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到初七都有哪些习俗

合集下载

初一到初六习俗

初一到初六习俗

初一到初六习俗
中国有许多关于春节初一到初六的传统习俗,它们家庭习俗在多数地区和家庭都很普遍。

初一,放鞭炮是春节的传统,早上家人们会起床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一家人会一起吃团圆饭,鞭炮响起,表达对新一年的祝福和期望。

初二,祭拜祖先以及家长。

家庭成员聚集在一起祭拜祖先,并尊崇家长,以示尊重和感激。

初三,转票。

家庭成员在一起祭祀先祖,有的家庭会把金银纸币转换成“三角祭祀票”,多悬挂在门口或客厅迎接好运。

初四,团圆晚餐。

亲属团圆,吃团圆餐,增进亲情。

初五,出游或礼佛。

有的家庭会去旅游,有的家庭会到寺庙礼佛,往往是受到祖先的祝福。

初六,灯谜活动。

家庭成员聚在一起,把灯谜做成灯笼,以此来祈求健康、幸福和好运。

另外,家庭成员可以互相祝对方春节快乐,在每一天晚上有一顿盛大的晚餐,传统甜点道具,例如年糕、花生、栗子等,丰富了节日气氛。

中国的春节是一个传统节日,家人们一起庆祝,体会着团聚的喜悦,充满爱与友谊的家庭气氛,庆祝此等节目的传统充满着浓浓的乡情。

总之,中国的春节初一到初六习俗,既充满了乡情,又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让家庭团聚的氛围更加的浓厚,也更加有节日的感觉。

春节初一至十五习俗禁忌_春节从初一到十五的讲究忌讳

春节初一至十五习俗禁忌_春节从初一到十五的讲究忌讳

春节初一至十五习俗禁忌_春节从初一到十五的讲究忌讳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传统习俗礼仪。

但是随着经济环境、地缘环境、文化环境的不断改变,现在的春节习俗均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下面由百分网小编为你整理的春节初一十五禁忌,希望大家希望!春节初一十五禁忌初一:红包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初一黄历初一:宜祭祀、祈福、求嗣;忌嫁娶、迁移、动土、求医今天吉事:去庙宇祈福今天忌事:很忌讳动刀杀生,也不能扫地及用刀剪利器。

初二:回娘家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回家时要携带礼品,名为[带手]或[伴手]。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

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

大年初二,孩子们都会提着鲤鱼灯去讨个好意头。

大年初一为四时之始,人们以早为贵,早有所成,一切占先。

人们早起后,早鸣鞭炮,早开福门,早迎财喜神,早出门叩节拜年。

过了四始日,人们就不再讲究早字了,故有大年初一起五更,大年初二日头红的说话。

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提供了一个聚会的机会,让许久未见的姊妹们,得以叙叙旧、话话家常。

初二黄历初二:宜会友、解除、纳采、立约,交易;忌祭祀、出行、置产今天吉事:宜会友、解除、纳采、立约,交易今天忌事:忌祭祀、出行、置产今天忌事:作为雇员今天忌吃鸡,否则有流年想申请被炒之嫌初三:不出门年初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若有亲朋好友尚未互相中国大陆的一些农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动刀或剪刀的习俗。

春节初一至十五习俗禁忌_春节从初一到十五的讲究忌讳

春节初一至十五习俗禁忌_春节从初一到十五的讲究忌讳
十四禁忌
十四禁忌:不可晒衣物、不可动土、不可倒垃圾、不可理发等。
初二禁忌:不可远行、不可婚嫁等。
十五禁忌:不可远行、不可婚嫁、不可针线等。
初三禁忌:不可探亲访友、不可串门等。
初一禁忌:不可动怒、不可吵架、不可打碎东西等。
初四禁忌:不可打扫卫生、不可倒垃圾等。
十五禁忌
忌打碎东西:初一至十五期间,打碎碗碟、水缸等物品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会带来厄运。
初八习俗
放生祈福
观花灯
吃饺子
拜八仙
初九习俗
祭天: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诞辰,民间会举行祭天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放天灯:有些地方会在这一天放天灯,以示庆祝和祈福。
饮食习俗:有些地方会吃年糕、吃汤圆等,寓意着年年高升、团团圆圆。
游玩习俗:有些地方会举行庙会、花市等游玩活动,人们可以欣赏表演、品尝美食、购买年货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不要倒垃圾,避免将好运倒掉
不要打扫卫生,避免将财运扫除
不要外出借钱,避免将财运借走
不要说脏话,避免将好运气赶走
初七禁忌
不要去医院或看望病人,以免带来晦气
不要借钱给别人,以免财运受损
不要倒垃圾,以免财运被倒掉
不要吵架或打架,以免影响家庭和睦
初八禁忌
不要向人讨债
不要晒衣服
正月初三习俗:烧门神纸
正月初三习俗:不宜拜年
正月初三习俗:不宜扫地
正月初三习俗:不宜倒污水、倾倒垃圾
初四习俗
习俗:迎灶神
习俗:吃折罗
习俗:扔穷
习俗:忌出远门
初五习俗
破五:这一天是送穷神、迎财神的日子,家家户户会进行大扫除,清理垃圾,以示送走贫穷,迎接财富。

