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项目常见法律风险及防范.
施工中常见的法律风险和防范措施
施工中常见的法律风险和防范措施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法律风险,这可能对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以及参与方的权益产生潜在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法律风险,合理的防范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施工中常见的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合同纠纷在施工项目中,一旦合同的条款存在模糊或者存在不合理的解释,就有可能引发合同纠纷。
这些纠纷可能包括工程质量、工期安排、付款问题等。
为了防范合同纠纷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同条款清晰可行;2.合同签订前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避免存在重大漏洞;3.及时沟通和协商,避免问题升级为纠纷;4.合同履行过程中及时记录关键信息,以备不时之需;5.如遇到纠纷,及时寻求专业法律服务的支持。
二、工程质量问题工程质量是施工项目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如果发生工程质量问题,除了对工程造成损害外,还可能涉及赔偿、责任追究等法律风险。
为了防范工程质量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确保施工方具备相关资质和技术能力;2.按照行业标准和规范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3.及时检测和评估工程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4.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确保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5.合理分工和合作,避免因责任不清而引发纠纷。
三、安全事故施工现场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法律责任和赔偿问题。
为了预防安全事故和降低法律风险,应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培训和教育;3.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4.落实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责任;5.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环境污染施工活动可能产生各种形式的环境污染,例如噪音、废水、废气等。
如果不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就有可能面临环境污染纠纷以及相应的法律风险。
为了防范环境污染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1.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2.合理规划施工活动,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3.使用环保设备和材料,降低环境污染风险;4.及时处理和处置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5.遵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施工过程的合法性。
如何规避施工中的法律风险
如何规避施工中的法律风险在建筑施工领域,法律风险如影随形。
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规避,不仅会影响项目的顺利进行,还可能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法律责任。
那么,如何才能在施工过程中成功地规避法律风险呢?首先,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施工中常见的法律风险类型。
合同风险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
施工合同往往涉及大量的条款和复杂的约定,如果在签订合同时没有仔细审查,可能会出现条款模糊、责任不明确、计价方式不合理等问题。
比如,合同中对于工程变更的处理方式没有明确规定,就可能在施工过程中引发争议和纠纷。
再者,质量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
如果施工企业未能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不仅要承担返工的费用,还可能面临业主的索赔以及法律的惩处。
此外,安全生产风险也是施工中的重大法律隐患。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施工企业不仅要承担人员伤亡的赔偿责任,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
为了规避这些法律风险,施工企业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在合同签订阶段,务必谨慎对待。
要组建专业的合同审查团队,包括法律专家、造价工程师等,对合同的每一个条款进行仔细推敲。
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工程价款、支付方式、工期、质量标准、违约责任等重要条款。
同时,要注意合同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避免出现条款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是关键。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标准,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对于关键部位和隐蔽工程,要做好记录和验收工作。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安全生产方面,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防护设备,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符合标准。
加强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
施工企业还应当注重证据的收集和保存。
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各种文件、记录的整理和归档,如施工日志、变更通知、验收报告等。
这些证据在发生纠纷时,可以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建筑施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详解
建筑施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详解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法律风险。
这些风险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防范和控制,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了解和掌握建筑施工企业常见的法律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一、建筑施工企业常见的法律风险1、合同风险合同是建筑施工企业开展业务的重要依据,但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风险。
例如,合同条款不清晰、不完备,可能导致双方对权利义务的理解产生分歧;合同主体资格不合法,可能导致合同无效;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违约或变更合同,可能给另一方带来损失。
2、工程质量风险建筑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线,如果工程质量出现问题,施工企业不仅要承担返修的责任,还可能面临巨额的赔偿和行政处罚。
此外,工程质量问题还可能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
3、安全生产风险建筑施工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
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施工企业不仅要承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
4、劳动用工风险建筑施工企业通常用工量大,劳动用工管理不规范容易引发风险。
