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和解读信息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82afc6dd89eb172ded63b79a.png)
方法指导
(1)看考试要求的信息有哪些,也就是通常所说 的审题。就此题而论,考试要求的信息主要有三: ①诸侯的类型;②分封的目的;③哪些是“以先 代贵族身份”受封的诸侯。 (2)看史料所提供的信息。本题所提供的史料为 《史记》对西周分封的记载。史料提供的信息有: 西周分封的主要诸侯国吴、齐、燕、陈、晋、楚 的情况;揭示了这些诸侯的出身及受封的原因; 揭示了这些诸侯与周王的关系。 (3)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按照考试要 求提取有效信息并组织答案。
太王之子,而王季历(指周文王之父)之兄也。”
《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
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
《燕召公世家》:“召(shào)公奭(shì) 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 燕。” 《陈杞世家》:“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 ……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
答案
(1)周王的亲族和同姓王族、功臣和
先代贵族。
(2)“以藩屏周”,拱卫王室。
( 3) B
考能特训----主题:获取和解读信息
【考纲要求】考纲对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要 求有如下三点: (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
读
【史料文本】下面是《史记》中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受
封情况的记载: 《吴太伯世家》:“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
《晋世家》:“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 弟。” 《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zhuān xū)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 回答:
(1)材料中西周的封侯有几类?
(2先代贵族的后裔
身份受封的是( A.吴、晋 ) C.燕、齐 D.吴、燕 B.陈、楚
获取和解读信息
![获取和解读信息](https://img.taocdn.com/s3/m/b42917fb866fb84ae55c8d4c.png)
如何获取和解读信息
信息,即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
获取信息即发现、收集信息,解读信息即是对信息的理解,获取和解读信息,就是考生对试题案例所提供信息的提炼和整理。
现在高考命题会持续地引入新材料、构建新情境,从而使试题在内容上蕴涵较多的信息,在形式上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所以要求考生在提炼信息、分析信息、解读信息、整合信息的过程中也应具有一定的概括、归纳和演绎水平,这是考生解答问题的起点。
要准确获取和解读信息
1.能够从题目的文字和图表中获取回答问题的相关信息
2.从试题的设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3.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相关信息
在对试题实行通读、理解之后,必须对试题的所有信息实行筛选和整理,对不同信息实行必要的分析与整合。
当然,要准确获取和解读信息,还需要扎实的文化知识,扎实的文化知识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基础。
文化知识基础愈深厚, 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 对事物的判断则愈准确。
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关键是夯实基础。
例谈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例谈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c8b60dcf55270722182ef789.png)
例谈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已投稿)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高考的要求。
可长期以来,教师注重知识的教学,上课讲知识,考试考知识,对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是缺乏的,面对体现新课改理念的高考试题,很多考生束手无策。
有的是知识的照搬,对试题中重要信息置之不理,这种失分不是知识的问题,而是理念的问题,方法的问题。
要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就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要搞懂这个问题,就得明确信息与消息、知识的区别。
知识是对事物的含义、特征、内在规律性的把握,消息是在事实状况的陈述,而信息是隐含事物之中的被人利用的一种存在。
它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意识。
例如:花园里开了一盘花。
这是客观存在,是什么花,对花的特征以及与环境内在联系的把握,就是有关花知识。
用语言告知他人说:花园里开了一盘花,这就是消息。
花本身是一个信息源,对不同的人,花本身传递着不同的信息。
对画家而言,提供的就是可以把它作为写生的对象的信息,对欣赏者而言,则提供了可以去欣赏的信息,对经营者则意识到,得关注鲜花的市场信息了。
信息既可以是物质也可以是意识。
知识与消息也是信息的,但知识与消息本身是一种意识,而消息是一种表面化的信息,一般指用语言传递的信息。
理解了信息、知识的区别,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考生而言,试卷本身不是知识、也不是消息,但它是信息。
因此,对考生而言,解读试卷中的信息,就是理解信息反映的是什么现象,什么经验、什么结论等。
对政治学科来说,试卷所反映的一般是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政治、社会现象的描述信息,也有一些信息也是经验的总结、深刻的反思、科学的结论。
而获取信息,则要根据信息的特点区别对待。
有的信息与要求无关,可以放弃,有的信息则要进行概括、抽象、综合,有的信息则可以直接运用。
一般来说,题目中所描述的信息都要通过抽象,用政治学科规范的语言表术出来,组织到答案之中。
高考题对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不仅体现在选择题中,更集中地表现在材料分析题中。
一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高考四项基本能力解读获取和解读
