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营养失调症状
作物营养与缺素症
![作物营养与缺素症](https://img.taocdn.com/s3/m/2ed2272be2bd960590c67741.png)
2.根据土壤性质安排植物。
3.合理的轮作,可避免因某种元素需求量大 的作物接茬而引起的缺素症。 4.正确的耕作管理。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促进根系向纵深发展,防止有毒物质阻碍 根系呼吸。
(二)作物缺素症的防治
缺氮肥症的防治 叶面喷洒400倍液尿素和15公斤水,加 100克白糖配成的糖液,能迅速缓解 缺磷肥症的防治 喷施500倍液的98%的磷酸二氢钾。 缺钾肥症的防治 叶面喷洒500倍液的98%磷酸二氢钾,也 可根部追施草木灰,并浇小水。。
缺N
新叶发黄,小而稀,叶落早,花小且落花落果 多,严重时小枝枯死,果小,缺氮初期叶子出现黄 斑,继而全叶变黄
缺P
症状多在花芽和果实形成期出现,叶片失去光 泽,暗绿色,老叶有褐斑,严重时呈紫红色,花少, 果皮厚而粗糙,味酸,叶片稀少,脉皱缩,呈畸 形,果小,皮厚而光滑,落果多,抗寒抗旱能力下 降
2植物养分缺乏症状检索1水稻植株矮小分蘖少叶片小呈黄绿色结穗短小叶片细弱呈浓绿色严重时有赤褐色斑点根系发育不良分蘖少生育期延长叶色蓝绿软弱下垂叶面有赤褐色斑点直至枯黄易倒伏水稻缺氮植株矮分蘖少下位叶枯萎一般整个植物体一致退绿吴淡黄色抽叶片有黄白色斑块叶尖及叶缘有棕色斑点向下卷曲棉铃小吐絮差叶片出现青铜色斑块渐渐变黄而干枯植株矮小分枝少
(3)钾
①钾能提高光合作用中许多酶的活性,因而 促进光合作用。 ②钾能提高植物对氮的吸收利用,有利于蛋 白质的合成。 ③钾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并加速同化 产物向贮藏器官输送。 ④钾能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改善产品的品质。
2.微量元素
(1)锌(Zn)
①主要参与生长素的合成和酶系统的活 动。缺锌,植物生育出现停滞状态。 ②锌参与叶绿素的形成,在光合作用和 碳水化合物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缺锌发生 失绿症,如玉米的“白苗病”,苹果的“小 叶病”。
农作物缺素症状表
![农作物缺素症状表](https://img.taocdn.com/s3/m/0c18d14a2e3f5727a5e96230.png)
农作物缺素症状一、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及营养失调症状(一)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大量元素:氮、磷、钾中量元素:钙、镁、硫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铜、钼、氯(二)常见作物营养失调症状一、作物缺氮症状作物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浅绿或黄绿。
失绿叶片色泽均匀,一般不出现斑点或花斑,症状从下而上扩展,严重时下部叶片枯黄早落:根量少,细长:花和果量少,种子小而不充实,成熟提早,产量下降。
氮过量时,番茄易出现“空洞果”、“筋腐病”等。
二、作物缺磷症状生长缓慢、矮小、瘦弱、分枝少,叶小易脱落,呈暗绿色,叶缘及叶柄常出现紫红色。
根系发育不良,成熟延缓,产量和品质降低。
症状一般先从茎基部老叶开始,逐渐向上发展。
三、物缺钾症状老叶和叶缘发黄,进而变褐,焦枯似灼烧状。
叶片出现褐色斑点或斑块,随着缺钾程度的加剧,整个叶片成干枯状。
根系短而少,易早衰,严重时腐烂,易倒伏。
番茄缺钾时易发生“筋腐病”。
四、作物缺钙症状生长点首先出现症状,幼叶变形,叶尖呈弯钩状,叶片皱缩,边缘弯曲。
叶尖和叶缘黄化或焦枯坏死。
植株矮小或簇生,早衰、倒伏,不结实或少结实。
番茄缺钙易出现“筋腐病”黄瓜出现“镶金边”苹果“苦痘病”“水心病”。
花生“籽实但不充实”等情况。
五、作物缺镁症状叶片失绿,始于叶尖和叶缘的脉间色泽变淡,由淡绿变黄进而变紫,随后向叶基部和中央扩展,但叶脉保持绿色,在叶片上形成清晰的网状脉纹。
六、作物缺硫症状全株颜色褪淡,呈淡绿色或黄绿色,叶脉和叶肉失绿,叶色浅,幼叶较老叶明显。
植株矮小,叶细小,向上卷曲,变脆、易碎,提早脱落。
茎生长受阻,开花迟,结荚少。
七、作物缺硼症状幼顶芽生长受抑制,并逐步枯萎死亡,,侧芽萌发,弱枝丛生,根系不发达;叶片增厚变脆,皱缩,茎、叶柄变粗短,开裂,木栓化,出现水渍状斑点或环节状突起;肉质根内部出现褐色坏死,开裂;繁殖器官分化发育受阻,易出现蕾而不花或花而不实。
缺硼花生易出现“果而不仁”,番茄植株呈“丛生状”,黄瓜果实中心木栓化开裂;芹菜出现“茎裂病”、罗卜“心腐病”、苹果出现“缩果病”、葡萄形成“无核小粒果”。
农作物作物缺素症状表全营养元素
![农作物作物缺素症状表全营养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fe88254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f.png)
苹果
镁
马铃薯、甜菜
花椰菜、甘蓝、草莓
苹果
硫
油菜
花椰菜
——
铁
大麦、高梁
花椰菜
葡萄、苹果
