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平均值法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平均值法答题技巧

中考化学平均值法答题技巧

中考化学平均值法答题技巧2019中考化学平均值法答题技巧例1 实验测得某硫铵化肥的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32%,那么其中可能混入了( )A、碳铵B、硝酸钾C、硝铵D、氯化铵分析此题首先要求同学掌握常见化肥的简称。

经计算,(NH4)2SO4中N的质量分数为21.2%; NH4HCO3中N的质量分数为17.7%; KNO3中N 的质量分数为13.9%;NH4NO3中N的质量分数为35%;NH4Cl中N的质量分数为26.2%。

混合其它物质后N的质量分数为32%,那么混入的物质中N的质量分数必然大于32%,否那么二者N的质量分数的平均值达不到3 2%,选择C。

例2 不纯的NaCl样品中可能含有KCl、MgCl2、NaNO3中的一种或几种。

称取11.7 g样品加到水中,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AgNO 3溶液,得到28.7 g白色沉淀。

那么NaCl样品的可能组成有哪些?(有几种情况就填几种,不一定填满四种情况):(盐城2019中考题)第二种情况:NaCl、__________;第三种情况:NaCl、__________;分析首先一定要读懂题目,再观察四种情况中都有NaCl,可能以Na Cl为主。

然后,计算多少NaCl能与足量AgNO3反应生成28.7 g AgCl白色沉淀。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58.5 143.5x 28.7 g解得:x=11.7 g例3 镁、铝、锌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0.25 g,那么混合物的质量可能为( )A、2 gB、4 gC、8.5 gD、10 g分析这是典型的平均值法题型,一定要注意方法。

分别计算要生成0.2 5 g氢气,需要单独的镁、铝、锌各多少?最后,选三个数值的平均值。

Mg+ 2HCl== MgCl2 + H2 2Al + 6HCl == 2AlCl3 + 3H224 2 54 6x 0.25 g y 0.25 gZn + 2HCl== ZnCl2 + H265 2z 0.25 g解得:x= 3 g y= 2.25 g z= 8.125 g例4 现有混合气体由SO3、SO2、O2中的两种物质组成, 那么该混合气体中, 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可能是( )分析:用平均值法解题,一定要先考虑最简单的情况。

中考化学:十种计算题解题技巧

中考化学:十种计算题解题技巧

中考化学:十种计算题解题技巧“质量守恒”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也不包括杂质)。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抓住“几个不变”,即:(1)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2)元素种类不变(3)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㈠、差量法: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或体积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比例关系的一种解题方法。

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根据比例式求解。

例1: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的铁10克与5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液体质量为55.4克,求此铁的纯度。

㈡、关系法:关系法是初中化学计算题中最常用的方法。

关系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列出比例式,通过已知的量来求未知的量。

用此法解化学计算题,关键是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还要善于挖掘已知的量和明确要求的量,找出它们的质量关系,再列出比例式,求解。

例 1.计算用多少克的锌跟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能跟12.25克的氯酸钾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

解:㈢、守恒法: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因此原子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

例 1.某不纯的烧碱(Na2CO3 )样品中含有Na2CO3 3.8%、Na2O 5.8% 、NaOH 90.4%。

取M克样品,溶于质量分数为18.75%的盐酸溶液100克中,并用30%的NaOH%溶液来中和剩余的盐酸至中性。

把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后可得到固体质量多少克?解:㈣、平均值法:这种方法最适合求出混合物的可能成分,不用考虑各组分的含量。

通过求出混合物某个物理量的平均值,混合物的两个成分中的这个物理量肯定一个比平均值大,一个比平均值小,就符合要求,这样可以避免过多计算,准确而快捷地选到正确答案。

例 1.测知Fe2O3和另一种氧化物的混合物中氧的含量为50%,则加一种氧化物可能是:A MgOB Na2OC CO2D SO2解:㈤、规律法:化学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理量往往是符合一定的数量关系的,这些数量关系就是通常所说的反应规律,表现为通式或公式,包括有机物分子通式,燃烧耗氧通式,化学反应通式,化学方程式,各物理量定义式,各物理量相互转化关系式等,甚至于从实践中自己总结的通式也可充分利用.熟练利用各种通式和公式,可大幅度减低运算时间和运算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考化学综合题解题技巧整理

中考化学综合题解题技巧整理

中考化学综合题解题技巧整理一、平均值法(常与极值法混用)例1、有一种不纯的K2CO3固体,可能含有Na2CO3、MgCO3、NaCl 中的一种或两种。

取该样品13.8g加入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气体4.4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样品中一定含有NaClB。

样品中一定含有MgCO3C.样品中一定含有Na2CO3D。

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答案】A极值法解题思路:假设固体完全是13.8gK2CO3,完全反应产生4.4gCO2;假设固体完全是13.8gNa2CO3或者MgCO3,完全反应产生CO2的质量大于4.4g;假设固体完全是NaCl,不能反应产生CO2;所以一定有NaCl,可能有Na2CO3、MgCO3中的一种或两种。

平均值法解题思路:已知:K2CO3~CO2;Na2CO3~CO2;MgCO3~CO2;所以:R~CO2假设该固体R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M,13.8g固体反应产生4.4gCO2,则固体R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138。

K2CO3相对分子质量为138;Na2CO3相对分子质量为106;MgCO3相对分子质量为106;NaCl不与酸反应产生。

所以一定有NaCl,可能有Na2CO3、MgCO3中的一种或两种。

【总结】方法须知:哪种题目会用到平均值法或极值法?判断混合物组成的题目,一般都是平均值法或极值法。

二、元素守恒法例2、(2013.西城一模)取一定量Fe2O3与Al2O3的混合物,加入含溶质9.8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A.0.8gB.1.6gC.3.2gD.6.4g【答案】B解题思路:多个反应,无法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求解,所以选用元素守恒法。