![一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高考四项基本能力解读获取和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40d508cdaef5ef7bb0d3c18.png)
2.91
2.51
进口铁矿石价
格(美元/吨)
92.3 136.5
137.0
121.7
166.2
图1
图2 注:①行业集中度以钢铁行业前十大企业粗钢产量占行业总 产量的比率来衡量;②《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 出的行业集中度指导目标为60%。 根据材料中的表和图指出钢铁行业的现状。
的导向作用。背景材料与题目的设问是题目解答的“左 右手”,缺一不可。背景材料的呈现方式不同,其信息 解读的要求也不同,我们需要针对不同材料,运用不同 的方法进行信息解读。政治试题信息,呈现方式大致包
括:文字资料、图表数据、漫画等。
1.对文字类材料的解读 不同的文字材料呈现特点和提取技巧是不同的。 类型 记叙类 说明类 议论类 信息呈现特点 事件、过程 现象、措施 观点、评价 提取信息的技巧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 分析核心概念或核心词组 辩证分析观点
第二部分
高考四项基本能力解读
一 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
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因而更明显地表现
出个体的思维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就是考生对试题案例 所提供信息的提炼和整理。高考命题从注重能力考查的角度 出发,会不断地引入新材料、构建新情境,从而使试题在内 容上蕴涵较多的信息,在形式上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因此要
2.对图表类材料的解读 解读时一般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பைடு நூலகம்
首先审标题(表格名称)。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
心,把握住图表标题,联系图表内容就不会犯方向性错误。 其次审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 “三比”即横比(说明两者的差距)、纵比(说明变化:增长或 者减少)、合比(前两者的结合),全方位比较表格中的数据,
高考地理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高考地理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b09c958c0975f46527d3e16f.png)
1.文字背景材料中的信息 试题所提供的背景文字材料都是经过精心组织的,无效的或 有一定干扰作用的信息很少,解题时需要仔细阅读,在最短的 时间内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
解读信息要注意“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的挖掘。如果忽 视材料的存在或者不能快速准确提取出有效的地理信息就会 影响解题的准确性和答题速度。如“太阳最接近正南方向”信 息解读为“此时当地地方时为12时左右”;“板栗属于喜光、喜 暖的落叶阔叶树种”信息解读为“适于生长在温带季风气候、 山地阳坡地带”。其基本过程是:
(B )
A.东南 B.西南 C.西北 D.东北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南京市城北地区建筑物高度和密度均 较小,由此推知江北新区发展水平较低,开发的最大优势为土 地成本低。第2题,交通建设有利于加强南京中心城区与城北 的联系,有利于增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第3题,对比 2000年和2012年南京的天际线可知,城西、城南的建筑物高 度和密度增加最明显,说明南京城区建设发展最快的方向是 西南。
分析推理
文字材料 中的信息 ①指断层——岩层断裂,位移 地理图形 表述语中 某地质剖面——不同历史时期地质构造形成过程及其
地貌特征 的信息
地理图形 中的信息
答案:(1)D (2)C
方法总结 如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 和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讨问题”三项能力的重要前提。没 有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或这方面能力不强,就谈不上调动 和运用知识等其他三项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有以下五 点要求。
3.地理图形表述语中的信息 试题中通过对图形加以说明、解释的文字内容越来越丰富, 涉及的试题也越来越多,其意图主要说明地图表示的区域、 地图的类型和地图中的地理要素等信息。要突破一般思维方 式将图文结合综合阅读、理解题意,如“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 宽谷中的爬升沙丘”说明“图中沙丘位于河流中游沿岸,并非 洪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并且由河谷低处向高处运动”。
高考政治试题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例析
![高考政治试题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例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66ff18a216147917112866.png)
高考政治试题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例析王恒富任靖高考政治试题是通过提供一定信息来考核规定的能力目标与要求的。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与论证和探讨问题三项能力的重要前提。
因此,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是考生正确解答问题的前提条件。
一、试题信息呈现的形式和特点政治试题信息,即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数据、画面、符号等,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1.情境文字类。
不仅指诗词、成语、格言、谚语和名人名言等文字,而且还包括图表说明、引文以及必要的注等。
这是高考政治试题提供信息的最基本方式。
2.漫画类。
是以一幅、一组漫画或图文结合的内容作为背景,通过简单的文字提出问题,以辛辣、幽默、讽刺的方式来批评生活中一些错误思想或行为的82形式。
3.数据图表类。
是用图表、图示、曲线图结合一定的文字、数据等作为背景,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辩证地分析概括其中的现象、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措施、思路等的形式。
