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经济危机时代中国在WTO话语权探究
WTO争端解决机制危机下中国的应对研究
WTO争端解决机制危机下中国的应对研究随着全球贸易和经济的不断发展,WTO(世界贸易组织)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WTO争端解决机制是WTO成员国之间解决贸易争端的重要平台,但近年来WTO争端解决机制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这对中国的贸易利益和国际地位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围绕WTO争端解决机制危机下中国的应对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WTO争端解决机制危机的原因WTO争端解决机制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WTO上诉机构的成员人数不足,导致上诉机构无法正常运作;二是美国单方面阻挠上诉机构的正常运作,违反了WTO规则。
这些问题严重削弱了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有效性,导致WTO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给全球贸易体系带来了严重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WTO争端解决机制危机的产生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一方面,全球贸易体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导致WTO争端解决机制在应对贸易争端时显得力不从心;部分成员国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运作提出质疑,导致WTO争端解决机制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
二、中国面临的挑战WTO争端解决机制危机给中国贸易利益和国际地位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方面,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危机使得中国在贸易争端中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给中国的出口企业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危机导致WTO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愈演愈烈,给中国作为全球贸易大国的国际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
中国作为WTO的重要成员国,应对WTO争端解决机制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维护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有效性,保护自身的贸易利益和国际形象。
三、中国的应对策略中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WTO争端解决机制危机:1. 加强国际协调。
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谈判和协调,推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改革和完善,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 强化法律保护。
中国可以通过加强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相关规则的学习和理解,提高自身在争端解决中的法律意识和能力,以更好地维护自身的贸易利益。
论WTO中国当下的挑战与应对
论WTO中国当下的挑战与应对一、挑战1. 贸易摩擦与贸易争端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美中贸易摩擦的加剧,中国在WTO的贸易争端案件数量也在增加。
这些贸易争端常常涉及到市场准入、补贴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给中国的外贸形势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2. 遵守规则与义务3. 反倾销调查和贸易保护主义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保护主义呈现上升趋势。
中国经常面对其他国家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和贸易救济调查,这些调查不仅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了影响,也使得中国的出口面临更大的压力。
4. 贸易顺差与汇率问题中国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巨大的贸易顺差和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
这也导致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受到一定的质疑,同时也可能引发国际贸易紧张气氛。
5. 外部环境变化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中国的贸易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包括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加剧、全球价值链调整、地缘政治影响等,都对中国贸易形势构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应对1. 加强国际合作中国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谈判和规则制定,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利益。
中国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国家共同应对共同挑战,取得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2. 加强WTO内部改革中国需要积极参与WTO的内部改革,争取扩大发展中国家在WTO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也需要通过WTO渠道解决贸易争端,维护自己的贸易权益。
3. 改善贸易环境中国需要积极改善自身的贸易环境,包括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外商投资和贸易便利化等方面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和措施。
4. 提高国际竞争力中国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技术创新、培育自主品牌等方式来提高国际竞争力,减少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的发生。
5. 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中国应该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积极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构建公平、开放、包容的国际贸易体系,为中国的外贸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中国在WTO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
《谈谈中国的国际话语权现状及看法》
2016-2017-2《形势与政策》作业学院:贝尔英才学院专业:理工科强化*名:***课程号:B0900181C学号:Q********任课老师:王从烈2017年6月10日谈谈中国的国际话语权现状及看法当今世界发展迅速,格局多变,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时期。
