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造血及血细胞分化发育
检验技师资格考试复习题
检验技师资格考试复习题(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绪论一、A11、血液学研究的对象不包括对血液和造血组织的何种研究()。
A.细胞形态学 B.细胞生物学 C.血液流变学 D.细胞和体液免疫 E.生物免疫学2、血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血液和造血组织 B.血液疾病 C.血液病患者 D.造血器官 E.造血干细胞及造血细胞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E2、【正确答案】:A第二章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一、A11、自我复制能力最强的细胞是()。
A.造血干细胞 B.定向祖细胞 C.前体细胞 D.网织红细胞 E.淋巴细胞2、胚胎肝脏造血期开始时间为()。
A.第2周末B.第6周C.第10周个月 E.出生后3、造血微环境不包括()。
A.微血管系统 B.基质 C.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D.网状细胞 E.成熟红细胞4、下列血细胞发育过程的一般规律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体积从小到大 B.核质比例由大到小 C.核染色质结构由紧密粗糙到疏松细致D.核仁从无到有 E.胞质颗粒从有到无5、成人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唯一器官是()。
A.肝脏B.脾脏C.淋巴结D.骨髓E.肾脏6、中胚叶造血期首先形成血岛的是以下哪个组织()。
A.卵黄囊 B.胸腺C.骨髓D.肝脏E.脾脏7、干细胞培养中常将40个或40个以上细胞组成的细胞团称为()。
A.集落 B.微丛 C.小丛 D.大丛 E.集团8、关于血细胞发育过程中血细胞形态演变的规律,错误的是()。
A.胞体由大到小(巨核细胞例外) B.核染色质由粗糙、致密到细致、疏松C.核仁从有到无D.胞浆颗粒从无到有,从非特异性颗粒到特异性颗粒E.核浆比例由大到小9、下述不符合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演变规律的是()。
A.胞体由大到小(巨核细胞例外)B.染色质由粗糙至细致C.核仁从有到无D.颗粒从无至有E.核膜由不明显到明显10、下列哪一项不是人体的造血器官()。
血细胞发育演变的一般规律
血细胞发育演变的一般规律摘要:一、血细胞概述1.血细胞的定义2.血细胞的功能二、血细胞发育演变的一般规律1.血细胞的发生2.血细胞的发育过程3.血细胞的分化4.血细胞的成熟三、血细胞发育演变的具体过程1.干细胞阶段2.祖细胞阶段3.定向祖细胞阶段4.未成熟血细胞阶段5.成熟血细胞阶段四、血细胞发育演变的影响因素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3.营养因素五、血细胞发育演变的意义1.对医学研究的意义2.对疾病治疗的启示正文:血细胞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细胞类型,它们主要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清除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血细胞的发育演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对血细胞发育演变的一般规律进行探讨。
血细胞的发生始于胚胎时期,经过一系列的发育过程,最终形成成熟的血细胞。
血细胞的发育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干细胞阶段、祖细胞阶段、定向祖细胞阶段、未成熟血细胞阶段和成熟血细胞阶段。
在干细胞阶段,血细胞起源于胚胎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类型的潜能。
祖细胞阶段是干细胞分化为具有特定功能的血细胞前体的过程。
定向祖细胞阶段是指血细胞前体逐渐失去多能性,朝向特定血细胞类型的过程。
未成熟血细胞阶段是指血细胞前体经过一系列的分化,形成未成熟的血细胞。
成熟血细胞阶段是指未成熟的血细胞经过进一步的分化,发育成为具有完全功能的成熟血细胞。
血细胞发育演变的具体过程受到遗传、环境和营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遗传因素在血细胞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一些遗传性疾病就是由于血细胞发育异常导致的。
环境因素,如辐射、化学物质等,也会影响血细胞的发育。
营养因素,如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血细胞发育至关重要,缺乏这些营养素可能导致血细胞发育不良。
血细胞发育演变的研究对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血细胞发育异常与疾病的关系,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此外,研究血细胞发育演变的过程还有助于我们探索如何通过调控血细胞发育来改善贫血等疾病。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途径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途径造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它们能够不断地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系列,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途径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可以分为多个阶段,下面将详细介绍。
1. 干细胞阶段:造血干细胞最初来源于胚胎干细胞或成体组织中的多能干细胞。
这些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可以分化为不同种类的细胞。