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即为水中氧元素的质量;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即为水中氢元素的质量;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8.例3、(2010.西城一模)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NaOH固体,经分析知其含水7.65%,含Na2CO34.32%,其余是NaOH。

初三化学解题技巧(详细)

初三化学解题技巧(详细)

初三化学解题技巧(详细)初三化学解题技巧(详细)初三化学是新开的一门科目,其中的化学题是中学生比较头痛的一类题,涉及到很多计算和化学知识,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初三化学解题技巧内容,欢迎使用学习!初三化学解题技巧一.平均值法这种方法最适合定性地求解混合物的组成,即只求出混合物的可能成分,不用考虑各组分的含量.根据混合物中各个物理量(例如密度,体积,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等)的定义式或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可以求出混合物某个物理量的平均值,而这个平均值必须介于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的同一物理量数值之间,换言之,混合物的两个成分中的这个物理量肯定一个比平均值大,一个比平均值小,才能符合要求,从而可判断出混合物的可能组成。

二.估算法化学题尤其是选择题中所涉及的计算,所要考查的是化学知识,而不是运算技能,所以当中的计算的量应当是较小的,通常都不需计出确切值,可结合题目中的条件对运算结果的数值进行估计,符合要求的便可选取。

三.差量法对于在反应过程中有涉及物质的量,浓度,微粒个数,体积,质量等差量变化的一个具体的反应,运用差量变化的数值有助于快捷准确地建立定量关系,从而排除干扰,迅速解题,甚至于一些因条件不足而无法解决的题目也迎刃而解。

四.守恒法物质在参加反应时,化合价升降的总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各物质中所含的每一种原子的总数,各种微粒所带的电荷总和等等,都必须守恒.所以守恒是解计算题时建立等量关系的依据,守恒法往往穿插在其它方法中同时使用,是各种解题方法的基础,利用守恒法可以很快建立等量关系,达到速算效果。

五.关系式法对于多步反应,可根据各种的关系(主要是化学方程式,守恒等),列出对应的关系式,快速地在要求的物质的数量与题目给出物质的数量之间建立定量关系,从而免除了涉及中间过程的大量运算,不但节约了运算时间,还避免了运算出错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最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1、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置换反应:一单换一单复分解反应:互换离子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价):一价钾钠氢与银,二价钙镁钡与锌,三价金属元素铝;一五七变价氯,二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二四碳;一二铜,二三铁,二四六七锰特别。

初中化学常见化学实验中的实验数据处理

初中化学常见化学实验中的实验数据处理

初中化学常见化学实验中的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处理是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得出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一、平均值的计算平均值是实验数据处理中最基本的统计指标之一。

在进行多次实验时,我们通常需要计算多次实验的平均值。

计算平均值的方法很简单,只需将多次实验的数据相加,然后除以实验的次数。

例如,进行了5次测量的实验数据为2.3、2.5、2.4、2.6、2.5,那么平均值就等于(2.3+2.5+2.4+2.6+2.5)/5=2.46。

二、标准偏差的计算标准偏差是用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的指标。

标准偏差越小,数据的稳定性越好。

标准偏差的计算方法较为复杂,但我们可以通过Excel等软件来进行计算。

在Excel中,可以使用STDEV函数来计算一组数据的标准偏差。

三、误差分析误差是实验数据处理中不可避免的因素,误差会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常见的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于实验方法、仪器等因素引起的,通常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随机误差是由于实验中的各种偶然因素引起的,通常是无规律的。

误差分析可以通过计算相对误差来完成。

相对误差是实测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别。

计算相对误差的公式为:相对误差=(实测值-理论值)/理论值×100%。

通过对多次实验的相对误差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四、图表的绘制图表是展示实验数据的直观方式之一。

在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图表有折线图、柱状图、散点图等。

通过绘制图表,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实验数据的分布情况和趋势。

在绘制图表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坐标轴、标签和图例,以及合适的图表类型。

同时,图表的排版要整洁美观,以便观察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数据的含义。

五、误差传递的计算误差传递是指当多个数据之间存在关联时,由于误差的传递会导致结果的误差放大。

对于存在关联的数据,需要通过误差传递的计算来确定最终结果的误差范围。

中考化学解题方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值法

中考化学解题方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值法

差量法、平均值法、极值法、十字交叉法差量法(差量法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计算的一种简捷而快速的解题方法。

利用差量解题的关键在于寻求差量与某些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差量做为解题的突破口。

该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应)一、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根据差量求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或生成物的质量。

1、将质量为8g的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会,取出干燥后称得铁片质量为8.4g,问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多少克?2、取一定量的CuO粉末,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再将一根50g的铁棒插入上述溶液中,至铁棒质量不再变化时,铁棒增重0.24g,并收集到0.02g气体。

由此推算CuO粉末的质量为( )A、1.92gB、2.4gC、6.4gD、8g二、金属与酸发生反应,根据差量求天平平衡问题。

1、在天平两托盘行分别放置盛有等质量且足量稀盐酸的烧杯,调至天平平衡。

现往左盘烧杯中加入2.8 g 铁,问向右盘烧杯中加入多少克碳酸钙才能天平平衡?2、在等质量的下列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硫酸(足量)至反应完毕时,溶液质量最大的是()A .Fe B.Al C. Ba(OH)2 D.Na2CO3三、根据溶液差量求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100g稀盐酸与一定量的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所得溶液质量为114g,求原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

2、将30克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片刻后,取出称量铁片质量为31。

6克,求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四、根据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差求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

