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目标】了解并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考点导学】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答题策略】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 ;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一)之

一、作代词用: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 “我”“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亲戚畔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④又数刀毙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个” 、“那样”等。例如:① 渔人甚异之。②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③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二、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有的可不译,是定语的标志。例

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②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不译。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③菊,花之隐逸者也。④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译: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

3、音节助词,用来补足调整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

①公将鼓之。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4、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

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5、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为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如:

①马之千里者。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如:

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二)以

一、作介词。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

照”“依靠”等。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②以残年

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②遂许先帝以驱驰。③能以径寸之木。

二、作连词。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②以光先帝遗德。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②以伤先帝之明。

3、表示原因,可译作“因为”。如:不以千里称也。

三、作动词,可译作“认为” “以为”。如:

① 皆以美于徐公。②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③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四、特殊用法:

通“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三)而

一、表顺接关系的连词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学而时习之。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

3、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②面山而居。③杂然而前陈者。

二、表转接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②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

③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四)其

一、作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②复前行,欲穷其林。③其一犬坐于前。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反问、猜测、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难道”“大概”“或

许”“恐怕”“可要”“怎么”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