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医疗指标解释
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考核指标标准
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考核指标标准医疗保险定点机构考核指标标准是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为了保障医疗保险参保人的合法权益而设立的一套考核评估体系。
该体系主要用于对医疗机构的质量、效率、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从而确保定点机构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以下是基本的医疗保险定点机构考核指标标准:1. 基本服务能力:定点机构应具备一定的医疗技术和设备水平,能够满足参保人员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
2. 服务范围和种类:定点机构应提供一定范围和种类的医疗服务,包括基本的门诊、住院治疗、手术等服务项目。
3. 医疗质量和安全:定点机构在医疗质量和安全方面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包括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范、药品使用规范等。
4. 医疗费用控制:定点机构应在医疗费用的控制上具有合理性和公平性,不得擅自提高药品、检查和治疗的价格,不得诱导参保人进行不必要的医疗服务。
5. 服务态度和沟通能力:定点机构应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沟通能力,对参保人员进行友好、细致、耐心的服务,及时解答疑问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6. 报销效率和服务效果:定点机构应及时准确地向参保人员提供医保费用的报销服务,并确保报销效率。
7. 医疗信息化:定点机构应具备一定的医疗信息化建设水平,能够提供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电子化服务,方便参保人员查询和管理自身的健康信息。
8. 违规行为监管:定点机构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违规行为,如虚假报销、滥用医疗保险资金等。
9. 培训和继续教育:定点机构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
以上是基本的医疗保险定点机构考核指标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能够保障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权益,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医疗保险制度的有效运行。
医疗保险定点机构考核指标标准是医疗保险制度有效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参保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指标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1. 基本服务能力:定点机构应具备一定的医疗技术和设备水平,确保能够提供参保人员基本的医疗服务。
卫生统计医疗服务主要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卫生统计医疗服务主要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1.总诊疗人次数: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
诊疗人次数按挂号数统计,包括:①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②出诊人次数;③单项健康检查及健康咨询指导人次;④未挂号就诊、本单位职工就诊及外出诊疗不收取挂号费的,按实际诊疗人次统计。
患者一次就诊多次挂号,按实际诊疗次数进行统计,不包括根据医嘱进行的各项检查、治疗、处置工作量。
2.急诊病死率=急诊死亡人数/急诊人次数×100%。
3.观察室病死率=观察室死亡人数/观察室留观人次数×100%。
4.出院人数:指所有住院后出院的人数,包括治愈、好转、未愈、死亡及其他人数。
其他人数指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
5.每百门、急诊入院人数=入院人数/(门诊人次+急诊人次)×100。
6.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人次数/住院危重病人抢救人次数×100%。
7.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开放病床数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病人占用,都应计算在内。
包括消毒和小修理等暂停使用的病床,超过半年的加床。
不包括因病房扩建或大修而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病床。
8.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住院人数)总和。
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加床在内。
病人入院后于当晚12点前死亡或因故出院的病人,作为实际占用床位1天进行统计,同时亦应统计“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1天,入院及出院人数各1人。
9.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所有出院人数的住院床日之总和。
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的住院床日数。
10.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本年日历日数(365)。
11.病床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100%。
12.病床周转次数=出院人数/平均开放病床数。
三级综合医院基本指标
三级综合医院基本指标在我们的医疗体系中,三级综合医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通常是地区医疗服务的核心力量,具备较高的医疗技术水平、完善的医疗设施和丰富的医疗资源。
要了解一家三级综合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需要关注一系列的基本指标。
首先,医疗服务量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方面。
这包括年门诊量、年急诊量以及年住院量。
一家成熟的三级综合医院,年门诊量往往达到数十万人次,年急诊量也有数万人次,年住院量则以万计。
这些数字反映了医院在区域内的医疗服务覆盖范围和民众对其的依赖程度。
病床使用率也是关键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理想的病床使用率应在85%至 93%之间。
如果病床使用率过高,可能意味着医疗资源紧张,患者住院等待时间延长;而使用率过低,则可能暗示医疗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平均住院日同样值得关注。
对于大多数病种,三级综合医院的平均住院日通常在 10 天左右。
较短的平均住院日意味着医院的医疗效率较高,能够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让患者更快地康复出院,减少医疗成本和患者负担。
医疗质量是三级综合医院的核心关注点。
医疗质量的评估指标众多,其中病死率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不同科室的病死率会有所差异,但总体应保持在较低水平。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也是反映医疗质量的关键指标,较低的发生率表明医院的手术操作规范、技术成熟。
在医疗技术方面,能够开展的高难度手术和新技术的数量是衡量医院水平的重要标志。
