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 、用“综合--分析法”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2、能结合树状算图理解“综合--分析法”,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让学生感受到在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教学重点/难点能用“综合--分析法”分析数量关系,掌握分析复合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结合树状算图,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标签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口答: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
(1)复印机37分钟可复印多少张纸?生1: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2)实际每月生产多少辆汽车?生2: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3)小巧从家到学校走了多少分钟?生3:路程÷速度=时间出示课题“应用(二)”二、新课探究探究一:出示主题图和题目(1)小丁丁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示意图:①问: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条件?②问: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1:从已知条件开始想,如果用同样的速度从学校到少年宫要走多少分钟?出示:小丁丁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020米,需要走15分钟,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生:1020÷15=68(米/分)出示:小丁丁用同样的速度从学校到少年宫要走多少分钟?师问:把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结合起来思考,你会列式计算吗?生:816÷(1020÷15)=816÷68=12(分钟)答:从学校到少年宫要走12分钟。
探究三:小丁丁用同样的速度从少年宫回家要走多少分钟?师问:你会解答吗?在小组里交流,并列式解答。
(先讨论,再列式)根据学生汇报出示:先汇报分析思考过程,再汇报算式340÷(1020÷15)=340÷68=5(分钟)答:小丁丁用同样的速度从少年宫回家走5分钟。
三、课内练习练习一:一只成年的大熊猫一周大约要吃140千克的鲜竹,照这样计算,一只成年的大熊猫一个月大约要吃多少千克的鲜竹?(一个月按31天计算)生1:140÷7×31=20×31=620(千克)师问:你是怎么想的?生2:一只大熊猫每天吃的千克数×天数=一个月吃的千克数练习二:选择题:(1)复印机5分钟复印了340张纸,照这样计算,复印2516张纸需复印多少分钟?算式是A、2516÷(340÷5 )B、340÷5×2516C、(2516-340)÷5问:你是怎么想的?选B或C问题可怎么改?生1:我选(A)我是从问题想的。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认识整数
教学目标
•理解整数的概念和特点。
•能够在数轴上表示正数和负数。
•能够判断两个整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浅显易懂地介绍整数的概念和特点,并通过绘制数轴的方
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表示正数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同时,通过多种实例的比较,学生将能够通过观察两个整数的位置关系来判断它们的大小。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1.教师通过给学生举例说明,引导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教师提出整数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整数的定义和特点。
步骤二:探究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各种整数。
2.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数轴上的整数,找出规律与特点。
步骤三:操练
1.教师出示一些整数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数轴上的位置来判断它们的
大小关系。
2.学生们分组进行练习,并互相交流讨论答案。
步骤四: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整数的特点和判断大小的方法,并归纳到书写纸上。
2.学生将归纳结果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中,以便之后的复习。
教学要点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整数的概念和特点。
•学生应通过多次实际操作,逐渐掌握判断整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扩展
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做一些相关的数轴练习题来巩固和拓展他们对整数的理解。
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个人答题情况,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整数概念理解、数轴绘制、判断大小等方面进行评价。
沪教版四年级上数学教案
二、教材分析三、教学进度(供参考)四、单元分析和分课时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教学计划第1教时第2教时第3教时第4教时第二单元教学计划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第四课时经历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现实背景中抽象出“凑整”的过程,积累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趣的和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2、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得出找与一个数最接近的整万数、整十万数、整百万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得出找与一个数最接近的整万数、整十万数、整百万数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常规积累一、开放式导入1、6×28的积大约是多少?为什么?2、说说524、584相邻的整百数各是多少?又最接近哪个整百数?为什么?所以524我们可以说大约是500,584大约是6003、引出课题:凑整(板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即从估算、凑整引入,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为新知学习作好铺垫。
