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刨(全)—脊神经
脊神经解剖与功能,我们找解剖老师整理好了!
脊神经解剖与功能,我们找解剖老师整理好了!掌握脊神经的解剖与功能是脊柱外科手术成功的基础。
为此,我们邀请到郑州大学人体解剖学系的徐高磊老师,为大家整理了这些经验干货。
本文作者:脊神经组成与分支脊神经是指与脊髓相连的外周神经,共有 31 对,出椎间孔后分为前支、后支、脊膜支(窦椎神经)和交通支,含有躯体感觉、躯体运动和自主神经纤维。
1、前支前支是脊神经干发出的最粗大的分支,为混合性,其功能涉及胸前、外侧和四肢的肌肉及皮肤。
人类胸神经前支仍然保留着进化早期原有的节段性特点,第1~12 对胸神经前支按照肋骨和胸椎的节段分布,称为肋间神经(其中第12 胸神经前支称为肋下神经),其余脊神经前支互相联系,组成 4 个神经丛:颈丛、臂丛、腰丛、骶丛。
2、后支后支是脊神经干发出的向躯干背部走行,分布于项部、背部和腰骶部的分支,亦为混合性神经支。
后支较前支细小,经相邻椎骨横突之间或骶后孔向后走行,绕上关节突外侧向后行至相邻横突之间再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
大部分脊神经后支均可分为肌支和皮支两大类:•肌支分布于项、背、腰、骶、和臀部的深层肌,•皮支分布于枕、项、背、腰、骶和臀部的皮肤。
脊神经后支旳分布具有明显的节段性特点。
某些脊神经后支形成较粗大的神经干,如:•第 1 颈神经后支又称为枕下神经;•第 2 颈神经后支称为枕大神经;•第 3 颈神经后支的內侧支称为第 3 枕神经;•第 1~3 腰神经后支组成臀上皮神经;•第 1~3 骶神经后支的皮支组成臀中皮神经。
3、交通支交通支属于交感神经系统的结构,为连于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的细支。
可分为两类:•白交通支由发自脊神经进入交感干的有髓神经纤维构成,其纤维成分属于内脏运动纤维,源于脊髓灰质侧角的神经元;•灰交通支为发自交感干的无髓神经纤维,由起于交感干的节后神经纤维构成。
2、脊膜支脊膜支也称窦椎神经,为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发出的一条返回椎管的细支,分布于脊髓被膜、血管壁、骨膜、韧带和椎间盘等处。
系统解剖学—脊神经
极状或椭圆形,直径约20~60μm,突起可多个,胞体多有一个亮的偏位的细胞核,也可见到双核或多核的细胞。胞质内含细而分散的尼氏体。神经元胞体与大量无髓和少量有髓神经纤维混合在一起。
3. 躯体运动纤维 发自脊髓前角,分布于骨骼肌,支配其随意运动。
4. 内脏运动纤维 发自胸腰段脊髓侧角(交感神经低级中枢)或骶副交感核(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支配心肌、平滑肌的运动,控
制腺体的分泌。
2.交通支(communicating branch)为连于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的细支。其中发自脊神经连于交感干的为白交通支,多由有髓纤维构成。而发自交感干连于脊神经的称为灰交通支,多由无髓纤维构成。(详见内脏神经)
(二)脊神经的典型分支
脊神经干很短,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4支:前支、后支、脊膜支和交通支。
1.脊膜支(meningeal branch),也称窦椎神经 (sinuvertebral nerves)。 每条脊膜支都接受来自邻近的灰交通支或来自胸交感干的分支,然后再经椎间孔返入椎管,分成横支、升支和降支分布于脊髓被膜、血管壁、骨膜、韧带、椎间盘等处。上3对颈神经的脊膜支的升支较大,还分布于颅后窝的硬脑膜。
脊神经中含有四种纤维成份:
1.躯体感觉纤维 来自脊神经节中的假单极神经元,其中枢突构成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周围突进入脊神经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肌腱和关节。将皮肤的浅感觉(痛、温觉等)和肌、腱、关节的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等)冲动传入中枢。
2.内脏感觉纤维 来自脊神经节的假单极神经元,其中枢突构成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其周围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将这些结构的感觉冲动传入中枢。