比如,心脏搭桥手术、器官移植手术、微创手术等复杂手术的开展情况,以及在肿瘤治疗、神经外科、心血管疾病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应用。
医护人员的配置是保障医院正常运转的基础。
合理的医护比、床护比至关重要。
医生方面,要有各个专科领域的资深专家和中青年骨干,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
护理人员数量要充足,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同时,医护人员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也能反映医院的人才储备和发展潜力。
医疗设备的先进程度也是三级综合医院的重要指标。
像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直线加速器等大型医疗设备的配备情况,以及先进的检验检测设备、手术器械等,直接影响着医疗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医疗机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79713
医疗机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797131. 门急诊人次数(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Visits)门急诊人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来医疗机构进行门诊或急诊就诊的人数。
这一指标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服务流量以及患者就诊的需求情况。
计算公式:门急诊人次数=门诊人次数+急诊人次数2. 住院病人数(Inpatient Admissions)住院病人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入住医疗机构接受治疗或手术的患者数量。
这一指标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住院服务质量和病床利用率。
计算公式:住院病人数=一般住院病人数+特需病人数3. 出院人次数(Discharges)出院人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经过住院治疗后出院的患者人数。
这一指标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出院管理情况和患者康复率。
计算公式:出院人次数=正常出院人次数+转往他院出院人次数+死亡出院人次数4. 手术台数(Number of Surgeries)手术台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医疗机构进行的手术数量。
这一指标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手术服务规模和手术质量。
计算公式:手术台数=手术例次(可分为一般手术例次和特需手术例次)5. 平均住院日数(Average Length of Stay)平均住院日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这一指标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床位周转率和住院病人康复速度。
计算公式:平均住院日数=总住院日数/出院人次数6. 门诊收入(Outpatient Revenue)门诊收入是指医疗机构通过门诊服务所获得的收入总额。
这一指标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门诊服务质量以及经济效益。
计算公式:门诊收入=门诊收费款项总额7. 住院收入(Inpatient Revenue)住院收入是指医疗机构通过住院服务所获得的收入总额。
这一指标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住院服务质量以及经济效益。
计算公式:住院收入=住院收费款项总额8. 医疗服务费用(Medical Service Expenses)医疗服务费用是指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所发生的费用总额。
基本医疗保险运行分析指标体系指标解释
基本医疗保险运行分析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以下是基本医疗保险运行分析指标体系的常见指标及其解释:1.参保率:指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较高的参保率意味着较多的人群享受基本医疗保障。
2.报销比例:指医疗费用中保险支付部分占总费用的比例。
较高的报销比例意味着保险能够更多地承担医疗费用,降低个人负担。
3.报销时间:指从患者就医到保险支付医疗费用的时间。
较短的报销时间意味着保险的效率较高,能够及时为患者提供费用支持。
4.自付比例:指医疗费用中个人支付部分占总费用的比例。
较低的自付比例意味着保险对患者的负担较轻。
5.社会保障支出:指政府或相关机构在医疗保险方面的支出。
较高的社会保障支出意味着政府对医疗保障的重视程度较高。
7.经办机构运作成本:指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管理和运作成本。
较低的运作成本意味着保险经办机构的效率较高。
8.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指医疗保险的具体支付方式,如按项目付费、按病种付费等。
不同的支付方式对医疗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方式有不同的影响。
9.医疗质量:指医疗服务的质量水平,如医疗技术水平、患者满意度等。
较高的医疗质量意味着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0.医疗资源配置:指医疗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能够使不同地区和人群都能够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
11.疾病谱: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群体的疾病发病情况和类型分布。
疾病谱可以反映保险的风险特征,对设计保险方案和定价有重要影响。
12.医疗费用增长率:指医疗费用的年均增长率。
较低的医疗费用增长率意味着医疗成本的控制和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以上是基本医疗保险运行分析指标体系中的一些常见指标及其解释。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评估政策效果,并为进一步优化和改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供依据。
医疗行业主要指标解释
医疗行业主要指标解释1.平均住院日:指一个患者在医疗机构住院的平均天数。
该指标反映了医院的治疗效率和床位利用率,较短的住院时间通常意味着医院在治疗和床位管理上的高效。
2.手术并发症率:指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的比例。
手术并发症率是衡量医疗机构手术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对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具有重要影响。
3.门诊复诊率:指在一定时间内,同一患者再次前来医院门诊就诊的比例。
较高的门诊复诊率可能表明初诊时的治疗效果不理想或者慢性疾病的治疗控制不好。
4.住院感染率:指在住院期间,患者出现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住院感染率是衡量医疗机构卫生环境和医疗操作规范的重要指标,较低的感染率代表着更加安全的医疗环境。
5.新生儿死亡率:指在新生儿出生后一定时间内死亡的比率。
新生儿死亡率是衡量医疗机构新生儿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低死亡率代表着更好的新生儿保健和医疗技术。
6.门诊等待时间:指患者在医疗机构门诊就诊前需要等待的平均时间。