二、核心推进过程(一)相邻的整万数。
1、写出与a、b、c、d相邻的整万数,在最接近它的整万数上画“√”。
(1)写一写:它们分别接近哪两个整万数?并写出相应的整万数。
(2)说一说:它们分别最接近哪个整万数?你是怎么想的?所以他们可以分别说大约是几万?2、写出与下列各数相邻的整万数,在最接近它的整万数上画“√”。
(1)试写出与24975相邻的整万数。
(2)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找到与它最接近的整万数?(3)写一写:与325841 、7893201相邻的整万数。
学生脱离了数射线的支撑找出与一个数最接近的整万数(4)引导学生归纳:如何找出与一个数最接近的整万数?(5)口答:说出与下列数最接近的整万数,并说明理由。
36937 87209865000(二)相邻的整十万数。
1、以上题中“872098”为例:(1)写一写:它接近哪两个整十万数?并写出相应的整十万数。
2024年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3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内容:课本第66页至67页教学内容及第67页“课堂活动”中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1、认识平角的周角,初步建立平角和周角的概念。
2、进一步认识锐角、直角和钝角,并建立锐角、直角和钝角的概念。
3、认识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4、通过拼一拼、量一量、剪一剪、转一转等活动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平角和周角。
教学难点:认识周角。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师:我们已经认识过的角有哪些?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回忆认识过的角:直角、锐角和钝角。
师:你们以前是怎样辨别直角、锐角和钝角的?教师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回忆。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一些特殊角,深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1、建立直角的的概念。
让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尺直角的度数,学生量完后,请几个同学汇报得数,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一个直角是由90°。
2、认识平角,建立平角的概念。
(1)认识平角。
课件演示把两个三角尺的直角拼起来的过程。
课件演示后,让学生也按课件演示的过程把两个三角尺的直角拼起来,并看一看,议一议。
教师指出:把这两个直角拼起来可以组成一个新的角。
(课件闪现新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师:这个角有什么特征?指名回答。
教师指出:像这样,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角是平角。
(课件闪现下图)(2)认识平角和直角的关系。
师:一个平角是多少度你知道吗?你是是怎么得到的?指名口答。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1平角=2直角,1个平角是180°3、建立锐角、钝角的概念。
(1)测量。
让学生用量角器量出课本第66页下半部分的三个角的度数,并记录下来。
指名汇报时,先让学生说一说这三个角分别是什么类型的角,再让学生汇报量的结果。
(2)议一议。
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图中左右两边的角与中间的直角有什么不同。
(3)交流归纳。
沪教版四年级上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教学目标: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等方面的目标。
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教材中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等。
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包括导入、讲解、练习、总结等环节, 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教学方法: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教学目标和 教材要求
教学效果: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 教学效果,并促进学生发展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XX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动态过 程和丰富实例
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学 习视野和思维方式
结合传统板书,提高教学效果 和学生的参与度
教学方法的创新点
情境创设:利用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互动教学:教师与学生互动,及时反馈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学 习需求和困难。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测验法:通过测验了解学生对知 识的掌握程度。
自我评价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 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评价标准的制定
教学目标:评价标准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反映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 教学内容:评价标准应涵盖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评价标准应考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创新性,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和风格。 学生参与度:评价标准应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新教材】
