录和P CR分开做,PCR取反转录反应产物的1/10进行,更为灵活而且严谨,但是灵敏度不如前者高。
三、PCR:1、参照基因PCR参照基因一般选择看家基因(长表达、高表达量的基因),常用18S、β-actin、bubulin、GAPDH,其中ACTIN最为普遍;参照基因与目的基因在同一个管子内进行PCR反应的情况下,称之为内参;参照基因与目的基因在不同管子内反应成为外参;由于内参可能与目的基因竞争模板及酶,或造成其它干扰,外参的应用较为普遍。
2、目的基因PCR典型的引物18到24个核苷长,引物需要足够长,保证序列独特性,并降低序列存在于非目的序列位点的可能性。
RT-PCR实例:1、实验材料:拟南芥野生型Ws及突变体m1、m2花序2、实验目的:分析m1、m2与野生型花序中G1基因的表达的差异3、实验步骤:设计ACTIN及G1基因的引物;分别抽取野生型Ws及突变体m 1、m2花序RNA,DNase I处理,以尽量去除基因组DNA;电泳检测,估计R NA总量;取1ug左右的RNA进行反转录;取反转录好的cDNA总量的1/10(10ul反转录体积则取1ul),稀释10倍(稀释至10ul),取1/10(1ul)为模板,用ACTIN引物、普通PCR体系、20-2 5个循环、以基因组DNA为对照(因为引物跨内含子,所以基因组DNA扩增出的条带大小与cDNA扩增出的条带大小不同,以去除残留的基因组DNA的影响)做PCR;取等量产物电泳,根据电泳条带的亮度调整模板量(如m1的亮度为Ws的2倍,则下次PCR时m1的模板为0.5ul),直到电泳亮度基本一致,可认为此时所取的不同体积的野生型Ws及突变体m1、m2模板里RNA的含量基本相同。
RTpcr实验步骤

RT-PCR实验步骤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可以在体外合成DNA的互补链。
它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病毒检测以及基因表达分析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RT-PCR实验的步骤。
材料准备在进行RT-PCR实验之前,需要准备以下实验材料:1.逆转录试剂盒:包括逆转录酶、引物、缓冲液等。
2.样品:需要包含RNA的样品,如细胞总RNA或组织RNA。
3.质控物:用于验证实验的阴性和阳性对照物。
4.相关试剂:如脱氧核苷酸三磷酸(dNTP)、MgCl2、RNase抑制剂等。
逆转录反应前处理1.将RNA样品加入无RNase试剂管中,以免被RNase降解。
2.加入逆转录酶、逆转录缓冲液、dNTP、MgCl2和RNase抑制剂,轻轻混合。
反应条件1.设置逆转录反应的温度和时间:通常在50-60摄氏度下反应10-60分钟,以逆转录酶的要求为准。
2.根据逆转录酶的要求进行热变性处理,以停止反应。
PCR扩增准备PCR反应液1.在无RNase的条件下,制备PCR反应液。
组分包括引物、dNTP、PCR缓冲液和PCR酶。
2.在无样品的条件下,混合PCR反应液。
反应条件1.设置PCR反应的循环条件:包括变性、退火和延伸温度,循环次数根据需求而定。
2.在PCR反应过程中收集产物供进一步分析和检测。
结果分析通过PCR扩增获得的产物可以进行各种分析和检测。
1.凝胶电泳:将PCR产物与DNA分子量标准一同在琼脂糖凝胶上进行电泳,通过电泳图观察目标DNA的条带。
2.定量PCR:通过测定PCR反应体系中初始DNA的数量,可以计算出初始样品中的目标DNA的初始数量。
3.实时荧光定量PCR:结合荧光染料和合适的探针,可以实时监测PCR反应体系中目标DNA的扩增过程。
结论RT-PCR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在体外合成DNA的互补链。
通过逆转录反应和PCR扩增,可以获得目标DNA的大量复制产物,并通过结果分析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
rt-pcr原理

rt-pcr原理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一种常用的核酸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病毒检测、基因表达分析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RT-PCR的原理及其在实验室中的应用。
RT-PCR的原理主要包括逆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两个步骤。
首先是逆转录,即将RNA转录成cDNA。