较短的门诊等待时间可以提高患者就诊效率,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
7.药品费用占比:指医疗机构药品费用在总费用中所占的比例。
较高的药品费用占比可能意味着药品的价格过高或者医疗机构药品的使用管理不规范。
8.病床周转次数:指一个病床在一定时间内被多少位患者使用的次数。
较高的病床周转次数反映了医疗机构的病床资源利用效率高,能够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
9.医院收入增长率:指医疗机构在一定时间内收入的增长比例。
医院收入增长率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运营状况和经济效益,较高的增长率通常代表了医院的良好发展。
10.医患沟通满意度:指患者对医生沟通和态度的满意程度。
医患沟通满意度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高满意度可以提高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感和忠诚度。
这些指标只是医疗行业主要指标中的一部分,每个医疗机构的指标选择可能会有所不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指标来进行评估和改进非常重要。
同时,也需要注意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和相互影响,综合考虑多个指标来进行评估分析。
基本医疗服务考核指标
基本医疗服务考核指标解读一、医疗工作效率二、医疗质量三、合理用药四、医疗费用五、康复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年均门急诊人次数≥500人次指标内容:过去一年的门急诊人次数/机构全部在岗工作人员数=机构在岗职工人年均门急诊人次数扣分方法:查看机构年报表、卫生年鉴等相关资料,每下降50人次扣4分,扣完为止。
1、医疗文书合格率20分指标内容:医疗文书书写合格率=书写合格的文书数/抽查文书总数。
书写合格的文书数包括门诊病历合格数、门诊日志合格数、处方合格数、各种申请单书写合格数。
扣分方法:抽查门诊病历10份、门诊日志10份、处方20份、检验和心电图申请单各10份,医疗文书合格率≥95%得15分,每下降一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
2、护理质量10分指标内容: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规范输液管理。
扣分办法:发现一人未执行核查制度扣3分、发现一个输液病人无输液记录卡扣5分、无巡视记录扣5分,扣完为止。
3、检验质量5分指标内容:各项检验试剂质量符合要求。
扣分方法:现场查看检验试剂和质控台帐等材料。
4、院内感染管理40分指标内容:(1)、一次性医疗物品管理落实情况: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销毁记录(时间、名称、数量、毁型方法、浸泡方法、消毒液名称、浓度、签名)、消毒产品、一次性医疗用品索取三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产品备案凭证或者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2)医疗废弃物处理合规情况。
(3)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情况。
(4)无菌技术操作执行情况。
扣分方法:现场查看有关工作记录,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1、抗生素处方比例20分指标内容:抗生素处方比例=含有抗生素处方数/抽查处方总数扣分方法:现场抽查100张收费处方,从评估前一月的门诊处方每隔3张抽1张,抗生素处方比例≤30%得20分,每升高一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
2、静脉点滴处方比例20分指标内容:静脉点滴处方比例=含有静脉点滴处方数/抽查处方总数扣分方法:现场抽查100张收费处方,从评估前一月的门诊处方每隔3张抽1张,静脉点滴处方比例≤30%得20分,每升高一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门诊次均诊疗费用指标内容:1、门诊次均诊疗费用绝对值=门诊业务总收入/年门诊总人次数;2、过去3年门诊次均诊疗费用增长幅度。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的评价指标体系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的评价指标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基本医疗保险是一个基本的民生保障制度,为了保证医疗保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质量保障,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将就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讨。
一、药品的疗效评价指标药品的疗效是医药产品质量的核心指标,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诊疗效果和生命安全。
因此,对于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说,疗效评价指标是必须要包括的内容之一。
1. 临床疗效指标:反映药品在临床实践中的疗效情况,如病情好转率、治愈率和复发率等。
2. 不良反应指标:评价药品使用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不良反应的危害程度等。
3. 药物相互作用指标:用于评价药品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情况,包括药物相互作用的种类、严重程度和预警提示等。
二、药品的安全评价指标药品的安全性是衡量药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来说,安全评价指标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疾病特点,以保证患者在使用药品过程中的安全。
以下是药品的安全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1.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指标:对于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应建立起完善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和报告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
2. 用药监测指标: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对于某些特殊人群或疾病患者,应进行用药监测,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三、药品的经济评价指标基本医疗保险是一个以公共财政为支持的制度,为了保证医疗保险资源的合理利用,需要对医药费用进行控制,因此,药品的经济性也是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1. 药品费用指标:如药品的平均费用、最高费用和最低费用等,有助于评估药品的价格是否合理。
2. 医疗费用效果指标:以患者的病情好转率、复发率和康复期为主要评价指标,衡量药品的价格是否与其医疗效果相匹配。
四、药品的合理使用评价指标合理使用药品是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
医疗行业主要指标解释
主要指标解释(一)卫生机构调查表1.卫生机构及其基本情况(1)卫生机构:指从卫生、民政、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社会提供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服务或从事医学科研和医学在职培训等工作的单位.统计界定原则为:①医疗机构以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为依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中心和其他卫生机构以取得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依据。