硼
油菜
花椰菜、萝卜
葡萄、苹果
锰
大豆、豌豆、谷类作物
甘蓝
苹果
铜
玉米、小麦、大麦
莴苣、番茄、洋葱
梨
锌
玉米、大豆、豌豆
洋葱
梨、苹果
钼
豆科作物
剩症状
氮
1.叶呈深绿色,多汁而柔软,对病虫害及冷害的抵抗能力减弱
2.茎伸长,分蘖增加,抗倒伏性降低
3.根的伸长虽然旺盛,但细胞少
4.籽实成熟推迟
磷
1.一般不出现过剩症
2.营养长生停止;过分早熟;导致低产
钾
1.虽然和氮一样可以过量吸收,但难以出现过剩症
2.土壤中钾过剩时,抑制了镁、钙的吸收,促使出现镁、钙的缺乏症
钙
1.不出现钙过剩症
2.大量施用石灰则抑制镁、钾和磷的吸收
植株细小,分叶少,叶色深绿,略带紫,叶硝上紫色特别显着,症状从叶向幼叶发展,抗寒力差;
植株呈蓝绿色,叶软弱下披,上、中、下部叶片的叶尖及边缘枯黄,老叶焦枯茎杆细软,易倒伏;
玉米
植株矮小,茎细瘦,生长缓慢,叶片由下而上失绿发黄,症状从叶尖沿中脉向基部发展,先黄后枯或“V”字形;
苗期叶尖和叶缘出现紫红色,老叶变黄;茎杆细小,生长缓慢、果穗秃尖,弯曲畸形行列不齐,籽粒不饱满;
花少,果实重量减轻;
铜
植株矮小,出现失绿现象,易感染病害;
禾谷类作物叶尖失绿而黄化,以后干枯、脱落;果树梨上部叶乍畸形,变色,新梢萎缩;
发育不良;果树茎上常排出树胶;
农作物营养失调的形态诊断
![农作物营养失调的形态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2b51623df111f18583d05af7.png)
河南农业年第期N NNONGY 农作物某种营养元素缺乏或过量时,植株往往形成有特征性的症状。
由于不同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不同,症状出现的部位和形态常有其特点和规律。
这有助于人们通过肉眼观察作物形态的变化来判断某种营养元素的丰缺状况。
农民看苗施肥也主要是依据植物外表的长相。
因此,了解和熟悉这些形态变化,在决定如何给农作物施肥方面有着实践上的意义。
一、营养元素失调的症状(一)氮。
缺氮植株矮小、瘦弱、直立。
叶片绿色转淡呈淡黄或红绿,失绿叶片色泽均一,一般不出现斑点或花斑,叶细而直。
缺氮症状通常从老叶开始,逐渐扩散到上部,下部叶片黄化后提早脱落。
根系色白而细长,根量少。
花和果实量少而易早衰,籽粒提前成熟,种子小而不充实。
作物氮过剩会导致叶色浓绿、叶片大、叶柄长、茎高、节间疏、生育延迟、易患病、易倒伏。
(二)磷。
缺磷植株生长缓慢、矮小、瘦弱、直立、分枝少。
叶小易脱落,色泽一般呈暗绿或灰绿色,缺乏光泽。
延迟成熟,谷粒或果实细小。
缺磷症状一般先从茎基部老叶开始,逐渐向上部扩展。
作物一般不出现磷过剩症。
大量施磷会使茎叶转紫色、早衰,磷素过多而引起的症状通常从缺锌、缺铁、缺镁等失绿症表现出来。
(三)钾。
缺钾通常是老叶和叶缘发黄,进而变褐,焦枯似灼烧状。
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或斑块,但叶中部、叶脉和靠近叶脉处仍保持绿色,随着缺钾程度的加剧,整个叶片变为红棕色或干枯状,坏死脱落。
根系短而少,易早衰,严重时腐烂,作物易倒伏。
作物可吸收过量的钾,但一般不出现过剩症。
(四)钙。
作物缺钙时生长点首先出现症状,轻则呈现凋萎,重则生长点坏死。
幼叶变形,叶尖呈弯钩状,叶片皱缩,边缘向下或向前卷曲。
新叶抽出困难,叶尖相互粘连,有时叶缘呈不规则的锯齿状,叶尖和叶缘发黄或焦枯坏死。
植株矮小或簇生状,早衰,倒伏,不结实或少结实。
作物不会出现钙过剩症。
(五)镁。
植株缺镁叶片通常失绿,开始于叶尖端和叶缘的脉间色泽褪淡,由淡绿变黄再变紫,随后便可向叶基部和中央扩展。
植物缺素症状大全
![植物缺素症状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4579ae0a21614791611285e.png)
作物缺素症大全玉米一、缺氮,幼苗矮化、瘦弱、叶丛黄绿;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沿叶片中脉发展,形成一个“V”形黄化部分;致全株黄化,后下部叶尖枯死且边缘黄绿色;缺氮严重的或关键期缺氮,果穗小,顶部籽粒不充实,蛋白质含量低。
二、缺磷,嫩株敏感,植株矮化;叶尖、叶缘失绿呈紫红色,后叶端枯死或变成暗紫褐色;根系不发达,雌穗授粉受阻,籽粒不充实,果穗少或歪曲。
三、缺钾,下部叶片的叶尖、叶缘呈黄色或似火红焦枯,后期植株易倒伏,果穗小,顶部发育不良。
四、缺镁,幼苗上部叶片发黄。
叶脉间出现黄白相间的褪绿条纹,下部老叶片尖端和边缘呈紫红色;缺镁严重的叶边缘、叶尖枯死,全株叶脉问出现黄绿条纹或矮化。
五、缺锌,严重的幼苗出土后在2周内显症,叶片具浅白条纹,后中脉两侧出现1个白化宽带组织区,且中脉和边缘仍为绿色,有时叶缘、叶鞘呈褐色或红色。
六、缺硫植株矮化、叶丛发黄,成熟期延迟,与缺氮症状相似。
七、缺铁,上部叶片叶脉间出现浅绿色至白色或全叶变色。
八、缺硼,嫩叶叶脉间出现不规则白色斑点,各斑点可融合成白色条纹;严重的节间伸长受抑或不能抽雄及吐丝。
九、缺钙,当土壤缺钙时,幼苗叶片不能抽出或不展开,有的叶尖粘合在一起呈梯状,植株呈轻微黄绿色或引致矮化。
十、缺锰,幼叶脉问组织慢慢变黄,形成黄绿相间条纹,叶片弯曲下披,别于缺镁。
缺素病因:一、缺氮,是因有机质含量少,低温或淹水,特别是中期干旱或大雨易出现缺氮症。
二、缺磷,低温、土壤湿度小利于发病,酸性土、红壤、黄壤易缺有效磷。