而要抓住并利用好这个重大机遇期,增大中国的国际话语权环境的建设力度是十分重要的一点。
使中国声音“走出去”,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的根本目的,是要向国际社会传达中国的真实声音。
这样才能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所谓‘话语权’,顾名思义,就是说话的权利。
中国国际话语权,通俗地讲,就是中国在国际上说话的权利。
这里所说的说话权利,并非讲讲话、发发言那么简单,而是我们说话的被重视程度,有多少人真正地听我们说话,尊重我们的说话,重视我们的说话,公众合理地把我们的说话进行传播发散。
而我们自己说话的覆盖面、受众群体的多寡、受众者是否接受我们的说话、尊重我们的说话、客观公正地对待我们的说话,都是我们研究与提高我们的话语权的重要内涵。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硬实力得到了空前提升,从而使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总体上也得到了空前提升。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声音已成为世界上谁也不能忽视的大国之音。
但同时,我们必须客观冷静地分析认识当今中国在国际上所拥有的话语权的实际情况,这是有针对性地加强话语权建设、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基本前提。
在当前的国际外交领域与国际事务中,中国的国际地位虽然在不断地得以提高,话语权也在不断的增大,但实际国际地位依然还未与中国的大国的身份相符合。
我们在看到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必须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在当今国际话语权领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国际话语权的根基依然坚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分量依然有限,中国在国际主流舆论中的形象依然负面。
比如说,中国GDP第二的身份,并不意味着中国在国际经济领域的话语权就是第二,中国的经济话语权有限。
冗长角力与变法图强后金融危机视阈下WTO法治的体制困境与实现路径
《商场现代化》2012年12月(下旬刊)总第705期立有自己的校园网络,这样对于信息化建设更有帮助,因为可以通过统一管理,可以使信息化建设更加规范化,通过专门的部门提供各个岗位的数据库系统,这些都是更新后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让经济转型部门人员在进行数据统计和收集时更有时效性和同步性,通过规范化统一管理,金融支持区域企业各行政部门的信息传递更加统一与一体化,通过统一汇总管理,可以提高行政效率。
2.历史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建立基于数据库技术的决策支持系统由于历史数据有的是纸质化,而引起在进行整理时出现信息脱节,由于相关人事的变动,更会引起信息管理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建立基于数据库技术的决策支持系统,来进行数据准确的管理和科学的决策,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将这些数据的全面性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样,就算人事变动频繁,也不会引起数据的丢失或脱节,有利于行政部门有效的管理。
3.网络作为信息载体和输送管道为了满足金融支持区域企业经济转型信息化建设以及应用程序对企业管理的信息技术,企业建立信息技术的重点工作状态,使用系统的信息交换和互操作性为主要目的的企业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和优化,建立跨部门的基本福利的数据仓库和办公信息平台资源库,确保金融支持区域企业工作规范化,并进行有效的优化,使得行政部门管理工作更高效,更准确。
有效,公平发展和经济转型的利用率,这是在目前的社会的经济转型所有权的处理中尤其重要,只有完善正确的设置及行使规则得到有效遏制的利益相关者作用的发挥经济转型的公共物品的侵犯公众利益的功能,实现确保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1]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戴巍,徐晓岚,邱亚光,葛祥,王思维,唐建梅,包建春.江苏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路径研究[J].金融纵横,2010,22(09)[2]龙得来.论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以郴州市为例[J].时代金融,2011,13(17)[3]丁志勇.新疆扩大内需下的金融支持地州经济发展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5(06)[4]人行张家口市中支课题组.张家口市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探析[J].河北金融,2011,16(05)[5]王利亚.努力实现我省商业银行与浙江经济在转型升级中的互动双赢[J].浙江金融,2011,20(06)[6]王志强,何雪韵,陈珺洁.后危机时代金融支持产业升级路径探索———以泉州市为例[J].福建金融,2011,25(04)冗长角力与变法图强:后金融危机视阈下WTO法治的体制困境与实现路径■崔盈西安财经学院文法学院基金项目:本文为西安财经学院科研项目“国际法人本化趋势下全球碳话语权的制度配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XCK15[摘要]在以国际法管理全球事务的全球治理时代,WTO无疑是自成体系的法治模式。
后危机时代我国应对外国贸易保护主义策略分析
后危机时代我国应对外国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分析摘要:后危机时代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影响全球经济复苏。
我国作为出口大国正遭受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
深入研究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及特点,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我国外贸出口免受其危害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贸易保护主义,后危机时代,对外贸易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正逐渐消退,全球经济出现复苏迹象。
然而危机过后各国为刺激本国经济复苏采取了各种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政策,其中不乏贸易保护政策,尤其美国等发达国家最为显著。
虽然强调转型,但我国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发展短期内无法做出大规模调整。
作为出口大国的中国一直以来就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打击对象。
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后危机时代,我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保护我国的出口贸易免受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保障经济增长。
一、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一)贸易保护扩展到新兴领域传统贸易保护主要是保护本国刚起步的新兴产业,或者与外国相同产业相比竞争力较弱的产业。
比如日本一直对本国的农业加以保护,对本国农业高额补贴,对进口农产品征收极高关税。