1、将一定量氢气通过8g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7.2g,问有多少克氧化铜参加了反应?2、用氢气还原10克CuO,加热片刻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物质量为8.4克,则参加反应CuO的质量是多少克?3、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2.4克,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后,得到CO2的质量为3.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4、给45克Cu和CuO的混合物通入一会H2后,加热至完全反应,冷却称量固体质量为37克,求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5、将盛有12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克时,这10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6、CO和CO2混合气体18克,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CO2的总质量为2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7、把CO、CO2的混合气体3.4克,通过含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反应完全后,将导出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石灰水的容器,溶液质量增加了4.4克。

【教育资料】中考化学计算技巧之综合题学习精品

【教育资料】中考化学计算技巧之综合题学习精品

2019中考化学计算技巧之综合题
查字典化学网初中频道为大家编辑了2019中考化学计算技巧,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平均值法(常与极值法混用)
例1、有一种不纯的K2CO3固体,可能含有Na2CO3、MgCO3、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

取该样品13.8g加入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气体4.4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样品中一定含有NaCl
B。

样品中一定含有MgCO3
C. 样品中一定含有Na2CO3
D。

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答案】A
极值法解题思路:假设固体完全是13.8gK2CO3,完全反应产生4.4gCO2 ;假设固体完全是13.8gNa2CO3 或者 MgCO3,完全反应产生CO2 的质量大于4.4g;假设固体完全是NaCl,不能反应产生CO2 ;所以一定有NaCl,可能有Na2CO3、MgCO3中的一种或两种。

平均值法解题思路:已知:K2CO3 ~ CO2 ;Na2CO3 ~ CO2 ;MgCO3 ~ CO2 ;所以:R ~ CO2 假设该固体R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M,13.8g固体反应产生4.4gCO2,则固体R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138。

K2CO3相对分子质量为138; Na2CO3相对分子质量为106;MgCO3相对分子质量为106;NaCl不与酸反应产生。

所以一定有NaCl,可能有Na2CO3、MgCO3中的一种或两种。

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计算题是中考化学考试的一个难点,主要分布在选择题24或25题和最后一个大题。

选择题中的计算一般是技巧型的计算题,一般可以用守恒法、极限、平均值法、差量法、假设数据法来解答。

1、中考化学守恒法守恒法解题的核心就是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六不变。

除此之外,化学中的等量关系还表现为同一物质中的电荷守恒、化合物中化合价守恒、同一化合物等量关系。

学生对于挖掘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的能力较弱,对于物质和元素质量关系不能很好地建立联系。

2、中考化学极限、平均值法在处理复杂的模糊题型的选择题时,此方法可以直接求解出设定的参量(平均值或极值),然后用此参量与各选项做比较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学生的思维误区一般是不能准确确定设定的参量。

3、中考化学差量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有些反应在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同时,会出现固、液、气体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所改变的现象,同一状态的物质的质量遵循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固定的质量关系,因此,在根据方程式的计算引入差量,根据变化值可以求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差量法的难点在于学生找不到计算的差量,而且不知道同一状态的物质质量的差与物质的质量也成比例。

4、中考化学假设数据法根据题目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相对质量结合题意假设适合计算的数据进行计算。

学生的思维误区一般是质量分数计算、物质的质量的计算、元素的质量计算,粒子个数的计算不能很好的进行迁移。

中考化学试卷的最后一题计算是中考中的压轴计算题,它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方程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及酸碱盐部分的知识,考查知识综合,难度较大。

题目主要分为文字叙述型计算、表格计算、图像计算、探究实验计算。

以下详细地进行介绍:探究实验计算的难点在于反应中可能会出现的过量问题导致的物质种类的可能性的判断和引起的其他反应。

解决这类题的办法就是结合实验示意图型计算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对比分析每个装置变化前后的质量差,再寻求关系式或数据进行逐个求解;学生应将化学计算与化学实验紧密结合在对实验原理,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理解的基础上,理出解题思路,在解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实验数据与物质(或元素)质量间的关系。

中考化学综合题解题计算技巧:平均值法(常与极值法混用)

中考化学综合题解题计算技巧:平均值法(常与极值法混用)

中考化学综合题解题计算技巧:平均值法(常与极值法混用)
一、平均值法(常与极值法混用)
例1、有一种不纯的K2CO3固体,可能含有Na2CO3、MgCO3、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

取该样品13.8g加入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气体4.4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样品中一定含有NaCl
B。

样品中一定含有MgCO3
C. 样品中一定含有Na2CO3
D。

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答案】A
极值法解题思路:假设固体完全是13.8gK2CO3,完全反应产生4.4gCO2 ;假设固体完全是13.8gNa2CO3 或者MgCO3,完全反应产生CO2 的质量大于4.4g;假设固体完全是NaCl,不能反应产生CO2 ;所以一定有NaCl,可能有Na2CO3、MgCO3中的一种或两种。

平均值法解题思路:已知:K2CO3 ~ CO2 ;Na2CO3 ~ CO2 ;MgCO3 ~ CO2 ;所以:R ~ CO2 假设该固体R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M,13.8g固体反应产生4.4gCO2,则固体R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138。

K2CO3相对分子质量为138; Na2CO3相对分子质量为106;MgCO3相对分子质量为106;NaCl不与酸反应产生。

所以一定有NaCl,可能有Na2CO3、MgCO3中的一种或两种。

初中中考化学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

初中中考化学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

初中中考化学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中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1、守恒法中考化学守恒法解题的核心就是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六不变。

除此之外,化学中的等量关系还表现为同一物质中的电荷守恒、化合物中化合价守恒、同一化合物等量关系。

学生对于挖掘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的能力较弱,对于物质和元素质量关系不能很好地建立联系。