局部解剖第六章脊柱区
表面解剖
1.棘突 2.骶管裂孔、骶角 3.尾骨 4.髂嵴、髂后上棘 5脊肌
第二节 脊柱区的局解
层次结构 椎管及其内容物
椎管减压术
脊柱区的层次结构
一、皮肤和浅筋膜 二、深筋膜 三、肌层 四、肌间三角区 五、血管和神经 六、脊柱
一、皮肤、浅筋膜
• 肾手术时,切断此韧 带可加大第12肋的 活动度,便于显露肾 。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三、肌 层
第一层 斜方肌、背阔 肌、腹外斜肌后部
第二层 半棘肌、夹肌、 肩胛提肌、菱形肌、 上后锯肌、下后锯肌
第三层 竖脊肌 第四层 枕下肌、横突
棘肌、横突间肌
肌间三角
枕下三角 听诊三角 腰上三角 腰下三角
Luschka关节
椎体钩作用: 可限制上一椎体向侧
方移位,增加稳定性 ,防止椎间盘脱出 椎体钩意义:
颈椎病: 椎动脉型 脊髓型 神经根型 混合型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2、脊髓被膜和脊膜腔
脊髓 上端平枕骨大孔连于脑 下端终于第1腰椎下缘 ①被膜
硬脊膜 脊髓蛛网膜 软脊膜 齿状韧带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局部解剖第六章脊柱区
2020年4月27日星期一
第六章 脊柱区
概述 脊柱区的局解
第一节 概 述
境界与分区 表面解剖
境界与分区
—— 枕外隆凸、上项线
项区
—— 第7颈椎棘突、肩峰连线
胸背区
—— 第12胸椎棘突、第12肋下 缘、第11肋前份的连线
腰区
—— 两髂嵴后份及两髂后上 棘的连线
骶尾区
—— 尾骨尖
腰下三角
下界----髂嵴 下外界--腹外斜肌后缘 上内界--背阔肌下缘
局部解剖学背部
精选课件
14
腰下三角 Inferior Lumbar
Triangle
位置:位于腰区下部,腰 上三角的外下方。
境界:其内上界为背阔肌的前下缘,外侧界为腹外斜肌 后缘,下界为髂嵴,底为腹内斜肌,顶为皮肤和浅筋膜。
临床意义:为腹后壁的薄弱区之一,可形成腰疝;盲肠 后位阑尾炎时,右侧腰下三角有明显压痛。
精选课件
第四层
枕下肌 横突棘肌 横突间肌
精选课件
10
四、 深部血管神经
动脉 枕动脉 肩胛背动脉 椎动脉
静脉 神经
脊神经后支:分为内、外侧 支
副神经 胸背神经 肩胛背神经
精选课件
11
重要的局部 结构
听诊三角 腰上三角 腰下三角
精选课件
12
听诊三角
➢定义:在斜方肌的外下方, 肩胛骨下角的内侧有一肌间 隙,临床称听诊三角或肩胛 旁三角。 ➢境界:斜方肌的外下缘、肩 胛骨脊柱缘;底为薄层脂肪 组织、深筋膜和第6肋间隙, 表面覆以皮肤和浅筋膜。 ➢意义:
精选课件
21
15
精选课件
16
直接连结 骨 连 结
间接连结
纤维连结:前纵韧带、 后纵韧带、 棘上韧带 “三长”
黄韧带、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
“三短”
软骨连结:纤维软骨联合---椎间盘 “一软骨连结”
骨性结合:骶椎骶骨 尾椎尾骨 “二骨性结合”
-----关节突关节、寰枕与寰枢关节
“三关节”
精选课件
17
总结
———————————————————————
精选课件
13
腰上三角
Superior Lumbar Triangle
位置:位于背阔肌深面, 第12肋的下方。
2018年局部解剖学系解神经系统脊髓脑干-文档资料
根据其性质和功能,在脑干内按照以下规律纵行排列成6个功 能柱: 在第四脑室室底灰质中,运动性神经核柱位于界沟内侧, 感觉性神经核柱位于界沟外侧; 由中线向两侧依次为一般躯体运动核柱、一般内脏运动核 柱、一般和特殊内脏感觉核柱和特殊躯体感觉核柱。 特殊内脏运动核柱和一般躯体感觉核柱则位于室底灰质 (或中央灰质)的腹外侧,网状结构内。
19
(二)白质 1.上行纤维束
(1)薄束 T5 以下 楔束 T4 以上 —传导意识性本体感觉
薄束 楔束
20
(2)脊髓小脑束 1)脊髓小脑后束 2)脊髓小脑前束
—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3)脊髓丘脑束
脊髓丘脑前束 —传导粗触觉,压觉
脊髓丘脑侧束 —传导痛温觉
21
2 下行纤维束
(1)皮质脊髓束:躯体运动 1)皮质脊髓侧束 2)皮质脊髓前束 3)Barne 前外侧束
11
神经系统
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 髓 一、位置和外形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三、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第二节 脑