在这一步骤中,首先需要一种特殊的酶——逆转录酶,它能够将RNA模板上的信息转录成相应的cDNA。
逆转录过程中需要一段RNA引物(primer)作为起始序列,使逆转录酶能够在该位置开始合成cDNA链。
经过逆转录反应后,RNA被转录成了cDNA,为后续的PCR反应提供了模板。
接下来是聚合酶链式反应,即利用DNA聚合酶在适当的温度下,将cDNA模板进行扩增。
PCR反应需要两段DNA引物,它们分别位于所需扩增片段的起始和终止位置。
在PCR反应的循环中,先是将DNA双链解旋,然后引物与模板结合,随后DNA聚合酶开始在引物的引导下合成新的DNA链。
通过多次循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扩增出大量的目标DNA片段。
RT-PCR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适用于检测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核酸。
在病毒检测中,RT-PCR能够对病毒RNA进行逆转录合成cDNA,然后通过PCR反应扩增出目标病毒基因片段,从而实现对病毒的快速检测。
此外,RT-PCR还可以用于分析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检测特定基因的mRNA水平,可以了解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表达情况,为基因功能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除了基本的RT-PCR技术外,还有一些衍生技术,如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
qPCR在PCR反应中加入荧光探针,可以实时监测PCR产物的扩增过程,从而获得准确的定量信息。
这种技术在基因表达分析、病毒定量检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RT-PCR反转录原理及方法

准备包括 DNA 模板、引物、酶等必备物
质的 PCR 反应体系。
3
扩增过程
通过 PCR 仪对 DNA 进行多轮循环扩增, 以放大目标基因片段。
PCR 的条件优化及设计
1 温度
2 引物设计
优化反应温度,包括退火 温度和扩增温度,以提高 PCR 反应的特异性和效率。
设计合适的引物,包括引 物序列的选择和引物之间 的匹配程度。
不同之处
qPCR 可以实时监测 PCR 反应过程中产生的 DNA 数量, 而 RT-PCR 只能得到最终结果。
RT-PCR在研究领域的应用
1
免疫学研究
检测细胞因子、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
疾病诊断
2
平。
检测病原体、肿瘤标志物等与疾病相关
的基因。
3
基因表达研究
研究基因在各个发育阶段和组织类型中
生物学研究
PCR 检测方法
凝胶电泳
将扩增产物通过电泳分离,根 据大小和电荷差异进行检测。
实时荧光定量 PCR
利用荧光探针在 PCR 反应过程 中实时监测产物的累积量。
测序
通过 Sanger 测序或二代测序技 术对 PCR 产物进行基因序列的 确定。
RT-PCR 与 qPCR 的区别与联系
相同之处
都是通过增加 DNA 拷贝数来检测特定基因序列。
3 核酸模板浓度
优化核酸模板的浓度以获 得最佳的 PCR 反应结果。
PCR 模板的种类
基因组 DNA
从细胞中提取的全基因组 DNA,用于检测基因组上特 定的基因。
cDNA
通过 RT-PCR 将 RNA 反转录 而成的 DNA,用于检测特定 的 RNA 序列。
合成 DNA
RT-PCR实验步骤-PCR

RT-PCR实验步骤实验材料:水稻叶片的RNA 。
实验原理:目前PCR 技术只能扩增DNA 模板,对RNA 模板不能直接扩增。
mRNA反转录生成的cDNA 可作为PCR 的模板进行扩增,这种在mRNA反转录后进行的PCR 扩增称为RT-PCR 。
RT-PCR 比Northern 杂交更灵敏,对RNA 的质量要求较低,操作简便,它是在转录水平上检测基因时空表达的常用方法。
本实验以水稻叶片RNA 为材料,检测β -actin 基因的表达。
实验中设定2 个阴性对照:一个不加模板RNA ,另一个不加反转录酶,主要是消除DNA 及PCR 试剂方面引起的假阳性;同时以叶片DNA 为阳性对照,检验PCR 试剂和扩增过程是否有问题。
实验步骤:RNA 抽提1. 用TRIzol 试剂提取植物总RNA。
2. 将总RNA 稀释到终浓度1μg/μl 。