在造血系统中,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中,称为骨髓干细胞。
2. 多能干细胞分化为淋巴髓系列和髓红系列前体细胞:在造血过程中,多能干细胞首先分化为两个主要的细胞系列:淋巴髓系列和髓红系列。
淋巴髓系列主要包括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而髓红系列则主要包括红细胞和粒细胞。
3. 淋巴髓系列细胞的分化:在淋巴髓系列中,多能干细胞分化为淋巴祖细胞。
淋巴祖细胞经过一系列的分化和发育过程,最终成熟为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
这些细胞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和调节。
4. 髓红系列细胞的分化:在髓红系列中,多能干细胞分化为髓红祖细胞。
髓红祖细胞经过一系列的分化和发育过程,最终形成红细胞和粒细胞。
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到全身各个组织,而粒细胞则参与机体的免疫和抗菌过程。
5. 血小板的分化:除了红细胞和粒细胞外,多能干细胞还可以分化为血小板。
血小板是一种无核细胞片状细胞,主要参与血液的凝固和止血过程。
血小板的分化过程相对较短,从干细胞到成熟血小板只需数天的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造血干细胞的分化途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细胞系列的分化可能同时进行,相互影响。
同时,在某些疾病状态下,造血干细胞的分化途径可能会受到异常调控,导致血液病的发生。
因此,对造血干细胞分化途径的研究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结起来,造血干细胞的分化途径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包括干细胞阶段、多能干细胞分化为淋巴髓系列和髓红系列前体细胞、淋巴髓系列细胞的分化、髓红系列细胞的分化以及血小板的分化。
血细胞的分化和发育的细胞生物学基础
血细胞的分化和发育的细胞生物学基础血细胞是人体内最常见的一类细胞,主要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以及免疫防御等生命活动,它们的分化和发育过程非常严谨和复杂,涉及到多种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的调节。
在细胞生物学上,血细胞的分化和发育基础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干细胞阶段、前体细胞阶段、成熟细胞阶段和凋亡阶段。
干细胞阶段干细胞是最基础、最原始的细胞类型,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复制和分化为多种不同成分的潜能。
在血细胞分化和发育的过程中,最初就是起始于一类干细胞,称为造血干细胞(HSCs),它们可以在骨髓、胎儿肝脏和胎盘中发现。
HSCs最具特征的是可以长期自我复制和增殖,也可以分化出“多潜能”的前体细胞。
前体细胞阶段HSCs在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信号的刺激后,便会逐步分化为不同的前体细胞,这个过程被称为分化分支(differentiation branch)。
根据特定的引导信号和转录因子的调节,前体细胞可以分化为粒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细胞类型。
在这个阶段,血细胞的关键转录因子主要包括 GATA1, PU.1, c/EBP等,它们的表达水平决定了前体细胞的终极分化方向和细胞命运。
成熟细胞阶段当前体细胞分化为不同类型的血细胞时,它们开始背负着更多的生命功能和特定的表型特征。
这个阶段可以看作是细胞分化过程的结果,它涉及到细胞内的多种代谢途径和转录调节机制的维持。
例如,粒细胞的多型形成和趋化能力是由特定免疫分子的表达和嗜性细胞的黏附等过程决定的,红细胞则要表达一系列的氧气输送蛋白,例如氧气结合蛋白(hemoglobin)等,以完成氧气的运输。
凋亡阶段凋亡是指一种主动死亡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类比于成熟细胞生命周期的结束过程。
对于血细胞来说,敲除细胞内的特定基因或受到特定的细胞因子刺激等都可能引发凋亡现象。
同时,血细胞过度增殖、克隆演化等现象也会导致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
固然,凋亡是正常的、必要的生命过程,它也影响到血细胞的数量、质量、功能等方面。
各种血细胞的分化发育过程
各种血细胞的分化发育过程咱今儿个就来讲讲血细胞的分化发育过程,这可真是个奇妙的旅程呢!
你想想啊,这就好比是血细胞们在上演一场成长大戏。
造血干细胞就像是这场大戏的主角苗子,有着无限的潜力。
它们一开始懵懵懂懂的,但慢慢地就开始分化啦。
粒细胞系那可是血细胞中的活跃分子呀!它们从造血干细胞一点点分化出来,就好像是小孩子慢慢长大,学会了各种本事。
一开始只是个小不点儿,然后逐渐变得成熟,有了自己独特的功能,能帮我们抵抗外敌呢,厉害吧!
红细胞呢,就像是一群勤劳的小蜜蜂,不停地为我们的身体运输氧气。
它们从造血干细胞那里诞生,一点点地成长,最后变成了那个能让我们活力满满的红细胞。
你说神奇不神奇?
还有淋巴细胞,这可是免疫系统的重要角色呀!它们在分化发育的道路上,逐渐变得强大,能够识别和对抗各种病原体。
就好像是经过了艰苦训练的战士,随时准备为我们的健康而战斗。
血小板呢,就像是小小的修复工,哪里有伤口它们就赶紧跑去帮忙止血。
它们从造血干细胞分化出来后,也有着自己重要的使命呢。
你说这血细胞的分化发育过程是不是特别有趣?就好像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共同为我们的身体努力工作着。
我们的身体能健康地运转,可少不了它们呀!它们就像是一群默默奉献的小英雄,在我们身体里努力地工作着,让我们能尽情地享受生活。
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感谢它们呢?所以呀,我们要爱护自己的身体,让这些小英雄们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这血细胞的分化发育过程,真的是充满了奥秘和奇迹,让人不得不感叹生命的神奇呀!。
骨髓造血研究骨髓中血细胞的生成和发育
