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人地相互作用的特征
了解人地关系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
了解人地关系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人地关系发展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在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几个历史阶段,深入探讨人类与地球的相互关系。
第一个历史阶段是原始社会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类生活在原始自然环境中,主要靠狩猎、采集和捕鱼为生。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他们完全依赖自然环境提供的资源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
在这个阶段,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主要是通过狩猎和采集来获取食物,对自然环境没有造成明显的破坏。
第二个历史阶段是农业社会阶段。
约6000年前,人类发明了农业,开始进行定居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人地关系。
农业生产使得人类可以在特定地区长期居住,从而形成了定居的村落和城市。
农业生产提供了更为稳定的食物供应,使人类逐渐过上了丰富的物质生活。
但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开始利用大量土地用于农业生产,并且进行了农田整理和水利工程等开垦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第三个历史阶段是工业社会阶段。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工业革命的发生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转型。
工业革命带来了机器化生产和大规模工厂生产,极大地改变了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工业化的推进导致了资源的大量开采和能源消耗,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和污染物,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此外,工业化也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人口急速增长,对土地和自然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第四个历史阶段是可持续发展阶段。
20世纪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工业化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消耗的严重影响,并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和协调,旨在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害后代的能力满足其需求。
这一阶段的发展,特别是科技的进步,使得人类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也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能源、农业、城市规划等,推动社会走向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方向。
生产力新旧演化的辩证审视
生产力新旧演化的辩证审视一、生产力的定义和演化定义:生产力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为了生产物质财富而进行劳动时所具备的技术、设备、劳动力等要素的综合作用。
生产力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
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他们通过劳动将自然资源转化为有用的产品和服务;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它是劳动者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劳动工具是劳动者实现其劳动能力的物质手段,它包括生产设备、交通工具、通信工具等。
演化: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从最初的原始社会到农业文明时期,再到工业革命后的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主要依靠体力劳动进行生产活动;随着农业的发展,生产力逐渐提高,人们开始利用动物力和自然力进行生产;进入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蒸汽机、电力等新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20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方式逐渐成为主流。
影响生产力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政策环境等。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它为生产力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高素质的劳动者能够更好地发挥生产力的作用;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有助于提高生产力的整体水平,如从传统的手工生产向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转变;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合理的资源配置能够为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政策环境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合理的政策可以激发社会的创造力和发展活力。
生产力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决定了社会经济结构的演变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对社会的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高一地理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③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 发展观念引导下 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
和发展的索取对象,忽视自然界首 的非持续发展行 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
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为密切相关
可持续发展
阅读(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的发展
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综合性概念,是资源环境承载力、 经济和社会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综合体。
核心概念
(1)农业社会 以人力、畜力为动力,以简单的手工农具为设备,靠天吃饭的原始农牧 业生产为主导经济的社会。在西方传统的发展理论中用以代表工业社会 之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又称“传统社会” 。
(2)工业社会
开始于18世纪 60 年代,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 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而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瓦特改良蒸汽机。