3. 在0.5 ml 的无菌eppendorf 管中分别加入:Total RNA 0.5- 1μ gRNase-free DNase I 1μ l ( 1u / μ l)10 × DNase I buffer 1 μ lDEPC 处理的ddH2O 5 μ l4. 37 ℃保温15 min, 然后70 ℃保温10 min. 。
反转录反应1. 加1μl 500 μ g / ml oligo (dT)15 primer, 涡旋混合,简单离心。
2.在65 ℃加热混合物10 分钟, 然后室温10 分钟,再分别加入下列试剂:5 ×第一链缓冲液4μl、0.1 M DTT 2μl、10 m M dNTP 1μl3.涡旋混合后,简单离心,37℃水浴2 min.。
4. 加2μl 200 U / ml 的M-MLV 反转录酶。
轻缓混合,37℃保温1h。
其总体积应为20μl。
5. 70 ℃加热15 min 终止反应,然后加20μl 的ddH2O ,cDNA 第一链可作为模板用于PCR 扩增。
RTPCR的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

提取组织或细胞中的总RNA,以其中的mRNA作为模板,采用Oligo(dT)或随机引物利用逆转录酶反转录成cDNA。
再以cDNA为模板进行PCR 扩增,而获得目的基因或检测基因表达。
RT-PCR使测的灵敏性提高了几个数量级,使一些极为微量RNA样品分析成为可能。
该技术主要用于:分析基因的转录产物、获取目的基因、合成cDNA探针、构建RNA高效转录系统。
(一) 反转录酶的选择1. Moloney鼠白血病病毒(MMLV)反转录酶:有强的聚合酶活性,RNA酶H活性相对较弱。
最适作用温度为37℃。
2. 禽成髓细胞瘤病毒(AMV)反转录酶:有强的聚合酶活性和RNA酶H活性。
最适作用温度为42℃。
3. Thermus thermophilus、Thermus flavus等嗜热微生物的热稳定性反转录酶:在Mn2 存在下,允许高温反转录RNA,以消除RNA模板的二级结构。
4. MMLV反转录酶的RNase H-突变体:商品名为SuperScript 和SuperScriptⅡ。
此种酶较其它酶能多将更大部分的RNA转换成cDNA,这一特性允许从含二级结构的、低温反转录很困难的m模板合成较长cDNA。
(二) 合成cDNA引物的选择1. 随机六聚体引物:当特定mRNA由于含有使反转录酶终止的序列而难于拷贝其全长序列时,可采用随机六聚体引物这一不特异的引物来拷贝全长mRNA。
用此种方法时,体系中所有RNA分子全部充当了cDNA第一链模板,PCR引物在扩增过程中赋予所需要的特异性。
通常用此引物合成的cDNA中96%来源于 rRNA。
2. Oligo(dT):是一种对mRNA特异的方法。
因绝大多数真核细胞mRNA具有3’端Poly(A )尾,此引物与其配对,仅mRNA被转录。
由于Poly(A )RNA仅占总RNA 的1-4%,故此种引物合成的cDNA比随机六聚体作为引物和得到的cDNA在数量和复杂性方面均要小。
3. 特异性引物:最特异的引发方法是用含目标RNA的互补序列的寡核苷酸作为引物,若PCR反应用二种特异性引物,第一条链的合成可由与mRNA 3’端最靠近的配对引物起始。
rt-pcr的原理实验步骤及应用

RT-PCR的原理、实验步骤及应用1. 原理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结合了逆转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原理,用于检测和定量RNA的表达水平。
下面是RT-PCR的基本原理:•首先,通过逆转录作用,将RNA转录成相应的cDNA(互补DNA)。
逆转录酶会在反应中合成cDNA互补链,其中DNA聚合酶将dNTPs部分替换为对应的ddNTPs(荧光标记的核苷酸)用于标记合成的cDNA。
•然后,在PCR反应中使用特定的引物(primers)来扩增目标cDNA。
引物是两个短的DNA序列,它们能够与cDNA互补的序列部分结合,从而指导DNA聚合酶合成新的DNA链。
•最后,通过荧光检测仪读取PCR反应体系中的信号,从而定量检测目标RNA的表达水平。
2. 实验步骤RT-PCR实验通常包括以下步骤:2.1 样品准备•收集所需的细胞或组织样品,并保存在RNA保护液中以保护RNA的完整性。
•如果需要,使用RNA提取试剂盒从细胞或组织中提取RNA。
2.2 逆转录反应•准备RT-PCR反应体系,包括逆转录酶、随机引物、RNA样品和其他反应组分。
•混合反应液,然后进行逆转录反应。
此步骤通常在反应器中以特定温度下进行。
2.3 PCR反应•将逆转录反应产生的cDNA用作PCR反应的模板。
•准备PCR反应体系,包括DNA聚合酶、引物和其他反应组分。
•将PCR反应液混合均匀,然后进行PCR反应。
PCR反应通常包括一系列的循环,在每个循环中,温度会发生变化以使DNA链合成和扩增。