备课本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二、教材分析三、教学进度(供参考)四、单元分析和分课时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教学计划第1教时第2教时第3教时第4教时第二单元教学计划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第四课时经历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现实背景中抽象出“凑整”的过程,积累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趣的和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2、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得出找与一个数最接近的整万数、整十万数、整百万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得出找与一个数最接近的整万数、整十万数、整百万数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常规积累一、开放式导入1、6×28的积大约是多少?为什么?2、说说524、584相邻的整百数各是多少?又最接近哪个整百数?为什么?所以524我们可以说大约是500,584大约是6003、引出课题:凑整(板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即从估算、凑整引入,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为新知学习作好铺垫。
二、核心推进过程(一)相邻的整万数。
1、写出与a、b、c、d相邻的整万数,在最接近它的整万数上画“√”。
(1)写一写:它们分别接近哪两个整万数?并写出相应的整万数。
(2)说一说:它们分别最接近哪个整万数?你是怎么想的?所以他们可以分别说大约是几万?2、写出与下列各数相邻的整万数,在最接近它的整万数上画“√”。
(1)试写出与24975相邻的整万数。
(2)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找到与它最接近的整万数?(3)写一写:与325841 、7893201相邻的整万数。
学生脱离了数射线的支撑找出与一个数最接近的整万数(4)引导学生归纳:如何找出与一个数最接近的整万数?(5)口答:说出与下列数最接近的整万数,并说明理由。
36937 87209865000(二)相邻的整十万数。
2024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模板
2024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规则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更大的数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更大的数,理解数的概念。
2.培养学生数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整数的概念,理解数的大小比较。
难点: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和数位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1~10的数,现在我们来认识更大的数。
2.新课讲解(1)数的概念师:数是用来表示物体数量的词,如1、2、3等。
现在我们来认识更大的数。
(2)数的大小比较师: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我们可以看它们的数位。
数位多的数更大。
(3)数的组成师:每个数都可以由数位组成。
例如,234可以分解为2个百、3个十和4个一。
3.练习师:请同学们在纸上写出几个更大的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更大的数,理解了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组成。
第二课时:加减法运算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难点: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现在我们来学习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新课讲解(1)加法运算师: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计算加法时,我们可以先计算个位数,再计算十位数。
(2)减法运算师:减法是将一个数分成两个数的运算。
计算减法时,我们也可以先计算个位数,再计算十位数。
(3)混合运算师:混合运算包括加法和减法,计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
一般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再计算乘除,计算加减。
3.练习(1)计算:23+4512(2)计算:(23+45)12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掌握了混合运算的顺序。
第三课时:乘法运算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乘法的运算规则。
2023沪教牛津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3沪教牛津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简介本教案是针对2023年沪教牛津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编写的教学计划。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能够系统研究和掌握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全部内容,并且能够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结构本教案分为以下单元:单元一:自然数和恒等式- 研究目标:学生将能够认识和理解自然数的概念,掌握自然数的运算规则,并能够解决一步算式和恒等式的问题。
- 教学重点:自然数的组成和性质,一步算式的解决方法,恒等式的概念和例子。
-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示范演示、小组练。
- 教学资源:教科书、活动卡片、计算器。
单元二:数轴和分数- 研究目标:学生将能够理解数轴的概念,掌握数轴上的表示方法,了解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并能够解决与数轴和分数有关的问题。
- 教学重点:数轴的构成和表示方法,分数的概念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游戏活动、小组合作。
- 教学资源:教科书、数轴图示、分数游戏。
单元三:其他小数形式- 研究目标:学生将能够理解其他小数形式的概念,掌握其他小数形式的转化方法,并能够解决与其他小数形式有关的问题。
- 教学重点:其他小数形式的概念和性质,其他小数形式与分数和百分数的转化。
-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实例演练、小组讨论。
- 教学资源:教科书、实例题、小数转化表格。
单元四:几何图形- 研究目标:学生将能够认识和理解常见几何图形的概念和性质,能够辨别和描述常见几何图形,并能够解决与几何图形相关的问题。
- 教学重点:常见几何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几何图形的辨别和描述。
-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图形展示、小组练。
- 教学资源:教科书、图形卡片、图形拼图。
单元五: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研究目标:学生将能够理解数据的概念和收集方法,能够整理和处理数据,并能够解决与数据收集和整理有关的问题。
- 教学重点:数据的概念和性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数据的图形展示和分析。