三、缺钾,一般沙土含钾低,如前作为需钾量高的作物,易出现缺钾,沙土、肥土、潮湿或板结土易发病。
四、缺镁,土壤酸度高或受到大雨淋洗后的沙土易缺镁,含钾量高或因施用石灰致含镁量减少土壤易发病;五、缺锌,系土壤或肥料中含磷过多,酸碱度高、低温、湿度大或有机肥少的土壤易发生缺锌症。
六、缺硫,酸性沙质土、有机质含量少或寒冷潮湿的土壤易发病。
七、缺铁,碱性土壤中易缺铁。
八、缺硼,干旱、土壤酸度高或沙土易出现缺硼症。
作物营养诊断(1)
![作物营养诊断(1)](https://img.taocdn.com/s3/m/692315abf121dd36a32d8219.png)
作物营养诊断的方法发布时间:2008年07月24日【字体:大中小】作物营养诊断的方法(一)形态诊断作物外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在生理代谢异常的反映,作物处于营养元素失调时,与某元素有关的代谢受到干扰而紊乱,生育进程不正常,就会出现异常的形态症状。
所以根据形态症状及其出现部位可以推断缺乏哪种元素。
形态诊断的最大优点是不需要任何仪器设备,简单方便,对于一些常见的有典型或特异症状的失调症,常常可以一望而知。
但形态诊断有它的缺点和局限性,一是凭视觉判断,粗放、误诊可能性大,遇疑似症,重迭缺乏症等难以解决。
二是经验型的,实践经验起着重要作用,只有长期从事这方面工作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作者才可能应付自如。
三是形态诊断是出现症状之后的诊断,此时作物生育已显著受损,产量损失已经铸成,因此,对当季作物往往价值不高。
(二)植株化学诊断作物营养失调时,体内某些元素含量必然失常,分析作物体内元素含量与参比标准比较作出丰缺判断,是诊断的基本手段之一。
植株成分分析可分全量分析和组织速测两类,前者测定作物体元素的含量,目前的分析技术可能测定全部植物必需元素以及可能涉及的元素,精度高,所得数据资料可靠,通常是诊断结论的基本依据。
全量分析费工费时,一般只能在实验室里进行。
组织速测测定作物体内未同化部分的养分,都利用呈色反应、目测分级,简易快速,一般适于田头诊断,因比较粗放,通常作为是否缺乏某种元素的大致判断,测试的范围目前局限于几种大量元素如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因为含量极微,精度要求高,速测难以实现。
1 、叶片分析诊断以叶片为样本分析各种养分含量,与参比标准比较进行丰缺判断,是植株化学诊断的一个分支,由于叶分析结果在指导果树施肥,实现预期产量,进行品质控制中取得较大的成功,受到广泛重视并发展成为果树营养诊断的一项专门技术。
果树是多年生作物,叶片寿命较长,养分含量有一个较长的稳定期,且与树体营养状况以及产量有良好的相关性;果树养分临界值受地域影响很小,发现一种果树某一元素的缺乏或毒害水平在各地有一致性,其中微量元素尤其如此。
植物营养失调指南
![植物营养失调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14339b8e1a37f111f1855b93.png)
氮磷钾镁锌钙硼硫铁锰铜钼新生组织先出现症状老组织先出现症状氮磷钾镁锌氮磷不易出现斑点→-新叶淡绿,老叶黄化枯樵、早衰……缺氮-茎叶暗绿或呈紫红色,生育期延迟……缺磷-叶尖及边缘先焦枯,出现斑点,症状随生育期加重、早衰……缺钾-叶脉间失绿,出现清晰网状脉纹,多种色泽斑点或斑块……缺镁-叶小簇生,斑点可能在主脉两侧先出现,生育期推迟……缺锌→→钙硼顶芽易枯死硫锰铜-新叶黄化,失绿均一,生育期延迟……缺硫-脉间失绿,发展至整片叶淡黄或发白……缺铁-脉间失绿,出现细小棕色斑点,组织易坏死……缺猛-幼叶萎蔫,出现白色叶斑,果、穗发育不正常……缺铜-叶片生长畸形,斑点散布在整个叶片……缺钼植物营养失调指南一、作物缺素症状表现→→→钙硼硫铁锰铜钼钾镁锌易出现斑点-叶尖弯钩状,并相粘连,不易伸展……缺钙-叶柄变粗、脆,易开裂,花器官发育不正常,生育期延长……缺硼铁钼顶芽不易枯死脉间失绿二、作物营养失调图例1、氮素·作物缺氮·作物氮素过量2、缺磷水稻缺磷,生长滞缓,不分蘖,成“一柱香”的僵状3、缺钾拔节期缺钾的水稻:叶尖焦枯,叶缘枯黄,叶片有褐斑4、缺镁6、缺钙苹果缺锌—小叶病水稻缺锌,发生矮缩病缺钙,腐脐病,叶卷曲。
====================================================================== ===茶叶缺硫:茶黄病柑桔缺铁—黄叶病水稻缺铁水稻铁毒缺锰的马铃薯叶背11、缺铜小麦缺铜-Cu +Cu小麦缺铜黄瓜缺铜上部叶发生弯曲缺钼:叶子呈杯叶状—Mo+Mo三、作物营养失调症状描述1、氮素·缺乏:作物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直立,叶片呈浅绿或黄绿。
失绿叶片色泽均一,一般不出现斑点或花斑,叶细而直。
缺氮症状从下而上扩展,严重时下部叶片枯黄早落;根量少,细长;侧芽休眠,花和果实量少,种子小而不充实,成熟提早,产量下降。
主要作物症状如下:—玉米缺氮下位叶常呈“V”字形向下延展。
植物大量或微量元素营养过剩时的症状或毒害诊断
![植物大量或微量元素营养过剩时的症状或毒害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8b5c88c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2.png)