然而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扩展到对全民经济的全面保护,比如有国家开始对本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加以保护。
美国等国家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甚至规定进口国必须保护知识产权。
金融危机前极少见到的金融保护现在已经屡见不鲜。
美国的金融救市措施只是针对本国的金融机构,对外国在美国的金融机构则不闻不问。
欧盟不少国家要求接受政府救助的金融机构优先向本国企业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以避免资金外流,从而促进经济更快复苏。
(二)贸易保护措施表面合法化国际贸易规则的发展演变是由欧美等发达国所主导的。
事实表明,现有的国际贸易规则还留有足够空间供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操控。
不少国家的贸易政策游走在世贸组织的规则边缘,甚至打着世贸组织的旗号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政府的”购买美国货”政策就是典型的贸易保护政策,但该政策却并未触犯世贸组织的规则。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灵活运用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灵活运用在经济危机时代,中国作为争端方参与WTO争端解决程序的案例正在逐渐增多,如何在具体的WTO争端解决过程中应对,是中国维护自身利益非常重要的一点。
该文通过对中国参与的案件进行分析,发现并提出了一些中国在WTO争端解决程序中可行性强的应对措施。
作者先是介绍了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现状,然后对其具体对策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首先要适时使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以及中国在大量涉及WTO争端案例中存在着大量举证不能的问题,最后,作者提出了对于WTO规则需灵活准确运用。
该文运用个案研究、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对中欧紧固件反倾销案和中美轮胎特保案这两个发生在同一时期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的案例进行了深刻剖析以及与美国相关实践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了中国需灵活运用WTO规则为其争端解决提供证据支持的观点。
就法律性质来说,这两个案件是存在很大区别的,美国的轮胎特保措施是根据《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国作出的承诺所采取的,而欧盟对于紧固件的反倾销措施,则以其《反倾销基本条例》作出,所涉及的WTO规则也不相同,中国自然也会采取各自相应的对策措施。
中欧紧固件反倾销案中,中方的主张基本上都被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所接受,而在中美轮胎特保案,中方的绝大部分观点都被专家组否定,在上诉机构中也没有得到支持。
在轮胎特保案中,中方可谓是十分彻底的败诉了,这在近年来的WTO争端解决机制中并不多见。
从这两个案件入手,对中国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所采取的具体对策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未来中国在争端解决中更加从容充分进行应对。
在中美轮胎特保案的专家组报告中,不难看出,在几个关键性问题上,例如其他因素并非中国进口轮胎造成的伤害被归责于涉案进口是不合理的,以及美国的救济措施超出入世议定书第16.3条规定的“所必须的限度”以及3年的救济期限是否超出了入世议定书第16.6规定的“所必须的时限”,专家组都认为中国没有成功证明其观点。
事实上,有学者提出,“举证不能”是申诉方败诉的最主要理由。
论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路径
论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路径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也在逐步增强。
要想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和路径。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的路径。
一、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提升首先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在面对国际事务时,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国际组织和国际规则的变革和完善,以此来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中国还应积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建立更加稳固的国际关系网络,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更具影响力。
二、提高国际影响力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离不开国际影响力的提高。
中国需要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声誉,树立一个和平、开放、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增加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信任和认可。
中国还可以加大对外援助力度,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发展水平,进一步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
三、加强创新能力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还需要加强创新能力。
在国际事务中,中国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在技术、科学、经济等领域取得更多的创新成果和技术突破,从而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争夺更多的发言权和话语权提供有力支撑。
四、积极倡导多边主义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需要积极倡导多边主义。
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应对。
中国应积极倡导多边主义,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和国际规则,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推动国际事务的民主化和法治化,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更加凸显。
五、发展软实力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还需要发展自身的软实力。
中国需要加大对外文化交流的力度,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广中国语言、文化,提升国家形象。
中国还应加强国际传媒合作,提高自身的国际传播能力,扩大国际话语权的渠道和范围。
中国可以加强国际宣传,借助国际媒体平台,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让国际社会更加了解中国,从而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WTO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作用与中国对策