卫生机构包括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机构和其他卫生机构。
医疗机构包括医院、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疗养院、护理院(站)、门诊部、诊所(医务室、卫生所)、村卫生室、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妇幼保健院(所、站)、临床检验中心等。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包括卫生防疫站、预防保健中心。
卫生监督机构包括卫生监督所(局、总队)和卫生监督中心。
②对于一个单位两块牌子的医疗机构,原则上以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为依据。
XX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编码和统计。
③卫生机构下设的分支机构:取得执业(登记)证书的分支机构要求填报本表,如人员、经费和工作量不能与上级单位分开,仅要求填报第一项(基本情况),其他数字计入上级单位中。
未取得执业(登记)证书的分支机构不要求填报本表,分支机构数字计入上级单位中。
④下列机构不要求填报:卫生新闻出版社、卫生社会团体、药品检定所;高中等医药院校本部(附属医院除外);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主管的计划生育指导中心(站);卫生行政机关;军队卫生机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省所属卫生机构。
(2)机构属性代码:机构属性代码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卫生机构(组织)分类代码证》申报表确定.设置/主办单位中“其他社会组织”包括联营、股份合作制、股份制、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等卫生机构。
(3)医院等级: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级别,分为一、二、三级;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评定等次,分为特、甲、乙、丙等,目前尚未评定特等.(4)临床重点专科:由国家、省级和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委员会评定.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分为I级、II级。
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指标
临床科室
5
1.设置全科诊室、中医诊室、康复治疗室、抢救室、预检分诊室(台)2.设置口腔科、康复科、中医综合服务区3.至少设立一个特色科室,有一定的医疗服务辐射能力。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扣完为止
医技及其他科室
5
1.设置药房、检验科、放射科、B超室、心电图室(B超与心电图室可合并设立)、健康信息管理室、消毒供应室(可依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
(2)收支结余比为负,且绝对值大于5%,扣2分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落实情况
20
1.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情况:按照《2017年克拉玛依市统计年鉴》常住人口数(扣除兵团人口数)和人均补助标准落实项目配套资金的情况,以及资金及时下达情况。人均补助经费=各级落实资金总额/服务人口数或预算安排人口数。
2.候诊椅数量配备适宜,舒适度较好
3.配备使用自助查询、自助挂号、自助打印化验结果报告设备,使用门诊叫号系统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扣完为止
1.4人员管理(70分)
人员配备
10
1.达到《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的通知》(卫医发〔2006〕240号)要求的配备;卫生技术人员数不低于单位职工总数的80%。
2.设立专门职能科室,有专人负责管理和考核;根据医学发管职责,定期评价、分析和反馈,持续改进。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扣完为止
二、基本医疗服务(370分)
2.2医疗质量与安全(10分)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陈彬、艾力
5
1..成立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图,中心主任为第一责任人;有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有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工作计划和工作记录。
医疗信息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一、卫生资源1.卫生机构: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从民政和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取得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社会提供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或从事医学科研和教育等工作的单位。
包括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急救中心(站)、采供血机构、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监督机所(中心)、医学科研机构、医学在职培训机构、健康教育所(站)等其他卫生机构。
2.医疗机构: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包括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 、急救中心(站)和临床检验中心。
3.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指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设立运营的医疗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收入用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
4.营利性医疗机构:指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可用于弥补投资者经济回报的医疗机构。
政府不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
5.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和护理院,不包括专科疾病防治院、妇幼保健院和疗养院。
6.中医医院:包括中医(综合)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不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
7.专科医院:包括口腔医院、眼科医院、耳鼻喉科医院、肿瘤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胸科医院、血液病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童医院、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皮肤病医院、结核病医院、麻风病医院、职业病医院、骨科医院、康复医院、整形外科医院、美容医院等其他专科医院,不包括中医专科医院、各类专科疾病防治院和妇幼保健院。