正月有什么讲究和习俗禁忌

正月有什么讲究和习俗禁忌

正月有什么讲究和习俗禁忌正月的讲究与习俗1. 正月初一拜新年:这一天是春节,人们会互致新年祝福、拜年,全家团聚吃团圆饭。

早上开门前通常有放鞭炮(部分地区因环保等原因已禁止或限制)、贴对联、挂灯笼等习俗,寓意驱邪避凶、迎福接祥。

2. 守岁与祭祀:除夕夜家家户户会守岁至深夜,迎接新年的到来,并进行祖先祭祀,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3. 饮食习俗:各地都有特定的食物习俗,如饺子、汤圆、年糕等,寓意着吉祥如意、生活甜蜜和步步高升。

4. 正月初二回娘家:嫁出去的女儿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娘家探亲,向父母及亲戚拜年,展示家庭和睦,尊重长辈的传统美德。

5. 正月里忌动刀剪、忌说不吉利的话、忌打破器皿,如有不慎打破,需立即说“碎碎平安”以求化解。

6.新年初几天不宜扫地倒垃圾,以免把好运扫走,之后可以选吉时进行清扫,并用红包包裹垃圾,象征财富积累。

7. 娱乐活动:春节期间有舞龙舞狮、看大戏、赏花灯、猜灯谜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民间娱乐活动。

8. 春联与门神:家家户户会在年前贴上春联和门神,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来年安康的美好祝愿。

正月的禁忌1、不能讨债:正月里不能向别人讨债,否则会把自己的财运赶跑。

2、不能剪头发:正月里剪头发,会把自己的好运气剪没。

3、不能打破东西:正月里打破东西会意味着破财,所以应该特别小心。

4、不能扫地:正月里扫地会把财运扫没。

5、不能借钱给别人:正月里借钱给别人,意味着把自己的财运送给别人。

6、不能倒污水:正月里倒污水会把财运倒掉。

7、不能换床单:正月里换床单会把好运换没。

8、不能撕破红纸:正月里的红纸代表着喜庆和吉利,如果撕破红纸,会把自己的好运撕没。

9、不能钉钉子:正月里钉钉子会把财运钉没。

10、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正月里应该说吉利的话,避免说不吉利的话,以免影响自己的运势。

大年初一到初七的风俗

大年初一到初七的风俗

大年初一到初七的风俗正月初一本名“元旦”,因实行公历的原因,改名为春节,依旧讲究极多。

新年初一,人们早早起来,相互拜年,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初一这天,全家皆饮屠苏酒,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可祛病驱邪,被历代名医推崇,饮酒还有个别开生面的规矩,从一家人最小的开始先喝,依次下来,家中最长者最后喝。

宋朝文学家苏辙的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

当然,这天还有些如占岁、不可动扫帚的习俗。

正月初二风俗存有南北之分后,南方称作“迎接婿日”,表示娶的女儿带同夫婿及儿女回娘家,并带一些大礼品和红包,让给娘家的小孩,讲究一个“礼轻情意轻”。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典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必须举办祭典财神活动。

各家把除夕夜接至的财神祭拜一番。

这一天的汉族传统年俗有烧门神纸,谷日忌食米饭等。

大年初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亲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

据说初四就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

存有“虎爷晚,点灯晚”之说道,所谓虎爷必须一大清早就已经开始,而点灯放到下午也未晚。

点灯祭拜通常在下午太阳已经开始下山至晚上举办的民间俗语:“虎爷晚点灯晚”。

同时这日可以谢恩“灶君”,听闻民间风俗中“灶君”就是奖罚分明的'神之一,例如旧年家中不如意需用“一碗清水三支香”祭拜“灶君”。

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南方则汤圆)五日,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

