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光学总结

合集下载

物理高中光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高中光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高中光学知识点总结一、光的性质1. 光的波动性光既具有波动性,也具有粒子性。

光的波动性体现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如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而光的粒子性体现在光的能量是以光子的形式传播的,光的粒子性主要与光的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等现象有关。

2. 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299792458m/s,通常用c表示。

而在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会减小,不同介质中的光速不同。

3. 光的颜色白光是由各种不同波长的光波混合而成的,而不同波长的光波对应不同的颜色。

当光通过三棱镜或光栅时,会发生色散现象,将白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谱。

4. 光的偏振光是一种横波,具有振动的方向。

光振动方向的平面称为偏振面,垂直于偏振面的方向称为偏振光。

在光的偏振现象中,我们主要关注线偏振光和圆偏振光。

二、光的传播1. 光的直线传播在介质中,光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光线可以通过凸透镜、凹透镜的机理可以解释光线的传播和成像。

2. 光的衍射当光通过一个大小与波长相当的孔或障碍物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衍射现象可用多缝干涉或单缝衍射公式进行计算。

3. 光的干涉当两道光波相遇时,会发生干涉现象。

光的干涉一般分为相干干涉和非相干干涉,其中激光干涉是一种重要的相干干涉。

三、光的反射与折射1. 光的反射定律光线在与物体表面相遇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光的反射定律规定了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之间的关系。

2. 光的折射定律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定律规定了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3. 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和凹透镜分别具有不同的成像规律。

通过透镜成像公式可以计算物体和像的位置关系。

四、光的使用与应用1. 显微镜显微镜是一种使用透镜放大微小物体的仪器,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微生物、细胞等微小物体。

2. 望远镜望远镜是一种用透镜或反射镜放大远处物体的仪器,通过望远镜可以观察到远处的星星、行星等天体。

3. 激光技术激光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放大器产生激光束的技术,激光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医疗、制造等领域。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一、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学的基础原理之一。

当光线传播时,可以假设光沿着一条直线传播。

如果没有阻碍,光线会一直沿着直线传播。

这个原理在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现象都有体现,比如太阳的光线穿过窗户、电灯的光线在房间里传播等等。

二、光的速度在空气中,光的速度约为3.0×10^8m/s。

光速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这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受到介质折射率的影响。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最快的,这也是物理学上一些重要的原理所依赖的。

三、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光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当光线照射到一个光滑的表面上时,光线会以相同的角度反射回去。

这一现象可以用光滑的镜子来进行实验观察。

四、光的折射当光线进入到一个介质中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光线方向会发生改变。

折射定律指出,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这一定律对于制作透镜、棱镜等光学元件是非常重要的。

五、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当白光通过某些介质或器件时,不同颜色的光会分散出来。

这是因为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各不相同。

这也是彩虹的形成原理之一。

六、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是光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衍射是指光线通过一个缝隙或孔径时,会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光条纹模式。

这一现象是由于光本身的波动特性所决定的。

七、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光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当两束光经过衍射或交叠时,会出现一系列的干涉条纹。

这一现象是由于光波的相长干涉或相消干涉所引起的。

八、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光波的振动方向不同,这就导致光呈现出不同的偏振特性。

偏振光在一些特定的实验和应用中是非常重要的。

九、光的吸收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部分光能会被物体所吸收。

这一现象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反射光和折射光的能量往往比照射光要小。

十、光的色温光的色温是指光源的颜色偏向于冷色调还是暖色调。

这与光源的光谱特性有关,也是针对照明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

十一、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也就是说光既有波动模型也有粒子模型。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光学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涵盖了许多有趣且实用的知识。

下面就来对高中物理光学的知识点进行一个详细的总结。

一、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这是光传播的最基本规律。

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现象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例证。

二、光的反射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光滑表面发生的反射是镜面反射,其反射光线是平行的;粗糙表面发生的反射是漫反射,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

但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三、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折射率: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

折射率反映了介质对光的折射能力。

四、全反射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临界角是折射角为 90 度时对应的入射角。

五、光的色散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这表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六、光的干涉两列频率相同、振动情况相同、相位差恒定的光波相遇时,某些区域的光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光振动减弱,并且加强和减弱的区域相互间隔,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干涉。