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指为本社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的基层卫生机构。
9.卫生人员:指在医疗、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学科研和在职教育等卫生机构工作的职工,包括卫生技术人员、其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
基本医疗保险运行分析指标体系指标解释
基本医疗保险运行分析指标体系指标解释1.参保人数: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
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出基本医疗保险的普及程度。
2.参保率: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与总人口数之间的比率。
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出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
3.筹资规模:指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金额。
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出基本医疗保险的经济实力。
5.医保基金支出:指基本医疗保险的支出范围和金额,包括医疗费用报销、药品费用、医疗服务费用等。
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出基本医疗保险的负担能力。
6.报销比例:指基本医疗保险对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即参保人员在享受医疗服务后可以获得的报销金额占总费用的比例。
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出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偿能力。
7.医疗质量评价指标:包括就医满意度、医生合理用药率、医保消费满意度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基本医疗保险对参保人员的实际效果。
8.医疗服务供给指标:包括医疗机构数量、医生人数、床位数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基本医疗保险对医疗资源的分配情况。
9.社会保障支出占比:指基本医疗保险支出在社会总支出中的比例。
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出基本医疗保险对社会财政的影响程度。
10.医保运行效率:包括参保人员平均就医时间、报销周期、社会医保基金运行成本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基本医疗保险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11.参保单位数:指参保人员所在的单位数。
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出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范围和层次。
以上是基本医疗保险运行分析指标体系的一些重要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基本医疗保险的运行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质量和效益。
基本医疗服务考核指标
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总结词: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 量。
详细描述
建设信息平台:建立基本医疗服务信息化平台,实现医 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换。
推广远程医疗:运用远程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远程诊 疗服务,缓解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04
基本医疗服务提升策略和建议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建立严格的疗服务全过程进行监督和
管理。
提高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02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
。
加强医疗安全风险管理
03
建立医疗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安全
实施电子病历: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实现患者诊疗信息 的共享和查阅,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智能化医疗: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医疗 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提高医疗服务的精准度和效率 。
THANK YOU.
基本医疗服务考核指标的建立旨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 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居民基本医疗需求。
相关政策和文件
国家卫生计生委《 关于印发基本医疗 服务的规定的通知 》
《医疗机构管理条 例》
《全国医疗卫生服 务体系规划纲要( 2015—2020年)》
02
基本医疗服务考核指标体系
医疗服务质量指标
诊断正确率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医疗服务考核,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全面。
考核流程公开透明
考核流程应公开透明,让被考核方了解考核过程和结果,以便及时纠正和改进。
医疗服务考核的监督和反馈
监督机制
建立监督机制,对考核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确保考核的公 正性和客观性。
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内涵以及指标计算方法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等开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评价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评价指标体系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64个三级指标。
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二级指标见图1。
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科基本医疗常见慢性病诊疗初步现场急救和转诊常见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人的转诊基本药物供应保障特色专科医疗中医适宜技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疗保险服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素养促进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常见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管理计划生育扶助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免费提供避孕药具重点慢病高危人群管理社区易感染艾滋病高危行为人群干预图1 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图5 基本医疗服务5.1 指标构成基本医疗服务评价指标包括9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具体指标和指标内涵见表1。