WTO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作用与中国对策作者:薛荣久,杨凤鸣来源:《国际贸易》 2016年第4期薛荣久(教授)①杨凤鸣②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经济全球化驱动下,全球经济成型。
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出现巨大动荡,引起全球经济失衡,加大全球经济治理的呼声高涨。
国际社会对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关注,对1995年建立的WTO寄予厚望。
一、全球经济概念与治理内涵(一)全球经济概念、特点与失衡全球经济一般是指世界贸易、生产、投资、金融、运输和信息等的融合,构成全球性的世界市场。
全球经济既是实物、服务市场和金融业的全球化,也是国际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贸易、投资自由化、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冷战的结束,全球经济形成并加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整体性的全球经济出现。
它具有十大特点,即市场的共认性、多维的参与体、企业的跨国化、运输的高效率、信息的网络化、快速的传递性、经济的虚拟性、数字经济的涌现、电商的普遍性、运行的共振性。
在2008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经济出现严重失衡。
其主要表现是: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并冲击实体经济,原有全球经济格局受到新兴国家的挑战,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规则滞后于全球经济的发展,最不发达国家发展目标迟迟不能实现,危机后经济复苏缓慢。
出于各国/地区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国际社会要求加强全球经济治理的呼声日益高涨。
(二)全球经济治理的内涵、目标和主体全球经济治理,顾名思义,是对全球经济运行机制的调节和管理,是超越民族国家的国民经济更高层次宏观经济的调节和管理。
其目标是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使全球经济在共识的秩序和规则基础上,做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促进和提高世界人民生活的福祉,使世界稳定与和谐。
以此而言,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国际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应是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角色。
其中,由主权国家组建的国际经济组织是最主要的担当者。
中国国际新闻话语权的现实困境与破局
中国国际新闻话语权的现实困境与破局随着中国经济和国力的快速崛起,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也日益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然而,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现实困境依旧存在,需要破局。
首先,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困境在于其传播渠道和方式的单一性。
目前,中国在国际媒体传播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在涉及新闻报道、影视传媒等方面,国际知名度较低。
相对于西方国家,中国在国际媒体的话语权相对较弱。
同时,中国海外媒体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就需要政府和企业加大对海外综合媒体的支持、投资和建设,提高媒体话语权和影响力。
其次,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困境还在于受到了民族文化软实力的缺乏影响。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都需要更好的传播和推广。
中国文化在西方国家的认知度不足,在传播中还需要更加多元化的表现方式和手段。
政府在支持文化产业的同时,也需要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
通过加强文化交流和推广,中国的民族文化可以更好地走向世界。
另一方面,中国在人权、民主、法制等领域存在着差距,也影响着国际话语权的发展。
要想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中国应加强人权保障,尊重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尊重公正法治,提升公众形象。
同时,对腐败问题进行严惩,加强司法独立等措施也是必要的,这样才能解决在国际热点问题和国际关注的问题上的话语权问题。
总之,中国在国际话语权方面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来加强。
从政府到企业,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话语权对于国际形象和利益的重要性,注重外交宣传和媒体传播的要求和质量,提高我们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
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和贡献,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贸易保护主义对WTO的挑战及中国应对策略
贸易保护主义对WTO的挑战及中国应对策略【摘要】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是国际贸易中始终存在的两股力量,此消彼长。
从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来看,虽然自由贸易成为理论主导和发展趋势,但是从实际主导的时间长短来看,贸易保护主义却更胜一筹。
贸易保护主义是国际贸易领域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进入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促使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又一次兴起。
在后危机时代,我国成为了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灾区,进出口贸易、金融市场、就业市场等各方面都受到不利影响,因此我国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应对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抵御外部市场带来的冲击,使我国经济快速复苏,并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贸易保护;wto;自由贸易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各个国家间的经贸联系不断加深,贸易规模也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积极地参与到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中来,以期为自身赢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推动自身发展。
从理论上看,自由贸易是一种双赢的贸易机制,也是现在所倡导的发展趋势,但是各个国家还是或多或少地采取一定地贸易保护措施。
从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来看,贸易保护也一直存在,并且变得越来越隐蔽和合理。
一、贸易保护理论简述(一)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特别是日美贸易摩擦,美国货物贸易逆差急剧上升,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发源地。