2、极限、平均值法中考化学在处理复杂的模糊题型的选择题时,此方法可以直接求解出设定的参量(平均值或极值),然后用此参量与各选项做比较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学生的思维误区一般是不能准确确定设定的参量。

3、差量法中考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有些反应在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同时,会出现固、液、气体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所改变的现象,同一状态的物质的质量遵循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固定的质量关系,因此,在根据方程式的计算引入差量,根据变化值可以求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差量法的难点在于学生找不到计算的差量,而且不知道同一状态的物质质量的差与物质的质量也成比例。

中考化学注意事项一、认真审题它是快速,准确解答试题的重要环节。

仔细研读题目,把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做记号。

二、合理分配时间要合理安排答题时间,稳中求快。

考试时间紧,不可草草完成试卷,不要依靠等做完了再检查再修改,要力争一次成功。

时间安排要留有余地,要有足够时间检查试卷,同时严格理化规定时间答题,遇到难题可先放下,不要因为这一小题而使整套试卷不能完成。

可把不会做或不能确定答案的题目做上记号,等全套试卷做完若有剩余时间再回来做。

三、字迹清楚卷面整洁切不可为省时间对一看就会的题草草作答,这样容易使会做的题丢分,不会做的题也得不到分。

四:认真检查,改正错误做完试卷后,要抓紧时间检查。

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检查:一要检查试题是否全部答完,有无漏答或没有答全的;二要检查解题步骤是否完整、是否规范,检查时要认真细致,要有耐心,避免出现由于粗枝大叶而造成的一些错误;三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答案是否合理。

初中化学中考计算题解题方法技巧

初中化学中考计算题解题方法技巧

初中化学中考计算题解题方法技巧化学计算是化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掌握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一、复内容和要求1.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包括守恒法、极值法、讨论法、十字交叉法和差量法等。

2.化学计算的常用技巧包括定量问题定性化、近似估算、运用整体思维和利用图象解题等。

二、解题方法和技巧:1.守恒法例如,在题目中给出混合物的成分和反应条件,可以通过守恒法求出所需的答案。

例如,题目中给出Mg(OH)2和MgO组成的混合物的质量分数和反应条件,可以通过守恒法求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平均值法例如,在题目中给出混合物中两种金属的平均式量和反应条件,可以通过平均值法求出混合物中含有的金属种类。

3.十字交叉法例如,在题目中给出气体的体积和成分,可以通过十字交叉法计算出气体的体积比例,从而得出剩余气体的成分。

4.极值法极值法是通过考虑问题的极端情况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题目中给出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量,可以通过极值法求出反应物的最大量或最小量。

总之,化学计算的方法和技巧需要通过不断的练和实践来掌握,只有掌握了这些方法和技巧,才能更好地解决化学计算中的问题。

1.某硫酸钠溶液中,Na+与H2O分子个数比为1:50时,此溶液中硫酸钠质量分数为多少?解析:根据Na+与H2O分子个数比为1:50可知,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为1/51,而硫酸钠分子中含有1个Na+,所以溶液中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为1/51.又因为硫酸钠的摩尔质量为142g/mol,所以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为:1/51×142=2.78g。

所以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2.78/(2.78+50)=5.26%。

答案为:无选项。

2.用60%酒精溶液甲与25%酒精溶液乙混合,配制成45%酒精,所用甲、乙溶液的质量比为多少?解析:设甲、乙溶液的质量比为x:y,则有:0.6x+0.25y=0.45(x+y)解得x:y=3:1,所以甲、乙溶液的质量比为3:1.答案为:D。

中考化学平均值法

中考化学平均值法

专题29 平均值法在数学上,我们算过求平均数的题目,可表达为:m=(a+b)/2,且a>b>0时,a>m>b。

我们把它引入化学计算中,能使很多题目转繁为简,化难为易。

一、解题方法指导例题1 计算下列不同质量的20%的硫酸和10%的硫酸相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并填表:10%的硫酸的质量20%的硫酸的质量混合后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20g70g40g60g50g50g60g30g80g20g思考:混合前后硫酸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量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混合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混合前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有何关系?由此你可以得到哪些结论?(1)混合后的溶质质量分数总是介于10%-20%之间.(2)只有等质量混合时混合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混合前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之和的1/2.(3)当20%的硫酸溶液质量大时,混合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就大于15%,反之亦然。

例题2 现有13.5g氯化铜样品,当它与足量的硝酸银充分反应后,得到AgCl 29g,则此样品中可能混有的物质是()A、BaCl2B、KClC、ZnCl2D、CaCl2思考:此题反应化学方程式是什么?如果混有杂质会对AgCl的产量产生什么影响?解析:此类题目一般采用假设推理求平均值的方法.先假设参加反应的物质为纯净物质,经计算得出一个平均值。

然后将假设所得结果,与实际数据相比较。

(1)设13.5g纯净物的CuCl2与AgNO3反应可得AgCl质量为XCuCl2 + 2AgNO3 == 2AgCl↓ + Cu(NO3)2135 28713。

5g X135 :287 = 13.5g:X X = 28。

7g(2)因为28。

7g<29g,说明CuCl2样品中混有的杂质能与硝酸银反应,并且与同质量的CuCl2相比产生AgCl的质量多,即杂质中所含氯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CuCl2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3)分别计算出CuCl2、BaCl2、KCl、ZnCl2、CaCl2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比较得出答案。

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介绍(平均值法、十字交)

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介绍(平均值法、十字交)

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介绍4、平均值法原理:若混和物由 A、B、C…等多种成分组成,它们的特征量为M1,M2,M3…,它们在混合物中所占分数分别为n1,n2,n3…,它们的特征量的平均值为M,则若混合物只有A、B两种成分,且已知M1>M2,则必有M1>M>M2,若已知M,则M1和M2必有一个比M大,另一个比M小。