植物大量或微量元素营养过剩时的症状或毒害诊断氮:作物氮过剩会导致叶色浓绿,叶片大,叶柄长,茎高。
节间疏,生育延迟,易患病,易倒伏。
磷:作物一般不出现磷过剩症。
大量施磷会使茎叶转紫色,早衰。
磷素过多而引起的症状,通常从缺锌,缺铁,缺镁等失绿症表现出来。
钾:作物可吸收过量的钾,但一般不出现过剩症。
钙:作物不会出现钙过剩。
镁:作物一般不出现镁过剩症。
但会阻碍作物生长。
硫:作物一般不出现硫过剩症,但通气不良的水田可使根系中毒发黑。
铁:铁过剩时,作物下部叶片脉间出现小褐色斑点,斑点从尖端向基部蔓延,叶色暗绿。
严重毒害时,叶色呈紫褐色,根发黑或腐烂。
锰:多数表现根褐变,叶片出现褐色斑点也有叶缘黄白化或呈紫色,嫩叶上卷,锰过剩抑制铜的吸收,酸性土壤上作物缺铜可能是锰过剩引起的。
硼:作物发生硼过剩时,叶片黄化。
严重时变褐枯焦。
锌:多数情况下,植株幼嫩叶片表现失绿,黄化。
茎,叶柄,叶片下表皮出现赤褐色。
小麦锌过剩,叶片出现褐色斑。
钼:作物钼过剩在形态上不易表现。
茄科作物对钼过量较敏感。
番茄,马铃薯钼过量。
小枝呈金黄色或红黄色。
铜:多数作物叶黄化,根伸长受阻,盘曲不展或形成分歧根,鸡爪根,小麦铜过剩,体色变绿,僵化,下部叶发黄,根盘曲。
铜过剩明显抑制铁吸收。
有时作物铜过剩以缺铁症出现。
镍:表现叶片失绿,脉间出现褐色坏死。
砷:一般表现生长停滞,叶片发黄,脱落。
根系受害。
小麦砷过剩,叶片深绿色,变窄变硬,死根。
镉:小麦叶片呈黑褐色,大豆叶片黄化。
叶脉呈棕褐色。
镉污染食物危及人类健康,人类长期实用含镉米或饮用含镉水,食用含镉水产品,易患骨痛病。
汞:通常表现叶片发黄,植株矮小,分蘖受抑,发育不良。
受汞蒸汽毒害,叶片,花瓣可能成棕色或黑色。
氯:氯过剩时作物易出现烧根,死苗现象。
钠:过量的钠除了抑制作物根系的吸收机能外,同时也影响作物的CO2同化作用及蛋白质的合成。
因而导致作物的生理异常现象。
钠过剩先显现于老叶,初期,叶缘部分组织先形成水浸状,随后形成坏疽或枯死,严重时坏疽的范围逐渐宽展至叶片中心。
无土栽培作物营养失调的原因症状诊断及防治
![无土栽培作物营养失调的原因症状诊断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72af83d45f0e7cd185253687.png)
无土栽培作物营养失调的原因症状诊断及防治基质无土栽培是生产中常用的栽培方式。
但是,不论是有机生态型的无土栽培,还是其他种类的基质无土栽培,都常常会出现作物营养失调的问题。
作物营养失调症是由于其所需要的矿质营养元素缺乏或过多,导致作物生理机能的失调,造成不正常的生长与发育,从而在作物外部形态,局部或整体表现出异常的症状。
营养失调,轻者影响作物的生育进程,重者导致严重减产乃至绝收。
准确地鉴别出营养失调症状并及时予以防治,是确保无土栽培成功的一个关键。
1 作物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1.1 对养分均衡的疏忽对养分均衡的疏忽是造成作物营养失调的主观原因。
作物生长发育需要16 种营养元素: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硼(B)、锌(Zn)、铜(Cu)、钼(Mo)、氯(Cl)。
它们是作物体内糖、蛋白质、脂肪、纤维素、淀粉、维生素等多种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有各的生理功能,是同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
同时作物生长发育需要一个数量合适、比例协调的营养环境。
如对此问题重视不够或者有所疏忽,在追施无机或有机肥料时存在盲目性、随意性,不按作物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施肥,就容易造成作物营养失调。
1.2 营养液配方及营养液配制中的不慎操作如营养液的配方选用不当;选用的肥料不当或杂质过多、溶解不好,或计算有误;营养液配制方法不当而造成某些营养元素的溶解度变小或形成沉淀,都会引起营养失调。
1.3 作物根系选择性吸收所造成由于作物根系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作物根系首先吸收它最需要的矿质盐类的离子,或对同一矿质营养的不同离子的吸收表现出明显差异,如作物吸收硫酸铵[(NH4)2SO4]中的铵离子(NH4+)多于硫酸根离子(SO42-),因而使基质中因硫酸根离子过多而呈酸性。
又如作物吸收硝酸钙中的硝酸根(NO3-)多于钙离子(Ca2+),因而使基质中因钙离子过剩,导致基质呈碱性。
作物营养失调表现部位
![作物营养失调表现部位](https://img.taocdn.com/s3/m/7c098737ee06eff9aef807ca.png)
作物营养失调表现部位示意图表示作物缺少营养元素易表现的部位,缺氮、磷、钾、镁元素时主要表现在作物老叶片上,缺氯、硫、钙、硼、铁、铜、锌、锰、钼表现在嫩叶片上。
作物缺氮症状氮不足时植株生长矮小,分枝分蘖少,叶色变淡,呈浅绿或黄绿,色泽均一,尤其是基部叶片。
因氮易从较老组织运输到幼嫩组织中再利用,首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黄化,逐渐扩展到上部叶片,黄叶脱落提早。
株型也发生改变,瘦小、直立,茎杆细瘦。
根量少、细长而色白。
侧芽呈休眠状态或枯萎。
花和果实少。
成熟提早。
产量、品质下降。