-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数据收集活动、小组分析。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理解不同类型的数字(关键词: 数字,阿拉伯数字,文字数字,比较大小);•认识并能够运用不同单位的长度和重量(关键词: 长度,重量,米,厘米,克,千克);•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关键词: 加法,减法,进位,借位);•了解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及特点(关键词: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边,角);•掌握简单的图形拼接(关键词: 图形,拼接)。
教学重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数字的认识和比较大小•不同单位的长度和重量•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教学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难点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及特点•图形拼接的能力培养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本单元共分为8个课时,具体课时内容安排如下:课时主题1 数字的认识和比较大小2 不同单位的长度3 不同单位的重量4 加法运算5 减法运算6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和特点7 三角形的认识和特点8 图形的拼接详细内容第一课时:数字的认识和比较大小1.学习阿拉伯数字及文字数字的认识。
2.通过图形的比较,了解数字大小的概念。
3.运用数字大小的比较,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课时:不同单位的长度1.介绍长度的概念,学习常见的长度单位:厘米,米。
2.掌握长度的换算方法,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第三课时:不同单位的重量1.介绍重量的概念,学习常见的重量单位:克,千克。
2.掌握重量的换算方法,运用重量单位,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第四课时:加法运算1.了解加法运算的基本规则。
2.掌握进位的概念和方法,练习级数加法计算。
第五课时:减法运算1.了解减法运算的基本规则。
2.掌握借位的概念和方法,练习简单的算式计算。
第六课时: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和特点1.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
2.通过图形比较,训练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和分类整理能力。
第七课时:三角形的认识和特点1.学习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
2.通过图形比较,训练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和分类整理能力。
沪教版四年级上数学教案
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四年级上数学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如数的认识、数的比较、数的排序等,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数的比较、数的排序教学难点:数的排序教学资源:教材、黑板、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观察以下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出示多张图片,包含物品的数量不同)教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请你们分别回答每张图片上物品的数量。
(学生回答)教师:非常好!大家看,这些物品有很多,我们用什么来数数物品的数量呢?学生:用数字来数数。
教师:对的,我们可以用数字来表示物品的数量。
那么,你们知道这个数字叫做什么吗?学生:叫做数。
教师:很好,这个数字叫做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数的一些知识。
二、呈现(15分钟)1.看视频教材第一课《认识数》。
(教师播放视频,学生观看)2.教师向学生解释1-100这些数字的表示方法及读法。
教师:大家看,这些数字都是由1、2、3、4、5、6、7、8、9这些数字组成的,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数。
比如:-数字5表示数量为5个的意思,读作“五”;-数字82表示数量为82个的意思,读作“八十二”。
3.教师出示一组数字卡片(1-20),要求学生按顺序排列。
教师:同学们,现在我有一组数字卡片,请你们尝试将这些卡片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将卡片排列成正确的顺序)教师:非常好!你们已经掌握了如何将数字按照大小排列的方法。
三、锻炼(20分钟)1.教师给学生出示一组数字卡片,要求学生判断大小并排序。
教师:同学们,现在我给你们发下面这组数字卡片,请你们判断大小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将卡片排列成正确的顺序)2.教师随机出示两个数字卡片,让学生判断大小。
教师:同学们,现在我随机出示两个卡片,请你们判断一下这两个数哪个更大。
(学生回答)教师:很好!你们已经掌握了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四、拓展(20分钟)1.教师给学生出示一组图片,要求学生观察物品的数量并写出相应的数字。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001]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001]【数学上册】第一章组合数学一、教学目标1. 理解“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含义,掌握用它们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
2. 掌握奥数中常见的一些解决方法和技巧,如找规律、分类讨论、逆向思维等。
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理解和应用2. 常见解决方法和技巧的掌握三、教学过程1. 前置知识第一章是组合数学,这里先复习排列组合的基础知识。
组合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r个元素的组合数。
公式表示: C(n,r)= n!/r!(n-r)!,2. 导入新知老师告诉同学们:小明有1元钱,他可以用这1元钱去买一支笔或一张糖果,他也可以用这1元钱各买一半的笔和糖果,这时他能买到几支笔和几张糖果呢?这时候,老师会引导同学们思考,不同情况下小明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然后老师会引入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概念讲解加法原理:如果某件事发生的方式有m种,发生的结果有n种,则此事共有m+n种发生方式。
乘法原理:如果实现某件事情的步骤有m个,第一步有n种选择,第二步有p种选择,…,第m步有t种选择,则完成该事情的总方案数是n×p×…×t。