二、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思路和方法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
准确把握信息的性质是获取和解读的前提。
现以200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第38题为例进行分析。
例: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见下页)材料二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高污染的现象。
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2002~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图1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
(1)分析图中显示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企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3)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
试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加以说明。
1.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高考试题所提供的文字背景材料都是经过仔细筛选的。
浅谈高中地理“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地理“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e2c42922b4daa58da0114af1.png)
而言 , 获取信息 的能力 主要包括 : 文字材料的 阅读 能力 、 图表数 据 纵 、 横坐标代表 的t f ’ 么; 最后 , 结合所学知识 、 原理进行分析 , 找 出
二、 咬文嚼字 , 辨析 地 理 概 念
正确辨析概念 是学生获取正确信息的保 障,概念辨析能力的
息 的有效 内容和价值 , 并对其进行 分析和整合 ; I l 1 . 组织 和应用相 培养训练对于提高学生 “ 获取和解 凌信息” 的能力举足轻重。慨念
常见的方法有对 比法 、 类 比法 、 列表法 、 讨论 分析法等 。 关学科 的信息 ,形成综合性 的信息解读 。我认为三个层次循序渐 的教学 中, 暖锋 的教学 , 则 可以让学生看书完成如 下表格 , 类 比二者的 进、 依次提升 , 只有达到前一层次 的要 求 , 才有 可能达到后一层次 如冷 、
的 阅 读 能 力及 图文 转 换 能 力 、 概念辨析能力 、 审 题 能 力 等 。 解读 什 原 因和规律 , 然后用 文字语 言进行描述 。总之 , 图表作 为“ 第二老
么信息就是在 获取 的各种相关信息中 , 结合试题情境 , 从中提炼 出 师” , 教学 中应该加强图文转换 的训练 , 要做到“ 手中无图” 但“ 胸 中 对解题有 用或有价值 的信息 。 它要求学生能够排除干扰信息 , 明确 有图” “ 眼中有 图” “ 口中有图” , 这样学 习时便会事半功倍 。 哪些是重要的 、 关键的信息 , 哪些是次要 、 无关紧要的信 息 , 把握试 题的指向和思路 , 以及考查的关键点 。鉴于此 , 在高一地理教学过
政治解题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审题)的几种方法
![政治解题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审题)的几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a98d6321ed9ad51f11df206.png)
政治解题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审题)的几种方法作者:杨华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09年第07期高考考核目标有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及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目标,这是根据考生完成测试的思维过程制定的。
四个目标由低往高逐步递进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获取和解读信息即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解题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解题的质量和速度。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往往轻审题而重写答案,拿到题目扫一眼便匆忙下笔,洋洋洒洒千万言,结果离题千里,得分寥寥无几。
因而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掌握好获取和解读信息(审题)的方法。
下面笔者就如何获取和解读信息(审题),提出一些看法。
一、正确理解获取和解读信息(审题)的目标要求二、怎样获取和解读信息(审题)1.如何从试题的情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题例:(2006年文综一38题)(1)分析图8显示的经济信息。
信息的获取和解读:先解读柱状图:2002~2005年间,我国GDP持续、平稳、高速增长;同期,能源消费总量也高速增长。
后解读线形图(三个年份的情况不完全一样,故分别解读)。
从2002~2003年,能源消费的增长明显快于GDP的增长。
2003~2004年间能源消费的增长率和GDP增长率都没有显著变化,但前者的数值远高于后者的数值。
2004~2005年间能源消费增值率下降,同期GDP增长率保持稳定,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较高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方法1:坐标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方法。
图头:是图的主题,也是我们要解读的中心。
它告诉我们,要解读的事物(问题)是什么,有一个还是有几个事物。
图中:一看坐标系的横轴和纵轴是什么;二看坐标系中的内容是单一的柱状形式或线条形式,还是二者的叠加。
如果是单一的,就根据横轴、纵轴的指向解读柱状或线条的变化情况做隐含的信息,如果是叠加的,就分别解读。
图注:注释补充图中不便表示的有关信息。
这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重要内容,不可忽视。
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方法
![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7c1a6c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3.png)
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方法
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信息源: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地理信息源,如地图、卫星遥感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
