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

(2018)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二0一八年九月

目录

一、办学基础能力 (1)

(一)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2)

(二)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3)

(三)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 (3)

(四)信息化教学条件 (3)

二、“双师”队伍建设 (4)

(一)生师比 (5)

(二)“双师型”教师比例 (5)

三、专业人才培养 (6)

(一)专业设置 (6)

(二)人才培养模式 (8)

(三)课程开设结构 (9)

(四)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10)

(五)年生均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间 (10)

(六)企业订单学生所占比例 (10)

(七)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 (10)

(八)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 (11)

(九)专业点学生分布 (11)

四、学生发展 (12)

(一)招生计划完成质量 (13)

(二)毕业生资格证书获取率 (13)

(三)毕业生就业率 (15)

(四)就业区域分布 (15)

(五)单位分布 (16)

(六)就业质量 (16)

五、社会服务能力 (20)

(一)研究成果转化与技术服务 (20)

(二)资源共享与社会培训 (21)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孵化 (22)

(四)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与国际影响 (23)

(五)合作办学与国际交流 (24)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8年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8】17号)、《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国教督办(国教督办函【2016】3号)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8年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工作的通知》(苏教高函【2018】18号)等文件精神,学院认真开展自评自查工作,查找问题,持续改进,加强学院内涵建设,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本自评报告主要从学院办学基础能力、“双师”队伍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学生发展和社会服务能力五个方面以及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各项指标展开,具体内容如下:

一、办学基础能力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创办于1964年,现有九里校区和黄河校区两个校区,占地1100亩,建校区筑面积33.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05720万元;现有教职工648人,专任教师481人,下设12个教学单位,开设与地方产业紧密对接的14个专业群、42个专业,拥有1个江苏省品牌专业,5个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3个徐州市特需专业,6个海外招生专业,有来自24个国家的305名留学生,学历教育在校

生1.2万人;拥有2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5个省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研发中心和35个市级研发中心(实验室)。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服务发展为宗旨、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以培养“有德有能有技有为”的杰出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明确了“对接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的先行者、跟随战略型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领头羊、引领淮海经济区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排头兵”的办学定位,形成了“德技并重、产教融合、实境育人”的办学特色。是江苏省首批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的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技能竞赛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连续3年获得“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称号。

(一)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近年来,学院在江苏省教育厅大力支持下,持续加大内涵建设,在苏北招生下滑的大趋势下,保证了学院教育教学正常运行,大幅改善了实践教学条件,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详见表1。

表1近三年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其他收入1433.361732.821,458.08

生均拨款

在校生人数1034592738396生均财政拨款 1.45 1.71 1.92

(二)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近年来学院加大了教学仪器设备投入力度,学院42个专业均具备教学必须的校内实训场所和设备设施,详见表2。

(三)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

学院建筑面积338218.7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193902.58平方米,生均23.01平方米。教室用房49038.82平方米;实验实训用房100145.30平方米;图书馆19656平方米,图书馆藏书量达88.91万册、阅览室座位数1620个;体艺馆6413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16395.58平方米,学生公寓92628.54平方米,生均住宿面积10.03平方米;学生食堂14138.39平方米。

(四)信息化教学条件

学院信息化网络基础建设扎实健全:自2012年启动数字化校园建设至今,学院信息化建设已由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过渡,目前已建成万兆主干,千兆到桌面的有线网络,建成校园完全覆盖的无线网络,

互联网出口包含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教育网多个出口,总互联网网络出口带宽共计41.1G,其中最大网络带宽10G,信息点数为19528个,无线AP数量3672个,各类服务器72台,实名用户数11897个。

学院信息化软件应用服务建设齐全便捷:学院现有业务应用系统包含OA平台、资源平台、学习平台、掌上工院移动服务平台,招生系统、迎新系统、考核系统、教务管理、财务管理、学工管理、流程管理、一卡通管理、身份认证管理等近40个,为师生员工提供学习、生活、科研、管理等方方面面的便捷服务。学院建有多媒体教室116间,精品录播教室1间,并通过运维服务大厅对多媒体教室、录播教室、一卡通、无线网络的运行实现实时监控管理。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承载了网络课程近150门,数字资源30T,电子图书27000册,为学院教与学提供必要的软硬件支撑,目前信息系统管理数据量已达

2.8T,为下一步智慧校园大数据分析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二、“双师”队伍建设

学院实施“名师工程”、“科研和学历提升工程”、“青年教师培育工程”和“双师工程”四大人才工程,推行“导师制度”、“实习制度”、“课题制度”、“兼职制度”和“奖惩制度”五项制度,依托六大平台,通过五关,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教育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科研能力”五项能力,使青年教师尽早适岗,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成熟。积极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柔性引进政策引进计划,2017年引进教授、博士10余人,注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