双缝干涉:通过双缝干涉实验,可以观察到明暗相间的条纹,条纹间距与波长、双缝间距和双缝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薄膜干涉:利用薄膜(如肥皂膜、油膜等)前后表面反射的光相互叠加,也能产生干涉现象。

七、光的衍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小孔时,光偏离直线传播路径而绕到障碍物后面传播的现象,叫做光的衍射。

高三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物理光学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等多个知识点。

下面将对高三物理光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以便同学们复习和掌握。

一、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一个常量,被称为光速。

光速的数值约为每秒3×10^8米。

在介质中,光束的传播速度会受到介质的折射率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会减小。

二、光的反射光在遇到平面镜或光滑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

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反射定律可以用来解释镜面成像的原理。

三、光的折射光在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光的折射遵循斯涅尔定律,即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的正弦比等于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根据斯涅尔定律可以解释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路径和折射现象。

四、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在通过介质时发生频率不同的波长的分离现象。

这是因为不同波长的光在折射时受到介质折射率的依赖程度不同所致。

色散现象在光谱仪、彩虹等自然现象中都有体现。

五、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由于波的叠加作用产生的明暗条纹的现象。

光的干涉可以分为构成干涉与破坏干涉两种情况。

其中,构成干涉包括两束光波的相长干涉和相消干涉,而破坏干涉则是两束光波的干涉后消除的现象。

光的干涉可以应用于光栅衍射、薄膜干涉和双缝干涉等实验和技术中,广泛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

六、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光波沿特定方向传播,并具有同一振动方向的性质。

光的偏振可以通过偏振器来实现。

常见的偏振光有线偏振光和圆偏振光。

光的偏振现象在偏光镜、太阳眼镜、3D电影等领域都有应用。

七、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细缝、狭缝或障碍物之后发生偏差和扩散的现象。

光的衍射是波动光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可以解释光的散射、色散和干涉等现象。

光的衍射在显微镜、望远镜、衍射光栅等光学仪器和技术中有广泛应用。

八、镜片成像镜片成像是利用透镜或反射镜使光线经过折射或反射而成像的过程。

根据透镜的形状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根据反射镜的形状可以分为凹面镜和凸面镜。

高考物理考点光学的总结和复习的知识点介绍

高考物理考点光学的总结和复习的知识点介绍

高考物理考点光学的总结和复习的知识点介绍【导语】高考物理的考点比较多,学生想要学好物理需要掌控好考点,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有关于高考物理的光学总结,期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物理考点光学的总结(一)几何光学以光的直线传播为基础,主要研究光在两个平均介质分界面处的行动规律及其运用。

从知识要点可分为四方面:一是概念;二是规律;三为光学器件及其光路控制作用和成像;四是光学仪器及运用。

(一)光的反射1.反射定律2.平面镜:对光路控制作用;平面镜成像规律、光路图及观像视场。

(二)光的折射1.折射定律2.全反射、临界角。

全反射棱镜(等腰直角棱镜)对光路控制作用。

3.色散。

棱镜及其对光的偏折作用、现象及机理运用注意:1.解决平面镜成像问题时,要根据其成像的特点(物、像关于镜面对称),作出光路图再求解。

平面镜转过α角,反射光线转过2α2.解决折射问题的关键是画好光路图,运用折射定律和几何关系求解。

3.研究像的视察范畴时,要根据成像位置并运用折射或反射定律画出镜子或遮挡物边沿酒囊饭袋的光线的传播方向来肯定视察范畴。

4.不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还是光的折射现象,光在传播进程中都遵守一个重要规律:即光路可逆。

(三)光导纤维全反射的一个重要运用就是用于光导纤维(简称光纤)。

光纤有内、外两层材料,其中内层是光密介质,外层是光疏介质。

光在光纤中传播时,每次射到内、外两层材料的界面,都要求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从而产生全反射。