进入90年代后,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工业国家争夺市场份额的斗争越来越尖锐,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强烈的冲击,有关国家出于经济利益的相关性,都认识到加强国际经济协调十分必要。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景气,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与20世纪相比,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涉及的范围愈加广泛。
这有其深层原因:首先,全球经济趋于疲软,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其次,传统工业产品一向是国家保护的重点。
再次,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销售价格偏低,而出口数量猛增,必然促使进口国家对之加以设限。
中国服务贸易在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发展
浅析中国服务贸易在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发展摘要服务贸易又称劳务贸易,指国与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换活动。
随着世界经开结构的变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服务业的发展,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的规模状况,其次,从促进调整产业结构;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建立系统完善的法律体系;有序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开放,充分利用国外先进的资金和经验;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就如何加快中国服务贸易在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国服务贸易;后经济危机时代;发展中图分类号f7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3-0078-01一、前言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服务业的国际化和跨国转移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重要特征。
自从1986年9月开始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以后,服务贸易便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新型议题被提出,而最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s on tradein serwees,gats,1994年4月15日)将服务贸易的概念定义为,指跨越国界进行服务交易的商业活动,即服务提供者从一国境内向他国境内,通过商业或自然人的商业现场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并取得外汇报酬的一种交易行为。
简而言之,我们可以认为服务贸易就是指国与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换活动。
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服务业的发展,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
服务业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因此认真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问题,探讨其在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发展对策,将有助于我国服务贸易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二、中国服务贸易的规模状况1982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不断增加,世界排名以及占世界贸易的比重稳步上升。
商务部网站显示,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继续增大,进出口总额为3044.5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21.3%。
论WTO中国当下的挑战与应对
论WTO中国当下的挑战与应对WTO(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多边贸易组织,致力于促进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和贸易规则的制定。
中国自加入WTO以来,通过与其他成员国的合作与对话,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在WTO内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这些挑战不仅影响着中国自身的贸易利益,也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贸易秩序。
中国需要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以维护自身利益和全球贸易秩序的稳定。
中国在WTO内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和改革议程。
中国与一些成员国存在贸易摩擦,特别是与美国和欧盟之间的贸易纠纷居多。
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成员国采取了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出口贸易。
WTO自身的改革议程也是一个挑战,WTO需要进行适应新形势的改革,以更好地满足成员国的需求。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中国需要积极参与WTO的改革进程,为WTO的改革议程提出中国方案,推动WTO更好地适应新形势。
中国需要加强与其他成员国的外交协调,妥善处理双边贸易摩擦,缓解贸易紧张局势。
中国需要通过多边渠道加强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和贸易规则的制定,为自身和其他成员国的贸易利益谋求更大的空间。
对于贸易摩擦问题,中国需要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中国已经在多次贸易争端中取得胜利,说明中国有能力通过多边渠道维护自身的贸易利益。
中国还需要加强与美国和欧盟等成员国的外交沟通,寻求双边解决争端的途径,避免争端升级,给双方带来更大的损失。
对于贸易保护主义问题,中国需要通过积极参与贸易谈判,推动贸易自由化和开放,缓解贸易紧张局势。
中国已经在全球范围内签署了一系列自由贸易协定,这些协定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出口贸易,也有助于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中国还需要利用WTO的互惠原则,对其他成员国采取的贸易限制措施提出质疑,确保中国的出口贸易能够顺利进行。
对于WTO改革议程,中国需要积极参与WTO的改革进程,提出符合中国利益的改革方案。
分析中国的话语权
分析中国的话语权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具有丰富的话语权资源。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中国的话语权。
一、政治层面中国的政治体制为社会主义制度,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人民民主专政。
这种政治制度背后的话语权体现在两个层面上:第一,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能够对重大国际问题发表自己的立场和意见,并且拥有否决权。