部分海域环境 污染和生态破 坏严重
每年的伏季休渔、禁止滥 捕、沿海环境污染治理等
源宝库
2.转变传统发展模式
(2)可持续发展模式
目的
具体内容
环境污染的治理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加快构建 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形成能耗低、 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产业结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污染 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 的治理 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图示
阅读(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公平 性
本代人之间、代际之间的公平,不同国 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侧重“权利”,强调享有权利的平等)
基本 原则
持续 性
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能超 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侧重“发展”,强调发展的可持续)
初一地理人地关系演变历史分析
初一地理人地关系演变历史分析地理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地球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地关系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对初一地理人地关系的演变历史进行分析。
一、远古时期:原始社会的人地关系在人类社会起源初期,人们的生活方式主要依赖于自然环境的赐予。
原始社会的人们居住在山谷、河滩或洞穴等自然环境中。
他们通过狩猎、采集、捕鱼等方式获取食物,利用自然材料制造工具和居住用具。
人地关系处于相对简单的状态,人类对地球的影响较小。
二、农耕时代:农业革命对人地关系的影响大约在公元前10000年左右,人类进入了农耕时代,农业革命成为人地关系演变的重要标志。
人们开始选择适宜的土地,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和家畜的饲养。
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人类开始形成定居生活。
人们对土地的改造增加了对地球的影响,同时也依赖于地球的自然资源。
三、工业革命:人地关系的深刻转变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工业革命的爆发彻底改变了人地关系的模式。
工业生产的推动使得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带来了土地的剧烈开发和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人类对地球的依赖加大,同时对地球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四、现代时代:可持续发展与人地关系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增加,可持续发展成为推动人地关系转型的重要理念。
人们开始意识到人地关系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措施,逐渐实现了人地关系的良性互动。
人们更加注重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
五、未来展望: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类需要进一步加强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我们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努力:加强环境保护,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推进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总结起来,初一地理人地关系的演变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的简单互动,农业革命的转折,工业革命的深刻变革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世界地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1、全球海陆分布有哪些特点世界海陆分布形势大致有以下特点:第一,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这里陆地占北半球总面积的五分之二,并在中、高纬度地带几乎连成一片.第二,除南极大陆外,所有大陆都南北成对分布第三,大部分大陆的轮廓都是北宽南窄,呈倒置三角形.第四,弧形列岛和较大的岛屿多位于大陆东岸。
第五,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轮廓非常相似,海岸线彼此几乎吻合,仿佛是由一块大陆分离开来似的。
2、对比分析世界大陆地形和海底地形的主要特征大陆地形特征:1地形高低起伏悬殊2地形类型多种多样3地形结构因洲而异海洋地形特征:1深度大高差大2洋底地形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洋盆3洋脊贯通四大洋3、世界有哪些主要的气候带和气候型、简述其分布、特点和成因Biaoge4、以北半球的气候带和气候型为例,解释世界气候的主要分布气候的分布规律有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布规律.以北半球为例,按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气候类型依次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气候(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气候(大陆东部的温带季风气候,大陆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中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为: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由沿海向内陆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荒漠气候).5、沙漠化的危害、做了哪些工作?沙漠化:土地退化,使得土地生物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和地表类似沙漠景观的出现,是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脆弱生态环境综合作用的产物。
荒漠化: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非自然)现象。
使得居民流离失所、粮食紧缺措施:联合治理第二章1、全球都有哪些自然带?分布?特点?biaoge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整体性所谓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和组成部分之间内在的联系性,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并结合为一个整体。
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
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各种自然要素所构成的环境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水文水系、气候、植被、土壤等。
人类社会是指人们生活、工作和发展的社会群体。