也就是说我们只要知道M就可推知M1、M2的取值范围,而不要进行复杂的计算就可以迅速得出正确的答案。

①体积平均值例1:丙烯和某气态烃组成的混和气体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体积是混合烃体积的5倍(相同状况),则气态烃是:析:由烃燃烧规律可推知:1体积的丙烯(C3H8)完全燃烧需要体积氧气(3C→3CO2,需3O2,6H→3H2O,需 )小于5体积,根据题意及平均值的概念得另一气态烃1体积完全燃烧时需氧量必大于5体积,经比较只有A符合要求。

②摩尔质量(或相对原子、分子质量)平均值例2:下列各组气体,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和,其密度(同温同压下)不等于氮气的密度的是:和H2和CO 和Cl2和C2H2析:依题意,混和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会等于28,即各组分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必须都大于28或都小于28,因此C和 D符合题意。

③百分含量平均值例3:某不纯的氯化铵,已测知其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且只含一种杂质,则这种杂质可能是:(NH2)2析:氯化铵的含氮量为14÷×100%=%<40%,则杂质中必含氮,且含氮量大于40%,进一步计算(估算)可得答案为D。

④中子数或其它微粒数的平均值例4:溴有两种同位素,在自然界中这两种同位素大约各占一半,已知溴的原子序数为35,相对原子质量为80,则溴的这两种同位素的中子数分别等于:、81 、45 、46 、36析:由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原子序数知溴元素的中子数的平均值为80-36=45,则其中一种同位素的中子数必大于45,另一同位素中子数小于45,显然答案是C。

(完整)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完整)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计算题是中考化学考试的一个难点,主要分布在选择题24或25题和最后一个大题。

选择题中的计算一般是技巧型的计算题,一般可以用守恒法、极限、平均值法、差量法、假设数据法来解答。

以下,北京新东方优能一对一部中考化学史红梅老师一一介绍:1、中考化学守恒法守恒法解题的核心就是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六不变。

除此之外,化学中的等量关系还表现为同一物质中的电荷守恒、化合物中化合价守恒、同一化合物等量关系。

学生对于挖掘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的能力较弱,对于物质和元素质量关系不能很好地建立联系。

2、中考化学极限、平均值法在处理复杂的模糊题型的选择题时,此方法可以直接求解出设定的参量(平均值或极值),然后用此参量与各选项做比较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学生的思维误区一般是不能准确确定设定的参量。

3、中考化学差量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有些反应在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同时,会出现固、液、气体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所改变的现象,同一状态的物质的质量遵循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固定的质量关系,因此,在根据方程式的计算引入差量,根据变化值可以求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差量法的难点在于学生找不到计算的差量,而且不知道同一状态的物质质量的差与物质的质量也成比例。

4、中考化学假设数据法根据题目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相对质量结合题意假设适合计算的数据进行计算。

学生的思维误区一般是质量分数计算、物质的质量的计算、元素的质量计算,粒子个数的计算不能很好的进行迁移。

中考化学试卷的最后一题计算是中考中的压轴计算题,它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方程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及酸碱盐部分的知识,考查知识综合,难度较大。

题目主要分为文字叙述型计算、表格计算、图像计算、探究实验计算。

以下详细地进行介绍:1、中考化学文字叙述型计算主要考察学生归纳整理题目中隐含信息的能力,难点往往在于“题目文字过多,流程过于复杂,读不懂题,找不到已知,不会列有效的等式求出未知数”。

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介绍(平均值法、十字交)

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介绍(平均值法、十字交)

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介绍4、平均值法原理:若混和物由 A、B、C…等多种成分组成,它们的特征量为M1,M2,M3…,它们在混合物中所占分数分别为n1,n2,n3…,它们的特征量的平均值为M,则若混合物只有A、B两种成分,且已知M1>M2,则必有M1>M>M2,若已知M,则M1和M2必有一个比M大,另一个比M小。

也就是说我们只要知道M就可推知M1、M2的取值范围,而不要进行复杂的计算就可以迅速得出正确的答案。

①体积平均值例1:丙烯和某气态烃组成的混和气体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体积是混合烃体积的5倍(相同状况),则气态烃是: A.C4H8 B.C3H4 C.C2H6 D.C2H4析:由烃燃烧规律可推知:1体积的丙烯(C3H8)完全燃烧需要4.5体积氧气(3C→3CO2,需3O2,6H→3H2O,需1.5O2 )小于5体积,根据题意及平均值的概念得另一气态烃1体积完全燃烧时需氧量必大于5体积,经比较只有A符合要求。

②摩尔质量(或相对原子、分子质量)平均值例2:下列各组气体,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和,其密度(同温同压下)不等于氮气的密度的是:A.O2和H2B.C2H4和COC.O2和Cl2D.CH4和C2H2析:依题意,混和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会等于28,即各组分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必须都大于28或都小于28,因此C和 D符合题意。

③百分含量平均值例3:某不纯的氯化铵,已测知其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且只含一种杂质,则这种杂质可能是:A.NH4HCO3B.NaClC.NH4NO3D.CO(NH2)2析:氯化铵的含氮量为14÷53.5×100%=25.7%<40%,则杂质中必含氮,且含氮量大于40%,进一步计算(估算)可得答案为D。

④中子数或其它微粒数的平均值例4:溴有两种同位素,在自然界中这两种同位素大约各占一半,已知溴的原子序数为35,相对原子质量为80,则溴的这两种同位素的中子数分别等于:A.79、81B.44、45C.44、46D.34、36析:由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原子序数知溴元素的中子数的平均值为80-36=45,则其中一种同位素的中子数必大于45,另一同位素中子数小于45,显然答案是C。