例如,未签订劳动合同、拖欠工资、未缴纳社会保险等,可能导致劳动纠纷,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
5、工程款拖欠风险工程款拖欠是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业主拖欠工程款,可能导致施工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影响工程进度和企业的正常运营。
6、知识产权风险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涉及到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问题。
如果施工企业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知识产权,可能会引发侵权纠纷。
7、环境保护风险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噪音、粉尘、污水等环境污染,如果施工企业未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可能会受到环保部门的处罚。
二、建筑施工企业法律风险的成因1、法律法规不完善建筑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导致在某些情况下法律适用不明确,给施工企业带来法律风险。
施工中常见的法律陷阱与应对策略
施工中常见的法律陷阱与应对策略在施工工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法律陷阱,这不仅对项目的进展带来困扰,也可能给参与方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因此,了解并应对这些法律陷阱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本文将介绍几个施工中常见的法律陷阱及应对策略。
一、无法执行合同1.问题描述在施工合同中,各方通常会约定工期和支付条件等内容。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如果一方无法履行合同义务,这将导致合同无法执行。
2.应对策略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明确约定违约责任和违约金的数额,并在合同中体现。
此外,还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仲裁方式,以减少诉讼所带来的成本和时间损失。
二、工程变更和索赔1.问题描述在施工过程中,变更工程和索赔问题是常见的。
变更工程可能由于设计调整、技术要求或其他原因导致,而索赔则是要求赔偿由于合同变更、工期延误或其他原因带来的经济损失。
2.应对策略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明确约定变更工程和索赔的程序和要求,并在合同中规定详细的计价方法。
另外,及时记录变更工程和索赔的情况和过程,并妥善保存相关证据,以便在有需要时提供支持。
三、施工资质和证书问题1.问题描述在施工过程中,承建方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证书,否则将无法开展工程。
然而,一些承建方可能存在无资质或伪造资质的情况,从而导致法律风险。
2.应对策略在招投标过程中,业主应严格审核承建方的资质和证书,并进行实地考察,以确保其真实有效。
此外,在签订合同时,应妥善保管和留存相关资质和证书的复印件,以备查验。
四、违反劳工法律1.问题描述施工工程涉及大量的人力资源,如果违反劳工法律,将会产生巨大的法律风险。
例如,未支付工资、超时工作等问题。
2.应对策略业主和承包方应严格遵守劳工法律,包括支付合理的薪资、保障劳动者权益等。
此外,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劳动合同和工资支付的审核,从而减少违法风险。
五、环境污染问题1.问题描述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破坏环境和污染周边地区的问题,而这将触犯环保法律,面临巨额的罚款和赔偿责任。
施工中的常见风险及法律合规建议
施工中的常见风险及法律合规建议施工是一个复杂且危险的过程,涉及许多风险和法律合规问题。
为了确保施工项目能够安全进行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以下是施工中常见的风险问题以及相应的法律合规建议:一、施工现场安全风险1.1 高空作业风险:在施工过程中,如搭建高架平台、使用高空吊篮等,存在高空作业风险。
施工方应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并配备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安全带、护栏等,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1.2 机械设备操作风险: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如起重机、挖掘机等存在操纵不当、设备故障等风险。
施工方应确保设备经过检修,并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同时加强设备维护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修复设备故障。
1.3 施工现场材料储存风险:施工现场储存材料如钢筋、砖块等存在堆放不当、材料老化等风险。
施工方应合理规划储存场所,保持整洁有序,定期检查储存材料的质量,避免因材料质量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
二、施工人员安全风险2.1 工人培训不足:施工队伍中缺乏专业技术培训,缺乏对危险场景判断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施工方应加强工人技能培训,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
2.2 工人疲劳和压力:长时间的工作和工作压力容易引发工人疲劳和精神压力,增加了工作安全风险。
施工方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轮班制度,确保工人有足够的休息和放松时间。
2.3 施工现场管理不善: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管和巡检制度。
施工方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和整改,确保施工场所的安全。
三、合规问题及相关建议3.1 环境保护合规: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噪音、污染和废弃物等环境问题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施工方应按照环境影响评估要求,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并正确处置产生的废弃物。
3.2 劳动合规:施工员工的用工合同、工资支付、劳动时间等需要符合劳动法律法规的要求。
施工方应合法合规用工,签订正式用工合同,并严格按照法定的劳动时间和工资支付标准进行操作。
施工中的风险管理与法律风险预防措施
施工中的风险管理与法律风险预防措施施工项目的进行涉及众多的风险,包括安全、质量、合规等风险。
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保护各方的权益,进行风险管理和法律风险预防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施工中常见的风险,并列举一些常用的法律风险预防措施。
一、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风险1. 安全风险:施工现场是一个危险环境,存在各种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的风险,如高处坠落、电击、机械伤害等。
此外,施工现场还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
2. 质量风险:质量问题可能导致工程结构不稳定、设备故障等严重后果。
施工中可能存在施工工艺不规范、质量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都是质量风险的源头。
3. 合规风险: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了许多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如土地使用权、环保要求、建筑审批等。
未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会导致项目中止、处罚甚至法律纠纷。
二、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1. 风险识别与评估:在施工前,对施工项目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与评估,包括确定可能发生的风险以及风险的可能程度和后果。