骨髓造血研究骨髓中血细胞的生成和发育骨髓是人体中极为重要的组织之一,它在体内扮演着维持血液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角色。
骨髓中存在着繁衍生息的造血干细胞,它们能够不断地分化和增殖,最终产生成熟的血细胞。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讨论骨髓中血细胞的生成和发育过程,并探讨相关的研究进展。
一、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是一类多能干细胞,它们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多个不同细胞类型的能力。
造血干细胞分为两类:淋巴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髓系骨髓造血干细胞。
淋巴骨髓造血干细胞主要经由淋巴样途径分化为淋巴细胞,而髓系骨髓造血干细胞则会进一步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
二、血细胞的生成骨髓中的造血过程分为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两个阶段。
1. 增殖阶段造血干细胞经过自我更新后,会不断地增殖并形成一系列的前体细胞。
这些前体细胞会在逐渐分化的过程中,逐渐失去分裂能力。
2. 分化阶段在分化阶段,前体细胞逐渐转变为特定类型的血细胞。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会发生形态学上的变化,并开始具备特定的功能。
三、血细胞的发育血细胞的发育过程是一个高度调控的过程,它涉及到一系列的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和基因转录调控等因素。
1. 红细胞的发育红细胞的发育过程被称为红细胞系列发育,它包括幼稚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和晚幼红细胞等多个发育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的核会逐渐退化,胞质中的血红蛋白含量逐渐增加,最终形成成熟的红细胞。
2. 白细胞的发育白细胞分为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两大类。
粒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而淋巴细胞则包括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
3. 血小板的发育血小板是一种重要的血细胞,它起着止血和凝血的关键作用。
血小板的发育过程包括巨核细胞的形成、分化和血小板的释放等步骤。
四、骨髓造血的研究进展随着生物技术和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骨髓造血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突破性进展。
例如,通过单细胞测序技术,研究者们能够深入了解不同发育阶段的血细胞的转录组和表观遗传学变化,进而揭示血细胞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
血液系统讲义- 造血发育和调控
第二章造血及其调控本章要点1. 掌握造血的概念、造血过程、出生前后造血发生的场所。
2. 列举造血调控的细胞因子并描述其调控作用机制。
3. 掌握造血干细胞的概念,描述造血干细胞功能的检查方法和原理。
4. 掌握骨髓穿刺和活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干抽的概念。
5. 描述造血干细胞的归巢和动员过程。
6. 掌握骨髓移植的原理、适应症,了解其最新进展。
7. 了解造血的增殖、成熟和死亡信号传导调控。
8. 了解细胞治疗的概念和最新进展,包括CART, IPS等。
病例患者女,35岁,2005年12月以头晕、乏力、发热、鼻血1月为主诉人院。
入院时血象Hb 24g/L, WBC l.8×109/L,BPC 26×109/L,ANC < 0.5×109/L,骨髓多部位穿刺增生均重度减低。
诊断符合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
给予抗炎、康力龙、惠尔血、强的松等治疗无效,病情急剧加重,经本人和家属同意,于 2006年1月10日行脐血移植治疗。
预处理方案:环磷酰胺(CY)100 mg/(Kg.d)×2d。
预处理后分次输注血型相合、HLA不相合新鲜脐血共6个(其中4男、2女)。
共输入有核细胞数1.6×108/Kg,CFU-GM总数为2.O×104/Kg。
预处理后7日,WBC 为0。
移植后28日,WBC > 1.0×109/L,移植后85日,BPC 60×109/L。
骨髓造血功能明显恢复。
骨髓中检出男性染色体核型46,XY。
脐血移植后胎儿型血红蛋白HBF,由移植前HBF < 1%上升到HBF l4.2%,并持续3月余。
移植后4个月造血功能恢复出院。
出院BPC 50-60 x 109/L,一年后恢复正常。
患者已无病存活达10年余。
请问:脐血移植存在的主要困难是什么?采用不相合脐血移植是否合适?脐血移植的原理和成功的标志?展望脐血移植的前景。
血细胞发育过程血液学
血细胞发育过程血液学血细胞发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阶段和不同类型的细胞。
在这个过程中,干细胞逐渐分化成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这些血细胞还需要不断地更新和维持,以保持血液的正常功能。
血细胞发育过程在血液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血细胞发育过程及其相关内容。
1. 干细胞和血细胞的起源和分类干细胞是能够自我更新和分化成多种类型细胞的细胞。
血液系统的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和胎盘中,并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人干细胞。
成人干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和淋巴干细胞,后者主要负责免疫功能。