12
第一节 脊 髓
一、位置和外形
前正中裂 前外侧沟
位置:位于椎管内
上端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
下端(成人)平第1腰椎体下缘
外形: 两个膨大:颈膨大 腰骶膨大
6条沟:前正中裂 1 后正中沟 1 前外侧沟 2 后外侧沟 2
目 录(2)
感觉器
第十三章 概 述 附:其它感受器
第十四章 视 器
第十五章 前庭蜗器
神经系统
第十六章 总 论 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十八章 周围神经系统 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第二十章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第二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
局部解剖学(应用型创新规划教材)PPT课件 第六章 脊柱区(课件)
竖脊肌
(二)枕下三角
(三)腰上三角
临床意义
1、肾手术腹膜外入路须保护上述三神经 2、如需扩大术野,避免损伤胸膜—气胸 3、肾周围脓肿——切开引流 4、腹后壁薄弱区,腰疝
(三)腰下三2、右侧—阑尾炎时—三角区压痛 3、腰区深部脓肿—破溃至皮下
(二)胸背区和腰区:臀上皮神经
(三)骶尾区:臀中皮神经
二、深筋膜
(一)项区:封套筋膜一部分
(二)胸背区和腰区: 浅层—覆盖斜方肌和背阔肌的表面 深层—胸腰筋膜
(三)骶尾区: 薄弱,与骶骨背面骨膜相愈合。
胸腰筋膜
三、肌层
(一)听诊三角
内上界:斜方肌的外下缘 外侧界:肩胛骨脊柱缘
下界:背阔肌上缘 底:脂肪组织、筋膜和第6肋间隙
四、深部血管和神经
动脉: 椎动脉、 枕动脉、 肩胛背动脉、 臀上动脉、 臀下动脉
静脉: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 椎静脉等
(一)动脉
(二)静脉
1、项区:静脉
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2、胸背区:静脉
3、腰区:静脉 4、骶尾区:静脉
肋间后静脉 奇静脉; 锁骨下静脉 腋静脉 腰静脉 下腔静脉 臀区静脉 髂内静脉
(三)神经
脊神经后支 副神经
胸背神经 肩胛背神经
五、脊柱
(一)椎骨及其连结
(二)椎间孔
六、椎管内容物
(一)椎管
(二)脊髓被膜及腔隙 1. 被膜
2. 腔隙
终池
脊髓蛛网膜下隙的下部,自脊 髓下端马尾神经根部至第2骶椎水 平扩大的腔隙,称终池,内容马尾。 临床上常在第3、4或第4、5腰椎 间进行腰椎穿刺。
谢谢观看
穿刺术
(三)椎管内容物 1.脊神经根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及大题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及大题1. 翼点: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二横指处,额.顶.颞.碟四骨在此相接,多呈“H”行的缝。
是颅骨的薄弱部分,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2. 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位于蝶鞍和垂体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颧骨岩部的尖端。
3. 帽状腱膜:位于额顶枕区中部,坚韧致密,前连枕额肌的额腹,后连该肌的枕腹,两侧至颞区逐渐变薄,与颞浅筋膜相续。
4. 颈动脉鞘:是颈筋膜向两侧扩展,包绕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形成的筋膜鞘。
上起自颅底,下续纵膈。
5. 气管前间隙:位于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
内有甲状腺最下动脉、甲状腺下静脉和甲状腺奇静脉丛等。
小儿还有胸腺上部、左头臂静脉和主动脉弓等。
6. 颈动脉三角:有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围成。
其浅面有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及封套筋膜,深面有椎前筋膜,内侧是咽侧壁及其筋膜。