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地理环境条件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人类社会的活动也会对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改变。
一、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降水和温度变化对农业生产有着直接影响。
例如,热带季风气候适宜稻米的种植,而北极地区的严寒气候则不利于农作物的种植。
2. 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地形的起伏和山川河流的分布会影响交通运输的便利性。
崇山峻岭或者河网纵横的地区,交通运输通常较为困难,而平原地区则交通便利。
3. 水文对居住和生产活动的影响:水资源的分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河流、湖泊和海洋等水域资源为居民提供了水源、养殖和运输等便利条件。
4. 土壤对农业和城市发展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不同的农作物生长,并对城市建设有一定的限制。
肥沃的土壤适合农业发展,而沙质或者荒漠化的土地则不适合农作物种植。
二、人类社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 城市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田被城市建设所占用,这导致土地资源的减少和农业生产能力的下降。
2. 工业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这些污染物会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3. 水资源开发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改变河流的水文特征,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例如,修建水库会改变河流水量和蓄水量,可能导致下游的农田干旱和生态灾害。
4. 森林砍伐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过度的森林砍伐会导致栖息地破坏和物种灭绝,使得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这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紧密关联,相互影响。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活动会对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改变,而地理环境也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
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
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地球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联。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地关系也在不断演变。
本文将从人类早期的狩猎采集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到现代信息时代,探讨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
狩猎采集时代是人类社会的最早阶段。
在这个时代,人类主要通过狩猎、采集和渔猎来获得食物和生存资源。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主要依赖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季节变化。
人们根据动植物的迁徙和繁殖周期来选择合适的狩猎和采集地点,以确保自身的生存。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非常高,与地球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上。
随着农业的出现,人地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农业时代的到来使人类开始从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转变为农耕生活。
人们开始种植农作物,饲养动物,逐渐形成了定居生活和农村社会。
农业的兴起使人类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利用自然资源,进一步改变了人地关系。
人们开始选择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地,进行农田的开垦和灌溉工作。
此时,人类对土地的利用和管理变得更加深入和系统化。
人地关系开始向人为主导的方向发展,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增大。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人地关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工业时代的到来使人类社会进入了机械化和工业化的时代。
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能源的工业化生产方式迅速发展起来,大量的自然资源被开采和消耗,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工业时代的人地关系主要表现为大规模的资源开采和环境破坏,人类对地球的影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此时,人类对地球环境的认识和关注也日益增加,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逐渐被提出。
现代信息时代是人地关系进一步演变的阶段。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监测地球环境的状况,更加精确地预测和应对自然灾害。
人们开始意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倡导人类与地球和谐共生的新型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
高中地理人地关系知识点全面梳理汇编
高中地理人地关系知识点全面梳理汇编人地关系是地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是研究人类与地球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核心内容。
本文将全面梳理高中地理人地关系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一概念。
一、人地关系的定义和基本原理人地关系是指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人与地球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动态过程,它不仅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对地球环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人地关系的基本原理包括适应性原理、依赖性原理和改造性原理。
1. 适应性原理:适应性原理认为人类在与地球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会根据环境的特点和条件,采取相应的适应措施,以适应地球环境并满足自身需要。
比如,在干旱地区,人们会采取节约用水的措施,以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2. 依赖性原理:依赖性原理指的是人类对地球环境的依赖和依存关系。
人类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地球提供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
比如,人类需要从地球获取食物、水源、能源等物质资源,同时还需要依赖地球的大气、水文、生态等环境条件。
3. 改造性原理:改造性原理指的是人类对地球环境进行改造和利用的能力和行为。