2. 收集数据:通过实地调查、测量、遥感等方式收集地理信息数据。
3. 整理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编码等处理,使其格式统一、易于处理。
4. 分析数据:运用地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
5. 解读数据:结合实际问题和背景知识,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解读和解释,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6. 可视化表达:将分析结果以图表、地图等形式进行可视化表达,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展示地理信息。
7. 质量控制:确保地理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错误或不确定的数据进行修正或剔除。
8. 应用地理信息:将获取和解读的地理信息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如城市规划、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
在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充分了解数据的来源、精度和误差范围,避免使用不可靠的数据。
结合多种数据源进行综合分析,避免单一数据源的局限性。
注意数据的时效性和动态性,及时更新数据和分析结果。
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方法与技巧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ddfe23c83c4bb4cf7ecd184.png)
专题一: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方法与技巧
高考能力要求:
现、收集信息;解读信息即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获取和解读信息,首先要全面、准确地把握信息,将材料和设问中的“关键词”、“关键信息”、“隐含信息”提取出来。其次要分析是直接信息还是间接信息,是有效信息还是非有效信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政治高考能力考查的首要目标,从试题中获取相关信息是解答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对信息提取的快慢和处理是否全面、准确,将直接影响解题的质量和速度。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看,试题信息的载体各不相同,有的隐藏在背景材料中,有的隐藏在问题的设问中,有的隐藏在图形图表中。这就要求我们针对不同的情况加以分析研究,以不断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技能。
方法技巧一: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
[特点综述]
政治高考命题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而对能力的考查是通过一定的背景材料创设情境来实现的。背景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往往体现着命题的立意,隐含着问题的答案,获取和解读好背景材料中的信息至关重要。从政治试题的背景材料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文字材料类、漫画类、数据图表类等。背景材料的素材不同,其信息的呈现就会有不同特点,解读信息的方式也就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对文字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
பைடு நூலகம்
高考政治试题所提供的文字背景材料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解题时一定要对背景文字材料进行认真的研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和解读出文字材料所蕴含的信息。具体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1)通过阅读文字材料,对材料进行分层,并通过关键词、关键句,明确各层的层意和指向性。
(2)分析各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各层信息进行宏观整合,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主旨,明确考查的意图。
(3)结合设问,从各层中解读出所需要的学科信息及学科某一方面具体知识的信息,并明确答题的方向。
能力一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能力一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edc3235b5acfa1c7aa00ccb7.png)
答案: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推动马拉松赛事的需求上升;马拉松赛事覆盖面宽, 商业价值大,刺激赛事的供给;赛事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又进一步促进赛 事;全民健身战略实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支持马拉松赛事发展。
强化训练 1.(2018·全国Ⅱ卷,3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 领导一切的。‛ 十九大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必须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监察机关, 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党必须加强对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群团组织的领导,使它们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 进性、群众性,充分发挥作用。‛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答案:近5年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均逐年增长;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绝大 比重。
强化训练 2.[2018·天津卷,14(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的中流砥柱作用日益突出,国企改革也站到 了新的历史节点上,翻开了新篇章。 材料
解读材料中的经济信息。