2.4 结果分析•将PCR反应体系中的产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分离。
•根据PCR反应产物大小,使用合适的染料将琼脂糖凝胶染色。
•使用紫外线透射仪观察琼脂糖凝胶中的DNA带,以便分析目标基因的扩增效果。
3. 应用RT-PCR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具有以下应用方面:•基因表达分析:通过测量RNA的表达水平,可以了解目标基因在不同样品中的表达情况,从而研究基因调控、识别潜在的生物标记物等。
rt—qpcr实验原理及步骤

rt-qpcr是一种结合了逆转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方法,用于对RNA分子进行定量检测。
其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逆转录、PCR 扩增和实时荧光定量检测。
1. 逆转录rt-qpcr实验首先需要将RNA转录为cDNA,这是通过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催化的反应来实现的。
逆转录酶可以将RNA模板转录成相应的cDNA,为后续的PCR扩增提供模板。
2. PCR扩增在cDNA合成完成后,接下来是PCR扩增反应。
PCR扩增需要引物(primers)来选择性地扩增目标基因的片段。
在PCR过程中,引物与模板结合,逐渐扩增出大量目标片段,这些片段即为实验所关注的RNA分子的转录产物。
3. 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在PCR扩增过程中,可以加入SYBR Green等实时荧光染料,以实现实时监测PCR反应过程中产生的DNA片段数量。
这种实时荧光检测技术可以实现对PCR反应的动态观察,并能够定量分析反应体系中的DNA含量。
rt-qpcr实验步骤主要包括样品准备、逆转录、PCR扩增和荧光定量检测,以下为详细步骤:1. 样品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待检测的RNA样品,其中包括目标RNA分子的提取、纯化和定量等工作。
样品的处理质量将直接影响后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逆转录将RNA样品与逆转录酶、随机引物和dNTPs等混合物一起进行逆转录反应。
逆转录过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RNA与随机引物混合,然后加入dNTPs和逆转录酶,进行逆转录反应。
3. PCR扩增在逆转录完成后,将逆转录得到的cDNA作为模板,与特定引物和PCR Master Mix(包括酶、缓冲液和dNTPs等)进行PCR扩增反应。
PCR扩增条件需要根据引物的特性和目标片段的长度进行优化,以保证扩增反应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4. 荧光定量检测在PCR扩增过程中,引入实时荧光染料(如SYBR Green)或探针(如TaqMan探针)来进行荧光定量检测。
rtpcr的常用方法

rtpcr的常用方法一、RT-PCR的基本原理1. 逆转录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RT):RT-PCR的第一步是将RNA转录成互补的DNA,这一步叫做逆转录反应。
逆转录反应通过引入RNA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和随机引物(Random Primers),将RNA模板转录成cDNA(反转录DNA)。
2.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逆转录完成后,所得的cDNA经过稀释和变性等预处理后,使用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和两个特异性引物,通过多轮的循环反应来扩增目标DNA区域。
二、RT-PCR的基本步骤1.RNA提取和纯化:从样品中提取并纯化RNA,以保证所得的RNA具有较高的纯度和完整性。
2.反转录反应:将RNA转录成cDNA,这一步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使用随机引物、dNTPs、逆转录酶等直接反转录,或通过特异性引物(即RT引物)进行引物延伸。
3. PCR扩增反应:将逆转录所得的cDNA作为模板,使用特异性引物和DNA聚合酶进行DNA扩增。