2. 风险控制与减轻:根据识别和评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和减轻措施,例如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设立安全防护措施等,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3. 风险监控与应急响应: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控和评估风险的发展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应对风险的变化。
三、法律风险预防措施1. 合同管理:在施工前,制定明确的合同,包括工期、质量、报酬等内容,确保项目各方在合同框架下行事,并规定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
2. 法律法规遵守: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环保、劳动安全等。
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施工合规。
3. 风险保险:合理购买施工风险保险,以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质量问题等。
4. 纠纷解决机制:在合同中规定纠纷解决机制,如仲裁、诉讼等。
及时采取法律手段解决施工中可能发生的纠纷,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总结:施工中的风险管理与法律风险预防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如何规避施工中的风险和法律责任
如何规避施工中的风险和法律责任在施工过程中,风险和法律责任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并减少潜在的法律风险和责任,施工方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规避这些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规避施工中风险和法律责任的方法。
一、风险评估和管理在施工项目开始之前,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是必要的。
评估应该包括现场安全风险、材料供应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
对于可能发生的风险,施工方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明确责任人和应急措施,确保风险能够及时被发现和应对。
二、合理分工与合同签订在施工项目实施前,应对各个岗位进行合理的分工,并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同时,与相关单位或个人签订合同是必要的。
合同应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对违约等问题提前做好约定,以减少法律风险和纠纷发生的可能性。
三、确保合规操作施工方需要确保所有施工操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要提前了解并遵守当地的建筑法律法规,如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确保施工过程的合规性。
此外,施工方还应与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和配合,如在施工前获取施工许可证等。
四、提供培训和教育为了规避施工中的风险和法律责任,施工方需要确保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都经过专业的培训和教育,熟悉操作流程和安全规范。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并建立健全的工作记录和培训档案。
五、保险购买施工方应考虑购买相应的保险来规避项目中的风险和法律责任。
这些保险可能包括工程一切险、施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等。
通过购买保险,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减少潜在的经济损失,并降低法律责任的风险。
六、合理的索赔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纠纷和索赔的情况。
施工方需要建立健全的事故处理和纠纷解决机制,及时与业主或相关方进行协商,尽量通过和解等方式解决争议,避免长时间的法律纠纷。
综上所述,规避施工中的风险和法律责任是施工方必须要做好的工作。
通过风险评估和管理、合理的分工与合同签订、确保合规操作、提供培训和教育、保险购买以及合理的索赔处理等方式,可以减少施工中的不确定性和法律风险,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如何防范施工中的纠纷和法律风险
如何防范施工中的纠纷和法律风险一、引言在施工项目中,纠纷和法律风险是无法避免的问题。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及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合同管理、风险评估和法律支持三个方面,介绍如何有效地防范施工中的纠纷和法律风险。
二、合同管理1.明确约定双方权责在施工合同中,明确约定双方的权责是防范纠纷的关键。
合同中应写明工程的范围、质量要求、工期、支付方式等重要条款,确保双方在开始施工之前已达成一致。
同时,合同还应明确约定双方违约责任和解决纠纷的方式,为后期纠纷处理提供明确的依据。
2.合理分配风险责任施工合同中的风险责任应该合理分配,避免一方承担过多的风险。
例如,对于工程变更、不可抗力等风险因素,合同应明确约定责任的承担方式,以减少争议的发生。
此外,对于可能引发纠纷的关键环节,如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等,合同应明确约定责任的界定和追溯机制。
3.监管合同履约情况合同的履约情况应得到监管,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监管工作可以通过定期巡检、验收、质量检测等手段进行,确保合同各方按照约定履行义务。
同时,监管工作需要做好记录,以备后续纠纷处理时使用。
三、风险评估1.充分了解项目风险在施工前,需要充分了解项目的风险情况,包括地质条件、天气变化、安全隐患等。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制定相应的风险预防措施,减少风险导致的纠纷和法律风险。
2.建立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情况,应提前建立应急预案,包括应对措施、责任分工和信息沟通机制等。
在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应对,减少纠纷的发生,并及时取得法律支持。
3.定期风险评估和调整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评估项目的风险是否发生变化,并及时调整措施,以应对新的风险。
同时,风险评估结果需要及时与各方共享,保持信息透明,减少误解和纠纷的发生。
四、法律支持1.法律合规性检查在施工前,应进行法律合规性检查,确保施工方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检查内容包括施工许可、劳动合同、环境保护等方面,以减少因法律违规而导致的纠纷和法律风险。
建筑工程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
建筑工程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法律风险逐渐显露出来。
各类法律纠纷频繁发生,给建筑工程的正常进行和相关参与方的权益保护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建筑企业和从业人员应当充分了解建筑工程法律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保障工程顺利进行和各方利益的平衡。
一、建筑工程常见法律风险1.合同纠纷:建筑工程合同是参与方之间约定权利和义务的书面文件,常发生合同履行不到位、违约和合同解除等问题。
2.施工质量纠纷: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可能导致建筑工程无法按时竣工、缺陷频发或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从而引发纠纷。
3.施工安全纠纷:建筑工程存在高空作业、机械操作、人员伤亡等安全风险,一旦发生事故,相关责任和赔偿问题将成为争议的焦点。
4.环境保护纠纷:建筑工程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噪音、扬尘污染等,因此环境保护合规性成为一项重要的法律风险。
5.知识产权纠纷: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可能涉及到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的问题,相关的知识产权纠纷较为复杂。
二、建筑工程法律风险防范措施1.合同管理:建筑企业应加强合同的管理,确保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明确各方的权益和责任,并对各类条款进行仔细审查,避免模糊、不完整或不合理的条款。
2.施工管理:建筑企业应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建立质量监控体系,确保工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减少质量纠纷的发生。