这使得中国在涉及核扩散、国际冲突等问题上具备重要发言权。
第二,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通过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提出了一系列倡议,如“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合作等。
这些倡议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并为中国在国际上争取更多的发言权创造了机会。
二、经济层面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成果给予中国在国际话语权上的增加:首先,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对国际贸易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推动全球贸易的繁荣。
同时,中国的市场规模庞大,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投资和发展,这使得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话语权得到提升。
其次,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也在提升。
中国主张改革国际经济体系,增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中国提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人民币国际化”等倡议,为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三、文化层面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庞大的人口,这使得中国在文化层面上具备较强的话语权:首先,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中国的传统医药、音乐、舞蹈等都具有独特的魅力。
中国通过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交流,增进了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互鉴,提升了自身在文化交流中的话语权。
其次,中国的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支付等新兴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
中国的网络技术企业,如腾讯、阿里巴巴等,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为中国在文化层面上争取更多的话语权提供了支撑。
综上所述,中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上均拥有较为强劲的话语权。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探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探析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与话语权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中国经济与文化的崛起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逐渐增强,但是这样的话语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中国在多方面的努力与投入。
首先,中国在独立自主和国家利益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增强其在国际议事机构中的话语权。
中国在1949年加入联合国后就积极参与了联合国的各项活动。
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表现出了自己的国际担当和责任。
同时,中国还积极投入到国际经济组织、国际金融机构、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机构中,形成了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
其次,中国必须秉持着开放包容的精神,放眼当下,立足未来,发现和把握好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发挥作用与肩负使命的新机会,使其赢得国际社会的信任与支持。
中国支持并且积极推进南南合作,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同时,中国也积极参与到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中,比如气候变化、反恐等问题,维护全球和平与稳定。
第三,中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不仅是经济强国,同时也是文化大国。
中国在强化自身话语权的同时也要传播中国的文化价值观。
中国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将有益于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实现文化的共同繁荣。
中国必须向世界传递更多的中国声音,否则我们就不能为自己争取正当的国际话语权,让国际社会对中国更多去理解和关注,从而为中国争取更多的合法利益。
最后,中国在提升自身话语权的同时,也需要更多地倾听并处理国际社会的关切和看法,做好与国际社会的沟通和交流。
中国的话语权有时候被国际社会所质疑,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努力地倾听国际社会的声音,从中发现并解决问题。
中国要成为一个对国际社会发出积极信息,并在世界事务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国家,就必须与国际社会管好人际关系。
总之,中国在构建自己的国际话语权方面有着多种措施和途径,其秉持着开放包容的精神和自身利益与世界的利益相融合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话语权。
后危机时期中美贸易平衡基本对策研究
】 3】 一
N o.1 2 0 9, 01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Mo enB s e aeId s y dr ui sTrd ut ns n r
21 0 0年 第 l 9期
进 步 的 重 要 推 动 力 , 是 实 现 产 业 调 整 、 进 外 外 贸 增 长 方 和金 融 危 机 给 美 国企 业 带 来 的 资 金 紧 缺 , 要 向 外 部 进 行 也 促 需 式 转 变 的 能 动 性 和 不 可 替 代 的 力 量 。 因 此 , 改 善 中美 贸 大量 融 资 的需 求 之 机 鼓 励 和 支 持 中 国有 条 件 的 企 业 加 快 对 在 以 易不 平衡关系 中 , 拓展和开发国内市场 , 吸收和消化更多的对 美 直接投资步伐 , 此平 衡两 国彼此 间对 外 直接 投 资 不对 美 出 口, 该 是 一个 行之 有 效 的办 法 和 举 措 。内需 的 稳 定 增 长 等关系 , 应 实现 中美 两 国在 直接 投 资 中的 良性 互 动和 市 场互 为我 国 的发 展方 式 转变 和 产业 结 构 调 整 奠 定 了 坚 实 的 基 础 , 同 换 。可 以说 , 方 企 业 抓 住 当 前 对 美 直 接 投 资 的 机 遇 , 平 中 是 衡 两 国贸 易 关 系 行 之 有 效 的 办 法 。 时也 为 解决 中美 贸 易摩 擦 提 供 了讨价 还 价 的筹 码 。
NO.1 2 O 9. O1
现代商 贸工业 M o enB s es rd d s y d r ui s T aeI ut n n r
21 第 1 0 0年 9期
后 危 机 时 期 中 美 贸 易 平 衡 基 本 对 策研 究
申 恩威
( 国社 会 科 学 院 财 政 贸 易 经 济研 究所 , 京 1 0 3 ) 中 北 0 8 6 摘 要 : 国 与 美 国 同 为 贸 易 大 国 , 美 国是 一 个 名 副 其 实的 世 界 第一 贸 易强 国 , 中 国 则 处 于 弱 势 地 位 , 这 种 强 弱 中 但 而 在