这样使从一个端面入射的光,经过屡次全反射能够没有缺失地全部从另一个端面射出。

(四)光的干涉光的干涉的条件是有两个振动情形总是相同的波源,即相干波源。

(相干波源的频率必须相同)。

形成相干波源的方法有两种:(1)利用激光(由于激光发出的是单色性极好的光)。

(2)设法将同一束光分为两束(这样两束光都来源于同一个光源,因此频率必定相等)。

(五)干涉区域内产生的亮、暗纹1.亮纹: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光学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光的产生、传播和作用的规律。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的学习,对于理解光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巩固和扩展对光学的理解。

一、光的传播和成像1.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光速,约为3×10^8 m/s。

光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原理,即光在介质中沿着直线路径传播。

2. 光的反射:光在遇到界面时,部分能量会返回原来的介质,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改变传播方向,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

根据折射定律,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比例。

二、光的色散和光的成像1. 光的色散:光在物质中传播时,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使得光的组成部分被分离出来,形成彩色的现象。

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2. 光的成像:光通过透镜或反射镜时,会产生实像或虚像。

成像的规律由薄透镜成像公式和反射镜成像公式描述。

三、光的干涉和衍射1. 光的干涉:当两束或多束光同时照射到同一区域时,它们会发生叠加干涉现象。

根据干涉现象的不同特点,可以分为等厚干涉、等斜干涉和薄膜干涉等。

2. 光的衍射:光波在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会发生弯曲和扩散的现象。

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衍射。

衍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于光栅、CD和DVD等光学器件。

四、光的波动-粒子二象性和光的偏振1. 光的波动-粒子二象性:根据光的天然显示和干涉、衍射等现象,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这一概念由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得到了证实,揭示了光的微观本质。

2. 光的偏振:光波中电矢量的振动方向有多种可能。

当光波只在一个特定方向上振动时,称为偏振光。

偏振光在光通信、太阳眼镜和液晶显示器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五、光的介质与光的速度1. 光的介质:不同的物质对光的传播具有不同的影响。

根据物质对光的传播速度的影响,介质可以分为透明介质、不透明介质和半透明介质。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光学是研究光的发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吸收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在高中物理中,光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其中包含了很多基本的概念和原理。

以下是高中物理光学相关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1. 光的传播性质: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恒定的,约为3.0 × 10^8 m/s。

光的传播是直线传播,具有直线传播性。

光的传播是各向同性的,没有优先方向。

2. 光的反射:光线从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界面,发生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反射光线在入射平面上。

光线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界面,发生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反射光线在入射平面上。

光线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界面,折射光线在入射面的法线上,折射定律描述了光线折射的规律。

3.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定律:光线在通过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的界面时,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之间的关系为: n₁sinθ₁=n₂sinθ₂,其中n₁和n₂分别为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4.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相互叠加形成干涉图案的现象。

干涉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构成干涉的光线之间相位差恒定的干涉(相干干涉)和相位差不恒定的干涉(非相干干涉)。

5. 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物体的孔或者经过物体的边缘时发生的一种现象,导致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弯曲和分散。

衍射现象只有在波长与物体尺度相接近时才会显现出来。

6. 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光中的电场矢量只在某一个方向上振动的现象。

光的偏振可以通过偏振镜或者偏振片进行实验观察和研究。

偏振光在通过偏振片时,只有与偏振方向一致的光被透过,其他方向的光被吸收或者反射。

7. 光的吸收与发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会发生光的吸收和发射。

物质的颜色是由于物体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和反射,吸收的光能量被转化为物体的内能。

物体的发光是由于外界能量激发物体的原子或者分子,使其由激发态返回到基态释放出能量。

物理高考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高考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高考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光学是物理学中关于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和规律的研究。

在高考中,光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光的性质、光的传播规律以及光学仪器等内容。

本文将对物理高考中的光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广大考生更好地复习和应对考试。

一、光的性质1. 光的波粒性:光既具有波动性质,也具有粒子性质。

在某些实验中,光表现出波动特点,如干涉、衍射现象;而在其他实验中,光则表现出粒子特点,如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散射。

2. 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恒定的,约为3.00 ×10^8 m/s。

在介质中传播时,光的传播速度会减小,根据折射定律可以计算出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二、光的反射与折射1. 光的反射:光在与介质交界的表面上发生反射现象,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根据反射定律,可以计算出光的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之间的关系。