同时,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推行安全教育培训,建立安全责任制度,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3.法律咨询:建筑企业应积极寻求法律咨询服务,及时了解建筑工程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提前预防法律风险的发生,并在需要时寻求专业法律意见。
4.合规运营:建筑企业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强化环境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合规进行施工活动,确保建筑工程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5.风险分担:建筑企业和参与方应在合同中明确风险的分担责任,合理划分风险责任,从而有效地减弱法律风险的影响。
如何防范施工中的法律风险
如何防范施工中的法律风险施工行业是一个涉及许多法律问题的行业。
不正确的法律操作可能导致严重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因此,了解如何防范施工中的法律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防范施工中法律风险的方法和策略。
1. 合同管理施工合同是防范法律风险的第一道防线。
在签订合同之前,确保充分了解合同条款,包括工期、报酬、责任分配等方面的内容。
合同应该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2. 知识产权保护施工过程中,设计图纸、技术方案等知识产权可能会涉及到侵权问题。
确保在施工前获得相关的知识产权许可,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责任。
3. 劳动法合规施工行业涉及到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劳动法的合规性至关重要。
雇佣合同、薪酬、工时、劳动保护等方面都必须符合法律要求。
确保与员工的劳动关系合法稳定,避免劳动纠纷的发生。
4. 安全管理施工行业是一个潜在危险的行业,安全管理是法律风险防范的关键。
确保施工现场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和培训。
制定并执行安全管理计划,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最小化。
5. 环保合规施工活动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环境保护合规也是非常重要的。
遵守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最小化。
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并及时申请相关的环境审批和证书。
6. 纠纷解决尽管我们已经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但仍然可能发生法律纠纷。
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采取适当的纠纷解决方法。
可以采取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法。
总结:施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很多,但通过合同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劳动法合规、安全管理、环保合规以及纠纷解决等方法可以有效地防范这些风险。
重要的是要了解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并采取适当的预防和解决措施,以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并降低法律风险的发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施工项目的安全、合法、顺利完成。
施工中的风险与责任如何妥善处理
施工中的风险与责任如何妥善处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各种风险与责任问题。
一旦这些问题处理不当,不仅会导致工程质量问题,还可能带来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因此,妥善处理施工中的风险与责任是每个建筑项目参与者都应该重视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施工中常见的风险与责任,并介绍一些妥善处理的方法。
一、施工中的风险问题1. 设计风险:建筑设计的不合理或错误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问题。
例如,设计方案不符合施工条件,导致施工材料无法使用或施工方法不可行。
2. 建材供应风险: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供应延迟等都可能导致施工进度延误或质量问题。
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把关,确保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
3. 过程控制风险:施工过程中的误操作、施工方法不当等原因也可能引发事故或工程质量问题。
因此,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
4. 自然灾害风险: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可能对施工造成严重影响。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能力。
二、施工中的责任问题1. 建设主体责任:建设主体对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负有责任。
他们应确保施工方案合理可行,安排充足的资源,并履行监督职责,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2. 施工单位责任:施工单位负责具体的施工工作,应为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和责任承担相应的义务。
他们应组织有效的施工流程、配备合格的人员,并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3. 监理单位责任:监理单位应对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他们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4. 设计单位责任:设计单位应对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负有责任。
他们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并为施工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三、妥善处理施工中的风险与责任的方法1. 事前预防:在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计划,并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和责任问题。
通过风险评估和责任分工,确保各方都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
施工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及应对策略
施工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及应对策略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常常会涉及到一些法律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项目延迟、损失资金,甚至引发法律纠纷。
因此,了解施工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施工法律问题,并提供应对策略。
一、建设合同纠纷建设合同是施工项目的基础,也是最常见的法律问题之一。
常见的合同纠纷包括未按时履约、违约金问题,变更合同条款、索赔以及合同解除等问题。
应对这些纠纷,首先应明确建设合同的各项条款,并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障。
若出现争议,应及时沟通、协商,并在必要时寻求法律援助。
二、施工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质量不达标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建筑结构强度不足、使用劣质材料、施工质量差等。
为避免此类问题,施工方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并确保符合相关的建设标准和法规。