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

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

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

还有一说是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

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春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春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春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春节的传统习俗正月初一:拜年贺岁除夕前扫除干净屋子,大年初一不能动用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初一要跟长辈或者左邻右里拜年,一般不出远门去拜年。

除夕守岁后,初一早上人们开门互相道贺“新年好!平安吉祥”。

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正月初二:回娘家这一天嫁出门的闺女要带着女婿一起走娘家,带的礼物要是成双成对的。

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

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

正月初三:安睡迟起传统习俗中,大年初三被认为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不能打扰到老鼠嫁女儿。

老鼠大有“谁不让我过好这一天,我让谁难受一整年”的味道,如果惊扰了老鼠嫁女儿,老鼠就要祸害这一家。

正月初四:迎灶王爷按照民间的说法,正月初四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燃放鞭炮,以示恭迎。

陈竞表示,尽管民间很多说法没有依据,但其本身承载了人们祈福避祸的美好愿望,这也是其能一直传承下来的原因。

还要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

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正月初五:迎财神大年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

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

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出去。

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

正月初六:送穷初五刚把财神迎进门,初六就要送走穷神。

送穷神这一天,要在家里面进行大扫除,扫出来的垃圾,还有没用的破衣服等等要全部扔掉。

正月初七:“人的生日”亦称“人胜节”“人七日”等。

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正月初八:放生祈福大年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

初一到初七的年俗语

初一到初七的年俗语

初一到初七的年俗语1、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

放三枚叫“连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禄寿禧”;放五枚叫“五福临门”;放六枚叫“六六大顺”……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人人见面互道一声“新年好”,这新的一年也就开始了。

2、关帝同时正月初一也是拜神的日子,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可去庙里烧香祈福,以保一年的顺利平安。

正月初一这天,广州街坊会凌晨祭祖拜神,起床焚香、放炮仗,意为“抢春”。

海口人初一拜神祭祖也是很有讲究的,先摆好酒和茶,事先要准备好鸡、鸡血、鱿鱼、猪肉等食物,鸡血要摆放在鸡身上。

给祖先像上三炷香后就可以开始祭祖了。

祭祖完后,红红火火新的一年就开始了。

3、回娘家吃过了年三十的大鱼大肉后,初一当天第一顿饭,全家人却要吃素食。

“斋”与“灾”同音,而吃斋也意味着“吃灾”,将新的一年中的各种灾难全部“吃掉”,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

初一午饭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一锅“罗汉斋”,寓意这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天吃完,往后就可大鱼大肉,祈求来年顺利,所以有“年初一吃斋,胜过吃一年斋”的说法。

4、饮屠苏酒屠苏酒是一种药酒。

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

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

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

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

5、吃年糕大年初一吃年糕是中国人的传统,寓意着“节节高”。

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6、过节除夕、大年初一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不过现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饺子的行列中。

在除夕时吃饺子,取“更年交子”(来年交好运)之意,大年初一吃饺子则是为了一年交好运。

7、喝汤圆大年初一的早餐汤圆一定更具特殊意义,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

大年初一这天,汤圆不叫“汤圆”,叫“元宝”,吃汤圆也不叫“吃汤圆”,叫“得元宝”。

大年初一至初九的民间习俗

大年初一至初九的民间习俗

大年初一至初九的民间习俗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佳节,而大年初一至初九,每一天都有着独特的民间习俗,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祈愿和期盼。

大年初一,新年的伊始,这一天有着诸多重要的习俗。

早晨,人们往往会早早起床,穿上新衣,开门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寓意着驱赶邪祟,迎来吉祥。

这一天,晚辈要向长辈拜年,长辈则会给晚辈发红包,祝愿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长、学业有成。

拜年时,大家互道吉祥话,充满了温馨与欢乐。

许多家庭还会准备丰盛的早餐,多以饺子为主,因为饺子形状像元宝,象征着财富。

而且,大年初一还有忌扫地、忌泼水的习俗,人们认为这样可以留住财气和福气。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

这一天,女婿要给岳父岳母拜年,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以表达对长辈的敬意和关爱。

娘家也会热情款待女儿女婿,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

传说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会不吉利,所以这一天不宜外出拜年。

在一些地方,还有晚上早睡的习俗,因为据说这一天老鼠娶亲,人们要早早熄灯睡觉,以免打扰到它们。

大年初四,是迎接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传说灶王爷在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工作,到了初四这一天要返回人间。

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丰富的供品,焚香点烛,恭迎灶神归来,保佑家中一年衣食无忧,炉灶火旺。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

这一天要“赶五穷”,即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赶出去。

而且,这一天也是商家开门营业的日子,祈求在新的一年里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大年初六,这一天要送穷鬼。

人们会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谓之送穷。

此外,店铺酒楼也会在这一天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象征着红红火火,生意兴隆。

大年初七,被称为“人日”。

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在这一天,人们要吃七宝羹,也就是用七种蔬菜煮成的汤羹,以祈求身体健康、无病无灾。

新年流流,年初一至年初七这些禁忌,紫金人一定要知道!