血液系统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是最多的类型,主要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白细胞,包括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主要负责免疫和抗感染。
血小板主要负责血液凝固和止血。
2. 干细胞分化成血细胞的过程干细胞进入血液系统后,会逐渐分化成不同类型的血细胞。
这个过程被称为造血过程。
在不同的阶段,干细胞会经历不同的细胞状态和特征。
造血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干细胞阶段:干细胞在进行自我更新同时也逐渐分化成不同细胞系的前体细胞。
这个阶段的干细胞主要有造血干细胞、淋巴母细胞等。
(2)前体细胞阶段:干细胞分化成前体细胞后,在此阶段进行第一次分化和增殖,形成多能性祖细胞和多巴氨酸脱羧酶-静素细胞系。
同时,祖细胞会进一步分化成各种类型的前体细胞,包括红系、白系等。
(3)成熟细胞阶段:前体细胞分化成成熟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并释放到血液循环中。
3. 血细胞发育的调控机制血液系统的发育和维持受到多种调控机制的影响,包括内源性调控和外源性调控。
在内源性调控方面,造血器官和干细胞本身可以产生和释放各种内源性调控因子,如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等,对血液系统的维持和发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外源性调控由体内和体外多种信号物质来调控,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
总之,血细胞发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阶段和不同类型的细胞。
血液细胞分化与增殖机制
血液细胞分化与增殖机制血液细胞是构成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这些不同类型的细胞通过分化与增殖机制来维持正常的血液功能。
血液细胞分化是指干细胞逐步成为特定类型的血液细胞的过程,而细胞增殖则指细胞数量的增加。
本文将探讨血液细胞分化与增殖的机制。
1. 干细胞在血液细胞分化与增殖的过程中,干细胞起着关键作用。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多个细胞类型的能力。
在血液系统中,造血干细胞是最重要的干细胞类型。
这些干细胞存在于骨髓中,并能分化为各种血液细胞。
2. 分化过程血液细胞的分化过程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定向分化和成熟分化。
2.1 定向分化在定向分化阶段,干细胞根据外部信号逐渐定向发展成为特定类型的血细胞前体细胞。
这些外部信号包括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其他调控分化的信号分子。
细胞因子能够通过结合细胞表面受体来激活分化信号通路,进而引发特定的分化过程。
2.2 成熟分化成熟分化阶段是指血液细胞前体细胞进一步发展成为成熟的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
这个过程涉及到基因表达的调控以及各种细胞因子和调节因子的参与。
通过不同的分化路径和调控机制,不同类型的血液细胞最终形成。
3. 细胞增殖细胞增殖是维持血液细胞数量的关键过程。
正常情况下,血液细胞需要不断地进行增殖和更新,以保持血液系统的功能。
细胞增殖由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调节因子控制。
细胞周期包括G1、S、G2和M四个阶段,其中S阶段是DNA复制的关键步骤。
细胞分裂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来实现,具体分裂方式取决于血液细胞类型。
4. 调控机制血液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受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基因表达、细胞信号通路和微环境的影响。
4.1 基因表达调控基因表达在血液细胞分化和增殖中起着重要作用。
转录因子是一类调控基因表达的关键蛋白质,它们能够结合到DNA上的特定区域,激活或抑制基因的表达。
通过这种方式,转录因子能够调控干细胞向特定类型的血液细胞分化的过程。
4.2 细胞信号通路细胞信号通路是干细胞分化和增殖的重要调控机制。
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考点总结
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一、造血器官与造血微环境二、造血干细胞分化与调控三、血细胞的发育与成熟四、细胞凋亡一、造血器官与造血微环境<大纲要点>1.胚胎期造血特点2.出生后造血器官(1)骨髓造血(2)淋巴器官造血(3)髓外造血3.造血微环境能够生成并支持造血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组织器官称为造血器官。
造血器官生成各种血细胞的过程称为造血。
1.胚胎期造血胚胎期可相继分成三个不同的造血期。
(1)中胚叶造血期:此期造血大约在人胚发育第2周末开始,到人胚第9周时止。
卵黄囊壁上的胚外中胚层细胞是一些未分化的、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聚集成团称血岛。
血岛是人类最初的造血中心。
卵黄囊血岛的形成(2)肝脏造血期:始于胚胎第6周,至胚胎第7个月逐渐退化。
肝脏造血的发生是由卵黄囊血岛产生的造血干细胞随血流迁移到肝脏后种植到肝脏而引起造血的。
3~6个月的胎肝是体内主要的造血场所。
(3)骨髓造血期:在胚胎第3个月长骨髓内已开始造血,随胚胎发育,骨髓造血日趋发育。
第8个月时,骨髓造血已高度发育,髓腔中呈现密集的造血细胞灶且各系造血细胞均可见到,缺乏脂肪,这时骨髓成为造血中心,从此肝、脾造血功能减退,骨髓造血迅速增加。
胚胎时三个造血阶段不是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替,此消彼长的,各类血细胞形成的顺序分别是: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在中胚叶造血期首先形成血岛的是下列哪个组织A.骨髓B.胸腺C.卵黄囊D.肝脏E.脾脏『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卵黄囊壁上的胚外中胚层细胞是一些未分化的、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聚集成团称血岛。