例如:小玲有30个相同的糖,她要将这些糖分给3个小朋友吃,每个小朋友至少要分到2个,那么小玲一共有多少种分糖的方案呢?这时候,老师可能会用到分类讨论,在讲解乘法原理的同时,解决这一问题。
4. 常见解题方法4.1. 找规律做奥数问题时,找规律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一些问题中,当你拿到答案时总会感觉奇怪,但是如果你多做一些例子,或者找找规律,就可以逐渐了解其中的奥秘。
4.2. 分类讨论分类讨论在奥数中应用广泛。
有些问题可以按照一定的性质进行分类,将复杂的问题分成几个简单的子问题,然后逐一解决。
4.3. 逆向思维在奥数中,逆向思维有时更有效。
在解决一些问题时,可以反着考虑它。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001]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001]教学目标•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观察、提问、探究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实数• 1.1 实数的引入– 1.1.1 实数的概念– 1.1.2 正数和负数• 1.2 实数的比较– 1.2.1 实数的大小比较– 1.2.2 实数的相等性• 1.3 实数的运算– 1.3.1 实数的加法– 1.3.2 实数的减法– 1.3.3 实数的乘法– 1.3.4 实数的除法第二单元图形与空间• 2.1 点和线段– 2.1.1 点的概念– 2.1.2 线段的概念• 2.2 角– 2.2.1 角的概念– 2.2.2 角的分类• 2.3 平行线和垂直线– 2.3.1 平行线的概念和特点– 2.3.2 垂直线的概念和特点• 2.4 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2.4.1 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2.4.2 点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2.4.3 线与面的位置关系第三单元量与单位• 3.1 长度– 3.1.1 厘米和分米– 3.1.2 米和千米• 3.2 重量– 3.2.1 克和千克– 3.2.2 盎司和磅• 3.3 容量– 3.3.1 升和毫升– 3.3.2 加仑和夸脱• 3.4 时间– 3.4.1 小时和分钟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探究式教学法:通过组织实验和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创新教学法:通过设计创新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导入与引出1.引出实数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解释实数的含义。
学习和探究1.学生小组合作,观察温度计,讨论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特点。
2.学生提出实数的大小比较问题,探究实数的大小比较规律。
梳理与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和总结实数的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以及实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编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出分数,会写分数,掌握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可以用分数表示。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每一份就越少。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由平均分引出1/2。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课前先来个比赛怎么样?那就请你们注意认真听,比一比看谁反应快!(1)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2)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3)现在只有一个苹果了,还是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能得到几个呢?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半个,那半个该怎么表示呢?同学们,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一个苹果的一半吗?(画图、写汉字都可以)生:黑板板演,并简单介绍师: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苹果的一半,你们的办法都很好。
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当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时,可以像这位同学一样用这个数1/2来表示。
”你们知道这个数叫什么名字吗?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
(板书:认识分数)二、体验感悟二分之一的具体含义1、师:(出示实物图形)你们看,现在我手中有个苹果,想想你可以怎样得到它的二分之一呢?(切)可现在老师手中拿的是苹果的图片,那你怎么才能得到他的二分之一(对折)师:为什么对折?师:是的,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说明是平均分。
(不说对称)(贴半个苹果图)师:我们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说一说。
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找3、4个学生说说)师:那另一半苹果呢?它也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为什么?小结:(我们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这是其中的一份,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这是其中的另一份,它也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这两份合起来就是这个苹果。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001]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001]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数的概念,并能正确读、写0~100内的数。
2.能够通过把数按大小顺序排列,简单了解大小关系。
3.能够将数字用抽象的符号和具体的物品相对应,加深对数字的理解。
4.能够通过比较运算符(小于,大于,等于)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5.能够用一定的方式来分解或合成一个数,并能解决相应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1.数的概念和0~100内的数字的读写。