新年流流,年初一至年初七这些禁忌,紫金人一定要知道!

新年流流,年初一至年初七这些禁忌,紫金人一定要知道!年初一宜:祭祀祈福求嗣求医忌:嫁娶迁移动土大年初一,新年的第一天!规矩相对来说就会多一些1、不要打骂孩子,拜年时嘴里要说着吉祥话,晚辈要主动给长辈拜年,长辈应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压岁钱=压祟钱,能保佑孩子一年都能平安度过。

2、不可打碎家中器物,若有打碎一定要说声“岁岁平安”或者“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3、正月初一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

4、大年初一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这样会让对方整年都被人催促做事。

5、大年初一早上忌洗澡、洗头、洗衣物,那样意味着将财富与财运洗掉。

6、大年初一忌睡午觉,依古训“禁昼寝”劝人不要懒散,若于大年初一睡午觉会影响事业运。

7、大年初一,忌动刀子和剪子,俗话说“初一动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难免”。

8、大年初一早上忌吃稀饭、忌吃荤食与忌吃药,古时候穷人才会吃不起饭而吃稀饭,若大年初一吃稀饭会导致一整年的贫穷。

年初二宜:会友解除纳采立约交易忌:祭祀出行置产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姑娘要带着自己的丈夫回娘家1、忌回门礼为单,由于传统上认为单数不吉利,女婿带回娘家的礼物必需成双。

2、老话说大年初一五更起,大年初二日头红,其实回娘家主要是给大家提供一个相聚的机会,让许久不见的姐妹能够见见面。

年初三宜:祭祀祈福出行嫁娶安床忌:作灶开光大年初三赤狗日忌拜年,赤狗为熛怒之神,遇之不祥,因此不宜外出、不宜拜年,也不宜宴客。

不过建议去祈福,或者在家中做一些祈福的仪式,保证新的一年好运连连。

年初四宜:祈福会友裁衣补垣忌:纳采行丧问名1、不能在11点之前睡觉,做好熬夜的打算。

2、初四有接财神的习俗,因为初五为财神的诞辰,所以在初四晚上踏入子时(晚上十一点)之时就要开始接财神,应在阳台、神台供奉羊肉、鱼等讨吉利,古人觉得只有能得到财神显灵才能够发家致富。

年初五宜:平治道涂祭祀忌:出行1、正月初五适合大扫除,俗称破五,意味着过了这天,之前的禁忌都可以破除。

初一到初七的年俗

初一到初七的年俗

初一到初七的年俗初一到初七的年俗1、大年初一年俗: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2、大年初二年俗:迎婿日——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

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

而礼物必须是双数,单数则不吉利。

3、大年初三年俗:赤狗日——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

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会不吉利,故初三为“凶日”,不宜外出。

据说在初三跟谁拜年,就会跟谁吵架,因而不拜年。

4、大年初四年俗:折罗——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

5、大年初五年俗:祭财神——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

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

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6、大年初六年俗:送穷——正月初六被称为“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这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

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

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穷鬼。

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7、大年初七年俗:人日——民间流传的关于“人日”的各种习俗非常多,比如有剪彩纸的习俗,人们将彩纸剪成花或人的形状,或戴在头上或贴在屏风、大门之上,以此象征新一年人丁兴旺。

初一到初七的禁忌一、正月初一是一年中忌讳最多的一天1、大年初一不能用剪刀。

大年初一用剪刀寓意着“这一年容易招惹口舌之争,容易惹事端”,因此这一天禁止做针线活。

2、大年初一不能扫地。

大年初一是迎接财神的日子,会有财神降临,如果这一天扫地就会把家里的财运带走。

因此,无论除夕夜在地上制造了多少垃圾,在大年初一都不要清理,也不要丢垃圾。

如果把“扫帚星”引来,就会倒霉运。

3、大年初一不能把房间里的水往外泼。

这点和上面是一个道理,大年初一把房间里的水泼到院子里,就会带走家里的财运和福运,是不吉利的。

2024春节讲究初一到初七禁忌2024年春节放假法定几天假期

2024春节讲究初一到初七禁忌2024年春节放假法定几天假期

2024春节讲究初一到初七禁忌_2024年春节放假法定几天假期春节讲究初一到初七禁忌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许多传统的习俗和禁忌。