表1 基本医疗服务评价指标构成5.2 指标计算方法 5.2.1 处方抽查合格率处方抽查合格率按公式(1)计算: 处方抽查合格率=抽查处方的总数抽查处方合格数×100% (1)处方抽查按年度门诊处方量的1%随机抽取,绝对数不少于100张。
5.2.2 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按公式(2)计算: 抗菌药物使用率=抽查处方的总数抗菌药物处方数×100% (2)5.2.3 静脉输液率静脉输液率按公式(3)计算: 静脉输液率=抽查处方的总数静脉输液的处方×100% (3)5.2.4 基本药物品种配备率基本药物品种配备率按公式(4)计算: 基本药物品种配备率=本机构全部药物种类配备基本药物种类×100% (4)5.2.5 特色专科医疗年度服务人次比例特色专科医疗服务年度服务人次比例按公式(5)计算:特色专科医疗服务年度服务人次比例=年度总的门诊服务人次服务人次年度开展特色专科医疗×100% (5)5.2.6 中医适宜技术年度服务人次比例中医适宜技术年度服务人次比例按公式(6)计算: 中医适宜技术年度服务人次比例=年度总的门诊服务人次服务人次年度开展中医适宜技术×100% (6)5.2.7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履约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履约率按公式(7)计算: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履约率=签约人次签约后履约人次×100% (7)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6.1 指标构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评价指标包括17个二级指标,51个三级指标,具体指标和指标内涵见表2。
医疗机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医疗机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医疗机构的主要统计指标可分为医疗资源指标、医疗服务指标、医疗质量指标和医疗经济指标。
下面将对这些指标的解释及计算公式进行详细说明。
一、医疗资源指标1. 病床使用率:病床使用率是指医疗机构的病床在一定时间内被患者使用的程度。
计算公式为:\(\text{病床使用率} = \frac{\text{本期的人日数}}{\text{本期内可提供的床位总量× 运转天数}} × 100\%\)2. 医生人均门诊量:医生人均门诊量是指平均每位医生在一定时间内接诊的门诊患者数目。
计算公式为:\(\text{医生人均门诊量} =\frac{\text{门诊病人人次}}{\text{医生总人数} × \text{运转天数}}\)3. 出院者人次数:出院者人次数是指一定时间内出院患者的总人次数。
计算公式为:\(\text{出院者人次数} = \text{出院病人人次}\)4. 手术台数:手术台数是指一定时间内医疗机构进行手术的台数。
计算公式为:\(\text{手术台数} = \text{手术总例数}\)二、医疗服务指标1. 门诊量:门诊量是指一定时间内医疗机构接诊的门诊患者次数。
计算公式为:\(\text{门诊量} = \text{门诊病人人次}\)2. 住院人次数:住院人次数是指一定时间内住院患者的总人次数。
计算公式为:\(\text{住院人次数} = \text{住院病人人次}\)3. 死亡人次数:死亡人次数是指一定时间内患者死亡的总人次数。
计算公式为:\(\text{死亡人次数} = \text{死亡病人人次}\)4. 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日是指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
计算公式为:\(\text{平均住院日} = \frac{\text{住院天数}}{\text{住院人次数}}\)5. 门急诊人次比:门急诊人次比是指急诊患者在门诊患者中所占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text{门急诊人次比} = \frac{\text{急诊人次}}{\text{门诊病人人次}} × 100\%\)三、医疗质量指标1. 住院感染率:住院感染率是指住院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感染的比例。
医疗行业主要指标解释
医疗行业主要指标解释在医疗行业中,存在许多主要指标用于评估和衡量医疗设施和服务的有效性、效率以及质量。
这些指标提供了有关医疗服务提供者和患者健康状况的信息,有助于医疗机构和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和改进医疗服务的质量。
1. 门急诊人次:指在特定时间内,患者来到医院寻求门诊和急诊服务的总人数。
门急诊人次往往是评估医疗需求和医疗资源利用的重要指标。
较高的门急诊人次可能意味着患者需求大,但也可能意味着医疗系统无法满足患者需求。
2. 平均住院日:是指患者在医院住院的平均天数。
这一指标反映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患者治疗效果。
较短的住院日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和风险,同时还可以提高医院床位的周转率。
3. 床位使用率:表示医院床位利用情况的指标,通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
床位使用率是医院质量和效率的重要评估指标。
较高的床位使用率可能意味着医院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但也可能导致床位不足和患者等待时间延长。
4. 医疗费用:指患者接受医疗服务所需支付的费用。
医疗费用通常包括住院费用、手术费、检查费等项目。
医疗费用可以用来评估医疗服务的成本效益和患者负担水平。
5. 医疗错误率:反映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质量水平。
医疗错误率指医疗行为中发生的失误、疏忽或不当操作的比例。
较低的医疗错误率是评估医院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6. 患者满意度:用于评估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可以从患者的角度提供有关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和沟通效果的信息。
高的患者满意度通常说明医院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和关怀。
7. 医疗技术水平:指医疗设施和医生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医疗技术水平可以通过医疗设备的更新、医生和护士的培训程度以及医院科研成果等来评估。
一般来说,较高的医疗技术水平可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治疗效果。
8. 生存率:生存率是评估特定疾病或手术的效果的指标。
这可以是手术后存活率、癌症治疗后5年生存率等。
高的生存率通常意味着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治疗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医疗行业的主要指标提供了关于医疗服务和患者健康状况的信息。
基本医疗服务考核指标
检查报告
考核检查报告是否及时、准确、 清晰,如检验报告、影像学报告
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用药记录
考核用药记录是否准确、完整, 如药物名称、剂量、使用时间、 方式等是否记录清楚,是否符合
规范要求。
医疗广告合规性
广告内容
考核医疗广告内容是否真实、合法,如宣传内容是否符合广告法规 定,是否存在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
医疗服务成本效益
考核医疗服务在实现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的表 现,如治疗成本效益比、 疾病治愈率等。
医疗服务产出