如果存在施工质量问题,应尽早发现并采取纠正措施,以避免进一步的法律纠纷。
三、劳动纠纷在施工项目中,劳动纠纷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些纠纷可能涉及工资支付、工时安排、工伤赔偿等。
为了避免劳动纠纷的发生,施工方应合理安排工人的工资和工时,并确保遵守相关的劳动法规。
如果发生劳动纠纷,应及时与工人进行沟通,尽量通过协商解决。
四、环境污染问题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噪音、粉尘、废水等环境污染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侵害,从而引发环境污染纠纷。
为了避免环境污染问题,施工方应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并确保符合相关的环保法规。
若发生环境污染纠纷,应尽快采取措施减少污染,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安全事故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意外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问题。
这些安全事故可能涉及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不完善、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等。
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方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确保全体员工严格按照规定操作。
同时,应加强现场的安全培训和监督,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六、知识产权问题在施工项目中,可能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问题,如专利、商标、著作权等。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十大法律风险及规避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十大法律风险及规避措施90年代以来,由于房地产的持续高速发展和各地基础建筑投资的加大,施工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时机,但同时也面临风险与挑战。
从理论上讲,发包人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同属市场经济下的平等法律主体, 面临相同或相似的风险,但是,由于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建筑工程市场是卖方市场,即发包人可以选择施工企业,而施工企业却很难选择发包方,这就决定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相对艰难的市场地位,业主往往利用有利的主动地位,给建筑工程企业设定苛刻的条件,使得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从建筑工程施工本身讲,工程施工通常周期长,执行合同期长,工程庞大复杂,其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多,风险较大。
另外,由于建筑行业的真正发展也就是20年的时间,其本身亦有很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处理也未形成约定俗成的解决方式、方法,也使得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面临较大风险.最后,从立法角度讲,国家及地方立法,包括一些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总是在更新变化,执法环境又不尽相同,也使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面临较大风险。
鉴于此,笔者根据自己在执业实践中处理的一些建筑工程纠纷的诉讼及非诉经验,列举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常常会遇到的十大风险并对其进行剖析,以期与各位读者探讨。
一、环境技术风险环境技术风险主要是指各工程项目自然条件及技术经济条件的差异性所带来的风险,这种差异在自然条件方面主要表现在:地区水准点和绝对标高等情况;地质构造、地基性质和类别、地基上的承载力、地震级别和烈度等;河流流量和水质、最高洪水和枯水期的水位等情况;地下水位的高低变更等,含水层的厚度、流向、流量、水质等情况;气温、雨、风、雷电等情况;土的冻结深度和冬期、雨期的期限等等。
这种差异在技术经济条件上主要表现在:地方建筑施工企业的状况、当地可利用的地方材料状况;地方能源与交通运输状况;地方劳动力和技术水平情况;当地生活供应、教育和医疗卫生状况;当地消防、治安状况和参加施工单位的力量状况等。
施工中常见的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
施工中常见的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随着法律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建筑工程的复杂性增加,各种法律风险也相应地出现。
建筑公司和相关当事人必须认识到这些法律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合法性、安全性和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施工中常见的法律风险,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
一、合同纠纷风险与防范施工合同是建筑工程的基础,但合同纠纷是施工中最常见的法律风险之一。
常见的合同纠纷包括合同违约、合同解除、索赔等。
为了减少合同纠纷的发生,建筑公司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防范措施:1.明确合同条款:合同应明确约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工程进度、质量要求、支付方式等,以避免后期纠纷。
2.严格履行合同:各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遵守时间进度,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及时记录和凭证保全:对重要事项、交流记录、变更请求等应及时做记录,并妥善保管相关凭证。
4.合理索赔和争端解决:当发生争议时,双方应沟通协商,如无法达成一致,可通过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
二、人身伤亡风险与防范施工现场存在众多危险因素,因此人身伤亡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
为了确保工人和相关人员的安全,并降低法律风险,建筑公司应采取以下措施:1.落实安全责任: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人,并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2.提供充足的安全装备:为工人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头盔、安全鞋、安全带等,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3.严格遵守安全标准:建筑公司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法律法规,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4.定期检查和培训: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三、环境保护风险与防范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提高,建筑工程也面临着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
为了避免环境保护风险和法律纠纷,建筑公司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建筑公司应了解并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法规,包括噪音、废水、废气等环境排放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法律风险防范
建筑工程施工法律风险防范一、合同纠纷风险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合同是建筑施工单位与业主之间的法律文书,具有确立双方权利义务、解决纠纷等功能。
合同纠纷可能包括合同履行拒绝、款项支付纠纷、工期变更等问题。
为了防范合同纠纷风险,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在签订合同前对合同条款进行认真审查,确保合同内容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清晰。