其中,初一到初七是春节期间的重要阶段,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

首先,初一到初七不能动土、不能搬重物、不能装修等。

这是因为在春节期间,人们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时期,需要保持好运和吉祥的氛围。

如果在这个时候动土、搬重物或装修等,可能会影响好运和吉祥的氛围,从而带来不好的兆头。

其次,初一到初七不能扫地、不能倒垃圾等。

这也是为了保持好运和吉祥的氛围。

在春节期间,人们通常会保持家里干净整洁,但是不能随意扫地或倒垃圾等,因为这可能会破坏好运和吉祥的氛围。

此外,初一到初七还有一些其他的禁忌,例如不能洗衣服、不能打碎东西等。

这些禁忌的意义和原因各不相同,但都是为了保持春节期间的好运和吉祥氛围。

总之,初一到初七是春节期间的重要阶段,需要注意一些禁忌。

这些禁忌虽然有些迷信色彩,但是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024年春节放假法定几天假期2024春节放假安排表是2024年2月10日(星期六)至2024年2月16日(星期五)共计7天,2月17日(星期六)和2月18日(星期日)调休。

春节讲究初一到初七春节期间从初一到初七有着不同的讲究和习俗,以下是部分介绍:大年初一:放爆竹。

早上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即“开门炮仗”。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据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

”可见,放爆竹在古代是为了辟邪驱兽。

初二:初二人拜人。

人们会开始拜访亲戚朋友,增进感情。

初三:初三穷鬼日。

这一天人们会打扫家里,去除旧年的不祥之气。

初四:初四人乞米。

这一天人们会做一些祭祀活动,向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平安。

初五:初五初六正是年。

这一天开始人们会进入正式的过年状态,开始吃年夜饭、看春晚等。

春节除夕到初七过年习俗文化

春节除夕到初七过年习俗文化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从农历除夕一直到初七,人们庆祝新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各种习俗和文化传统。

下面是一些与春节除夕到初七过年相关的习俗文化。

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都会进行一次丰盛的年夜饭,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共享美食和欢乐。

年夜饭通常包括鱼、鸡、猪肉、饺子等各种传统美食。

鱼是必不可少的菜肴,因为它的发音和“余”相似,象征着年年有余。

饺子则象征着财富,因为它的形状像古代的银子。

吃饭的时候,人们会互相祝福,展望新年的希望和美好。

在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挂红灯笼,张贴“福”字。

春联是写有对联的红纸条,对联上通常写着吉祥的祝福话语,如“和气生财”、“岁岁平安”。

挂红灯笼象征着吉祥,也是迎接新年的象征。

贴“福”字也是传统的习俗,人们把福字贴在门上或窗户上,以表示对新年的祝福和期盼。

除夕晚上,人们会燃放烟花和爆竹,以驱走邪灵,迎接新年的到来。

烟花和爆竹的声音和色彩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祝福。

然而,由于环境保护的意识日益增强,许多城市已经限制或禁止燃放烟花和爆竹。

除夕晚上,人们还会观看春节晚会。

春节晚会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之一,各种表演和节目在晚会上呈现,包括歌舞、相声、小品、杂技等。

晚会节目丰富多彩,让人们在家庭聚会中欢乐度过除夕之夜。

初一是春节的第一天,也是祭祖的日子。

人们会去祖先的坟墓或祠堂祭拜祖先,烧纸钱和烛光,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此外,人们还会给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送上红包和祝福,以表示对他们的尊重和祝福。

初一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是“走亲访友”。

亲戚和朋友相互拜访,交换新年祝福和礼物。

人们还会打牌、聊天、玩游戏等,度过愉快的时光。

初一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日子,他们会收到亲戚给的红包,里面有一些钱,象征着好运和财富。

初七是祭灶节,也是猪年春节的最后一天。

人们在这一天会给灶君备齐食物和糖果,以感谢他们一年来的保佑和照顾。

人们还会点燃香烛,祈求来年的平安和顺利。

以上是春节除夕到初七过年的一些习俗和文化传统。

春节初一到初七的风俗顺口溜

春节初一到初七的风俗顺口溜

春节初一到初七的风俗顺口溜春节初一到初七的风俗顺口溜: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寿面。