人类通过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地球的自然环境进行了广泛的改造,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和发展。
但这种改造往往会对地球环境产生负面影响,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二、人口与人地关系人口是人地关系中的重要要素,对人地关系的形成和演变起着重要的作用。
1. 人口数量与分布的影响:人口数量和分布对地球环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人口数量的增加导致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增加,同时也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会导致地区资源利用的不均衡和环境负荷的不均衡。
2.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影响: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口活动的重要形式,对人地关系产生着深远影响。
人口迁移会导致人口的流动性增加,从而对原居地和目的地的地球环境产生影响;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规模扩大、用地增加和城市化水平提高,对地球环境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三、资源与人地关系资源是人地关系中的核心要素,不同类型的资源对人地关系的影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阶段
人类社会的生存阶段
时间尺度:从人类出现到工业文明
第一阶段:农业社会之前,狩猎动物与采集果实为生。 每个妇女在整个育龄期可以生育8.6个孩子,人口增 长率100年不超过1.5%(倍增时间4700年)。据推算, 农业革命前夕(公元前8000年左右)的世界人口在 500-1000万之间,实际上这也可能是狩猎、采集时期 人口抚养能力的上限。
如果消费水平持续上升,其倍增时间还有可能 缩短。
Logistic曲线三阶导数的表达式为
PPT文档演模板
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阶段
种群变化三个阶段的图示
PPT文档演模板
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阶段
Logistic增长过程的主要特征
第一阶段:在系统发展的初期,限制 因素的作用较小,充足的环境容量驱 动系统以很快的速度发展。
第二阶段:随着时间推移和系统规模 的增大,发展的空间再缩小,资源供 给能力下降,环境条件的限制越来越 明显地阻碍系统增长率的提高。
马克思的六个阶段理论
马克思从宏观大历史的角度看待社会发展 的规律。
马克思根据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 关系,将人类社会划分六个阶段。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 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及共产主义社会, 预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并被共产主义所代 替,后者是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
PPT文档演模板
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阶段
Rostow的六个阶段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学家Rostow (1960)出版了《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
利用历史与经验统计的方法将各个国家的经 济发展分为六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 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以及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其中,起飞与追求生活质量是两个突变阶段, 也是极难跨越的。
工业革命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工业革命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变。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工业革命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和技术变革,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
一、农业社会的特征农业社会是以农业为主导经济形态的社会,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是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是农业社会的主要经济活动,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劳动,农产品在经济中起到重要作用。
2. 手工劳动为主: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是农业社会的主要劳动方式,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效率有限。
3. 生活方式简单:人们的生活以农业为中心,大部分人住在乡村,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占主导地位。
二、工业革命的起因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在英国兴起的,主要的发动力包括以下因素:1. 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革命的兴起,农业生产率大幅提高,人口增长导致农民工人大量失业,迫使他们寻找新的生计方式。
2. 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革命和启蒙思想的兴起,促进了科学技术的突破,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基础。
3.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兴起,推动了商业和工业的发展,产业资本家积累了足够的资本用于投资。
三、工业革命对农业社会的影响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农业社会的面貌,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1. 城市化的推动:工业革命引发了城市化进程,大量农民进城寻找工作机会,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2. 劳动力转移:农民转移到城市从事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劳动力从大规模转变为集中在小规模耕种和畜牧业上。
3. 生产力的飞跃:机器工业的兴起使得生产力急剧提高,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方式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业劳动方式,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4. 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阶级分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形成,工人阶级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5. 市场经济的兴起:工业革命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品经济替代了封建经济,货币和交换活动成为经济的主要形式。
工业革命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
