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选修一课后习题 专题2测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测评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培养自养型微生物与异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的主要差别是()

A.碳源

B.氮源

C.无机盐

D.特殊营养物质

解析:自养型微生物与异养型微生物的根本区别是营养方式的不同,即自养型微生物以无机碳为碳源,而异养型微生物必须以有机碳为碳源。

答案:A

2.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各不相同。下列有关一种以CO2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营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

B.碳源物质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C.无机盐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D.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

解析:该微生物以CO2为唯一碳源,但CO2不能为微生物提供能量,不属于能源物质。

答案:B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

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

C.培养细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D.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解析:霉菌适宜的pH为5.0~6.0;细菌适宜的pH为6.5~7.5;放线菌适宜的pH为7.5~8.5。

答案:B

4.要从多种细菌中分离某种细菌,培养基要用()

A.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

B.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

C.固体培养基

D.液体培养基

解析:固体培养基主要用于微生物分离、鉴定等。液体培养基用于工业生产。加入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能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从而分离酵母菌和霉菌。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可抑制多种细菌生长,可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本题没有说明分离哪种细菌,故应用固体培养基。

答案:C

5.下列有关培养基的配制原则,表述正确的是()

A.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含有碳源、氮源、矿质元素、特殊营养物质

B.碳源和氮源必须具有一定比例,碳元素的含量最多,其次为氮元素

C.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pH、氧、渗透压的影响

D.营养物质的浓度越高越好

解析:不同的微生物需要的营养不同,如自生固氮菌能利用空气中的N2为氮源,因而培养基中无需添加氮源;碳源和氮源具有一定的比例,但碳元素不一定最多;营养物质浓度太高,会导致微生物失水。

答案:C

6.下面对微生物培养中灭菌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防止杂菌污染

B.消灭杂菌

C.培养基和发酵设备都必须灭菌

D.灭菌必须在接种前

解析:灭菌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但实际操作中不可能只消灭杂菌,而是消灭全部微生物。与发酵有关的所有设备和物质都要灭菌;发酵所用的微生物是灭菌后专门接种的,灭菌必须在接种前,如果接种后再灭菌就会把所接菌种也杀死。

答案:B

7.培养基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

A.水

B.碳源

C.氮源

D.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

解析:培养基的种类因培养的微生物的种类及培养的目的不同而不同,但一般来说培养基要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

答案:D

8.高温灭菌的原理是()

A.每种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是一定的

B.微生物对高温环境不适应

C.高温破坏了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影响其生命活动

D.高温降低了环境中氧的浓度

解析:相对于动植物来说,微生物的耐高温能力是很强的。灭菌即杀死各种微生物及其他生命形态(如芽孢),所以要采用更高温度以破坏微生物体内蛋白质、核酸的分子活性,以使其永远丧失生活能力。

答案:C

9.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的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pH、温度和渗透压等条件

B.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消毒

C.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稀释度合适

D.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才能丢弃

解析:培养过程中,除营养条件要满足需要外,还要考虑pH、温度和渗透压等条件是否适宜;灭菌是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所以,应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而不是消毒;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时要保证样品稀释比例合适,这样才会有更科学的数据;有的大肠杆菌会释放一种强烈的毒素,并可能导致肠管出现严重症状,所以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

答案:B

10.

注:“+”表示加入,“-”表示不加。

解析: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培养基中要有碳源,且尿素作为唯一的氮源,不能添加硝酸盐。

答案:C

11.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

C.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

D.用加入刚果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

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为了获得单个菌落,应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A项正确。为了使结果更加准确,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至少要涂布3个平板进行重复实验,然后计算平均值,B项正确。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用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D项错误。

答案:D

12

A.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B.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属于氮源的物质是蛋白胨

C.该培养基缺少提供生长因子的物质

D.对培养基调节至合适的pH后就可以接种菌种使用

解析:从配方可知,该培养基为鉴别培养基,用于鉴别大肠杆菌;碳源主要是葡萄糖,蛋白胨主要是氮源,但同时又可以为大肠杆菌提供生长因子;该培养基在使用前不仅要调节pH,而且要进行严格的灭菌。

答案:B

13.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

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

解析:培养基灭菌应在分装到培养皿之前进行,A项错误。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菌种,必须灼烧接种环,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B项正确。从有机废水中分离的微生物是异养型生物,其培养不需要光照,C项错误。培养过程中应每隔12 h或24 h观察一次,D项错误。

答案:B

14.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菌能在液体培养基中以二分裂方式迅速扩增

B.噬菌体和大肠杆菌都可在蛋白胨培养基中增殖

C.灭菌的目的是防止杂菌与培养菌竞争

D.稀释涂布法分散细菌得到单菌落的效果更好

解析:细菌的繁殖方式是二分裂方式;噬菌体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细菌病毒,需要在活细菌中才能生活,在蛋白胨培养基中不能增殖;灭菌的目的是防止杂菌和培养菌发生竞争。

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