其他春节顺口溜如下:
1、二十四扫房子。

2、初二的面,初三的盒子往家转。

3、上马饺子下马面。

4、十一、十二八宝粥。

5、二十五去碾谷。

6、年到二十九,无钱债无路走。

7、二十七宰公鸡。

8、二十三糖瓜粘。

9、年到二十四,爱买年料无主意。

10、三六九,往外走。

11、初九、初十白米饭。

12、三十晚上熬一宿。

13、嘱咐截紫绉,要把靴口沿。

14、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

15、带子红网纲,官粉四五钱。

16、二十四扫房日,十五去碾谷。

17、年到初七八,家家劣粥钵。

春节相关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春节相关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春节相关的传统习俗有哪些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超过4000多年的历史,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春节相关的传统习俗有哪些,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相关的传统习俗有哪些1、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鸡日”,古称元日、元辰、元朔、元旦等,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传统习俗为开门炮仗、拜年、占岁、饮屠苏酒、聚财。

2、正月初二:正月初二是“狗日”,这一天(北方地区为正月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传统习俗为祭财神(北方)、回娘家。

3、正月初三:正月初三是“猪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习惯不杀猪,如果当日天气好则当年的猪会长得膘肥体壮,主人家自然喜上眉梢,传统习俗为烧门神纸。

4、正月初四:正月初四是“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传统习俗为迎神接神、接五路、吃折罗、扔穷。

5、正月初五:正月初五是“牛日”,民间有吃饺子的习俗,寓意着招财进宝。

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传统习俗为祭财神(南方)、送穷、开市。

6、正月初六:正月初六是“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在中国各地都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马会养得很好,传统习俗为送穷、启市。

7、正月初七:正月初七是“人日”,传说女娲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传统习俗为熏天、吃七宝羹、送火神。

8、正月初八:正月初八是“谷日”,习俗是对写有谷物名称的牌位进行膜拜,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传统习俗为顺星、放生祈福。

9、正月初九:正月初九是“天日”,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传统习俗为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要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

10、正月初十:正月初十是“石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有些地方这天要向石头焚香致敬。

春节初一到初七的风俗

春节初一到初七的风俗

春节初一到初七的风俗
春节初一到初七的风俗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民非常重视的,以下是一些与春节初一到初七相关的风俗习俗。

1. 初一:初一是春节的第一天,人们首先要给长辈拜年,称作“拜年大军”。

在传统文化中,尊敬长辈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习俗也象征着年轻一辈对长辈的敬意。

2. 初二:初二是燃放鞭炮的日子。

人们相信鞭炮能够驱邪避灾,迎来吉祥和平安。

燃放鞭炮的声音铿锵有力,也为新年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3. 初三:初三是探亲访友的日子。

人们在这一天开始互相走访亲友,互道新年祝福。

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一同共度时光,团圆的氛围弥漫在每个家庭中。

4. 初四:初四被称为破五日,有着特殊的饮食风俗。

人们认为吃饺子可以带来好运和财富,因此许多地方会准备饺子宴来招财进宝。

此外,初四还有祭祀祖先和迎财神的习俗。

5. 初五:初五是祭财神和摆年货的日子。

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拜财神,祈求来年财运亨通。

同时,许多人也会去集市上购买各种年货,如水果、糕点、装饰品等,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6. 初六:初六是祭祀家神的日子。

人们会祭拜家中的神明,感谢保佑一家人的平安健康。

还有一个传统的活动是在初六去庙里烧香祈福,希望能够得到神明的保佑和祝福。

7. 初七:初七被称为人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人们在这一天会踏青郊游,欣赏春天的美景。

同时,还有一些地方会举办庙会和各种活动,供人们参与娱乐和享受休闲时光。

这些风俗习俗使得春节初一到初七充满了欢乐、热闹的氛围,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新年的美好期许和祝愿。

初一到初十春节活动大集合

初一到初十春节活动大集合

初一到初十春节活动大集合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人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的时刻。

在初一到初十这十天里,有许多丰富多样的春节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初一:迎财神初一这一天,人们在家门口摆放红纸对联,贴门神,迎接财神的到来。