有颈内静脉及其属支、颈总动脉及其分支、舌下神经及其降支、迷走神经及其分支、副神经以及部分颈深淋巴结等。
7. 下颌下三角:有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骨体下缘围成,又称二腹肌三角。
线面有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和封套筋膜。
深面有下颌舌骨肌、舌骨舌肌及咽中缩肌。
其内容物有下颌下腺、面动脉、舌下神经、舌动脉和下颌下神经节通过。
8. 腮腺鞘:由颈深筋膜浅层向上延续的腮腺咬肌筋膜在腮腺后缘分为浅、深两层,包绕腮腺形成。
9. 甲状腺囊:有两层,外侧是由颈深筋膜中层脏部包裹甲状腺而形成的假被囊,又称甲状腺鞘;内层是由腺体周围结缔组织增厚而形成的真被囊,又称甲状腺纤维囊。
真、假被囊之间有少量疏松结缔组织填充,其间含有甲状旁腺和血管等。
10. 剑肋角:是剑突与肋弓形成的夹角,左侧剑肋角是心包穿刺常用的进针部位。
11. 动脉导管三角:由左膈神经、左迷走神经和左肺动脉围成,内有动脉导管(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是手术中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
12. 支气管肺段:即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称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
神经支配及走形分布,高清图谱
31对脊神经包括: 8对颈神经(C) 12对胸神经(T) 5对腰神经(L) 5对骶神经(S) 1对尾神经(Co)
2.脊神经的纤维成分 每对脊神经都是混合性的,含有4种纤维成分: 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皮肤、骨骼肌和关节 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躯体运动纤维:支配骨骼肌的运动 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平滑肌、心肌的运动,控制腺体的分泌
B.正中神经(C6~T1): 起自:内侧束和外侧束
走行:伴肱动脉沿肱二头肌内侧沟至肘窝穿旋前圆肌,行于指浅、深屈肌间经腕 管至手掌。
C.正中神经支配: 肌支:支配前臂掌面的肌(肱桡肌、尺侧屈腕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除外)鱼际肌(拇 收肌除外)和第1、2 蚓状肌。 皮支:分布于掌心、鱼际、桡侧3个半指掌面及其中节和远节手指背面的皮肤。
尺神经支配: 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的尺侧半、小鱼际肌、拇收肌、骨间肌及第3、4蚓状 肌。 皮支:掌支分布于小鱼际、小指和环指尺侧半的皮肤,手背支分布于手背尺侧半和小指、 环指及中指尺侧半背面的皮肤(中指和环指的分支只到第1指节背面,余部由正中神经 分布)。
E.桡神经: 发自:后束 走行:伴肱深动脉入桡神经沟,穿外侧肌间隔至肱桡肌和肱肌之间,分为浅、深两支。 浅支伴行于桡动脉的外侧,深支穿旋后肌至前臂背面,行于浅、深伸肌间。
胸神经前支anterior branch of the thoracic nerve
胸神经前支共12对 第1~11胸神经前支称肋间神经 第12性分布: 平齐胸骨角为T2 平齐乳头为T4 平齐剑突为T6 平齐肋弓下缘为T8 平齐脐为T10 髂前上棘连线平面为T12 腰丛lumbar plexus 组成:第12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1~3腰神经前支及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 位置:腰大肌深面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头部腱膜下隙:腱膜下隙是指位于帽状腱膜与颅骨外膜之间的薄层疏松结缔组织。
此隙范围较广,前至眶上缘,后达上项线。
腮腺床:腮腺的深面与颈突诸肌及深部血管神经相邻,包括颈内动,静脉,和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及舌下神经,它们共同构成腮腺床,即紧贴腮腺深面的结构。
翼丛:翼丛是静脉丛,位于颞下窝内在翼内,外肌与颞肌之间。