作物缺磷症状植物缺磷时植株生长缓慢、矮小、苍老、茎细直立,分枝或分蘖较少,叶小,呈暗绿或灰绿色而无光泽,茎叶常因积累花青苷而带紫红色。
根系发育差,易老化。
由于磷易从较老组织运输到幼嫩组织中再利用,故症状从较老叶片开始向上扩展。
缺磷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少而小。
成熟延迟产量和品质降低。
轻度缺磷外表形态不易表现。
不同作物症状表现有所差异。
作物缺钾症状作物缺钾时纤维素等细胞壁组成物质减少,厚壁细胞木质化程度也较低,因而影响茎的强度,易倒伏。
蛋白质合成受阻。
氮代谢的正常进行被破坏,常引起腐胺积累,使叶片出现坏死斑点。
因为钾在植株体中容易被再利用,所以新叶上症状后出现,症状首先从较老叶片上出现,一般表现为最初老叶叶尖及叶缘发黄,以后黄化部逐步向内伸展同时叶缘变褐、焦枯、似灼烧,叶片出现褐斑,病变部与正常部界限比较清楚,尤其是供氮丰富时,健康部分绿色深浓,病部赤褐焦枯,反差明显。
严重时叶肉坏死、脱落。
根系少而短活力低,早衰。
作物缺硫症状缺硫植物生长受阻,尤其是营养生长,症状类似缺氮。
植株矮小,分枝、分蘖减少,全株体色褪淡,呈浅绿色或黄绿色。
叶片失绿或黄化,褪绿均匀,幼叶较老叶明显,叶小而薄,向上卷曲,变硬,易碎,脱落提早。
茎生长受阻,株矮、僵直。
梢木栓化。
生长期延迟。
缺硫症状常表现在幼嫩部位,这是因为植物体内硫的移动性较小,不易被再利用。
不同作物缺硫症状有所差异。
植物营养过剩及缺素症状
![植物营养过剩及缺素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797e3085680203d8ce2f24a0.png)
“Tipburn” (烧伤) in lettuce ( 莴 苣) due to nitrate and chlorid toxicity on a sandy.
Severe(严重) symptoms (症状) of N toxicity(毒害)
Induced N toxicity in cucumber plants in a glass house trial.
缺磷条件下,短期内植物表现为地上部受抑制,而根系生长增强, 结果根冠比增加。但如果缺磷时间延长到一定程度,则随全株营养 体变小,根系也变小,主根瘦长,次生根杈少或无
缺磷导致成熟期禾谷类作物籽粒退化 较重,如玉米秃尖,
-K
+K
葡萄
花少,果少,秃顶,脱荚,落花落蕾
缺磷
幼叶
老叶
图为缺磷的油菜叶片,缺磷使体内碳水 化合物代谢受阻,糖分积累,形成紫红色。 自左至右,依次为油菜幼叶至老叶,缺磷油菜叶片从暗紫发展至紫红色。
糖用甜菜锌中毒: 生长严重受到抑制;幼 叶出现类似于缺铁的 失绿症,接着出现严 重的叶脉间坏死斑点。
黄瓜锌过剩: 老叶变暗 (左)。 幼叶淡绿色, 叶脉间有针 孔般的亮褐 班。
3、钼失调症
缺乏症: 植物缺钼的共同症状是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幼叶 叶片叶脉间失绿,且有大小不一的黄色和橙黄色斑点, 严重缺钼时叶缘萎蔫,有时叶片扭曲呈杯状,老叶变 厚、焦枯,以致死亡。 缺钼发生在酸性土壤上,常常伴生锰和铝的毒害。在 酸性土壤上施用石灰可防止缺钼。 花椰菜、烟草“鞭尾状叶” 豆科“杯状叶”、不结或少结根瘤; 柑橘“黄斑叶” 中毒症状:植物耐钼能力很强,>100mg/kg的情况下, 大多数植物并无不良反应。 >200mg/kg茄科叶片失绿
几种常见作物营养元素失调症与相似病症的区别
![几种常见作物营养元素失调症与相似病症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859e4ef94693daef5ef73d3b.png)
植 株 缺氮 表现 为植 株矮 小 、 瘦弱 、 立 , 片失 绿 并 且 直 叶
色泽 均匀 , 无花斑 点 , 导致叶 片提 早脱 落 , 易 作物 早 熟 。 氮肥 过 剩会 导致 叶 片 色泽 浓绿 。 片形 大 叶脉 , 间疏 , 致生 叶 节 导 育期延 长 , 易染病 , 易倒伏 。
211 植株 缺硫 、 铁 、 .. 缺 缺镁 及病 菌侵 染 的症 状 均与 缺氮 相
似 。 硫 和缺 氮 的症 状 相 似 , 由于 他 们 均 为 蛋 白质 的 构 缺 是 成 元素 。 植株 缺硫 和缺 氮 的的 症状 均为叶 片黄 化 , 其是 缺 尤
221 由低 温 引起 的叶 片 紫红 色 与 缺磷 症 状 相似 。 温 下 .. 低 番茄、 甘蓝 及草 莓 的叶 片易呈 紫红 色 , 白天 由光合作 用 生 因
成 的淀粉会 在傍 晚后 4 5h内以糖 的形式转 移到其 他器 官 , ~ 这种 转 移 的温 度 与 呼吸 消 耗相 平 衡 , 中黄 瓜 为 1 其 6℃, 番 茄为 1 3℃左右 , 当温 度分 别 降为 1 、 0 6o , C时 转移 速 度 则显 著下 降 . 结果 导 致糖 类 的 蓄积 , 并形 成 花青 素 。 种 由低 温 这
摘要
介 绍作物 氮 、 、 、 、 等 营养 元素 失调 引起 的症 状和 表现 特征 , 磷 钾 硫 镁 并将 其 与相似 的病 害 症状进 行 区别 , 以为作 物 营养 失调症
的诊 断提 供参 考。 关键 词 作物 ; 养失调 ; 营 相似病 症 ; 区别 中 图 分 类 号 ¥ 3 .* 文 献 标 识 码 A 4 232
植株 缺磷 表现 为生 长速 度减 缓 , 植株 矮小 、 弱 、 立 、 瘦 直
作物缺素症快速诊断:如何判断作物是否缺锌、缺硼、缺铁?