2.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可以计算出光的折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

三、光的干涉与衍射1. 光的干涉:当两个或多个光波相遇时,会出现干涉现象。

干涉分为构造干涉和破坏性干涉两种类型。

构造干涉可以形成亮条纹或彩色条纹,破坏性干涉则会形成暗条纹或黑白条纹。

2. 光的衍射:当光通过一个孔径或者绕过障碍物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衍射使光波朝不同方向传播,使得光具有弯曲、弯折的特性。

四、光学仪器1. 凸透镜:凸透镜是一种凸面向上的透镜,通过凸透镜可以进行放大、缩小以及成像等操作。

凸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类型,其中凸透镜可以形成实像和虚像,凹透镜只能形成虚像。

2. 显微镜: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光学放大物体细节的仪器。

显微镜通常由目镜、物镜、镜筒和底座等部分组成,通过透镜组合和光的折射来实现对物体的放大观察。

3. 望远镜:望远镜是一种利用光学放大远处物体的仪器。

望远镜分为折射式望远镜和反射式望远镜两种类型,通过透镜或反射镜来实现对远处物体的放大观察和成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
光的折射、光的全反射 ⎩⎪⎪⎪⎨⎪⎪⎪⎧
光的折射⎩⎪⎨⎪⎧ 现象: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折射定律折射率⎩⎨⎧ 物理意义公式:①n =sin i sin r ②n =c v 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光的全反射⎩⎨⎧ 现象:光从光密介质射到光疏介质的界面时,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条件⎩
⎨⎧ 光密介质→光疏介质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C (sin C =1n )应用:光纤通信、全反射棱镜
一、光的折射、全反射的综合应用
几何光学是以光线为工具研究光的传播规律,所以解决几何光学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光的传播规律”画出光路图,然后再利用几何学知识,寻找相应的边角关系.
(1)几何光学主要包括四条原理:①光的直线传播规律;②光的反射定律;③光的折射定律;④光路可逆原理
(2)解题时常用的三个公式:
①折射定律公式:n 12=sin i sin r ;
②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n =c v ;
③全反射的临界角sin C =1n .
(3)注意法线的画法:法线画成虚线;法线垂直于界面,如果界面是圆面,那应该垂直于圆的切线,即法线沿半径指向圆心.
【例1】 如图1所示,ABCD 是一直角梯形棱镜的横截面,位于截面所在平面内的一束光线由O 点垂直AD 边射入.已知棱镜的折射率n =2,AB =BC =8 cm ,OA =2 cm ,∠OAB =60°
.
图1
(1)求光线第一次射出棱镜时,出射光线的方向;
(2)第一次的出射点距C________ cm.
借题发挥(1)解答光学问题应先准确画出光路图.
(2)用光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来判断光是否已经发生全反射.
(3)在处理光学问题时应充分利用光的可逆性、对称性、相似性等几何关系.
图2
【例2】如图2所示,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R=10 cm,AB与屏幕垂直并接触于A点,激光束a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激光束a对准O点从图示位置在纸面内顺时针方向旋转,当转过角度为30°时,光屏上有两个光斑,当转过的角度刚好为45°时,光屏上恰好只有一个光斑,求:
(1)玻璃砖的折射率n;
(2)当转过角度为30°时,光屏上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L.
二、测折射率的方法
测折射率常见的方法有成像法、插针法及全反射法,不管哪种方法其实质相同,由折射
定律n=sin i
sin r知,只要确定出入射角i及折射角r即可测出介质的折射率.
图3
【例3】用半圆形玻璃砖测定玻璃折射率的方法如下:
①把半圆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定出其圆心O,在白纸上用铅笔描下其直径和圆心位置,让一束光沿与直径垂直的方向穿入玻璃砖的圆弧部分射到圆心O,如图3所示.
②不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和位置,让玻璃砖以O点为轴逆时针转动到从玻璃砖平面一侧恰好看不到出射光为止.
③用铅笔描下此时玻璃砖直径的位置,移去玻璃砖测出玻璃砖转过的角度β,由β计算出折射率.