翼颌间隙:翼颌间隙是位于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的间隙。
此间隙内有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和同名血管。
小脑延髓池:小脑延髓池又称枕大池或大池,为脑中池最大者,位于小脑与延髓之间,向前经两侧小脑扁桃体之间的间隙连通第四脑室。
第二章颈部神经点:胸锁乳突肌后缘颈丛皮支浅出的集中点。
是颈部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阻滞点腋鞘(Axillary sheath):椎前筋膜(颈深筋膜深层)延续至腋窝,包裹腋动脉、腋静脉和臂丛的锁骨下部分所形成的筋膜鞘。
囊鞘间隙:甲状腺鞘和纤维囊之间的间隙。
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形成一呈三角形的间隙,称为斜角肌间隙,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Virchow淋巴结:魏尔啸淋巴结(Virchow node)临床上对单个肿大的锁骨上淋巴结称为魏尔啸淋巴结,通常指左侧锁骨上肿大的淋巴结。
常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锁骨上缘形成的夹角处触摸到肿大的淋巴结。
食管腹段癌和胃癌常发生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作为早期就诊的症状第三章胸部Cooper韧带:指乳腺叶之间结缔组织纤维束,一端连于浅筋膜深层。
动脉导管三角:位于主动脉弓左前方的一个三角区,其前界为左膈神经,后界为左迷走神经,下界为左肺动脉,三角区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心浅丛。
胸腺三角:两侧胸膜前界在第二——四胸肋关节高度互相靠拢,向上向下又各自分开,形成两个三角形无胸膜区,上方的三角称胸腺三角,内有胸腺或胸腺遗迹。
心包裸区:在心包三角处,心包前面没有胸膜和肺覆盖,心包直接与左第4~6肋软骨前部,第4~5肋间隙及胸骨下部的左半相邻称心包裸区。
(完整版)局部解剖学总结+分区超级整理
局部解剖学笔记整理层次结构类一,额顶枕区:(冠状面至脑实质)1、皮肤,2、浅筋膜,3、帽状腱膜(1,2,3合称头皮),4、帽状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5、颅骨外膜,6、颅骨外板,7、板障,8、内板,9、硬膜外腔,10、硬脑膜,11、硬膜下隙,12、蛛网膜,13、蛛网膜下腔,14、软膜,15、脑实质二,颞区:1、皮肤,2、浅筋膜,3、颞浅筋膜,4、颞深筋膜,5、颞肌,6、颅骨外膜,7(后同额顶枕区)三,手掌掌心部:1、皮肤,2、浅筋膜,3、掌腱膜,4、掌浅弓及其分支,5、正中神经及尺神经分支,6、四条指浅屈肌肌腱及腱鞘,7、指深屈肌肌腱及腱鞘(7的桡侧:四条蚓状肌发出到达2345指背腱膜),8、掌中隔,9、掌中间隙,鱼际间隙,10、外侧骨间伸肌肌腱及内侧骨间伸肌及肌腱,11、掌深弓,12、指间掌侧肌3块,指间背侧肌4块,13、掌骨四,腮腺咬肌区:1、皮肤,2、浅筋膜,3、腮腺鞘(颈封筋膜向上延续及咬肌筋膜构成),4、腮腺浅部,5、峡部,6、下颌支,7、深部五,阴囊及睾丸的被膜:1、皮肤,2、浅筋膜(肉膜,有平滑肌),3、精索外筋膜,4、提睾肌,5、精索内筋膜,6、睾丸固有鞘膜的壁层,腔隙,内脏层(腹膜形成的结构),7、白膜六,腹壁:1、皮肤,2、浅筋膜(脐以上一层,脐以下分两层,浅层脂肪层camper筋膜和深层的膜层scarpa 膜层),3、腹外斜肌及腱膜,4、腹内斜肌,5、腹横肌,6、腹横筋膜,7、腹外筋膜,8、壁腹膜七,胸壁:1、皮肤,2、浅筋膜,3、深筋膜浅层,4、胸大肌,5、深筋膜深层,6、胸小肌,7、肋及肋间隙,8、胸内筋膜,9、壁胸膜床类:组织器官深面的结构一,腮腺床:由三组结构组成:1、颈内血管(a v),2、起于茎突(乳突后内侧)的茎突舌骨肌,茎突舌肌,茎突咽肌,3、后四对脑神经:舌咽,迷走,副,舌下神经二,胃床:胃后壁,膈,脾,左肾上腺,左肾,胰,横结肠鞘类一,腮腺鞘:腮腺咬肌筋膜在腮腺前缘分成深浅两层包被腮腺形成。
最全神经系统解剖图