中考化学解题方法--差量法_平均值法_极值法

中考化学解题方法--差量法_平均值法_极值法

差量法、平均值法、极值法、十字交叉法差量法(差量法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计算的一种简捷而快速的解题方法。

利用差量解题的关键在于寻求差量与某些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差量做为解题的突破口。

该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应)一、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根据差量求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或生成物的质量。

1、将质量为8g的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会,取出干燥后称得铁片质量为8.4g,问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多少克?2、取一定量的CuO粉末,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再将一根50g的铁棒插入上述溶液中,至铁棒质量不再变化时,铁棒增重0.24g,并收集到0.02g气体。

由此推算CuO粉末的质量为( )A、1.92gB、2.4gC、6.4gD、8g二、金属与酸发生反应,根据差量求天平平衡问题。

1、在天平两托盘行分别放置盛有等质量且足量稀盐酸的烧杯,调至天平平衡。

现往左盘烧杯中加入2.8 g铁,问向右盘烧杯中加入多少克碳酸钙才能天平平衡?2、在等质量的下列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硫酸(足量)至反应完毕时,溶液质量最大的是()A .Fe B.Al C. Ba(OH)2 D.Na2CO3三、根据溶液差量求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100g稀盐酸与一定量的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所得溶液质量为114g,求原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

2、将30克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片刻后,取出称量铁片质量为31。

6克,求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四、根据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差求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

1、将一定量氢气通过8g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7.2g,问有多少克氧化铜参加了反应?2、用氢气还原10克CuO,加热片刻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物质量为8.4克,则参加反应CuO的质量是多少克?3、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2.4克,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后,得到CO2的质量为3.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4、给45克Cu和CuO的混合物通入一会H2后,加热至完全反应,冷却称量固体质量为37克,求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5、将盛有12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克时,这10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6、CO和CO2混合气体18克,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CO2的总质量为2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7、把CO、CO2的混合气体3.4克,通过含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反应完全后,将导出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石灰水的容器,溶液质量增加了4.4克。

中考复习化学平均值法

中考复习化学平均值法

中考复习专题计算-----均匀值法1 .现有g氯化铜样品,当它与足量的硝酸银充足反响后,获得AgCl29g,则此样品中可能混有的物质是()A、BaCl2B、KCl C、ZnCl2D、CaCl22 .某硫酸铵化肥中混有其余氮肥,剖析知此中含氮量为19%,则该硫酸铵化肥中可能含有的其余氮肥是()A、碳酸氢铵B、硝酸铵C、尿素D3.两种二价金属的混淆物g与足量稀硫酸反响产生gH2,则这两种金属可能是:()A、Fe和MgB、Cu和MgC、Zn和AlD、Fe和Zn4.一块质量为4克的合金,与足量的盐酸反响,产生克氢气。

则该合金的构成可能为()A Fe MgB Fe AlC Fe ZnD MgAl5.测知CO和M的混淆体气体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

则M气体可能是() ACO2BN2O CSO2DSO36.某硝酸铵(NH4NO3)样品,测知含氮量为37%,则该样品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 A(NH4)2SO4BCO(NH2)2C NH4HCO3DNH4Cl7 .有Zn和另一种金属构成的混淆物克,与足量的盐酸反响,放出所氢气克,则另一种金属可能是( )A Al BMg C Zn D Cu8.有克NaCl样品(此中有少许以下某盐),当它跟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充足反响,获得克氯化银积淀,则可能混有的盐(山西省中考)()ACaCl2 B KCl CBaCl2 D MgCl2今取克氯化亚铁样品,完整溶于水制成溶液而后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使其充足反响,得氯化银积淀,经干燥后称量质量为 30克,已知,样品内杂质为氯化物,则该杂质可能是( )AKCl BNaCl CZnCl2 DBaCl210、g含杂质的铁和足量的盐酸反响放出氢气g,所含杂质可能是( )A、Zn B 、Mg C 、Cu D 、Al11、若将NaCl样品100g和足量AgNO3溶液反响,产生AgCl252g,杂质可能是( )A、NH4NO3 B 、BaCl2 C 、NH4Cl D、KCl-1-/312、100g含杂质5%的大理石跟4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的盐酸反响,产生CO245g,杂质可能是()A、Na2CO3 B 、Cu C 、Fe D CaCO313、两种金属粉末的混淆物30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响,生成1g氢气。

初中化学计算题的几种特殊解法

初中化学计算题的几种特殊解法

初中化学计算题的几种特殊解法一、平均值法平均值法是几种物质同时与某种物质反应时,把几种物质的混合物视作一种物质,即假设这种混合物为纯净物。

根据题意求其平均组成的方法。

例:质量为5.6克的铁块,可能混有下列另外一种金属杂质,当它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时,产生氢气0.18克,则铁块中可能混有的杂质为( ) A. Cu B. Mg C. Zn D. Ca分析:设铁的“平均组成”为R ,x 为平均原子量,则 R HCl RCl H +=+↑222 x 2 5.6克 0.18克 x :2=5.6克:0.18克 解得x=62满足铁与杂质的“平均原子量”为62这一条件,则混有的杂质的原子量必须大于62。

因为铁的原子量(56)小于62,故选C 。

另外,由于铜与盐酸不反应,所以,当铁中混有铜时,此混合物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0.18克)就会比纯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0.2克)少,故选A 。

所以,正确答案应为A 、C 。

二、关系式法关系式法是依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系数比,然后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

例. 多少克KClO 3完全分解产生的氧气恰好与84克铁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化合成水? 分析:已知量Fe 与未知量KClO 3必须通过有关的3个化学方程式推出它们的系数比。