同时,建筑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以免导致合同纠纷。
二、侵权责任风险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发生侵权行为,如施工过程中因施工单位或工人的过失或差错造成他人损失,将面临侵权责任。
为了防范侵权责任风险,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加强施工工人的安全教育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安全规范。
同时,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施工许可证规定、环保法规定等,确保施工过程合法合规。
三、工程质量风险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风险之一。
工程质量问题可能包括设计错误、施工失误等导致的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问题。
为了防范工程质量风险,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设计审查,确保设计符合要求。
同时,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过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防止施工失误。
四、法律纠纷处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各种法律纠纷,如合同纠纷、侵权责任、工程质量等问题。
为了有效处理法律纠纷,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
同时,建筑施工单位应当保留相关证据,如合同、施工记录等,以便在法律纠纷处理时提供证据。
五、建立健全制度为了防范建筑工程施工法律风险,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施工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
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确保员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同时,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法律风险。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法律风险是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挑战。
工程项目施工程中的法律风险预防与控制要点
工程项目施工程中的法律风险预防与控制要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预防与控制要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工程项目的建设日益增多。
然而,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法律风险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因此,预防和控制法律风险成为了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合同管理、安全管理和纠纷解决三个方面,探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预防与控制要点。
一、合同管理合同是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基本依据,也是预防和控制法律风险的关键。
首先,项目方应该明确合同的主体、内容和义务。
合同主体包括业主、承包商和设计方等,他们在合同中应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以避免因责任不清而引起的法律纠纷。
其次,项目方应严格履行合同约定,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同时,项目方应保留好合同的原始文件和相关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最后,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充分了解法律法规,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以降低法律风险。
二、安全管理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是一个常见的法律风险。
因此,强化安全管理是预防和控制法律风险的重要措施。
首先,项目方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并确保其有效执行。
这包括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培训和演练等。
其次,项目方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管,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得以落实。
同时,项目方应及时处理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最后,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方应及时记录和报告安全事故,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减少法律风险的扩大。
三、纠纷解决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纠纷是难以避免的。
因此,项目方需要采取措施来预防和控制法律风险。
首先,项目方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纠纷解决的方式和程序。
这可以是商议、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
其次,在纠纷发生时,项目方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查和取证,以保留相关证据。
同时,项目方应积极与对方进行沟通和商议,以寻求解决纠纷的最佳途径。
最后,如果无法通过商议解决纠纷,项目方应及时寻求法律援助,并委托专业律师进行代理,以保护自身权益。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十大法律风险及规避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十大法律风险及规避措施一、合同风险:建筑工程合同是施工企业与业主之间约定权利义务的法律文件,要防范合同纠纷,企业在签订合同前应充分了解并保证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并明确约定双方权利义务,合同履约过程中应及时做好合同管理和变更控制。
二、劳动法风险:劳动法是保护雇员权益的法律,施工企业应遵守相关劳动法规,合理合法地管理员工,确保员工的劳动权益,预防劳动纠纷的发生。
三、安全生产风险:建筑工程施工是危险性较高的行业,施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避免发生伤害事故。
四、环境保护风险: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废弃物,施工企业应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施工现场进行污染防治和垃圾分类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避免环境违法问题。
五、知识产权风险:建筑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方案等属于知识产权范畴,施工企业要遵守知识产权法律,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得擅自复制、传播、使用他人的知识产权,避免知识产权纠纷。
六、质量问题风险:建筑工程质量对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施工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避免质量问题引发纠纷。
七、拖欠款项风险:建筑工程施工周期较长,款项的拖欠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困难,施工企业要合理预估资金需求和回收周期,合理安排资金运作,避免资金风险。
八、违法经营风险:施工企业要积极、合法地经营,遵守相关行业准入标准和经营许可要求,避免违反经营法律法规,导致违法经营风险。
九、税收合规风险:施工企业应加强税收管理,做好纳税申报和缴纳工作,遵守税收相关法律法规,避免税收风险和税务争议。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积极防范和规避法律风险,不能忽视法律合规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合理安排人员和资金运作,与业主、员工、供应商等各方签订明确的合同并严格履行,合规运营,加强风险控制,以提高企业的法律和经营风险防控能力。