在大街小巷,可以看到舞狮舞龙的表演,这是为了驱邪而且破旧迎新的传统。

此外,亲朋好友也会互致新年祝福,来表达对彼此的美好祝愿。

初二:拜年互访初二这一天,人们开始进行走亲访友的活动,互相拜年祝福。

舞狮舞龙队伍也会继续在街头巷尾巡游,传递喜庆祥和的氛围。

除此之外,有的地方还会举办花市,人们可以观赏到各种各样的花卉,体验到春天的气息。

初三:观灯游园初三这一天,一些传统的庙会会举办烟花晚会,人们可以观赏到美丽的焰火和华丽的灯展。

此外,游园活动也非常受欢迎,公园里的灯笼照亮了夜晚,人们可以散步欣赏美景,品味神秘的氛围。

初四:剪窗花初四这一天,许多人会剪窗花来装饰家居。

窗花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形状各异,寓意吉祥如意。

通过剪窗花的过程,人们在欣赏美丽的同时,也能够体验到传统文化的乐趣。

初五:猜灯谜初五这一天,人们喜欢在家中或者公共场所摆放灯谜,进行猜谜活动。

灯谜一般是写在红纸上,以形式多样的字谜、诗谜等方式出现。

猜谜不仅考验智力,也是一种寓教于乐的传统文化游戏。

初六:舞狮表演初六这一天,舞狮表演再次出现在街头巷尾。

舞狮是中国传统的舞蹈形式,通过舞动灵活的狮身,展现力量和祥和。

人们可以欣赏到刺激的表演,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狮子带来的吉祥和福运。

初七:翻年货初七这一天,人们会去翻动年货。

年货是指过年前准备的食品和物品,象征着新年的开始。

家庭成员会一起整理和清理年货,也可以一起品尝传统美食,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

初八:祭灶神初八这一天,人们会准备祭品来祭拜灶神。

灶神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神灵,被认为主宰着家庭的财运和吉祥。

通过祭拜灶神,人们表达对家庭的感恩之情,并祈求来年的幸福和平安。

初九:设宴招待初九这一天,人们会举办宴会来招待亲朋好友。

春节初一到初七的习俗是什么

春节初一到初七的习俗是什么

春节初一到初七的习俗是什么过年春节期间正月里每天都有特定的习俗,每一天也都会有不同的饮食及习俗讲究。

那么在春节初一到初七的习俗都有哪些呢,下面快点来了解看看吧!春节初一到初七的习俗年初一开春吉祥民俗习惯:放爆竹拜年压岁钱放爆竹:春节燃放爆竹之俗始于汉代。

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拜年习俗最早行于明朝京都。

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

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拜盒”,即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以示庄重。

今日中国民间,“拜年”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至亲爱友和同事们,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问候。

压岁钱:过年给孩子一些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民俗。

压岁钱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祈福求安。

在中国,关于压岁钱的来由,民间曾有一些流传甚广的故事,比如说古时候有一个身黑手白的妖精,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出来祸害小孩。

于是人们就点亮灯火通宵不睡,并把铜钱放在孩子枕边以避邪,这就是“守祟”“压祟”,后来也称为“守岁”“压岁”。

但这些传说于史无据,不足为凭。

压岁钱的习俗真正始于何时众说纷纭。

注意事项:避免吃稀饭,这天若吃稀饭,这一年外出会被雨淋,甚至大雨会将田土冲垮。

此外,吃稀饭是贫穷的象征,初一吃稀饭,恐怕之后都得过着穷困生活。

严禁洒扫与倒垃圾,会把家里的福气财运扫光光; 若真要动扫帚,记得由外往内扫!尽量不动刀剪针线,一旦有差错,会招致破败等不吉利的事;也有可能把财路剪断。

中国农历春节56个民俗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至元宵节15天春节风俗分享

中国农历春节56个民俗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至元宵节15天春节风俗分享

中国农历春节56个民俗初⼀初⼆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元宵节15天春节风俗分享年前习俗忙年腊⽉廿三/廿四扫尘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扫尘是年节除旧布新习俗之⼀。

民谚称"腊⽉⼆⼗四,掸尘扫房⼦"。

年尾廿三/廿四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扫尘就是年终⼤扫除,北⽅称"扫房",南⽅称"扫屋"。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氛。

在年节前扫尘,是中国⼈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这⼀习俗寄托着⼈们辞旧迎新的祈求与愿望。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意是要把⼀切"穷运"、"晦⽓" 统统扫出门,来年清吉。

《清嘉录》卷⼗⼆记载:"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去庭户尘秽。

或有在⼆⼗三⽇、⼆⼗四⽇及⼆⼗七⽇者,俗呼'打尘埃'"。

祭灶农历⼗⼆⽉廿三或廿四⽇祭灶,是⽇⼊夜后要把灶台刷⼲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除⾄⼣⽇晨早把新像贴上,⼀送⼀迎,都要摆置酒⾁、糖果、⽢蔗、⽶果等,烧⾹、点烛、放纸炮。