血岛是人类最初的造血中心。
2.出生后造血器官(1)骨髓造血:出生后在正常情况下,骨髓是唯一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场所,也产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是有活跃造血功能的骨髓。
从出生至4岁,全身骨髓的髓腔内均为红骨髓。
5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红骨髓脂肪化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发展。
临床医学检验血液学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第三章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粒细胞形态学
第三章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骨髓细胞形态学
2、红细胞系统形态 (1)原始红细胞:边缘常有钝角状或瘤状突起
核染色质呈颗粒状,比原始粒细胞粗而密,核仁1~3个 胞质量少,深蓝色,不透明 (2)早幼红细胞:核仁模糊或消失 (3)中幼红细胞:核染色质凝聚成索条状或块状,其中有明显空隙,核仁消失 胞质内血红蛋白合成增多,可呈嗜多色性(蓝&红) (4)晚幼红细胞:核染色质凝聚成数个大块或凝缩成紫黑色团块状 胞质量较多,浅灰色或浅红色 (5)网织红细胞 (6)红细胞:染色后呈淡红略带紫色,中央部分淡染、无核
(3)髓外造血:病理情况下,肝、脾、淋巴结可恢复其造血功能 髓外造血部位可累及胸腺、肾上腺、腹腔的脂肪、胃肠道等 见于骨髓纤维化、骨髓增殖性疾病及8某些恶性贫血
3、造血微环境 包括微血管系统、末梢神经、网状细胞、基质及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第二章 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
造血干细胞分化与调控
1、造血干细胞的特征:(1)多数细胞处于G0期即静止期
第三章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异常骨髓细胞形态变化特点及其意义
胞质异常 (1)胞质量异常 (2)内容物异常:Auer小体(紫红色棒状,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
中毒颗粒、空泡、Dohle小体。 红细胞出现Cabot环、Howell-Jolly小体、嗜碱性点彩、 变性珠蛋白小体。 浆细胞可见Russel小体。 (3)着色异常 (4)颗粒异常:如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早幼粒细胞天青胺蓝颗粒明显增多 (5)内外质现象
第三章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异常骨髓细胞形态变化特点及其意义
第2节-血细胞的生长发育
(一)血细胞的成熟过程形态演变一般规律
项目
形态演变一般规律
备
注
胞体大小 核质比例 胞核大小 核仁
大→小 大→小 大→小 有、清楚→ 模糊 → 无或消失
巨核细胞由小变大,早幼粒细胞比原粒大 淋巴系细胞(大淋巴细胞除外)核质比较大 巨核细胞的胞核从小到大,红细胞无胞核 原始巨核细胞的核仁常不清
染色质
细致→粗糙;疏松→紧密
第二节 血细胞的生长发育
一、造血干(祖)细胞及骨髓间质干细胞
(一)造血干细胞及造血祖细胞 2.造血祖细胞
造血祖细胞(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HPC)指一 类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但部分或全部失去了自我更新能力 的过渡性、增殖性细胞群(定向干细胞)。
早期的造血祖细胞保留了部分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具 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和一定的分化能力,但与造血干细胞相比分 化方向比较局限,向几个或一个方向分化和增殖。
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
❖ 主要的阳性标志:CD34、CD133、c-kit、Thy-1low、TPO-R ❖ 主要的阴性标志:CD38、Lin、HLA-DR等 ❖ 目前建议HSC表型模式:CD34+/Thy-1 low /CD38-/Lin-/HLA-DR-
❖缺乏特异系列抗原表面标志
第二节 血细胞的生长发育
第二节 血细胞的生长发育
一、造血干(祖)细胞及骨髓间质干细胞
(一)造血干细胞及造血祖细胞 2.造血祖细胞
与造血干细胞不同,造血祖细胞CD34抗原表达较弱,可能表达 CD38抗原,也可能低表达一些血细胞系列特异性抗原(如Lin 抗原)。
第二节 血细胞的生长发育
一、血细胞的增殖
有丝分裂是血细胞分裂的主要形式。在这种增殖中,母 细胞有丝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同时都趋向分化成熟。
血液系统细胞的分化与发育
血液系统细胞的分化与发育血液系统是由多种不同种类的细胞组成,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
这些细胞都来源于一类称为造血干细胞的细胞。
造血干细胞有着极高的分化潜力,它可以分化为多种不同的血液细胞,这个过程在体内是极其复杂而又精密的。
本文将探讨血液系统中细胞的分化与发育。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由于血液系统中有着不同类型的细胞存在,每一种细胞又具有其特定的功能。
比方说,红细胞有着运输氧气的功能,白细胞则可以消灭病原体。
因此,造血干细胞需要按照不同的分化途径分化为不同种类的细胞。
举个例子,红细胞的分化需要经历多个阶段。
首先,由造血干细胞分化出一个称为原始红细胞的细胞来。
然后,原始红细胞经历多次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一个成熟的红细胞。
在这个分裂和分化的过程中,细胞逐渐丧失其细胞核、粒细胞和线粒体等结构,最终形成标准的红细胞。