论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路径
论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路径国际话语权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所拥有的影响力和决策权。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话语权也随之增加。
要想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努力和探索。
本文将就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的路径进行探讨。
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中国通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参与联合国和其它国际组织,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领域的全球治理进程。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参与,为中国赢得了更多的国际话语权,也使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
中国还提出了一系列全球性倡议,如“一带一路”倡议、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拓展国际交往渠道中国不断拓展国际交往渠道,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通过建立多边和双边合作机制,加强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提升了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中国还大力发展国际友好关系,加强同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自己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的各种规则和制度的制定和改革,为国际事务的发展和完善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四、推动全球化进程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化进程,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和最大的外资流入国,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倡导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积极打破贸易壁垒,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提升,也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对话中国加强国际交流与对话,促进了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中国不断加强同其他国家的政府间和民间的交流,开展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论我国加入WTO后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一、从环境和贸易的“对立统一”中寻找主动进攻的策略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将更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
发达国家一方面对中国产品开放市场,另一方面却高筑贸易的技术壁垒,试图以苛刻的技术标准来限制中国产品出口,环保标准就是其中严厉的措施之一。
环境与贸易这两个看似对立的概念,如果统一起来,发展环境贸易,却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1.“环境标准”可以成为出口竞争力的要素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产品的价格、质量和技术含量作为出口竞争力的要素,很少考虑其它标准。
随着环境保护问题的全球化趋势,进出口产品的环保标准越来越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热点。
发达国家一方面不惜投入巨资发展环保产品,实施补贴政策;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法规、环境标志、绿色标准等制度,为其产品树立良好的形象。
这些政策和措施大大地提高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将产品的“环保标准”作为竞争力要素,在我国可以产生两方面的优势:其一,环保产品兼有带动高新技术发展和促进企业改革的双重特点。
它针对有关企业技术水平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经济效益低等问题,目标明确地要求企业从解决环保问题入手,促使产品生产向技术水平高、资源利用率高、污染尽可能少、经济效益好等方面改进,使环保产品的生产成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切入点;其二,可以充分发挥我国产品在价格方面的优势,避免所谓“低价倾销”或政府补贴之类的无端刁难。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修改后的国际补贴与反补贴规则,环保产品的这类补贴属于不可申诉的补贴范围。
因此,我国既可以名正言顺地对环保产品提供专项补贴、低息贷款,又可以进一步发挥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大大提高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我们可以通过“以内需促外贸”的途径,大力发展环保产品,促使出口产品符合环保标准。
要消除那种“产品不外销就不能促进外贸发展”的错误观念,要让企业家明晰“绿色壁垒”问题,辨识高增长中的潜在危机和巨大的内需市场的关系,引导我国企业开发比较绿色环保产品,迎接WTO挑战。
改革开放后中国遇到的金融危机与贸易保护主义
改革开放后中国遇到的金融危机与贸易保护主义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状况在挑战中实现了质的飞跃。
由改革初期的困难重重,到鼎盛时期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再到加入WTO,迈入经济发展新高度,最后共迎的金融危机,困难不断、机遇不断。
这30多年来,中国遭遇多次经济危机,也曾面临由金融海啸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经济一直在曲折中寻找发展之路。
本文主要探讨改革开放后中国遇到的金融危机与贸易保护主义。
金融大潮中的中国一.金融危机的定义:金融危机指的是金融资产或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或某个金融市场如股市或债市暴跌等。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级贷款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
二.改革开放后遭遇的重大金融危机:①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
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
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
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
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开出的药方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
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