![作物缺素症快速诊断:如何判断作物是否缺锌、缺硼、缺铁?](https://img.taocdn.com/s3/m/1c1766c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8.png)
作物缺素症快速诊断:如何判断作物是否缺锌、缺硼、缺铁?近些年来,不知什么原因,咱们农民地里农作物好像更容易发生各类病虫害和缺素症状了,但作物不论是发生了病害还是出现了缺素现象,两者都会严重抑制作物的正常生长、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正常来说,如果作物发生了病害,那么咱们农民朋友通过合理喷打杀菌杀虫剂即可有效防治,但如果作物是因为生长期间缺少了某种或某几种营养元素而出现了缺素症状,那么咱们农民朋友一般通过及时为田间作物补充所缺乏的相应元素的肥料就可有效改善症状或解决问题。
但是,问题就来了:很多时候,农作物上出现的缺素症状与作物上发生的病虫害症状是非常相似的,比如说叶片退绿发黄、卷叶干尖等,比如说叶片上出现萎焉、病斑等,比如说作物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等,比如说落花落果、果实个小畸形、烂果烂荚、穗粒发育不饱满等,如果大家不注意掌握诊断技巧仔细区分症状,那么就很有可能因为做出错误的判断而盲目性采取防治解决措施,比如说错把作物缺素症当做病虫害去防治(作物需要补充肥料而却错误的去打了农药),这样即解决不了作物上的问题,反倒会延误了最佳防治时机而加重作物缺素受害症状。
在前两天的文章中,农技小背篓以此给大家介绍了如何快速诊断作物上的5种大量元素和中量元素的缺素症状(缺氮、缺磷、缺钾、缺镁、缺钙),在这篇和下一篇文中,农技小背篓就接着再给大家介绍如何快速作物上的6种微量元素的缺素症状(缺硼、缺锌、缺铁、缺钼、缺铜、缺锰)。
因为相对于作物上的大/中量元素的缺素问题来说,其实农作物上的微量元素缺素症更容易发生、更容易被农民忽视,而正是这些经常不被重视的6种微量元素缺素症,它们会在作物的长势、产量、口感、品质等方面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
比如说,缺硼会造成作物种籽发育异常、茎秆基部开裂、果树开花授粉不良,缺钼会造成作物植株矮小叶片失绿边缘焦枯、大豆固根系氮能力下降、葡萄果粒大小不均,缺铁会造成作物幼叶失绿、苹果桃树出现“黄叶病”,缺锌会造成作物生长发育停滞、玉米秃尖少粒减产、果树发生“小叶簇生病”,缺铜会造成作物植株瘦弱、新叶黄白卷尖有坏死斑,缺锰会造成种子发芽不良、幼苗生长无力、叶片柔软皱缩变红灰等。
作物缺乏中微量元素原因症状及防止措施
![作物缺乏中微量元素原因症状及防止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01a531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c.png)
作物缺乏中微量元素原因症状及防止措施
作物缺乏中微量元素会引起土壤养分失衡,给作物带来诸多症状。
表现在外观方面,会出现叶片发黄、尖端集结、叶片外皮凹陷、植株发育缓慢等症状;表现在生长方面,会影响植株的吸水、养分吸收和抗逆能力等;表现在生产方面,因植株营养素缺乏而影响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避免微量元素缺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合理检测土壤,正确配施适宜的肥料。
2.适当使用植物营养素补充剂,以增加植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3. 通过轮作翻耕,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维持土壤肥沃,同时也有利于其它营养元素的循环。
4.为作物施肥时,采取施肥分单元或施肥分级的措施,以增加植物对用肥的敏感性。
5.通过采用肥料差异化管理技术,使肥料的利用率更高。
作物缺素原因及症状对照表
![作物缺素原因及症状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fc52b798a32d7375a5178024.png)
作物缺素原因及症状对照表植物缺素症就是植物因缺乏某种必需营养元素而出现生理病症。
对于植物外表虽不表现出某种缺乏症,但产量因受营养元素不足而下降的现象,称为营养元素潜在性缺乏。
1、缺素症病因①土壤贫瘠有些由于受成土母质和有机质含量等的影响,土壤中某些种类营养元素的含量偏低。
②不适宜的pH土壤pH是影响土壤中营养元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在pH低的土壤中(酸性土壤)铁、锰、锌、铜、硼等元素的溶解度较大,有效性较高;但在中性或碱性土壤中,则因易发生沉淀作用或吸附作用而使其有效性降低。
磷在中性(pH6.5~7.5)土壤中的有效性较高,但在酸性或石灰性土壤中,则易与铁、铝或钙发生化学变化而沉淀,有效性明显下降。
通常是生长在偏酸性和偏碱性土壤的植物较易发生缺素症。
③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如大量施用会使植物的生长量急剧增加,对其他营养元素的需要量也相应提高。
如不能同时提高其他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就导致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发生生理障碍。