PCR的循环条件通常是:变性(denaturation)、退火(annealing)和延伸(extension)。
4.电泳分析:将PCR产物经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通过对比分子量标准品,判断扩增产物的大小。
三、RT-PCR的优点和局限性1.优点(1)可以从一个RNA样本中扩增目标序列,从而可以检测低丰度的mRNA。
(2)推导出目标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和定量结果。
(3)能够对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进行实时监测。
(4)扩增模板的选择性强,通过控制引物的设计,能够选择性地扩增特定的目标。
2.局限性(1)需要对RNA进行提取和纯化,这一步骤可能会引入一定程度的变异,影响结果。
(2)逆转录过程中可能发生评性引物引起的“板块效应”,导致不同通量的逆转录效率不同。
rtpcr原理及应用

rtpcr原理及应用RT-PCR原理及应用。
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一种基因分子生物学技术,它结合了逆转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两种方法,可以在研究中对RNA进行扩增,从而检测和分析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
本文将介绍RT-PCR的原理和应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技术。
RT-PCR的原理。
RT-PCR的原理主要包括逆转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两个步骤。
首先是逆转录,即将RNA转录为cDNA(complementary DNA),这是因为在常规的PCR反应中需要DNA作为模板,而RNA不能直接作为PCR的模板。
逆转录过程中,需要逆转录酶和RNA模板,通过逆转录酶的作用,RNA被逆转录为cDNA。
接着是聚合酶链式反应,即利用DNA聚合酶对cDNA进行扩增,通过PCR反应使特定基因的DNA序列得以扩增,从而进行后续的分析和检测。
RT-PCR的应用。
1. 基因表达分析。
RT-PCR可以用于研究特定基因在不同组织、细胞类型或生理状态下的表达水平。
通过逆转录和PCR扩增,可以定量检测特定基因的mRNA水平,从而了解其在生物体内的表达情况。
2. 病原体检测。
RT-PCR可以用于检测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的RNA或DNA,从而进行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例如,在流感疫情监测中,RT-PCR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流感病毒的存在,为疫情防控提供重要依据。
3. 肿瘤标志物检测。
RT-PCR可以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帮助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
通过检测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肿瘤病变,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4. 药物研发。
RT-PCR可以用于药物研发中的基因表达分析和药效评价。
通过比较药物处理前后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可以评估药物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药物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5. 遗传病检测。
RT-PCR可以用于遗传病的检测和分析,例如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基因突变等。
RT-PCR操作流程

RT-PCR是将RNA的反转录(RT)和cDNA的聚合酶链式扩增(PCR)相结合的技术。
首先经反转录酶的作用从RNA合成 cDNA,再以cDNA为模板,扩增合成目的片段。
RT-PCR技术灵敏而且用途广泛,可用于检测细胞中基因表达水平,细胞中RNA病毒的含量和直接克隆特定基因的cDNA序列。