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
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俄罗斯中央银行8 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交易。
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困境与出路
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困境与出路摘要:国际话语权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西方的国际话语权仍然占据主流强势地位,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地位亟待通过主动定位本国身份、推动人文社科领域研究、重塑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得以提升。
关键词:国际话语权;权力关系;综合实力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推动着以国家硬实力带动话语软实力的进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际话语权却面临种种掣肘。
针对这些问题,既要形成中国特色的国际话语,又要积极鼓励学术研究。
同时,要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在意识形态领域构建中国核心价值体系。
一、国际话语权的基本问题概述(一)国际话语权的本质“国际话语权”是“话语权”的重要表现形式。
国际话语权作为“权力话语”,本质是国际政治权力关系。
它的主体是以主权国家为主的各国际行为体,背后则映射出各行为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国际话语权的争夺实际就是国家利益的博弈。
1.国际话语权的产生背景“国际话语权”这一概念出现在冷战后时期。
冷战结束加快了全球化的步伐,知识经济、信息革命、文明冲突论等冷战后时代的概念,重新塑造着国际权力关系的新形态”。
“国际话语权”这一概念就是产生于这种国际背景。
中国真正开始探索增强国际话语权的路径,是与改革开放后日益强大的国家力量息息相关的。
中国的国家利益诉求亟待通过对国际话语权的有力把握来实现。
如何向世界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对西方国家提出的质疑和挑战作出强有力的回应,如何在世界舞台上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都有赖于国际话语权的提升。
中国对国际话语权的认知正处于持续高涨期。
1.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困境从话语的影响力来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话语势能远远超过我国。
审视现阶段的国际话语权形势,我国面临的遭遇和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综合国力增强与国际话语权地位的下降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理应争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
然而对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冷战后时期两个阶段的国家话语权,却表现出了相悖的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后经济危机时代中国在WTO话语权探究
摘要:后经济危机时代中国的贸易争端和摩擦频发中国方面的应对方式各异。
事实上从中国加入WTO以后在贸易争端领域的发言权就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中国应提升自己的话语权进而保护自己在世界贸易中的利益。
这需要企业与政府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后经济危机时代;贸易争端;企业;政府
1 经济危机以来针对中国的重大贸易争端事件回顾 1.1 美国对华轮胎特保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北京时间20____年9月12日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惩罚性关税税率第一年为35%第二年为30%第三年为25%。
中国政府20____年9月14日正式就美国限制中国轮胎进口的特殊保障措施启动了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程序。
1.
2 中美禽肉贸易争端 20__年8月2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20__年农业拨款案》其中第731条款列明“不得将政府拨款用于制订和实施有关中国禽肉产品输美的规定”。
同时美国《20__年综合拨款法案》第733条也有相同规定。
20____年3月10日美国参议院通过的《20____年综合拨款法案》第727条也有对中国禽肉的歧视性规定。
20____年3月11日总统奥巴马签署了《20____年综合拨款法案》。
该条款的出台以限制政府资金使用途径的方式继续将我国禽肉制品拒之门外。
20__ 年4月17日中国政府通过常驻WTO代表团致函美方就美20____年综合拨款法案第727节(简称
“727条款”)提起了WTO争端解决项下的磋商请求。
除此以外还有欧盟与中国螺丝钉与螺丝栓争端等等等等。
2 中国在争端机制上话语权现状的原因分析中国在20__年加入WTO以后在争端解决领域就似乎一直保持着沉默是一个“安静的成员”截至
20__年中国正式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案例共有13起其中作为申诉方参与的有2起作为被诉方参与的有11起而在这段期间WTO 一共受理了378起案件。
为何中国在贸易争端领域的话语权如此薄弱呢原因是多样的。
1 “贸易大国”但不是“贸易强国” (1)进出口依赖度大。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中国对外贸的依存度很大属于中等贸易依存度国家行列始终稳定在60%左右这也就是说贸易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贸易的发展对经济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影响面对这一巨大的经济助动力中国当然是想尽可能大地保全利益而对于一些贸易争端往往会造成经济和政治上的双重打击所以除非贸易争端涉及到了非常重要和关键的行业不管企业还是政府都更愿意采取息事宁人的做法。
而从国外的角度看中国的飞速发展的进出口贸易不仅威胁了他们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挤占了他们的国际市场而且中国对他们巨大的贸易出口也使他们成为了中国的大市场花了很多钱还受到了伤害自然会使这些国家将自己受损的利益诉诸于通过贸易保护争夺回来。
2 进出口结构不合理利润率低中国的进出口结构有着很明显的失衡现象在进口方面主要是以资本密集型的高技术含量产品和能源产品为主。
而出口的产品主要的劳动性密集型产
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都比较低而且在中国的出口贸易中“三来一补”贸易也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意味着中国的贸易虽然量大但是质量却不高。
很多的企业依赖进口国外的技术生存与此同时很多出口企业却靠着薄利多销的模式赚取很低的利润经济危机后沿海大规模的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倒闭就是一个例证没有了大量的订单企业就很难生存。
另外典型的“中国制造”:轻纺织品本质上是依赖着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生存的使得出口企业的议价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一方面这种低技术含量的产品不可能卖出很高的价钱另一方面对劳动力的“剥削”又时刻受着政府政策的影响一旦最低工资标准有所提高中小型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