最全神经系统解剖图!导读:神经系统是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功能调节系统。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均极为复杂,体内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和各种生理过程都不是各自孤立地进行,而是在神经系统的直接或间接调节控制下,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密切配合,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实现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同时,人体又是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神经系统能感受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体内各种功能不断进行迅速而完善的调整,使人体适应体内外环境的变化。
可见,神经系统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主导的调节作用,人类的神经系统高度发展,特别是大脑皮层不仅进化成为调节控制人体活动的最高中枢,而且进化成为能进行思维活动的器官。
因此,人类不但能适应环境,还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神经系统由中枢部分及其外周部分所组成。
中枢部分包括脑和脊髓,分别位于颅腔和椎管内,两者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组成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以及各种神经节组成。
能协调体内各器官、各系统的活动,使之成为完整的一体,并与外界环境发生相互作用。
脑部脑干脑室系统大脑供血动脉3D扫描CT成像磁共振成像&人脑模型对比人脑区域图神经分布图小脑皮质结构小脑脑岛基底核海马和穹窿各种剖面图12对颅神经各自对应的脑区形象记忆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系统几种常见致死性脑病的CT表现脑损伤不同部位脑病的瞳孔变化常见的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品各种颅内出血几种类型脑出血的CT表现急性颅内高压所致脑疝的分型颅顶层次面神经——一巴掌就能记住神经病变时瞳孔对光的反射脑脊液循环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损伤的鉴别头痛困扰,你属于哪一种脊柱外周部分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它们组成外周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分布于全身,把脑和脊髓与全身其他器官联系起来,使中枢神经系统既能感受内外环境的变化(通过传入神经传输感觉信息),又能调节体内各种功能(通过传出神经传达调节指令),以保证人体的完整统一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人体解剖学讲义】10.周围神经系统
第53讲-脊神经1脊神经一、概述(一)脊神经的构成纤维成分脊神经共31对,每对脊神经连于一个脊髓节段,每对脊神经借前根连于脊髓前外侧沟;借后根连于脊髓后外侧沟。
前、后根均有许多根丝构成,一般前根属运动性的,后根属感觉性的,两者在椎间孔处合成一条脊神经。
因此,脊神经既含感觉神经纤维,又含运动神经纤维,为混合性的。
脊神经后根在椎间孔附近有椭圆形的膨大,称脊神经节, 其中内含假单极的感觉神经元,其中枢突构成了脊神经后根,其周围突随脊神经分布至感受器。
31对脊神经分5部分,8对颈神经, 12对胸神经, 5对腰神经, 5对骶神经和1对尾神经。
第1颈神经干经寰椎与枕骨之间穿出椎管,第2~7颈神经干均经同序数颈椎上方的椎间孔穿出,而第8颈神经干经第7颈椎下方的椎间孔穿出,12对胸神经干和5对腰神经干都经同序数椎骨下方的椎间孔穿出,第1~4骶神经前、后支由同序数的骶前孔、骶后孔穿出,第5骶神经和尾神经则经骶管裂孔穿出。
由于椎管比脊髓长,各部椎体高度和椎间盘厚度不同,因此,脊神经前、后根在椎管内走行的方向和长度也各异。
颈神经根最短,行程近水平位,胸神经根则较长,斜行向下,而腰、骶神经根更长,近似垂直下行,构成了马尾。
(二)脊神经的典型分支脊神经干很短,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4支:前支、后支、脊膜支和交通支。
1. 脊膜支。
每条脊膜支都接受来自邻近的灰交通支或来自胸交感干的分支,然后再经椎间孔返入椎管,分成横支、升支和降支分布于脊髓被膜、血管壁、骨膜、韧带、椎间盘等处。