作为模板的RNA可以是总RNA、mRNA或体外转录的RNA产物。
无论使用何种RNA,关键是确保RNA中无RNA 酶和基因组 DNA的污染。
使用天为时代公司的总RNA提取系统(如目录号 DP405和DP406),所获得的RNA的纯度高,基因组DNA污染少,用于RT-PCR系统可得到满意结果。
用于反转录的引物可视实验的具体情况选择随机引物、Oligo dT 及基因特异性引物中的一种。
对于短的不具有发卡结构的真核细胞mRNA,三种都可。
RT-PCR引物的选择随机引物:适用于长的或具有发卡结构的RNA。
适用于rRNA、mRNA、tRNA 等所有RNA的反转录反应。
主要用于单一模板的RT-PCR反应。
Oligo dT :适用于具有PolyA尾巴的RNA。
(原核生物的RNA、真核生物的Oligo dT rRNA和tRNA不具有PolyA尾巴。
)由于Oligo dT要结合到PolyA 尾巴上,所以对RNA样品的质量要求较高,即使有少量降解也会使全长cDNA合成量大大减少。
基因特异性引物:与模板序列互补的引物,适用于目的序列已知的情况。
天为时性引物代公司的SuperScript One-Step System特别适合于与基因特异性引物连用。
一、RT-PCR原理:提取组织或细胞中的总RNA,以其中的mRNA 作为模板,采用Oligo(dT)或随机引物利用逆转录酶反转录成cDNA。
再以cDNA 为模板,用VI 型胶原蛋白的α1 链的编码序列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 扩增,而获得目的基因或检测基因表达。
RT-PCR 使RNA 检测的灵敏性提高了几个数量级,使一些极为微量RNA 样品分析成为可能。
rtpcr操作流程

rtpcr操作流程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一种用于检测RNA的技术,常用于检测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存在。
下面将介绍RT-PCR的操作流程。
首先,准备实验所需的试剂和设备,包括RNA提取试剂盒、逆转录试剂盒、PCR试剂盒、热循环仪等。
确保所有试剂和设备都处于干净、无菌状态。
第二步是提取RNA样本。
将待检测的样本(如血液、组织等)加入RNA提取试剂盒中,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指导进行RNA提取。
提取后的RNA样本应该是纯净的,没有受到污染。
第三步是逆转录反应。
将提取得到的RNA样本加入逆转录试剂盒中,进行逆转录反应,将RNA转录成cDNA。
逆转录反应的条件和时间根据试剂盒的说明进行设置。
第四步是PCR扩增。
将逆转录反应得到的cDNA加入PCR试剂盒中,进行PCR扩增反应。
PCR扩增的条件包括温度、时间和引物浓度等,需要根据试剂盒的说明进行设置。
第五步是检测PCR产物。
将PCR扩增反应得到的产物进行凝胶电泳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确定目标基因是否存在。
通过比对标准曲线或者与阳性对照样本进行比较,可以确定目标基因的表达水平。
最后,分析结果并进行数据处理。
根据PCR检测结果,可以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目标基因,以及其表达水平。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并撰写实验报告。
总的来说,RT-PCR操作流程包括RNA提取、逆转录、PCR扩增、检测PCR产物和数据处理等步骤。
正确操作每一步,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RT-PCR技术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疾病的诊断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RTPCR具体步骤

RTPCR具体步骤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用于检测和测量特定RNA分子在样本或样本中的表达水平的实验技术。
下面是RT-PCR的具体步骤:1.提取RNA:首先从样本(可以是细胞或组织)中提取RNA。
这可以通过商业RNA提取试剂盒或经典的酚-氯仿提取法来完成。
提取的RNA可能含有DNA杂质,因此可以使用DNA酶I来去除DNA。
2.逆转录反应:将提取的RNA转录成互补的DNA(cDNA)的过程称为逆转录。
逆转录反应的目的是将RNA转录成cDNA,并将其中的信息保存下来,以便后续PCR反应中进行扩增。