不同的细胞类型在分化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基因表达模式,这是造血干细胞分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这个基因表达模式会告诉细胞哪些基因需要被调节,以便细胞能够完成其特定的分化途径。
血液系统细胞的发育与分化过程相比,细胞发育更加依赖于不同的信号分子、细胞外基质、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交流等多种因素。
细胞发育的过程中,细胞会经历许多不同的转变,包括形态、大小、细胞器数量和细胞功能等方面的变化。
举一个例子,血小板的发育过程就需要“核出”(nucleus extrusion)这个过程。
血小板是没有细胞核的细胞,它们的分化需要将细胞核逐渐排除。
这个过程中,细胞开始不断缩小,并不断增多细胞内的小体(称为α粒蛋白质)。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涉及到许多不同的信号分子和细胞因子。
血液系统细胞的交互作用在血液系统中,不同类型的细胞之间互相作用非常重要。
血液系统中白细胞与红细胞的交互作用被研究得比较多。
白细胞中有一类称为单核细胞的细胞,它们能够释放多种不同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
这些因子可以引导红细胞向炎症部位移动,从而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初级检验技师《临床血液学检验》2017年练习题第二章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
2017 第二章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一、A11、造血微环境不包括A、微血管系统B、基质C、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D、网状细胞E、成熟红细胞2、下列哪一项不是人体的造血器官A、卵黄囊B、肝C、肾D、骨髓E、淋巴3、下列哪项不符合髓外造血A、多见于儿童B、是机体对血细胞的需求明显增高的一种代偿C、是机体正常反应,不属于病理改变D、造血部位可以累及到胸腺E、可导致相应器官的肿大4、红细胞破坏后,受何者吞噬A、单核-巨噬细胞系统B、单核细胞C、中性粒细胞D、脾E、肝5、下列血细胞发育过程的一般规律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体积由小变大B、核染色质结构由紧密粗糙到疏松细致C、核仁由无到有D、核浆比例由大到小E、胞质颗粒从有到无6、不符合原始细胞一般形态学规律的是A、胞体大,但核浆比例小B、细胞核内见明显的核仁C、胞质中一般无颗粒D、核染色细致均匀E、核膜不明显7、关于血细胞的增殖,错误的是A、血细胞的增殖又称为对称性增殖B、母细胞有丝分裂后形成子细胞C、子细胞还可进一步增殖D、子细胞是成熟细胞E、原始红细胞经4~5次增殖,成为成熟红细胞8、红细胞起源于A、原始红细胞B、肝C、骨髓造血干细胞D、巨噬细胞E、早幼红细胞9、造血干细胞的主要分子标志是A、CD3B、CD25C、CD34D、CD38E、CD9010、属于集落刺激因子的是A、TPOB、IGFC、CSF-GMD、HGFE、PDGF11、干细胞培养中常将40个或40个以上细胞组成的细胞团称为A、集落B、微丛C、小丛D、大丛E、集团12、就造血多能干细胞而言,下属概念错误的是A、存在于骨髓和血液中,其形态和淋巴细胞相似B、在特定情况下,可在脾内形成造血结节C、既能产生骨髓干细胞,又能产生淋巴细胞干细胞D、其增殖形式为对称性增殖E、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13、人体内具有分化能力的最早的造血细胞是A、红系祖细胞B、造血干细胞C、粒系祖细胞D、巨核系祖细胞E、B淋巴系祖细胞14、起正向调节作用的造血因子不包括A、干细胞因子B、红细胞生成素C、集落刺激因子D、转化生长因子(TGF)E、白细胞介素15、出生后,产生血细胞的骨髓为A、黄髓B、红髓C、灰质D、白质E、以上都不是二、B1、A.占有核细胞的0.5%~1.5%B.占有核细胞的0.05%~0.15%C.占有核细胞的0.1%D.处于G0/G1期E.处于S/G2M期<1> 、12%~13%的骨髓中CD34+细胞A B C D E<2> 、脐血中CD34+细胞A B C D E<3> 、骨髓中CD34+细胞A B C D E<4> 、外周血和脐血有核细胞中的CD34+细胞A B C D E<5> 、外周血中CD34+细胞A B C D E2、A.肝B.脾C.淋巴结D.骨髓E.卵黄囊血岛<6> 、人胚8~9个月主要造血器官是()。
第 二 章 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精品资料
第二章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本章考点1.造血器官及造血微环境2.造血干细胞分化与调控3.血细胞的增殖、发育与成熟4.细胞凋亡一、造血器官与造血微环境能够生成并支持造血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组织器官称为造血器官。
造血器官生成各种血细胞的过程称为造血。
1.胚胎期造血:胚胎期可相继分成三个不同的造血期。
(1)中胚叶造血期:此期造血大约在人胚发育第2周末开始,到人胚第9周时止。
卵黄囊壁上的胚外中胚层细胞是一些未分化的、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聚集成团称血岛。
血岛是人类最初的造血中心。
(2)肝脏造血期:始于胚胎第6周,至胚胎第7个月逐渐退化。
肝脏造血的发生是由卵黄囊血岛产生的造血干细胞随血流迁移到肝脏后种植到肝脏而引起造血的。
3个月~6个月的胎肝是体内主要的造血场所。
(3)骨髓造血期:在胚胎第3个月长骨髓已开始造血,随胚胎发育,骨髓造血日趋发育。
第8个月时,骨髓造血已高度发育,髓腔中呈现密集的造血细胞灶且各系造血细胞均可见到,缺乏脂肪,这时骨髓成为造血中心,从此肝、脾造血功能减退,骨髓造血迅速增加。
胚胎时三个造血阶段不是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替此消彼长的,各类血细胞形成的顺序分别是: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2.出生后造血器官(1)骨髓造血:出生后在正常情况下,骨髓是唯一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场所,也产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是有活跃造血功能的骨髓。