上3对颈神经的脊膜支的升支较大,还分布于颅后窝的硬脑膜。
2. 交通支为连于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的细支。
其中发自脊神经连于交感干的为白交通支,多由有髓纤维构成。
而发自交感干连于脊神经的称为灰交通支,多由无髓纤维构成。
3. 后支为混合性,较细,经相邻椎骨横突之间或骶后孔向后走行,除骶神经外,一般脊神经后支绕上关节突外侧向后行至相邻横突之间再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它们又都分成肌支分布于项、背、腰、骶部深层肌;皮支分布于枕、项、背、腰、骶、臀部的皮肤。
局部解剖学 后背
胸腰筋膜
4.Muscle layer 肌层 5.Nerves & blood vessel 6.Vertebral column and
CHENMINGFENG 2009 CHENMINGFENG 2009CHENMINGFENG 2009
Vertebral region 脊柱区
Division
Nuchal region 项区 Thoracodosal region 胸背区 Lumbar region 腰区 Sacrococcygeal region 骶尾区
竖脊肌鞘
Quadratus lumborum
Erector spinae竖脊肌
sheath 腰方肌鞘
Anterior layer Middle layer Posterior layer
CHENMINGFENG 2009
CHENMINGFENG 2009 CHECNHMEINNMGIFNEGNFGEN2G0029C0H0E9NMINGFENG 2009
Vertebral canal
CHENMINGFENG 2009
CHENMINGFENG 2009 CHECNHMEINNMGIFNEGNFGEN2G0029C0H0E9NMINGFENG 2009
CHENMINGFENG 2009 CHENMINGFENG 2009CHENMINGFENG 2009
CHENMINGFENG 2009 CHECNHMEINNMGIFNEGNFGEN2G0029C0H0E9NMINGFENG 200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角肌间隙 臂丛
锁骨中段后方
锁骨下动脉
腋窝
-12-
(三)臂丛的分支
锁骨上分支: 在锁骨上方臂丛尚未形成三条神经束之前的各
级神经干发出 胸长神经 前锯肌 翼状肩 肩胛背神经 肩胛上神经
锁骨下分支: 在锁骨下方发自臂丛的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
-13-
1、外侧束的分支: 肌皮神经
-14-
胸外侧神经 正中神经外侧根
-3-
(二)
脊 神 经 与 椎 间 孔 的 对 应 关 系
-4-
C1 寰椎和枕骨之间出椎管
C2— 同序数颈C椎7 上方椎间孔穿出
C8 第7颈椎下方椎间孔穿出
T1—T12 L1— 同序数L椎5 骨下方椎间孔穿出
S1—S4 同序数骶前后孔穿出
S5 Co1 骶管裂孔穿出
(三)脊神经的典型分支 1.脊膜支 2.交通支 白交通支、灰交通支 3.后支 4.前支 颈丛、臂丛、腰丛、骶丛
损伤表现: 肩不能外展 三角肌瘫痪 方肩 肩部臂外上部皮肤感觉障碍
-29-
腋神经
桡神经
后束
桡神经
腋动脉
-30-
肱深动脉 桡神经
桡神经 浅支 肱桡肌
肱肌
深支 前臂伸肌 (桡侧腕 长伸肌)
-31-
浅支
手背桡侧半 桡侧二个半手指 近节背面的皮肤
分支分布: 臂部:皮支:臂和前臂背侧皮肤 肌支:肱三头肌、肱桡肌 桡侧腕长伸肌 深支:前臂伸肌(桡侧腕长伸肌) 浅支:手背桡侧半和桡侧二个半 手指近节背面的皮肤
前斜角肌
锁骨下动脉
锁骨下静脉
C3
C4
膈
C5 神
经
-9-
三、臂丛
(一)臂丛的组成
C5根 C6根 C7根
上干
前股 后股
中干
前股 后股
C8根 T1根
下干
后股 前股
外侧束 后束 内侧束
-10-
上干 外侧束
C5的前支 C6的前支 C7的前支 C8的前支 T1的前 支部分
中干 下干 后束
内侧束
-11-
(二) 臂丛的位置 斜角肌间圆肌
指浅屈肌 指深屈肌
掌长肌腱
腕管
桡 侧 腕 屈 肌
-19-
正中神经 旋前圆肌
掌长肌 指深屈肌 桡侧半
指
浅
拇
屈
长
旋
肌
屈
前
肌
方
肌
鱼掌 际心
鱼际肌
桡动脉掌浅支
(拇收肌除外)
返支
1、2蚓状肌
桡侧三个半手指的掌面
桡侧三个半手指的中、 远节手指的背面
指掌侧 总神经
指掌侧 固有神经
按照传导 方向性质
感觉/传入神经 运动/传出神经 混合神经
-2-
第一节 脊神经
一、概 述
(一)脊神经的构成和纤维成分