工业革命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它将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的工业社会。
这一转型不仅带来了技术、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巨大变化,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探讨工业革命期间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
一、农业社会的特征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社会主要是农业社会。
农业社会以农业为经济基础,人们的生产方式主要是手工劳动和农业生产。
农业社会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大部分人从事农业生产,主要以自给自足为目的,少量的剩余产品用于交换。
2. 封闭的社会结构:社会结构相对封闭,身份和地位主要由出生决定,社会流动性较小。
3. 有限的科技水平:科技发展缓慢,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技术手段主要是传统的农具和手工操作。
4. 传统的家庭经济:家庭是生产的基本单位,生产、消费和交换等活动都局限于家庭范围内。
二、工业革命的兴起工业革命是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在英国开始的一场以机器代替手工、以工厂代替家庭作坊为特征的生产方式的变革。
工业革命的兴起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革命的成功提高了农业生产力,释放了大量人力,为工业革命提供了人口和劳动力的基础。
2. 商业和贸易的兴起:殖民主义的扩张导致了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和贸易,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材料和市场需求。
3. 科技和发明的进步:蒸汽机、纺织机械等关键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
4.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私人资本主义逐渐代替了旧的封建制度,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更好的营商环境。
三、工业社会的特征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社会逐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
工业社会以工业和制造业为经济基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工业社会的特征包括:1. 城市化和人口增长: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大量人口从农村迁往城市,城市的规模扩大,人口剧增。
2. 分工和专业化:工业社会产生大规模的分工和专业化现象,劳动者从事单一的工种,分工更加精细,劳动效率大幅提高。
世界地理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复习思考题】1.全球海陆分布特点?2.用板块学说的观点说明大洋的发生、发展阶段。
3.通过世界气候类型和自然带来分析说明世界气候分布规律。
4.用极块构造学说来解释地球表面的演化过程。
5.对比分析世界大陆地形和海底地形的主要特征。
6.世界有哪些主要的气候带和气候型?简述它们的分布、主要特点及其成因。
7.以北半球的气候带和气候类型为例,揭示世界气候的主要规律。
8.全球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如何防止火山和地震灾害?9.我国沙尘暴易发生在哪些地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预防?10.何谓厄尔尼诺和拉尼澳现象?目前对此现象研究的进展情况如何?11.什么是沙漠化?全球沙漠化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国际社会对此做了哪些工作?第二章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及其理论研究【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自然带?全球陆地自然带的演化有什么特点?2.全球陆地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带?它们是怎样分布的?各有什么主要特点?3.如何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4.什么是地域分异规律?你对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规律和垂直地带性规律如何理解的?5.各种不同的地域分异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第三章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海洋人类活动【复习思考题】1.解释洋流的成因:(1)梯度流(2)风海流(3)补偿流2.阐述海洋资源种类及其开发其前景。
3.分析世界渔场形成的条件及地理分布特征。
4.论述大陆架自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现实意义。
5.简述海洋污染的种类与防治措施。
第四章全球人地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复习思考题】1.对比分析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人地相互作用的特征。
2.简述当代人地相互作用的全球化表现。
3.谈一谈你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4.简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
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复习思考题】1.世界民族与文化分区的基本格局。
2.世界人口分布的地理格局与世界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区差异有什么联系?3.为什么全球工业在陆地中纬度地带特别集中?4.陆地地纬度地带的农业生产类型与其他地带有哪些不同?5.世界经济部门结构发展的趋势是什么?6.为什么会形成世界经济的中心地,它们的作用是什么?7.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区域化之间有什么区别?8.知识经济在世界上的分布规律是什么?第六章亚洲【复习思考题】1.亚洲可分为哪几个自然地理区?各自然地理区有哪些突出特性?2.试评价亚洲经济发展条件。
农业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
农业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11级城规班26号罗洋不论是在人类社会的哪个阶段,哪种社会形态,农业始终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产部门。
且人类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首先能够生活,而要能够生活,就必须解决维持人类生命活动的食物供给及其营养物质的来源。
从产业结构角度来说,农业属于第一产业范畴,其产品基本上都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即通过动植物本身的生长、繁殖来完成其生产过程。
因此,农业的生产分布与自然、技术、社会经济条件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农业出现以后,经过了漫长的发展阶段,从刀耕火种开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工具的进步而逐渐步入以铜制和铁制工具为主的传统农业阶段,直到工业革命以后在动力机械的帮助下进入机械化、现代化阶段。
农业生产率也持续提高。
而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从16世纪以后,世界各地的农业发展与传播给世界农业带来巨大变化,形成许多不同类型,这些都充分反映了人、地与技术三者的紧密联系。