祭灶这⼀民俗活动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但在最开始的时候祭灶的⽇⼦并不是在⼩年⽇。

郑⽞注《礼记·记法》说:"(灶神)居⼈间,司察⼩过,作谴告者也。

"传说从腊⽉廿三,⼀直到除⼣,这⼏天都是灶神回宫的⽇⼦。

除⼣当天,则要重新请灶神下降,百姓都会先贴上灶王爷的神像然后再开始准备除⼣的年夜饭。

据我国晋代名⼈周处所作的地⽅风物志《风⼟记》记载:"腊⽉⼆⼗四⽇夜,祀灶,谓灶神翌⽇上天,⽩⼀岁事,故先⼀⽇祀之。

"《释名》:"灶。

造也,创⾷物也。

2024年春节的介绍和传统习俗(2023年)

2024年春节的介绍和传统习俗(2023年)

春节的介绍和传统习俗(2023年)春节的介绍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的传统习俗1、正月初一大年初一的习俗是放开门炮仗、拜年、占岁、聚财等。

在大年初一,人们会说些讨喜的话来增加节日喜庆气氛。

这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2、正月初二正月初二主要的习俗是拜年,大部分是嫁出去的女儿带老公回娘家拜年,而且带的礼物都要是成双成对,并且在娘家吃午饭。

3、正月初三在古代传统习俗中认为,正月初三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到了晚上要早点休息,否则打扰老鼠嫁女儿会影响新年庄稼的丰收。

4、正月初四在古代传说故事中,大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因此大年初四家家户户不宜出远门,要准备丰富的供品并焚香以恭迎灶王爷等神仙,来祈求新年平安丰收。

5、正月初五正月初五又被称为“破五”,商家要在这一天放鞭炮开张,迎接财神回家,寓意财源滚滚。

而“破五”一说,也是指前几天的诸多禁忌到今天就结束了。

6、正月初六初五刚把财神迎进门,初六就要送走穷神,这一天里,人们要在家里大扫除,扔掉破旧的衣服。

这一习俗在唐代有古诗记载,“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

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7、正月初七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大年初七这一天的人过生日,要以七种蔬菜,煮成七宝羹。

将七种蔬菜,煮成杂菜汤,在古代大家都祈望吃了七宝羹,来年大丰收。

春节的传说故事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大都因为历史悠久而无法做实际考证,春节也是如此。

但是民间流传了很多关于春节的传说故事,我们可以从这些传说故事中了解春节这个传统节日。

1、驱逐年兽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凶猛异常,它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残害人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年初一到初七都有哪些习俗
春节大年初一
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初一,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炮仗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大年初二
回娘家: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

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

祭财神: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

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

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

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

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

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春节大年初三
饿鬼日:到了大年初三,旧习称为“饿鬼日”,这天忌探亲访友,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难得春节共聚过年,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赤狗日:年初三又称赤狗日,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则有凶事。

所以老一辈的居民,在这天足不出户,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凶煞。

谷子生日: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以为如有犯者,会导致谷物减产。

小年朝:即天庆节。

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

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

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春节大年初四
迎神接神: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

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

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

老板若想将某人“炒鱿鱼”,此日就不请他来拜神。

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春节大年初五
送穷:正月初五“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

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

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

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祭财神: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

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

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开市: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

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路头神: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

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路头又称“五路神”。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

春节大年初六
正式开业: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

送穷鬼: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挹肥:初六是马日,古称挹肥,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

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

所以称为“挹肥”(但现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的卫浴设备,故已无此俗)。

这一天也表示旧时农民于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

春节大年初七
吃素面线:在台湾地区,大年初七称为“七元”,也就是人的生日,所以这一天要吃素面线。

华人庆生日,多有吃面线的习惯,长长的面线就是代表富贵长寿,所以,初七吃面线,也含自己庆祝生日的意义。

补天穿:说是人日多阴,好像天穿了洞,要帮它补一补,以免大雨成灾。

于是以年糕祭神,叫做补天。

吃七菜羹:大年初七“人日”,人人过生日,要以七种蔬菜,煮成七菜羹,也就是将七种蔬菜,煮成杂菜汤,在农业社会,大家都祈望吃了七菜羹,来年大丰收。

人日吃了“七菜羹”,也代表新年已告一段落,明天初八应该重新打起精神,开始努力工作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