由223322KClO KCl O MnO =+↑∆Fe HCl FeCl H H O H O+=+↑+=22222222点燃可得:KClO 3~3Fe 设所求KClO 3的质量为x 。

KClO 3~3Fe 122.5 168 x 84克 122.5:168=x :84克 解得x=61.25克 三、质量守恒法例:将表面被氧化的镁8.8克加到171.6克硫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0.4克氢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8.8+171.6-0.4=180(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可依据化学方程式求得。

初中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初中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初中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增加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而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实验结果中获得更多的信息,验证理论知识,进而推断和解释现象。

本文将介绍初中化学学习中常用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一、平均值的计算平均值是实验数据处理的基础,它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实验数据的总体趋势。

计算平均值的方法是将实验得到的所有数据相加,然后除以实验次数,即可得到平均值。

例如,某实验中测量了五次温度,分别为20℃、22℃、21℃、19℃、18℃,那么平均温度即为(20+22+21+19+18)/5=20℃。

二、线性关系的绘图在某些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绘制图表来观察和分析实验数据之间的关系。

其中最常见的是线性关系的绘图,即将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标在x轴和y轴上,然后通过连接数据点来描绘出实验数据的分布趋势,进而判断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

例如,某实验中测量了溶解不同质量的物质所需的时间,可以将质量标在x轴上,时间标在y轴上,通过连接数据点来判断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误差的计算在实验中,由于仪器精度、操作不准确等因素的影响,得到的数据往往不可能完全准确。

因此,我们需要计算误差来评估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常见的误差计算方法包括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距,可以通过测量结果减去真实值来计算。

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与真实值之间的比值,可以通过绝对误差除以真实值再乘以100%来计算。

通过计算误差,我们可以评估实验结果的精确程度,从而确定实验的可靠性。

四、数据的分析和推断在实验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推断,进一步揭示实验现象背后的规律和机制。

例如,某实验中测量了溶解某个固体物质所需的时间,同时记录了温度的变化情况。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溶解速度与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进而推断温度对于溶解速度的影响。

中考化学综合题解题之技巧型计算

中考化学综合题解题之技巧型计算

中考化学综合题解题之技巧型计算最近接到不少家长、同学的私信问化学怎么复习;计算、推断题不会做,没有思路,怎么办?是不是应该用题海战术?非常理解此时家长们的心情:孩子作业做到很晚,做了很多作业,却看不到明显的效果,是怎么回事儿?首先,请相信孩子,鼓励孩子。

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厚积才能薄发,现在的积累都是为了一模和中考的蜕变!不是所有人都有最强大脑,所以一蹴而就是个小概率事件,尤其在学习这事儿上!然后,请帮孩子把握好方向,帮孩子做好后勤保障。

方向偏了,方法错了,只会离目标越来越远,所以请配合好老师,让孩子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做题方法是有效的。

最后,请帮孩子调整好心态,自信、沉稳的心态才能持续的进步。

关于计算,北京一模、中考每年的考察在8分左右,出现在选择题的后五道、定量实验以及计算题中。

选择题和实验题部分的计算通常以技巧型的计算为主,计算题中同学们容易失分的往往是综合计算。

接下来我分别讲讲如何做技巧型计算和综合计算第一季:技巧型计算一、平均值法(常与极值法混用)例1、有一种不纯的K2CO3固体,可能含有Na2CO3、MgCO3、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

取该样品13.8g加入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气体4.4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样品中一定含有NaClB.样品中一定含有MgCO3C.样品中一定含有Na2CO3D.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答案】A极值法解题思路:假设固体完全是13.8gK2CO3,完全反应产生4.4gCO2 ;假设固体完全是13.8gNa2CO3 或者 MgCO3,完全反应产生CO2 的质量大于4.4g;假设固体完全是NaCl,不能反应产生CO2 ;所以一定有NaCl,可能有Na2CO3、MgCO3中的一种或两种。

平均值法解题思路:已知:K2CO3 ~ CO2 ;Na2CO3 ~ CO2 ;MgCO3 ~ CO2 ;所以:R ~ CO2 假设该固体R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M,13.8g固体反应产生4.4gCO2,则固体R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13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9 平均值法
在数学上,我们算过求平均数的题目,可表达为:m=(a+b)/2,且a>b>0时,a>m >b。

我们把它引入化学计算中,能使很多题目转繁为简,化难为易。

一、解题方法指导
例题1 计算下列不同质量的20%的硫酸和10%的硫酸相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
质质量分数与混合前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有何关系?由此你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1)混合后的溶质质量分数总是介于10%-20%之间。

(2)只有等质量混合时混合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混合前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之和的1/2。

(3)当20%的硫酸溶液质量大时,混合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就大于15%,反之亦然。

例题2 现有13.5g氯化铜样品,当它与足量的硝酸银充分反应后,得到AgCl 29g,则此样品中可能混有的物质是( )
A、BaCl2
B、KCl
C、ZnCl2
D、CaCl2
思考:此题反应化学方程式是什么?如果混有杂质会对AgCl的产量产生什么影响?
解析:此类题目一般采用假设推理求平均值的方法。

先假设参加反应的物质为纯净物质,经计算得出一个平均值。

然后将假设所得结果,与实际数据相比较。

(1)设13.5g纯净物的CuCl2与AgNO3反应可得AgCl质量为X
CuCl2 + 2AgNO3 == 2AgCl↓ + Cu(NO3)2
135 287
13.5g X
135 :287 = 13.5g:X X = 28.7g
(2)因为28.7g<29g,说明CuCl2样品中混有的杂质能与硝酸银反应,并且与同质量的CuCl2相比产生AgCl的质量多,即杂质中所含氯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CuCl2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3)分别计算出CuCl2、BaCl2、KCl、ZnCl2、CaCl2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比较得出答案。