原始农业阶段,主要是迁移农业,‘刀耕火种’对土地进行轮作,在环境可承载范围有积极作用,发展农业,改善自身生活,科技获得一定的发展。
传统农业阶段,属于自然经济,农具、技术改进,基本上靠人力,社会发展由于农民生活的贫困而缓慢曲折。
现代农业阶段,农业生产出现了巨大飞跃,进入商品农业阶段,农业社会化程度很高。
现代农业的产品保证了第二三产业的顺利进行。
经历过这三个阶段,农业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发展。
原始农业出现以后,人类从依靠大自然的食物资源为生,转向利用生物资源创造出符合人类需求的食物资源,使人类的食物多样化,营养丰富,大大有利于人类的发展。
并且农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首先是生产单位全体变小,促进了家庭的发展,农业要求的定居、聚居状态促成了村落的出现。
在此基础上农业进一步发展,就导致文明的出现,这是人类发展的根本性变化。
随着农业技术水平不断的进步,一部分人开始脱离农业生产,从事其他生产或工作,社会出现分工。
人类社会发展的三次转型
补充阅读:《人类社会发展的三次转型》资料来源:《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作者:文军、童星内容:一长期以来,对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认识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不同领域的学者曾纷纷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和界定人类已经走过或即将要走的历程。
比较有代表性如:1877年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在其《古代社会》中,以人类文明程度的发展为标志,将人类史前史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三个主要时代。
尔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依据社会发展规律及其社会阶级属性的不同,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又系统地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类型。
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引起了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于是,人们又以产业为标志,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此外,还有经济学家依据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在地球空间运动进程的规律,从经济学角度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划分为江河经济时代、海岸经济时代和陆桥经济时代。
而对于人类社会在新千年即将面对的新时代的概括与预测,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比较有代表性如马克卢普的“知识生产社会”论、贝尔的“后工业社会”论、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论、奈斯比特的“信息社会”论、德鲁克的“知识社会”论、卡斯泰尔的“网络社会”论等等,这些新概念或理论的提出,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试图解读这个新时代和自我解惑的某种努力。
人类历史的发展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我们对人类社会的历程作出怎样的概括,实际上都是无法追记历史的每一个脚印的,但人类历史的发展又总是有规律可循的,否则我们便无法认识过去。
因此,在此我们也不妨用社会学的眼光,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来简单地回顾和概括一下人类社会所走过的艰苦历程,这一历程集中体现在“四次革命、三个时代、二次现代化、一个中心”上,即在人类社会200多万年历史中,一共发生了四次大革命,造就了三个不同的时代,经历了两次现代化的洗礼,而这些根本性的变迁都是围绕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展开的(见表一)。
论人地关系的主要特征
论人地关系的主要特征X方修琦(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北京 100875)提 要 本文概括了人地关系的五个主要特征:人地关系的多重性、异时相关性、异地相关性、人的主动性和多重决定性。
关键词 人地关系 特征人类在其发展进化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其参与构建人类生态系统的能力,从而不断地改变人类生态系统的性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以工具和火的使用、农业的出现、文明社会的出现和工业革命为标志,人地关系在人类的历史上至少发生了四次明显的异化过程,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也由此形成,并与人类共同组成人地系统。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不仅包括人类与其它生物所共有的自然环境,而且包括由人类创造出来的、为人类所特有的人为环境和社会环境。
其中,自然环境从地球诞生之日就开始出现,经过45亿年的演化成为现代的形式。
人为环境中首先出现的是人化自然(受人类意志明显影响和控制、并已改变了原生状态的自然系统),以农业的出现为标志,距今已有近1万年的历史;而人工自然(人类利用自然物质,经过劳动过程创造出来的物质系统)部分是工业革命的产物,距今只有几百年的历史。
社会环境大约出现于5000年前,以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为标志,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日趋复杂(图1)[1]。
随着人地关系的异化与地理环境的发展,人地关系的内涵也不断丰富。
图1 人类生态系统与人地关系示意图1 人地关系的多重性 人与环境的关系,即地理学上所说的人地关系,要远比其它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复杂得多,它不仅包第14卷 第2期1999年6月 人 文 地 理HUMAN GEOGRAPHY V ol.14,N o.2 Jun.1999 X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资助来稿日期:98—07—15;收到修改稿日期:99—01—25。
20人 文 地 理14卷括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且包括人与人为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包括自然环境、人为环境和社会环境彼此之间的关系(图1)。
在上述关系中,主要存在四个平衡:第一,人的自然的平衡,满足人的基本生理需求。
【高中地理】专题06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A卷)-高一地理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3分,20小题,共60分)1.中生代恐龙灭绝的事实表明( )A. 生物灭绝与环境无关B. 地球已不适合生命生存和发展C. 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D. 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对人类无任何意义【答案】C【解析】中生代恐龙灭绝的事实表明在中生代时期,地球上生物生存环境严重恶化,导致恐龙灭绝,反映了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过一些不利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