逆转录反应通常在逆转录酶(例如M-MLV反转录酶)和随后使用的引物的存在下进行。
需要引物来诱导逆转录酶在RNA模板上合成第一链cDNA。
3.PCR反应:PCR是一种将特定DNA片段扩增到大量可检测水平的技术。
在RT-PCR中,PCR反应用于扩增从RNA转录的cDNA片段。
PCR反应需要一对引物,这对引物应是特异性的,可以选择性地放大感兴趣的RNA分子。
PCR反应通常包含DNA模板,引物,dNTPs(脱氧核苷酸三磷酸盐)和DNA聚合酶。
PCR反应包括一系列循环,每个循环都包括一定的时间和温度在一定的时间内。
4.聚合酶链反应:在PCR反应中,DNA聚合酶在每一个循环中以DNA末端为模板合成互补的DNA链。
每个循环包括退火,延伸和变性步骤。
在退火步骤中,引物结合到DNA模板上。
在延伸步骤中,DNA聚合酶合成新的DNA链,并以它们作为模板进一步合成更多的DNA链。
在变性步骤中,PCR反应的温度被升高以分离DNA链。
5.检测与分析:PCR反应产生的扩增产物可以通过凝胶电泳或其他检测方法进行分析。
凝胶电泳可以分离不同大小的DNA片段,并且扩增产物的相对量可以通过定量PCR(qPCR)进行测量。
qPCR使用荧光信号来检测PCR产物的积累,并通过与标准曲线相比较来确定特定的RNA分子在样本中的表达水平。
6.数据分析:通过分析PCR产物的相对量,可以根据比较样品之间的扩增产物浓度来确定特定RNA分子在样本中的表达水平。
(待分)rtpcr原理和实验步骤

原理与实验步骤一、知识背景:、基因表达:单拷贝基因表达存在逐步放大机制,如一个蚕丝心蛋白基因个丝心蛋白(每个存活,可以合成个丝心蛋白)共合成个丝心蛋白。
因此单拷贝基因的表达水平对于其功能水平的调控是非常重要的。
、技术( ):即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模板、引物和四种脱氧核苷酸存在的条件下依赖于聚合酶的酶促反应,其特异性由两我工合成的引物序列决定。
反应分三步:.变性:通过加热使双螺旋的氢键断裂,形成单链。
.退火:将反应混合液冷却至某一温度,使引物与模板结合。
.延伸:在聚合酶和及+存在下,退火引物沿’’方向延伸。
以上三步为一个循环,如此反复。
、逆转录酶和逆转录酶()是存在于病毒体内的依赖的聚合酶,至少具有以下三种活性:、依赖的聚合酶活性:以为模板合成第一条链。
、水解活性:水解杂合体中的。
、依赖的聚合酶活性:以第一条链为模板合成互补的双链.二、的准备:.引物的设计及其原则:) 引物的特异性决定反应特异性。
因此引物设计是否合理对于整个实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引物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同源序列,同种蛋白的不同亚型,不同的剪切方式以及可能存在的对引物的特异性的影响。
尽量选择覆盖相连两个内含子的引物,或者在目的蛋白表达过程中特异存在而在其他亚型中不存在的内含子。
) 引物设计原则的把握引物设计原则包括 :、引物长度:一般为~,引物太短会影响的特异性,引物太长的最适延伸温度会超过酶的最适温度,也影响反应的特异性。
、碱基分布:四种碱基最好应随机分布,避免嘌呤或嘧啶的聚集存在,特别是连续出现个以上的单一碱基。
含量(值):%~%,扩增的复性温度一般是较低值减去~度。
、’端要求:’端必须与模板严格互补,不能进行任何修饰,也不能有形成任何二级结构的可能。
末位碱基是时错配的引发效率最低,、居中间,因此引物的’端最好选用、、而尽可能避免连续出现两个以上的。
、引物自身二级结构:引物自身不应存在互补序列,否则会自身折叠成发夹状结构或引物自身复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理与实验步骤
一、知识背景:
、基因表达:
单拷贝基因表达存在逐步放大机制,如一个蚕丝心蛋白基因个丝心蛋白(每个存活,可以合成个丝心蛋白)共合成个丝心蛋白。
因此单拷贝基因的表达水平对于其功能水平的调控是非常重要的。
、技术( ):即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模板、引物和四种脱氧核苷酸存在的条件下依赖于聚合酶的酶促反应,其特异性由两我工合成的引物序列决定。
反应分三步:
.变性:通过加热使双螺旋的氢键断裂,形成单链。
.退火:将反应混合液冷却至某一温度,使引物与模板结合。
.延伸:在聚合酶和及+存在下,退火引物沿’’方向延伸。
以上三步为一个循环,如此反复。
、逆转录酶和
逆转录酶()是存在于病毒体内的依赖的聚合酶,至少具有以下三种活性:
、依赖的聚合酶活性:以为模板合成第一条链。
、水解活性:水解杂合体中的。
、依赖的聚合酶活性:以第一条链为模板合成互补的双链.