(比较时各比值可不算出,只比较各式中的Cu与2K、Zn、Ba、Ca的相对原子质量即可)
例题3 某硫酸铵化肥中混有其它氮肥,分析知其中含氮量为19%,则该硫酸铵化肥中可能含有的其它氮肥是()
A、碳酸氢铵
B、硝酸铵
C、尿素
D、氯化铵
思考:纯净硫酸铵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是多少?题目中已知量19%为硫酸铵和其它氮肥含氮量的平均值,所以此平均值介于硫酸铵与另一氮肥含氮量之间。

只要计算出各肥料的含氮量,问题便得到解决。

例题4 某CO与CO2混合气体,实验测得混合气体的含碳量为40%,此混合气体中,CO与CO2相比较谁的质量分数大?
思考:纯净的CO与CO2中的含碳量各是多少?混合气体的含碳量和它们的平均值有何关系?
解:(1)CO和CO2的含碳量不同,CO含碳量为42.9%,CO2的含碳量为27.3%。

当CO 在混合气体中所占的比例越高,混合气体的含碳量也就越高,反之,含碳量越低。

若CO、CO2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分数均为50%,则含碳量的平均值为:(42.9% + 27.3%)/2 = 35.1%<40%,所以混合气体中的CO的含量多。

(2)把混合气的总量看作1。

如果CO的质量分数为X%,则CO2的质量分数为(1-X%),将CO和CO2含碳量,分别乘以它们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分数,两者之和即为40%。

例题5 两种二价金属的混合物4.4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0.16gH2,则这两种金属可能是:( )
A、Fe和Mg
B、Cu和Mg
C、Zn和Al
D、Fe和Zn
思考:我们学过哪些金属和酸反应后金属元素显+2价。

这样即可排除哪个选择项?你能据此定出二价金属和酸反应的通式吗?此题和例题2相似,你能参考例题2解出它吗?
解法1:
解法2:设两二价金属元素符号通式为M,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X。

M + H2SO4 == MSO4 + H2↑
X 2
4.4g 0.16g
X : 2 = 4.4g : 0.16g解得: X = 55
然后用选择项中两金属相对原子质量和它相比较,若两金属都反应则必须一种金属
相对原子质量大于55,另外一种的小于55;若一金属不反应,则另一种金属相对原子质量应小于55,通过比较即可解之。

二、知识能力训练:
1、5.6g含杂质的铁和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氢气0.22g,所含杂质可能是( )
A、Zn
B、Mg
C、Cu
D、Al
2、由X和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和b中, Y的化合价相同,化合物a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化合物b中X的质量分数为40%。

已知a的化学式XY2,则b的化学式为:( )
A、X2Y
B、X2Y3
C、XY3
D、X3Y2
3、若将NaCl样品100g和足量AgNO3溶液反应,产生AgCl 252g,杂质可能是( )
A、NH4NO3
B、BaCl2
C、NH4Cl
D、KCl
4、100g含杂质5%的大理石跟4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的盐酸反应,产生CO2 45g,杂质可能是( )
A、Na2CO3
B、Cu
C、Fe
D、CaCl2
5、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30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1g氢气。

则这种混合物的可能组成是( )
A、Mg和Al
B、Fe和Zn
C、Fe和Mg
D、Fe和Al
6现有pH = 8的溶液50mL,若相使pH变为3,应加入下列哪种pH溶液()
A、 pH = 0
B、pH = 3
C、pH = 7
D、pH = 5
E、pH = 14
7、两种固体氧化物共5.6g,跟7.3%的盐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则混合物可能是()
A、BaO和Zn
B、CaO和CuO
C、MgO和CuO
D、CaO和MgO
8、由等质量的MgO与另一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另一种氧化物是()
A、CaO
B、BaO
C、CuO
D、Al2O3
9、分别将5.6g某种“铁粉”和5.6g某种“镁粉”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均为0.2g,根据这一结果推断()
A、该“铁粉”和“镁粉”都是纯净物
B、该“铁粉”和“镁粉”都是混合物
C、“镁粉”一定是混合物,“铁粉”一定是纯净物
D、“镁粉”一定是混合物,“铁粉”可能是混合物
10、将含杂质的NH4HCO3 79g受热分解可得CO2 43g。

问杂质有可能是Na2CO3吗?
11、有一不纯的铁,含有镁、铝、锌3种杂质中的2种,取该样品2.8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0.1g氢气,则这种铁一定含有的杂质是 ,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附:十字交叉法
1、解题范围:关于溶液混合时的计算。

2、方法原理:溶液释稀或混合前后,溶质的质量是不变的。

设混合前浓溶液的质量为m,溶质质量分数为a%,稀溶液的质量为n,溶质质量分数为b%,两溶液混合后的溶质质量分数为c%。


ma% + nb% = (m + n)c% 即: m/n = (c%-b%)/(a%-c%)
简化为: m/n = (c-b)/(a-c) 本式可用下面十字交叉形式表示
A、 c-b
c
B、 a-c
这种方法也称“对角线法”其中C% 必须是已知量。

若用于纯溶剂(如水)稀释,则可把纯溶剂中溶质质量分数当作零,若加入的是纯溶质,则可把溶质质量分数看作100%。

例题欲配制2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4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比是多少?
解:设需要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4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别是x和y。

40 20-10 = 10
则: 20 所以 x : y = 2 : 1
10 40-20 = 20
答:需要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4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比是2 : 1。

练习:
1、把25g30%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多少克?(70g)
2、利用95%的浓H2SO4和5%的稀硫酸制30%的H2SO42000g,需这两种酸各多少克?
(浓:555.6g稀:1444.4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