从出生至4岁,全身骨髓的髓腔内均为红骨髓。
5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红骨髓脂肪化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发展。
至18岁时,红骨髓仅存在于扁平骨、短骨及长管状骨的近心端,如颅骨、胸骨、脊椎骨、肋骨、髂骨以及肱骨和股骨的近心端。
黄骨髓:脂肪化的骨髓称为黄骨髓,主要由脂肪细胞组成。
健康成人黄骨髓约占骨髓总量的50%。
黄骨髓仍然保持有造血的潜能,当机体需要时,又可重新转变为红骨髓参与造血,因此正常情况下,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较强。
血细胞的发育与成熟
血细胞的发育与成熟造血干细胞在造血微环境及细胞因子等的诱导下,分化成为各系祖细胞。
祖细胞向下分化成为形态可辨认的各系原始细胞,进一步发育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终末细胞。
一、血细胞的发育血细胞的发育是连续的,包括血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和释放等过程。
血细胞的增殖是指血细胞通过分裂而使其数量增加的现象。
血细胞主要是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在增殖过程中,母细胞有丝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同时都趋向分化成熟。
子细胞还可以进一步增殖,每增殖一次就趋向于进一步分化。
一般情况下,一个原始细胞到成熟细胞可经过4~5次有丝分裂,一个原始红细胞经4~5次增殖后可产生32个或64个成熟红细胞。
由一个原始细胞经过数代的有丝分裂形成一大堆成熟细胞,这种血细胞的增殖称为“对称性增殖”。
巨核细胞的增殖与其他系统增殖不同,是以连续双倍增殖D N A的方式即细胞核成倍增殖,每增殖一次,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而胞质并不分裂,因此巨核细胞体积巨大,属多倍体细胞。
血细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产生新的子细胞在生物学性状上产生了新的特点,即通过特定基因的表达合成了特定的蛋白质,与原来的细胞有了质的不同。
这种分化过程是不可逆的,是血细胞失去某些潜能同时又获得新功能的过程。
血细胞的成熟是指细胞定向分化后通过增殖和演变,由原始细胞经幼稚细胞到成熟细胞的全过程。
成熟包含在整个细胞发育过程中,一般来讲细胞的每一次有丝分裂和分化都伴有细胞的成熟,血细胞越成熟,其形态特征越明显,其功能也越完善。
血细胞的“释放”是终末细胞通过骨髓屏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骨髓造血是血管外造血,成熟的血细胞需要通过骨髓-血屏障进入外周血循环,未成熟的幼稚细胞不能随意进入血液循环。
二、血细胞发育成熟的一般规律(一)血细胞的命名造血细胞按所属系列分为六大系统,各系统按照发育水平分为原始、幼稚及成熟三个阶段;粒细胞系统和红细胞系统的幼稚阶段又分为早幼、中幼和晚幼三个阶段。
各细胞系的发育顺序是:1.粒细胞系统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其中也包括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
中级检验师考点总结
中级检验师考点总结一、临床检验基础。
1. 血液标本采集。
- 采血部位可多啦,像静脉采血那是最常见的。
静脉采血的时候,扎针的地方得好好选选,一般是胳膊肘那块比较粗的静脉。
采血的时候啊,有的小伙伴可能会紧张,不过护士姐姐们都很熟练的啦。
采血的量也有要求哦,采多了或者采少了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呢。
- 还有毛细血管采血,像扎手指头那种。
这个时候扎针要快准狠,不然可疼啦。
而且采出来的血要注意避免混入组织液,要是混入了组织液,那检验结果就不准喽。
2. 血液的一般检查。
-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可是很重要的呢。
这两个数值就像一对好伙伴,它们要是出问题了,就可能表示身体有毛病了。
比如说红细胞数量减少,可能是贫血啦。
贫血也分好多种呢,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等。
缺铁性贫血就像身体里的小火车(红细胞)缺燃料(铁)了,跑不动啦。
-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也很关键。
白细胞就像身体里的小卫士,要是白细胞数量突然增多,可能是身体有炎症了,就像身体里有小怪兽入侵,白细胞们就都跑出来战斗啦。
中性粒细胞增多可能是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增多可能是病毒感染呢。
3. 尿液检查。
- 尿液标本采集也有讲究。
最好是留取中段尿,为啥呢?因为前段尿可能会有尿道口的细菌污染,后段尿可能会有膀胱里的一些杂质。
留取尿液的时候,要注意容器得干净,要是容器不干净,那检验结果就像在脏水里看东西,啥都看不清啦。
- 尿蛋白是个重要的指标哦。
正常情况下尿里只有一点点蛋白,要是尿蛋白增多了,可能是肾脏出问题了。
就像肾脏这个小滤网破了个洞,蛋白就漏出来了。
尿糖也是个关注点,如果尿糖阳性,可能是糖尿病,也可能是吃太多甜的东西一下子没代谢掉呢。
二、临床血液学检验。
1. 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
- 造血干细胞就像身体里的造血小种子,它能分化出各种各样的血细胞。
这个过程就像一颗种子慢慢长成不同的花朵一样神奇。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都是从造血干细胞这个“源头”来的。
要是造血干细胞出问题了,那就像源头被堵住了,血细胞的数量和质量都会受影响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
一、造血器官与造血微环境
能够生成并支持造血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组织器官称为造血器官。
造血器官生
成各种血细胞的过程称为造血。
1.胚胎期造血胚胎期可相继分成三个不同的造血期.