2.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和大小比较。
3.数字和物品的相互关联。
4.数的拆分和合成。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 数的概念及读写教学内容:1.数的概念。
2.0~100内的数字的读写。
教学过程:1.导入:出示阿拉伯数字及汉字,向学生询问学生认识哪些数字并能读,在这里引入到“数”的概念。
2.讲解数的概念: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出有“数”概念的事物,比如人数、钱数等,向学生解释其含义。
3.讲解数字的读写:介绍0~100内数字的汉字表示方法,让学生一一读出数字及其汉字。
2. 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教学内容:1.数字之间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1.导入:搭建一个“大小关系”场景——爸爸和儿子出去野餐,分别拿一些水果,让学生通过观察水果的数量来判断谁拿了更多的水果。
2.探究数字之间的比较:老师用两个数字来比较大小,通过让学生同桌交换考虑来确定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从中梳理出数字之间的比较规则。
3. 数字和物品的相互关联教学内容:1.数字和物品的相互关联。
2.数码拼图游戏。
教学过程:1.导入:让辅导员请来一些学生把手上的笔盒、橡皮、铅笔拿出来,问问他们随身带的东西的数量。
2.数字和物品的相互关联:通过一个数码拼图游戏,让学生感性体验数码和物品的对应关系。
3.深入探究数码拼图游戏中的规则:通过游戏,引导学生探究与每个数字对应的物品数量应该是多少。
4. 数的拆分和合成教学内容:1.数的拆分和合成。
2.用物品试验拆分和合成的方法。
教学过程:1.导入:用一个组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组合数量的问题,例如在让学生从手中的铅笔橡皮数中取出4支铅笔,2个橡皮,共有多少种可能?2.数的拆分和合成:通过用物品试验拆分和合成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的拆分和合成。
沪教版四年级上数学教案
二、教材分析
三、教学进度(供参考)
四、单元分析和分课时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第1教时
第2教时
第3教时
第4教时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1)写一写:它们分别接近哪两个整万数?并写出相应的整万数。
(2)说一说:它们分别最接近哪个整万数?你是怎么想的?所以他们可以分别说大约是几万?2、写出与下列各数相邻的整万数,在最接近它的
相邻的整万数。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找到与它最接近的整万)写一写:与325841 、7893201相邻的整万
重点评讲:747777 、 1250672 。
3、小结:(1)如何写出与一个数相邻的整十万数的方法;(2)如何确定与一个数最接近的整十万
第五课时
第六课时
第七课时
第八课时
第九课时
第十课时
第十一课时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课时。
沪教版四年级上数学教案
二、教材分析三、教学进度(供参考)四、单元分析和分课时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教学计划第1教时第2教时第3教时第4教时第二单元教学计划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第四课时经历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现实背景中抽象出“凑整”的过程,积累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趣的和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2、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得出找与一个数最接近的整万数、整十万数、整百万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得出找与一个数最接近的整万数、整十万数、整百万数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常规积累一、开放式导入1、6×28的积大约是多少?为什么?2、说说524、584相邻的整百数各是多少?又最接近哪个整百数?为什么?所以524我们可以说大约是500,584大约是6003、引出课题:凑整(板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即从估算、凑整引入,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为新知学习作好铺垫。
二、核心推进过程(一)相邻的整万数。
1、写出与a、b、c、d相邻的整万数,在最接近它的整万数上画“√”。
(1)写一写:它们分别接近哪两个整万数?并写出相应的整万数。
(2)说一说:它们分别最接近哪个整万数?你是怎么想的?所以他们可以分别说大约是几万?2、写出与下列各数相邻的整万数,在最接近它的整万数上画“√”。
(1)试写出与24975相邻的整万数。
(2)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找到与它最接近的整万数?(3)写一写:与325841 、7893201相邻的整万数。
学生脱离了数射线的支撑找出与一个数最接近的整万数(4)引导学生归纳:如何找出与一个数最接近的整万数?(5)口答:说出与下列数最接近的整万数,并说明理由。
36937 87209865000(二)相邻的整十万数。
1、以上题中“872098”为例:(1)写一写:它接近哪两个整十万数?并写出相应的整十万数。
沪教版四年级上数学教案
二、教材分析
三、教学进度(供参考)
四、单元分析和分课时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第1教时
第2教时
第3教时
第4教时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1)写一写:它们分别接近哪两个整万数?并写出相应的整万数。
(2)说一说:它们分别最接近哪个整万数?你是怎么想的?所以他们可以分别说大约是几万?2、写出与下列各数相邻的整万数,在最接近它的
相邻的整万数。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找到与它最接近的整万)写一写:与325841 、7893201相邻的整万
重点评讲:747777 、 1250672 。
3、小结:(1)如何写出与一个数相邻的整十万数的方法;(2)如何确定与一个数最接近的整十万
第五课时
第六课时
第七课时
第八课时
第九课时
第十课时
第十一课时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课时。
沪教版四年级上数学教案
二、教材分析三、教学进度(供参考)四、单元分析和分课时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教学计划第1教时第2教时第3教时第4教时第二单元教学计划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第四课时二、核心推进过程(一)相邻的整万数。
1、写出与a、b、c、d相邻的整万数,在最接近它的整万数上画“√”。
(1)写一写:它们分别接近哪两个整万数?并写出相应的整万数。
(2)说一说:它们分别最接近哪个整万数?你是怎么想的?所以他们可以分别说大约是几万?2、写出与下列各数相邻的整万数,在最接近它的整万数上画“√”。
(1)试写出与24975相邻的整万数。