2.在农业社会阶段,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正确的()A. 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主要位于温度较高的热带地区B. 人们生活的主要来源是分布于水中的渔业资源C. 农业的发展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D. 农业社会的自然基础主要是动植物【答案】C【点睛】人地关系即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必须直面和探讨的问题,还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永恒命题。
从公元前几百年亚里士多德就提出的环境决定论,到工业革命以后风行一时的人类意志决定论,再到20世纪初由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提出的可能论,人类对于人地关系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止。
读某地循环农业模式物质流程图。
完成下列各题。
3.该农业模式的优点是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②农作物品种丰富,价格低廉③优化施肥结构,保护土地④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4.此农业模式最可能位于A. 山东丘陵B. 塔里木盆地C. 三江平原D. 四川盆地【答案】3.C4.D【解析】【点睛】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生产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读下面漫画《危险》,回答下列各题。
5.漫画中“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A.沙尘暴 B.水资源短缺C.生物多样性减少 D.全球变暖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这种环境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突出B.造成这种危险的人为原因有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C.除中国外,这种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还有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D.为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必须禁止人类的开发活动【答案】5.A6.D【解析】试题分析:考点:荒漠化的防治下图为我国某地1980年与2012年土地资源利用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对比分析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人地相互作用的特征
对比分析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人地相互作用的特征工业社会是指以工业生产为经济主导成分的社会,是继农业社会或传统社会之后的社会发展阶段。
有时又称现代社会。
以轻工业为主的是工业社会前期;以重工业为主的是工业社会后期;从时间上大约是蒸汽机出现之后到20世纪70,8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之前。
农业社会以农业生产为主导经济的社会。
在西方传统的发展理论中用以代表工业社会之前的社会发展阶段。
有时又称传统社会。
学者丹尼尔·贝尔对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
农业社会是前工业社会的一种形态。
工业社会具有以下特征:①以大机器的使用和无生命能源的消耗为核心的专业化社会大生产占据了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
②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生产效率全面提高。
③社会分化剧烈,社会分工精细。
④社会流动性增强,业缘关系取代了血缘和地缘关系而成为人们社会关系的主要形式,个人发展的机会和自主程度增多。
⑤法治取代人治成为政治系统运行的基本方式,社会的民主化程度提高。
⑥城市数量增加、规模加大,农业人口的比重降低至半数以下。
⑦交通运输工具和通讯联络手段高度发达,个人、群体、组织、区域、国家日趋开放。
⑧人的思想观念充分更新,竞争意识和时间观念加强,崇尚科学、信服真理、追求变革成为人们基本的行为或价值取向。
农业社会的特征大致归为:①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以手工为主要生产方式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满足家庭生活需要而不是交换。
②社会分工不发达,社会分化程度低下。
③社会流动性弱,各阶级阶层之间壁垒森严,社会关系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主,个人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
④社会管理原则是家长制,人治为政治系统运行的基本方式。
⑤人们的思想观念陈旧,迷信权威,惧怕变革。
⑥竞争机制不健全,生活节奏缓慢,因而,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也非常迟缓。
然而,农业社会中人与自然之间保持有一种顺应的关系,因而人们拥有一个优越的生态环境或生存空间;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的人情味浓厚;节奏舒缓的生活使人较少心理的紧张和精神的压抑;伦理型的规范对于抑制一般性的越轨行为有着不可替代的效力。
人类发展的规律
人类发展的规律人类发展的规律是指人类社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其发展方向、动力、节奏、方式等所遵循的客观规律。
人类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历经了数千年的文明进程,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等多个时期,见证了人类从野蛮到文明、从贫困到富裕、从封建到资本主义、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等历史变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产方式、分工形式、管理方法及分配方式等都得以不断改善。
人类在创造和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能力越强,经济活动就越具有生产性、效率也越高,因此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过去的历史阶段中,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实现了从手工制造到机器化、电气化的转变。
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发展的同时,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生产关系的本质是指人们在生产中基于生产资料的占有和分配而发生的相互关系,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再生产关系、劳动过程等。
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以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提供了条件,如封建所有制向资本主义所有制的转变,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二、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动力阶级斗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
阶级斗争的本质是指占有生产资料和占有劳动力的阶级之间为了利益而进行的对抗。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从奴隶主和奴隶的斗争、封建地主和农民的斗争、到现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阶级斗争是贯穿其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一种普遍现象。