施工中常见的漏洞及法律风险防范
施工中常见的漏洞及法律风险防范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施工中常见的漏洞和法律风险也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保证建筑安全和质量,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施工中常见的漏洞和应对法律风险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提供一些建筑公司和承包商可以采取的措施,降低风险。
一、施工中常见的漏洞1. 施工合同不明确施工合同作为建筑项目的重要法律文件,应明确双方权责、施工范围、工期、付款方式等关键事项。
然而,由于合同文本模糊不清或条款不全面,导致合同中的不确定性和漏洞。
例如,合同未明确规定工程质量标准,容易引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2. 不合规施工建筑施工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建筑标准,但一些承包商为了降低成本或赶工期,可能会采取不合规的施工方式。
这样的行为不仅会影响工程质量,还会带来法律风险。
3. 资金管理不善施工项目往往涉及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资金管理不善,容易导致项目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时支付工程款项。
这会引发承包商和供应商之间的纠纷,进而可能影响整个施工项目。
二、法律风险防范措施1. 健全施工合同为了防范常见漏洞,施工合同应该在起草和签订阶段就尽可能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
其中,合同的规定应包括工程范围、质量标准、工期、支付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以减少法律争议的可能性。
2. 强化施工管理承包商和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确保符合法律法规和建筑标准。
这包括合规施工、合理安排工期、合理调配人员和资源等,以保证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3. 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施工项目的资金流动畅通。
这可以通过制定资金支付计划、加强供应商和分包商的资金管理,以及及时支付工程款项等方式实现。
这样可以避免资金链断裂,减少与供应商和分包商之间的纠纷。
4. 风险评估和合规检查在施工前,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了解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此外,定期进行合规检查,确保施工项目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及时纠正潜在的问题。
施工中常见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施工中常见的法律风险有哪些施工行业是一个与法律风险关系密切的领域。
无论是建筑施工还是工程管理,都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风险。
本文将讨论施工中常见的法律风险,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以便业主、承包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些风险。
一、合同风险在施工中,合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同是保障各方权益的法律文书,但常常存在潜在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合同风险:1.1 不明确的条款合同条款如果没有明确规定工作范围、进度、质量标准等关键要素,将会给各方带来风险。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制定详细、明确的合同条款,确保所有关键要素都得到明确规定。
1.2 不合理的责任分担合同中关于责任分担的条款往往是纠纷的焦点。
一方面,业主往往希望承包商承担更多的责任;另一方面,承包商希望能够合理分担风险。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通过充分的谈判和协商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责任分担方案。
二、劳动纠纷风险施工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因此劳动纠纷是一个常见的法律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劳动纠纷风险:2.1 工资纠纷施工现场工资支付的透明度和准确性是一个潜在的法律风险点。
拖欠工资、虚报工时等问题可能导致劳动力不稳定,同时也可能引发纠纷。
企业应确保工资支付透明,合理记录工时并及时支付工资。
2.2 安全保护不到位施工现场往往伴随着一些危险和安全隐患。
如果雇主未能提供安全工作环境或未能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可能会导致事故发生,从而引发劳动纠纷。
为了避免纠纷的发生,雇主应制定和落实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并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装备。
三、侵权纠纷风险施工现场常常存在侵权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侵权纠纷风险:3.1 盗窃和破坏施工现场对于材料和设备的安全往往面临风险。
盗窃和破坏行为可能导致重大损失,并可能引发侵权纠纷。
为了减少这类风险,施工现场应加强安全管理,安装监控设备,并增强对材料和设备的保护措施。
3.2 侵犯知识产权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与知识产权相关的问题,如侵犯他人专利或著作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项目常见法律风险及防范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签订后,施工企业都会组建项目经理部,代表企业负责工程的整体实施。
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大量人、财、物的调配和使用,这些资源有些来自于企业内部,通过行政方式即可得到,但更多的来自于市场,这就需要签订合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但目前项目经理部缺少系统学习过法律的管理人员,对签订和履行合同应当注意的事项不甚了解,经常造成一些合同法律错误,给项目带来风险。
以往施工项目发生的案例都已经证明,法律风险的发生大都是因为合同本身不完善或者合同履行过程出现了问题而产生的。
因此,有必要对项目部常见的合同法律错误做一提示,防范风险的发生。
合同主体是合同最基本的要素。
所谓主体就是谁和谁在进行合同交易。
本来,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要签订合同,我们不可能不知道是与谁在签订合同。
但在道德信用缺失的社会环境下,这种现象也时有发生。
某项目部在施工期间,经人介绍,将部分前期非主体工程分包给了一个名为“某某江河施工总队”的单位。
一位自称是现场负责人的工头揣着该单位的介绍信与项目部洽谈,并很快签订了协议书。
工头承诺一边组织人员施工,一边商谈且体分包细节,订立正式合同。
项目部由于工期紧张,就答应了这一要求。
结果,一周后,该工头带人居住的帐篷就由于夜间取暖不慎发生火灾,六名工人不同程度受伤,一人死亡。
项目部在组织抢救伤员的同时,立即与“某某江河施工总队”联系,却发现该单位纯属子虚乌有,所留地址、电话都是假的,伤势较轻的工头此时也从医院蒸发。
所有后续事宜的处理全部由项目部承担,给项目部造成了数十万元的损失。
事实上,很多施工单位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形,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施工单位以为和一个很正规的单位进行分包交易,公章、授权委托书、施工企业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资格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一个都不差,但当分包合同履行不顺(如出现质量、安全事故,数额较大亏损等)时,分包现场负责人往往一走了之,项目部再查这些资质证书时,发现都是假的,一下子不知道该让谁承担责任了,只有打掉牙往肚里咽,既要为企业的声誉负责,还要承担社会稳定和谐的责任。
合同名实不符是指合同名称与合同内容不相适应而带来的问题。
合同法分则中有15 种有名合同,其名称代表了合同所属的类别,我们在应用时,当然应当做到名实相符。
如果合同名称与实际内容不一致,会给合同的解释及争议的处理带来很大的麻烦。