考核医生、护士等医疗工 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如门 诊量、手术量等。
02
医疗服务安全考核指标
医疗安全意识
01
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
医务人员是否具备对医疗安全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
02
医疗事故预防和处理能力
医疗场所卫生状况是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因 素。
详细描述
医疗场所卫生状况包括环境卫生、空气质量、消毒隔离等方 面。该指标通过严格执行卫生标准和规定,确保医疗场所的 清洁和消毒,以减少感染风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废物处理情况
总结词
医疗废物处理情况反映了医疗机构对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的责任心。
对考核结果不佳的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视情况 进行约谈、限期整改、暂停执业等处罚,以督促 其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服务培训计划
01 根据考核结果和改进措施,针对医务人员制定培 训计划,以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02 培训内容包括医疗技术、服务态度、沟通技巧等 ,以确保医务人员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 医疗服务。
医务人员是否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医疗事故,避 免事故扩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医疗考核评估指标郭妮芳基本医疗服务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责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安全、高效、实惠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在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的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比如我们湖南省2008年开展的100种药品的零差率销售、医疗服务价格参照一级医院标准下降20%等措施, 在遏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上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医疗服务内容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医疗评估内容示范中心基本医疗服务评分分值一、医疗工作效率主要通过机构工作人员年均门急诊人次数体现。
医疗机构工作效率医疗机构工作效率得分标准★人年均门急诊人次数≥2000人次,得50分,每下降100人次扣4分,扣完为止。
有病床的中心按每床日相当于2个门诊量计算。
★病床使用率<50%,扣5分。
二、医疗质量(一)医疗文书合格率(医疗质量)3、指标解释参考文件4、数据获取办法医疗文书合格率评分标准★分值:15分★医疗文书合格率≥95%,得15分★每下降一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
合格病历★病历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需复写的病历资料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
计算机打印的病历应当符合病历保存的要求。
★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合格病历★病历书写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文字工整、字迹清楚、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划线在错字上,保留原有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
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合格病历病历应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并由相应医务人员签名,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病历的责任。
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本医疗机构注册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
进修医务人员由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病历。
合格病历★病历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
★对需要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合格病历★门急诊病历首页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目。
★门急诊病历记录分为初诊病历记录和复诊病历记录。
合格病历初诊病历书写记录应当包括就诊时间、科别、主诉、现病史、既往史,阳性体征,必要的阴性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及治疗意见和医师签名等。
合格病历复诊病历书写记录书写内容应当包括就诊时间、科别、主诉、病史、必要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治疗处理意见和医师签名等。
合格病历★急诊病历书写就诊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门急诊病历记录应当由接诊医师在患者就诊时及时完成。
★急诊留观记录是急诊患者因病情需要留院观察期间的记录,重点记录观察期间病情变化和诊疗措施,记录简明扼要,并注明患者去向。
抢救危重患者时,应当书写抢救记录。
门急诊抢救记录书写内容要求按照住院病历抢救记录书写内容及要求执行。
合格病历★打印病历是指应用文字处理软件编辑生成并打印的病历等。
打印病历应当按照本规定的内容录入并及时打印,由相应医务人员手写签名。
★医疗机构打印病历应当统一纸张、字体、字号及排版格式,打印字迹清楚易认,符合病历保存期限及复印要求。
★打印病历编辑过程中应当按照权限要求进行修改,已完成录入打印并签名的病历不得修改。
2007年版《处方管理办法》★处方格式由卫生部统一规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制定,处方由医疗机构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格式印制。
★处方书写应当符合下列规则: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楚、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合格处方A、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B、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龄、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C、西药和中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重要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
合格处方D、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E、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F、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合格处方G、除特殊情况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