解析:本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主要矛盾转化和国有企业的地位和新 使命为背景材料,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审设问:设问要求解 读材料中的经济信息,考查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审图表:一要抓住图表的标题,这 是问题的指向;二要注意对比国企和民企各自的发展状况,通过纵比和横比得 出:2013~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民企的数量稳步增加,国企数量有所减少但始终占 优势;三要通过对比图表的附注说明,分析国企和民企的地位、作用。透过现象看本质 得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考核能力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
![(考核能力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https://img.taocdn.com/s3/m/8ad400e902d276a201292e4a.png)
一、非选择题的基本题型
(考核能力要求)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证和探讨问题
1、材料处理类 2、知识运用类 3、过程方法类
二、非选择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五步解析法
1 .问题入手 2 .透析材料 3 .正确审题 4 .神合教材 5 .准确作答
(一)问题入手 (关联对应法)
(1)提示词:提示答题的基本思路和方式 (2)限定词:限定答题时间、空间、角度 (3)中心词:答题要围绕的中心内容 (4)求答词: 中心内容的具体方面
2、审分值 分值决定要点数 3、审问题内部及问题间的关系
并列关系 递进关系
(四)神合教材
有的试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有的根 据语境在材料中无法找到答案时,一定要 联系到教材的章、节、目相关知识点。
常用问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或概括、归纳)…”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或概括、归纳等)…”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认识”
例一 (2007年广东卷29)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
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 较高?(3分)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5分)
高考思想政治学科四种能力解读
![高考思想政治学科四种能力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d24bc221a1c7aa00b42acb26.png)
.
【例7】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 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保障 人民生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 强“三农”工作,增加农民收入;稳 步推进医疗事业改革;实施更加积极 的就业政策;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和谐。
.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目标 要求
Ⅰ
ⅡⅢ
调动 和运 用知 识的 能力
能够根据从题目获取 能够调动
和解读的试题信息, 和运用自
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 主学习过
的经济、政治、文化、 程中获得
哲学等方面的知识, 的重大时
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 事和相关
必要的判断
信息
能够展现 出检索和 选用自己 “知识库” 中有用知 识、基本 技能的能 力
◆准度 ⊙能准确理解知识的内涵 ⊙能区分易错、易混知识
◆深度 ⊙能知其所以然 ⊙能迁移和转换
◆广度 ⊙能形成知识体系 ⊙能掌握知识联系.
②主要方法 ◇理解与记忆相结合 ◇宏观—中观—微观(结构图) ◇点—线—面(串联法) ◇易混知识比较 ◇疑难知识浅析
.
知识理解示例:
如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提到奔驰轿车,人们 会想到德国制造业的高品质;提到海尔电 器,人们就会联想到中国商品的高性价 比……知名品牌不仅能使企业盈利,而且 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这表明企业知名品 牌在提升国家形象中具有独特作用。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企业应如 何打造知名品牌?并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知识说明打造企业知名品牌对提升国家形 象的作用。(14分)
◆主体信息——即直接体现主旨的文字、 图表(包括表格、数轴、柱状、饼状 图)、漫画的内容,透过其可以把握情 境的关键信息与答案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获取和解读信息
信息,即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
获取信息即发现、收集信息,解读信息即是对信息的理解,获取和解读信息,就是考生对试题案例所提供信息的提炼和整理。
现在高考命题会不断地引入新材料、构建新情境,从而使试题在内容上蕴涵较多的信息,在形式上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因此要求考生在提炼信息、分析信息、解读信息、整合信息的过程中也应具有一定的概括、归纳和演绎能力,这是考生解答问题的起点。
要正确获取和解读信息
1.能够从题目的文字和图表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2.从试题的设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3.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在对试题进行通读、理解之后,必须对试题的所有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对不同信息进行必要的分析与整合。
当然,要正确获取和解读信息,还需要扎实的文化知识,扎实的文化知识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基础。
文化知识基础愈深厚, 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 对事物的判断则愈准确。
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关键是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