(2)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找到与它最接近的整万数?(3)写一写:与325841 、7893201相邻的整万数。
(4)引导学生归纳:如何找出与一个数最接近的整万数?(5)口答:说出与下列数最接近的整万数,并说明理由。
36937 872098 65000(二)相邻的整十万数。
1、以上题中“872098”为例:(1)写一写:它接近哪两个整十万数?并写出相应的整十万数。
(2)说一说:它最接近哪个整十万数?你是怎么想的?2、练一练:写出与下列各数相邻的整十万数,在最接近它的整十万数上画“√”。
重点评讲:747777 、1250672 。
3、小结:(1)如何写出与一个数相邻的整十万数的方法;(2)如何确定与一个数最接近的整十万学生脱离了数射线的支撑找出与一个数最接近的整万数如何写出与一个数相邻的整十万数的方法的教学,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已有知识进行建模,自己探索,不断扩充认知结构。
第五课时第六课时第七课时第八课时第九课时第十课时第十一课时。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1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课题: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按一定标准分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能力。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材分析:说明教材版本、选取的教学章节、以及教师个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晰的阐明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准备。
本教案选取的是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繁忙的工地》,第一课时《角的认识》。
本课时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按一定标准分类。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挂图(或课件),活动角,三角板,量角器。
学生准备:活动角,三角板,量角器。
教学方法:本课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在活动中探索角的有关知识,但对于比较难理解或容易产生错误概念的知识教师仍然加以引导和讲解。
如周角和平角,学生仅从形状上就普遍认为周角是一个圆圈,平角就是一个半圆圈,而不去理解它作为角的实质,但这种实质的探索仅仅让学生利用活动角或同桌交流是难以实现的,因此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教师在利用活动角示范的基础上进行了讲解,这样既让学生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说明如何导入该课程,主要教学点的设计,知识拓展等。
第一节教学要点: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按一定标准分类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找一段挖掘机工作视频,放给学生看。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铲斗臂在工作的时候,能形成什么样的角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角的认识)挖掘机工作示意:二、探索新知(一)认识平角、周角1.学生做各种活动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本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复习与提高
2、数与量
3、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4、整数的四则运算
5、几何小实践
6、整理与提高
【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大多同学有了较好的学习习惯,但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差,需要重点辅导.
本学期,我将在教学中,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鼓励,多表扬,积极改进教法,使学生都喜欢上数学。
【教学目标】
(一)复习与提高
1、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
2、初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复习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4、复习两位数乘除的计算。
5、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初步体会到分数“比”的含义。
(二)数与量
1、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和十亿等计数单位及相应的数位,初步掌握数级读写多位数。
2、认识面积单位及进率,认识毫升和升,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把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三)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1、初步学会比较同分母分数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
2、初步学会计算分母在2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四)整数的四则运算
1、认识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初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三步式题,能运用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3、引导学生运用树状算图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五)几何小实践
1、建立圆的概念,能用圆规给出半径、直径画圆。
2、建立射线、直线、角的概念。
3、能进行简单的角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安排】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师________日期________
第1教时
第2教时
第3教时
第4教时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1)写一写:它们分别接近哪两个整万数?并写出相应的整万数。
(2)说一说:它们分别最接近哪个整万数?你是怎么想的?所以他们可以分别说大约是几万?
)试写出与24975相邻的整万数。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找到与它最接近的整万数?
2、练一练:写出与下列各数相邻的整十万数,在最接近它的整十万数上画“√”。
重点评讲:747777 、1250672 。
3、小结:(1)如何写出与一个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