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H 、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章应当与院内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合格处方药品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剂量应当使用法定计量单位:重量用克(g)、毫克(mg)、微克(ug)、纳克(ng)为单位;容量以升(L)、毫升(mL)为单位;国际单位(IU)、单位(U);中药饮片以克为单位。
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袋为单位;溶液剂以支、瓶为单位;软膏剂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含量;中药饮片以剂为单位。
合格处方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 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 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处方用量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010年版《病历书写规范》门诊日志和检验检查申请单标准★门诊日志记录应客观真实的反应门诊诊疗的总体情况:包括:患者就诊时间、姓名、性别、诊断、转归等内容。
★检验检查申请单要求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或申请目的、检查项目、申请人签名。
门诊日志与检验申请单填写时文字工整,字迹清楚,表述准确,出现错时应当用双划线在错字上,保留原有记录清楚可辨。
计算机上生成的门诊日志和检验检查申请单包含上述项目且不能空项,不需要打印。
(二)、护理质量(医疗质量)★指标编号:3.2.2★指标意义:★医疗护理工作直接为人类的健康服务,护理质量更能反应出质量就是生命的内涵,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根本任务。
护理质量指标解释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言,护理质量管理重点在于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规范输液管理。
查对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三查八对一注意,即: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八对:患者床号、姓名、药品名称、剂量、浓度、用法、时间、有效期;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护理质量评分标准★分值:15 分★发现1 人未执行查对制度扣3 分★发现1 个输液病人无输液记录卡扣7 分★无巡视记录扣5 分,扣完为止。
(三)、检验质量(医疗质量)★指标编号:3.2.3★指标意义:★医学检验是现代医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医学检验质量直接影响着医疗工作的整体水平。
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以及人的因素,因此加强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管理至关重要。
3、4、数据获取办法:现场查看检验试剂和质控台帐等材料。
检验质量评分标准★分值:10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5分(四)、院内感染(医疗质量)医院内感染伴随医院的建立而相依并存。
医院内感染不仅造成患病率增加,而且增高死亡率,给病人生命健康和经济上造成损失。
医院内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
为使医疗机构内的病人、工作人员和社会人群不受环境有害因素的伤害,提高医疗效果,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应加强医院内感染的检测、预防和控制。
院内感染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言,医院内感染管理的重点在以下四方面,即一次性医疗物品的管理落实情况;医疗废弃物处理和规范情况;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情况;无菌技术操作执行情况。
院内感染质量3、指标解释消毒隔离措施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的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2、用过的医疗器材应根据《消毒技术规范》要求,选择正确的消毒和灭菌方法。
3、根据物品性能选择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或灭菌。
消毒隔离措施4、耐热耐湿物品首选物理灭菌法。
手术器械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油、膏、粉的功能首选干热灭菌;各种重复使用的导管等不耐热物品首选环氧乙烷灭菌;消毒内镜首选氧化电位水消毒;活检钳首选环氧乙烷或过氧化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尽量取消浸泡灭菌。
5、不可采用甲醛自然熏蒸法对无菌物品进行熏蒸灭菌。
6、采用浸泡方法消毒医疗用品的,应在容器外明显处标明消毒剂名称、浓度、有效时间等。
消毒隔离措施7、医务人员进行各种诊疗操作(包括穿刺、换药、手术等)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按规定洗手、戴口罩和工作帽。
8、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材,必须每天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9、不可在病房走廊内清点污染被服。
10、保持环境清洁,定时对空气、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清洁,必要时消毒处理。
地面湿式清扫,拖洗工具使用后应先消毒清洗,再晾干。
传染病防治方法11、严格按《传染病防治法》执行,传染病人应专科收治,普通病房不可混住传染病病人。
12、有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措施,器械、被服及病室都要按常规严格消毒处理,敷料应焚烧处理。
13、传染病人入院按常规隔离,疑为传染病者应隔离观察。
病区发生传染病时,及时会诊、转科或转院,病人转出后病房及床单位应及时作好终末消毒处理。
14、传染病人的各类污染物品和排泄物按有关规定处理。
15、病人出院后的床单位,严格终末消毒处理。
院内感染评分标准★分值:20分★评分标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5分数据收集方法:1、现场观察2、现场查看有关工作记录基本医疗服务—合理用药(一)抗生素处方比例3、指标解释:抗生素处方比例=含有抗生素处方数/抽查处方总数×100%4、数据获取办法:抗生素处方比例评分标准★分值:20分★评分标准:抗生素处方比例≤20%,得20分;每升高1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
静脉点滴处方比例★指标编号:3.3.2★指标意义:★静脉点滴过多过滥是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之一,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一个重要原因是以药养医的情况仍然很普遍。
静脉点滴处方比例可以反应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情况,并间接反应补偿情况。
3、指标解释:静脉点滴处方比例=含有静脉点滴处方数/抽查处方总数×100%4、数据获取办法:静脉点滴处方比例评分标准★分值:20分★评分标准:静脉点滴处方比例≤20%,得20分;每升高1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