(1)中胚叶造血期此期造血大约在人胚发育第2周末开始,到人胚第9周时止。
卵黄囊壁上的胚外中胚层细胞是一些未分化的、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聚集成团称血岛。
血岛是人类最初的造血中心。
(2)肝脏造血期始于胚胎第6周,至胚胎第7个月逐渐退化。
肝脏造血的发生是由卵黄囊血岛产生的造血干细胞随血流迁移到肝脏后种植到肝脏而引起造血的。
3个月~6个月的胎肝是体内主要的造血场所。
(3)骨髓造血期在胚胎第3个月长骨髓已开始造血,随胚胎发育,骨髓造血日趋发育。
第8个月时,骨髓造血已高度发育,髓腔中呈现密集的造血细胞灶且各系造血细胞均可见到,缺乏脂肪,这时骨髓成为造血中心,从此肝、脾造血功能减退,骨髓造血迅速增加。
胚胎时三个造血阶段不是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替此消彼长的,各类血细胞形成的顺
序分别是: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2.出生后造血器官
(1)骨髓造血出生后在正常情况下,骨髓是唯一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场所,也产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是有活跃造血功能的骨髓。
从出生至4岁,全身骨髓的髓腔内均为红骨髓。
5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红骨髓脂肪化有远心端向近心端发展。
至18岁时,红骨髓仅存在于扁平骨、短骨及长管状骨的近心端,如颅骨、胸骨、脊椎骨、肋骨、髂骨以及肱骨和股骨的近心端。
黄骨髓脂肪化的骨髓称为黄骨髓,主要由脂肪细胞组成。
健康成人黄骨髓约占骨髓总量的50%。
黄骨髓仍然保持有造血的潜能,当机体需要时,又可重新转变为红骨髓参与造血,因此正常情况下,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较强。
(2).淋巴器官造血在骨髓内,造血干细胞分化出淋巴干细胞,其再分化成T、B淋巴祖细胞。
B淋巴祖细胞在骨髓内发育;T祖细胞随血流迁移至胸腺、脾和淋巴结内发育成熟。
(3)髓外造血生理情况下,出生2个月后,婴儿的肝、脾、淋巴结等已不再制造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
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骨髓纤维化、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某些恶性贫血时,这些组织又可重新恢复其造血功能,称为髓外造血。
髓外造血部位也可累及胸腺、肾上腺、腹腔的脂肪、胃肠道等。
3.造血微环境造血微环境是指造血器官实质细胞四周的支架细胞、组织。
它包括微血管系统、末梢神经、网状细胞、基质以及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二、造血干细胞分化与调控
1.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造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并有进一步分化能力的最早的造血细胞。
造血干细胞具有以下一般特征:①多数细胞处于G0期或静止期;
②绝大多数表达CD34和Thy-1(CD34+Thy-1+);③低表达或不表达CD38和HLA-DR;
④缺乏系特异系列抗原表面标志。
2.造血祖细胞造血祖细胞则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但失去了自我更新能力的过渡性、增殖性细胞群,过去称为定向干细胞。
3.造血调节因子及其作用造血干细胞的调控、增殖、分化过程需要一系列的造血细胞生长因子的参与。
(1)造血正向调控的细胞因子①干细胞因子(SCF)②芙来3配体(Flt 3 ligand, FL)即fam样酪氨酸激酶受体3(FLT)。
③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imulating factors,CSF)是细胞因子中的一大类,有四种主要的类型: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GM)、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G)、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M)、巨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 Meg)。
还有多系集落刺激因子(CSF- Multi)即是白细胞介素3(interleukin3,IL-3)。
④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
⑤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⑥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
⑦其它细胞因子:包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2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等。
(2)造血负向调控的细胞因子
抑制造血生长因子的称为负调节因子。
包括:①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②肿瘤坏死因子-α、β(TNF-α、β);③白血病抑制因子( LIF )④干扰素α、β、γ(vinterferron –α、β、γ,IFN-α、β、γ);⑤趋化因子(chemokine,CK)。
三、血细胞的发育与成熟
1.血细胞的增殖有丝分裂是血细胞分裂的主要形式。
在这种增殖中,母细胞有丝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同时都趋向分化成熟。
巨核细胞的增殖与其它系统的增殖不同,其它系统细胞在DNA合成后,随即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而巨核细胞则是以连续双倍增殖DNA的方式,即细胞核成倍增殖,每增殖一次,核即增大一倍,而胞浆并不分裂,故巨核细胞体积逐渐增大,属多倍体细胞。
2.血细胞的命名血细胞按所属系列分六大系统。
即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单核细胞系、淋巴细胞系、浆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
每一系统又依细胞成熟水平分为原始、幼稚和成熟三
个阶段;红系和粒系的幼稚阶段又分为早幼、中幼和晚幼三个阶段;而粒细胞根据胞浆所含颗粒特点的不同,又分为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
3.血细胞发育成熟的一般规律血细胞的发育成熟实际上是一个连续过程,阶段的划分是人为的措施。
4.血细胞发育成熟中的形态演变规律见表2-1。
表2-1 血细胞发育成熟中的形态演变规律
幼稚
项目原始→成熟备注
细胞大小大→小原粒细胞比早幼粒细胞小,巨核细胞由小到大核质比例大→小
核大小大→小成熟红细胞核消失
核形状圆→凹陷→分叶有的细胞不分叶
核染色质结构细致→粗糙
疏松→紧密
核染色质受色淡紫色→深紫色
核膜不明显→明显
核仁显著可见→无
胞质量少→多淋巴细胞例外
胞质颜色蓝→红或深蓝→浅蓝
胞质颗粒无→有粒细胞分化为3种颗粒,有的细胞无颗粒
四、细胞凋亡
(1)细胞凋亡的基本概念多细胞生物中,细胞死亡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一种是细胞坏死(necrosis),它是细胞在生理过程中意外死亡,这常见于对细胞的侵袭使细胞受到损伤,是一种被动死亡过程。
另一种死亡方式称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生理形式,是在基因调控下细胞主动死亡过程。
(2)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细胞凋亡是在基因调控制下的细胞自我消亡过程。
现已证明,
与细胞增殖和癌变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影响细胞凋亡,按其功能分为两类,一类是启
动和促进细胞凋亡的基因如:C-myc、P53、Fos、c-rel、c-jun、Tcl-30、Fas、Rb等,另
一种是抑制细胞凋亡的基因如:Bcl-2、Werners、Adenovirus等。
但一些细胞外因素也可
诱导细胞凋亡,如TNF、辐射及射线等。
细胞凋亡基因亦受多种凋亡信号传导途径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