二、的准备:
.引物的设计及其原则:
) 引物的特异性决定反应特异性。
因此引物设计是否合理对于整个实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引物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同源序列,同种蛋白的不同亚型,不同的剪切方式以及可能存在的对引物的特异性的影响。
尽量选择覆盖相连两个内含子的引物,或者在目的蛋白表达过程中特异存在而在其他亚型中不存在的内含子。
) 引物设计原则的把握
引物设计原则包括 :
、引物长度:一般为~,引物太短会影响的特异性,引物太长的最适延伸温度会超过酶的最适温度,也影响反应的特异性。
、碱基分布:四种碱基最好应随机分布,避免嘌呤或嘧啶的聚集存在,特别是连续出现个以上的单一碱基。
含量(值):%~%,扩增的复性温度一般是较低值减去~度。
、’端要求:’端必须与模板严格互补,不能进行任何修饰,也不能有形成任何二级结构的可能。
末位碱基是时错配的引发效率最低,、居中间,因此引物的’端最好选用、、而尽可能避免连续出现两个以上的。
、引物自身二级结构:引物自身不应存在互补序列,否则会自身折叠成发夹状结构或引物自身复性。
、引物之间的二级结构:两引物之间不应有多于个连续碱基互补,’端不应超过个。
、同源序列:引物与非特异扩增序列的同源性应小于连续个的互补碱基存在。
、’端无严格限制:’末端碱基可以游离,但最好是或,使产物的末端结合稳定。
还可以进行特异修饰(标记、酶切位点等)等等。
根据实验目的选择适当的引物。
常用引物设计软件如,等对于这些条件都可以自行设置。
、耗材:
实验所用的接触样品的耗材如冻存管、枪头、管之类事先都需经过水浸泡处理,除去酶,防止操作过程中降解。
然后经高压灭活(灭菌和灭活)。
、试剂准备:
变性液、水饱和酚、乙酸钠、氯仿、异丙醇、酒精、经处理并高压的水。
三、的提取方法
-中从细胞分离的的质量至关重要,包括的纯度和完整性。
分离的最关键因素是尽量减少酶的污染。
但酶活性非常稳定,分布广泛,除细胞内源性酶外,环境中也存在大量酶。
因此在提取时,应尽量创造一个无酶的环境,包括去除外源性酶污染和抑制内源性酶活性,主要是采用焦碳酸二乙酯()去除外源性酶,通过酶的阻抑蛋白和强力的蛋白质变性剂如异硫氰酸胍抑制内源性酶。
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和步骤
来源:生物谷访问量:
评论()
分享
一、实验目的
掌握植物总非变性胶电泳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电泳可以在变性及非变性两种条件下进行。
非变性电泳使用的凝胶,不同的条带也能分开,但无法判断其分子量。
只有在完全变性的条件下,的泳动率才与分子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因此要测定分子量时,一定要用变性凝胶。
在需快速检测所提总样品完整性时,配制普通的琼脂糖凝胶即可。
三、实验材料、器具及药品
蘑菇的总溶液。
电泳仪,电泳槽,电子天平,移液器,枪头,微波炉,紫外透射检测仪等。
琼脂糖,电泳缓冲液,μ溴化乙锭()载样缓冲液。
四、实验步骤
()用×电泳缓冲液制作琼脂糖凝胶,加×电泳缓冲液至液面覆盖凝胶。
()在超净工作台上,用移液器吸取总样品μ于封口膜上。
在实验台上再加入μ ×电泳缓冲液及μ 的载样缓冲液,混匀后,小心加入点样孔。
()打开电源开关,调节电压至,使由负极向正极电泳,约后将凝胶放入染液中染色,用清水稍微漂洗。
在紫外透射检测仪上观察电泳结果。
的变性琼脂糖凝胶检测
试剂:
()缓冲液(*)吗啉代丙烷磺酸()(), , 。
()上样染料:甘油,溴酚蓝,二甲苯蓝。
()甲醛。
()去离子甲酰胺。
电泳槽清洗:去污剂洗干净(一般浸泡过夜)——水冲洗——乙醇干燥——灌满——室温放置分钟——水冲洗。
操作:
()将制胶用具用乙醇冲冼一遍,晾干备用。
()配制琼脂糖凝胶。
①称取琼脂糖,置干净的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微波炉内加热使琼脂糖彻底溶化均匀。
②待胶凉至℃,依次向其中加入甲醛、缓冲液和溴化乙锭,混合均匀。
③灌制琼脂糖凝胶。
()样品准备:
①取处理过的小离心管,依次加入如下试剂:缓冲液,甲醛,甲酰胺(去离子),样品 ,混匀。
②将离心管置于℃水浴中保分钟,再置冰上分钟。
③向管中加入上样染料,混匀。
()上样。
()电泳:电泳槽内加入缓冲液,于的电压下电泳。
()电泳结束后,在紫外灯下检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