阶级斗争的发展过程标志着人类社会从一个生产关系阶段逐渐进入到下一个生产关系阶段。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烈、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斗争不断升级推动的结果。
三、社会意识贯穿发展历程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与道德意识等,这些意识观念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地影响和反映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比分析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人地相互作用的特征自从人类产生之后,人类就同其栖息的自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着。
人类通过技术的发展去适应自然、挑战自然、控制自然,通过社会组织的形式来争取优势。
在这一过程中,人类自身也不断被改造,形成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人地关系形式。
如果以技术的发展为主要参考变量概观人地关系的阶段性特征,那么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以原始技术为主的采集狩猎社会、以农业技术为主的农业社会和以工业技术为主的工业社会。
目前正向以信息技术为主的信息社会过渡。
农业社会是指原始农业出现以后、工业革命出现之前的阶段,距今大约1万年—200年。
其中,距今大约1万年到5000年是原始农业社会,相当于新石器时代。
其后到工业革命之前则是传统农业社会时期,相当于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在原始农业社会,人类开始利用农业技术(磨制石器和打制石器)开发土地和生物资源来补充天然食物的不足,它标志着人地关系作用方式的根本性变化。
但由于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简陋,当时人类生产过程中的食物数量仍然有限,这也导致了人的消费水平极为低下。
也因为原始农业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并出现了氏族公社的社会组织。
从本质上讲,以“刀耕火种”为主的耕作技术和以石刀、石铲等为主的生产工具并不能对自然系统造成大的干扰,也不会在生产中产生自然系统不能吸收的废物,其对自然的干扰完全可以通过自然系统的自我调节而消除,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是和谐的
传统农业与原始农业的根本区别是传统农业中单位土地上人为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和由此带来的单位土地上的生物产出量均有大幅度提高,而且物质、能量的产出和投入基本上是平衡的。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特别是植物燃烧时提供的热量是最主要的饮食与采暖能源;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气候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社会产品主要是人类衣、食、住、行的必需品,大多是初级产品和初加工产品,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也都是自然系统可降解和可同化的,因此,传统农业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是和谐的。
传统农业技术的出现如青铜器、铁器等,使人类大规模改造自然系统成为可能,当时的主要人地关系问题是土地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土地侵蚀和土地退化,以及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显得十分无能为力。
为了有效解决传统农业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类在社会调控结构方面出现了进步。
实现了由原始农业社会的氏族公社所有制向传统农业社会奴隶主所有制和农户(地主)个人所有制的转变,出现了国家这种社会组织来保护管理上述所有制和它们所占据的地理空间。
传统农业社会从人地关系的垂直联系上看,基本维持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其技术结构尚不足以对自然界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同时社会调控结构又有力的保障了人与自然之间由于人口的增多而导致的脆弱的平衡。
工业社会开始于18世界60年代前后的英国产业革命所形成的工业经济形态,大约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才得以在欧美国家全面确定。
迄今为止,工业社会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人口增长最快、发展最迅速、财富积累最多及社会变动最为剧烈的时期。
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广泛开发与工业的兴起,彻底改变了农业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方式、社会系统的结构乃至文明的模式。
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工业社会以工业化为主导,而工业化的本质是集中,这是由于工业技术结构和市场经济制度决定的。
另一本质区别是人类的活动强度有了空前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干预能力有力巨大提高。
这种巨大的活动强度不仅引起人与自然关系的质的变化,也集中表现在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产生的多种后果上。
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和矛盾比农业社会复杂得多,产生的问题也日益多样化。
主要表现在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诸多领域。
综观工业社会的发展历程,虽然短暂,但却使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程度在扩大,人与自然的矛盾在不断激化,尤其表现在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上。
由于工业进程的地区差异,从局部上看,发达国家由于其工业化已基本完成,在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都具备了缓解人与自然矛盾的能力,因而其产生的问题已经或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化。
但广大发展中国家,却由于历史、现实等原因,正在步发达国家的后尘,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人地相互作用特征如下表:
项目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主要技术手段农业技术(青铜器、铁器、璃、耕
作制等)工业技术(机器、电器、社会化生产)
利用的主要资源农业资源(主要是耕地、淡水等可
再生资源)工业资源(主要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
利用的主要能源水力、风力煤、石油等化石能源对自然的态度模仿学习改造、征服、控制
人口增长特征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
率高出生率,继而下降;死亡率不断下降;高增长率,然后下降
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产生的问题人口过剩、自然灾害、土壤侵蚀等
生态破坏人口过剩、就业、老化,资源短缺,粮食紧张,能源危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主导性产业活动农业工业
主要的社会组织方式农户、城邦、国家强权国家、社会化生产组织消费方式维持基本生存需求满足高物质消费的发展需求发展方式多个个体,粗放大规模粗放与集约化倾向人类行为影响的空间范围村落、区域和国家国家和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