土壤中由于某种营养元素的过量存在而引起的元素间拮抗作用,也会促使另一种元素的吸收、利用被抑制而促发缺素症。
如大量施用钾肥会诱发缺镁症,大量施用会诱发缺锌症等等。
④不良的土壤性质主要是阻碍根系发育和为害根系呼吸的性质,如土体的坚实、僵韧程度,硬盘层、漂白层出现的高度,母岩的存在等,均可限制根系的纵深发展,使根的养分吸收面过狭而导致缺素症。
在氧化还原电位较低的水田中产生较多的硫化氢和有机酸等有毒物质,也能抑制水稻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使属于主动吸收的元素(磷、钾、硅)吸收不足,而引起缺素症。
⑤恶劣的气候条件首先是低温。
它一方面影响土壤养分的释放速度,另一方面又影响植物根系对大多数营养元素的吸收速度,尤以对磷、钾的吸收最为敏感。
这是气温偏低年分早稻缺磷发僵现象往往更为普遍的原因。
其次是多雨常造成养分淋失,中国南方酸性土壤缺硼缺镁即与雨水过多有关。
严重干旱,也会促进某些养分的固定作用和抑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从而降低养分的有效性,导致缺素症发生。
作物异常生长的判断
![作物异常生长的判断](https://img.taocdn.com/s3/m/9583cce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2.png)
作物异常生长的判断一、叶片变软萎蔫下垂当作物出现萎蔫下垂的现象时,大部分情况下是由于气候干旱土壤缺水所造成的,有时也会因为作物根系腐烂(包括生粪烧根或肥料用量浓度过大烧根,或病虫害引发的根系腐烂)而出现这种情况。
对于因为干旱缺水所造成的叶片萎蔫下垂现象,大家只要及时进行田间浇水补充土壤水分和增加空气湿度就能轻松解决,但长期干旱所造成的根系旱死问题没法通过浇水补救。
对于根部问题所造成的的叶片萎焉下垂现象,需要根据引发根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类解决:由根部病虫害所导致的萎焉下垂问题,建议拔除病株修剪掉烂根涂抹药物后简单风凉后再进行栽种,同时要对病穴及周边土壤进行全面杀菌杀虫处理;由肥料烧根所造成的萎蔫下垂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浇灌大水稀释作物根部土壤中的过高的肥料浓度,另一方面可以扒出来修剪掉烂根、洗根换土栽种。
二、叶片枯尖干边这种情况一般在家庭室内种植的花卉苗木上或者温室大棚内种植的各类瓜果蔬菜上比较常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土壤长期潮湿积水且种植通风不畅所造成(土壤始终潮湿不干)的闷根,其次是作物严重脱水诱发叶片出现叶片干边和叶尖枯焦的现象(严重时会叶片会发黑)。
对于因为土壤湿度、通风不畅所造成的叶片枯尖焦边问题,大家可以通过中耕松土和改善通风环境、加大通风量的方法,促进土壤中多余水分尽快挥发散湿掉,让闷根的植物尽快恢复健康。
对于因为作物脱水干燥所造成的叶片枯尖焦边问题,大家一般通过及时浇水增加湿度即可解决问题。
正常情况下,一般当地表土壤颜色明显发白或地面出现细小的裂缝或者作物在中午时出现顶部柔软萎焉现象时,则说明应该及时浇水了;而一般当土壤颜色明显比正常土色深或者作物在清晨时叶尖或叶边有“吐水”的情况时,则说明土壤水分很充足,这种情况下不仅不能浇水,反而需要适当的控水散湿。
大家不论是种植农作物还是种植花卉苗木,平时要注意养成经常检查土壤干湿状况好习惯,一般平时保持土壤微微湿润的状态就可以了,浇水时一般“小水勤浇”、“干透浇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营养失调症状
一、目的意义
对作物的外形观察是判断植物营养水平的方法之一。
当作物必需营养元素缺乏或过量时,植株往往显出特有的症状,这样有助于人们对植物营养状况的了解。
了解和熟悉这些形态的变化,可作为提供作物施肥实践的重要依据。
在生产实践中,必须及早发现和防治营养失调所引起的生理病害,以使作物高产优质。
二、内容与方法
由教师对作物营养失调症状幻灯片进行讲解,应扼要进行记录。
为了便于学习,下面分别就氮、磷、钾、钙、镁、硫、铁、硼、锌、钼、锰、铜、氯、和硅失调时的症状做简要介绍。
(一)氮
缺氮时,由于蛋白质形成少,细胞小而壁厚,特别是细胞分裂受阻,使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瘦弱、直立。
同时缺氮引起叶绿素含量下降,使叶片绿色转淡,严重时呈淡黄色。
失绿的叶片色泽均一,一般不出现斑点或花斑。
叶细而直,与茎的夹角小。
茎的绿色也会因缺氮而褪淡。
有些作物如番茄、油菜和玉米等,缺氮时会引起花青素的积累,茎、叶柄和老叶还会出现红色或暗紫色。
由于氮在植物体内有高度的移动性,能从老叶转移到幼叶,因而缺氮症状从老叶开始,逐渐扩展到上部叶片。
作物根系比正常的色白而细长,但根量少,植株侧芽处于休眠状态或死亡,因而分蘖侧根减少。
作物容易早衰。
花和果实数量少,籽粒提前成熟,种子小而不充实,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氮素过多促进植株体内氨基酸,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形成,而影响构成细胞壁的原料(纤维素、果胶)的形成,使作物组织柔软,抗病虫害和抗倒伏力差。
因叶面积增大,叶色深绿,叶片披散,相互遮掩,影响通风透光,造成贪青迟熟,空秕粒多,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二)磷