运动 内脏运动纤维 前 神 神经
8对颈神经
经
纤维 躯体运动纤维 根 共 3
12对胸神 经5对腰神经
纤 感觉 内脏感觉纤维 后 1 5对骶神经
维
神经 纤维
躯体感觉纤维
根
对
1对尾神经
混合型神经
C3
皮支
颈横神经
1.枕小神经
C4
2.耳大神经
锁骨上神经
3.颈横神经
C5
4.锁骨上神经
-7-
皮支 经胸锁孔突肌后缘中点
附近浅出(可作颈部皮肤浸 润麻醉的麻醉点)
枕小神经 耳大神经 颈横神经 锁骨上神经
-8-
肌支 5.膈神经 (C3-C5)
混合型神经
同侧膈肌瘫痪,腹式呼吸减弱 或消失,甚至有窒息感,受刺激 可发生呃逆。
肌皮神经
外侧束 肌皮神经
-15-
肱二头肌
肱肌
肱二头肌
前 臂 外 侧 皮 神 经
喙肱肌 肌皮神经
2、内侧束的分支:
尺 神 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
-16-
正中神经内侧根 胸内侧神经 臂内侧皮神经
正中神经
外侧束 正中神经
外侧束
正中神经
肱 二 头 肌
内侧束 腋动脉
-17-
内侧束 肱动脉
桡 侧 腕 屈 肌 腱
后支 脊神经
白交通支 交感干 灰交通支
-5-
前支
白交通支 后支 灰交通支
C1—C4 C5-T1
T1-T12 T12-L4 L4-C01
-6-
颈丛 臂丛
胸 神 经
腰丛
骶丛
二、颈 丛
(一)颈丛的组成和位置
组成: C1-C4前支
枕小神经
C1
C5前支的一部分 位置:胸锁乳突肌
耳大神经
C2
上部的深面
(二)颈丛的分支
运动障碍:屈腕力减弱,小指和环 指的远节指骨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内 收,各指不能相互靠拢,“爪形手”
感觉障碍:手内侧缘明显
-26-
3、后束的分支: 腋神经 桡神经
-27-
胸背神经
腋神经
小圆肌
腋神经
-28-
旋 肱 后 动 脉
后束
腋神经
腋神经
三角肌
旋肱后动脉
外 科 颈 四边孔
腋神经损伤: 肱骨外科颈骨折 腋杖压迫 肩关节脱位
-21-
尺神经
肱二头肌
内侧束 尺神经
-22-
内侧束 肱动脉 尺神经
尺侧腕屈肌
尺神经 尺动脉
尺神经沟
指深屈肌
-23-
尺神经
手背支
手背尺侧半背面皮 肤,小指、环指、及中 指尺侧半背面皮肤
-24-
深支
浅支
小鱼际 小指和环指尺侧半掌面皮肤
小鱼际肌、拇收肌 骨间肌、3—4蚓状 肌
-25-
分支分布 1)前臂的肌支: 尺侧腕屈肌 指深屈肌尺侧半 2)手背支: 手背尺侧半背面皮肤,小指、环指及中指尺侧 半背面皮肤 3)手掌:浅支: 小鱼际,小指和环指尺侧半掌面皮肤 深支: 小鱼际肌、拇收肌、骨间肌、3—4蚓状肌 损伤表现
损伤表现: 运动障碍:前臂伸肌瘫痪
“垂腕” 感觉障碍:1—2掌骨间隙背面
皮肤最为明显
-32-
四、胸神经前支
肋间神经 (第1-11对)
肋下神经 (第12对)
-33-
胸 神 经 前 支 节 段 性 分 布
-34-
T2 胸骨角平面 T4 乳头平面 T6 剑突平面
T8 肋弓平面
T10 脐平面
T12 脐与耻骨联合 上
缘连线中点平面
五、腰 丛
(一)组成: T12前支的一部分和
L1—L3前支的全部、L4的 一部分。 (二)位置:
腰大肌的深面
腰骶干
-35-
T12的前 支 L一1的部前分支 L2的前支 L3的前支
L4的前支 一部分 L5的前支
(三) 分支:
-20-
分支分布 1)肌支: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 指深屈肌尺侧半、拇长屈肌和旋前方肌。 鱼际肌(拇收肌除外) 1、2蚓状肌 2)皮支:掌心、鱼际、桡侧三个半手指的掌面及其中、 远节手指的背面
损伤表现
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减弱, 拇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对掌, 出现“猿手”,拇、示、中指远 节皮肤感觉障碍明显
神经系统
第十八章 周围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神经 一、概 述 二、颈 丛 三、臂 丛 四、胸神经前支 五、腰 丛 六、骶 丛 七、脊神经损伤定位相关解剖基础 八、全身主要关节的神经分布
第二节 脑 神 经 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1-
概述
周围神 经系统
按照相连 部位不同
脑神经 脊神经 内脏神经
按照分布 躯体神经 对象不同 内脏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