这种测量方法是利用光的________现象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当玻璃砖转过的角度β时的入射角叫________.若已知β=42°,且sin 42°=0.67,则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
三、光的波速、折射率与频率的综合应用
1.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七种色光的特性差异可以用下表表示出来.
各种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
频率小→大
波长长→短
折射率小→大
波速(介质中)大→小
2.光的颜色由光源的频率决定,与介质无关,与波长无关,波速由介质和光的频率共同决定.
图4
【例4】水中某一深处有一点光源S,可以发出a、b两种单色光,其由水中射出水面的光路如图4所示.关于这两种单色光性质的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光的频率比b光的小
B.a光的折射率比b光的大
C.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小
D.a光在水中的波长比b光的小
一、光的干涉
1.产生干涉的条件:两列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振动情况相同的光.
2.产生明暗条纹的条件:当Δr=kλ时出现明条纹;当Δr=(2k-1)λ
2时出现暗条纹(其中k=0,±1,±2……).
相邻明(或暗)条纹间距:Δx=l dλ
3.双缝干涉图样的特点:单色光照射时为间距相同的明暗相间的条纹,白光照射时为彩色条纹.
4.双缝干涉法测光波的波长:相邻明(或暗)条纹间距Δx=l
dλ,得:λ=
Δxd
l.
5.薄膜干涉
(1)薄膜干涉中的条纹是从薄膜前、后两个表面反射的光在光源这一侧干涉形成的.
(2)同一条纹上的点厚度相同,所以若用肥皂薄膜做实验,条纹为横条纹.
【例1】如图1所示为双缝干涉实验,甲图为用绿光照射时的结果,a为中央亮条纹,a′为相邻亮条纹;乙图为换用另一种单色光照射的结果,a为中央亮条纹,a′为相邻亮条纹,两次实验中双缝间距和双缝到屏的距离相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乙图可能是用红光照射,表明红光波长较长
B.乙图可能是用紫光照射,表明紫光波长较长
C.乙图可能是用紫光照射,表明紫光波长较短
D.乙图可能是用红光照射,表明红光波长较短
【例2】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的波长实验中,双缝间距d=0.4 mm,双缝到光屏间的距离l=0.5 m,用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得到干涉条纹如图2所示,分划板在图中A、B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也如图2中(a)、(b)所示给出,则:
(1)分划板在图2中A、B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分别为x A=__________mm,x B=__________mm,相邻两条纹间距Δx=__________mm;
(2)波长的表达式λ=________(用Δx、l、d表示),该单色光的波长λ=________m;
(3)若改用频率较高的单色光照射,得到的干涉条纹间距将________(填“变
大”“不变”或“变小”).
图2
【例3】 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其装置如图3甲所示.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在另一平板玻璃之上,在一端夹入两张纸片,从而在两玻璃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劈形空气薄膜.当光垂直入射后,从上往下看到干涉条纹如图乙所示.干涉条纹有如下特点:(1)任意一条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在位置下面的薄膜厚度相等;(2)任意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差恒定.现若在图甲装置中抽去一张纸片,则当光垂直入射到新的劈形空气薄膜后,从上往下看到的干涉条纹(
)
图3
A .变疏
B .变密
C .不变
D .消失 二、单缝衍射与双缝干涉的比较
两种现象比较项目
单缝衍射 双缝干涉
不同点 产生条件 只要狭缝足够小,任何光都能发生 频率相同的两列相干光波相遇叠加
条纹特点 条纹宽度和亮度不等,中央条纹最宽最亮,两侧条纹逐渐变窄变暗
条纹宽度相等,各条纹间距相等,亮度基本不变 相同点 都是明暗相间的条纹,条纹都是光波叠加时加强或削弱的结果;都
是波特有的现象,表明光是一种波
【例4】 如图4所示,a 、b 、c 、d 四个图是不同的单色光形成的双缝干涉或单缝衍射图样,分析各图样的特点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图4
A .a 、b 是光的干涉图样
B .c 、d 是光的干涉图样
C .形成a 图样的光的波长比形成b 图样光的波长短
D .形成c 图样的光的波长比形成d 图样光的波长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