施工项目常见的名实不符的合同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种是把承揽合同签成了租赁合同; 第二种是把买卖合同签成了定作合同;第三种是把雇佣合同签成了劳动合同;第四种是把劳务分包合同签成了专业分包合同。
签订上述名实不符的合同常常造成合同无效或加重项目部的义务。
如某项目部想修一条前期施工便道,但施工机械不够用,就想利用社会资源。
找了一个反铲车主,订了一份反铲租赁合同。
但事实上,该反铲司机是车主长期雇佣的,施工期间的油料、维修也都由车主负担,反铲停车时也在车主的控制之下,项目部仅按其完成工作成果支付费用,这就与租赁合同项下的责任义务完全不符。
租赁合同要求承租人完全占有和支配租赁物,合同履行完毕后要返还租赁物。
结果,施工期间,反铲在车主的指挥和车主雇佣的司机操作下掉进了江里,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
此时,车主要求项目部按照租赁合同返还财产,赔偿反铲坠江的全部损失,法院两审都按照租赁合同支持了车主的请求。
项目部觉得很冤,明明是你指挥你的人在施工,出了事怎么能要求我们全部承担责任? 从合同法的规定来看,该合同应当是一个承揽合同。
即车主用自己的工具设备进行工作,完成工作成果后向项目部交付,项目部按工作成果支付报酬,对承揽期间工具设备的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
就如同修鞋师傅修鞋时受伤或机器受损不能要求鞋的主人承担责任一样。
但由于合同订成了租赁合同,造成项目部全部承担损失的后果。
其他如把买卖合同签订成定作合同,可能造成合同对方所在地法院有管辖权,给处理纠纷带来种种不利;把雇佣合同签成劳动合同,可能造成工伤认定的纠纷,增加费用支出,影响社会的稳定;把劳务分包合同签成专业分包合同,可能造成分包无效,影响施工进展。
合同条款错误经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与法律规定相冲突,一种是与当事人主观意愿不符。
前者比如出现“定金”、“押金”等不确定的用语或在委托代理合同中约定“不得解除合同”等,此类条款要么与法律常用的术语不同,要么与法律规定相冲突,其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后者是在纠纷发生时,一方才发现某些重要条款的约定并不是当时订立合同的本意,违背了合同目的。
2009 年4 月份,某单位项目部在与某公司签订机械设备进出场合同时,由于没有认真审查对方提供的格式合同条款,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估计不足,竟然在一份约定“路途中的风险全部由项目部承担”的合同上签了字。
后对方车辆在行进途中遇到个别桥梁无法通过,结果绕道而行。
事后,对方依据合同向项目部索赔。
项目部提出异议,认为对方作为一家专业公司,在签订合同前已经对路况进行了考察,应当对提供的车辆能否顺利通行有一个专业的判断,而不能将此风险转嫁到项目部头上。
但对方坚持索赔意见,并以起诉相威胁。
项目部经过征求律师意见,认为合同约定明确,胜诉的几率非常小,无奈之下,只得与对方协商赔偿事宜,最终损失了10 多万元。
一般来讲,对于此类条款的审查,并不属于法律审查的范围。
一个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经营人员或者设备管理人员,要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是能够预料到风险的存在的。
比如车辆路途中发生事故的风险如何分担,被行政机关暂扣如何处理等等。
但如果合同的起草权在对方,而项目部又不认真审查条款的话,很容易就给自己套上了枷索。
生活中,类似审查不严的合同不在少数,有些项目管理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吃吃喝喝谈好价格,马上大笔一挥签字盖章,给交易对方留下可乘之机。
不发生纠纷便罢,一有纠纷,再回头看合同条款,往往对项目部不利。
有经验的合同参与方总是把争议管辖地约定作为合同谈判的必争之地,但在项目部签订的合同中,很难发现对已有利的争议管辖条款。
按照法律规定,合同争议既可以由法院管辖,还可以通过约定由仲裁解决。
法院管辖还可以约定原告住所地、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标的物所在地法院管辖。
选择适当的争议管辖,至少可以节约诉讼成本,按己方的需要掌控争议处理节奏。
不注重选择,往往使争议的处理非常被动。
某大型水利工程所在地的劳务公司与工程承包商之间的纠纷,就是因为纠纷解决方式的约定出了问题,造成劳务调差纠纷在仲裁机构和法院之间辗转来回,长期得不到实质处理,被戏称为“索要劳务调差款的诉讼长征”。
还有某施工企业的资金账户经常被河北某地法院突然查封,查封后很长时间接不到法院文书,搞不清是哪个项目部与人发生了纠纷,给工作造成被动。
最终总结经验,才发现是该单位很多下属项目部采购工程材料,不约定管辖法院,稍有拖延支付货款的行为,就被对方按定作合同在当地法院起诉。
而这些供应工程材料的企业是所在地的经济支柱,法院经常按照他们的要求进行诉前财产保全。
资金账户一被查封,不但需要组织人力物力去河北解决,还影响企业信用,给银行出具投标保函等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现实中,还有一些不注意管辖约定的表现,如约定“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但却没有控制实际履行地点并保留书面证据;约定“合同签订地法院管辖”,但在合同中没有同时载明合同签订地;约定仲裁处理,但约定的仲裁机构并不存在,最常见的是约定“某某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实际所有仲裁委员会都不带“市”字,带了这个“市”字可能导致仲裁条款效力产生争议而归于无效。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合同细节更是如此,因不注意合同细节导致的损失屡见不鲜。
曾有报道一件长达四年的诉讼,决定两级法院不同判决结果的只是其中一个关键标点到底是逗号还是句号。
因此,哪怕是对标点符号的使用这样的环节也不能掉以轻心,更不必说其他文字、用语、细节处理等方面的问题了。
2008 年9 月,某项目部与某分包队签订了一份劳务分包合同,其中在约定各种劳务的单价时合同文本需要换页,但该项目部没有在合同上加盖骑缝章。
2009 年初,双方因合同价款问题发生争执,闹上法庭,各自向法院出示了劳务分包合同。
法院一比对发现,分包队提供的合同第二页上面两行与项目部提供的合同不同,而这两行字正是两项主要劳务的单价。
由于双方都提供了合同,法院也无法判定应以哪个合同对这两项主要劳务定价,最终参照签约时主管部门发布的计价标准结算。
而该标准远远超过了施工企业与业主签约的单价,给项目部造成了较大损失。
除了上述不在合同上加盖骑缝章的现象外,还有一些合同文本前后内容矛盾,如一份协议规定工程单价以“低者为准”,但在同日签订的另一份协议中,又规定了不同的计算方法,结果在后来的审计中出现了扯皮,谁也说服不了谁;还有的合同表述不清楚,如“甲方代理乙方为其客户提供租赁服务”这一条款中,当双方都有客户时,根本无法确定“其客户”是指甲方客户还是乙方客户,也带来理解上的歧义。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相对于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风险,合同签订中的法律风险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但法律工作有其专业性、经验性、实践性的特点,并非简单的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就能完成合同法律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部一定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 一定要加大普法工作的力度,要在工程管理、设备材料、安全管理等系统培训中增加合同法律知识的内容;探索更加符合实际的法律培训制度,发挥外聘律师和内部法律顾问的作用,只要他们到项目处理诉讼案件,一定要召集相关部门人员,请他们用身边实际发生的案件,进行法律知识的培训,杜绝一些低级法律错误的发生。
而施工企业的法律顾问一定要推行结案报告,透过纠纷、案件的处理,认真查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为避免项目经理部发生合同纠纷提供防范思路。
项目经理部一般不具有从法律角度审查合同的能力,必须充分利用施工企业内设的法律顾问和外聘律师的作用。
特别是在经营过程中,对方提出了合同草案或解决方案时,要多与专业人员沟通,请他们把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尊重和采纳他们的意见。
有些项目经理部经常以任务急、标的小、工作是常规性工作不会发生纠纷等为借口,规避专业审查,在发生纠纷造成损失后才后悔。
其实目前网络、通讯手段已经非常发达,施工企业大都配备了内部法律顾问,不论在哪里经营,及时请专业人员进行法律审查都不困难。
所以,项目经理部一定要克服经验主义思想,从专业人员的思维方式中汲取管理营养,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及时防范各类风险的发生。
如果确实无法请专业人员进行合同审查,项目经理部又如何确保合同中法律条款的正确呢?这里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要理性分析签订合同的交易对方所带来的风险。
只有合同主体切实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主体的合法性、合同的有效性才能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