缺磷由于各种代谢过程受抑制,植株生长迟缓、矮小、瘦弱、直立、分蘖分枝少,花芽分化延迟,落花落果增多。
由于植株体内糖类运输受阻而在茎叶相对积累,形成花青素,使多种作物的茎叶上出现紫红色。
少数作物如水稻,烟草等的叶色变暗绿,这是因叶部细胞增长受阻、细胞变小,致使叶绿素的密度增大所致。
缺磷的症状从老叶先出现。
严重缺磷时,叶片枯死、脱落。
症状一般从茎基部老叶开始,逐渐向上发展。
作物延迟成熟,空秕粒增加。
磷素过多能使作物呼吸作用过于旺盛,消耗了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使禾谷类作物无效分蘖增加,繁殖器官过早发育,茎叶生长受到抑制,引起植株早衰。
空秕粒增加。
施用磷肥过多还会导致植株缺锌、缺铁、缺镁等。
(三)钾
缺钾时植株矮小,茎秆细弱,叶变窄,先在老叶的叶尖和叶缘发黄,进而变褐、焦枯,似“火烧状”;叶片上出现的斑点或斑块逐渐增加,但叶的中部、叶脉或靠近叶脉处仍保持绿色。
随着缺钾程度的加剧,整个叶片变成红棕色或干枯状,坏死脱落。
一般缺钾时,叶子易起皱。
上述症状均从老叶开始,以后向嫩叶扩展。
根系也会明显受害:根短而小,易早衰,根的活力下降,严重时腐烂。
如水稻因此而易出现“早收尸”,使穗形小,谷粒不饱满。
(四)钙
钙在植株中很难移动,故缺钙时先在幼嫩部位出现生长停滞,新叶难抽出,嫩叶叶尖粘连变曲,产生畸形,严重时发黄焦枯坏死。
根系发育不良,根尖膨大变褐,严重时分泌黏液、腐烂、死亡。
花和花芽会大量脱落。
花生空壳率显著增加。
番茄、西瓜等果实出现顶腐病(脐腐病)。
(五)镁
镁是组成叶绿素的成分。
它在作物体内很易移动。
缺镁时,首先在下部叶的叶脉间失绿,但叶脉仍保持绿色。
禾本科植物往往在脉间呈现条纹状失绿,有时失绿部分会出现不连续的串珠状。
双子叶植物失绿部分会由淡绿变为黄绿直至紫红色斑快。
严重时整个叶子变黄、枯萎、脱落,并向上部叶片扩展。
根系也会明显受抑制,果实产量下降。
(六)硫
硫和氮一样,也是蛋白质的成分。
缺硫时作物的症状类似缺氮症状,失绿和黄化比较明显。
但因硫在植株中较难移动,因此失绿部位不同于缺氮,而在幼嫩部位先出现。
缺硫时植株矮,叶细小,叶片向上卷曲、变硬、易碎、提早脱落。
茎生长受阻,僵直。
开花迟,结果结荚少。
水稻如果缺硫,移植后难回青,新根少,根系生长不良。
在制造硫酸等工厂附近,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过高(大于1mg/L)时,会使多种作物受害,水稻叶子会出现许多白色或黄色的不规则的斑点—烟斑。
(七)铁
铁虽然不是叶绿素的成分,但它参与叶绿素的形成过程,所以缺铁便产生“缺绿症”。
由于铁在植株中较难移动,因此“缺绿症”首先在嫩叶的叶脉间出现;如症状进一步发展,叶脉也随之失绿,叶片呈均一的浅黄色;严重时,叶色黄白或在叶缘附近出现褐色斑点。
长期积水的酸性稻田,会出现亚铁的毒害:症状是在水稻的下部叶片叶脉间出现褐色小斑点,从叶尖向基部蔓延,叶色暗绿,有点似缺钾症。
严重毒害时,叶色呈紫褐色或黄褐色,根发黑或腐烂。
(八)硼
硼在植株中也很难移动。
缺硼时先在生长点出现症状,根尖、茎尖停止生长。
严重时生长点萎缩死亡。
根尖死亡后又长出侧根,侧根又死亡,这样使根系变短。
缺硼使某些酚类物质积累而使作物受害,花椰菜顶芽“褐腐病”、萝卜根“心腐病”、芹菜“茎折病”。
缺硼时对繁殖器官影响更明显,开花结实不正常,蕾、花易脱落,花期延长,果实种子不充实;严重时见蕾不见花或见花不见果,即使有果也不见仁或秕粒多。
叶片肥厚、粗糙、发皱卷曲,似凋萎状,有时出现失绿紫色斑点。
豆科作物根系结瘤少或不能固氮。
硼肥过多易使作物出现毒害:老叶叶缘发黄焦枯,叶片上还会有坏死斑点,严重时死亡。
(九)锌
锌与生长素形成有关。
缺锌就会停止生长,节间显著缩短,水稻“矮缩病”、果树“簇叶病”、“小叶病”。
锌影响叶绿素的形成,缺锌便会引起缺绿病。
如水稻心叶变白,特点是在中脉附近更明显,叶片细窄,下部叶尖出现褐斑。
玉米幼苗失绿变白,出现“白芽病”、“白苗病”。
缺锌使繁殖器官发育受阻。
(十)钼
不同作物缺钼时症状会有差异:蔬菜缺钼,叶片瘦长畸形,螺旋状扭曲,老叶变厚,焦枯;豆科植物难形成根瘤,叶色褪淡,叶片上出现很多细小的灰褐色斑点,叶片变厚发皱、卷曲。
(十一)锰
锰参与叶绿素的形成过程,缺锰时嫩叶脉间失绿发黄,但叶脉仍保持绿色,脉纹较清晰,严重时叶面出现黑褐色小斑点以后增多扩大,散布整个叶片。
植株瘦小,花的发育不良,根系细弱。
(十二)铜
铜也与叶绿素的形成和稳定有关。
缺铜时新生叶失绿发黄,呈凋萎干枯状,叶尖发白卷曲,叶缘黄白色,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点,繁殖器官的发育受阻,一般禾本科作物较易缺铜。
(十三)氯
五十年代,氯已被肯定为植物必须元素。
它参与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过程。
但对氯失调时的症状研究的不多。
棕榈科植物一般需氯较多,缺氯时,叶子出现黄色斑点。
椰子产量与氯的施用有较大的关系。
(十四)硅
禾本科植物需硅较多。
硅使作物叶片、叶鞘、茎的细胞硅质化,增强茎叶硬度而抗倒伏和抗病虫害,增强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
缺硅时叶片披散像“垂柳状”,影响下部叶通风透光。
三、参考资料
刘芷宇等编《主要植物营养失调症状图谱》,农业出版社,1982年
邱强等编著《原色农作物营养诊断图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